如何跟老師溝通(精選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2W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1

1、隨和和老師溝通

如何跟老師溝通(精選6篇)

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纔去找老師。心理學家認爲,在輕鬆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

2、客觀看待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認爲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爲。專家常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

3、控制自己的情緒

即使家長很生氣,而且家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長同老師交涉之前也要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4、顧及到老師的面子

即使家長希望老師聽聽自己的意見,也不要傷老師的面子。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讓老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是正確的。當老師真正意識到家長的看法是有道理時,老師是能夠認真聽取家長意見的。

5、適當透露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取得諒解

不要因爲不好意思而不談一些比較重大的家庭問題,尤其是影響到孩子平時表現的家庭問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異常時獲得老師的理解。

6、承認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麼會在幼兒園裏調皮搗蛋呢?”所有家長都認爲自己對孩子最瞭解。每當老師對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時,家長往往很不高興。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完全和在家時不一樣,這樣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老師和家長經常交換意見,有助於雙方更好地瞭解孩子。

7、注意和其他家長的溝通

儘管家長有進行合作的誠意,但是老師是否會顯出不願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家長們之間可以互通情況,必要時向園方或其他有關方面反映,以便及時進行干預。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2

1.找機會多跟老師溝通

孩子入園後,我們最好找機會多跟老師溝通,不要等到出現問題了,才意識到與老師溝通的必要性。只要保持一個輕鬆的氛圍,老師通常也很樂意與家長交流。

當然,與老師溝通不僅僅是爲了解決問題,實際上,如果家長與老師經常溝通,對孩子也能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讓他覺得媽媽和老師的關係很密切,於是,他就會更加信賴老師。孩子這種無條件的信賴,又會打動老師,使師生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關係。

2.有效溝通的基礎是彼此信賴

沒有信賴,溝通就會梗阻,或者進入死衚衕。老師很辛苦,一個老師要負責幾個孩子,甚至更多,不比家長只面對一個孩子。家長面對一個孩子尚且有焦頭爛額的時候,何況老師面對一羣孩子呢?如果家長理解老師的難處,就會很自然地贏得老師的好感。

不過遺憾的是,有些家長不能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多的則是帶着挑剔的眼光看老師,這就很容易帶來問題,使溝通變得無效,甚至獲得負面的效果。當然,這種無效的溝通也必然給孩子帶來影響。

因此,即便家長有充足的理由責備老師,還是要以老師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交流。除非老師真的很惡劣,家長無法忍受。即便想要轉園,也沒必要跟老師惡語相向,畢竟,我們的旁邊還有一個孩子。

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裏。家長與老師的衝突會讓孩子感到更加恐慌,並給他一個無效溝通的示範。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多給他一些美好的體驗,這對他一生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3.遇重大問題,家長無需迴避

當然,如果遇到比較重大的問題,家長也無需迴避,該跟老師交涉還是要交涉,只是沒必要罵街,甚至採取更惡劣的方式。家庭中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家庭成員之間的變化(爸爸突然要長時間出差,姥姥要過來一起生活……),生活環境的變化(搬家、轉園……),最好也告訴老師,因爲這些事件會對孩子產生深刻的影響。

老師瞭解到這些情況,就可以憑藉他們的專業知識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幫助,甚至給他做一些心理疏導,幫助孩子消除這些重大事件帶來的影響。

有句俗話說得好:"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我們以心換心,與老師有效溝通的可能性自然就大多了。

⊙跟老師聊天有"技巧"

上文中,我們提到跟老師聊天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別讓老師覺得你不信任他,給了他壓力,或者有譴責老師的意味。家長充分信賴老師,老師才能更加輕鬆地面對孩子,也因爲這份信賴更高地要求自己。否則,老師心情不舒暢,就算他再敬業,也很難營造一個輕鬆愉悅的氛圍。因此,給老師施加壓力,往往適得其反。

1.以下類似的話要慎重

*我們家孩子從來都不打人的,怎麼會打別的小朋友呢?

*他在家可從來都不尿褲子的,是不是沒人喊他去尿尿?

*他今天跟我說,老師關他黑屋子了。

*你們太不負責任了,孩子纔來幼兒園三天都被打傷了。

2.產生負面影響的話最好不要說

同時,跟老師聊天的時候,也要注意旁邊的孩子在聽,那些產生負面影響的話最好不要說。

*我們家孩子比較膽小。今天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了嗎?

*(很擔憂地問)他今天哭了多久?

*今天中午睡覺了嗎?

*他是不是很不好帶?

*我們家孩子做事情不專注,怎麼辦呀?

3.適宜交流的話題

如果換一些別的話題跟老師交流,把那些負面的信息剔除掉,情形就不一樣了。

*你們這個小手工做得真不錯,很逼真,顏色搭配也漂亮。

*我們家孩子昨天回家跟我們玩了一個……的遊戲,玩得可開心了,肯定是在幼兒園學的。這幾天進步很大,會自己吃飯了。

*那個穿粉色衣服的寶寶叫什麼名字來着?我們家孩子也特別喜歡粉色。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3

Part1相互尊重,共同教育我們的孩子

由於家長和班主任扮演着不同的社會角色,處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在經歷、經驗、思想水平、知識能力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這就決定了班主任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種經驗、思想和知識的互補,恰恰是雙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事實上,班主任能夠從家長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從家長的尊重中激起從事教育事業的崇高感和責任心,反過來,很多家長又能從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識技能和爲班主任的師德精神所感動。這樣,家長與班主任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而家長朋友們最忌諱的一點就是: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去詆譭班主任,那樣在孩子的心中就會對班主任產生質疑,而對孩子的教育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果有問題可以私下協商,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共同教育引導我們的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Part2信任班主任,相互配合教育才更有效

目前在校學生的家長,普遍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最棘手的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爲家長沒有教子經驗的積累,對孩子的成長規律認識滯後,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導致許多錯誤做法,甚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與班主任存在着分歧。因此,家長更要與班主任溝通,要充分信任孩子的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的心情是和家長一樣的,相信班主任是爲了孩子更好的成長。 有人把塑造學生的工作比喻爲塑造一塊大理石,認爲有六個雕塑家共同雕着這塊大理石,其中主要的兩個就是家長和班主任。只有在家長與班主任共同搭建的信任的平臺上,纔會將大理石塑造得更加完美。

Part3平等對待,友好交流更加融洽

家長與班主任之間是平等的,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間的平等,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教育的效果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犯錯誤的是學生,而不是家長。雙方都要注意消除各種誘發心理障礙的因素,營造一種平等的氛圍,才能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和融洽,友好交流溝通才能順利進行。

Part4正確評價孩子,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莊稼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們心裏,自己的孩子是不錯的。遇到班主任因爲孩子犯錯誤進行批評,不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種理由去和班主任辯解,這樣是會害了孩子的。總而言之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和班主任良好關係的建立需要靠雙方的責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溝通,而它又建立在對孩子正確評價的基礎上。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4

教師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確告訴學生,上課是一個嚴肅的事情,它不等同於課外的生活。在課外生活中,老師可能是大夥兒的親戚、長輩、晚輩,甚至可能是吃住在一起的親屬或朋友,此時,師生關係就不那麼清晰了,甚至可以說沒必要以師徒相稱了;但在課堂上就不一樣,它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師生互動共同學習知識的過程,

此時,師生關係已經構成,學生在課外的某些言行不能隨便帶到課堂上來,教師也要做好相應的課前準備,比如:你的衣着、髮型、手勢、表情、眼神、體態、儀表,甚至在課堂上站立的姿勢都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不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收拾乾淨,你的美好形象、你的人格魅力等將從何體現呢?俗話說:正人先正已。

在這個大前提下,教師與學生在課內外的溝通與交流工作就可以融洽、和諧而有活力地開展了。

在課堂以外,老師與學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樂,也有悲歡離合,因此,你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當學生跟你開個小小玩笑時,你不要認爲這是對你至高無尚的尊嚴的挑戰。我們每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在生活中和老師相處時,總是自然、大方地和老師說話,而且語言幽默、風趣、得體,你一定會覺得這學生還可以,不說讓人挺喜歡,但至少不會讓人覺得討厭。那麼我們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比如,我們在校園內外經常遇到學生對你說“老師好”,此時,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句開心的話,會讓學生覺得自己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有一種挺親切的感覺。當有學生對我說“老師好”時,我會回答一句“你也好”、或“你也不錯”、或“老師好累”、或“老師好熱”、或“老師好餓”之類的話,引得學生一片歡笑;

當我遇到一些表情不正常的學生時,如果主動和他(她)拉話,他(她)會覺得老師在關注他(她),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他(她)會說出平常在辦公室或教室裏很難聽到的心裏話;當我與某學生擦肩而過時,我提醒他(她)“天氣下涼了,要多加點衣服喲”,或“天氣熱了,你的頭髮是不是該剪了”,或者是“春天來了,出去吃飯,注意衛生哈”,或“今天你又‘留’老師了,回去走快一點,天快黑了,注意安全哈”,或“家裏面都有誰在家,誰照顧你”,或者是“你家離學校有多遠,要走多少時間,一般是幾點鐘起牀”等諸如此類的話,從事實來看,即使是一個調皮的學生,都不會對我這樣的話不予理會,一定會和我交流幾句,

而且一定是真實的話語;當我看到學生在吃零食時(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對他(她)說,“好吃,看得見”(這是一句廣告詞),我故意將“好”字讀成三聲和四聲,學生會紅着臉,對着我和同學開心一笑,然後走開了,我想他(她)一定會覺得這樣的老師挺好玩的,至少不會產生敵對情緒;當我發現有的學生生病或受了傷時,我會用半責怪半可憐的語氣對他說“爲什麼不注意點,你看多疼啊!”,或“平時叫你們小心些,你看這不就出問題了?”,或“你看,生病了多傷身體,還耽誤學習,多不值呀”等。我想,學生聽了老師的話,一定能理解老師的善意與真情,一定感覺心裏暖乎乎的,有種同風雨共患難的感覺,因爲任何一個生病或受傷的人總會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關愛。

3當然,教師與學生在生活中的交往與接觸遠遠不止這些。如果老師們真的放下了架子,與學生平等相待,那麼我們的心與學生的心會貼得更近,我們的情感會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與溝通,我們與學生之間就不會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們就能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這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是大有好處的。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5

首先:課堂上,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認真教學,細心的觀察學生學習的狀態,儘可能的互動式教學,讓學生能夠融入課堂,大部分時間,應該鼓勵學生,支持學生,應許他們具有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這樣的話,孩子們能夠慢慢的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會認可老師,與老師成爲朋友;

然後:課堂外,可以打電話相互溝通,問候生活,瞭解孩子的動向,當然重要的就是跟學生的家長們溝通,更鼓勵孩子們和孩子的家長們能夠主動跟老師溝通。經常問候一二,同時發現新的問題,預防和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就成了孩子真正的良師益友。

最後:作爲教師,不僅要教會孩子知識,也需要啓發孩子,通過故事,通過案例一次次的教育啓發孩子。同時,讓孩子們能夠從老師的教導中變得越來越懂事。

如此之下,孩子們不僅能夠健康成長,也必將會是棟樑之才!!!

溝通是一個教學的過程,看你怎麼去跟孩子達到一個有效溝通,需要你很有耐心,琢磨孩子的心思,換位思考!!!

如何跟老師溝通 篇6

(一)用愛心接納每個學生

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作爲老師應用心接納每一個學生,不管他是聰明、乖巧或淘氣,他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接納,也唯有老師用心接納,學生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樂意學習。

我所任教的電商班裏有一名學生,他頭腦非常用,就是紀律差,上課和周圍同學沒話找話,一旦批評他,便一臉的誠懇,保證要改正缺點,但事隔幾天,依舊故我。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沒有放棄他,而是不厭其煩地跟他交談,講述學習的重要性,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持之以恆,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和毅力。這個學生深有感觸,說:“老師,看我的表現吧!”他現在確實變了。雖然還時有反覆,但他已經知道怎樣控制自己了。從這裏我更加認識到:對於差生,不要把他從你身邊推出去教育,而應用愛心接納他們,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有情有理有力有度。學生特別需要我們那溫和的笑容,文雅親切的話語,善解人意的目光。

(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作爲老師,首先要求學生自我定位,即對自己的身體心理、情緒意志、興趣愛好、發展潛力及行爲方式的特點和能力進行感知,並對所作出的反應進行調整,減少內在壓力。其次營造比較寬鬆的氛圍,開發他們的潛力,教給其學習方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合理調整期望值,減少外來壓力。再次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進步,要“打着燈籠找優點”,並分享他們成功的喜悅,多提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變壓力爲動力。此外還要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情緒,掃除內心的陰霾,建立自信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用誠心讚美鼓勵

在日常生活中,讚美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若發現學生有值得讚美的行爲時,要把握時機,不管用語言、肢體、眼神、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學生必然感受深刻。作爲成長中的個體,學生身上的不良習慣和弱點是難免的,然而對於學生的種種問題,當老師們感到束手無策時,往往會採用批評的方法,結果情況越來越糟。如果適時地採取讚美的方法,以平常心去看待他們的每一個長處,肯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學生的每個閃光點,欣賞他們的價值,從而樹立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生的每一個微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稱讚,這樣會讓學生們認爲老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着他,他們就會表現得更好。

(四)專業傾聽

要傾聽學生的發問之音。學生正處於求知的重要階段,心中有着無數個爲什麼?因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們的求知慾,鼓勵學生提問,並善於傾聽他們的問題,面對學生們的問題,老師仔細傾聽着,微笑着加以肯定,在教學中給予瞭解答,並鼓勵他們向書本、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來尋求答案。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教室,讓學習不斷地向課外延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