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調研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83K
本文目錄2020年高校調研報告高校生創業意向及需求調研報告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調研報告高校學生收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調研報告

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社會系統工程,本着有利於公民受教育機會平等和國家教育發展的原則,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研究機構合作,對國內外大學招生與考試製度進行了比較研究和問卷調查。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初步形成了《大學招生考試製度改革調研報告》。

高校調研報告4篇

一、調研背景、目的及意義

教育是決定中華民族興衰的千年大計,是關係中國長期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是憲法要求政府切實履行的基本義務,而受教育機會也是憲法保障公民平等享有的基本權利。近年來,中國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基本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目標,並完成了高等教育從精英化向大衆化的歷史性跨越。然而,正如xx總理今年9月在北京市第35中學聽課後指出,中國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1]以高等教育爲例,中國大學普遍實行的招生指標制度就是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產物。改革開放之後,雖然中國在許多領域開始推行市場經濟,但是高等教育的計劃體制不僅沒有緩解,而且近年來在某些方面還有所加劇。分省招生指標制度造成大學生源的地方化和錄取標準的嚴重不公,損害了廣大地區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使大學不能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使中國小不可能推行真正的素質教育,使個人得不到正常的德性和智力發展,使國家得不到適合政治、經濟、社會與法治建設的人才。

大學本科是青年成長的關鍵階段,大學招生和考試製度對國家人才培養髮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大學教育,招生與考試製度決定了大學可以招收和培養什麼樣的學生,學生可以接受什麼質量的大學教育併成爲什麼樣的人才;對於基礎教育,招生考試更是發揮着“指揮棒”作用,引導全國每年千萬考生乃至每一箇中國小生的學習方向。招考制度改革事關中國每一個青少年的受教育機會和國家長遠發展的潛力,理應成爲國家制定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中之重。

由於高校招生改革是一項“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社會系統工程,改革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系統分析中國高校招生考試製度存在的特殊問題,並正確認識高等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本着有利於公民受教育機會平等和國家教育發展的原則,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美國華盛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南京大學、杭州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研究機構合作,對國內外大學招生與考試製度進行了比較研究和問卷調查。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初步形成了此調研報告,供教育部在起草和完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過程中參考。

二、調研主要內容

(一)中國高校招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要在全國範圍內振興教育,必須實現教育資源和受教育機會在地區之間的公平分配。然而,目前全國不同地區的教育資源分佈仍然極爲不均衡,城鄉差距尤其顯著。在高等教育領域,廣大農村沒有一所大學,幾乎所有全國知名學府都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嚴重的是,部屬重點院校對本地考生保留了遠超過考生人數比例的招生指標,形成了嚴重的大學招生地方化,產生了一系列值得警惕的社會後果。

1、違背憲法原則,剝奪平等機會

高等教育機會是最重要的公共資源,理應按照機會平等原則公平分配給所有公民。憲法第33條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6條明確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這表明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應受到國家的平等保護,而不應該因戶籍地等不相關因素而受到歧視。然而,部屬重點院校的分省招生指標制度對本地考生給予特殊照顧,嚴重歧視了外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明顯違反憲法規定的教育機會平等原則。衆所周知,北京大學不是北京的北大,而是全中國的北大,但是北京考生考取北大的機會卻要比山東、河南等省的考生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上海、江蘇、浙江、武漢等地的招生地方化甚至遠比北京大學嚴重,諸如復旦、浙大、武大、南大等國家重點支持的“985大學”在本地錄取考生達到招生總量的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高達50%。

雖然目前已有16個省市實行“自主命題”,不同省份的大學聯考成績失去可比性,大學聯考喪失了統一衡量標準的功能,招生指標體制的地域歧視也變得不那麼明顯,但是地域歧視的實質並沒有改變。只要看看各大大學的招生指標分配,就會發現在所在省市自主命題前後沒有實質差別,因而同一所大學對全國各地考生設置的錄取門檻實際上和以前一樣不平等。“自主命題”不僅不可能改變大學招生地方化的事實,而且惡化了招生地域歧視的性質;如果說統一大學聯考時代僅限於錄取分數的不平等,那麼現在則已經失去了統一的衡量標準。

事實上,目前的大學招生指標體制不僅保護本地考生、歧視外地考生,而且對於外地考生羣體也顯示出嚴重的差別對待。XX年,北京大學對每萬名考生在天津投放的招生指標爲10人,在上海投放的指標爲4.8人,但是在山東與河南投放的指標卻只有1人,在廣東與安徽投放的指標更是不到0.7人,導致不同省市的單位招生指標相差好幾倍甚至十幾倍。[2]同年復旦大學對每萬名考生在浙江投放的指標爲5.2人,在北京投放的指標爲4.2人,而對河南與內蒙古投放的指標都僅略超過0.4,不同省市的單位招生指標同樣相差巨大。如此顯著的差別待遇不僅侵犯了不同省市考生的平等錄取機會,而且使招生指標的地域分配帶上人爲複雜性和巨大任意性,爲大學招生腐敗和幕後交易提供了溫牀,對招生過程的法治化與公開化則設置了重重障礙。

2、加劇“大學聯考移民”,惡化資源分配

除了歧視廣大考生的平等權利,高校招生地方化的一個直接但經常被忽視的後果是加劇中國社會的資源配置失衡。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重點扶持城市工業發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資源分佈格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爲經濟、政治、文化、教育全方位發達的中心,內地尤其是廣大農村則成爲全方位資源匱乏、貧困落後的地方。雖然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打破了計劃經濟的桎梏,但是計劃經濟時代形成的資源配置失衡格局仍然在起作用,而作爲計劃經濟殘餘的高校招生地方化和現有的失衡格局相結合,形成了惡性循環、積重難返的困境。歷年來,京、滬等各大城市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教育資源優勢,而這些省市所在的全國知名學府爲本地考生降低錄取標準,極大增加了這些省市對人才和資源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劇了國家資源分配失衡的趨勢。

高校招生地方化造成的一個獨特現象是“大學聯考移民”。大學對各省分配的不同招生指標造成不同的錄取標準,從而自然產生了考生家庭從高標準地區向低標準地區“移民”的理性驅動。目前人們普遍關注每年招生過程中發生的“大學聯考移民”現象,尤其是海南、陝西等錄取標準得到優惠的邊遠省份。其實最大的“移民”對象顯然還是北京、上海這些教育資源集中而本地照顧嚴重的省市,只不過這些省市對“移民”控制很嚴、要求很高,只有高學位、高職位或高投資的“人才”纔可能獲得在當地落戶的指標,從而使他們的子女享受當地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優勢。但是這種貌似合法的控制措施只是提高了大學聯考乃至中國小“移民”的門檻而已,而不可能消除“移民”現象的根源。各行各業的大量精英爲了給子女爭取優質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安心留在當地發展,想方設法、不擇手段到京、滬等大城市工作,使這些地方的人才、物資、財富更加集中,使其它地區的各方面資源更加匱乏。

3、阻礙人才流動,擴大城鄉差別

大學招生的地方保護主義直接阻礙了全國範圍內的人才流動,並進一步擴大城鄉差別。大學招生地方化本身即意味着當地考生佔了大學相當部分的名額,他們畢業後大部分又留在當地工作,不僅不利於人才流動,而且極大了增加當地的就業壓力。如今京、滬等地的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或研究生都選擇在大學所在地就業,一方面造成這些大城市的畢業生就業壓力極大,另一方面造成廣大急需人才的地區卻人才極度匱乏。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現象之所以並行不悖地共存於同一個國家,無非是因爲計劃體制長期造成的地區差異,而保護地方考生的招生指標制度無疑是維持地方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奇怪的是,不少大學竟以畢業生留在本地工作的現象作爲招生地方化的理由,而不知道這種意識恰恰是地方保護主義的體現。從國家層次上考慮,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均衡發展取決於是否能從制度上保證人才在全國範圍的自由流動,而大學招生地方化顯然是人才流動的障礙。

人才流動不自由的受害者首先是農村。長期以來,在城鄉二元體制下,廣大農村已經成爲沒有人願意留駐的全方位落後的地方。雖然中央近年來加大了對農村的政策傾斜力度,但是由於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撐,人才和資源從農村流向城市的趨勢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大學招生地方化進一步擴大了原有的城鄉差別,重點大學的農村學生比例連年滑坡。這種現象是十分自然的,因爲諸如山東、河南等農業比重大的省份考生基數也相當大,因而往往成爲京、滬等地大學招生的歧視對象,農業爲主的省份得到的招生指標遠低於其考生數量佔全國總量的比例。再加上農村地區基礎教育不發達,農村考生在大學聯考面前本來就處於劣勢。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招生指標制度,任由大學招生地方化發展下去,必然進一步擴大城鄉和地區差別。

4、增加大學聯考壓力,阻礙素質教育

在大學招生過程受歧視的農業地區往往考生人數多,而地方高等教育資源不足,因而即便採取地方保護主義措施,仍然不足以滿足當地的入學需求,造成高等教育資源的供需嚴重失衡,當地考生的大學聯考壓力巨大。在山東、河南等考生大省,高中學生起早貪黑、夜以繼日地拼命複習,放棄了文體課和節假日休息時間,影響了正常的身心和智力發展,應試教育現象極爲嚴重。面臨如此巨大的競爭壓力,任何素質教育措施都無濟於事。事實上,即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行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也正是這些大城市所在大學實行招生地方保護主義的藉口之一,但是實際上依然是應試教育盛行,孩子們和家長們在各種輔導班、補習班、奧數班之間疲於奔命。分省命題和招生地方化不僅沒有兌現素質教育的承諾,反而加劇了針對考生大省(往往也是農業大省)的歧視,至少使這些省份的應試競爭達到白熱化程度。

更不用說,大學招生地方化直接造成教育資源的錯誤配置,使最好的學生得不到最好的教育,使師資和研究實力最強的大學失去了培養頂尖學生的機會,進而降低大學教育質量並浪費國家教育資源。

5、引發公衆不滿,影響社會和諧

目前,大學聯考招生歧視引發的地區利益衝突已經成爲社會不和諧的重要緣由。大學招生的地方保護主義侵犯了全國大多數地區的考生利益,理所當然引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在今年3月“兩會”期間,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和騰訊網聯合舉辦了針對大學招生制度的網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高達3/4的網友認爲現有的大學招生政策對全國各地的考生不公平,同樣比例的網友認爲部屬大學按省份投放招生名額的做法不公平。對於某些大學以“學校的歷史傳統”、“往年招生歷來如此”等作爲向不同省份分配錄取名額的理由,3/4的網友表示不能接受,其中高達46%的網友強烈表示“完全不能接受”。[3]由此可見,大學招生制度已經成爲中國社會的衆矢之的,不僅引起了許多網民的不滿,而且也容易激化不同地區的矛盾。

爲了保障各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遏制普遍盛行的大學招生歧視、促進整個國家的人才培養和自由流動、構建和諧社會秩序,中國大學招生和考試製度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但在提出針對中國現狀的改革方案之前,有必要適當參照和借鑑其它主要國家的相關經驗。高等教育和招生考試存在一定的普適規律,任何國家的教育制度都應該符合各國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規律。如果中國大學的招生指標制度偏離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招生考試模式,那麼這種制度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就更值得懷疑了,而世界各國的主流模式也爲中國招考制度的改革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啓示。

(二)世界主要國家的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啓示

爲了借鑑和比較世界主要國家,我們調查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瑞士、德國、法國、印度、日本等國的招生考試製度,不同國傢俱有大同小異的高等教育體系。簡言之,可以根據大學的性質將世界各國的大學分爲三類:國立大學、地方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國立大學類似於中國的“部屬大學”,由中央政府設立並主要依靠中央財政維持;地方公立大學則是由州、省或其它層次的地方政府設立,主要依靠地方財政維持;[4]私立大學相當於國內的“民辦院校”,由私人創辦並主要依靠學費、私人捐贈等民間資源維持。

縱觀世界主要國家的大學招生制度,不難發現以下普遍規律:一是根據憲法或法律規定,國立大學有義務對來自不同地區的考生一視同仁,對本地和外地考生在原則上採取平等的錄取標準;二是地方公立大學可以照顧當地考生,對本地和外地考生實行不同的錄取標準,但是如以下德國憲法判例顯示,即便地方公立大學對當地考生的照顧在有些國家也存在憲法上的限度;三是私立大學一般遵循因材施教、擇優錄取的原則,沒有義務也沒有動力對本地考生給予任何特殊照顧。對不同國家的比較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高度一致的:除了某些國家的地方院校之外,所有這些國家的大學招生政策都沒有地方保護主義,更沒有設置地區指標制度。

1、國立大學——機會平等不容許地域歧視

在我們所考察的國家中,凡是國立大學都在憲法或法律上有義務對所有地區的考生一視同仁,不得在招生標準上採取地方保護主義。當然,並非所有國家都有“國立大學”;尤其是聯邦國家強調地方自治,因而公立大學往往是由州或地方政府設置的,譬如美國沒有一所大學可以被定性爲“國立大學”,但是某些更偏向中央集權的聯邦國家仍有“國立大學”。譬如實行聯邦制的印度和中國同樣都是人口大國,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也大致相當,但是印度的公立大學招生卻從來沒有發生過嚴重的地域歧視問題。從1947年印度獨立到最近幾十年,印度的絕大多數大學都是公立大學。公立大學可以自主制定招生政策,但是爲了確保學生的多樣性和不同地區的代表性,印度大學的招生政策並沒有地域或其它方面的限制。

單一制國家一般規模較小,中央集權特徵也更爲明顯,公立大學往往都是國立大學,而這些大學無一例外都必須遵循憲法平等原則,不得在招生過程中實行地域歧視。例如實行單一制的英國曆來強調地方自治,因而“國立大學”(nationaluniversities)實際上具有相當程度的地方性,但是並不能在招生過程對本地考生給予任何特殊照顧。譬如布里斯托大學和伯明翰大學的招生活動確實主要針對本地學生,如與本地中學建立合作關係、進行招生宣傳並鼓勵本地學生報考,但是這幾所大學的招生負責人均表示這些活動只是一種便利的招生策略,目的在於更有效地和主要的潛在申請人建立聯繫,而並不意味着本地申請人在錄取機會上獲得任何優勢。因此,英國大學的主要招生標準是學術興趣和能力,而非家庭所在地等不相關因素。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的普遍原則是國立大學招生不得實施地方歧視,更不能人爲設置大學在各個地區的招生指標。招生指標制度不僅意味着大學招生對本地考生的偏袒、對外地考生的歧視,而且也導致對不同省份之間的任意區別對待。無論是招生地方保護主義還是各省指標分配的任意性,都不符合憲法要求國立大學履行的機會平等義務。

有人認爲,上述普適經驗未必適用中國的“國立”(部屬)大學,因爲中國的部屬大學名義直屬中央,實際上接受一定的地方財政支持,因而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國立”大學。尤其是近年來發展的“省部共建”模式要求地方對於中央財政投入給予配套資金支持,譬如“985工程”保證全國39所重點大學每年一定的經費,由中央和所在省市各承擔一半。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還通過土地劃撥等方式給予大學各種支持,而大學理應通過劃撥更多的招生指標對地方支持予以一定回報。然而,地方支持雖然構成招生地方保護主義的動力和原因,卻並不足以爲其提供足夠的正當性。在土地國有的憲法體制下,大學所在的城市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地方政府只有管理權而非所有權,即便地方居民也在原則上和全國人民一樣共同享有大學所在的土地,因而土地劃撥並非地方有權贈送大學的“禮物”,而是拿着屬於全國的財產“借花獻佛”,因而也談不上大學的“回報”。事實上,即便大學和所在地方確實存在利益互惠關係,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本身也通過爲城市培養和輸送大批高層次人才、爲城市治理出謀劃策、改善城市人文環境乃至作爲旅遊景觀做出諸多貢獻;換言之,地方對大學的投資並非只是付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自己的投入。況且即便大學有必要對地方財政支持有所回報,最合理的報答方式也顯然不是損害教育資源配置的招生地方化,而是不損害憲法平等或影響因材施教的減免本地學生學費等方式。因此,地方財政支持並不能爲部屬大學招生地方化提供適當理由。

2、地方公立大學——招生地方化或有憲法限度

地方公立大學由州(省)或地方政府設立,主要靠地方稅收維持,因而被認爲理所當然可以對當地居民有所照顧。譬如美國沒有“國立”(national)大學,公立大學全部是地方性的“州立大學”或社區學院。雖然某些州立大學也是全美乃至世界知名學府(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西根大學等),但是由於它們是由州政府設置並主要依靠州財政維持,州的納稅人對於其運營做出了重要貢獻,因而無論是錄取還是學費都可以對州內和州外居民採取雙重標準。有的州立大學甚至將90%以上的名額保留給本州,而美國法院似乎並不認爲這種招生“地方化”違背平等原則,因爲州立大學本身就是“地方化”大學。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法院之所以認可州立大學的地方化招生政策,是因爲聯邦對州立大學的投入和州相比很小。在澳大利亞,雖然公立大學也是地方政府設立的大學,但是由於聯邦投資比重相當大,聯邦政府控制着地方政府的財政命脈,因而公立大學顧忌聯邦制裁而不敢在招生標準上傾斜本地。事實上,聯邦資助決定了澳大利亞公立大學並不是標準的地方公立大學,而是“準國立大學”;既然公立大學的主要經費來自全國納稅人的貢獻,招生過程理應平等對待不同地區。

即便真正意義的地方公立大學也未必可以隨便照顧當地考生。在印度,只有完全以邦自己的財政建立和管理的醫學類或技術類教育機構纔會在招生過程會考慮學生的地域因素,並在錄取標準上偏向本地學生,但是即便如此,地域也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聯邦德國則更是通過憲法審查制度控制州立大學對本地居民的優惠。和美國不同,德國憲政法院對地方公立大學的招生平等實行更嚴格的控制,以下僅舉一個憲法判例爲證。[5]

巴伐利亞州的《大學入學許可法》第3條規定,如果入學申請者居住在巴伐利亞州並獲得該州或鄰州的大學前教育結業證明,那麼應在大學錄取過程中獲得優待;如果符合條件的申請人申請就讀離其住所最近的巴州境內大學,就可以獲得加分。本案原告申請慕尼黑大學醫學系,但是大學在考量《大學入學許可法》的上述標準之後駁回了申請,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聯邦憲政法院審查了巴州立法第3條規定的入學許可制度,判決其違反了《基本法》的一般平等原則、社會國體原則和第12條保障的擇業自由。憲政法院指出,如果國家承認已設立的教育機構,人民便有權要求適用平等原則和社會國體原則。在界定受益範圍過程中,國家機關受憲法原則限制,不得將部分國民排除在外,進而限制擇業自由並造成國家對職業的操控;單方面優待本州居民,必將對其它州的居民造成不公待遇。只有保證入學機會不受任何州的出生地限制,才能實現自由選擇學校和職業的權利。

我們認爲,德國和印度的相關經驗更值得借鑑,因爲德國和印度體制和中國更爲接近。同爲聯邦國家,德國、印度和美國對地方公立大學的招生地方化之所以採取不同措施,是因爲德國和印度的中央化程度更高,因而即便地方公立大學也有義務遵循聯邦憲法原則。作爲單一制國家,中國只有一部憲法,憲法平等原則和受教育權同樣適用於各級政府和各類公立大學;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部屬還是地方院校,都同樣有義務遵循憲法平等原則。因此,即便地方院校的本地照顧也應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地方院校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地理分佈極不均衡,絕大多數師資強、待遇高、設施好的地方院校都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蘇等財政實力雄厚的發達省市,而這種格局並非天然形成的,而是整個國家長期推行城鄉二元體制造成的結果。既然這些省市曾經是中央集權體制的最大受益者,今天也理應履行一定程度的全國義務,讓來自其它地方的考生也能平等分享全國共同創造的地方優勢教育資源;否則,如果任由地方院校照顧本地居民、排斥外來考生,只能加劇受教育機會的不平等。

3、私立大學——推動招生平等的楷模

如果說美國的州立大學是招生地方化的典型,那麼私立大學則成爲招生平等的楷模。和州立大學等地方公立大學相比,美國私立大學招生呈現出高得多的國家化甚至國際化程度。由於私立大學在財政上並不依附於各州,州法顯然也沒有正當理由要求私立大學錄取標準向本州傾斜,私立大學也沒有理由爲了照顧所在州而犧牲自己的生源質量,因而幾乎沒有例外都以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作爲錄取的首要考慮因素。例如常年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在招生政策中沒有提到任何地區照顧,當然也不存在任何地區招生指標。事實上,哈佛招生政策明確表示不對任何特定的學校、社區、州或國家設置配額。在高級中學的學業成就很重要,但錄取委員會也考慮很多其它的標準,如社會參與(communityinvolvement)、在課外活動中的領導才能和榮譽以及工作經歷。

和美國相比,英國的私立辦學的傳統更加悠久,自牛津、劍橋開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英國私立大學也同樣是招生平等的典範,牛津、劍橋、倫敦等世界一流大學不實行任何地域指標分配製度。政府對大學招生也沒有提出過任何名額分配要求,因爲具體的招生決策完全取決於各個大學本身,政府的職責在於監管而非直接插手大學招生政策。譬如作爲面向全球的私立大學,牛津大學的錄取標準非常明確,即考生的學術能力與潛質,包括考生的學習能力、學術興趣以及以往經歷與所申請專業的契合程度。

英美私立大學的發展經驗表明,民間完全有能力創辦和管理世界最好的大學,而私立大學也完全有動力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因材施教、擇優錄取,打破地域等人爲設置的障礙,實現高等教育資源的最優配置。如果中國行政主管部門放開對私立大學的管制,允許私立大學和公立大學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平等競爭,那麼私立大學完全可以成爲打破招生指標體制的主導力量。

4、考試製度——多元而統一的評價機制

一旦確立了大學招生的平等原則,考試製度也就相對明確了。綜觀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考試製度,共性是極其明顯的:在絕大多數國家,考試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任何一種考試都是全國統一的。這是因爲考試的目的是爲了招生提供評價標準,而不同類型的大學當然適合不同類型的考試,但是對於任何一種考試而言,考試又是全國統一的,否則就無法在全國形成統一的招生標準,形形色色的招生歧視也就屢見不鮮了。爲了保證高等教育的機會平等,考試可以多種或多次,但是任何考試都必須具備全國統一的標準。

英國的考試製度相當複雜,但是要進入研究型的高等院校,考生一般都要通過全國統一的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平(a-level)考試。有些大學(如公立的朴茨茅斯大學)只要求通過全國統一考試,有些大學則還要求第二輪考試。譬如在通過全國統考和紙面材料審覈之後,牛津大學還對篩選出來的申請者進行面試,以測評申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接受新思想和信息的能力、智力的靈活性和分析推理能力。牛津的面試包括筆試和口試,競爭十分激烈,每年錄取率都在10%以下。[6]

鄰國日本和中國同屬東方文化,兩國注重教育的國民心態和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因而日本招生考試經驗對於中國具有顯然的借鑑意義。然而,日本的考試招生制度卻和中國大相徑庭,日本國立大學並沒有地區性招生指標。和英國類似,申請日本的高層次大學需要通過兩次考試:在全國範圍內,由大學入試中心組織統一考試;通過“中心考試”後,大學還可以設置自己的學力考試。例如東京大學就有兩次入學考試,但無論是全國統考還是大學自主考試,對日本國內不同地區的考生都是原則上平等的。

當然,也有個別國家並不實行統一考試,譬如澳大利亞就沒有全國統考,大學主要根據申請人的中學成績和省會考成績決定是否錄取。但是經過歷年招生實踐,澳大利亞對於不同地方的中學成績和會考成績還是形成了一套比較準確的摺合標準,從而形成相對統一的評價標準。對於中國來說,澳大利亞的經驗未必適用,因爲實行分省自主命題之後,各省大學聯考成績之間的折算很難找到一個客觀準確的公式,因而難以爲大學招生提供一套統一的評價標準。

綜上所述,世界主要國家的國立大學受憲法和法律約束,不得偏袒所在地區的考生;私立大學則爲了保證生源質量,不願意降低標準錄取本地學生;即便地方公立大學可以照顧,但在某些國家還是受到憲法限制。事實上,由於世界主要國家的大學招生政策都沒有規定地區指標,也很難發現與此相關的立法規定、司法判決或一般社會討論,因而這個問題在絕大多數國家都不是問題;許多外國學者聽到中國大學的招生指標制度,都忍不住表示好奇和吃驚。然而,大學招生指標分配在中國確實是一個全社會關心並已造成諸多後果的熱點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大學招生實行的地域指標制度可以說是高等教育發展潮流中的一個異數。這套制度固然有其特殊的歷史原因或需要,但是發展到今天已經不符合教育一般規律和中國社會需要,也不符合憲法平等要求,因而亟需改進。

三、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幾點建議

無論是國外經驗還是中國目前存在的問題都顯示,高校招生及其連帶的考試製度改革勢在必行。而要改革中國的招生考試製度,中央必須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目前各地大學招生之所以存在普遍的地方保護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中央主管部門在教育機會平等方面沒有承擔起應有的監管義務,因而大學錄取標準的決定過程處於中央監管失序的狀態。由於大學在財政、土地等資源上嚴重依賴地方政府,在招生指標分配過程中面臨當地政府和居民的雙重壓力,因而不可能主動對全國各地考生一視同仁。要保護各地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機會,中央有必要發揮主導作用,在全國形成並實施公平和統一的錄取標準。

在國內外招生考試製度的比較研究基礎上,我們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建議,供決策部門在制定和完善《綱要》過程中參考。

1、確立招生公平目標,廢除分省指標體制

《綱要》應將保障考生的平等權利作爲大學招生和大學聯考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標,在此基礎上形成符合中國需要的招生考試製度。長期以來,社會高度關注大學聯考的形式和內容,而忽視了招生平等問題。這種關注方式顯然是本末倒置的,因爲對於考生來說,大學聯考只是爲大學提供一個衡量考生能力和素質的手段,獲得錄取纔是目的,而錄取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學招生政策。大學聯考試卷設計得再合理,但是招生政策卻歧視不同地區的考生,那麼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仍然得不到保障;要保證廣大考生的平等機會,首先必須擺正招生和考試之間的關係,以考生平等權利與招生地域公平爲目標,進而設計有效實現這一目標的招生與考試製度。

由於目前盛行的大學招生指標制度必然造成地域歧視和招生地方化,中央應逐步廢除招生指標體制,推動各部屬院校實行地域平等的招生政策,鼓勵地方院校實行更加開放平等的招生政策。在招生制度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情況下,目前可以維持招生指標作爲權宜之計,但是中央教育主管部門至少應不斷降低部屬大學對本地考生的錄取比例,並不斷縮小其在不同省份的單位招生指標(每萬名考生中的招生人數)之差,逐步消除大學招生政策中的任意性與地方保護主義。《綱要》應在教育部要求部屬大學的本地招生佔全國指標不超過30%的基礎上,規定京外部屬大學每年將本地招生比例遞減5個百分點,逐步將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10%以內;北京部屬大學的本地招生比例則每年至少壓縮10%,逐步將本地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內。同一所大學在不同省份的單位招生指標之間的差別在原則上不應超過50%,在任何省市的單位招生指標不應偏離全國平均指標的20%(本省和邊遠省區除外)。既然招生指標體制對於中國高等教育的長遠發展有害無益,《綱要》應將取消招生指標作爲高等教育改革的中長期計劃,爭取在十年內實現大學招生地區平等的制度化。

2、完善招生糾偏行動,促進教育資源共享

在原則上保證大學錄取標準統一的同時,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對少數族羣和邊遠地區的招生優惠政策。鑑於少數民族或邊遠地區基礎教育薄弱,可以按大學在全國招生規模佔考生總人數比例,對西藏、新疆、內蒙、寧夏、甘肅、青海、廣西、雲南、海南等邊遠省區實行同比例招生政策。XX年,這些省區總共約140萬考生,約佔全國總數的14%。對於報考人數稀少的省區,可以人爲設定其考生基數,譬如對於考生實際人數少於3萬的省區,可以按3萬考生基數計算大學在該省區的錄取名額。因此,《綱要》應奠定大學招生的二元標準格局:對上述邊遠省區約佔全國14%的考生在原則上實行同比例招生,對其餘省市佔全國85%以上的考生則實行統一標準、平等錄取政策。爲了促進邊遠地區建設,《綱要》可以規定權利和義務對等:對於在錄取標準上受到照顧的考生,可以將其在畢業後回原省區工作、否則支付違約金作爲錄取先決條件。

招生地方化的辯護者大都將招生糾偏行動(affirmativeaction)和地方保護主義混爲一談,認爲廢除招生指標反而對少數族羣和邊遠地區的考生不利,使這些地區的考生在重點大學中的比例銳減。這種混淆視聽的主張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爲保護少數族羣、邊遠地區或貧困家庭等弱勢羣體的糾偏行動和保護大城市既得利益羣體的地方歧視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廢除招生指標並不要求取消針對這些弱勢羣體的招生優惠政策。爲了促進族羣和諧、校園文化多元並糾正邊遠地區教育不發達的偏差,針對少數族羣、邊遠地區乃至貧困家庭考生的招生糾偏行動具有顯然的必要性和正當性。

然而,即便是用意良好的招生糾偏政策也需要得到良好設計,才能使大學招生既能適當照顧少數民族、邊遠貧困和基礎教育落後的地區,又能有效防止不正常的“大學聯考移民”現象並杜絕各式各樣的加分造假行爲。大學招生確實應該照顧貧困落後地區,但是目前的優惠政策過分簡單化,容易造成“大學聯考移民”和教育及社會資源浪費,使真正需要照顧的考生反而得不到照顧。爲了使招生糾偏行動落到實處,《綱要》有必要規定中央教育主管部門幫助各地發展完備的考生和家庭信息系統,爲合理的招生優惠政策提供依據,同時統一規範各省的大學聯考加分政策,將各省的大學聯考加分項目嚴格限制在各國普遍承認、教育規律認可的必要與合理範圍之內。

從長遠來看,中央應在財政能力許可的條件下幫助邊遠地區發展高等教育,促進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綱要》應要求中央財政和教育主管部門採取積極措施,鼓勵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部屬高校通過互助共建、建立校區或獨立分校等多種方式幫助不發達地區辦學,逐步形成東部教育資源向西部輻射的糾偏格局和部屬高校資源全國共享的網絡體系。

3、建立統一考試製度,鼓勵大學招生自主

招生地域公平的前提是存在統一的衡量標準,因而要求廢除目前的分省命題體制,實行全國統一的考試製度和評判標準。當然,全國統考並不意味着以往的“一考定終身”。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一次考試難以全面準確考生的能力和素質,因而中央主管部門不僅應適當改革大學聯考的形式和內容,而且可以參照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外經驗,探索大學錄取標準多元化的可行性與可能路徑。在技術上可行並在制度上能有效防止不規範行爲的前提下,大學招生可以在大學聯考成績之外參照高中會考成績乃至學生平時表現等多種因素,儘可能全面準確地衡量考生的綜合素質。但是考試製度多元化改革並不能否定統一考試的必要性,否則不同地區考生的平等權利就無法得到保障。我們建議《綱要》以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權利爲中心,將考試製度改革作爲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後五到十年內形成公平而科學的考試體系。

就目前看來,英國和日本等國實行的全國統考與大學自主考試相結合的大學聯考模式最適應中國未來的教育發展。中國是一個考試大國,光是大學聯考每年就有千萬考生之多,一次考試確實難以全面準確衡量考生綜合素質。我們建議,《綱要》明確規定今後的考試方式及其制度安排,逐步形成全國統考加大學自主考試的二次考試模式。全國統考主要發揮初次篩選的功能,考覈學生的分析、數理、語言等一般能力;大學自主考試則根據大學自身特長和需要,對統考成績符合要求的考生進行最終篩選。爲了保證統一考試的公平、科學和權威性,國家應建立由教育專家組成的考試機構負責統考命題;如果命題涉及地方性知識,考試機構應由來自各省的教育專家組成,以保證命題的普遍性與典型性。如果可以做到不同考試的命題難度均衡,可以借鑑美國sat考試經驗,每年組織多次全國統考;如果一年組織一次,可以在每年4月底或5月初進行全國統考,六月完成閱卷、成績統計以及考生填報志願,大學則可以在七月組織自主考試,八月完成錄取工作。

統一考試是爲了保障全國考生的平等權利,而不是加強中央行政干預;在保障招生公平和考試統一的基礎上,國家應賦予大學更多的招生自主權。中國某些重點大學雖然也被授權“自主招生”,但是招生幅度很小(招生指標的5%左右),而且程序倒置,結果造成自主招生比普通招生更不公平。目前,各大學在大學聯考之前組織自主招生考試,必然嚴重限制了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考生人數和資格。由於大學沒有能力允許全國的考生自由報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分配給各地的考試指標必然受到嚴格限制,而且和普通大學聯考相比更偏向大學所在的省市。事實上,即便在大學所在地,也只有重點高中的學生纔有資格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如果所在高中不在大學允許範圍內,考生不論成績如何優秀都沒有資格參加自主招生考試。這樣的招考體制當然嚴重剝奪了考生的平等機會,因而已有學者將其戲稱爲“假自主招生”。[7]正確的做法是借鑑英國和日本的考試程序,先進行全國統考,在統考篩選的基礎上各大學可以再進行自主考試。既然全國統考已經淘汰了大部分申請人,大學也就不再面臨資源約束的困惑,完全有能力在第二次考試中對來自全國各地的考生一視同仁。當然,爲了節省考生成本,層次相當的大學也可以組織聯考,但是不論考試方式和組織主體如何,都必須保證對全國的考生完全開放、平等。在保證大學招生政策平等的前提下,中央完全可以放開大學招生自主權;大學可以自行決定究竟採取何種考試成績作爲衡量全國考生的標準,有的大學可以純粹依賴全國統考,有的大學可以在統考篩選基礎上組織自己的二次考試,職業技術學院甚至可以不要求大學聯考成績,採用其它的考試標準。[8]大學自主招生的比例也沒有必要侷限在5%或10%範圍內,而完全可以達到100%。

4、保證大學平等競爭,打破私人辦學障礙

造成中國應試教育的社會根源在於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嚴重稀缺及其分佈失衡,而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在於允許大學在自由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繁榮發展。雖然中國大學數量增加很快,入學率也大大提高,但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名牌大學並沒有增加,大學聯考競爭壓力也沒有減小。由於中央的重點扶持,清華、北大等極少數名校和其它大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少考生形成了“非名校不上”的情結,進而造成“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現象,應試教育屢禁不止。相比之下,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資源不僅總體更加雄厚,而且分佈更爲均勻。尤其在英美國家,私立大學的自由發展和平等競爭爲整個國家的高等教育增添了極大活力。雖然名校競爭依然十分激烈,但是考生的入學選擇是多樣化的,而且取決於多重考慮因素,對某個名校的依戀情結很容易爲就近入學、節省成本、獲得獎學金的機會等因素所超越,從而也緩解了名校本身面臨的招生壓力。

爲了提升中國的綜合教育實力、緩解考試壓力並從根本上改變對於青少年成長極爲不利的應試教育,除了讓具備條件的優質大學適當擴大本科招生、進一步普及通識教育之外,必須讓高等教育得到自由和自主的繁榮發展。國家不應再人爲將大學分爲三六九等,用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通過中央重點投入“創建世界一流”,而是應該讓不同層次的大學在自由寬鬆的環境下平等競爭,一方面通過國家財政對部屬大學切實履行中央義務,另一方面鼓勵大學用自己的辦學業績和社會貢獻吸引廣泛的民間支持,通過財政來源的多元化減少乃至消除部屬大學的地方依附。

決定大學聲譽的不僅是師資和設施,更重要的是生源,學生質量是大學質量的首要標誌,因而大學平等首先體現在招生權利的平等上。國家尤其不應在考試錄取過程中允許重點大學優先錄取,歧視一般院校特別是民辦院校。目前不僅大學分層次、分階段錄取,一般院校和民辦大學只能吸收重點大學錄取後的剩餘生源,因而在衆目睽睽的招生階段就被打上“二流”乃至“三流”院校的烙印,而且許多地方的考生是在不知考分甚至大學聯考之前就被要求填報志願。《綱要》應徹底改革不合理的錄取過程,並明確以下基本原則:所有考生都應該在知道大學聯考成績之後填報志願,而報考和錄取是一個平等開放的雙向過程,所有大學都在同一時間面向所有生源。一個學生可以同時收到多個大學的錄取通知,並在限定時間內做出最後選擇;如果第一輪錄取過程結束後,還有大學沒有達到既定招生規模,可以自主進入第二輪錄取。在整個過程中,各省招生辦公室發揮的作用應限於保管考生檔案,並控制檔案的最終去向。

爲了促進高等教育的繁榮和多元發展,國家還應該降低私人辦學的門檻,使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和在同一平臺上公平競爭、共同發展,進而緩解高等教育資源緊張並促進各地高等教育資源的均衡分佈。當然,中央教育主管部門有責任規定私人辦學的資質並要求一定的教育質量,但是一旦符合基本條件,私人就應該獲得辦學的許可,並從考試招生到頒發學位獲得和公立大學完全平等的權利。《綱要》應確立私人辦學的平等權利,打破束縛民辦教育發展的重重行政桎梏。從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經驗來看,辦學主體和模式的多元競爭是推動國家教育長遠發展的重要動力。事實上,國外經驗表明,私立大學不僅完全可能發展成爲一流大學,而且也完全可以成爲推動因材施教、擇優錄取、平等招生的楷模。

5、實現基礎教育平等,推動全國同步教學

目前制約大學招生平等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各地基礎教育發展嚴重失衡,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設施長期得不到國家財政的基本保障,因而邊遠貧困地區的考生知識結構和發達城市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只有保證基礎教育的地區平等,纔可能真正實現大學招生的地區平等。其實和高等教育相比,基礎教育對於青少年的道德和智力發展更加關鍵,因而國家理應通過增加財政投入等切實措施,保障全國所有地方的基礎教育達到《義務教育法》規定的基本標準。目前,中央已經高度重視農村基礎教育,並就免費就學、安全校舍、合格教師和符合法定標準的工資待遇等方面出臺多項保障措施,但是有些措施還有待地方落實。《綱要》有必要將基礎教育的平等保護作爲重中之重,尤其要切實保障貧困地區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包括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農村師資質量,加大投入改善學校基礎設施,建立能夠鍛鍊想象力、拓寬知識面的圖書館與計算機網絡系統,爲廣大農村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中央有必要建立實施義務教育的長效機制,監督地方政府將保障農村義務教育的中央政令和配套經費落到實處。

實現招生平等和統一考試意味着全國基礎教育體系將形成多元而同步發展的格局。一方面,統一考試將一如既往地對中國小教學體系發揮“指揮棒”作用。正因爲如此,統考命題設計應慎之又慎,全國統考的科目應僅限於考察學生的數理化、閱讀理解、邏輯推理等可以客觀衡量的一般能力,而不應包括需要死記硬背或臨場發揮的主觀性或隨意性較大的具體內容。如果統考命題設計科學合理,應能對鍛鍊學生思維分析能力、促進各地素質教育發揮積極作用。雖然邊遠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可能面臨一時的不適應,但是如果這些地區的中國小教學質量能夠得到基本保障,它們應有能力迎頭趕上,從而形成全國基礎教育同步發展的統一體系。也只有全國各地的教學體系同步發展,才能保證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與法治的均衡發展。另一方面,既然全國統考只是測試學生的一般能力,各地和各個學校對於具體教材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仍然掌握相當大的自主權;同步教學並不是一盤全國一統僵化的“死棋”,而是各地靈活掌握、多元競爭的“活棋”。

6、制定招生考試立法,保障公民有效參與

爲了從法律上確立並保障各地考生的平等權利,中央應在適當時機通過《大學招生考試法》。中央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先行制定大學招生和考試的法律規範,並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推動制定國家法律,至少在《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中加入專門章節規定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則和具體措施。雖然中央一直關注這個領域的立法並一度提出相關法律草案,但是立法進程並不盡如人意,亟需加快立法步伐。高等教育是對人產生畢生影響的重要公共資源,高等教育的機會平等是公民受憲法保護的基本權利,因而全國人大或常委會有必要在這個領域制定專門法律。《綱要》應將招生考試立法作爲中長期目標,力求在今後五到十年內製定中國第一部《大學招生考試法》,早日實現大學招生考試的法治化。

大學招生與考試製度改革事關每一個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必然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而改革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社會的滿意度。中共xx大報告提出“和諧社會要靠全社會共同建設。我們要緊緊依靠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因此,和諧社會離不開有序而有效的公衆參與。無論是招生考試立法還是《綱要》本身的制定過程都應做到公開透明,通過網絡等渠道主動引導公衆對某些重要熱點問題進行理性的討論和參與,並充分尊重民間的智慧。中國近年來的社會進步表明,公衆參與不僅是政府理性決策的基礎,而且也是制度改革的推動力與正當性的最終源泉。

中共xx大報告要求“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並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我們希望,《綱要》能按照憲法和xx大報告的有關要求,更新教育觀念、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動中國社會早日實現高等教育機會平等。

[1] “xx聽課筆記刊發:教育需大膽改革”,《新京報》XX年10月12日。

[2]資料來源:北京高校(校本部)XX年招生來源計劃,見

[3]參見“衆議大學聯考地域歧視是否存在”,《法制日報》XX年3月20日,投票結果見_project_stat/21368_l.

[4]當然,個別國家的情況可能更爲複雜,例如澳大利亞的某些高校是由省或地方政府設立,卻主要由聯邦政府資助,因而名義上屬於地方公立,實質上是“準國立高校”。

[5] 參見臺灣地區司法院編:《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選輯》(二),1991年12月,第80-114頁。

[6] 參見王立科:《英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研究》,廈門高校教育學院博士生論文,XX年。

[7] 熊丙奇:“取消計劃配額,纔是實現高校招生均衡之道”,《東方早報》XX年9月25日。

[8]對於21世紀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分層考試民間方案,參見“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提出3種大學聯考方案”,《揚子晚報》XX年8月9日。

高校生創業意向及需求調研報告2020年高校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第一部分 前言

大學生這個朝氣蓬勃的羣體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而近年來大學生創業又成爲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國內各所高校積極響應國家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基於此,爲了準確把握大學生創業現狀,有針對性地做好鼓勵大學生創業工作, 大學積極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爲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和儲備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和 市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號召,將在全校範圍內開展一次關於探究“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查。 學子對於創業持怎樣的態度?又有多少人已經先人一步進行了創業?創業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他們需要學校提供何種支持?帶着這些疑問,調查人員展開了此次調研工作。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1、概念: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大學生通過個人及組織的努力,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才能、技術和所形成的各種能力,以自籌資金、技術入股、尋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環境中,努力創新、尋求機會,不斷成長創造價值的過程。

2、現狀:從XX年起,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許多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有關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業成爲一個社會熱點話題。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自主創業者也不斷增加。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各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業的人數佔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創業的大學生數量所佔的比重則更大。大學生創業意向與社會環境、學校氛圍息息相關,也與自身的創業意識密不可分。

二、研究目標

此次在全校範圍內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意向及需求的調研及訪談,旨在瞭解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意向及需求狀況,根據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進而響應我國科學技術部《關於大學生科技創業見習基地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的相關文件要求,並由學校相關部門依此來制定支持我校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及制度,以積極引導山大科技園威海分區所屬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開展大學生創業見習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調查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研究方法的制定。爲了確保資料的真實性與全面性,調查人員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調查的對象爲我校12個學院和馬克思主義教學部 級— 級在校本科生 級、 級研究生。

調研採取系統抽樣與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分配問卷。在每個學院隨機選取專業,在選定的專業中隨機選擇班級,並且使男女人數比例爲1:1,保證了調研的科學性。

四、問卷基本情況

按照我校十二個學院的人數比例情況,共打印650份問卷,實際發放634份,實際收回614。其中,商學院發放 189 份問卷,實際收回187份問卷,缺失2份,廢掉6份;法學院發放49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5份;新聞傳播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48份問卷,缺失3份;翻譯學院發放33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3份;韓國學院發放31份問卷,實際收回30份問卷,缺失1份;藝術學院發放26份問卷,實際收回26份問卷,缺失0份;數學與統計學院發放44份問卷,實際收回44份問卷,缺失0份,廢掉9份;空間科學與應用物理學院發放45份問卷,實際收回43份問卷,缺失2份;海洋學院發放52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問卷,缺失2份;信息工程學院發放41份問卷,實際收回41份問卷,缺失0份;機電工程學院發放51份問卷,實際收回51份問卷,缺失0份;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發放19份問卷,實際收回19份問卷,缺失0份;馬克思主義教學部發放1份,實際收回1份,缺失0份;其中,因不明原因缺失兩份。

第二部分 本次調研需要顯示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描述現象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瞭解,他們的創業意向,以及現在所處的狀態。即“是已經開始創業,還是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

2、性別與創業意向之間的聯繫。

3、不同學院、不同專業與創業之間的關係。

二、總結問題

1、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

2、調研對象所認可和傾向的創業模式。

3、影響我校學生創業實踐的緣由。

4、調研對象在創業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三、提煉觀點

1、爲提高創業水平和質量,學校應做哪些工作。比如,宣傳推廣創業賽事等。

2、學校應該給有意向創業的同學提供哪些幫助,給與什麼政策扶持。

3、如何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突出創新,提高創新水平。

第三部分 調研數據分析

一、調研對象的基本信息

本次調研對象選擇涉及全校商學院和法學院等12個學院以及馬克思主義教學部,包含了工商管理類、朝鮮語、新聞學等26個專業,年級跨越XX級—XX級在校本科生和XX級、 級研究生。 其中,男同學人數爲327人,佔總人數的54.6%;女同學的爲271人,佔總數的47.2%(有一人未選擇性別),男女比例接近1:1,基本與前期調研計劃相符。

在不同年級的選擇上, 級— 級的選中人數比例基本爲2:3:3:2,研究生一共選擇50人,約佔總數的7%,符合調研前期的計劃安排。

二、大學學生的創業意向及實踐狀況

1、調研對象的創業意向

(1)有超過半數的調研對象“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

在調查中,總共599人回答了“您現在是否有創業的打算,狀況如何?”這一問題,其中,有191人表示“從來沒有過創業打算”,佔總人數的31.9%;表示“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創業”的人數爲379,佔總人數的63.3%;正在進行創業或者已經成功創業的人數只佔總人數的4.6%,有超過半數的調研對象“考慮過創業但是有疑慮而未進行”。

(2)調研數據顯示男生比女生更傾向於創業

在全體調研對象中,回答這一問題的男生總數爲327人,女生總數爲271人。其中,有創業意向或者已開始創業的男生有241人,女生有165人;已成功創業的男生有5人,女生爲0人;而“從來沒有過創業打算”的女生有106人,男生只有85人,可見在調研對象中,男生比女生有更明確的創業意向和更強烈的創業激情。

(3)創業意向與專業及學科有一定的關係

在調查中,商學院與其他學院相比,有創業意向的同學在人數上明顯多於其他學院,在比例上也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由此可見,創業意向與專業及學科是有一定關係的,無論在何種層面上說,商學院的同學都更加容易接受有關創業的相關信息,因爲與學科關聯性較強,創業對於商學院的學生來說不是那麼遙遠。

2、對創業教育的瞭解

以下是調研的相關數據

(1)對 “教育部門試點創業教育”的瞭解程度

(2)對“團中央和學聯組織承辦的kab項目”的瞭解程度

(3)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辦的syb項目”的瞭解程度

(4)對“多個組織聯合舉辦的‘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 的瞭解程度

(5)對“高等學校自主設計創業教育項目”的瞭解程度

由以上數據資料可知,調研對象對諸如“教育部門試點創業教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承辦的syb項目”、 “團中央和學聯組織承辦的kab項目” “高等學校自主設計創業教育項目”等項目瞭解較少,表示不瞭解這些項目的同學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對於“多個組織聯合舉辦的“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在被調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瞭解的,佔到總數的73.0%。這是因爲,“挑戰杯“賽事是我校長久以來大力宣傳的重大賽事,而對其他的項目宣傳推廣較少,甚至還未啓動。由此可見,學校對相關創業賽事的推廣和宣傳是提高學生認知和參與這類競賽的前提,也是普及創業教育、推進創業的保障。

三、大學學生創業需求調查

1、 創業資金、創業團隊、創業項目、人脈資源和良好的心態是大學生認爲創業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由數據顯示,被訪者認爲創業成功最需要把握的因素是創業資金、創業團隊、創業項目、人脈資源和良好的心態的比例分別爲71.8%、62.8%、58.4%、60.8%、52.3%;而認爲是商業模式(即盈利模式)創業經驗、腳踏實地的實務能力的比例分別爲45.4%、40.6%、50.1%。

2、調研對象認爲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個人強烈的價值觀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各種場合的應變能力以及個人或團隊研究成果或專利。

從上述圖表可以看出,認爲大學生創業最需要的是個人強烈的價值觀志向、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各種場合的應變能力以及個人或團隊研究成果或專利的人數比例分別爲26.3%、24.2%和20.4%;認爲是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支持、學校提供的各類創業培育和服務、的到社會化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的則分別爲14.2%、4.8%、8.7%。其中,被訪者對於學校提供的各類創業培育和服務並不看重,這一方面說明大學生獨立創業意識增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學校之前對於學生創業扶持力度不夠,扶持方式簡單而老化,缺少創新,因而不被學生看重。鑑於此,學校在提供相關幫助時,就要做到相關措施切實有效、落到實處,真正的能對扶持大學生創業起到幫助作用。

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調研報告2020年高校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事關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大局,是穩就業的重要一環。爲了解四川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最新進展情況以及影響就業創業的主要因素,爲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四川省統計局人口就業處和調查中心於近期組織開展了XX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意向問卷調查。

調查採用面訪方式,抽選了成都、綿陽、西昌等地21所重點和普通本專科院校的部分應屆畢業生進行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就業與創業意向兩方面,共計完成有效樣本3000個。本期主要對XX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意向及相關情況進行分析。調查顯示,XX年四川高校畢業生簽約率總體偏低,就業矛盾依然突出,半數以上學生對就業形勢不樂觀,除畢業生供需總量失衡外,缺乏就業經驗與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對大學生就業構成較大影響。

一、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狀況

調查顯示,XX年四川高校畢業生就業呈現出以下五個特徵:

(一)半數以上學生對就業形勢持悲觀態度。受訪學生中,56.5%的學生認爲XX年大學生就業形勢較前一、兩年更加嚴峻,37.7%的學生認爲相差不多,5.8%的學生認爲就業形勢有所好轉,反映出多數大學生對就業前景不樂觀。

圖一:學生就業形勢受訪情況

分性別看,女生比男生悲觀,有58.4%的女生認爲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比男生佔比高4.1個百分點;分戶籍看,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來自城鎮的學生悲觀,來自農村的學生有59.8%持悲觀看法,高出城鎮學生佔比6.7個百分點;分學歷層次看,碩士及博士生持悲觀看法的佔比最高,達57.2%,其次是專科生和本科生,佔比分別爲53.2%和50.9%;分專業看,文史財經類學生持悲觀看法的佔比最高,爲57.7%,藝體類比重最低爲51.5%。

(二)近八成學生就業願望較爲強烈。面對並不樂觀的就業形勢,近八成學生表現出了較爲強烈的就業願望。受訪學生中,打算畢業後立即就業的比重佔到78.6%。分性別看,女生就業願望更爲迫切,畢業後立即就業的佔比達到86.8%,大大高於男生71.3%的水平;分學歷層次看,學歷越高,立即就業的願望越強烈,碩士及博士、本科、專科生佔比分別爲86.5%、59.3%和52.4%;分專業看,理工農醫類學生立即就業的願望最強烈,佔比居各專業首位,達到81%,高出文史財經類和藝體類4.2和6.6個百分點。

圖二:學生就業願望情況(%)

(三)簽約率總體偏低,近四成學生尚未找到接收單位。在2240位打算畢業後立即就業(不含自主創業)的受訪學生中,已協議簽約的有812位學生,佔36.3%,等待簽約的有323位,佔14.4%,等待接收單位最後答覆的有252位,佔11.2%,尚未找到接收單位的有853位學生,佔38.1%。分類別看,就業情況總體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男生好於女生。男生的協議簽約率爲41.7%,較女生高10.5個百分點;二是來自城鎮的學生好於來自農村的學生。城鎮學生有37.7%已協議簽約,比農村學生高2.8個百分點;三是博士及碩士生好於本、專科生。三個學歷層次學生協議簽約率分別爲59.9%、35.3%和20.9%;四是理工農醫類學生好於文史財經和藝體類學生。理工農醫類學生協議簽約率41%,其次是文史財經類,爲33.5%,藝體類簽約率最低,僅爲23.6%。從尚未找到接收單位的853位學生看,也呈現出四個居多的相似特徵,即女生居多,佔56.7%;農村學生居多,佔58.1%;專科生居多,佔37.7%;文史財經類學生居多,佔46.2%。

圖三:已簽約學生情況(%)

(四)個人發展、薪酬福利與單位前景是大學生擇業最爲看重的三個因素。調查顯示,在大學生擇業最看重的要素條件中(多選),個人發展空間列首位,有71.4%的學生選擇,薪酬福利與單位前景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有48.6%和44.2%的學生選擇。此外,工作環境也受到近四成學生的重視。分性別看,男生比女生更看重個人發展空間,男生佔比73.6%,比女生高了4.1個百分點,而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薪酬福利與單位前景,女生佔比爲51.3%、45.3%,分別比男生高了5.8和2.3個百分點。

圖四:大學生擇業注重因素

(五)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教科文衛行業、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大學生就業首選。從地域選擇看,約七成的大學生看好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的發展機會。受訪學生中選擇在四川就業的達63.4%,其中選擇在成都就業的佔比達45.9%。選擇北上廣深的佔11.1%,另有11.9%的學生選擇在北上廣深以外的東部沿海城市就業。選擇在四川以外其他中西部地區就業的學生只佔10.9%。

圖五:大學生就業區域選擇情況

從返鄉就業意願看,在全部受訪學生中,願意回到家鄉所在地區就業的佔三分之二。其中,男生佔比68.5%,較女生高3.1個百分點;農村學生佔比69.9%,較城鎮學生高6.1個百分點;碩/博士生佔比69.8%,分別比本、專科學生高2.3和5.5個百分點;藝體類、理工農醫類專業學生佔比均超過70%,明顯高於文史財經專業類學生。

圖六:大學生返鄉就業意願情況

從行業選擇看,教科文衛、金融保險和製造業是最具吸引力的行業。在各行業中,教科文衛最具吸引力,被20.9%的學生作爲首選,其次是金融保險和製造業,分別有17.3%和12.6%的學生選擇。比重超過10%的還有建築房地產和公共管理(黨政機關),分別爲12%和11.1%。不受青睞的行業主要是農林水利礦產、批發零售和餐飲住宿,比重均在3.5%以下。

圖七:大學生就業行業選擇情況

從單位選擇看,國有大中型企業仍是大學生就業首選。受訪學生中有28.4%將國有大中型企業作爲理想的就業單位,佔比居各類單位之首,其次是科研事業單位,佔15%,黨政機關列第三位,佔14.1%,外資和民營企業也佔有較高比重,分別爲12.5%和7.6%。近年隨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大學生對公務員的追捧熱度雖然在明顯減退,但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對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仍有較大的吸引力。據調查,打算在未來幾年報考公務員的大學生仍佔到三分之一。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就業穩定性仍是目前大學生擇業的重要參考因素;另一方面,由於進入門檻較高競爭激烈,加之就業困難,大學生對就業單位的選擇正逐步由集中向分散多元轉變。

圖八:大學生就業單位選擇情況

(六)約一半的學生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近年,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大,大學生擇業觀念正在逐步變化,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的大學生逐漸增多。調查顯示,對於有到基層(小城鎮及鄉村社區)就業的機會,45.3%的大學生表示樂於接受,35.4%的大學生表示勉強可以接受,只有19.3%的大學生表示不接受。對於有到小微企業就業的機會,53.9%的大學生表示樂於接受,35.4%的大學生表示勉強可以接受,只有10.7%的大學生表示不接受。分性別看,男生更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有47.7%的男生願意到基層就業,有55%的男生願意到小微企業就業,分別比女生佔比高4.4和2個百分點;分戶籍看,來自農村的學生比來自城鎮的學生更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來自農村的學生有49.2%願意到基層就業,有58.1%願意到小微企業就業,分別比城鎮學生佔比高8.3和7.7個百分點;分學歷層次看,學歷層次越低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的比重越高,專科生中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的比重分別爲51.1%和65.7%,明顯高於本科生44.8%和50.6%的水平,碩士及以上學歷生比重最低,僅爲36.2%和41%。分專業看,願意到基層就業的佔比以理工農醫類居首,爲48.4%,分別比文史財經類、藝體類高5.8和6.4個百分點;對於到小微企業就業,藝體類與理工農醫類佔比十分接近,分別爲56.4%和56.3%,比文史財經類佔比高出5個多百分點,綜合看理工農醫類學生更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

圖九:願意到基層和小微企業就業情況(%)

二、缺乏就業經驗與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對大學生就業構成較大影響

據調查,目前大學生就業矛盾依舊突出,主要源於大學畢業生數量供需失衡。一方面是高校大幅擴招導致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逐年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影響對大學生的需求較爲疲軟。除此以外,對大學生就業構成較大影響的因素主要爲以下三個:

(一)缺乏就業經驗與技能。不少受訪學生抱怨,目前學校開設的一些課程與市場需求嚴重偏離,花了大量時間學了很多無用的東西,學非所用,學用脫節,高校教改雷聲大,雨點小。受訪學生建議:1、加快推進教改,調整課程設置,壓縮理論課的比重,尤其是對內容陳舊且與就業關係不大的理論課大幅削減;2、增加就業技能培訓課程,加強對大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在如何合理定位及制定職業規劃等方面有針對性加強對大學生就業的指導;3、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延長實習時間,增加在校學生與社會及用人單位的接觸,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部份大學生對薪酬期望偏高,尤以專科生最爲突出。調查顯示,受訪學生對月薪的期望值以4001元以上爲主體,佔比達到65.8%。其中,6001元以上佔比高達35.7%,其次是4001—6000元,佔比爲30.1%,經測算受訪學生對月薪的期望值平均約爲5060元,比目前剛畢業大學生實際月薪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分本、專科看,教育部直屬重點本科院校畢業生期望值與實際值相差最小,爲16.6%,一般本科和專科院校畢業生期望值均比實際值高出30%以上,其中專科最高,差距達33.6%。專科生薪酬期望值與實際值相差最大,而實際簽約率最低,由此不難看出,自身定位的不恰當和薪酬要求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對部分大學生就業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有效就業信息不足。部份學生反映一些高校在提供就業服務尤其是引進用人單位和提供有效就業信息方面做得不夠。在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缺少通暢的信息渠道,大學生得到的很多是過時的、無用的甚至是虛假的就業信息,真正有用的不多,就業信息渠道不暢造成的信息不對稱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度。據調查,有近六成大學生將用人單位信息列爲最想獲得的就業指導。受訪學生建議:1、增加現場招聘會的次數,多組織有誠信的招聘單位入校宣講。目前各類招聘會是大學生獲得招聘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受訪學生中有56.9%是通過招聘會獲得就業信息,居各種信息渠道的首位;2、對少數缺乏誠信,提供虛假信息的招聘單位予以公開曝光;3、大力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系統建設,構建大型就業信息交流平臺,實現高校之間,高校與政府,高校與人才及勞動力市場之間就業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充分共享。

高校學生收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調研報告2020年高校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自從我國高等院校實現收費制並軌後,學生學費、住宿費等收費資金(以下簡稱“收費資金”)佔高校財力的比重越來越大,成爲一項重要財源。但因爲種種原因,收費資金的欠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只是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程度不同而已。本文在調查的基礎上,就目前高等院校學費等費用收繳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作初步探討。

一、欠費學生的行爲特徵

(一)羊羣行爲。人們都有一種從衆心理,由從衆心理而產生的盲從就是羊羣行爲。在高校收費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表現出極強的羊羣行爲,看周圍的同學繳費就繳費,看周圍的同學不繳費就不繳費。這部分欠費學生不瞭解國家、學校有關的收費資金管理規定,而是受極少數惡意欠費者的影響,把家長給的學費私留起來不交學校。由此,欠費現象愈演愈烈,迅速傳染,許多學生盲目跟風,做出非理性的選擇,無故拖欠學費,只注重自己受教育的權利,無視學校的收費制度。

(二)博弈行爲。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性和預期的不確定性,一個策略組合,給定對手的策略,每個參與的人選擇自己的最優策略。一部分學生在交費過程中有與學校、與銀行、與其他同學非合作博弈的行爲特徵。一是不如實填寫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自稱是家庭貧困的學生,想憑此獲得助學貸款或其他資助來交學費,這部分學生的說法是“白撿的便宜,能佔就佔,先貸到款,等還的時候看情形再說”;二是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沒有信心,懷疑自己有可能無法獲得畢業證、學位證,想等畢業前看情況而定。這些學生都有拖欠國家教育費用的僥倖心理,根據自己的效用函數權衡按時交費與拖欠學費所產生的效用大小,依據自身行爲效用最大化原則來選擇自己的策略。在貧困生不易甄別、社會信用制度不健全、學校收費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惡意拖欠學費的行爲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戒,選擇拖欠學費就成爲學生博弈的效用最大化行爲,而按規定交納學費的學生損失最大化。其結果引發信用崩潰,學校、銀行處於兩難境地,有限的教育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影響了資助經濟困難學生的力度,造成欠費嚴重的惡性循環。

(三)享樂行爲。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一部分家庭確實貧困的學生由於過分的自尊,缺乏健康、積極的心態,在學費的資助上有“等、靠、要”思想,對待學校安排的勤工助學崗位要麼怕苦嫌髒,怕丟面子;要麼缺乏崗位責任,這種行爲蔓延會在校園裏養懶漢。二是有些欠費學生把家長給的學費挪作他用。爲滿足個人的虛榮心和物質享受,不顧父母的經濟負擔,把學費都用在了超前消費上,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缺乏艱苦奮鬥意識。

二、學生欠費的主要原因

(一)少數學生或家長誠信度不高,不自覺繳費。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欠費學生中確實存在不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但是,有相當多的學生卻是有錢不交費,把家長給的學費用於高消費而惡意拖欠,甚至逃廢學費。當然,在當今整個社會誠信意識不是很強的大環境下,很難企望“象牙塔”裏的誠信意識會很高。

(二)國家關於高校教育收費的法規不健全。《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建立以財政撥款爲主、其他多種渠道籌措高等教育經費爲輔的體制,使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相適應。”這是高校對學生收費的根本性規定。除國家稅法外,這是我國法律中少有的對收費的規定。再加上於9月1日起實行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令第21號)第十條“每學期開學時,學生……未按學校規定繳納學費或者其他不符合註冊條件的不予註冊”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以申請貸款或者其他形式資助,辦理有關手續後註冊”的規定,都強調了“先繳費後註冊”。

由於相關法規建設的滯後,沒有將學校、學生雙方在收費中的權利、義務、法律責任等予以細化,因而就整體而言,對高校學生收費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而散見於教育部、地方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規章,雖然對學生收費有些零星規定,但由於缺乏應有的法律地位,顯得剛性不足,力度不夠。

(三)社會輿論導向不利於高校收費。當前,高校中確有不少貧困學生。但也有不少學生欠費不是因爲貧困,而是其他原因。而當前社會輿論單方面宣傳對貧困生的照顧,又一定程度地助長了學生等待、觀望以至故意欠費的風氣。

(四)目前政府對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學費標準較高,而高校中貧困學生多,無力繳費。衆所周知,“科教興國”是我國的國策之一,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興辦教育是搶佔未來制高點。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其投資屬於公共財政的範疇,理應由政府代表國家投入。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現階段各級政府很少有真正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規定,落實了對高等教育投入的責任。前幾年,一部分人還提出了“教育產業化”的口號。這樣,由於教育教學逐步規範,技術日益進步,以及教師工作年限的延長和技術職稱的提高,使高校的教 育經費大幅增加,教學、實驗、學生公寓及運動場所的維護成本,儀器設備、圖書資料、體育器材的購置成本,人員工資,行政辦公成本等教育投入的剛性支出,呈現不斷攀升的趨勢。

爲了維持教學的正常運轉,政府只能允許學校通過向學生及家長收取較高的學費來彌補教育投入的不足。然而,由於我國經濟總體上欠發達,而且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高校中貧困學生較多,確實無力繳費。據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對4省、區20所高校的調查得知,目前我國高校在校生中的貧困生比例約爲20%,特困生比例爲8%;農、林、師範類學校貧困生比例超過30%,特困生比例超過15%.該會7、8月間,組織對北京、河北、山西、甘肅等10個省、直轄市的12個市、縣的優秀特困大學聯考生家庭進行入戶調查,其《中國優秀特困大學聯考生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在校貧困生的比例爲20%,約240萬人;特困生則爲5%—10%,約160萬人。該報告還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年均純收入和農民年均純收入分別爲9422元和2936元,如果按照每名貧困大學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計算(含學費、生活費和住宿費),一個人本科4年最少花費2.8萬元,相當於貧困縣一個農民35年的純收入,這還沒有考慮吃飯、穿衣、醫療、養老等費用。

我們於5月對我校學生也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方法採用抽樣問卷調查法。根據抽樣調查方法中樣本的確定和計算,調查對象主要爲級、級同學,有少量級學生。調查抽取爲大樣本,樣本數爲1100.其中本科樣本940,高職專科樣本160.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100份,基本涵蓋了我校、級所有專業。問卷收回1034份,回收率爲94%.參考學校所在地海南省政府有關部門公佈的城鎮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156元,加上40元的物價補貼,實際爲196元。我們將貧困生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認定爲200元/月。由此得出我校困難生比例爲15.47%,其中特困生7.64%.我校現有在校生爲11000人,按照這一比例測算,則困難生爲1701人,其中特困生爲840人。這兩部分同學都需要學校的不同資助才能順利完成學業。

三、治理對策思考

(一)構築一個信心。學生收費工作是一定可以做好的,大可不必“談費色變”。鑑於高校學生收費的重要性,學校必須解決收費問題。而且,與學生相較,畢竟學校處在一個比較有利的強勢地位,應該可以解決好這個問題的。但是,要注意政策、法律界限和方式方法,合法、公允地解決。

(二)抓住兩個關鍵。

1.依法治費是根本。學生收費工作政策性強,牽涉面廣,情況複雜,影響很大,在各級政府關注、羣衆關心、輿論監督的情況下,稍有不慎,將對學校聲譽引致非常不利的影響,也會嚴重干擾正常的收費工作,給學校造成重大損害。因此,學校收費工作,必須確保運行在法制的軌道上,依法、有序進行,即必須依法治費。

2.領導掛帥是保證。學生收費工作不僅是高校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財務管理工作,而且還涉及學生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學籍管理、教務管理等事項,幾乎涉及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是全局性的工作。可以說,政策性強,集合度高。因而,學生收費工作需要學校領導掛帥,親自抓,親自管,才能把握政策,掌控大局,收到實效。

(三)樹立三個觀念。做好收費工作,高校中應樹立三個觀念,並轉變目前普遍存在的兩個思想觀念:

1.“以人爲本”。這句話是人本思想的體現。但要以正直的、善良的、遵紀守法的人爲本,而不能以不守紀律、沒有誠信的人爲本。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公正合理的收費秩序,而不至於造成混亂。

2.“學生無小事”。這也是對的,但不是很全面。只強調了學生的權利,沒有相應的義務;學校則承擔沒有範疇的無限責任,彼此責權不對等,這是不可思議的。完整的表述應是“學生無小事,但學生收費也是大事”。

3.部分學生不按規定繳費是對大多數按規定繳費學生的不公平。對困難學生可以進行資助、救濟,但不能不收費。所有學生都按規定正常繳費,學校的辦學條件才能不斷得到改善,教職工待遇才能得到提高,從而鼓勵和吸引優秀教師、名師用心從教,確保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也才能讓學生享受到真正優質的高等教育。

(四)實現“五個結合”。

1.將學生收費工作與強大的、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在欠費學生誠信意識不強的情況下,對其收費應當保持一定的壓力和威懾力,否則,難以見效。但同時也要認識到,這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操作性極強的工作,需要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說服力,又有足夠威力;既要深入細緻、春風化雨,又要立場堅定、義正詞嚴。要堅持思想教育與政策法規教育相結合,着重樹立大學生繳費上學意識;開展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鼓勵貧困生通過課餘勞動掙取學費;引導學生消費文化,避免學生把學費挪作他用。通過以上工作,使學生打消對抗心理,培養、強化繳費意識。

2.將學生收費工作與學籍管理結合起來。學生有了繳費意識,併成爲自覺行爲,還得有制度保證。制度是誘導、督促、約束學生及時、足額繳費的根本保障。對學生而言,最根本、最有效的制約就是學籍管理,要實現收費工作與學籍管理的緊密結合。如原則上必須先繳費後註冊;對於經過批准,辦理有關手續後註冊的學生,要求其作出繳款計劃,並及時催繳;對其中惡意欠費的學生,要加強監管,如允許其聽課、參加考試,但所考課程不登記成績、不記學分;對在下一學年註冊之前尚未繳清本學年學費者,可責令其休學,待繳足費用後方准予復學;專科生(高職生)取消其專升本資格,不給予參加生產實習;本科生不給予參加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或畢業論文(設計)不給予參加論文答辯;不批准轉專業申請;研究生不得參加中期考覈;畢業班學生欠費的不予辦理推薦就業手續,至離校時仍未繳清費用的,暫緩辦理畢業證、學位證,並不予出具任何機關的證明材料,其畢業證號碼不準登上教育網;等等。

3.將學生收費工作與對真正貧困學生的救濟結合起來。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們還有許多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政府和學校都要大力創造條件,確保家庭確實貧困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落實政府教育投入的各項責任;並制定好政策,鼓勵銀行開展助學貸款,鼓勵民間捐資投入教育。

學校要本着“以人爲本”的思想,做好對貧困大學生的救濟工作。要深入學生羣體,切實掌握、瞭解學生實際情況,尤其是做好對貧困大學生的調查摸底和篩選甄別工作。學校要按期從學費收入中按國家規定的比例提取助學金,通過綜合運用“獎、勤、助、補、貸”等手段,對優秀的貧困大學生進行資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學校不僅要注重從物質上幫助貧困生,還要注意從心理上關心愛護貧困生。針對學生由經濟困難導致的精神困惑和學習困擾,學校要努力做到經濟解困和心理解困並舉,在崗位設置、指導老師教育引導等方面精心安排,使這些學生在工作中增長才乾和自信,幫助他們擺脫自卑、孤僻、悲觀等負面心理傾向,使得貧困生能夠積極調整心態,認識到貧困也是一種“財富”,並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貧困生更應該奮發上進、完善自我,去坦然面對困難,勇於戰勝困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學生收費工作。

4.將學生收費工作與治理教育亂收費結合起來。要維護按政府財政、物價部門覈定的項目和標準收取學費、住宿費等,各高校不得巧立名目、超範圍、超標準收取其他費用,更不得將招生與收費掛鉤(收“點招費”),也不得以抓學生補考作爲個別教師發財的途徑。要一手抓學生正常收費,一手抓治理教育亂收費,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5.將學生收費工作與收費政策、方法的創新結合起來。如在開學之初,就要抓住有利時機,全力以赴儘早將收費資金收上來。由於我國將在兩年內全部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生家庭在孩子上中國小時負擔較輕,還有的家庭是由於突然變故才致貧的。可由國家出面,試行預付學費,即類似於教育儲蓄的形式,讓家長可以提前爲孩子積聚大學學費。還可實行按學分收費、通過銀行託收學費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