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白米的美文欣賞:寺院坪的米

來源:瑞文範文網 3.63K

本站:寺院坪的米,古時候的“貢米”,如今叫“寺院香米”,揭下了神祕面紗,上了尋常百姓的餐桌,實在是一件好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寺院坪的米》。

關於白米的美文欣賞:寺院坪的米

我的家鄉,在重慶石柱縣悅崍鎮寺院村。出產還算豐富,印象中,辣椒和大米比較有名,但辣椒沒有大米有名氣。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野鶴溪的女、寺院坪的米”。意思是說橋頭壩一個名叫野鶴溪的地方女娃水色好,比較漂亮,人見人愛;寺院坪出產的大米晶瑩剔透,做成飯後油亮飄香。曾幾何時,寺院坪的米是向皇帝進貢的,所以又叫“貢米”。

我在橋頭中學讀過一學期國中,那時交通不便,上學要坐車的話,必須先從悅來搭車到大沙,再從大沙搭車到橋頭,加上家裏窮,坐車上學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奢望,不敢想。於是只好走路,恰好要路過出美女的地方——野鶴溪,便想起“野鶴溪的女”這句話來,一路張望,期望“豔遇”,有一次還差點失足掉到田裏,但沒有看到美女。若干年後和朋友談起這事,逗得他們鬨堂大笑。

美女沒有看到,遺憾之餘,倒使我對“寺院坪的米”這句話上了心。

那時的農村是大集體,每年舊曆的三月,就開始犁田、育秧,到端午前後栽秧完畢,然後就是精心管理;到舊曆的六七月,稻穀陸續成熟,生產隊就組織社員收割、曬乾、歸倉,到八月十五前後基本收割完畢。對於我來說,最高興的事就是能吃上新米飯。還沒分新稻穀,就想象手裏端着一碗雪白松軟老遠就能聞到那種沁人心脾的米飯香味,就着母親用老青菜醃的鹹菜和黴豆腐,美美地飽餐一頓,然後再喝上一碗飄着只有新米纔有的那種香味的米湯,真過隱。若干年過後的今天,想起都要流口水。當然,最讓人留念的還有八月十五,用新出的糯米打的餈粑,就着炒熟的黃豆用石磨推出來的炒麪,狠狠地咬上一口,那滋味,金不換。

當兵後,走過許多地方,吃過全國各地的美食,我最留意的是米飯,也吃過各地出產的大米做成的各種各樣的米飯,包括所謂的“泰米”,但最難忘的還是“寺院坪的米”。這或許就是兒時對味道的記憶。

有一年探親回家,我和兄弟們說起寺院坪的米,大舅家的二表哥說,寺院坪的米最好的是上坪的米,上坪最好的米只有那幾塊田纔出產,還專門帶着我們到上坪去看。聽老人們說,上坪的米再好也只有那幾塊田,整個寺院坪的米因上坪出名。相比其他地方的米,寺院坪的米確實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外觀晶瑩、飽滿,做成飯後軟和、透亮、噴香,這是其他地方的米沒法比的。我上百度搜索“香米”,是這麼說的,清朝的《石柱廳志》記載:“香稻產悅來(悅崍鎮以前的名字)寺院,此米呈明色,晶亮;香味撲鼻,馥溢四鄰,成飯後,如油拌,勝過糯米……”相傳,很久以前,這裏的香稻還一直是官吏呈獻皇宮的貢品,故有“皇米”、“貢米”、“官米”之稱。現在,當地人將米挑到市場去賣,只要說是“寺院的米”,價格都要比其他地方的貴好幾毛錢。

寺院坪的米爲什麼好呢, 有專家在親臨現場考察過後說, 大米的品質,與耕種、施肥等“人爲”以及陽光、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有關。最主要的是,上坪那幾塊田有幾個泉眼,常年有水且四季恆溫,能保證稻穀自然生長的營養溫度等。只要水源能夠得到保證,其他田也應該產出同樣品質的稻穀。

寺院坪的父母官們爲了讓這一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20xx年,成立了寺院村香米專業合作社,專門打造“寺院香米”這個牌子,想將其做大做強。 過去只有兩塊田,現在變成1000畝,經權威部門檢驗爲國家二級大米。

朋友,有空去買點,回家煮好來上一碗?最好就着老青菜醃製的鹹菜、黴豆腐。

公衆號:壹品小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