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2W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 篇1

1遵循平等原則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精選5篇)

父母是子女的監護者,培養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有義務教育孩子成長,但這並不意味着父母與子女不平等。父母與子女在人權、道德、人格、價值觀等方面和孩子都是平等的。在這些問題上,誰都沒有特權。子女是應該聽從父母的教導,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一定要對父母百依百順。他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主張和看法,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但不能粗暴干涉。

2遵循換位思考的原則

父母要想和子女溝通順暢,就要理解、體貼子女,更需要進行換位思考。因爲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樣。看問題往往會有差異,如果學會了換位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很容易消除,大家站在同一個立場上,就能心平氣和地交流,心平氣和地發表看法。

3遵循真誠原則

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效果好壞,與父母如何聽孩子講話很有關係。有的父母認爲孩子是自己的,無所謂,有時聽孩子說話,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一邊聽一邊還想着別的事。

要想孩子對父母所欲言,父母必須學會傾聽的技巧:

l 父母與子女談話時注意力要集中。

l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l 態度柔和,面帶笑容。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 篇2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

學會傾聽,這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爲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斷他的話,全神貫注地傾聽,不左顧右盼,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

2、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真誠地作出反應,而不是敷衍,真實地表達父母的感受,而非得只有訓導。

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着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從接受者的角度看甚至還比內容更重要。想一想我們是用怎樣的語調來同自己的朋友交談的,我們對孩子又是怎樣說話的,是否居高臨下了,生氣時是否對孩子叫喊了,漸漸地那叫喊的音量是否變成了你說話時的“正常聲音”了?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據美國人類學家得出的結論是:在所有的影響力中,語言佔7%,音調佔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佔35%,可見其作爲溝通工具的作用。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衝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一天中什麼時機是適合談話的呢?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迫切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剛放下書包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因爲一天下來的疲勞使人難以集中注意力,也不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晚飯過後,心情逐漸開朗,這是比較好的時機,找到孩子的興奮點,父母便可潤物細無聲地轉達其觀點了。衝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批評不是攻擊,批評只對事不對人,用建設性的意見代替批評,將批評轉化爲希望,這纔是批評的最終價值之所在。

4、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在討論的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通過討論方向會更明確,問題本身也會顯得清晰、明朗,這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 篇3

一、雙方都以自我爲中心,各說各話,無法激發交流的興趣。

孩子問爸爸:您聽說過《菊花臺》嗎?爸爸說:沒喝過。爸爸以爲《菊花臺》和茅臺一樣都是酒呢!什麼是代溝,這就是代溝。孩子喜歡李宇春、周杰倫、王力宏,穿着走哈韓、哈日路線,說話中英文混雜,思維跳躍;父母關注的是股票基金,聽的是宋祖英、,穿的是西裝,說話中規中矩,思維四平八穩。兩代人喜歡的、關注的東西都不一樣,怎麼交流?

沒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想要找到話題還真難。所以,高中生回家後主動與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與父母說一句話。他並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父母有時候會主動跟孩子說話,但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怎麼樣,最近學習成績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類的。雖說這也是關心,但日復一日總是這一個話題,孩子聽個開頭就煩了。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問及孩子“最想和父母溝通的內容”,93%的受訪者的答案都與“關注自我”有關。其中,“個人愛好”的比例最高,達到21%。孩子希望跟父母聊聊喜歡的體娛明星,或者歷史奇聞、健康保健之類的知識。此外,纔是“未來人生規劃”(16%)、“學習、大學聯考[微博]”(13%)等話題。

但在現實中,大部分高中生說父母跟他們談得最多的是與學習和學校相關的事情,少部分父母會和孩子談論“未來職業規劃”,只有極少數父母會跟孩子談論電影明星等與學習完全無關的內容。

從調查中得知,父母最愛談學習,這讓高中生最反感。可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不斷詢問孩子學習上的事情,給他們增加了心理壓力。而當孩子不想溝通時,大多數家長束手無策。其實,高中生已經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都在增強,他們比小時候更加願意與人交流。當遇到困難時,他們通常會找信得過的人溝通,而不是非要求助於家長,這種長大的表現卻不爲家長所理解和接受。

二、家長的嘮叨和拿孩子與他人相比較的做法,激發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孩子上高中後,很多家長陷入兩難境地:看着孩子的狀態不好,不說吧,他不用心;說吧,他嫌你嘮叨。家庭矛盾由此產生,甚至雙方長期冷戰。高中生煩的是家長嘮叨,缺的是與家長的正常溝通。而很多家長認爲,跟孩子溝通就是督促他學習。有些父母很有本事,不管談論什麼,話題最後都會繞到學習上,無論幹什麼都能與學習聯繫上,好像不談學習,孩子就會退步一樣。這種交流無疑讓孩子難以接受。

很多學生反映,其實不用爸媽說,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學習。進入高中了,誰都知道大學聯考的重要性,怎麼會不好好學習呢?但是家長不停地嘮叨,反而把原本想好好學的心情給打亂了,反倒想造反發泄一下。

中國人在潛意識中喜歡攀比,比工作,比待遇,比容貌,還喜歡比孩子。比孩子時,他們又總是看到別家孩子的優點,自己孩子的缺點。如果讓列舉自己孩子的缺點,家長會一口氣說出一大堆;如果要列舉孩子的優點,家長就爲難了。父母評價孩子的話,經常是“你很笨”或者“你不行”,言辭中透露出對孩子的深深失望。

家長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勵孩子上進,但這樣的比較往往適得其反,它給孩子的暗示是:你沒希望了,連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不願意和家長交流,家長也就無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父母全方位的監控,迫使孩子遠離父母。

許多家長對孩子不放心,認爲孩子小,自己有義務對孩子進行監護。當孩子不願意和他們交流時,他們就開始充當“007”,翻查書包、偷看日記、追查電話、拆閱信件等,被孩子發現了,還理直氣壯地認爲自己是爲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錯,步步錯。但讓高中生最苦惱的,恰恰就是爸媽對他全方位的監控。一名高中生氣憤地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隱祕的世界,未得到邀請,別人是無權進入的,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連這點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這些舉動,當然就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時間長了,彼此的隔閡會越來越深。

其實,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強烈感覺到自己的獨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隱私。而家長由於平時與孩子溝通少,不瞭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簡單地考慮問題,探詢孩子的隱私,而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 篇4

一、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長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當的語言和舉止,阻礙了孩子與你的進一步交流。這裏可以參“好家長十大好習慣”,作爲學習的榜樣。

終身學習,和孩子一道成長的習慣;

真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習慣;

言教、身教、心教相結合的習慣;

誠實守信的習慣;

樂觀和快樂的習慣;

不代替孩子成長的習慣;

發現和讚揚孩子的習慣;

讓孩子承擔責任的習慣;

關心和引導孩子學習的習慣;

家校合作、溝通第一的習慣。

如果家長能夠具有其中的多數習慣,我想您和孩子的溝通就沒有大的問題了。

二、保障交流的時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

家長不能以忙爲藉口,忽略與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業的發展期或頂峯期,是單位的骨幹或領導。他們上班忙工作,下班忙應酬,沒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長認爲自己已經無法在學業上輔導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孩子不會因爲家長的忙碌而停止成長,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反而思想變化得比以前更快。這段時間,家長與孩子出現溝通障礙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必須要讓他說出來,所以家長每天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跟孩子聊聊,瞭解他的想法,用心聽他講話,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

家長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平等的交流空間。高中生在學校學到的是課本知識,他們對社會的瞭解大多來自父母,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能接受家長的一切想法。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家庭教育觀念也要發展和更新。家長千萬不要以爲你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決定孩子的一切,也千萬不要以爲自己是家長,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長,把你沒有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會抵制;錯誤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會逆反;錯誤的做法,最終使家長與孩子形同陌路。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問題,這樣,交流就比較容易進行了。

三、掌握溝通的方法,拓寬溝通的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家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

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髮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的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表示肯定;對於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於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準確表達內心想法而可能產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溝通。如果孩子性格內向,父母應主動與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談談學校、老師、同學,對某一社會現象發表看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父母應予以讚揚;當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父母也不要急於指正,要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地願意與父母交談。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歡交談,父母就應多聽孩子講,這樣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並信任父母。

無論什麼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經是高中生了,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心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產生爲父母分憂的念頭。當孩子能夠理解父母,願意爲父母分憂時,家長要表示欣賞,並與孩子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採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爲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溝通,不要侷限於語言的溝通,還可以採用玩遊戲、聽音樂、做有益的事情等方式培養親子關係,最主要的是在溝通中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話題不要僅限於學業,應該拓展話題。家長應進行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說什麼,想聽什麼,感受如何?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想,溝通肯定會暢通,交流肯定會融洽。父母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多談如何學做事、學共處、學做人等話題。孩子願意聽,願意聊,就表明他已經在心裏接受了家長的一些思想和觀點,這樣,就無須家長再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講大道理了。

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交流是門學問,值得家長們不斷地深入探究並牢牢掌握。這門學問,歸結成一句話就是: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長,並給予孩子信任、鼓勵和支持。這樣,孩子才願意把你當朋友,與你溝通無極限!

作爲家長怎樣跟高中生溝通 篇5

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青春是輝煌的、叛逆的、無悔的,青春是充滿活力的、不知疲倦的,青春也是不羈的,充滿挑戰的。

青春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記載了我們年少時的歡聲笑語,失敗後的迷茫無挫,它在我們的人生畫卷中劃上濃重的一筆。它是我們人生中一個美好而又值得留戀的時光。

對於許多曾擁有過青春的人來說,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珍惜那逝去的而又美麗的時光。如今,正處在青春年華的我們,口頭上說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而又有誰能付之於行動呢?

一些人的青春都是被自己虛度的,在該學習時期,放肆玩耍,不努力。長大後,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當生活窘迫時,才番然頓悟,後悔終生。

也有些人,很早就明白了青春的珍貴,把握好時間,爲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最終功成名就。

青春帶給我們一些快樂與煩惱。一方面,我們可以享受青春帶給我們的“特權”——無限的精力與旺盛的體力。另一方面,我們將要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父母、老師的嘮叨與管教,同齡人之間的攀比。

但是,對此我有一種新觀念:接納青春帶給我們的一切!把壓力化作動力,激勵自己走上正確的道路。困難像彈簧,你強他就弱,你弱他就強,勇敢面對困難,擊敗它們,就離夢想更近一步。

我們總是會從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中得到許多啓示。在面對別人的侮辱時,不要一下子怒氣沖天,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你的態度反而會使侮辱者慚愧,讓周圍的人更加佩服你。

當你做了一件正確的事,而周圍人都不理解你時,不要太在意他們的看法,堅信自己的做法,總有一天,會被別人理解。

青春可能是一段叛逆的時光。我們做事情不計後果,只注重結果而不注意過程。

青春期的我們無所畏懼,不會懼憚任何事物,我們放蕩不羈,對所有事情都充滿挑戰。

青春充滿冒險,青春的我們不知疲倦,對任何有新意的事都充滿興趣!

青春,就去勇敢奮鬥吧!

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愛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賭注。

一生經歷一次的青春,目的只是聽一次花開的聲音,看一次花落的寂然,然後散場。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