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彙報指導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5K

爲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縣城經濟發展的決定》(桂發[2004]19號)精神,扶綏縣委、政府認真學習、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和崇左市委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和羣衆學習借鑑廣東經驗,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擴大開放,艱苦拼搏,加快建設城郊型經濟強縣,努力實現扶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縣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彙報指導

一、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舉措

(一)增強發展意識,更新發展觀念,拓寬發展路子

強化發展意識,搶抓發展機遇。“十五”初期,扶綏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GDP、財政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年均增長10%以上。但與廣東等沿海先進縣市對比,最明顯的不足還是發展的意識不夠強、發展的速度不夠快、發展的路子不夠寬、發展的後勁不夠足,最大的差距還是發展的差距。因此,我們強化發展意識,始終堅持以發展爲工作中心,始終堅持以發展爲最大目標,始終堅持以發展爲最高標準,始終堅持以發展爲最大成效。同時,抓住西部大開發、南博會、泛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這三大歷史機遇以及南友高速公路建設和撤地設市的機遇,主動對接、承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力爭成爲廣東、江浙進軍東盟的生產基地,努力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更新發展觀念,拓寬發展路子。在謀劃縣域經濟發展全局時,努力貫穿三個現代經濟發展的理念,即以工業爲主體推動三個產業協調發展的理念;以城鎮爲依託謀劃城鄉經濟互動發展的理念;以開放爲先導實現多種生產要素聚集發展的理念。拓寬建設“城郊型經濟強縣”的發展路子,一是跳出農業抓農業,從就農業抓農業轉變到主要通過非農業來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二是跳出農村抓農村,從就農村建農村轉變到主要通過城鎮經濟來帶動農村經濟的繁榮。三是跳出基層抓基層,從侷限於縣鄉狹小範圍內做基層工作,轉變到大膽引進縣鄉之外的生產要素來促進基層工作新發展。

(二)牽住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努力實現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

始終抓住招商引資和項目工作這隻“牛鼻子”。一是繼續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爲一把手工程來抓,強化對項目投資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提高招商引資的“輻射率”和“命中率”。二是實行無門檻政策。堅持做到“兩不爭”:不與企業爭利益,不與市場爭權力;奉行“無門檻”政策,敢於捨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讓企業無門欖進入,無阻力生存,無障礙發展。三是加大投入力度,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和跟蹤服務工作。去年我們投入項目前期工作經費達1400多萬元,成功引進了山秀水電站、海螺水泥和木薯深加工等投資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今年又安排項目前期工作經費1500萬元,力爭完成項目投資6.5億元以上,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10億元。

建立健全項目招商工作新機制。一是繼續實行重點項目領導掛帥和部門負責制,集中精力抓好今年34個重點項目。二是實行項目定期排查制和集中開工制。三是實行招商工作業績定期通報制和年度考覈制。每兩個月通報一次招商項目工作進展情況,每一季度督查一次項目實施情況,年終對各鄉鎮、各部門的項目工作業績進行全面考覈。四是建立和落實好項目投資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去年,我縣財政拿出41萬元重獎項目工作有功單位和人員。今年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招商引資獎勵基金,拿出100萬元左右對有功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對完不成任務的進行處罰,沒收項目工作風險抵押金。五是建立項目業主投訴制和責任追究制。

深化國有企業和農林場產權制度改革。目前,我縣所屬國有企業已完成改制11家,對幾家未改制的企業要排出改制時間表,制定落實改制方案,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務必把未改制的國有企業改制完畢。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國有農林場改革,增強發展活力。我們要充分利用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對城市周邊的國有農墾農場、國有林場和一些農場土地管理使用權屬進行調整這一有利機遇,重新修編調整城鎮總體規劃,將城鎮周邊符合規劃建設條件的國有農林場土地,納入城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統籌研究,有效解決我縣項目建設用地問題。

集中精力抓好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今年年初,縣委、縣政府要求全縣集中精力抓好34個重點項目,包括續建、新建項目及一些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制定了今年重點項目建設目錄和責任制,有力推動了項目工作發展。各鄉鎮、部門認真落實好各項目的開工方案、人員,做好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切實把項目的各項工作落實到開工建設上。要抓好已開工項目的建設進度,力爭早日竣工、早日投產、早日發揮效益。

(三)以促進農民增收爲核心,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抓好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市場建設。堅持用工業理念抓農業生產,用市場理念調整農業結構。一方面,要牢固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重點培育壯大蔗糖、劍麻、林產等農業龍頭企業,使這些企業成爲帶動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領頭羊”;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機制,爲農民增收提供可靠保證。另一方面,大力抓好市場建設。加強對南門市場爲龍頭、東區果菜綜合批發市場、山圩農貿市場、龍頭瓜菜市場、縣城建材市場等專業市場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類市場的服務功能。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爲農民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服務,使他們能夠按照市場需求安排農業生產。圍繞各類農副產品市場的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着力培育功能齊全的市場體系,走以市場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市場的路子,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加工企業和市場帶動,推動全縣“龍型”經濟快速發展,爲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植壯大優勢農產品規模和品牌。一是“穩蔗”,積極實施甘蔗“六化”工程。以科技興蔗爲主導,以實施甘蔗“六化”生產爲載體,以提高單產、含糖份、蔗糖行業綜合效益爲目標,實施“噸糖田”工程,加強高產高糖品種的推廣普及,制定落實甘蔗水利化建設和農戶購買大馬力機械的獎勵政策,鼓勵農民投資建設甘蔗水利化、機械化。確保2004/2005年榨季入廠原料蔗達到380萬噸,力爭突破400萬噸,進一步鞏固提高這一支柱產業。二是“快信”,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步伐。加快建立完善以農村綜合經濟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農產品供求信息爲主要內容的縣、鄉、村三級農業信息網絡,進一步整合全縣農業信息資源,加強縣信息中心與農村基層的信息互動交流,逐步把信息網向村委、瓜菜生產重點村、屯、營銷大戶、瓜菜批發市場延伸,牢牢把握住市場變化的脈博。三是“興麻”,加快劍麻產業發展。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一步興起發展劍麻種植的新高潮,每年新種面積要達2萬畝以上,5年內發展劍麻面積10萬畝以上,把我縣建成全國最大的劍麻生產加工基地。四是“推橙”,積極推進紅江橙產業化發展。把紅江橙生產作爲我縣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來抓,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落實負責制,制定工作方案,出臺扶持政策,引導廣大農民大力發展紅江橙生產,擴大規模,優化品質,打造品牌,做大做強紅江橙產業,力爭5年內紅江橙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使紅江橙產業真正成爲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五是“優菜”,大力發展優質瓜菜生產。要依託岜盆和龍頭兩個現代農業示範園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展黑皮冬瓜、甜南瓜、辣椒等優勢瓜菜生產,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大力發展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重點建好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全縣今年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種植面積要達到35萬畝,進一步做大城市“菜籃子”,力爭把我縣建成中心城市的優質蔬菜供應基地。同時,加快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和檢驗監測體系建設,以“菜籃子”產品爲突破口,以儀器質量安全爲重點,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最近,縣委、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水利設施產業化建設的決定》,把水利建設和改革作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來抓。大膽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逐步推行以農民用水者協會爲主體的羣管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採取“明確建管主體,健全羣管職能,規範量水收費,理順組織關係”等措施,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要實行“以獎代補”的激勵機制和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優惠政策,大力盤活幾十年投入形成的水利設施存量資產,努力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資水利建設的機制,加快推進農業水利化進程。要全面實施治旱、人飲兩大工程建設,確保每年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000萬元左右,力爭到2007年實現人均1畝旱澇保收田地、全部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的目標。同時,加強農村道路建設,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和沼氣池建設,着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四)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投資區建設,努力創造經濟發展最佳平臺

轉變職能,優化服務環境。近年來,我們成立了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聯合辦公、“一卡式”收費制度;推行誠信服務承諾、評議和投訴責任追究三項制度;實行民警到外來企業“蹲點負責”制度及縣領導與重點企業、項目“結對”跟蹤服務制度等,這些制度的落實,使我縣的服務環境有了較大轉變,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新突破。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服務環境還跟不上項目工作發展的要求,必須加大環境建設的工作力度。一是樹立環境就是項目的理念。要進一步強化“人人是環境,事事是環境,處處是環境”的意識,努力營造更好的“愛商、扶商、利商”環境。二是以完善縣行政服務中心爲突破口,全面優化服務環境。要辦好行政服務中心,在全縣範圍內切實落實“一條龍服務”的集中審批制度,真正實現一個窗口對外,一條龍辦證,一個窗口收費,一個大廳辦成,最短時間辦完。三是建立客商投訴快速反映處理機制。建立“經濟110”,公開舉報投訴電話,受理縣域內的投資者、企業、個體工商戶對經濟綜合管理、行政執法等職能單位和部門,在工作中違反政策和規章制度,影響經濟環境和經濟發展的行爲的舉報投訴。要完善投訴信息處理制度和責任制,進一步改進機關工作作風,規範高效行政,促進公正執法,依法保護企業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爲全縣經濟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舉全縣之力加快扶綏華僑投資區建設。第一,要全力加快投資區基礎設施建設,創造項目引進、投資創業的最佳平臺。現在要加大投資力度,由原來1500萬元爭取達到2000萬元,財政要保證投入。爭取以後每年投入2000萬元,5年內投入一個億,完善園區生產生活環境和條件。第二,各鄉鎮、各部門都要配合投資區的建設。凡是投資區設施建設需要的,有關部門要開綠燈,做好配合工作。財政部門要確保資金到位。第三,創新投資區經營管理機制。通過搞活機制,引進業主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引進業主來建設工業園,努力構建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第四,抓住南博會的商機,瞄準大公司、大項目,瞄準高科技項目,引進一批工業項目特別是資金投入大、稅源高、技術水平先進的大項目,輔以發展小項目,做到“盯住大項目,發展滿天星”,把投資區建設成爲帶動項目發展的中心、資本聚集的中心、科技創新的中心。同時扶持山圩劍麻工業園、百佳盛生物科技工業園等工業園區,以園區爲載體引進項目,發展壯大縣域經濟。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招商隊伍,實施全民招商戰略。通過向社會公開招聘,選撥精幹人員,組建專業的招商隊伍,分成若干小分隊抓招商引資,有條件的鄉鎮要成立專業招商小組,定期或不定期舉辦招商引資培訓班,對專業招商隊伍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招商隊伍的整體素質;專業招商人員的工資、福利要和工作業績掛鉤,調動其工作積極性,真正把專業招商隊伍建設成爲一支招商能力強、善於招商的“特種部隊”。要抓好業餘招商隊伍建設,實施全民招商戰略。各單位、各部門要整合力量,抽調三分之二以上幹部抓項目,用三分之二時間和精力抓項目;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把招商引資落實到各單位、各部門;制定落實招商引資獎勵辦法,把引進項目資金金額比例進行獎勵,調動全社會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狠抓“以商引商”工作,把辦好已引進企業作爲“以商引商”的最有效途徑,實施“安商扶商”工程,激發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形成“引進一個,建好一個,帶來一批”的聚集效用。

二、扶綏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產業結構較爲單一,財政風險比較大。扶綏縣的產業結構以蔗糖業爲主體,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蔗糖業,產業結構和財源結構單一性的特徵相當突出。全縣經濟發展受宏觀環境的影響比較大,總體財源基礎不夠牢固。

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比較滯後。近年來,扶綏縣雖然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比較大,商品性農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展有所加快,但由於多年來受到城鄉分割體制的影響,農業生產方式基本上是以一家一戶爲主,生產規模不大,勞動生產率低,從事農業的勞動人口多,農村隱性失業突出。農業產業化雖然發展比較快,但發展程度還不夠高、產業鏈不長、龍頭企業不多且大都規模比較小。農村經濟以農業特別是種植業爲主,村屯養殖業、加工業發展速度比較慢,鄉村工業和農村服務業不多且規模小、檔次低,農民收入增長不夠快。

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還比較弱。蔗糖、建材、木薯澱粉和劍麻等是扶綏目前比較大的產業,但這些產業的企業大都面臨一定的困難。蔗糖業現有兩家糖廠,雖然都已經進行產權改革,經營機制比較好,但蔗糖深加工沒有取得新的突破,糖的附加值低而成本比較高。隨着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食糖關稅的降低,糖廠面臨市場競爭的壓力增大。建材業現有水泥廠3家,產品性能一般。新建設的海螺集團投產以後,年生產水泥將達到150萬噸,可從現在的徵地、建廠到以後的竣工、投產還有個比較長的時間。山圩劍麻工業園區建設剛剛起步,原山圩華僑農場劍麻加工廠生產的劍麻產品單一。澱粉、林木和林化企業等尚未做強做大。

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近幾年來,扶綏傳統的商品市場有了比較快的發展,商場、商店和集貿市場的商品交易量不斷增大,但由於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各類專業批發市場發展比較滯後,大宗產品如糧食、蔬菜、水果、畜牧水產品、木材等都沒有相應的專業批發市場,商品市場對產業發展的輻射能力和帶動能力還不夠強。生產要素市場如資本、土地、勞動力、信息等市場有的剛剛起步,有的還是“空白”;中介服務如法律、會計、審計、資產評估、諮詢、廣告、經紀等仍然比較薄弱或欠缺,沒有形成社會化。縣域經濟的增長和發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還是依靠行政力量的促進和推動。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還不很突出和明顯。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的任務依然比較重。

人才、資金比較短缺。扶綏縣雖然現在擁有科技人員6500人,高級科技人員350人,但全縣人才總量與自治區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扶綏縣現在擁有的科技人員中,大多數是教育、衛生類人才,經濟類特別是企業家人才相當短缺,高級管理人才缺乏。資金方面,由於扶綏縣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縣域經濟實力不夠強,財政收入還不多,本縣可用財力少,財政沒有多少錢能用於投資環境的建設尤其是支持產業的發展。還有,國家進行了投資體制改革,實行資本金制度,扶綏地方財力有限,資金不足,很難爭取到國家的規模投資。加上種種原因,外部資金尤其是港澳臺和沿海省(市)資金流入扶綏的還不多,縣內社會和民間投資也沒有全面啓動,投資增長不快。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要大力推廣優質谷生產,實施甘蔗“六化”生產,鞏固甘蔗支柱;大力發展反季節瓜菜和無公害蔬菜,建好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五年內要發展劍麻10萬畝、速豐桉20萬畝。加大養殖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奶牛、肉豬、肉雞、肉鴿、特色水產品等爲主的畜牧產業,力爭畜牧水產業佔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現在的19%提高到30%以上。扶持農產品加工,努力提高糧食、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等大宗農產品的加工能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二)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一是通過龍頭企業培養壯大蔗糖、劍麻、林業、建材、食品和生物化工六大產業。即以扶南東亞公司、東門南華公司爲龍頭的蔗糖業;以山圩劍麻工業園、天然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爲龍頭的劍麻業;以東正木業纖維板廠爲龍頭、國有林場爲支撐的林業;以現有的水泥廠爲基礎,加快建設以新型幹法旋窯水泥項目爲龍頭的建材業;以大宇澱粉廠、罐頭廠爲骨幹的食品業;以百佳盛生物科技工業園爲龍頭的生物化工產業。二是要規劃建設工業園,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重點建設渠黎華僑經濟區,抓好山圩劍麻工業園和百佳盛生物工業園等。三是要加大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對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要通過資產重組、股份制改造、兼併、破產等產權改革方式,力爭用兩年時間把所有國有企業全部改制,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四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非公有制經濟真正在促進經濟發展、擴大就業和活躍市場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縣城和中心城鎮建設,提高城鎮化水平。要逐步擴大縣城規模,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和市政公共設施,繼續實施城區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進一步提高縣城品位。主要是將文化廣場沿左江擴展到大江口與秀湖小區連結起來,建成濱江路;對新寧舊街進行改造,保留濃郁的民族風格;興建商貿街,繁榮第三產業;配合南友高等級公路的建設,高標準建設南密大道;改造好東塘、西塘,建設秀湖公園。充分發揮東門鎮作爲全區全國小城鎮建設綜合示範鎮的作用,抓好各鄉鎮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鎮開發建設,不斷提高我縣的城鎮化水平。

(四)加快發展旅遊業,努力培育成爲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加強全縣旅遊資源的調查和旅遊產業發展的整體規劃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和旅遊宣傳促銷力度,探索靈活多樣的旅遊開發投資機制,主要打好三張牌、發展四個重點,即打好恐龍化石、白頭葉猴、觀光生態農業牌和發展犀牛洞南國風情園、九重山生態園、筆架山度假村、現代農業示範園等四個重點,努力把扶綏建成首府的後花園。

(五)加強商貿工作,搞活商品流通。要加快發展倉儲、加工、運輸、信息、服務相互融合的連鎖經營和現代物流業。規劃建設各類專業市場、農副產品綜合性市場,培育商貿流通龍頭企業和物流中心,發揮流通經紀人的作用,促進商貿流通業向更高水平發展。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

(六)着力改善投資環境,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要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機關單位誠信服務的承諾、評議和投訴責任追究三項制度。着力營造統一、開放、有序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透明的服務環境,親商、助商、富商的人文環境。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每年要舉辦一屆招商引資推介會,積極走出去參加各種招商活動,全方位引進資金、技術、人才、信息和項目等,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把扶綏建設成最有利於投資創業、最有利於發財發展的熱土和樂園,使廣大客商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快。

(六)加強財稅工作,進一步增強財政實力。鞏固現有基礎財源,不斷培育新財源,扶持壯大支柱性財源。要依法強化稅收徵管,確保完成財政收入任務。強化財政支出管理,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