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8.4K

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XX年4月,市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組織部分教育界委員和教育界專家,由公方泉副主席帶隊,對全市職業教育重點是中等職業教育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後聽取了市教育局和銅山縣教育局的情況介紹,實地考察了市二職中、機械中專、農機中專、醫藥中專和銅山縣職教中心等學校。從校園佈局到教學設施,從教學管理到後勤管理,從班子建設情況到教職工隊伍素質,委員和專家們在看與聽的過程中,聯繫實際進行思考與探討,發表了很好的見解。

關於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調查結束後,委員和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座談分析。認爲近幾年來,我市在職業教育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同飛速發展的經濟建設形勢,特別是同“兩個率先”目標的內在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職教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於今後形成人才智力優勢,確保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造成潛在的危機,必須引起全市的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針對存在的問題,委員們坦誠直言,獻計獻策,發表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市職業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已擁有各級各類職校67所,其中應用型大學1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3所,普通中專6所,成人中專18所,職業高中29所,技校10所,形成了在校生8.7萬人的規模。先後有7所學校成爲國家級重點職校,15所學校成爲省級重點職校,基本構成了以中等職業教育爲主體,初、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總體來看,我市職業教育取得了較爲顯著的成績,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職業教育招生量逐年回升。從XX年起,中等職業學校採取有效措施,有力拉動了職業學校的招生。近三年招生數分別爲2萬人、2.4萬人、3.3萬人。去年的招生數同比增長38%。市經貿學校、財校、醫藥中專等中專校招生大幅度增長;市職教中心、銅山工業職中、睢寧職教中心、沛縣職教中心等職業高中招生超千人,受到省教育廳通報表揚和獎勵。

二是骨幹學校建設取得較大突破。新沂職教中心、睢寧職教中心成功創建省合格職教中心;賈汪職教中心正在積極組建之中;市職教中心、模特藝術學校新校區的規劃、徵地、設計、勘探等已基本完成,今年3月已正式動工興建;睢寧職教中心、徐州機電工程學校等大規模新建校舍,投入設備,擴大學校容量,增強辦學實力。大部分職業學校都在搶抓機遇,謀求發展。

三是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理順了職教教研工作機構,加強了職教教研力量;組建了主要學科教研中心組,健全了全市職教教研網絡;加強了對教學工作尤其是實訓教學工作的檢查督導,召開全市職教教學工作會議,交流了經驗,明確了今後的目標。

四是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顯著。全市職業學校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聯繫和溝通,鞏固和擴大了原有的就業市場;通過校企合作、南北聯合辦學等形式,積極開闢新的就業空間;去年舉辦用工招聘會12次,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大部分學校畢業生供不應求;成立了“徐州市金藍領就業服務中心”。

五是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進一步溝通融合。一些條件較好的鄉鎮成教中心校掛上了縣職教中心分校或職教中心技能培訓站的牌子;紮紮實實推進“5112”教育富民工程,全市完成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44萬人,其中教育系統轉移培訓21萬人;開展農村致富骨幹和科技帶頭人培訓14萬人;建立農村剩餘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指導機構123個,農業信息服務網吧182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聯手發展,爲提高勞動者隊伍素質,實現富民強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當前制約我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問題

委員們認爲,雖然我市職業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於歷史、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原因,特別是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科技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職業教育的一些矛盾問題日益凸現,職業教育仍然是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思想認識不足,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視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情況較爲普遍。甚至一些領導幹部、教育部門內部也存在着輕視職教的現象。讀普高、上重點、考名校,是家長、學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標。升學率、大學聯考率、名牌大學入學率成爲衡量普通國中、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準。由於就學、擇業觀念滯後,加之宣傳引導不夠,導致社會上盲目追捧高學歷,普高過熱,造成普職比例明顯失調,個別縣(市)嚴重失調。部分農民思想中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對依靠科學技能勞動致富認識不足,認爲在家種地打工照樣養家餬口。相對來講,職業教育在我市仍處於弱勢地位,尚沒有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二)管理體制不順,資源配置不合理

職業教育特別是中職教育,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條塊分割、職能交叉、封閉辦學、重複建設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多頭分散管理。職業教育分屬教育部門、勞動部門、各行業部門領導;二是證書各發各部的。教育部門發學歷證書,勞動部門發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不同行業又有各自的執業證,造成學生面對重複多頭考試。三是人才培養與就業分離。突出表現在“你辦你的學,我招我的工”,教育、勞動、人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聯繫。由於中職校分屬不同的系統和部門,還存在着分散重複辦學、資源配置不當,辦學效率低、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嚴重製約着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比較典型的如機械中專和農機中專。兩校僅一牆之隔,所設專業相似。機械中專在財政沒有一分錢投入的情況下,依靠自力更生謀求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供不應求。而農機中專依賴財政撥款不思進取,舉步維艱,生存困難。因爲兩校隸屬於不同行業,想整合調整教育資源卻難上加難。

(三)經費投入渠道不暢,辦學條件相對滯後

長期以來,市縣財政對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義務教育,用於職業教育微乎其微。由於我市普高過熱,不少職業學校爲了吸引生源,擴大招生,只好降低收費標準,加之農村職中一部分學生交不足學費,使職業教育經費來源大大減少。另外,受生產經營狀況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行業和企業應承擔的聯合辦學經費沒有到位,學校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不強,也無法對職業教育提供經費支持。經費短缺已經嚴重製約着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辦學水平的提高。目前一些職業學校尤其是農村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設備老化,無力更新。經費拮据,辦學條件較差,也造成了現有師資人心不穩。另外,由於工科類職業教育投入較多,辦學難度較大,造成我市文科類職業教育比重偏大。

(四)高素質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職業教育的師資大多數是從學校走向學校,缺乏企業生產經歷。由於涉及單位性質、編制等問題,學校急需的人才引不進來,一些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工作的人又不能流動。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錄用、選拔完全沿用普通教育的政策,造成專業師資不足,質量不高,“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另外,一些職業學校辦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方法陳舊,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需求脫節。個別學校質量意識不強,抓招生不遺餘力,抓教學敷衍了事,短期行爲嚴重,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聲譽和社會認可度。職業教育內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

(五)技工隊伍薄弱,勞動就業制度執行不嚴

目前,我市無論從各類各級人才擁有數量,還是勞動者受教育的整體水平都滯後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據勞動部門提供的數字,全市擁有技術工人30萬人,持有資格證書的18萬人,佔技術工人的60%,占城鎮職工工資的44%。但是高級工僅佔我市技術工人的4%,按省政府XX年高級工要佔到技術工人的20%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高級技工隊伍老化,技工匱乏,後繼乏人狀況十分突出,迫切需要企業在崗人員通過培訓提高水平。另外,我市就業准入證制度在實施執行中還存在差距,先培訓後上崗,轉崗必須經過培訓再上崗的制度尚沒有真正落實,企業招收新增勞動力,沒有很好地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就業准入,而視自主用工爲自由用工。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職業教育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

三、加快我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努力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氛圍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發展聯繫最直接、最緊密的教育,是擔負着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各類具有專門技能人才的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教育,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力就業和再就業的教育。小康大業,人才爲本。要實現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目標,要構建徐州都市圈,培育區域性人才高地,職業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要以貫徹落實三級職教會議精神爲契機,深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統一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特別是從實踐“三個代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率先實現現代化要求的高度,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認識,增強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緊迫感。要把職業教育放在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考慮,認真制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並納入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市政府應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大力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輿論氛圍,教育部門應主動與宣傳、新聞單位聯繫,共同合作,制定宣傳計劃,開闢相關專欄。注重宣傳職校畢業生就業有路、升學有望、致富有方、創業成才的典型事蹟,宣傳和表彰發展職業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抓住當前我市高中入學高峯的機遇,對社會、家長和學生要進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的引導,特別是在每年會考、大學聯考前,深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使他們全面瞭解職業教育,升學選擇更加準確務實。針對職業教育當前的弱勢地位,教育行政部門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推動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健康發展。通過不斷增強職教的辦學實力,提高辦學質量,擴大社會影響,促使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積極調整佈局結構,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

政府應強化統籌力度,從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我市職業教育實施積極的佈局結構調整。一是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建議由市政府牽頭,成立職業教育佈局調整領導小組,在深入調查、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佈局調整實施方案和分年度實施方案。二是分類指導,逐步實施。由於各類職校規模、質量、投入渠道、辦學效益差別很大,必須調動政府部門、行業和學校各方面的積極性,利用行政、市場、經濟多種手段,從實際出發,因校制宜,採取合併、重組、共建、聯辦、劃轉等形式進行積極的佈局調整。先易後難,通過對現有職校辦學條件進行評估,對那些規模偏小、資源貧乏、辦學艱難的學校應果斷進行調整,從根本上實行職教資源的優化組合。三是集中優勢,加強重點學校建設。佈局調整要堅持標準、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職教資源,走內涵發展的路子。對那些服務我市支柱產業、專業特色明顯、辦學效益顯著的重點職校要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制定政策,明確責任。資產處理和人員分流是統籌職業教育資源中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應明確政府、部門和行業的責任,在資產評估、人員覈定的基礎上,制定有利於資產處理、人員分流的具體辦法,保證職業教育佈局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

(三)拓寬經費籌措渠道,切實改善辦學條件

增加對職教經費投入的關鍵,在於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改革和完善職教經費投入體制。根據我市的實際,應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籌資渠道。第一,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按照市政府[XX]135號文中的要求,保證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真正到位。第二,要積極運用金融、稅收、社會捐助等手段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市人民銀行應協調各專業銀行,每年安排一定規模的貼息和低息貸款。從XX年起,我省將連續3年每年安排8000萬元貼息貸款用於職業教育,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爭取這部分貼息貸款。第三,學習借鑑外地經驗,籌建徐州市教育融資公司。把原來市政府管的教育資產經過嚴格評估後,由該公司代管,然後由公司面向銀行,幫助一些職業學校申請貸款。第四,進一步拓寬行業、企業扶持職業教育的途徑。除必要的經費資助、提供實習場所、專業技術人員兼職任教外,對原有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後,提前折舊、報廢和閒置的技術設備,可低價或無償轉讓給職業學校生產實習。第五,各類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通過興辦特色產業,舉辦各種培訓,逐步增強辦學實力和造血功能,促進辦學條件改善。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

針對我市職業教育師資力量不強,特別是專業技術教師少、弱、缺的情況,應採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對非職業師範技術學院畢業和沒有生產經歷、經驗從事專業課教學的教師,應有計劃地安排到有關企業生產第一線進行一定期限的實習鍛鍊,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專業等級培訓和技能鑑定,努力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二是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改革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研究制定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和標準。從職業教育實際出發,科學確定文化課、專業課、實習課教師比例,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三是政府人事、勞動部門應建立企事業單位工程師、技師等能工巧匠的專業技術人才庫。根據各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向學校提供人才信息。四是加快職業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訂職業學校向社會招聘、錄用、選拔專門人才政策。打破單位性質、個人身份界限,向社會錄用、選拔適合於職業教學的專門人才。徐州醫藥中專以“人事代理”的方式,對專業教師採取聘任制,符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應總結推廣。

(五)加大骨幹職業學校扶持力度,不斷提升職業教育層次和水平

近年來,我市創建出一批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專業特色突出,辦學成績顯著的骨幹職業學校,他們代表着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對這些骨幹職校給以重點扶持。對其在建校徵地、有關收費、銀行貸款、用人等方面給以適當傾斜,支持骨幹職業學校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市機械中專,是我市也是淮海經濟區唯一一所機械製造中專,所辦專業符合我市支柱產業的特點,畢業生供不應求,學校發展前景看好。由於隸屬行業關係,多年來不僅沒有財政投入,而且銀行也不願貸款,嚴重製約了學校的發展。建議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從大職教的全局出發,對學校今後發展進行定位並給以必要的扶持。要進一步推進骨幹職業學校和示範專業建設,積極開展示範型中等職校創建工作,不斷提升我市職業教育的層次和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