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個人調研報告(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33K

農村個人調研報告 篇1

作爲農村出生的孩子,我對現在農村發生的變化感到非常高興,當然農村的發展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

農村個人調研報告(通用3篇)

我從我寒假在家裏的調研以及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所看所見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瞭解的農村。

自從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實施以來,農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農業並沒有擺脫爲別的行業服務的地位,農業創造的財富無情的轉移到別的行業,這和別的國家爭相補貼農業形成了鮮明對比。二十年來農村的變化遠遠跟不上社會的發展,我就農村的經濟,教育,衛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調研大概談一下我的看法。

農村變化最大的應該是房子,從小的時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現在二層的樓房,但是人們的收入並沒有實質上的增加,我大概調研了一下,在我們那裏,現在一般的家裏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畝的地,每年種地的收入只有兩三千元錢,這裏面有農民買種子(大約要一兩百元)和買化肥(也要一兩百元)的錢,還有自己親自勞作,節省了耕地和豐收的花費,所以如果一普通農家只種地的話,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費將所剩無幾,所以我們那裏的農民一般都要去幹零時工。在2019年後,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這是中國的大勢所趨,沿海的發展給大量的農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機會。現在我們村子只要有一定勞動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雖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國經濟總體水平相比,我覺得還是遠遠不夠的,現在有的家裏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夠帶回五六千的收入,多點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裏的收入也就是自給自足,也就是現在每個家庭平均每年有兩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個家庭都有孩子,每個父母都要賺錢爲孩子蓋房子,現在農村一般都蓋的是兩層的樓房,如果不蓋的話,自己的孩子將很難找到老婆,而且會被人恥笑,而蓋一個二層的樓房一般都在兩三萬,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儲存的錢也就是爲給孩子上學的費用,以及將來孩子長大了,給孩子蓋房子。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這樣一個循環,父母儲存的錢給孩子蓋了房子,孩子又要養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儲存錢爲了自己的孩子,這裏面不能發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麼重病。再看一下我們那裏的村的集體經濟,沒有一個村辦的企業,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只能到沿海打工,農民沒錢,村的辦公機關沒有收入,舉債運行,到達破產的邊緣,農村的問題是非常嚴峻的問題,農村問題不解決中國不可能富裕,中國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不過中國在發展,農民問題也慢慢的解決。

農村的教育問題也非常的嚴峻,因爲孩子是祖國的未來,農村的人口占我國人口的決大部分,可能農村的孩子不能決定祖國的未來,但是也將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鄉原來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國小,而現在好幾個鄉纔有一個國小,而我們市的高中也只有兩所高中,而只有一所每年有兩三百個考上大學,另外一所只有幾十個,這樣的狀況怎麼可能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長還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學,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沒有錢上。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但是我問過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卻是用處不大。政府要加強對學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會急需的行業培訓結構。還有就是現在經濟的發展使很多的孩子輟學去打工,我們村現在一個村只有兩三個上高中的,其餘十五六歲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讓這些孩子重返學校,也是社會要關注的問題。

農村的衛生保健就更差了。農民以前沒有醫療保險,而現在突出的問題都是看病貴,所以農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還有就是農村沒有自來水,隨着環境的污染,自己井裏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們村和附近幾個村爲例,普遍存在井水過鹹的狀況,而且雜質過多,越喝越渴,沒有人去關注,農民選擇了沉默。

農民看病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構成的:

一是農民收入水平不高,抵禦疾病能力太弱。由於經濟條件差,很多農民大病往往錯過了治療時機,一旦發現已經成了絕症,而且治療費用高,造成許多家庭因病致窮、因病返貧,債臺高築。

二是農村“三級衛生網”功能萎縮,農民健康無制度保障。隨着農村實行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集體經濟實力下降,依賴集體經濟運轉的農村合作醫療名存實亡,農村“三級衛生網”功能逐步萎縮,農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得不到滿足。

三是國家衛生投入不足,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多年來,國家對衛生的投入不足,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衛生資源的配置明顯存在着傾向城市而忽略農村的趨勢。

四是醫療市場競爭無序,醫院運轉成本增高。由於財政投入少,醫院的正常運轉主要靠提供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添置大型先進設備主要靠自籌資金。這種機制實際上把醫院完全推向了市場,其後果是形成醫療市場的無序競爭。

五是醫院過分追求經濟利益,醫德醫風與日俱下。由於醫療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醫院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公益性質和羣衆利益,醫療行風出現滑波,醫療服務質量下降。

六是醫藥進貨渠道不暢,中間環節多費用高。有的醫院的藥品進貨渠道不正規,僞劣藥品魚目混珠,藥品入庫價與出廠價的差價懸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勢嚴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數血吸蟲病對羣衆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蟲病,將伴藥終身,若延誤治療到晚血後期將會丟掉生家性命。

解決羣衆看病貴問題非小事,直接關係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會進步,關係到構建和諧社會。委員們建議:

第一、堅持辦醫的公益性和服務宗旨,加快醫療體制改革發展。要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市衛生工作,圍繞如何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維護醫院的公益性質,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快醫療制度改革。

第二、加強衛生宏觀調控管理,合理節約優化醫療資源。市、縣(市、區)兩級衛生主管部門要加強宏觀調控綜合監管工作,合理調配優化醫療資源,認真實施衛生區域規劃,引導醫療市場健康發展。

第三、加大衛生事業投入,重點傾斜農村衛生。政府對衛生投入應逐年增加,增長幅度應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且應傾斜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真正落實“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衛生方針。

第四、辦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牢固構築農民健康屏障。切實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試行工作,關鍵是政府的補貼要及時到位,提高農民的參合率,擴大覆蓋面,防止出現“三起三落”。

第五、切實辦好惠民醫院,真正服務好弱勢羣體。要使惠民醫院真正“惠民”,拿出醫療惠民的硬措施,以解決低收入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第六、大力加強醫德行風建設,切實維護羣衆的切身利益。衛生主管部門和醫療機構要重點抓好醫療機構醫德行風建設,使醫院爲社會服務,醫生爲病人着想,醫療爲病人滿意,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徹底扭轉過去偏重經濟創收的傾向,重塑健康衛士的良好形象。

隨着時代的發展與改革,農村的治安也成爲要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我們村的治安越來越差,前年村裏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盜了,今年家家養狗,但是卻被不法之徒給毒死了,村裏的青壯年少了,也助長了不法之徒的氣焰,甚至達到了明搶明奪的地步。現在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人去重視,而這個問題卻和農民的生活有着極其密切的關係。造成農村治療安惡化的因素有:

一是貧困與擺脫貧困的矛盾比較突出。大多數農民仍然處於貧困之中。爲了擺脫貧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難靠當地條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義之財作爲致富之道。因而,在農村的犯罪中,盜竊、搶劫、詐騙等侵財案件佔相當大的比例。

二是有的基層政權組織弱化,客觀上助長了農村不安定因素。一些農村基層政權組織職能處於半癱瘓狀態,對一些民間糾紛置若罔聞,制止不力,估計不足,任其發展,釀成事態;一些農民的矛盾糾紛無法排解,致使農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線失去作用,預防和控制違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訪、聚衆鬧事、阻塞交通等羣體事時有發生。

三是執法力量嚴重不足。農村警力嚴重不足,與日趨繁重的社會治安形勢任務不相適應,基層執法人員顧此失彼,疲於奔命,無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裝備落後,人爲造成處理不及時,打擊不力,不能有效震懾犯罪。

四是黑惡勢力和邪教組織屢禁不絕,成爲影響農村穩定的因素。

現在是信息化的時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親說農村的信息化時,他可能認爲我在開玩笑,至今爲止,我們村還沒有建立有限的電視網絡,我在家裏只能看一兩個自己市裏的兩個臺。而安裝一個電話不僅要給安裝費,還有每個月交月租費,這極大的阻止了農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今天,農村被屏蔽。

新時期,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三農(農業、農民、農村)問題高度重視,在黨的xx大中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要求更加關注農村、農民和支持農業,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村莊也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比如已經不再交農業稅,農民都加入了醫療合作,看病能夠報銷60%,而且農民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都爲自己買了保險,儘量減少天災人禍造成的不幸。

但是這些只是農村的部分問題,完全解決農村仍需要黨中央更加關注三農問題,大力扶持農業的發展,如果佔全國70%以上的農村人口富裕了,中國才真正富裕了。

農村個人調研報告 篇2

調研地點:山西省代縣X鄉X村

調研目的:調研和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讓社會各界關注、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調研內容:包括五方面的內容。

1、村民的文化娛樂;2、村裏的黨政建設;3、村民的收入和消費;4、新農村建設情況。

調研範圍:該村15歲以上村民。

調研途徑:隨機調研,以實地走訪調研爲主;

調研時間:2019/12/20——-2019/12/27

問卷填寫及回收情

一、村基本情況:

村位於雁門關旅遊路,距縣城約7公里,比較偏僻沒有公交車通行。全村國土面積,共五個村民小組,190戶,總人口684人,實住人口480人,黨員16人,可用耕地面積畝,其中玉米麪積面畝,2019年玉米產量達到3100噸。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萬元,人平純收入實現元。村級公路硬化累計達到公里,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該村地域寬闊,有平原、山坡,可開發的潛力很大,林地面積地多畝,養豬、養羊、養牛的條件得天獨厚。20xx年生豬出欄頭。

二、新農村建設情況

所謂“新農村”包括幾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範疇。

(一)新農村建設取得的成績

1、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通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基本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

2、羣衆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通過淨化、綠化、亮化工程,羣衆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3、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羣衆羣策羣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羣衆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4、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通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羣衆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二)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創建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羣衆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農民勞動力素質較低,運用科學技術的方法耕種較低,且對新技術缺乏認識,阻礙了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同時農民的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普遍存在,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對進一步開展農業產業積極性不高。

4、農產品的加工還處於原始的階段,對農產品的精加工較少,因而對農產品在科技的含量及對外競爭力是嚴重的阻礙。

5、在調研中85%的村民對國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不瞭解的態度。

三、村民的收入和消費

通過村書記以及對部分村民的詢問,本村60%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種植玉米及其它家產品。38%的村民農閒時節到附近的工廠做工。村民的主要消費是學生,35到55歲的村民一年的大部分收入用來支付學生的各項費用。有的家庭一年收入根本不夠支出。

四、村民的文化娛樂

村內沒的專門的娛樂場所,也沒有可供休閒的場所,村民基本上沒有什麼娛樂活動。

通過這次調研以下是對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1、抓好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實施村級後備幹部人才庫工程,拓寬選人用人的渠道和範圍,實行大範圍、寬領域選拔村級幹部;改進管理辦法,推行幹部崗位目標責任制,嚴格考覈管理,將工作績效與幹部待遇掛鉤,每半年考覈一次,年終兌現獎懲。

2、加強黨員幹部教育。一是建立幹部定期培訓制度。每年對村級黨員幹部分期分批培訓一次;二是鼓勵黨員幹部積極參加黨校、農函大的學習,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三是建立黨員幹部自學制度、理論學習考覈制度,把考覈結果作爲選拔任用村級幹部的重要依據,幫助農村黨員幹部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四是教育黨員幹部爭做致富能力強、幫富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幹部,提升黨員幹部自身文明素質,成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

3、加快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支持鼓勵農民自主創業,創辦鄉鎮企業,爲農民提供就業機會。按照“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的要求,加強對農民的培訓工作,搞好信息網站建設,支持農民本地創業與外出務工相結合,要培育一批能人帶動農民轉移。

4、加強對農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項政策的投入,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加大農村教育工作的投入,對農民進行多方面的投入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瞭解新信息,增加致富的本領,同時,也要加強農村法制的建設,供他們能夠到懂法、知法、守法、用法。

5、增加農村的娛樂設施,爲農民提供休閒場所。

6、多向農民提供小額貸款,扶持農民發展農副產業,併爲其提供技術指導,以解決農民創業的經濟憂慮和技術憂慮。

我們作爲大學生村幹部應該加大對新農村政策的瞭解和“三農”的認識,政府、給予我們大學生村官的支持,要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積極發揮大學生村官的各種優勢,爲農村幹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面做出貢獻。

農村個人調研報告 篇3

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舉措。爲了全面瞭解和掌握我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社區建設步伐,近日,我們對**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

做法與成效

近年來,縣政府堅持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爲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按照“試點示範、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措施,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實踐,集中開展了以建陣地、優環境、促服務、惠民生爲主要內容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和“設施落差”,使農村生活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穩步提升,實現了城鄉和諧發展,建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單位和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先進縣,受到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明確工作思路,科學合理佈局。堅持以農村羣衆需求爲導向,把社區理念引入新農村建設,按照“土地節約利用、居住相對集中、便於管理服務”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羣衆意願的基礎上,通盤考慮農村空間佈局、生產力佈局、交通佈局、生態佈局和人口布局,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提出了居住向小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的農村社區建設思路。按照城區改造型、鎮區聚集型、多村聯建型、園區帶動型、整村搬遷型五種模式,對現有自然村進行整合,把全縣97個行政村規劃爲45個農村社區, 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鄉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突出建設重點,穩步全面推進。堅持高起點規化、高標準建設、統一功能佈局,依託原有的農村服務陣地和活動場所,採取爭取省市補助、縣級財政配套和村組自籌的辦法,按照服務用房不少於2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不少於1000平方米的標準,投資7000多萬元改擴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萬多平方米。搶抓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機遇,整合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危房改造等項目,將各項涉農資金進行捆綁,啓動以告別深山區、土坯房、土窯洞、獨居戶和加快農民向城區、鎮區、中心村集中爲主要內容的“三集中、四告別”工程,建設大社區,從根本上改善山區羣衆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近三年累計對7061戶2.56萬農村居住羣衆進行搬遷改造,建成農民進城(鎮)居住小區13個、住宅樓65棟3364套,推動了1.35萬人進城、進鎮、進中心村社區居住,探索出了一條山區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根據公益性服務、經營性服務、管理性服務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即:公共服務站、農業科技生產服務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計生衛生服務站、村“兩委會”辦公室、村民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多功能室、專業經濟組織辦公室、幸福互助院、便民利民服務超市,文體活動廣場、便民服務隊)的建設標準,縣人社、民政、衛生、農業等相關部門對口支持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設施,安裝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娛樂器材132套,配備辦公桌椅698套,圖書19.7萬冊,養老互助幸福院牀位300多張。所有農村社區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務、羣衆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羣團組織、養老互助院等機構,部分農村社區(如草碧鎮碧水苑聯合社區、高崖農民進城社區)還設有物業管理等機構,對各類服務設施的建設標準和服務內容都作了明確,爲開展社區服務奠定了基礎。

4、樹立民本觀念,構建服務網絡。一是構建便民服務網絡。實行服務代理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務模式,利用便民服務電話、短信羣發系統、親情視頻聊天系統爲羣衆提供一站式服務,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設施,爲羣衆提供產業技術培訓、農副產品銷售、醫療康復、健康娛樂等全方位服務。圍繞民間工藝品、蘋果和蔬菜等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專業經濟協會5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7個,新註冊、認定家庭農場32個,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20場次,受訓農民羣衆4.6萬人(次)。二是構建社會保障網絡。全面推進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完善農村低保制度,構建起了以社會養老、社會醫療、社會救助以及社會福利爲主要內容、體系完善的農村社區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平臺紮實推行“參保登記、保費繳納、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生存認證”五個不出村,各公共服務站普遍設置了養老醫保、農村低保和證卡服務3個便民服務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代理”,深受羣衆歡迎。三是構建文化娛樂網絡。利用建成的文體休閒廣場和附屬設施,組建自樂班、秧歌隊等羣衆文化組織32個,舉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112場次,爲農村羣衆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同時,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農村人文環境。四是構建社會治安網絡。在農村社區設置社區警務室和法律服務工作室,及時調解處理羣衆矛盾糾紛。截止20xx年底,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範村2個,省級民主法治村4個,市級4個,其餘村全部建成縣級民主法治示範村。

5、健全完善管理,規範社區運行。農村社區及服務中心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主任由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擔任,副主任由村文書、團支書和婦代會主任擔任,成員由村“兩委會”組成人員和各村民小組長擔任。設置“三大員”:管理員由村羣團組織負責人擔任;監督員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幹部擔任;保潔員由熱心公益事業的羣衆或農村公益性崗位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達到了有組織機構、有管理人員、有管理制度、有活動記載、有經費來源的“五有”標準,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規範化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建立了社區(村)幹部+信息員+戶長的管理運行模式,實行一組一冊(戶主基本情況),一戶一表(家庭成員詳細信息)的網格化管理辦法,使社區服務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羣衆,真正把農村社區建成一個爲農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綜合服務的載體。

困難和問題

我縣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使農村羣衆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服務羣衆生產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認識有待提高,觀念亟待轉變。部分基層幹部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對什麼是農村社區,爲什麼要建農村社區、如何建農村社區等缺乏基本認識。有的認爲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蓋幾棟樓、修幾條路、掛幾塊牌子,對有關政策瞭解掌握不夠充分,認識上仍有偏差;有的認爲資金少、用地難,存在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部分農民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把農村社區建設當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加之受傳統居住觀念影響,廣大農民習慣了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區生活成本較原來要高,且生產設備和勞動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羣衆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安不下心來,所以對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不高。

2、建設資金匱乏,投入嚴重不足。目前,資金短缺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務服務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縣自有財力嚴重不足,縣級財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農村社區建設上級補助資金又比較少,加之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鎮村集體經濟弱,要想拿出資金髮展公益事業很難。大部分鎮村資金籌措渠道比較單一,僅靠上級補助和借貸建設,融資難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設、輕配套設施,重社區建設、輕產業發展的傾向。此外,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週期較長,資金到位慢,而鎮村資金壓力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市場化、多元化投資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也尚未充分調動起來,影響了農村社區建設步伐。

3、工作力量緊缺,服務水平不高。首先,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在職的社區幹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年富力強的村民不願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造成社區幹部後繼乏人。據調查,全縣爲60個村配備月工資爲500元的勞動保障助理員81名,其餘37個村各確定了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補助300元,擔任社區工作人員,且對任職年齡作了規定。大多數村由文書或其他村幹部兼任,如文書兼任的每月也最多隻能領取1100元或者900元報酬(文書每月報酬600元),其很難做到脫離農業生產全天侯坐班。其次,現任社區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務羣衆能力不強,工作內容僅僅侷限於公共服務,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我服務、互助服務還沒有開展起來。再次,對社區幹部培訓力度不夠。任職前普遍沒有接受培訓,任職後培訓形式化,培訓內容不全面,培訓方式單一,爲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的業務培訓多、爲社區村民服務的培訓少。

建議及對策

隨着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社會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縣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順應農民羣衆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爲農民幸福安康、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多謀福祉,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

1、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農村社區建設強大合力。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廣大羣衆的參與支持。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要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相關制度體系,明確責任目標,形成“縣委正確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密切配合、鎮村積極運作、農民參與聯動”的工作機制。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努力增強廣大幹部羣衆主動搞好社區建設的信心,切實克服畏難情緒和等待觀望思想,把社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進。通過典型示範、樣板引路,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羣衆參與社區建設,使羣衆從內心深處認識、認同和接受農村社區,努力營造羣衆踊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的良好氛圍,形成農村社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2、堅持規劃先行,確保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一是堅持城鄉一體,詳細規劃。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聚居人口適度、服務半徑合理、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等原則,以鎮村規劃、產業規劃和社會公共事業發展規劃爲依據,結合新一輪行政村撤併,加快研究制定全縣農村社區建設的詳細規劃。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充分考慮當地交通條件、資源配置、生態環境等因素,使社區建設既要服務方便羣衆,又與未來區域發展方向相一致。對經濟富裕、村莊規模較大的村,直接建設成爲農村社區;對村莊規模小、居住分散和設施滯後的村,通過整體搬遷集中到鎮區,聯村合建社區;對於地處深山區和自然條件差的村,通過移民搬遷,實行聯村共建,在縣城建設中心社區。三是堅持創新模式,量力而行。將農村社區建設與當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打通城鄉之間、農村社區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渠道,加快城鎮基礎設施網絡和服務功能向農村延伸。同時,依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水平等實際,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

3、整合各方資源,實行農村社區建設多元投入。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財政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籌集資金,爲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續有力的資金支持。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在積極爭取省市補助的同時,財政部門要列出年度社區建設專項預算,建立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重點對工作進度快、聚集人口多的農村社區進行獎補。二是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捆綁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則,將農村道路、危房改造、移民搬遷等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起來捆綁管理和使用,實行綜合配套重點投入,集中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涉農項目和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綜合運用土地、補助、貼息、獎勵和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4、完善配套建設,拓展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功能。一是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搞好社區道路、水電管網、通訊設施及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硬化、亮化、綠化、美化、淨化標準,改善羣衆生產生活條件。二是着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以完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和就業培訓等事關羣衆日常生活的服務項目爲重點,加快提升已建成的集“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配置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服務水平,使社區服務中心達到內部結構、功能名稱統一規範,尤其是在各項待遇領取、保費繳納等方面最好確定一家金融機構,靈活運用一卡通服務或者現金繳納保費的方式,方便農村“三留守”人員,從而使各類公共服務真正“落戶”農村、“紮根”基層。三是積極完善市場化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百貨供應、農資供應、餐飲服務、農機維修、郵政通訊、金融保險等服務項目。四是建立健全社區自助互助服務體系。培育和發展農村社區志願者協會、老年協會、殘疾人協會、紅白理事會和文藝宣傳隊等,開展鄰里互助等羣衆性自我服務活動。

5、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充實壯大社區幹部隊伍。通過派、選、聘、考等途徑充實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力量,使社區工作人員在年齡結構、文化程度、素質能力等方面得到優化,同時,探索建立縣鎮機關幹部到社區掛職任職制度,真正實現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有人辦事、高效辦事”。二是建立幹部培訓機制。採取遠程教育、網上培訓和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社區服務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推動農村社區建設的順利開展。三是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待遇。努力改善基層幹部待遇偏低的現狀,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逐步提高社區幹部報酬,調動農村社區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基層幹部活力,推動農村社區整體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