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農村調研報告(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W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 篇1

一 調查數據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通用5篇)

概況:

xx村共有230戶約800口人,住房佔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爲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爲3800元。

(一) 經濟收入狀況

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爲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佔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1990年進行村莊規劃後,1992年在房前屋後種上了5000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

(二) 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現在村裏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纔開始上學。

(三) 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製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

二 下鄉感悟

(一)我看農村教育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後"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後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查結果,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爲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xx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

教育,是個沉重的話題。但只有正視教育,而非遮蓋問題,才能抓住教育發展的癥結所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雖然飛速發展,但離發達地區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而且經濟發展阻礙了教育發展速度,而教育又反作用於經濟,但最終還得抓住"教育是基礎,經濟是關鍵"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爲此我們又該做些什麼呢?

(二)我爲鄉親獻計策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爲xx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xx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在村莊規劃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戶戶大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爲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爲之大力宣傳的必要。

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結構方向發展。注意了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保持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裏還制定了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了 村裏良好風氣的形成,爲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他們卻沒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標前進。爲此,我們同父老鄉親們一同探索前進的路。

鄉親們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廠,把自己生產的蘋果加工成成品再銷售出去,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另一方面領導們卻考慮着要承當巨大投資風險,基於此,他們的夢想遲遲沒有實現。現今,農村收入不高,集體基金有限,承當風險能力極小,在如此現狀下,村領導們當然是不敢貿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敗了卻無顏面對鄉親父老。的確,暫不說基地太小而帶來的原材料供應不足和技術問題,就連產品銷售渠道也夠戧。不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運轉週期短的小型企業(如生產洗滌用品的企業)倒是比較可行的。

現在,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經濟作物和種高效田。高效田是給外國公司制種,公司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並負責回收種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勞力。通過這條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較之下,這是迄今爲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爲此,加大宣傳,極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資,發展高效田,是xx村近幾年致富的首選之路。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xx村結下了不解的情節,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她成爲了我的第二故鄉,在以後的生活中,她會永遠讓我牽掛。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也許就爲某種情感而活,爲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養我者、我養者;愛我者、我愛者,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着的理由。xx村的鄉親啊!我將在城市的一角永遠地爲你們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鄉的意義

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 "走向社會 ,深入民衆"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羣衆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於引導我們按照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 篇2

爲全面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根據鄉黨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和要求,做好學習調研段的調查研究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20字針”,爲了解xx村的農村現狀,摸清該村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途徑、方式和工作思路,確保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我們村兩委班子,多次深入我村5個自然村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村地處銅川市東區與東坡礦相鄰,銅罕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5個村民小組,農戶369戶,人口1489人,佔地面積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畝,其中蘋果780畝,蔬菜350畝,黨員42人,兩委會成員5人,組幹部5人,黨小組5個,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複雜,村道長,路面老化,低窪不平,基礎較差,屬村礦結合部。近年來,由於黨的政策好,落實到位,加之上級黨委和政府的關懷,我村在基礎設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兩室、村衛生室,實施了移民搬遷,使我村向新農村建設邁進了一步。

二、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着中央、省、市、區、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xx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當地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xx村現有耕地2680畝,人均耕地面積1.8畝,全村主要是以蘋果、蔬菜產業爲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3100元。

產業結構情況:一、二組以蘋果、糧食種植爲主;三、四組以蔬菜種植爲主;五組以林木、幹雜果,菸草和糧食種植爲主。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現xx村建設有一所衛生室,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村上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戶120人,65週歲以上老黨員生活補貼6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411人,參合率90%。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5 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4人,村民委員會委員3人;全村共有黨員42人,其中:男性黨員39人,女性黨員4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下幾方面:一是村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繕、巷道沒有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下雨天仍無法行走,從而影響了民村的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村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小組村還未實現道路硬化等;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投入資金不足、投入困難,均制約着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增加了勞動成本,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制約和影響,使農業增效、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xx年,xx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3100元,在高樓河乃至全區村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蘋果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蔬菜土地面積太小,無法建溫室大棚,形成蔬菜產業化,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菸草、幹雜果種植纔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xx村委會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組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衆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路子不寬。

5、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移民搬遷、鄉村道路等農村公共基礎設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措施不力、制度辦法不到位。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衆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爲主體,充分調動羣衆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羣衆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統籌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在項目規劃上,近兩年xx村委會在項目規劃上的重點一是加強鄉村公路修繕、養護,保障公路的暢通,爭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項目;二保障部分村組的生產、生活用水;三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衛生共廁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外出打工人員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機制和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村幹部、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爲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農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人居環境爲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用3至5年,或更長時間,使我們xx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 篇3

20xx年5月12日,在文理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科研部的帶領下,一批文理學子懷着激動、興奮的心情踏上了xx市xx縣社會實踐的行程。

當天上午,我們首先xx縣xx鎮xx村。在當地領導和學院領導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在xx村村委會廣場對當地文化、經濟等方面進行了學習。之後,有關領導對我們社會實踐的活動路線進行了介紹,依次爲xx鎮xx村,蘋果基地,農民手工合作社,xx縣國家溼地保護公園及孔子弟子燕伋的故鄉。在會議結束時,所有在會人員進行了合影留念。

會議之後便開始了我們的社會實踐之行。

第一站,xx鎮xx村。

當校車快要進入xx村時,整個村子的面貌全部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白色的房屋,灰色的屋檐,紅色的大門,一排排整齊而有序。四周全部是綠油油的小麥包圍着,看起來融洽的非常完美。會議後,我們開始了對xx村的親身考察。整個村子按照“井”字形排列,房的樣式由政府統一規劃,道路也一改以前泥濘土路變爲水泥路,路邊種植者各種風景樹,栽立着路燈。貼着新農村的標語。各家門前也種起了自己喜歡的花草,無不彰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

當我們在進行居民生活考察時,前後反差讓我有些意外。第一家的生活令我感到農民生活的提高,家中裝飾很整齊,各種家用電器基本都有,院子裏也很乾淨,邊上種着一棵小樹,表現出了他們也喜歡清雅的生活,當我們問到他們對生活是否滿意時,他們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臉。相反第二家的考察讓我感到有些失望。家中仍舊是灰色的水泥牆,各種農用工具相比比第一家多了很多,而且家中門窗也沒有安裝,給人一種欠缺感。當時已是10點多了,兩位老人和兩位小孩才吃早飯,一問才知道他們剛從農田幹完農活回來。孩子的爸媽在外打工,基本不回來,所以家中的農活只能由他倆來承擔。孩子的生活費則由他的爸媽負擔。這樣的生活又讓人看到了新農村發展的不足。

社會在發展,農民的生活在一步步提高,生活環境也在改善。然而xx村一行,既讓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又讓我發現了新農村建設之中的不足,那些經濟條件差的農民,他們的生活步伐趕不上新農村的建設步調,雖然居住環境變了,但他們的生活質量卻沒有變,甚至降低。所以新農村的建設,我們不能忽視那些貧困的家庭。只有把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和其他人的生活水平一樣,那樣我們纔算真正建設了新農村,新農村纔會變的更加完美。

第二站,蘋果基地。

xx集團,是一家從蘋果種植,再加工,最後銷售的大公司。目前市場佔有率爲20%,所生產的產品銷售於世界上30多個國家。近幾年,xx縣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海升集團的經濟合作。今年海升集團投入1400多萬元,建成510多萬畝蘋果種植基地,所有果樹樹苗均從荷蘭引進,採用矮砧密植技術,果園生草,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兩年後即可採摘蘋果,投入加工。通過海升集團種植的果樹與本地相比,他們一棵樹投入140多元,是我們7倍多。而且他有專門的果樹專家指導,先進的管理理念,使的他們的產量大大提高。

xx集團將自己和周邊農民的蘋果進行統一回收,然後通過榨汁加工,做出產品,銷往國內外,整個過程一條龍服務,解決當地農民爲銷售蘋果而發愁的問題。而且,海升集團的果園管理需要大量人員,所以當地農民就成了最好人選。這樣一來,農民就又有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經過發展,該地區已形成公司加基地加農民的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經濟鏈模式,如此,加工業反哺農業、農業推動加工業全面發展。想到我的家鄉,同樣也是一個蘋果生產大縣,但和這裏相比,我們與他們的差距有多遠,我們怎麼能跟上,我們沒有他們的環境,我們怎樣才能改變,我想還是我們當地幹部應該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真抓實幹,勇於創新,看準目標,做出亮點,做好帶頭示範,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全面科學發展,積極引進項目,加強與外界合作,將當地農業、工業全面推動發展。

第三站,農民手工合作社。

農民手工合作社是由農民自發組織的集體手工製作的大小型組織。起初,手工作品是由個人自己做自己銷售,由一名村民走家串戶,說通個體戶,將個人手工組織起來。這樣,他們的手工製作就得到交流,手工藝品的種類也就增多,時間長了,每個人的技術通過互相學習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他們的手工藝品也做得精美。通過組織者與外界相互溝通和洽談,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外國商人來合作社統一收購。目前,組織者每年都會被外商邀請出國去交流和學習,所以,他們的手工合作社也越做越火了。

農村手工合作社的成立,讓我看到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潛能,農民也開始着眼於不依靠土地而依靠自己的手藝來提高經濟的新生活方式。這樣,農民不僅通過自己的手工藝賺得錢,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手工藝也是我們的傳統文化,農民的做法同時也將中國的文化傳播於全世界,這可謂一舉兩得。

近年來,在中央領導懂的共同努力下,民生問題得到很大改善,各級部門、各地政府,爲加快農村發展,不僅開出綠色通道,而且各方面爲農民着想,中央財政爲農民補貼,地方政府爲農民招商引資,給客商提供最大限度的寬鬆政策,目的就是爲了加快農村發展,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改善農村生活水平。在這方面,我們的廣大農民朋友也積極響應國家,主動好客商合作,共同搞種植業、養殖業,甚至有部分農民朋友走出去學技術,最後將所學的技術引回家鄉,例如加工業,使得農村的經濟得到很大的發展,農民朋友再也不用擔心自家農產品賣不出去的問題。而且,辛苦一年最終會看到豐厚的回報,時間長了,農民的信心也就越堅強了,農村發展的腳步也就越快了。

第四站,湖溼地國家保護公園。

xx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對環境的改善問題。湖溼地就是這方面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湖溼地的建設使得當地的環境氣候得到很大的變化。湖邊的環境也得到了綠化。各種休息的公園,娛樂設施也隨之建立,臨近湖邊的度假村,農家樂,以及各種小吃店也逐漸開張。通往湖的道路也全部水泥化。隨着xx縣對外宣傳力度的加大,來本地的遊客也越來越多,有釣魚的,有專程來拍照的,還有全家一塊來遊玩的。環境好了,各種鳥類也就在此落腳,築巢。魚類的種類也會隨時間變多,繁衍生息,大自然也就越來越美。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 篇4

農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是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重點,黨的農村基層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直接關係到黨的農村全部工作。建立和完善農村黨員作用發揮機制,激發農村黨員發揮模範作用的內在活力,新時期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

一、我鄉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苦幹實幹、求真務實、崇尚創新、爭創一流”的“狀態”,奮力建設發展高地、休閒勝地、民族團結福地”的發展戰略不斷開拓創新,在經濟建設、社會穩定、黨的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效。我鄉緊緊圍繞中心工作,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緊跟發展步伐,從夯實基礎入手,不斷強化黨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黨建工作取得新進展。目前,我鄉現有基層黨支部10個,黨員1名。大致存在以下特點:

一是黨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在現有的10個黨支部中,機關支部1個,農村支部9個。由於黨員文化程度的差異,這就對所在支部的工作,乃至對我鄉如何開展黨建工作了新的課題。

二是黨員分佈面廣。在1名黨員中,機關黨員僅爲23名,農村黨員人數多,且因爲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農村黨員均爲家中主要勞動力,時常外出務工,居無定所,導致管理困難。

三是藏區基層黨支部中,大多數成員也爲家中勞動力,爲保全家生活有所依,往往注重發展經濟,精力有所分散,抓經濟工作多,抓黨建工作少,對支部建設工作責任心有所鬆懈,有應付工作的現象,無法充當好基層組織活動“領頭雁”角色。

二、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管理的力度

黨員是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支柱,黨員意識的強弱決定着支部工作的實際效果,因此,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提升黨員的綜合素質,是推進支部建設,服務發展的人文力量。我鄉結合系統實際,堅持以人爲本,分類教育管理,不斷調動廣大黨員積極性,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爲加強和創新黨建工作,對基層黨組織工作進行綜合考覈評價,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發展,我鄉黨委經深入調研和反覆論證,了不同的考覈管理辦法,促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

一是嚴把黨員入黨“質量關”。新黨員的質量如何,是黨員管理和能不能發揮作用的關鍵。要使黨員能發揮作用,必須要堅持發展黨員的“五項制度”,做好發展對象的考察和教育,堅持不懈地抓好黨員發展工作的質量。對黨員入黨前的動機做出進一步深入瞭解,對發揮黨員作用的能力不夠的,對那些確實不能發揮黨員作用的,黨組織應及時討論,對其作出取捨;

二是要堅持黨員珉主評議制度。對無正當理由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交納黨費,不做黨組織分配的工作的,黨組織應及時按照正常程序,作爲自動脫黨處理。對珉主評議中羣衆反映問題比較多、經教育幫助後思想上又不認識、行動上不改正的,應勸其退黨;對工作中根本不能發揮作用、在羣衆中影響極差,根本不像黨員的,應堅決勸其退黨。

四是結合我鄉近年來的實際情況,根據全鄉經濟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基層黨支部工作進行綜合考覈,並對支部了明確要求,實行年度考覈,堅持月通報、年考覈制度,做好定期檢查和隨時抽查,督促基層黨組織規範運行、健康發展。加強對支部工作和支部班子的考覈力度,提高支部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黨員羣衆評議監督,在我鄉基層黨組織中推行述職考評制度,從工作實績、服務意識及辦事效率、廉潔自律及遵章守紀、內容真實程度等四個方面現場進行評議和測評,測評結果在一定範圍內公示和反饋,並與支部工作評優評先掛鉤,對評議較差的支部班子進行誡勉談話,及時提高,推進支部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今年,我鄉黨委根據實際情況從各個黨組織中挑選出了比較有典型性的一個基層黨組織作爲重點黨建示範陣地,其他支部同步推進。

五是明確鄉機關支部管理制度,力求從行爲的規範上着手,徹底改變工作作風,提高黨員的服務意識,維護機關支部和機關黨員在羣衆中的形象,從而帶動全鄉的各項工作。

三、我鄉黨員作用發揮狀況和分析

目前,我鄉農村黨員隊伍大約170名,在黨員作用發揮方面具體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

(一)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這部分黨員主要集中在村組幹部隊伍中。他們有着較高的個人自身綜合素質,在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精神等方面上保持先進性。能夠認真完成黨的任務,工作勤懇,有爭創一流的意識,工作實績突出;能夠做到公道正派,敢於弘揚社會正氣,敢於同不良傾向作鬥爭,作風踏實,羣衆關係好,樹立了良好的黨員幹部形象。

(二)能正常發揮黨員作用的。這部分黨員大多數都能在思想上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是個黨員,他們會自覺參加黨組織的生活,在生產、工作和社會生活中遵紀守法,表現較好,黨員的先進性和模範作用有所體現,比一般羣衆強,從總體上維護和維持了黨組織的形象。

(三)不能發揮黨員作用的。這類黨員主要是老弱病殘,黨員和生活困難黨員,他們由於受到自身能力和條件的限制,事實上不能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

針對以上存在的黨員管理和黨員發揮作用的問題,我鄉黨委對機關和農村黨組織的管理和作用的發揮了不同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科學有效推進基層工作健康規範發展。

四、黨員管理與作用發揮方面的建議

1、幹部管理方面

鄉、村兩級幹部是基層工作中的血液,在繁瑣的工作中,鄉黨委要注重培養幹部思想素質,提高幹部辦事能力,規範幹部管理制度,要求幹部講修養、講管理、講政策,細化工作,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特別是在對村幹部的管理上逐漸摸索出一套獨樹一幟的管理方法。如我鄉根據九個行政村不同的村情制定了相關村規民約,使村兩委的工作有章可循。一是要求村幹在工作中凡事必須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特別是在農村低保、醫療救助等惠民工程實施過程中,按照“誰符合資格誰享受”的工作原則,“珉主投票”、“調查覈實”、“大會通過”等形式切實將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杜絕一切“講人情”、“走後門”的事情發生,充分體現了“公生嚴、嚴生威”的深刻含義。二是要求無論村乾的文化水平處於哪種層次,在實際工作中都必須要有爲羣衆辦實事的工作能力和事事親力親爲的工作態度,以“事必躬親,親必見效”爲工作原則。經過不懈努力,村幹部觀念轉變較大,積極性提高較快,改變了以往陳舊的工作模式,從機械的執行命令到能主動帶領羣衆增收致富,成爲了有新的工作理念、有新的工作思路、有新的工作方法的“三有新人”。三是搭建農村黨員發揮先鋒作用的平臺是建立黨員作用發揮機制的重要途徑。

2、幹部引導方面

充分引導村幹部帶領羣衆積極投身於全鄉各項事業的發展中來,獎懲分明,公平對待。一是積極鼓勵幹部積極參與社會各項事業的建設,對錶現良好,能積極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給予獎勵;二是對以各種形式不履行黨員義務的黨員給予處罰;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的發揮是具體的,要通過各自的崗位和各種主題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基層組織要構建好這個平臺,紮實開展工作,提高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的自覺性。

3、重視幹部方面

基層黨組織在處理個人與集體利益的關係上,往往要求黨員要爲集體事業做出奉獻。只有在感情上重視、關懷、愛護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體現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一是要切實幫助農村黨員解決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尤其是做好貧困黨員在發展經濟方面的事情。二是要組織黨員之間相互談心,瞭解他們思想、生活、生產等方面的情況。三是要充分利用黨員的生日、入黨紀念日、重大傳統節日等時機,開展座談、上門走訪活動,送去黨的關懷,體現組織的溫暖。四是建立黨內結對幫扶制度。

深入農村調研報告 篇5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爲了解我國農村建設情況,及時總結已有的典型地區建設經驗,認真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爲決策部門制定更加具體詳細的政策建議,由我委農村經濟發展司與產業發展研究所共同組成聯合調研組,於xx年10月8日至10日,前往xx省xx市調研。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

一、x市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及成效(一)xx市概況xx市位於xx省南部,現轄18個縣(市、區),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283個鄉鎮。總人口 845萬,其中農業人口677.56萬人,佔總人口的80%;國土面積3.94萬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0.23萬畝。3475個行政村,49139 個村民小組。20xx年,全市GDP達到398億元,人均4710元,工業增加值97.7億元,農業增加值11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8.35億元,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2.84億元,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53元。

(二)新農村建設行動的發起加入WT0之後,我國農業面臨着在國際市場上如何保持競爭力的挑戰;農村稅費改革之後,鄉鎮機構面臨着職能轉變的問題;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村面臨着勞動力轉移的難題。爲找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的新路,xx市委、市政府從20xx年7月組織人員展開大規模調研,逐步理清了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整合農村工作的資源和力量,通過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切入點,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該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

(三)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做法xx市於20xx年9月提出並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主要內容是“建設新村鎮,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組建新經濟組織,塑造新風貌,創建好班子”。各地以建設新村鎮爲突破口,以“親民、愛民、富民”活動爲切入點,以村鎮規劃建設、“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和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素質和生活質量爲根本,把新農村建設作爲解決“三農”問題的新突破口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的新載體,科學規劃、整合資源、分類指導、分步實施、依靠羣衆、整體推進。

1、以村鎮規劃爲龍頭,開展新村鎮建設。一是制定村鎮建設整體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所有村鎮的規劃設計工作,嚴格按照規劃搞建設,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建立了科學的規劃管理制度並制定了相應的村莊建設管理辦法,形成科學合理的村鎮規劃管理體制,把村鎮規劃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二是全面開展“三清三改”工作。根據各個村不同的實際情況,按照“環境整潔、道路暢通”的要求,依靠村民理事會和村民代表會制定“三清”的標準,發動羣衆開展“三清”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持農村衛生環境的村規民約,實行村民自治,建立村莊環境管理長效機制。

2、以農民增收爲目標,發展新產業。一是完成了產業建設規劃。根據當地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區位特點、市場需求和農民意願,按照每個縣抓2-3個主導產業、每個鄉鎮抓好l-2個主導產業的發展思路,基本完成四大支柱產業和六大區域特色產業的規劃工作。二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方面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注重抓好龍頭企業的建設;另一方面,切實加強主導產業基地建設,抓好產業化示範縣、示範鄉建設,形成基地帶農戶,“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建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通過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應用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農產品市場和信息體系和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有力地支撐農業的發展。四是抓好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產品的標準體系建設。大力組織實施贛南的臍橙、會昌的米粉、大餘的金邊瑞香、興國的灰鵝、石城的白蓮五個xx省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把全市主要農產品納入標準化生產的軌道,把果業、生豬建成產值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

3、以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爲依託,培育新農民。一是以市場爲依託,以先進和實用技術、務工技能和三產服務培訓爲主要內容,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使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基本掌握l至2門實用農業技術或務工職業技能。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整合現有的大專院校、職業學校、社會辦學力量和企業培訓基地等有效資源,構建農民培訓體系。現已建立縣、鄉、村各類培訓基地3929個,其中縣級273個,鄉級965個,村級2690個。建立農民知識化工程師資庫,提高師資水平,組織專家遵循“規範、實用、通俗、易懂”的原則編寫或選用培訓教材。三是完善培訓機制,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實效。

各地職業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廣泛開展訂單培訓、協議培訓;根據作物的生長週期和農業主導產業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工作;對村兩委幹部、村級後備幹部、農業生產和合作經濟組織帶頭人進行以發展本地主導產業、經營管理等所需專業技能知識爲主的大專學歷教育。四是開展以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爲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又有一定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

4、以農業產業化爲動力,組建新經濟組織。一是按照“先運行、多扶持、後規範”和“民辦、民管、民營、民受益”的原則,要求每個縣的主導產業都要建立相應產業合作經濟組織,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大力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新組織”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種繁育、農資供應、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體系,培育專業化的經濟服務組織,全方面覆蓋產業體系。三是對合作經濟組織在資金上、政策上給予扶持,鼓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能人牽辦合作經濟組織。

5、以創建文明村鎮爲先導,塑造新風貌。一是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爲核心,廣泛開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進農家活動”。二是以開展創評文明信用戶、留守孩關心工程等活動爲載體,創建精神文明。組織農民開展“除陋習、樹新風”活動,反對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勢力,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三是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建立健全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將行政村爲單位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延伸到共同利益更加緊密的以一個或幾個聚集的村民小組爲單位的村落,創建村組理事會,促進民主管理。逐步把鄉村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提高農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四是進行文明村鎮創建,重點建設一批標準高、示範帶動能力強的村鎮。五是加強宣傳文化陣地建設,實現每村有一個宣傳文化陣地等。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二、新農村建設的成功經驗20xx年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爲7388元和255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分別低2034元和 383元,屬於欠發達地區。轄區內又屬低山丘陵區,人均耕地面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均耕地面積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卻率先發起新農村建設行動,形成了欠發達地區低成本推進型的贛南模式,其具體做法在廣大中西部低山丘嶺地區具有普遍的適應性,便於在全國同類地區推廣。

(一)用人得當,領導先行新農村建設,是xx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後發起的。其中,主要發起人xx省委、xx市委書記潘逸陽,是來自廣東省的外調幹部,中山大學哲學博士,其博士論文爲《農民主體論》。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農村爲載體、以農民爲主體來進行的。這表明,新農村建設的思路創新、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與地方黨政主要決策者的開放意識、工作經歷、知識層次具有密切聯繫。不論發起還是推廣新農村建設行動,在現行體制下,地方黨政機關領導班子尤其是首要領導的素質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着當地新農村建設行動的成敗。

(二)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深入開展調查,全面掌握當地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符合羣衆意願的實施方案。通過強化宣傳發動工作,公開扶持標準,創新補助辦法,實行“以物代扶”、“以獎代補”。調研數據表明,公共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6:4,家庭設施中,政府與農民投資比例約爲3:7。新村鎮建設示範點由定點制改爲羣衆申報制。村民自願申報,願意搞新農村建設的羣衆申報率達到80%以上的就定點,實行動態管理,擇優選擇定點,越積極、越先申請實施的農戶就先實施,並給予較優惠的獎勵政策,組織和引導農民羣衆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同時注意維護和實現農民羣衆對新農村建設的發言權。在規劃編制過程當中,吸引村民代表討論,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認定,通過村民自己制定村規民約保證規劃的切實執行。通過羣衆推薦、選舉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軍人、老教師等有威望的人產生理事會,由理事會出面與廣大羣衆協商化解矛盾,讓羣衆做羣衆的工作,真正讓農民羣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時,既要按照新農村的標準嚴格要求,又要切合實際、切實可行,不增加農民負擔,不搞強行攤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正確處理階段性目標和長遠性目標的關係,既要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爲,打好基礎,分步實施。

(四)因地制宜,科學指導要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鄉鎮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鎮規劃上,要根據當地客觀條件,科學編制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模式上,力求以人爲本,與自然和諧,格調新穎,形式多樣;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後難,分步實施,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

(五)建章立制,規範操作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把符合客觀規律的東西形成制度和規範,建立長效機制,把新農村建設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持續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健全長效工作機制,才能確保新農村建設健康持續發展。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工作,必須有長效機制作保證。

(六)整體推進,突出重點新農村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大農村點多面廣,一方面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整體推進;另一方面,又要從解決好農民關心的具體問題入手,找準突破口,根據當前的資源和工作力量,突出每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分步實施。贛南市把發展新產業和“三清”工作全面啓動,改水、改廁、改路量力而行。

(七)典型示範,以點帶面xx市各地在鐵路、國道、省道以及公路沿線率先展開新農村建設工作,特別是在323國道、贛粵高速公路沿線,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高標準和較強示範作用的新農村示範點,發揮典型示範作用。通過典型示範,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八)整合資源,優化配置一是整合部門力量。xx市31個相關職能部門作爲新農村建設成員單位,承擔了各自的工作職責,健全了考覈措施,併發揮部門的優勢,圍繞整個新農村建設工作大局,制定了詳細的支持參與工作方案,部門整合有力地牽引了農村各塊工作的整合。如規劃建設部門要抓好村鎮規劃建設,按時完成村鎮規劃編制任務,並負責在今明兩年內對全市的縣鄉規劃人員進行一次系統崗位培訓;國土部門嚴格按照規劃要求把好土地審批關等。二是整合各類資金和項目。依據各級政府投一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傾斜一點,受益羣衆出一點,包扶單位助一點,社會各界捐一點,政策優惠減一點,將各方資金統籌到新農村建設上來,提高了各部門資金分散使用的效益。三是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支持新農村建設。大力推行企業、學校、個體工商戶與村莊結對,建設新農村的“1+1”模式。

三、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一)新農村建設範圍廣、對象複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生產、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千萬萬農戶,投資範圍廣,投資金額大。我國農村各地經濟條件、地域特徵千差萬別,基礎設施投入和公共服務需求有很大差異。目前,國內一些地方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但大都剛起步,經驗不足,區域性的成功經驗是否適合在全國推廣尚待驗證。

(二)新農村建設缺乏法制化的制度保障現實工作中,許多地方的發展思路和具體措施隨領導人的更換而發生重大調整。雖然將新農村的發展規劃通過地方人大表決方式加以穩定,但因沒有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同樣面臨法制化制度保障問題。由於各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的歷史任務,如果因領導人的輪換而使新農村建設行動出現多次反覆,勢必嚴重挫傷廣大幹部羣衆尤其是農民的積極性,削弱黨和政府的領導權威。新農村建設行動如何通過法制化途徑,獲得穩定的制度性保障,是今後面臨的一大挑戰。

(三)政府投入嚴重不足全市自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累計投入的資金近5億元,其中財政安排6300萬元,捆綁專項資金1.2億元,吸引社會資金3.1 億元,資金投入中政府只佔30-40%,農民佔到60-70%,而目前新農村建設尚未全面鋪開,只是在點的層次上進行,覆蓋村莊的數量比較少。根據對xx18個村進行的問卷調查表明:目前農村要完成“六通”、“五改”、“兩建”十三類待建的基礎設施項目,包括政府和農戶在內的各村人均總投入需要1913元,其中需要政府補助48%。從目前政府給示範村的投入看,資金缺口依然較大。例如,興國縣1年來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財政資金300多萬元;興國縣4000多個村落,有能力搞示範的目前只有200多個,約佔全部村落的5%;另外,道路資金缺口大,興國縣的交通經費只夠建58公里,但已安排 190公里的建設任務,政府補貼資金難以保證到位。

6、抓好基層領導班子。緊緊圍繞“親民、愛民、富民”活動,把以“三清三改”、村鎮規劃建設、文明村鎮創建爲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作爲衡量、檢驗好班子、好乾部的重要標準。通過從全國各大高校選拔大學本科生到鄉鎮基層工作,夯實鄉鎮基層領導班子。全面實施鄉鎮領導幹部農業專業技能過關制度,開展農村基層幹部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提高他們帶領羣衆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的能力3實施鄉村幹部“素質培訓工程”,加強對鄉鎮、村幹部的新農村建設知識培訓工作。

(四)新農村建設的成效一是村莊面貌有了大大的改變,“髒亂差”現象明顯減少。共完成了6674個村莊的改水,受益人口達74.0246萬人;改廁 67273座,受益人口達70.3836萬人;完成通村公路3420.94公里,其中寬4.5米以上的公路l579公里,3.5米以下公路1841.94 公里。推廣“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後,農民跟城裏人一樣在家裏上廁,而且無臭無味。農民說,用上這種廁所真好,又幹淨衛生,又能保證種田的肥料供應。

二是農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較大改變。新農村建設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幹部下來層層做工作,農民認爲政府在搞形象工程。當農民看到了新農村建設給自己帶來實惠的時候,觀念逐漸開始改變。農民由“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建設家園的熱情空前高漲。

三是幹羣關係得到改善。以前鄉鎮幹部下農村時,是“要錢要命”,而現在是“送錢送物”。xx市農工部部長曾新方說:“現在去農村,農民會拉着你去他家喝茶。”

四是節約了耕地。近一年來,全市共拆除破舊豬牛欄、廁所57648間,面積75萬平方米。清理農民無序建房2925宗,共計345336.1平方米;其中佔用耕地510宗,計98025.19平方米;依法拆除54宗,復耕6367.09平方米。

(五)農村土地管理法規不完備土地法中雖然有“一戶一宅”規定,卻沒有相應的實施細則。這使得在村莊整治改造當中,一戶一宅的政策法律依據不夠完善,在清理一戶多宅的過程中,許多問題難以處理。如在拆除空心房的時候,農民會以老祖宗留下來的房子不能拆等種種藉口拒拆。由於沒有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強行拆除會引發幹羣矛盾;如果不拆,又會影響整個規劃的順利實施。

(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資金易突破省政府規定的上限xx市通過“以物代扶”、“以獎代補”的方式激勵農民投身於村莊公共設施的建設。例如修路,農民只有在鋪好路基的時候,政府纔會去修建路面。xx省規定的村內興辦集體生產和公益事業所需資金每人每年不得超過15元,農民爲鋪好路基所花的費用往往超過此限額標準。農民自願的行爲與省內現行政策規定相沖突,以致許多時候農民自願籌資籌勞被視爲加重農民負擔。以興國縣長逕村爲例,該村通硬化路待建費用需 77萬元,政府資助42%,農戶分攤58%,村人口4211人,人均建路負擔爲106元,遠遠超過省裏規定的標準。

四、政策建議(一)選擇不同地區先行示範,再逐步向全國推廣根據近郊、平原和山區等經濟特徵,在東、中、西部各找若干地區先行試點。可優先考慮新農村建設已經有一定經驗的地方作爲試點,如在x市。在總結各地經驗,完善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再向全國其它地區推廣。

(二)以法制化方式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列入“”規劃,明確新農村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手段、未來5年國家重點投資的領域。制定並出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綱要”,明確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國家將在未來的幾十年裏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最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相關立法工作,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法律制度保障。

(三)擴大新農村建設的財政預算投入,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制定財政預算時要單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預算投入應能滿足新農村建設階段性投資的需要,並明確中央和地方配套資金的比例。近兩年來,地方財政收入和中央財政收入的比例爲9:11,配套資金比例可參照此執行。

(四)整合各項支農資金以新農村建設爲契機,成立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所有支農資金由該機構統籌使用。各地在村莊規劃的指導下,根據項目向新農村建設工作辦公室申請資金,各省、市、縣設立分部,負責項目的審批、資金的拔放和監督。若部門資金由於利益整合困難,可考慮部門資金下到基層的彈性化和地方化管理,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在現行體制下,對不太符合部門規定但合理的地方資金整合行爲,給予靈活寬容對待。或者由涉農資金相關部門聯合統籌資金的使用,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

(五)完善和制定宅基地、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等相關法規針對《土地法》中“一戶一宅”的規定製定實施細則,對“一戶多宅”的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徵收較高金額的宅基地佔用費;或者修訂法規,允許集體土地所有者以司法途徑收回第二套以上的住房宅基地。制定並出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法》,爲農村各類合作組織的發展掃除法律的障礙。同時給予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所辦實體減免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扶持其發展壯大。

(六)進一步完善並儘快實施農民籌資籌勞管理新辦法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農村道路等公共設施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收益期長的特徵。我國的財政實力目前尚不能完全負擔農村公共設施的提供,需要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來參與新農村建設。xx年7月農業部發布了《村級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試行)》的徵求意見稿,賦予省級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承受能力、農村事業發展需要,制定籌資限額的權力。根據今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的趨勢,一方面省級政府要適當提高籌資限額標準,爲村民自願籌資留出更大的靈活空間。

限額雖然高,只要農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政府不強行攤派,並嚴格按“一事一議”表決,農民會自我約束資金籌措負擔;另一方面要根據基礎設施一次性投入大、長期維護費用低的特點,改年度限額爲 3年或 5年總限額,允許農民跨年度使用籌資限額。建議農業部儘快完善“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並頒佈實施,爲各地根據本地新農村建設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提供新的依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