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旅行記錄:從七彩丹霞到馬蹄寺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7W

【七彩丹霞】

那些年的旅行記錄:從七彩丹霞到馬蹄寺

電影太陽照常升起,我看了五遍。很多朋友說沒看懂,我覺得這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一千個人眼裏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通過電影,看到的其實是自身。

電影的最後一段是在張掖拍的,七彩丹霞。那天下着雪,瘋媽還沒瘋,在路上遇到老唐的妻子。兩個人騎着駱駝,說着話。瘋媽蒙着面紗,唐妻講述她和老唐在南洋的愛情故事。那時老唐愛她愛得瘋狂,情願爲她跳河,不像後來,把她撂下去打獵,給了李東方機會。瘋媽和唐妻分道揚鑣。瘋媽懷着孩子(就是李東方),去收拾老公的遺物。唐妻在“路的盡頭”遇到老唐。老唐抱着她,說你的肚子像天鵝絨。

若沒有這層緣故,我對七彩丹霞不會有太多感受,無非覺得山色多姿多彩,與衆不同。有了這部電影,我來這裏,就像是來拜訪老友,來看看這裏,是否真的如電影裏那般荒涼又那般漂亮

山如彩霞,有路於其間蜿蜒。山邊低平處,有綠植,有人家。

一撥人來,一撥人去,看淡無常散聚。一代人生,一代人死,太陽照常升起。

【大佛寺】

大佛寺有全球最大的臥佛。臥佛是佛圓寂時塑像。這寺廟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老,非常老舊,給人真實感。第二就是殘破。我見過很多寺廟,漢地的寺廟佈局都是差不多的。最後的大殿一般都是大雄寶殿。但大佛寺沒有。沒有不是它沒建,而是建了被拆了。

臥佛被毀壞過。文革對文物的破壞讓人憤慨。

臥佛是木胎泥塑的,先用木頭搭出支架,在支架上塑泥,再在泥上雕刻,最後彩繪。佛像是中空的。在不同的臟腑位置放有不同的東西。如心的位置放鏡,腦的位置放經。

我讀過一些佛經,對寺廟研究卻非常少。這是該補的課。

大佛寺旁是一個關帝廟,是清朝時期山西商人修建的會館。類似的會館,全國有很多處。老家敘永也有一座,以前也叫關帝廟,供奉關公,後來改名春秋祠。起因是關公喜歡讀《春秋左氏傳》。

【馬蹄寺】

馬蹄寺原本不是寺廟,是儒家學堂。是北涼名儒郭瑀及其弟子在山崖上鑿出的學堂。在那個年代,儒學式微,有人開堂講課,是了不起的事情。

聽聞涼王張天錫及前秦王苻堅都曾請郭瑀出山做官,郭瑀不肯。那是亂世,隱居正常。

張掖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據點。絲綢之路是通商的路,更是文化、藝術傳播流通的路。儒學漸微,佛教盛行,很快,有人在郭瑀學堂基礎上雕塑佛像,儒家學堂漸漸變成了佛堂。

又後來,漢傳佛堂與藏傳佛堂融合,成就了馬蹄寺的輝煌格局。

在山崖上鑿佛龕,鑿棧道,更費時費力,但也更易於保存。

我們看了千佛洞,也看了供奉格薩爾王的寺廟,還去爬了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的路是在懸崖裏,陡峭逼仄,不易行走。共七層,呈金字塔形式排列。

【本文作者:李日白 (微信公衆號:日白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