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度工作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6.74K

今年以來,我局以科學發展觀爲引領,緊緊圍繞“推進科學跨越、建設生態”目標,平穩推進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就業再就業服務,着力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強化人事人才支撐,加大維權執法力度,切實抓好信訪維穩,取得了較好工作成效。

人社局度工作總結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統籌城鄉就業卓有成效。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435人完成年目標任務4300人的103%,其中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人數258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87人。全縣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8582人,完成年目標任務8000人的106%,其中跨省輸出5063人,省內就業3519人。全縣城鎮零就業家庭扶持安置率100%。換領、申請辦理全國通用《就業失業登記證》9132本。一是就業培訓全面加強。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設置培訓專業,以需求爲導向,以應用促發展,強化就業再就業的針對性、實用性和有效性,發揮培訓促就業作用,共培訓9519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9310人的102%。其中:農民工和農村預備制培訓364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1465人,企業職工培訓3655人,創業培訓747人。二是職業中介作用充分發揮。堅持定期在人力資源市場舉辦企業用工招聘會,搭建勞動力供需服務平臺。共舉辦招聘會13場,接待進場招聘單位365家,提供空崗21000個,接待求職人員18850人,達成就業意向3098人。三是全民創業有力推進。紮實開展省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着力以創建推動就業,落實鼓勵和扶持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大對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羣體的創業培訓和創業扶持,放寬小額擔保貸款辦理門檻,簡化放貸手續,簡化擔保手續,充分發揮小額擔保貸款促進創業作用,切實以創業促進就業,效果明顯。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500萬元,創業培訓學員747人,創業成功率達50%以上。

(二)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一是社會保障實力進一步提升。全縣養老、醫療、生育、工傷、失業五大社會保險參保總人數達67萬人,1-10月共徵繳五大社會保險基金2.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1.8億元的122%,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徵繳基金11737萬元,爲年目標任務9813萬元的120%,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徵繳基金1911萬元(不包括財政代扣),爲年目標任務2210萬元的86%,醫療保險徵繳基金6682萬元,爲年目標任務4724萬元的141%,工傷保險徵繳基金1265萬元,爲年目標任務800萬元的158%,失業保險徵繳基金462萬元,爲年目標任務462萬元的100%,五大基金累計結餘達4億元。強力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完成了454510人的信息採集、整理和上報,於8月16日在沾溪鎮舉行了養老金首發儀式,目前全縣享受待遇人員12.69萬人,實現了按月發放,7-9月共發放退休人員待遇2056.24萬元,已有30.9萬人參保,徵繳基金3405萬元。從3月份開始,紮實開展被徵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清理覈查,覈查人數4191人,清理不合格人數665人,爲縣財政挽回損失1100萬元,9月份重新啓動了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全面落實《湘政辦發[XX]18號》文件,解決小集體工、五七工、家屬工的養老保險遺留問題,至目前有1100人蔘保。繼續實施《湘政辦發[XX]4號》文件,進一步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今年新增參保126人。貫徹落實《湘人社發[XX]91號》和益人社發[XX]5號文件,於9月份啓動了企業職工因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提前退休工作,已有67人上報市裏審批。加大立項爭資工作力度,目前已完成立項爭資1.15億元,爲年目標任務9200萬元的125%,切實增強了社會保障實力和保障水平,覆蓋全縣的社會保障體系已基本形成。二是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連續第8年調整了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13254名企業退休人員人均月增養老金181.94元,全縣企業退休職工月平均養老金已達到1284元。全年共支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21798萬元,保證了15864人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支付。機關事業社保共支付離退休人員養老金4144萬元,及時足額保證了6907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發放。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平均報銷比例達73%,同時,進一步完善了特殊病種醫療補助工作,方便廣大特殊病患者。工傷保險參保單位和工傷工亡人員待遇均及時得到了支付,參保單位

708家,累計參保人數41336人,支付各項工傷待遇996萬。5月份起,提高失業保險金髮放標準,由320元/月提高至504元/月,1250人次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發放失業保險金90萬元。

(三)基金監管得到進一步加強。順利通過了今年國家社保基金的專項審計,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社保基金集體研究分配等監管機制。同時,加強了對基金重點環節的監管,加強了生存驗證,防止虛報冒領社保基金;開展了對機關事業單位的清欠清繳,已清欠到位100萬元;調整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實行在本縣範圍內自願選擇醫保定點醫院就醫,方便了廣大參保患者,同時,加強了參保病人轉診轉院審批管理;加強工傷和職業病預防工作,嚴格工傷認定,至目前,工傷認定252起,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工亡申報8起,比去年同期下降50%。

(四)人事人才工作規範有序。一是人事考試規範有序。全面實行人事考試公開報名、異地命題、異地閱卷、異地聘請面試考官,紀檢監察全程參與,確保選人用人公開、公平、公正。今年已組織各類人事考試4次,爲全縣機關事業單位補充163人。二是人事人才管理有效到位。完成了全縣340個事業單位的崗位設置和150個單位的崗位聘任實施工作。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年度考覈結果正常調資17000多人,公務員管理、機關事業單位考覈、工人等級考試、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人才供求信息發佈等工作進一步規範。三是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即將啓動。完成了全縣381個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的調查摸底,包括單位、人員、類別、津補貼發放情況,進行了多種方案測算,研究制定了初步實施方案並報縣政府,做好了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實施準備基本工作。

(五)和諧勞動關係總體穩定。堅持“維民權、維民利、保民生”的指導思想,創新信訪維權方式,爲民衆解難,爲政府解憂。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於9月份正式啓動實施。加大了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大力開展清理非法用工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專項行動,檢查、督查用人單位212家,爲勞動者追討回工資1200多萬元。提高勞動爭議仲裁效能,1-9月勞動爭議仲裁立案46起,結46起,案外調解32起。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今年全縣共簽訂各類工資集體協議620份,涉及職工14000多人。取締非法勞務中介機構5家,規範了勞務市場,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

(六)信訪維穩工作紮實有效。健全信訪包乾責任機制,每週一由局長公開親自接訪,其他工作日由班子成員輪流接訪,零距離貼近羣衆,面對面解決問題。1-9月,共接待各類上訪300多次,其中羣訪30多次,完成各級領導信訪交辦件20多件,回覆縣長、市長熱線100多條,羣衆滿意度較高。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重點化解了礦山企業亦工亦農傷殘人員和職業病人相關待遇落實等歷史遺留問題,將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納入了工傷保險統籌管理,解決了如張玉成等一些特殊個體問題。做到了“不因爲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引發一羣人的問題”、“不因爲解決一個問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不因爲本部門信訪工作不力,引發越級上訪”,切實化解了社會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就業“兩難”問題突出。因勞動力素質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和企業不願提高勞動者薪酬和社保待遇,“有事找不到人”和“有人找不到事”的就業總量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兩並存”。城鎮新增勞動力、失業人員、農村剩餘勞動力同時出現、相互交織的“三碰頭”困局短期難以破解,就業再就業工作任務十分艱鉅。

二是企業社保擴面難。企業社保基金近幾年雖然增收比較多,但增收的質量不高,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清欠和補繳補建,沒有穩定的、充滿活力的養老保險費源。主要因爲費基持續攀升,費率不減,而我縣民營企業都是本小利微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而其他個體工商戶以及城鎮居民,大部分參保對象無力承受,加之自身參保意識不強,使得擴面形勢更加嚴峻。

三是三大基金收支平衡困難。醫療保險繳費基數不足,基金增支因素多,監管漏洞堵不勝堵,虧損呈增大趨勢。機關社保由於參保人員年齡結構老化,新增參保人員少,導致收不抵支,今年教育系統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由社保所直接發放,養老金髮放基數增大,收支缺口更大,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啓動後,支付壓力將進一步增大。工傷工亡事故頻發,加上按政策全面啓動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年所需資金約540.8萬元,而中央僅去年一次性補助了591萬元,沒有新的補助,工傷保險基金收支平衡困難。

四是平臺建設相對滯後。部分鄉鎮人員、經費、辦公條件滯後,很多鄉鎮勞管站工作人員不穩定,隨着人社工作不斷向基層延伸,特別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目前的工作體制機制不適應工作需要。縣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前期工作雖取得了一定進展,但選址還沒有確定,籌資、拆遷等許多前期準備工作還沒有開始,壓力很大。

五是維權維穩工作舉步維艱。“強資本弱勞動”現象客觀存在,企業不籤勞動合同、拖欠農民工工資,非法用工等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現象依然普遍。部分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要求落實生活補貼、航運公司等部分集體企業退休人員要求補欠、特殊工種提前退休人員要求補發養老金、部分軍隊退役人員要求提高就業援助標準、大侖山等礦山企業亦工亦農矽肺病人醫藥費等幾大信訪熱點問題十分突出。大規模羣體性上訪雖得到有效遏制,但羣訪、個體上訪仍然不斷。

六是人才人手十分困難。目前機關在編27人,其中1人病休,3人退線。局屬二級機構共有編制114個,但由於退休、調動等原因,目前空編30個。全系統目前人手嚴重不足,特別是文祕、財會、醫療、計算機、法律等人才奇缺,難以保證工作的正常有效開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