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三江資源優勢 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8W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是十六大明確提出的要求,是我們黨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個大思路、大舉措,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對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着重大的戰備意義。三江縣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基礎差,底子薄,總量小,農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三江縣要加快的發展,離不開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如何在資源優勢上求突破,在特色開發上求發展,把着力點和立足點放在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上,依託資源,突出特色,面上市場,因地制宜,做好縣域特色經濟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討的問題。

依託三江資源優勢  發展縣域特色經濟

一、三江縣經濟發展基本概況

(一)三江縣基本情況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北部,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東連桂林市龍勝縣,西接貴州省從江、黎平縣,北貫湖南通道縣,南通融安、融水縣,枝柳鐵路貫穿縣境南北,209、321國道呈十字形從縣城穿過,縣城距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全縣人口34.71萬人,境內居住侗、壯、苗、瑤等少數民族28.78萬人,其中侗族佔總人口的56.76%。三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全縣共轄13個鄉3個鎮,166個村民委。 三江境內屬丘陵山區,全縣總面積245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積1.46萬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0.91萬公頃,山地面積佔77.2%,林業用地爲73.97%,境內盛產茶油、鬆杉、毛竹、茶葉和糯米等。礦產資源較爲豐富,主要有重晶石、釩、鐵、錳、鉛鋅等。境內有潯江、溶江、苗江等主要河流,水資源十分豐富,理論蘊藏量54.24萬千瓦。旅遊資源極爲豐富,既有濃郁的侗族苗族風情,又有秀麗的山水自然風光,更有享譽中外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陽風雨橋和獨峒岜團橋。

(二)經濟發展情況

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517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2%;全縣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22974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減少2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885萬元,同比增長9.17%;財政收入4869萬元,同比增長6.12%;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274萬元,同比增長2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增長4.79%;農民人均純收入1450元,同比增長6.07%;城鄉居民各項存款餘額46611萬元,同比增長9.3%,各項貸款餘額52583萬元,同比增長39.0%。

二、縣域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縣域內的資源優勢還沒有培育成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尚未形成。

三江的茶葉、茶油、肉牛、竹子資源豐富。是廣西第二產茶大縣。目前全縣茶葉總面積已達6.7萬畝,其中可採摘茶園面積4萬多畝,每年按遞增1萬畝的速度發展。茶葉產品主要有白雲銀針、曲毫、碧螺春、天池綠劍、碧舫等,茶葉以形、色、香、味俱佳而深受區內外消費者青睞,具有優質和強勁的市場競爭力。今年在全區開展桂茶杯比賽活動中,三江天池綠劍和三江碧舫綠茶獲特等獎;三江白雲銀針獲得二等獎。中國油茶之鄉。三江具有悠久的種油茶歷史,是全國茶油重點生產基地,被國家林業部授予中國油茶之鄉,全縣共有油茶林面積69萬畝。三江肉牛品質盛名區內外。三江黃牛以天然牧草飼養,肉質細嫩、蛋白質高、脂肪低,產品暢銷區內外市場及至港澳地區。全縣牛存欄12萬頭,2003年我縣投入130多萬元專項資金進行黃牛品改,在16個鄉鎮建立26個西門達爾良種牛人工凍配點和7個本交點。到目前爲止,全縣共進行黃牛品改2940頭,產下99頭雜交牛。毛竹是林業大縣的重要組成。目前全縣毛竹面積達8.4萬畝,在原有竹林面積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正在抓竹子的低產改造工作

三江的茶葉、茶油、肉牛、竹子生產已具有一定規模,但從量和質上都還沒有形成大的產業支柱。一是規劃佈局不盡科學合理,分佈比較分散,區域優勢不夠明顯。二是經營管理比較粗放,集約化經營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三是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牽引乏力。四是生產投入不足,品種單一,單位產量、產值低,加工、包裝檔次低,沒有形成響亮的品牌。

(二)三江縣民族風情旅遊資源沒有深入開發,蘊含的潛力沒有被挖掘。

三江縣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三江程陽橋侗族文化風情旅遊區是國家西部地區旅遊投資規劃貴州----三江----龍勝----桂林----貴州----廣州跨省旅遊線路中的重點項目之一,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北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被納入桂北山水民俗風情旅遊線路,旅遊區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程陽風和岜團風雨橋,自治區重點文物保持保護單位――馬胖古樓;還有高定侗寨、獨峒鬥牛、良口三王宮、產口古榕、曲嶺瀑布等景點。旅遊區內侗寨依山傍水,鱗次比的吊腳樓和鼓樓與風雨橋及水車等完美麗的風景。其精湛的民族建築,侗族民居曾被稱爲少數民族建築史上的活化石,三江縣侗族風情濃郁,其民族節慶、生活、婚戀、飲食等習俗獨具特色,是理想的生態旅遊、休閒旅遊聖地,吸引着國內外遊客的嚮往。但由於地方經濟較落後,財政收少,對改造旅遊區的投入太少,致使旅遊業發展緩慢,蘊含巨大的旅遊潛力未挖掘出來。一是交通與內外設施建設落後,到景區的公路等級低,通行能力差。二是旅遊服務設施落後,服務化程度低。三是旅遊產品結構單一,品牌未打響。四是景區風貌與環境沒有得到有效保護。

(三)招商引資軟硬環境建設力度不足,民營經濟發展緩慢,縣域內缺乏農業龍頭企業帶動。

全縣民營企業60多家,總註冊資本5421萬元,其中縣外投資24家,資本3818萬元,年創稅近300萬元。全縣共有木材加工、竹器加工、茶葉加工廠等各小型企業2560個,年總產值達12373萬元,年上繳稅金377萬元。但因招商引資軟硬環境建設緩慢,招商力度不足,引進大企業來投資辦廠少,沒有能帶動優勢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農產品流通渠道少,增值困難,農業產業化經營沒有形成應有規模,農民致富門路不多。造成的原因:一是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經濟不發達,影響外商進來投資。二是優惠政策難兌現,一些優惠政策缺乏連續性,加上部門爭利嚴重,協調難,導致優惠政策難執行。三是招商引資機構自身建設滯後,沒能深入開展工作。四是投資軟環境不夠完善,爲投資者提供服務意識比較差。五是項目儲備的相關資料不齊全,前期服務不夠。

(四)農村富餘的勞動力沒有得到有效轉移,人力資源優勢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江縣勞動力資源豐富,全縣富餘勞動力7.5萬人,以勞務輸出方式開發,但穩定性差,收入與付出比差過大,每年的勞務輸出帶來的收入不多,人力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一是勞務市場建設滯後,勞動就業渠道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二是農民工綜合素質低,只能從事廉價的工作。三是勞動力轉移就業層次低。

(五)蘊藏的水能資源沒能得到開發。

三江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爲25.54萬千瓦,其中潯江河的三級開發裝機容量可達5.59萬千瓦,2004年6月止,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只達到4.55萬千瓦,僅佔可開發量的32.1%。

三、縣域經濟發展的思路

(一)依託生態資源,做大綠經濟

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可以促進傳統農業直接向生態農業跨越。三江縣優勢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爲發展綠色、有機食品提供了優勢資源。一是要必須繼續實施四個一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生態富縣戰略,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爲核心,以農業生態環境爲基礎,通過先進技術和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控制對產品和環境的污染及不良影響,建立茶葉、油茶、肉牛、竹林四大生產基地。二是建立完善包括產品開發體系、質量標準體系、市場流通體系在內的、科學的、完整的綠色生產體系,使產品遠離污染,無毒、無公害,成爲綠色產品。三是保護生態環境,制止任何破壞環境污染活動。

(二)依託旅遊資源,做響休閒旅遊經濟

依託着豐富民族旅遊資源,三江縣必須要抓住機遇,發揮旅遊資源優勢,進一步整合資源,構建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三江民族風情之旅,做活休閒旅遊經濟。一是把三江定位成區域性休閒消費中心,所有的建設開發項目均圍繞這個中心。二是用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的思維來優化三江縣內人力、物力、財力、土地等資源配置,所有產業和建設都圍繞旅遊支柱產業的培育來進行。三是按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要求進行景區景點的規劃和建設。四是搞好旅遊產品的開發及產業羣建設,圍繞旅遊景點,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等要素建設,形成產業羣。五是總結前兩屆三江縣旅遊節經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把“多耶程陽橋”文化旅遊節輸出特色,打出品牌。六是鼓勵和引導外資參與旅遊開發。七是建立健全旅遊企業和行業管理及業務指導,大力抓好旅遊市場秩序和整頓和接待質量的提高。八是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東盟博覽會等到一系列機遇爲契機,加大品牌宣傳和營銷力度,不斷擴大侗族風情看三江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做強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的發展是縣域經濟壯大發展的力量,把民營企業培育成龍頭企業,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基地和農戶,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火車頭,既是生產中心、加工中心,又是信息中心、服務中心、科技中心,可對全縣實施全方位帶動。三江縣必須在優化環境上下功夫,構築民營經濟發展平臺。一是積極開展爲納稅人辦實事活動,營造良好的投資軟環境。即營造寬鬆的政策環境、良好的輿論環境、優質的服務環境、有力的治安環境。二是要營造濃厚的民營經濟發展氛圍。加大對民營經濟的宣傳力度,在縣主要的媒體上開闢專欄,宣傳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傳民營經濟的政策措施,宣傳發展民營經濟的好典型、好經驗,使幹部羣衆思想上有一個大解放,觀念上有一個大更新,形成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小氣候。三是進一步規範收費行爲。對各部門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範圍要進行不定期清理,凡明確取消的要堅決停收,降低收費標準的項目要堅決減收。要認真開展整治,抓好行風評議活動,由民營業主給執法執紀部門打分。對於破壞經濟環境的人和事,要嚴查處,造成嚴重後果的要挪位子,摘帽子。要通過環境整治,使外來客商及民營業主感到舒心、順心、放心,從而大膽投資、放手幹。

(四)依勞動力資源,做活勞務經濟

大力抓好農村勞務經濟的發展,是目前三江縣促農民增收的工作重點,三江必須把勞務經濟提升爲縣域經濟重要產業來抓。一是建立健全勞動力市場和勞務輸出信息網,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二是加快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即加快小城鎮建設,就近就地消化一批;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一批;發展勞務輸出輸運一批。三是加強農民工的培訓,引導農民從洗腳上田向洗腦進城轉變。四是建立民工保護機制,善待民工,切實維護民工的合法權益。

(五)依水力資源,做響水經濟

三江縣有着豐富的水利資源,如何充分發揮本縣水利資源優勢,是我們抓好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水電開發,充分利用好用盡水能資源。目前應爭取早日建設洋溪水利樞紐工程和木洞水利樞紐工程,做好白雲山、曬江、龍潭等小水電站的開發與建設。二要完善經營管理體制,做好水電站的管理經營。目前做好梅林、西坡、純德、歸能、同樂5個小水電站的租賃承包經營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