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真誠的散文:勿做人精,得體就好

來源:瑞文範文網 8.4K

編者按:期待言行出於真誠,削一削人精的憂慮和僞善意,做一個得體的人,即便窮一點,也暗含着和諧的魅力和智慧的力量。

關於真誠的散文:勿做人精,得體就好

快樂的人總是很少的。這是一項沒有證據的論斷,不過憑着自己的主觀臆斷罷了。子非魚,焉知魚非樂?每個人,除了審視內心,還能洞察別人和這個社會嗎?固然不能,但仍可以管窺一豹,儘可能客觀還原眼前的世界。

朋友圈裏曬幸福的不在少數,如朋友的祝福、同事的幫襯、親情的溫馨一刻等等,誰看着都會跟着情緒跌宕起伏一回。爲何這麼容易贏得點贊和情感共鳴?因爲難能,所以可貴。

是的,人出於本能地對不容易得到和容易失去的東西,保持着格外的敏感,當幸福來敲門時,一定要使勁地抓住,似乎有了文字和畫面,幸福就被定格在了歲月的年輪裏,永不褪色,永葆溫情。可是,該走的還會走,就像誰也不能留住奔騰的江水,雖然最終都流向了廣袤的大海,但眼前已然換了天地。其實也不然,個性化的水珠是跟着走了,然而我們緬懷的絕不是那微弱的水分子,只要那奔騰的氣勢依然如故,又何必計較誰走誰留呢?

於是,同樣立於江海之濱,所得到的觀感卻因人而異,是爲心境使然。每個人之於這個社會,很像人潮人海中的滄海之一粟,可誰也不會真的認爲自己就是可有可無。世界之大,都在眼中過、心中留,再渺小的人也會不自覺地認爲自己是偉大而無可替代的。就像漂亮的肥皂泡,再絢麗多彩也逃脫不了轉瞬即逝的命運,每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內心都會同時駐紮一個脆弱的聲音和影子,大抵越是自顯尊貴和不凡的人,越是在乎失去一切。因爲憂慮,所以格外謹之又謹、慎之又慎,不惜動用一切能用的腦細胞,使之成爲巧於周旋工於逢迎的智庫。

人精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古往今來的人精豈能盡書,只能像包裹舊物一樣概括論之,若能從中爲當下衆多的平凡人生汲取一點智慧,也算是功德一件。

平常人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別人眼裏的人精,因其所言所行不過自然流露,而非刻意爲之。但凡此類人,內心的需求與社會現實總有很大的差距,既希望做一個真誠的人,可轉瞬就有一個聲音提醒,要是別人並不如此真誠,豈不是老實人吃虧?原本的老實人被驅使着走向另一面,善意的謊言在內心駐紮,像細菌一樣滋生從此相伴人生。善意謊言總是有的,不幸的是大多情況下,謊言總是出於某種不便言說的私心,善意的幌子總也擋不住同屬人精一族的同類眼睛。

期待言行出於真誠,而絕不是粗鄙之相。文與質相得益彰,你我他和諧共處,這樣的結局當然最好。削一削人精的憂慮和僞善意,做一個得體的人,即便窮一點,也暗含着和諧的魅力和智慧的力量。(20xx年12月30日星期六)(以上圖片選自網絡)

作者:馮德利

公衆號:半日隨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