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意義:讀書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寬度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7W

編者按:我們總在問:讀書有什麼用呢?讀書有精神慰藉的作用,我們卻要尋找它的物質價值,單從物質形態看,一堆紙能有什麼價值呢?

讀書的意義:讀書增加人生的厚度和寬度

讀書遠沒有考試重要。

我們該讀什麼書?

小時候,父母老師都願意孩子們讀書,讀的大多是課本,考試題也是來自於課本,要不出題就是脫離教材。

至於課外書,有時間增長一下視野,沒時間就算了,反正對提高成績沒有太大的幫助。

課外書是閒書,浪費時間。

爲了升學率,九年級、高三的學生時間幾乎都耗在課本上,像車輪戰術一樣,做題,不停地做題,複習一遍記不住,那就複習兩遍,幾輪下來,再愚笨的腦袋也被強化得差不多了。

翻來覆去那些內容,萬變不離其宗,針對一個知識點多做題,猛做題,這是老師們不變的法門。

因此纔有了應試教育,純粹爲了升學。

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孤注一擲,不應試能怎麼樣呢?你努力了,付出了,成績好,你就能考上好的中學、大學。

2

貧窮限制你的想象力,不讀書限制了你的創造力。

重複學習,不斷強化,這學習方法其實是很笨的,也束縛了創造力,一切都是標準化。

標準化是工業時代的產物。

這讓人想起馬戲團裏的動物,通過強化也能算算術,也能鑽火圈,也能騎自行車。

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有智慧,會思考。

有個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爲什麼中國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連語文閱讀也有標準答案,那些原文的作者遇到這些出題人的題目,也不一定答得對。

爲什麼要標準化呢?

總得有個規範的評分標準答案,似乎這樣才公平,背熟了標準答案,分數自然高了。

可是一百個人心裏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有一些題目的設置不應該有標準答案,應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3

讀書爲了功利嗎?

微信運動有排名,現在微信讀書也有排名。

每天看看自己排在第幾,讀了什麼不重要,關鍵是排名。

每週讀書時間可以換讀書幣,用來購買電子書,大約每讀半小時,看看是否能換讀書幣了,直到一週的上限10個讀書幣到手。

似乎讀書不是爲了讀書,讀書是爲了換錢,實現從精神到物質的轉換。

書的內容也很難深入,心總是浮躁的,因爲讀書不再是潛心而爲,而是工具。

不讀又說不過去,硬着頭皮讀吧,還是讀不下去,有太多的繁雜事兒替代了讀書時間,一週也擠不出空來。

我們沒時間沉澱,每個人在匆忙疾走,思考是被當做傻瓜才做的事。

4

從讀書中發現美。

“中華古詩詞”,“中國成語大賽”,展現了我們文化中特有的韻律和古典美。

詩詞和成語的出處,背景知識,流傳的故事,通過嘉賓老師的解讀而聽起來饒有興致,原來我們的歷史中有這麼多我們不曾接觸的知識。

課本中曾背誦的“牀前明月光”,“小荷才露尖尖角,都只是海洋中的一朵浪花。

中央臺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如此熱播,也是營造了一種氛圍,在一些名人的故事裏折射出的情感、意境,以名篇的語言直抒胸臆,真實的表達和流露,經典的語言刻畫,既能打動人,也能使人融入其中,留連忘返,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節目創造了一種讀書的多種情景的疊現,使讀書不再是枯燥的,不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故事。

工作之餘,學習之餘,纔有機會看看這些電視節目,茶餘飯後,消遣的一部分。

這就是讀書可有可無的地位,不是生活的必須品,而是“奢侈品”。

5

我們總在問:讀書有什麼用呢?

體驗書裏的世界和人生。

身臨其境,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你可以揣摩那個離你遙遠的人物,那個你不曾去過的地方,你不曾經歷的一些事。

你可以和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對話。

你可以知道同一件事,認知方式竟那麼多,那麼奇特、不同尋常。

書籍是千變萬化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人生是喜怒哀樂的。

讀書有精神慰藉的作用,我們卻要尋找它的物質價值,單從物質形態看,一堆紙能有什麼價值呢?

我們的心靈常常是貧瘠的,荒蕪的,寸草不生。

書籍常會讓我們產生共鳴,這就夠了。

借別人的思想豐富自己,難道這不是捷徑嗎?

作者:心飛揚

公衆號:心靈原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