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十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W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1

提高農民素質,發展農村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經過調研,現就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基層體制機制報告如下。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十篇

一、現狀:成效比較明顯

全區勞務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農村第一經濟”目標,突出技能培訓、轉移就業和服務管理三大重點,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農民就業能力得到提高。我區始終把強化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能力作爲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關鍵環節來抓,,依託各類培訓資源,全區對15080名農民進行了引導性培訓,比上年增加50%;對6765名農民實施了職業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訓,將1939名新增勞動力納入中等職業教育。自實施“陽光工程”以來,全區共對2.6萬農民工實施了技能培訓,佔已轉移總數的22%,其中獲得職業資格證書的1.36萬人,佔培訓人數的52%。

(二)勞務經濟實現較快增長。全區實現勞動力轉移11.92萬人,比上年增加2.8%,勞務總收入5.6億元,比上年增加7.7%,農民工人均勞務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農民人均勞務收入1294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5.8%,勞務收入已成爲我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三)基地建設取得成效。由區勞務辦牽頭,先後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到市外考察勞務市場,走訪用工單位,洽談勞務協作,多層次、多渠道、多工種開展勞務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陝西、新疆、廈門等勞務輸出基地,吸納了籍農民工5.8萬餘人。

(四)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較快。全區農民工返鄉創業2620人,其中:從事生豬養殖1230人,個體經營1052人,從事蔬菜、中藥材、茶葉、水產等種養殖338人。

二、問題:成爲影響因素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着一些問題和不足,需引起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管理體制分散、綜合效能難以體現。目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管理體制和培訓經費分散,轉移工作農業局、勞動局和社會保障局都在管,而農業、勞動、扶貧、教育等部門都有培訓資金,都出臺了管理辦法,而培訓的對象都是農村富餘勞動力。這種條塊分割、經費分散、多頭管理在客觀上影響了培訓質量和有序轉移綜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訓資源難以滿足農民工培訓的需要。一是培訓學校小而弱,目前除職教中心能夠承擔中職長期培訓外,其他學校僅能承擔中、短期培訓。二是培訓學校專業設置、調整跟不上市場變化的需求。由於在農民求學盲目性和學校條件差的影響下,競爭激烈、就業困難的計算機專業成爲農民工技能培訓學校和農民工選擇專業的首選,而市場需求大且容易就業的專業卻因辦學設備和農民擇業意識的影響而不能形成規模。三是市場需求技術水平高的專業,區內難以開展技能培訓。四是培訓經費投入不足,不能滿足龐大的農民工羣體培訓的需求。除了已培訓的2.6萬名農民外,還有12.9萬名需要轉移的富餘勞動力中,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佔95%,而每年還有4000多新增勞動力不斷涌現。

(三)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盲目外出務工隊伍較龐大。由於受地處邊遠山區、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條件的制約,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發佈信息難以延伸到農村及村民,致使部分農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舉棋難定,即使外出務工也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四)轉移渠道單一,組織有序勞務輸出面臨較大困難。目前富餘勞動力有序轉移主要依靠培訓機構和勞動力市場,有序輸出比重較小,沒有形成市場主體,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難以形成市場品牌效應。儘管每年有關部門都要聯合舉辦1-2次企業用工招聘會,但成功率並不很高,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民工對有序勞務輸出的用工單位缺乏瞭解和信任,他們仍選擇“親帶戚、鄰帶裏、師帶徒、父帶子”等自發轉移方式。二是輸出後的工資收入與農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較低的工作不願做,工資高的工種自身技能又達不到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農民不願意遠離家鄉而外出務工的局面。

(五)服務管理跟不上快速發展的勞動力轉移的需要。一是在對外出農民工的服務管理方式上,還不能滿足外出務工農民的需要。全區外出務工農民人數多,分佈較廣,服務管理難度大,農民工在外的醫療、子女入學等諸多問題沒有形成系統的解決辦法。二是維權工作步履艱難。一些用人單位不依法與農民工鑑定勞動合同,拖欠農民工工資,不繳社保費,不支付或不足額支付農民工加班工資的現象仍較突出。三是返鄉創業上還不能滿足農民工創業的要求。全區除發展生豬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外,在其他領域創業缺乏具體的扶持措施,還沒有形成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良好氛圍。

(六)經濟發展滯後,就地轉移勞動力較難。儘管近幾年我區經濟發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內主城區及市外經濟發達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當地無大、中型企業帶動,富餘勞動力就地務工較難。

(七)土地流轉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一是農業產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程度不高,勞動力不能從土地上有效解脫出來。二是部分農民想將土地流轉出去後外出務工,但無流轉接受對象。三是部分農民想把土地流轉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來的擔憂,不願流轉。四是部分農民兩頭兼顧,農閒外出務工,農忙回家種地,往返奔波於家庭和務工之間,形成了務工連續性差,崗位不穩定,流動性大,務工收入不高的特點。

三、對策:理體制建機制

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密切配合,改革培訓方式,培育市場主體,開闢勞務基地,打造勞務名牌,拓展服務內容,創新工作方式,促進城鄉統籌。

(一)理順管理體制,統籌城鄉就業。爲了更好地體現人力、物力、財力的綜合效能。根據市編委渝編31號文件精神和市勞務辦職能已劃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實際情況,儘快將現由區農業局負責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移交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有利於上下工作銜接,提高辦事效率。具體工作由就業局承擔。以便建立勞動力資源調查、信息收集發佈、組織培訓、技能鑑定、基地建設、轉移輸出、社會保障、執法監督、爭議仲裁一條龍的服務管理體系。

(二)摸清情況,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機制。以區就業局爲龍頭,鄉(鎮)社會保障服務所(農業服務中心)爲中心,村(居)委爲基礎,建立縱向到村、橫向到培訓機構、用人單位的勞動力資源調查體系,準確掌握全區勞動力總量、已培訓和轉移的人員數量、本人願意轉移而沒有轉移的人員及這些人員的技能情況、培訓狀況,每年調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戶一卡、一村一檔”的檔案體制,實現由目前的無序靜態管理向科學動態管理轉變。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爲主,建立農民工培訓機制。一是培訓管理上,由勞動局統籌協調。長期培訓(畢業時發兩證: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由教委負責;中期培訓由教委、勞動局共同負責,以勞動局爲主;短期培訓由勞動局負責。二是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市場運作,強化訂單培訓,實行農民訂單、學校接單、政府買單的“三單”式培訓。三是在培訓內容上,除長期培訓的以外,少講理論課,多上實踐課,中短期培訓的至少應做到“半耕半讀”;同時要把《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納入培訓內容。四是在培訓質量上,要以市場用工需求設置培訓科目,做到“數量”與“質量”並重,以成功輸出和穩定就業爲考評培訓機構的主要內容。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培訓資金的審計監督,確保政府投入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廣泛、發佈迅速的企業用工信息服務機制。加強信息溝通是確保富餘勞動力有序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區就業局除與市勞動力市場信息聯網外,還應在勞務輸出基地和勞務輸出人員較爲集中地方的人員中聘請信息員,廣泛收集和反饋各種勞務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確1—2名信息聯絡員,形成市、區、鄉(鎮)、村、社五級勞務信息網絡體系,爲“訂單培訓”提供信息支撐,爲富餘勞動力有序輸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勞務基地,培育勞務中介,建立多渠道勞務輸出機制。一是在鞏固現有勞務基地的基礎上,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大、中型企業聯絡對接,開發建立技能型成規模的勞務定向輸出基地,拓展基地規模。二是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建立勞務公司,外來用工單位招收農民工,由勞務公司統一規範勞動合同,實施全程跟蹤服務。三是培育經紀人隊伍,充分發揮能人的帶動作用。四是充分發揮勞動力市場的作用,爲農民的轉移搭建好服務平臺。逐步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從自由型向組織型,分散型向規模型,季節型向常年型,流動型向穩定型轉變。

(六)加大宣傳力度,開展聯合執法,建立農民工維權機制。一是加大對《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宣傳力度,提高勞資雙方學法守法的意識;二是企業要實事求是的建立勞動用工臺帳;三是建立聯合執法檢查制度,由公安、勞動、司法、工會、工商聯等部門組成聯合維權組,每年開展1—2次聯合執法檢查;四是繼續實行勞動合同簽證制度,以確保勞動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勞動部門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變被動執法爲主動執法。

(七)制定鼓勵政策,優化投資環境,加強引導性培訓,建立擴大就地轉移規模的激勵機制。一是通過引導性培訓,轉變輸出觀念,同時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當地經濟發展步伐,逐步引導農民工就地轉移當產業工人。二是通過創業培訓,增強農民工的創業意識,引導農民工自主創業。三是通過圍繞農村土地資源招商引資,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引導農民自願將土地流轉出來,實現由農民向產業工人的轉變。四是通過政策鼓勵和寬鬆的環境吸引,引導一批有實力、懂技術、善管理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並實行獎勵,實現由“走出去”到“引回來”的轉變。

(八)加強領導,增加投入,建立考評獎懲機制。一是區政府向已成規模的勞務基地派駐辦事處,負責招商引資、企業用工信息收集反饋、農民工的維權及相關協調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農業、扶貧、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的培訓資金,形成政府統籌,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其次是負責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的主管部門加大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多爭取培訓指標的力度;再次是區級財政應按照上級有關規定,設立職業教育專項經費,專項用於農民工技能培訓。三是對培訓質量高、轉移輸出穩定就業;基地建設成效顯著;一次性轉移50人以上的單位或個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四是將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列入區委、區政府對各鄉鎮年度工作目標任務考覈,實現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協調發展。

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既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還是實現城鎮化戰略目標的必經之路。各級各部門應緊緊圍繞“打造勞務品牌,創新服務機制,發展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主題,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部門服務、農民受益”的原則,加強領導增添措施,推動勞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2

爲做好20xx年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實施工作,加快提升農業勞動者的從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根據《20xx年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和《關於做好20xx年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陝農業發[20xx]109號)文件精神,我中心在結合20xx年陽光工程農民培訓工作中深入八個鄉鎮和兩個現代農業園區,就我縣當前農民現狀開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陽光工程農民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民培訓的積極性在某種程度上仍然不高。由於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的主體,有着結構、層次、類型、需求上的差異。因此,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的內容安排也就很難滿足不同結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培訓主體對培訓的需求。也就是說,培訓內容對不同的培訓主體的“口味”不夠對味,或“重”或“輕”,這就造成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農民對培訓的積極性。

2、農民職業培訓隊伍建設不強。我縣目前陽光工程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隊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顯得薄弱,講農業技術多,講農民職業技能少,無法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形勢的要求,也難於滿足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需求。這樣就不能有力的激發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對培訓的興趣和接受培訓的積極性。

3、農民培訓的針對性效果仍有缺失。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的實踐告訴我們,由於我們培訓的主體,在結構、層次、類型等諸多方面存在着差異,所以農民對培訓的需求就不同,相對來講,所造成的針對性效果缺失仍然有些突出。

二、我陽光工程培訓農民意願調查分析

1、農村勞動力“三化”現象突出,即“老齡化”、婦女化“、低文化”,是影響農民培訓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於經過連續幾年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大批年輕力壯、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男性、女性出外打工。使之留下來的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力呈“三化”人員。這些農民對新技術、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接受興趣較差,對知識的需求標準也很低,且他們由於家庭經濟狀況、生活習慣和年齡等因素的制約,對培訓學習的重要性認識遠遠不夠,對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接受吸納力和需求欲、興趣欲消退,在一定的程度上給組織農民培訓的工作增加了難度。

2、農民培訓的內容與市場銜接滯後。調查反映,農民培訓過程中,側重於農業生產技術上講的多,而對產品供求信息、市場導向、外地市場行情講的偏少,且提供不及時,針對性不強,因而對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性欠缺,不能滿足農民培訓的需要,致使部分農民不願意參加培訓。

3、許多農民沒有規模化發展農業產業的觀念,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意識缺失。要引導農民轉變思想,樹立大農業、大農村、大市場的觀念,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培訓這部分農民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們參加培訓的熱情也就不會高。

三、我中心對陽光工程農民培訓的建議

1、要切實加強對農民培訓的領導。加強農民培訓工作,是新形勢下解決“三農”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重要保障,是各級政府的工作職責所在。各級政府要把此項工作,作爲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一件大事來抓,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的考覈內容結硬帳。建立適應農民培訓的保障制度,確保“陽光工程”農民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2、要與市場相銜接,大力拓展農民職業培訓的內容。農民實用技術在今天仍然是我們農民職業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實踐證明,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效益農業不斷提升和延伸的新形勢下,僅僅重視“產中”的實用技術培訓已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向“產前”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農資進行培訓,向“產後”的貯藏、加工、流通中的市場行情及信息的培訓擴展延伸。這樣,不僅需要對常規技術改良進行培訓,還需要對高新技術進行培訓普及和推廣;不僅需要對傳統種養殖技術的改進進行培訓,還需要對新興種養殖技術的培訓的推廣和應用;不僅需要對生產技術的培訓,還需要對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政策法規、外向型農業等多學科、多門類的新知識進行培訓,使農民培訓工作向更加寬廣的領域拓展。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3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所在。爲了解決和了解農民就業問題與現狀,進而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廣泛的深入調研。按安人社發〔〕437號文件要求,我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基層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調查,掌握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和實際情況,通過走訪和座談多種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礎材料,現形成如下報告。

(一)農村勞動力的資源情況

全縣總人口爲59295人,16週歲-60週歲勞動力資源39083人,佔總人口的77.7%。其中男xx85人,佔51.6%;女18898人,佔48.4%;16-30週歲16712人,30-45週歲12995人,45-60週歲9376人;文化程度國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專及以上 2653 人。農村勞動力常年轉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長勞動力1000人以上。數據表明我縣富餘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單一,整體素質不高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近幾年,流動人口和農村居民進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漸增多,轉移就業的人數大幅度上升;轉移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從勞動力的職業構成看,從事農、林、牧、漁第一產業的勞動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因此技能型勞動力逐漸上升。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情況

從總體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已成爲農民實現勞務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鎮轉移,農民剛進城所從事的主要是一些邊緣工作,即城鎮人不大樂意乾的髒、累、苦、險等工作。如建築、廢品回收、環境衛生、飲食服務、小商小販等這些城鎮人退出或自動放棄的工作崗位。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有所提高,慢慢的從體能型轉化爲技能型,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培養了一批有知識、有文化、觀念新、懂技術、會管理、能帶動廣大農民運用技能脫貧致富的務工能人,從而帶動其它就業人員從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從高、危、苦的行業脫離出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非農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條件,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當然,也是促進工業經濟、縣域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是歷史進步的必然結果。

1.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xx0年以前,除了大學聯考、招考等所謂正規轉移就業進城的農村勞動者外,大部分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文化程度是國中或國中以下;21世紀以後,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這促使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

2.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具有明顯兼業性。事實證明兼業農戶的出現,他們既從事其他產業活動,也不放棄農業生產。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時也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豐富了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勞動力市場,同時對於縮小城鄉差別和農民進城落戶奠定了良好基礎。

3.從轉移的行業看,第三產業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況看,農村勞動力基本上改變了就業觀念,從所謂的“正式固定工”、“計劃合同工”轉向就地就近臨時工、外出農民工等。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方向是相符的,應該儘快解除各種觀念的束縛和限制條件,敞開城市的大門迎接他們。

4.自xx7年我縣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的人數就突破萬人,在方式上從曾經盲目性慢慢趨向有組織性,xx8年至xx2年勞務輸出趨於穩定上升趨勢,常年轉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地有1.3萬人以上,轉移時間爲1年以上,最短的3-6個月。對於一個只有5萬人小縣來說勞務輸出處於良好狀態,因此,爲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進程,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進城農民就業作爲工作重點,制定各項優惠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工外出和進城落戶,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客觀性、必然性。

(三)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及就業趨勢分析

1.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郊農村土地被徵用,雖都以現金形式補償,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沒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業的新型富餘勞動力,在經濟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產業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發展,大多數農村勞動力投身於產業之中,這部分富餘勞動力基本上無生活憂慮。此類勞動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體系,是典型的轉業型農民。

2.我縣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扶持力度。五年來,縣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xx8至xx2 五年間,全縣已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5 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 1.3 萬人,市內轉移就業0.8萬人,每年新增轉移就業1000人左右,勞務收入逐步穩定且有上升趨勢,創勞務收入1.3億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出現了自由型向組織型、分散型向規模型、體力型向技能型、大衆型向特色型、流動型向穩定型轉變的良好局面。

3.近年來,通過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加了農村勞動力收入。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農民勞務收入是我們促進農村勞動力收入增長的主要工作內容。以來,全縣共開展農村勞動力各類培訓38期5987人,其中旅遊培訓320,計生子女培訓219人,再就業培訓1317人;創業培訓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訓5期522人。職業技能鑑定合格並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173人。以此爲出發點,我們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我縣關於鼓勵全面創業促就業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從政策、資金、信息、技術、市場、服務等各個方面,鼓勵和支持農民工回鄉創業;二是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鄉土人才培訓、產業帶頭人創業培訓,農村兩後生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技能和素質,健全橫向、縱向勞務信息網絡,加大和經濟發達地區勞務對接,不斷提高農民工轉移就業渠道,努力改善農村居民就業創業環境和條件,確保農民工資性收入不斷快速增長。

4.不斷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自xx8年以來,隨着大城市、沿海開放城市等經濟迅速擴張和縣有關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民增收及城鄉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一)鼓勵就近就地轉移就業。人社部門從事勞動保障全體工作人員,服務陣地轉移,及時採取“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全面細緻的掌握各類企業和項目的用工需求狀況,做好人力資源供求監測分析和用工調控工作。通過縣人力資源市場和鄉鎮社保平臺等發佈單位招聘信息、個人求職信息,讓用人單位和求職者能有更多機會和途徑瞭解就業信息,使返鄉的農民工能與用工企業及時對接。以“春風行動”爲載體,積極開展“送崗位、送技能、送信息、送服務”活動,以“就業送崗位、創業送服務、求技送培訓”爲目的,廣泛開展就業政策宣傳和引導,在縣城主要街道橫掛標語10多個,發放“春風卡”3000多張,發放農民工維權手冊和務工指南4000餘份,篩選發佈用工信息xx餘條。活動效果良好。

(二)建立健全了服務保障制度,切實保護農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對組織轉移輸出把好三關,即用工信息關、送人關和跟蹤服務關。由政府宏觀調控,勞動保障部門牽頭對外地勞務市場及用工單位的性質、規模、實力,特別是勞資報酬、勞動安全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統一組織,統一輸出,到達用人單位後辦理好交接手續。然後要對其轉移情況進行跟蹤詢查服務,儘量達到用工企業、勞動者、家庭三滿意。爲全面掌握全縣勞動力資源源基本情況,農村富餘勞動力的現狀和流動情況,瞭解農村勞務輸出動態,進一步針對性地搞好農村勞務輸出奠定基礎,爲研究農村勞動力轉移規律提供了有實依據,發展了勞務經濟,拓寬了農民工增收渠道。

(三)強化技能培訓,完善中介服務,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和就業能力。隨着珠江三角地區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用工需求已從過去的簡單勞動力轉變爲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大中專、技校畢業生供不應求,一到轉移地的企業就能很快上崗,而且還能拿到高工資。這對我們的勞動力轉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儘快適應這一要求,強化職業培訓,切實做好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服務,在不斷提高我縣勞動力人數的同時,大力提高轉移人員的技能和素質,從而形成技能型、高素質勞務輸出的品牌。因此素質和技能培訓已成爲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舉措。積極開展勞動力輸出前培訓,拓寬多途徑的就業局面,提高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和文化素質,爲農村農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和後備力量。從而增加農民創收能力,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4

1農村勞動力結構現狀:

全縣共有農戶3.76萬戶。農村勞動力總數73235人,農業人口13.52萬人。家務農38355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2.3%佔全縣總人口的28.9%外出務工34880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7.7%

2家務農勞動力文化程度、性別、年齡結構現狀:

男性15210人、佔39.6%女性23145人、佔60.3%家務農勞動力年齡29歲以下3361人、佔0.8%30---40歲14300人、佔37%40歲以上20694人、佔53.9%家務農勞動力國小文化11160人、佔29%國中文化22560人、佔58.8%高中以上文化4635人、佔1.2%其中。

3家務農勞動力參加農業科技教育培訓情況:

家務農勞動力。實施了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年均參加3次以上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的佔20%參加3次以內的佔65.6%參加2次以下的佔14.4%。年以來。全縣共有39000人蔘加了各種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佔農村勞動力的53.2%

4農村勞動力學習新技能的熱情高漲。鄉大河村舉辦快速養豬技術培訓結束時。農民又強烈要求授課教師接着講養豬技術;鎮嚴坪村發放的農業實用技術資料,被村民一搶而空,農民對實用性強、內容豐富的農業科技培訓,求之若渴,學習新技能致富的熱情空前高漲。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5

從以上現狀看。勞動力年齡結構不均衡。家務農勞動力40歲以上居多,目前我縣農村勞動力狀況存在三個突出問題:一是中年勞動力偏多。佔53.9%二是受教育年限低,農村務農勞動力文化程度偏低。目前,全縣勞動力國中和國小文化程度佔87.9%農業新知識、新技術接受能力差,延緩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三是新型技能教育培訓滯後,滿足不了當前的現實需求。近年來,針對我縣農民對生產技能、科技應用和市場經濟等相關知識需求日益增強和愛科技、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不斷上升的實際,爲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政府加大了農民教育培訓力度,先後實施了綠色證書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農業科技入戶工程、農家書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等一批針對性強的培訓項目,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農民年均接受農業新技術教育培訓次數、培訓強度和學習期限,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發展生產的實際需求。四是培訓方式仍顯單一,培訓效果不明顯。目前大多數培訓採取現場培訓和以會代訓的方式進行,參訓人員主要集中在村、組幹部及重點戶、種養大戶,農村勞動力培訓還處在深度不夠、覆蓋面不廣、效果欠優的層面上,廣大農民參加培訓的積極性、熱情還沒有被充分的調動和激發,科技普及率低,加之培訓經費缺乏,很多培訓無法進村,仍有大部分農民未充分享受到應有的科技培訓。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6

1整合農村勞動力培訓資源。成立由縣級領導任組長。組織協調全縣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充分整合現有的農民技能、就業創業、科學實用技術、陽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計劃、勞動力轉移、畜牧養殖、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食用菌栽培、經濟林科管等內容資源和技術力量,教育、科技、經貿、人社、農業、林業、藥辦等部門爲成員的農村勞動力培訓領導小組。形成以縣職業教育中心爲龍頭,各部門培訓基地中心、各鄉鎮農技校爲網點的農民培訓網絡,增強各鄉鎮農技校農民培訓的師資力量,針對季節、市場特點制定培訓內容,定期開班,分批長期培訓,充分發揮培訓平臺作用,全力打造現代新型農村勞動力。

2全方位拓展農村勞動力

培訓渠道。充分依託電視廣播、移動通訊、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優勢。把農業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識送到農民手中;組織培訓技術力量,廣泛深入開展農民科技教育培訓。巡迴鄉村開展田間地頭的現場指導,爲農民打包提供面對面、手把手的優質服務,全面消除各種技術難題;充分發揮農廣校和農技、植保、林業等農業技術人才及部門職能作用,明確各部門的培訓任務和目標,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訓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格局,確保農民學的方便、學的輕鬆、學的全面,學了就會,會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創新農村勞動力培訓形式。把技能培訓與享受農村低保、宅基地審批、生育指標審批、扶貧貸款審批等惠農政策和“一村一品”掛鉤。晉級、髮結業證書,擴大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覆蓋面;實用教育培訓達標。堅持用人單位以證聘用原則,進行人員聘用,從源頭上增強農民接受培訓的意識,形成全社會都重視技能培訓、依託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圍。

4加強農村新生代青年農民培訓。針對青年知識結構新、接受教育能力強的特點。特別是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新興產業培訓,加強青年農民思想道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科技文化、勞動技能等方面綜合培訓。提高他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幹事創業精神,增強青年農民的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保障他能夠進入市場、擁有市場、站穩市場、有所作爲,達到幹事創業、發家致富的目的

5將農民教育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農民教育培訓是一項關係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重要工作。做好此工作就能爲持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不竭動力。農民教育培訓數量大、任務重,同時是涉及面廣、影響深遠、關係農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將農民工培訓費用納入財政預算,才能保障培訓長期進行。採取向上爭取一部分、縣財政撥付一部分、涉農部門籌措一部分、農民工出資一部分的辦法,爲培訓長期有效開展,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7

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所在。爲了解決和了解__農民就業問題與現狀,進而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廣泛的深入調研。按安人社發437號文件要求,我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到基層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調查,掌握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和實際情況,通過走訪和座談多種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礎材料,現形成如下報告。

全縣總人口爲59295人,16週歲-60週歲勞動力資源39__3人,佔總人口的77、7%。其中男20185人,佔51、6%;女18898人,佔48、4%;16-30週歲167__人,30-45週歲__995人,45-60週歲9376人;文化程度國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專及以上 2653 人。農村勞動力常年轉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長勞動力1000人以上。數據表明我縣富餘勞動力資源豐富,但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單一,整體素質不高是不容忽視的事實。近幾年,流動人口和農村居民進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漸增多,轉移就業的人數大幅度上升;轉移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從勞動力的職業構成看,從事農、林、牧、漁第一產業的勞動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因此技能型勞動力逐漸上升。

從總體情況來看,農村勞動力已成爲農民實現勞務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鎮轉移,農民剛進城所從事的主要是一些邊緣工作,即城鎮人不大樂意乾的髒、累、苦、險等工作。如建築、廢品回收、環境衛生、飲食服務、小商小販等這些城鎮人退出或自動放棄的工作崗位。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縣農村勞動力素質有所提高,慢慢的從體能型轉化爲技能型,通過職業、技能培訓等措施,培養了一批有知識、有文化、觀念新、懂技術、會管理、能帶動廣大農民運用技能脫貧致富的務工能人,從而帶動其它就業人員從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從高、危、苦的行業脫離出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非農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條件,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當然,也是促進工業經濟、縣域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動力,是歷史進步的必然結果。

1、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有所提高。20xx年以前,除了大學聯考、招考等所謂正規轉移就業進城的農村勞動者外,大部分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文化程度是國中或國中以下;21世紀以後,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這促使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

2、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具有明顯兼業性。事實證明兼業農戶的出現,他們既從事其他產業活動,也不放棄農業生產。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時也增加了家庭經濟收入,豐富了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勞動力市場,同時對於縮小城鄉差別和農民進城落戶奠定了良好基礎。

3、從轉移的行業看,第三產業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況看,農村勞動力基本上改變了就業觀念,從所謂的“正式固定工”、“計劃合同工”轉向就地就近臨時工、外出農民工等。我們應該認識到,這是與社會經濟發展方向是相符的,應該儘快解除各種觀念的束縛和限制條件,敞開城市的大門迎接他們。

4、自20xx年我縣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的人數就突破萬人,在方式上從曾經盲目性慢慢趨向有組織性,20__年至20__年勞務輸出趨於穩定上升趨勢,常年轉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長江三角洲等地有1、3萬人以上,轉移時間爲1年以上,最短的3-6個月。對於一個只有5萬人小縣來說勞務輸出處於良好狀態,因此,爲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進程,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進城農民就業作爲工作重點,制定各項優惠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工外出和進城落戶,實現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客觀性、必然性。

5、近年來,隨着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郊農村土地被徵用,雖都以現金形式補償,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沒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業的新型富餘勞動力,在經濟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產業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發展,大多數農村勞動力投身於產業之中,這部分富餘勞動力基本上無生活憂慮。此類勞動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體系,是典型的轉業型農民。

6、我縣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扶持力度。五年來,縣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20__至20__ 五年間,全縣已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5 萬人,其中省外轉移就業 1、3 萬人,市內轉移就業0、8萬人,每年新增轉移就業1000人左右,勞務收入逐步穩定且有上升趨勢,創勞務收入1、3億以上。農村勞動力轉移出現了自由型向組織型、分散型向規模型、體力型向技能型、大衆型向特色型、流動型向穩定型轉變的良好局面。

7、近年來,通過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加了農村勞動力收入。採取多種措施,提高農民勞務收入是我們促進農村勞動力收入增長的主要工作內容。__以來,全縣共開展農村勞動力各類培訓38期5987人,其中旅遊培訓320,計生子女培訓219人,再就業培訓1317人;創業培訓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訓5期522人。職業技能鑑定合格並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1173人。以此爲出發點,我們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創業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我縣關於鼓勵全面創業促就業各項優惠扶持政策,從政策、資金、信息、技術、市場、服務等各個方面,鼓勵和支持農民工回鄉創業;二是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鄉土人才培訓、產業帶頭人創業培訓,農村兩後生培訓等多形式、多層次、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技能和素質,健全橫向、縱向勞務信息網絡,加大和經濟發達地區勞務對接,不斷提高農民工轉移就業渠道,努力改善農村居民就業創業環境和條件,確保農民工資性收入不斷快速增長。

8、不斷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自20__年以來,隨着大城市、沿海開放城市等經濟迅速擴張和縣有關部門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民增收及城鄉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從總述情況看,影響__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首要原因是:__縣的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較低,還沒有完全從傳統經濟和農業社會中脫胎換骨出來,二、三產業和城鎮的接納能力弱小;其二,農村人口增長率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其三,城鄉經濟結構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強烈排擠、限制和制約,就業制度、分配製度和教育制度,阻礙了農村勞動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以及僵化的思想意識觀念,抑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造成大量勞動力資源的浪費和農村經濟的落後與貧困;其四,農村勞動力素質相對較低是制約剩餘勞動力轉移數量特別是轉移層次提高的重要因素。總之__農村非農產業由於缺乏資金、技術、人才,發展水平不高,對剩餘勞動力的容納能力有限,本縣勞動力市場發育滯緩,中介組織發育尚不成熟,政府部門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

隨着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今後仍將有相當數量的農民必須離開土地,農民轉移就業問題將更加突出。隨着技術的進步,就業崗位對勞動力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據調查100家用人單位所提供的1386個崗位中,對技能有要求的崗位就有900多個,約佔65 %,而我縣農村勞動力擁有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術等級證的人員不超過10%,農村富餘勞動力中具有專業技能的比例低,致使出現技能人才短缺與富餘勞動力並存的現象。

我縣農村勞動力佔全縣勞動力的90%,在加快全縣全面提升技能培訓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沒有農村勞動力的發展,就難以實現的農業現代化,農民增收的核心是提高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問題,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對整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但大多數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低、生產技能弱,傳統觀念難以改變,培訓積極性不高,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通過技能培訓達到就業目的的長遠打算,導致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組織難、開展難的局面。培訓和需求存在差距、培訓項目與市場需求、崗位要求不能實現有效對接,因而市場競爭力不強,培訓轉移率不高。因此,加強農民工的技術技能培訓,全面提高素質,是我們當前的重點工作。

雖然近幾年國家把保障進城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權益保障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當前農民工勞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問題依然嚴峻,表現最爲突出的問題包括:剋扣和拖欠工資,強制加班加點和超時工作,勞動和衛生條件惡劣,不按規定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等。一些用人單位雖然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但往往對農民工規定的義務多、權利少,合同上的約定不平等。一些用人單位在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安全保護、職業病防護等方面採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農民工相關權益保障制度還不完善。

(一)未來一段時間內,我縣將加大組織培訓力度,暢通轉移渠道,擴大轉移規模,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完善政策激勵措施,依法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二)力爭到20xx年,每年平均培訓20xx 人,新增轉移就業 600人,全縣累計培訓8000人,累計轉移就業突破 16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以上,實現近萬元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收入。

(三)維持較高的農村經濟增長率帶動就業,擴大規模擴大城市,增加大容量的就業崗位,解決現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切實把農民工轉移就業工作作爲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促進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快速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引導,建立和完善勞務經濟服務體系。堅持本地服務與異地服務相配合,軟件服務與硬件服務相結合,加強服務體系建設,精心架設培訓與轉移的“連心橋”,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水平,保障勞務輸出的及時性、有序性和穩定性。政府及中介機構要加大信息服務力度,積極做好用工信息服務和就業跟蹤服務,不斷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信息化水平。

(二)多業並舉,拓寬就業增收渠道。按照縣上“一縣一業”的總體戰略,採取以生豬發展產業爲主,多業並舉,積極構建二、三產業的發展路子,尤其是第三產業。充分利用建設農村工業化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明確和出臺鼓勵農民工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從培訓項目、資金、土地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在農村培育出更多的養殖、種植大戶,同時發揮能人和典型作用,帶動更多的勞動力實現就業,推動我縣勞務經濟的發展,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對農民工採取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充分利用廣電、網絡普及農村實用性技術,培育農民市場頭腦和科技頭腦。按照“農民歡迎、適用易學、市場需要”的原則,帶動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同時政府加大農村農業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快水電、路、通訊、廣電、工程建設,積極推行各類保險等社會保障工作,使農村勞動力就業條件與面貌得到根本改變。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8

一、概念說明和理論假設

(一)主要概念說明

1.小城鎮。本文所指的小城鎮主要是指建制鎮,包括縣城所在地的城關鎮,不包括非建制的場鎮或集鎮。

2.鄉鎮企業。這裏是指鄉鎮集體、村和村民小組、鄉村聯戶和農戶個人投資興辦的各種經濟類型的生產經營活動單位,包括雖然領取的是農村個體工商營業執照,但僱工8人以上的企業。

3.農村剩餘勞動力。這裏指中國農村中不充分就業的勞動力。本文所指綿陽市農村剩餘勞動力是用已經外顯的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從業人員來代替,沒有包括從事農業生產但利用不充分的隱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

4.經濟勢差。這裏是指居民現實或預期的收入差距。城鄉勢差是指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鎮鄉勢差是指小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論假設

第一,城鄉勢差與鎮鄉勢差的大小決定農村勞動力的流向。

第二,農村勞動力流動受制度條件的制約。

第三,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機制缺陷的修復必須藉助於大中城市的輻射或外資的刺激。

二、西部內陸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機制缺陷:

(一)理論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動理論中,劉易斯和託達羅的人口流動模型揭示了發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人口)流動的機制:農村勞動力“近乎無限供給”,且收入水平低,從而對勞動力產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預期收入較高,對勞動力產生強大的吸拉力。這兩種力量形成的合力可產生出類似於河水流動所仰賴的“勢差”,且勢差越大,流速越快;沒有勢差或勢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難流動。

在農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況下,小城鎮要吸納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必須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鄉之間更大的鎮鄉勢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過行政的力量,在城鄉之間築起一個制度屏障,人爲地阻斷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而把他們圈囿在小城鎮。

勢差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即勞動力流動的成本和預期收益。流動成本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遷徙費用;其二是機會成本,即勞動力流出所放棄的其它收益。預期收益由兩個因素決定:其一是就業概率,其二是預期工資水平。農村勞動力總是選擇成本低、預期收益高的地方作爲流入地。

很顯然,農村勞動力流入當地小城鎮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僅遷徙費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顧家庭,不耽誤農活,機會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單純從流動成本方面來看,農村勞動力流向當地小城鎮是最經濟的。但是,從收益方面來看,由於西部內陸地區的小城鎮產業水平低,就業容量很有限,就業崗位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要求,就業概率很低,況且即使能夠就業,其工資水平也明顯低於大中城市。這樣,預期收益和預期成本的差值即勢差較小。另一方面,農村勞動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論是直接成本還是機會成本都可能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業概率和工資水平高於小城鎮,城鄉勢差較大。所以,農村勞動力在選擇流入地時,較多地選擇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鎮。

(二)綿陽市的實證分析

綿陽市位於四川省府成都市東北110公里,幅員面積20249平方公里。根據第一次農業普查資料(數據爲1997年1月1日的時點數),綿陽市有建制鎮122個,農村住戶人口417.6萬人,除縣城所在地的建制鎮外,其餘115個建制鎮,平均每鎮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鎮區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77人。

綿陽市農村住戶的從業人員共有298.7萬人,他們的從業分佈情況是:農業從業人員238.9萬人,非農業從業人員59.8萬人。在非農從業人員中,在城市從業的有31萬人,在農村從業的有28.8萬人。在農村的非農從業人員中,有15.3萬人被非農鄉鎮企業所吸納,其中,有6.8萬人分佈在建制鎮的鄉鎮企業,有5.1萬人分佈在自然村的鄉鎮企業,有3.4萬人分佈在非建制的場鎮或工礦區等的鄉鎮企業。

1.小城鎮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納狀況。很多學者和決策者都認爲,發展小城鎮有利於鄉鎮企業集中,而鄉鎮企業基本上是以農村勞動力爲吸納對象的(米增渝、鄒範鳴,20__),所以,只要小城鎮發展起來了,農村剩餘勞力就會被其吸納。但是,只要我們分析一下鄉鎮企業的分佈狀況,就會發現,靠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到小城鎮是不樂觀的。有關調查表明,目前全國鄉鎮企業僅有7%分佈在建制鎮(米增渝、鄒範鳴,20__),其從業人員只佔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20.8%(江濤,20__)。綿陽市的情況與全國其他省區不完全相同。綿陽市有鄉鎮企業3072個,其中,有1701個鄉鎮企業分佈在自然村,佔鄉鎮企業總數的55.4%;有1035個鄉鎮企業分佈在小城鎮,佔鄉鎮企業總數的33.7%;有36個鄉鎮企業分佈在大中城市,佔鄉鎮企業總數的1.2%;有300個鄉鎮企業分佈在集鎮或工礦區,佔鄉鎮企業總數的9.8%。從鄉鎮企業吸納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來看,綿陽市本地的鄉鎮企業只吸納了15.3萬人,佔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25.5%。其中,小城鎮的鄉鎮企業僅吸納了6.8萬人,佔農村剩餘勞動力的11.3%(佔農村全部從業人員的2.27%);自然村、集鎮和工礦區的鄉鎮企業吸納了8.5萬人,佔當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14.2%;綿陽市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業。

小城鎮是否能夠通過集中分散於自然村落和小集鎮的鄉鎮企業而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呢?筆者對綿陽市T鎮J村的一個磚廠的調查表明,該磚廠不願建在更不願搬遷到鎮區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鎮區的土地佔用費較高;

第二,鎮區沒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

第三,鎮區對污染控制較嚴格;

第四,鎮區的工資成本較高;

第五,非正規制度的成本較高,人際關係複雜。筆者通過對綿陽市其它自然村的鄉鎮企業的調查還發現,它們不願搬遷到小城鎮的原因還涉及產權分割和歸屬、搬遷費用等問題。事實上,西部內陸地區分佈在自然村和小集鎮的鄉鎮企業,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生產規模小、經營層次低、污染嚴重等特點,因而,這些鄉鎮企業最好的生存環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鎮。如果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它們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J村的磚廠老闆就說到,如果該廠建在鎮區,僅土地佔用費和治污費兩項就會置該廠於死地。所以,要把它們集中到小城鎮去,困難是非常大的。

2.鎮鄉勢差和城鄉勢差分析。如果能夠縮小城鄉勢差並擴大鎮鄉勢差,則不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鎮的剩餘勞動力吸拉到小城鎮上來。然而,根據綿陽市城調隊提供的資料,從1980年至1998年,城鄉勢差不論從相對數還是絕對數看都在不斷擴大。儘管鎮鄉勢差也再擴大,但畢竟小於城鄉勢差,所以,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綿陽市1997年初小城鎮鄉鎮企業吸納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佔全部剩餘勞動力的比重(11.3%)作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小城鎮的就業率,以在城市就業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佔全部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比重(51.9%)作爲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城市的就業率,並以此分別近似地代表小城鎮和城市的就業概率,則會發現轉移到小城鎮的預期收益(就業概率x工資水平)僅爲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資水平計算)。這不僅大大低於轉移到大中城市的預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於農村的現實收入1824元。即使農村勞動力在小城鎮就業的機會成本爲零,即每年仍然可以獲得農村人均純收入,1997年轉移到小城鎮的總預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轉移到城市的預期收益既高出農村現實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機會成本的轉移到小城鎮的預期收益230.95元。這也許能夠解釋爲什麼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選擇城市作爲流入地,而不選擇小城鎮作爲流入地。

三、小城鎮的區位特徵與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相關性分析

筆者按距離綿陽市城區距離的遠近,將小城鎮分爲3組:

第一組,20公里以內;

第二組,20公里至70公里之間;

第三組,70公里以外。然後,筆者分別在3組中隨機抽出3個小城鎮,採用農業普查資料並結合實地調查來分析其區位特徵與吸納勞動力的相關性。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異呢?

四、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辦的機制缺陷的修復:大中城市的輻射或外資的刺激

從全國來看,蘇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區的小城鎮發展勢頭良好,不僅吸納了大量當地和外地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而且縮小了城鄉差別,加快了二元社會的一元化進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們不難發現,除原有基礎較好、起步早、得到過政策扶持外,它們更得益於當地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外資的刺激。蘇南和蘇北小城鎮發展的歷程和現狀正好說明這一點。蘇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過對周邊地區的投資、技術擴張和企業聯營,發揮着巨大的輻射效應。蘇南不僅受區域內城市的發展帶動,而且受上海大工業的強勁輻射;而蘇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實力薄弱,輻射效應差,這是導致蘇南和蘇北小城鎮發展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劉葆金等,20__)。西部內陸地區小城鎮發展水平較低的原因,與蘇北的情況有很多相似之處。

從綿陽市的情況看,絕大多數小城鎮建設仍然是政府行爲,而非農民自下而上的願望和自覺的行動。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門的資助下,先搞好基礎設施,再通過優惠的政策吸引農村人口到小城鎮居住。這種在政府主導下的小城鎮很難形成自己的特色,產業基礎十分薄弱,有鎮無市的空殼現象比較普遍。20__年初,筆者對綿陽市區附近的3個小城鎮進行了調查。W鎮是全國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從外觀上看,該鎮高樓林立,街道整潔,設施配套;但進一步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樓房是人去樓空,鋪面關閉,商業蕭條。例如,鎮區紅極一時的鄉鎮企業——飼料廠和印刷廠正頻臨破產;原來有一定優勢的農產品集貿市場雖然被修葺一新,但攤位閒置,門可羅雀,全然沒有年關的繁華景象。據當地官員說,Y鎮是歷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據說該鎮每逢趕場時,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筆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卻是在陳舊的木板房之間的一條狹窄的街道,除街道兩邊屈指可數的店面外,幾乎沒有象樣的鄉鎮企業。該鎮區人口除政府、醫院、學校的工作人員外,多爲原來的場鎮居民。近幾年,該鎮鎮區幾乎沒有吸納農村人口和勞動力,以致於該鎮至今沒有一個居委會或街道辦事處。T鎮的農村剩餘勞動力1999年前要麼到綿陽市區打工,早出晚歸作鐘擺式流動,要麼遠走他鄉常年在外務工,要麼留在本村在城鄉之間搞販運,很少流向鎮區就業或定居。1999年以後,綿陽市區向外擴展,T鎮鎮區被劃爲經濟試驗區,這使該鎮遇到了一次極好的發展機遇。筆者去該鎮調查時看到了對比鮮明的兩種景象:老場區冷冷清清,新場區一片繁忙。當該鎮官員向筆者介紹情況時,從他的言談話語中筆者可以感受到,他們對鎮區的前景充滿了信心。確實,我們沒有理由不贊同該鎮官員的憧憬,因爲試驗區建成以後,T鎮鎮區將與綿陽市區聯爲一片,屆時,T鎮將成爲“城中鎮”。當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鎮的代表性了。

針對同樣在距離綿陽市區20公里範圍內的永興鎮和塘汛鎮在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筆者於20__年6月對兩鎮進行了調查研究。筆者發現,城市工業的輻射效應是小城鎮發展和吸納勞動力的關鍵,城市的輻射效應在點上的表現比在面上的表現更明顯。也就是說,小城鎮單靠城市的面上的輻射,其發展速度通常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業的觸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鎮,該鎮若能抓住機遇,則可能形成一個經濟的生長點,從而會得到快速發展。永興鎮就是這樣的例子。20世紀90年代初期,永興鎮的鄉鎮企業開始與市內幾家大型國有企業聯姻,生產配套產品。90年代中後期,該鎮抓住在綿陽建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長虹集團新區建設的機遇,使鄉鎮企業上規模、上檔次,直接爲高新區內的企業(包括長虹集團)提供配套生產和服務,鎮區的鄉鎮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也吸納了較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1997年初,該鎮有鄉鎮企業70個。其中,59個鄉鎮工業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佔該鎮全部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88.58%;分佈在鎮區的32個鄉鎮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佔該鎮這59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65%。而塘訊鎮在1999年以前則沒有這樣的機遇。1997年初,該鎮有16個鄉鎮企業。其中,有鄉鎮工業企業14個,這14個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僅佔該鎮全部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38.4%;鎮區僅有3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僅74人。該鎮有一個建築類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1.1萬人,佔該鎮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60.44%,但該企業並沒有建在鎮區,而是在綿陽市區,所以,它對鎮區的發展和直接帶動的作用不明顯。

通過調查筆者還發現,很多學者所認可的小城鎮第二產業的發展會帶動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吸納較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觀點,在綿陽市小城鎮的現實中很難得到驗證。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鎮的規模較小,常住人口少,多數鄉鎮企業的從業人員是“離土不離鄉”、早出晚歸的農民,第三產業缺乏服務的對象,故其從業人員的比重很低。像永興鎮這樣發展較好的小城鎮,其鄉鎮企業中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也僅有79人,佔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的1.59%。

從目前的情況看,由於西部內陸地區發展小城鎮的輻射源——城市工業相對落後,輻射力較弱,因此,多數小城鎮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業的帶動,外資刺激的可能性則更小。所以,要修復小城鎮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機制缺陷,尚需時日。

五、結論與思考

我們必須承認小城鎮建設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蘇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礎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裏,小城鎮不僅縮小了城鄉差別,加快了城市化進程,而且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但是,那裏的成功經驗是否適應已經邊緣化了的西部內陸地區呢?對此筆者表示懷疑。

對於廣大的西部內陸地區而言,由於大中城市的密度較小,實力相對較弱,而小城鎮的數量多,並且很分散,能夠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輻射的小城鎮畢竟是極少數,所以,絕大多數小城鎮的非農產業(特別是工業)基礎是非常薄弱的。正因爲如此,缺乏產業支撐的小城鎮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更難吸引農民去定居。

再則,隨着我國戶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勞動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限制農村勞動力向大中城市流動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漸消除,從而爲農村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創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條件。同時,隨着農民驅利避害的市場意識的增強,其流向的選擇也更加理性。

然而,筆者的憂慮是,西部很多地方的政府自上而下硬性貫徹的小城鎮建設,不僅沒有很好地縮小城鄉差別(只是縮小了城與鎮的差別),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講,正在城鄉之間人爲地構築一道屏障,這道人爲的小城鎮建設屏障不僅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而且阻礙了資源的合理流動,甚至可能延緩西部內陸地區的城市化進程。

所以,本文認爲,西部內陸地區的小城鎮建設,必須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探索新的模式。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9

隨着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開始出縣跨省謀求新的發展,尋求更多的掙錢機會,這種被稱之爲打工經濟的新型經濟爲發達地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也給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從當前全縣發展的現狀來看,打工經濟已經成爲全縣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改善貧困地區羣衆生產生活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由於多種原因,也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亟待解決。因此,解決好這些問題,促進打工經濟的良性發展,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也是新農村建設必須解決的問題。如何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筆者認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農村勞動力爲什麼要外出打工

打工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勞動力市場客觀需求。近幾年來,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呈逐年上升趨勢,僅河口鄉每年就以百人以上的速度遞增,到20xx年竟達3491人,佔全鄉總勞力人口9790人的35。35%。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大規模外出打工呢?

原因之一:地方經濟發展不夠是造成農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鄉的情況來看,由於地處偏遠,自然條件較差,農村經濟發展一直處於相對滯後的狀況,雖然近幾年結構調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於尚未形成氣候,效益不明顯,農民收入依然還比較低下,尤其是現金收入很少,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生產生活和自身發展的需要。爲了掙取更多貨幣收入,很多農民便不得不出去賺點副業錢,正所謂“呆在家裏坐,不如出去磨”。經濟發展比較落後,這是導致農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業需求有限是造成農民外出打工的客觀因素。

隨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和農業科技的逐步推廣,農業耕作方式已由過去的刀耕火種變爲現在的科學種田,客觀上節約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同時,近幾年來全縣大量的大、中專畢業生的畢業,使農村剩餘勞動力進一步增加。由於本縣沒有足夠的就業空間,導致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無事可幹,爲了謀求生計和尋求發展,他們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脫貧致富和尋求發展的一條很好門路。

從近年來發展打工經濟的效果來看,它不僅緩解了全縣嚴峻的就業壓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農民收入,使他們告別了貧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們在外積累的資金和所學的技術也促進了自身和地方發展。就河口鄉而言,僅20xx年就寄回現金300多萬元;少數人員由於外出時間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爲公司或部門主管,月收入在幾千元以上;還有部分人員通過在外辛勤勞動逐步致富,回到家鄉蓋起了小洋樓,辦起了養豬場。由此可見,打工的確是農民增收致富和謀求發展的一條很好門路。

二、打工經濟發展中存在那些問題

我縣打工經濟起步於80年代,發展於90年代,近幾年來發展尤爲迅速。但隨着打工經濟的快速發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問題,給地方經濟發展帶來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數打工人員變得更加貧困,嚴重阻礙了打工經濟的良性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外出務工人員流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導致活難找、錢難掙。

據調查,從外出打工人員打工的渠道來看,他們大多數是通過老鄉或親戚朋友介紹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過勞動中介機構推薦就業,甚至有少數人完全是毫無目的外出闖蕩,部分人完全沒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數專門聯繫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同時又不是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從而導致部分農民盲目外出,毫無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們出去以後,長期找不到相對穩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雜工和苦活、髒活、累活,收入極其低下,甚至有少數人迫於無賴和上當受騙從事傳銷等違法犯罪的活動。

2、外出務工人員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偏低導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數外出務工人員主要來自於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打工以前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文化素質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沒有參加任何培訓,更沒有一技之長。出去以後,主要從事的是城裏人不願乾的體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氣吃飯或者幹危險活,女工主要從事手工勞動,主要分佈在建築、裝飾、餐飲、搬運、玩具生產等領域,待遇普遍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僅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過省吃儉用有少量積蓄,少數在外打工的單身漢最多能解決溫飽,而且在衛生、失業、養老、醫療保險等方面根本沒有保障,工作穩定性差。同時,由於法制觀念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工錢難討、老闆剋扣工人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正因爲這樣,導致外出務工人員收入普遍較低。

3、農民長年外出打工導致地方發展受到一定影響。

大量的農民外出打工和長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來看,或許比在家種田要強的多,卻給地方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在河口鄉,總勞力人口僅有400多人的朝陽村就有近200勞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戶。勞動力的大量外出,爲這些地方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特別是結構調整整體推進難,公益事業建設難,人才流失選幹部難,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問題,少數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進打工經濟的良性發展的對策建議

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客觀上制約了打工經濟的發展,但在近幾年農民增收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打工經濟卻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並且出現了一些好的發展趨勢。但是,真正要實現打工經濟的良性發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討,尤其是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結合地方實際,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和措施。對此,特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正面宣傳,正確引導。

打工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但長期以來,人們總認爲農民應以農爲本,打工只能當作副業來抓。但由於多方面原因,事實上造成了部分農民的隱性失業,農村還有大量剩餘勞動力沒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們謀生的一條很好門路,也是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對於打工經濟要進行正面宣傳和正確引導,要教育廣大羣衆摒棄對打工經濟的傳統認識,尊重外出打工人員並積極鼓勵支持農民外出打工;要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做到打工掙錢與農業生產兩不誤,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員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飯碗”的思想,把打工當作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副業,甚至把它當作事業來幹併力爭有所作爲。

(二)、積極爲農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種服務。

在積極引導、鼓勵支持農民外出打工的同時,還必須爲農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種服務,主要是針對當前農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業信息不靈、打工技能較差、勞資糾紛較多等問題,抓好發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就業中介、培訓和法律服務等工作。

1、加強勞動就業中介機構建設,爲農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務。當前絕大部分農民外出打工就業信息主要來源於本地外出打工人員,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強規範性的勞動就業中介機構建設刻不容緩。要在健全現有勞動就業中介機構職能的基礎上,積極組建一批服務面較廣、有較強就業推薦能力的中介機構,並建立與經濟發達地區的長期勞務關係,及時掌握各種就業信息,甚至可以將外地勞務中介機構引進來,定期或隨時在本地招工,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係,爲外出農民提供源源不斷的就業信息,儘量減少農民盲目外出和無功而返現象的發生。

2、加強對外出打工農民的技能培訓,提高外出打工農民素質。隨着外出打工農民的增多和企業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農民素質普遍不高,沒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在外出打工時很難找到合適的崗位。因此,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對一般農民開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訓,以提高他們在外出打工時的就業機率;對於有一定文化功底的農民和剛畢業的學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把他們從低素質、簡單型的打工人員培養成高素質、複合型的打工人才,爲外出打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3、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好外出打工人員的“遠慮”和“近憂”。外出打工人員最主要的“遠慮”就是長時間在外打工長遠發展的問題,而“近憂”則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贍養、自身權益的維護等多個方面。對於這些問題,關鍵是要從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決。對於造成土地荒蕪的問題,在不改變土地經營權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實行有償轉讓,或與外出戶簽訂協議,暫由村將土地收回,實行適度規模經營,並按統一規劃發展經濟項目,如果農戶返回土地升值,由農戶給予一定補償;同時,積極呼籲爭取,改革城鄉二元分割的戶籍制度,對於戶口和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與城裏人同等待遇,讓有能力的人進城居住;勞務輸出地要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和老人院條件,對無人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實行全託和有償服務;提高外出打工的組織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員相對集中的情況下,積極探索建立流動黨支部,通過組織來管理和服務打工人員,同時,積極扶持發展針對打工農民的法律服務,爲農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農民的權益。

(三)、積極鼓勵支持外出打工農民回鄉創業。

部分外出打工農民通過在外打工期間的辛勤勞動,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少數人通過刻苦鑽研學得了一技之長。他們返鄉以後,有的將資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有的用於生產性投資發展產業,有的回鄉辦廠當起了老闆,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是打工經濟的一種很好的發展方向。因此,對於他們回鄉創業,應該積極鼓勵並給予大力支持,重點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關部門以及他們原居住地所在村要優化各種服務,提高辦事效率,簡化各種手續,爲他們回鄉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並通過他們發揮“雙帶”作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四)、充分發揮打工能人在打工經濟中的優勢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時間較長的打工人員,由於在工作中踏實肯幹,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業績,深得企業老闆的信任,逐步站穩了腳跟,成了外地企業的技術骨幹甚至是部門和公司主管,每年回鄉探親總會帶動一大批老鄉外出打工。對於這類打工經濟中的典型,應該大力進行宣傳,加強和他們的聯繫,建立打工人才資源庫,並通過他們隨時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員在外工作狀況,提供各種有價值的勞務信息,適時請他們回鄉交流經驗,用他們的經驗來指導本地打工經濟的發展,通過各方面的努力促進打工經濟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

農村勞動力調研報告 篇10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三農”問題,連續11年出臺1號文件,聚焦“三農”問題,出臺實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等政策措施,可以說農業農村基層得到了夯實,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但調研發現,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即農村勞動力的嚴重流失,這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的一個普遍現象,值得黨委政府和社會關注。下面,我以區鎮的調研情況作分析。

一、基本情況

鎮,屬於典型純農業鄉鎮,處於川中丘陵地帶,位於區西南部。東鄰鎮、鎮,南與接壤,西靠鎮,北鄰觀音鄉。幅員面積56.3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255個村民小組,總有9617戶34042人,外出務工人口約21700餘人,佔中人口的63.7%。20__年農民人均純收入7450元,外出務工收人所佔的比例高達%。外出務工人員年齡集中在18-50歲之間,約佔這個年齡段總人數的93.4%。

二、勞動力流失的主要原因

從對村和村60戶家庭的調查走訪中看,家庭收入低、呆着農村無事可做、希望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是農民外出務工的主要原因,分別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6.7%、25%和10.3%。

(一)家庭收入低。現在農村,一個孩子從上幼兒園到讀大學畢業,保守測算,需要10多萬元;子女婚嫁一般支出在5萬元左右;加之,平時日常生活購置生活物資的支出。對於農民來講,緊靠土地種植農作物難以支付如此大額的支出。這是走訪羣衆中反映的,主要集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羣中。

(二)勞動力飽和。現有的土地資源有限,農用機械又在推廣使用,加之,農業生產季節性強,不需要更多的勞動力投人。農村青壯年認爲,呆在家裏無事可做又無收入,還不如選擇外出務工。

(三)生產效益低。農業經營模式分散,生產週期較長,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加之,風險較大、效益低、收入少等特點,導致農民種地、種田積極性不高。

(四)農村發展滯後。近年來,國家和政府對農村的投入很大,但總的來說,交通出行仍然不方便、醫療衛生基礎設施依然薄弱、精神文化生活依舊貧乏等等,加之,鄉鎮企業不發達,無法吸收剩餘勞動力,必然導致人員外流。

(五)城市誘惑大。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更豐富的休閒娛樂方式,一些勞動力特別是青年人受城市多彩生活和便利舒適條件的誘惑,在思想上瞧不起農業生產這個行業,不願繼承父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生活,以各種方式外出打工或經商。從走訪看,這是主要體現在35歲以下的青壯年中。

(六)爲後代創造好條件。城市擁有好的教育、衛生等基礎條件,一些有了子女的中年羣衆,有一定資金積蓄後,基本都留在城市中,及時沒買房,也長時間租住在城市,他們想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從調查的31戶中年羣衆中,有23戶移居城市,跳出了農門。從、村看,很多房屋常年空置,有的都成了危房,空心村成爲當前農村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外出務工對流出地的影響

(一)積極效應

一是增加了家庭收入。鎮是勞務輸出大鎮,僅20__年,通過銀行匯款回就達1.45億元。

二是使當地人眼界開闊。外出務工人員在等一些較爲發達的大都市呆過後,見識更廣闊,思想更先進。他們把自己在外面城市的所見所感和積累的經驗財富帶回原來的山村,用自己先進的思想去喚醒山村保守的人們,帶領村民外出務工、經商致富。

三是促進了當地發展。很多外出務工人士致富後,都不忘家鄉發展,家鄉修橋鋪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僅20__年以來,全鎮修橋鋪路接收成功人士捐資380萬元。個別成功人士在累積了一定資本和經驗後,回到家鄉創辦了一些小型產業,帶動地方發展。如現任鎮雙祠堂村村支部書記的馮立,就是外出成功人士返鄉創業中的典型代表。20__年,馮立從成都回到後,在石富社區投資近500萬元,建立起市蜀香園食品廠,帶動當地農民發展特色蔬菜種植3000餘畝。

(二)消極影響

一是耕地利用率下降。首先表現在耕種面積減少,土地拋荒。在走訪的20戶有外出務工人員的農戶中,有9戶土地全部拋荒,5戶土地部分拋荒。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土地拋荒面積佔耕地總面積的比例約爲78.5%。其次,表現在粗放型耕種,廣種薄收,省事田、懶人田隨處可見,田地越來越瘦,糧食靠雜交稻高產。再者,高效經濟作物發展滯後,農業結構調整緩慢,很多農民已不再把經濟發展寄託在那一畝三分地,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佔88.2%,油料、蔬菜和瓜果等經濟作物佔11.8%。

二是使當地政府負擔加重。首先,留守兒童、留守老年、留守婦女造成的教育、醫療、醫保、救助、糾紛等問題導致政府負擔加重。其次,農村治安問題惡化,村民的私有財產和公有財產失竊的現象比較嚴重,尤其在冬季,家禽失竊比較嚴重。

三是對留守兒童成長不利。外出務工導致家中兒童留守,孩子在童年時期就和父母較長時間分離,孩子們會缺乏安全感,不利於孩子情感的適時表達,容易造成自閉、暴力等性格扭曲(舉一個具體案例)。另一方面,爺爺奶奶這一代本身文化水平有限,無法對留守兒童進行文化教育和科學引導培養,教育管理全部壓在了學校老師的身上。該鎮共有留守兒童近800餘人,凸顯了“隔代管教監護難,溺愛教育難,缺乏管護安全難,管理脫節成長難”四難問題。

四是留守老年人身邊無人贍養。子女長期在外打工不能按時回家,造成老年人孤獨感增加。由於青壯年人絕大多數都出外打工,家中老人爲了維持正常的生活,雖然已經年過花甲,依舊活躍在田間地頭,從事農務,生活很辛苦。一旦生病,也都要靠自己。甚至有些時候,外出打工的子女在外生活條件不好,老人還要拿出自己僅有的儲蓄來接濟孩子。如村4社的唐志軍夫婦,帶着兩個孫兒孫女,完全靠自己在家務農的收入供他們倆讀書。

五是留守婦女問題影響家庭和睦。由於家庭中男性勞動力的長期缺失,留守婦女承擔着家庭中的生產勞動、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責任,大部分留守婦女的丈夫一年回家1-2次,有的甚至幾年都未回過家,留守婦女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壓力,這導致許多家庭出現了婚姻危機。(舉例說明)

六是不利於當地發展。全鎮年滿50歲以上的村三職幹部達48人,佔村幹部的78.6%,由於年齡較大,村兩委幹部接受新鮮事物、帶動村民發展致富能力較弱,外出務工的優秀年輕人也不願意當村幹部。青壯年的外出導致當地一些基礎建設缺乏勞動力。以目前正在建設的新農村建設爲例,由於當地沒有合適的青壯年,參與工程建設的普通勞工90%都是外地招過來的。

四、化解農村勞動力流失對農村造成負面影響的對策

解決農村勞動力流失問題的思路,就是要使農村留的住人,村民願意留下來,具體來說,就是能掙到錢、有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從這個思路出發,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一)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農村的道路建設,要使農民生產生活物資和所種植出來的農作物能順利的運送。目前鎮還有1%的村沒有水泥路,還有14.5公里村道路沒有硬化。加大社會事業方面的投入,建立農民的基本生產、生活、醫療保障體系,加強文化、體育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豐富農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

(二)鼓勵規模經營。用好用活國家對農村的項目資金,探索嘗試走土地集約化經營的路子,加快土地流轉,把土地有償轉包給有能力的經營業主,或培育扶持種養殖大戶,通過規模經營,提高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率,同時,也有助於解決當地羣衆就業。

(三)加強鄉鎮企業建設。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思想教育,鼓勵一些有回鄉興辦企業意向的人員回鄉辦廠,並給予政策優惠和扶持,通過發展企業使一些不想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實現“進廠不進城,離土不離鄉”。

(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加強中、國小寄宿制學校建設,對那些父母常年在外務工的學生讓其在學校吃住,由學校統一加強管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課餘時間由學校負責監護,由老師一對一進行教導。購置電腦,建立留守兒童家長羣,構建老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的聯繫溝通機制,共同引導孩子良性成長。

(五)加強對農民的培訓。結合農村留守勞動力的實際,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舉辦農業科技、種養殖技術培訓班,培育有技術、會經營、懂管理的新型農民,使每位留守勞動力真正掌握1—2門適用技術,實現農村留守勞動力又體力型向技能型、知識型轉變,彌補當前農村技術、勞力的不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