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文欣賞: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9W

本站:用文字去感悟人生,用文字的溫度去體驗時間的流逝,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經典美文欣賞:去年今日,人面桃花

1

我是荊棘叢中的黃桉,立於高山石壁之上。自恃有凌雲之氣,皮質柔韌而又不失細膩,便常挺立於壁俯看衆生。疊巒間,雲霧繚繞,坐西觀東,更是不易辨得清雲靄和蒸氣,江南嫋嫋騰起的似是不只有朦朧煙雨。絕壁之上,氤氳着繚繚霧氣,滌去粉墨調色,徒留下不施粉黛的潔白。長於絕壁多年,早已不知滌盡了多少浮世雲煙,匆匆歲月。

那是一日,我正抽枝撣開霧氣看那重山中的半田半水,一羣布衣草履的樵夫早已在背後盯住了我,他們個個面部潮紅,溼透的布衣早已辨不得顏色,粗壯裸露的臂膀、腿部早已傷痕累累,或結痂初愈,抑或率爲新創未愈。我淡然轉身,自從知了自己是這浙西的一株黃桉時,便多了份責任。這青山綠水終不是我的歸宿,那沉香四浮的宮室纔是長宿之地。他們舉起斧頭。我閉上眼,再聽一次雲彩從身旁飄過的聲音;再聽一次抽枝開花的聲音;再聽一次那高山的風聲。

別了,我的山。

2

碩大的炊甑煮鍋上騰起霧氣,瀰漫出一種迷幻的意境。耳裏充斥着木槌擊打聲,柴火“霹靂”聲,砍木削皮聲……偌大的工廠裏,霧氣蒸騰,迷濛着,又如凌於高山之巔。只是,熱氣撲面,實沒有那清遠淡泊之氣。陶淦江如是想。淦江是個國小徒,就是,總是思想神遊。舉着木棍愣神想了半天,猛一打顫,又低頭看着漿水。水中浮着一層纖維,韌而不斷。雜物多沉於鍋底,能取用的只有那一層浮着的纖維質。而淦江的任務只是打漿,使那軟硬不同的木質韌而不硬,軟而不爛。淦江撐在木棍上,看着遠處空地,一排排的長線拉着,一張張,一幅幅的紙被懸掛而上,遠望去,一片片潔白掩住湛藍,微風起,捲起邊角輕飄,又蕩回。白色林海猶如冬之雪梅,又似是比雪更嬌嫩,捧而不化。在淦江又無數次出遊後,師傅實是忍不住了:“陶啊--子!”淦江又一抖,抽回遊思:“哦,桃花紙?很美,師傅。”說着點點頭,故作深沉地摸了摸有零星黃毛的下巴,目光堅定地看着師傅。師傅黑着張臉,眉毛倒豎,那雙小而圓的眼睛被臉上的肉擠得更加小而迷離,一把便揪起小陶的衣襟:“小子,好好幹!”淦江立馬換成乖巧的星星眼,一邊深鞠躬向師傅賠不是。師傅便不好再說,調身便也走了。深鞠躬的小陶偏頭斜眼看着師傅走遠,臉上帶着些一抹笑意。望着身旁七十二道工藝手技,淦江還是嚥了口水,撥開額前沾溼的長髮,拍拍布衣抹乾了手。

“開化紙果然是無與倫比,不徒虛名爾。”淦江又抖了抖頭咂咂嘴,握起了木棍,走回了霧氣中。

3

着龍袍者輕托起一紙,大臣皆聚攏來。“開化紙,簾紋不甚明顯,且觸感至潤,率薄亦韌,衆卿可試矣。”衆臣撫過紙面,皆嘆之滑膩手感。“衆卿,此紙上有暈點狀若桃花者,因而得名‘桃花紙’,詩意否。”衆卿便又是讚不絕口。

沒錯,此紙便是我。我產自開化縣,繼而得名。這宮室裏沉香四浮,將我也薰得香氣淡然,我產自七十二道工藝之下,大多供應於宮庭。製作工藝之精巧、繁雜,連我也道不清其步驟,只是贏得盛讚,我還是開心的。這着龍袍便是當今聖上,宮庭裏的刊書多用我們,因此我們甚被器重,即使是淫詞讚美也道不盡我們的珍貴。至少我是這樣認爲,因爲黃桉哥哥說他來自高山,而葛藤姐姐又時常說起她爬伏的小牆。我伏在案上,打量着宮庭,看來此生只能在此度過了,不知那受着七十二道工藝的兄弟們怎樣了呢,我又壓下腦袋,向着南方愣愣想着。

4

“現在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今初步恢復技藝的開化紙和清朝時的開化紙,如今七十二道工藝已喪失,文獻中均無可查資料,導致技藝恢復困難。如今,埃及紙莎草部分工藝已恢復,可開化紙仍遲遲未能恢復,也許,這也可表明我國古代製紙技藝的登峯造極高超和精妙吧……”

我躺在展臺上,一旁的清朝大哥不肯理我,我就望着他發呆,他被看煩了,便又調頭回來瞪我。我汪汪地看他,他便仔細打量我一番,又長嘆一氣。喃喃嘆道:“生命中曾經擁有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我聽後,也垂下頭沉默不語。

當年,張元濟先生看到我之前輩時曾道“昔日開化紙精潔美好,無與倫比,今開化紙造紙皆粗劣用以糊雨傘矣。”想來今天清朝大哥的嘆息也不無道理。想着,大哥突然開了口:“當年,我歷經了七十二道工序,若仍記得,也不至今之模狀了。”我輕拍了拍他,給他一個燦爛的笑容,道:“古之匠心獨厚,而今之匠心依舊,雖七十二道工藝流失,可匠心仍在,又何懼恢名無望呢,大哥,您見的世面多,該更看的開呀。”清朝大哥沒有搭話,只是轉向南方,呆呆的,似乎在看着,又好似在想着。

5

爬上山,山霧將我環抱,朦朧,又似訴說,道不清說不明的。身旁是一個粗樹樁。年輪已分辨不出了,倒是得知此樹是黃桉,黃桉,怎的如此熟悉?我踮踮腳張開雙臂,閉上眼睛,一股紙香從遠處散來。

是你麼,桃花箋。

公衆號:咱們的語文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