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全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5W

“xx”時期,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節點,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任務,爲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重要基礎。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國內外形勢變化,準確把握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在認真總結“xx”時期工作的基礎上,以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統籌謀劃好“xx”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河北省“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全文

一、科學把握“xx”發展面臨的形勢,增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的信心和決心

(一)“xx”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xx”時期是我省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河北的重要指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抓協同、治污染、惠民生各項工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預計全省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4%左右;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裝備製造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農業生產連年豐收;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局良好,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領域率先推進,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改革開放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步伐加快,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主要節能減排目標超額完成,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爲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改善作出重要貢獻;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加快構建,城鄉面貌大爲改觀,預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500萬人實現穩定脫貧;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五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給我們以深刻啓示:必須轉變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積極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化解過剩產能、治理大氣污染,着力破解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必須激發內生動力,深化改革開放,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必須持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惠民實事,讓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必須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在改革發展中促進社會穩定,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必須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加強和鞏固全省上下的大團結,匯聚形成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必須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端正用人導向,堅定不移反腐敗,馳而不息轉作風,爲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xx”時期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孕育着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和突破。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仍然廣闊,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綜合判斷,“xx”時期是我省重大戰略機遇疊加期,特別是xx親自謀劃和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納入國家戰略,爲我們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中央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使京津冀城市羣成爲帶動全國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爲我省加快轉型、加快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爲我省擴大對外開放、聚集國內外先進要素搭建了更高更大的平臺,爲我省闖過改革深水區、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將在縮小我省與京津發展落差、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改變城鄉面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帶來全方位歷史性的變化,使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扭轉東部區位、中部水平的發展狀態,實現跨越趕超。國務院批覆實施《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爲我省在更大區域參與生產力佈局調整和產業鏈重構,加快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冬奧會舉辦權,爲促進我省區域協調發展,培育壯大冰雪產業等新興產業,提高河北知名度、美譽度、開放度提供了重要機遇。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爲我省打通開放新通道,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實現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機遇。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爲我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成長提供了重要機遇。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大力倡導“三嚴三實”,爲我們優化政治生態提供了重要機遇。機遇承載使命,機遇考驗擔當,我們必須倍加珍惜、牢牢抓住、用足用好。

(三)“xx”時期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要清醒認識到,未來五年征程中,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着許多矛盾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質量效益不高,調整產業結構、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艱鉅;創新能力不足,在增長動力轉換中培育新的增長點任務艱鉅;城鄉發展不平衡,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任務艱鉅;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人民羣衆收入水平較低,貧困人口仍然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艱鉅;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正在集中顯現,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任務艱鉅;社會風險和矛盾更加凸顯,保持和諧穩定任務艱鉅;體制機制障礙突出,深化改革開放任務艱鉅;幹部隊伍中還存在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現象,轉變工作作風、提升素質能力任務艱鉅。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破解難題、砥礪前行。

(四)堅定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信心和決心。總體看,“xx”時期我省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抓住用好就能實現跨越趕超;挑戰不容迴避,應對得當就能轉化爲新的發展契機。河北發展正處在一個必須大有作爲而且能夠大有作爲的關鍵時期,發展不好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我們必須來一次思想大覺醒、精神大振奮、力量大匯聚,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刻也不能懈怠,凝心聚力肩負起神聖使命,闖出一片改革發展的新天地,奮力開創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的新局面。

二、明確“xx”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xx”時期,是我省深入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關鍵階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也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期。要審時度勢,科學提出符合省情實際的奮鬥目標、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努力建設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優美、政治更加清明、人民更加幸福的河北。

(一)“xx”時期我省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堅持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重點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爲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河北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xx”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我省“xx”規劃目標的設定,要緊密結合河北實際,充分體現中央“xx”規劃建議的要求。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發展邁入中高端,質量效益提升幅度高於周邊地區;環境治理大見效,空氣質量改善程度明顯高於以往;生產總值比XX年翻一番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XX年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左右,到2020年突破4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到2020年力爭達到4000億元,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承接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取得重大成效,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實現重要突破,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與京津發展差距縮小,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取得重大進展。

——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明顯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全面完成,新增長點形成規模,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服務業主導作用明顯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以上。

——新型城鎮化邁出新步伐。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體系更趨合理,城鎮功能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顯著提高,具備條件的農村基本建成美麗鄉村,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

——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基本構築起開放型經濟體系。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就業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人民羣衆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社會文明達到新水平。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法治素質明顯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實現重大突破,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pm2.5濃度較XX年下降40%,污染嚴重的城市力爭退出全國空氣質量後10位,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的美麗河北基本展現。

(三)完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全省發展大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冀和人才強省戰略,系統推進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轉型是河北經濟建設的主攻方向,必須打破傳統發展路徑依賴,強化質量效益導向,全面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開放是河北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內外聯動,堅持內外需並重、進出口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重、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圍繞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轉型、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堅持把新的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以發展理念創新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質量效益提升,把全省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四)推進“xx”時期發展的基本原則。

——必須堅持協同發展。把京津冀協同發展貫穿到各個領域各項工作,立足功能定位,統籌謀劃佈局,落實重點任務,在主動服務京津、接軌京津中實現河北又好又快發展。

——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堅持科學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必須深化改革開放。着力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突破重點領域改革,以改革紅利對衝經濟下行壓力,面向京津、面向全國、面向世界,全方位擴大開放。

——必須強化法治保障。紮實推進法治河北建設,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必須切實改善民生。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激發幹部羣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樹正氣、講團結、聚合力、促轉型”的濃厚氛圍。

三、堅持創新發展,加快經濟發展動力轉換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京津冀協同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着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爲核心的全面創新,優化創新資源,激活創新主體,創新體制機制,改善創新環境,讓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讓創新價值充分體現,讓創新成爲發展的主動力,形成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生動局面,努力建設創新型河北。

(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利用京津創新資源,與京津共建一批科技園區、基地和創新服務平臺,共建一批成果轉化基金,共建一批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完善區域創新體系,推進區域創新資源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開展石家莊、保定、廊坊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推進京南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建設。積極推動重點領域創新,整合創新資源,加大創新投入,聚焦智能製造技術、節能環保技術、新能源開發技術、生物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着力在高新技術孵化和產業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縣域特色經濟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破解資源環境矛盾等方面實現新突破。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揮龍頭企業的創新引領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生力軍作用,推進新型產業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協同創新組織建設,支持社會力量創辦科技研發服務機構。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立一批高水平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完善中試、檢驗檢測等服務平臺。實施高新區提檔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縣(市、區)。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完善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探索“市場出題、政府立題、企業擔題、協同破題”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完善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機制,健全以增加科技人員收入爲核心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加強軍民融合創新,探索軍民共建共管創新基地,推動軍民創新要素雙向流動、滲透兼容,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二)大力推進金融創新。搭建金融服務新平臺,提升產權交易中心、股權交易所、金融資產交易所、環境能源交易所等平臺功能,完善金融要素交易市場體系。構建金融服務新體系,加快地方金融機構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增多做優金融主體,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和投資公司,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政府+保險+銀行”合作機制和縣鄉村三級金融服務新模式,加快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格局。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開發金融服務新產品,大力發展融資租賃、金融租賃、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推進股權資產證券化,加快發展各類型股權投資基金,擴展保險資金投資領域和規模。強力推進直接融資,支持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擴大股權、債券和票據融資規模,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拓展金融服務新功能,圍繞服務科技創新、實體經濟、貿易、“三農”等重點領域,拓展融資擔保、風險補償、結算等服務功能。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支持。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

(三)大力推進管理創新。改進經濟調控方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企業管理科學化、標準化和智能化,開展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示範。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管理人才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由管企業爲主向管資本爲主轉變,探索以管資本爲主實施國有資本授權經營的有效途徑,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管理。

(四)大力培養和聚集創新創業人才。引進用好京津人才智力,靠事業、感情、待遇引智聚才,加強區域科技人才制度銜接,搭建科技人才信息共享平臺,健全跨區域人才流動機制,吸引京津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團隊到河北創新創業。實施重點人才工程,圍繞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搭建人才戰略平臺,完善重點人才項目支持體系,加強“巨人計劃”“百人計劃”和“三三三人才工程”等人才培養扶持項目建設。培養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引才聚才方式,實施更開放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需求預測和調整機制,推行緊缺專門人才動態目錄制度,大力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健全人才管理體制,完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清除人才流動障礙,強化人才投入優先保障,創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人才服務水平,健全人才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格局。

(五)大力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鼓勵發展衆創、衆包、衆扶、衆籌支撐平臺,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衆創空間和創新創業社區,完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激發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情與活力。大力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實施苗圃、雛鷹、科技小巨人和新三板掛牌四大工程,圍繞梯度化發展,強化差異化服務,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裂變式增長。

(六)拓展現代基礎設施建設新空間。建設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打造“南北貫通、東出西聯”的大交通格局,實現市市通快鐵、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積極發展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加快建設京唐、京衡、石濟等快速鐵路。實施太行山、津石、京秦等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推進幹線公路升級改造、農村公路路網、貧困地區和山區通道建設,確保全省51個民族鄉建成農村公路1250公里。提升港口服務功能和綜合運輸能力,完善集疏運體系,與天津共建北方航運中心,打造“一帶一路”東部北方起點。加快石家莊區域樞紐機場和承德、邢臺、衡水等支線機場建設,推進張北、三河等通用機場建設,建成全國通用機場大省。推動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客運聯程聯運“一票制”和貨運多式聯運“一單制”。加強現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水資源配置,加快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引黃入冀補澱、雙峯寺水庫及烏拉哈達水利樞紐等重大供調水工程建設,推進河渠湖庫水系連通,構建現代水網體系。提升防洪抗旱減災能力,完成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推進骨幹河道、重要支流、蓄滯洪區、山洪災害防治等重點工程建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灌溉、河塘整治、抗旱應急水源等工程建設。啓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強現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寬帶網絡提速降費和無線局域網絡(wifi)免費全覆蓋,加快互聯網基礎網絡向下一代演進,推動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實現光纖到樓入戶進村,建設張家口、承德全國信息交換樞紐。加快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電動車充電樁(站)、文化藝術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功能現代化。

四、堅持轉型發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圍繞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和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以“中國製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計劃爲引領,以京津冀產業佈局調整和產業鏈重構爲契機,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以結構深度調整振興實體經濟,推進傳統產業集羣轉型提升工程、新興產業集羣引領壯大工程,加快形成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共同主導、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

(一)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強化倒逼機制淘汰一批,落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特別排放限值,根據產業政策,提高能耗、污染物排放標準,實行差別電價水價、要素激勵等政策,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等手段,倒逼不達標產能退出市場,加快淘汰一批落後產能、落後技術工藝、落後生產設備。積極化解過剩產能,鋼鐵、水泥、玻璃產能分別控制在2億噸、2億噸、2億重量箱左右。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一批,啓動新一輪技術改造,以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制定“互聯網+製造業”“互聯網+產業集羣”路線圖,加強質量品牌標準建設,實施千項新產品開發、千項名牌產品培育“雙千工程”,建設一批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引領河北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推動裝備製造業成爲全省第一主導產業,打造“河北製造”升級版。推動企業重組整合一批,支持企業間開展戰略合作和兼併重組,加快組織架構變革和流程再造,推進鋼鐵等重點行業企業整合重組,壯大擁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團。推動傳統產業橫向融合發展,通過資源、資本、技術等要素跨界跨區域集約化配置,積極發展衆包設計、雲製造等新型製造模式和產業組織方式,促進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和社會化物流,培育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向沿海、園區和海外轉移一批,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和土地資源、環境容量優勢,完善稅收和經濟總量分享、環境容量分擔等“飛地”政策,推動鋼鐵、石化、重型裝備製造等重化工業向曹妃甸區、渤海新區轉移。完善園區配套服務功能,強力推動企業進區入園。加大“退二進三”力度,把不適於在城市建成區發展的鋼鐵、化工、電力、醫藥等企業遷出城區。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鼓勵關停企業二次創業,轉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

(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明確發展方向,瞄準市場消費需求和技術發展前沿,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以大數據爲重點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加快打造一批先導產業。培育領軍企業,每年滾動推進百項重點項目建設,集中資源扶持技術水平高、帶動力強的企業發展壯大,每個市重點引進培育2-3家領軍企業,打造行業發展局部強勢。構建產品羣產業羣,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規模優勢、提升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水平,加快培育壯大以高鐵動車、數控機牀、工業機器人、工程機械等爲重點的先進裝備製造產業集羣,以大數據、雲計算、集成電路、衛星導航及位置服務等爲重點的新一代信息產業集羣,以現代中藥、基因工程藥物、新型製劑等爲重點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羣,以光伏、風電、核電、地熱、儲能電池、智能電網等爲重點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產業集羣,以液晶顯示、碳纖維、亞穩材料、石墨烯等爲重點的新材料產業集羣,以環境監測裝備、煙氣治理裝備、污水處理設備、大宗固廢利用等爲重點的節能環保產業集羣。強化政策扶持,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完善產業配套體系,鼓勵發展天使基金、創業投資等股權投資基金,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多元支撐。

(三)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拓展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領域,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高端服務業,實施智慧物流、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科技服務、電子商務、工業設計、文化創意、旅遊休閒、健康養老等重點行業發展行動計劃。催生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業態,鼓勵跨界競爭、跨界融合,以大流通鏈、大數據鏈爲重點,延伸產業鏈條,構建服務業發展新模式。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業,推進商貿流通提檔升級,建設國家級鋼鐵、煤炭、鐵礦石、農產品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整合壯大一批知名展會,積極承接北京批發市場、物流功能疏解,打造大型現代商貿物流園區,建設石家莊、唐山、邯鄲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廊坊國家一級快遞樞紐節點,開通“石—新—歐”“冀—蒙—俄”國際貨運班列,拓展國際綜合物流通道。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推動建立京津冀大旅遊格局,高標準建設環首都、環省會、沿海、燕山—太行山旅遊產業帶,重點打造紅色遊、皇家遊、濱海遊、草原遊、冰雪遊、鄉村遊等旅遊品牌和精品線路,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形成“大旅遊、大產業、大發展”的局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引進優勢企業,培育新型市場主體,加快影視服務、動漫遊戲、數字文化、演藝娛樂、主題公園等產業發展,培育發展一批文化產業強縣、聚集區和龍頭企業,把文化旅遊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大健康新醫療產業,推動醫藥醫療、保健養生、運動康體、健康管理服務等產業加快發展,重點支持先進醫療器械、遠程醫療、健康諮詢、溫泉養生、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等領域率先突破,構建面向全省人民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試點推行家庭電子醫生。

(四)做優做強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生態、品牌農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佈局,在繼續建好4000萬畝糧食生產核心區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建設環京津、沿渤海、沿燕山—太行山優質農產品產業帶,加快建設京津冀菜肉蛋奶生產供應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物流基地。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促進種地養地結合,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實施山區綜合開發工程,抓好溝域經濟,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打造現代農業、扶貧開發、鄉村旅遊、生態建設綜合發展示範帶。建設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帶,發展都市高效農業。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做精做強畜牧、蔬菜、果品三大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高效漁業,培育藥材、食用菌、苗木園藝等特色產業。積極拓展農業功能,推動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農產品加工業、食品產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規範引導土地流轉,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積極發展農村股份合作經濟,推行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科研機構、農民合作社、農戶“六位一體”經營模式。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信息化管理、品牌化運營,大力推進農業生產機械化,構建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培育以電子商務爲主要手段的新型流通業態,實現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構建組織服務、農資服務、農產品購銷、農業合作金融、農業合作保險、農業科技、農村產權等綜合服務體系。

五、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築平衡發展格局

圍繞增強發展協調性、均衡性,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區域生產力佈局,優化城鄉發展結構,優化兩個文明建設格局,加快形成良性互動、協調共進、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一)精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落實。立足京津冀區域整體功能定位和河北“三區一基地”定位,精準確定功能分區,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精準打造發展平臺和載體,以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爲着力點,聚焦承接疏解、補齊短板,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我省全面落實。

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動製造業功能向省級以上產業園區和合作共建園區聚集,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向資源相對集中、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區聚集,服務業功能向產業基礎好、比較優勢明顯的地區聚集,行政事業性機構和企業總部功能向首都“一小時通勤圈”內的城鎮聚集。精準打造承接平臺和載體,謀劃建設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載體,支持環京津區域、沿主要交通軸線具備條件的中小城市建成“微中心”,加強產業園區等重點承接平臺建設,合作推進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津冀蘆臺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京冀中關村(正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等共建園區建設。着力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推動北京平谷線等京津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向我省延伸,積極謀劃亦莊至廊坊、房山至涿州、大興至固安、通州至燕郊輕軌項目建設。完善公路交通網絡,打通高速公路“斷頭路”,拓寬國省幹線“瓶頸路”。加強津冀港口協作,攜手推進北京新機場建設,基本形成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構建中心城市與衛星城半小時交通圈、京津冀核心區域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

加快補齊河北發展短板。做大做強沿海經濟、城市經濟、縣域經濟,儘快形成新的整體優勢。大力發展沿海經濟,強化港產城互動融合,建設和提升港口運輸、疏港及貿易功能,高標準推進唐山灣生態城、黃驊新城等濱海新城建設,以循環經濟方式重點發展大鋼鐵、大化工、大裝備、大物流等臨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及海洋經濟,形成濱海型產業聚集帶和城鎮發展區。優化提升城市經濟結構,發揮大城市高端要素聚集優勢,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構建以服務經濟爲主的產業結構;發揮中小城市連接城鄉的地緣優勢,主動承接中心城市輻射,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先進製造業和特色產業。打造城市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把中心城區建成金融、文化、商務、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務聚集區。實施老城區升級改造,擴大城市經濟發展空間。統籌新城新區生產、辦公、生活、商業等功能區建設,推進功能混合和產城融合,推動產業園區由單一生產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成爲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增比進位,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創新服務、金融服務保障能力,引導各類生產要素和企業向園區集中,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壯大提升特色產業,對現有特色產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培育壯大資本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特色產業集羣。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證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土地、信貸資金等生產要素,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和監管,保證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支持民營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經營創新等加快轉型升級。實施“百千萬億”行動計劃,加大對縣域經濟、園區經濟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大多數縣(市、區)生產總值超過百億元,一批產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千億元,力爭形成萬億元園區(新區)。推動消費投資出口協調發力,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完善消費政策,引導消費方向,提升消費能力,發揮消費對增長的基礎作用。實施健康養老、信息、旅遊、住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消費工程,着力挖掘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優化投資結構,大力發展民生經濟,打通民間投融資渠道,持續推進一批牽動力、支撐力強的重大項目建設。大力實施出口多元化戰略,着力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匯聚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堅持以政策聚要素、以園區聚要素、以人才聚要素,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金字招牌”,面向全國、面向世界聚集先進要素,加快形成新的技術鏈和產業鏈。

做好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科學推進張家口賽區冬奧場館(地)及殘奧設施規劃建設,加快京張高鐵及崇禮支線、張家口機場改擴建等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實施“科技冬奧”工程,打造崇禮“低碳奧運專區”,爲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打下堅實基礎。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推動冰雪產業、休閒旅遊、會議會展等產業向國際水平邁進,把張家口建成獨具魅力的國際奧運城市。

(二)推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下,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按照主體功能區功能定位,構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打造環京津核心功能區,推動保定和廊坊着力提升非首都功能承接能力,着力建設白洋澱科技城和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加快形成與京津功能互補、協調聯動、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引領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域。打造沿海率先發展區,推動唐山、滄州、秦皇島發揮沿海開放優勢,主動融入環渤海合作發展大格局,着力建設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北戴河新區,打造全省開放型經濟引領區和戰略增長極。打造冀中南功能拓展區,推動石家莊、邯鄲、邢臺、衡水強化先進製造業發展、科技成果產業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農副產品供給功能,着力建設正定新區、冀南新區、邢東新區、濱湖新區,加快形成城鄉統籌發展重要示範區。打造冀西北生態涵養區,推動張家口、承德及太行山區重點提升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遊休閒、綠色產品供給等功能,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三)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圍繞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建設全國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長效機制,推動城鎮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權益平等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

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爲核心,調整完善戶籍、教育、醫療、社保、就業等方面的制度政策,實施居住證制度,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鼓勵有穩定就業和收入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健全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同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機制。發揮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引領作用。優化城鎮佈局形態,在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羣大框架下,做大做強區域性中心城市,強化節點城市支撐作用,提升縣城建設質量和水平,支持環首都15縣建設特色衛星城,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全面提升設區市發展水平,堅持規劃引領和綠色建設理念,調整行政區劃,拉大城市框架,優化城市功能,加強城市管理,推動主城區、新城區和產業園區聯動發展。支持石家莊提升省會功能,發展壯大服務經濟,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建成功能齊備的省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羣“第三極”;支持唐山率先轉型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的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的重要支點和京津唐區域中心城市;支持保定加速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建成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京津保區域中心城市;支持邯鄲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和京津冀聯動中原的區域中心城市;支持張家口加快綠色崛起,努力建成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國際休閒運動旅遊區和奧運新城;支持承德走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雙贏之路,努力建成國家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和國際旅遊城市;支持廊坊創新發展、高端發展,努力建成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支持秦皇島突出濱海、生態、旅遊、科技特色,加快港口轉型升級,努力建成國際濱海休閒度假之都、國際健康城和科技創新之城;支持滄州加快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努力建成環渤海地區重要沿海開放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羣重要產業支撐基地;支持邢臺加快發展和轉型步伐,努力建成國家新能源產業基地、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和冀中南物流樞紐城市;支持衡水加快壯大經濟實力,努力建成冀中南綜合物流樞紐、安全食品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配送基地、生態宜居的濱湖園林城市。支持定州、辛集打造京津冀城市羣特色功能節點城市。實施縣城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全縣域規劃、多規合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產城教融合,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打造有歷史記憶、地域特徵、山清水秀、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有重點地培育發展特色小城鎮。積極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新型城鎮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促進城市管理精細化、公共服務便捷化、基礎設施智能化。

努力建設富有河北特色的美麗鄉村。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綜合抓手,與扶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山區綜合開發、鄉村旅遊業發展統籌推進。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對保留類村莊,一村一策、就地改造;對撤併類村莊,整合資源、有序整治;對中心村,增減掛鉤、聯村並建;對歷史文化名村和少數民族特色村,保護優先、合理開發;對貧困村,重點傾斜、精準幫扶。推進城鄉等值化,做到環境美;推進農業現代化,做到產業美;推進社會治理和諧化,做到精神美;推進生產生活綠色化,做到生態美。完善組織領導、規劃引領、投融資、獎補激勵、民居改造政策整合、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樣式推廣、長效管護、專項考覈等新機制,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把具備條件的農村基本建成美麗鄉村。

(四)推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加強先進思想文化引領,用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志願服務經常化,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省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實施文化強省戰略,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現代傳媒建設和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精品工程和文藝人才培養工程,大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加強新型智庫建設。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河北歷史文化精髓,打造河北特色文化符號。建立健全以政府爲主、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本興辦文化事業。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完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深化文化事業單位和媒體內部改革,健全互聯網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建立健全確保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

六、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堅持綠色富省、綠色惠民,圍繞打造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海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着力解決環境污染突出問題,促進產業結構綠色化轉型,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努力實現河北永續發展。

(一)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深化污染減排,加強鋼鐵、水泥、電力、玻璃、石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開展“車油路”綜合整治、揚塵綜合治理,試點推行煙(粉)塵、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發展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推進氣化河北等重點工程,強化燃煤治理,強力推行集中供熱和清潔能源供熱,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進農村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工程。強化科技支撐,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新工藝,推進水泥、鋼鐵等行業協同處置垃圾廢棄物,構建和完善全省域、全要素、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立體監測網絡,推進“智慧環保”建設。加強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完善區域環境監測預警和信息共享機制。

(二)持續推進綠色河北攻堅行動。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和沿海防護林等生態建設工程,重點建設京津保生態過渡帶和環首都國家公園,着力提升廊道和街道綠化水平,着力建設環城和環村林帶,着力推進成片森林、大型生態林場、骨幹防護林體系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大力實施封山育林,新造林2100萬畝。把太行山作爲全省造林綠化主戰場,確保森林覆蓋率提高8個百分點。實施礦山復綠工程,加快礦山生態環境整治,恢復和提高山區生態功能。對退化、沙化、鹼化草原實行綜合治理,逐步恢復草原生態功能。建設郊野公園、城鄉綠道,提高綠色休閒水平。

(三)持續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行動。深入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擴大治理範圍,通過“節、引、蓄、調、管”等綜合措施,到2020年基本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推進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格潘家口、崗南、黃壁莊等飲用水源地保護,大力開展重污染河流治理,加強重點區域水污染防治。以北戴河及相鄰地區近岸海域爲重點,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加快實施永定河、灤河、大清河、滹沱河、滏陽河等重點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白洋澱、衡水湖等重點湖泊綜合治理。推進荒漠化、水土流失治理,科學防治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四)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按照綠色化的理念優化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立循環型產業體系,推進工業園區、大型企業循環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提高全社會資源產出率。運用產業化的辦法抓生態建設,推進大氣污染治理、造林綠化、礦山生態恢復、尾礦資源綜合利用等生態建設項目產業化,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發展環保服務業,依託生態優勢發展林業經濟、健康養生、休閒旅遊等產業,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五)保障自然資本保值增值。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建立健全用能權、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和交易辦法,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淘汰壓減高耗水產業產能,建設節水型社會。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落實佔補平衡、佔優補優各項政策措施,盤活閒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單位面積產出水平。規範使用農業投入品,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強礦產資源保護開發,提高礦產資源開採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水平,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計劃。

(六)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實施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健全產業、土地、環境等配套政策,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爲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動各地區依據主體功能定位發展。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引導生態受益地區與保護地區、流域上下游之間實施多元化補償。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加強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建設,嚴格環保執法。嚴格生態文明責任追究,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七、堅持開放發展,加快形成改革新局面開放新體制

堅持把改革作爲解決河北所有問題的“關鍵一招”,努力在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上求突破,堅持把擴大開放作爲推動發展和轉型的強大引擎,着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跨越趕超。

(一)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把推動改革的決心和力度、措施和成效作爲檢驗評價幹部的硬標準,引導全省上下樹立強烈的改革意識,爭當改革促進派。積極承擔國家改革試點任務,特別是圍繞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先行先試,大膽突破。聚焦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出接地氣、有抓手、能推動的改革舉措,確保改革落準落細落實。複製推廣全省乃至全國行之有效的改革經驗,鼓勵基層大膽創造,進行差別化探索,使改革更加精準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大膽使用和切實保護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幹部,探索建立改革容錯機制。

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協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大力實施減權放權,簡化審批程序和環節,以剛性制度管權限權,提高政府效能。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規模擴大,降低行政成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分類改革和監管,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探索以專利、技術、經營、管理、信息等生產要素作價入股方式,促進股權結構多元化。完善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篩選一批優質項目,鼓勵支持民營資本進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合理劃分省與市縣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結合稅制改革和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省以下政府間財政收入劃分,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建立以一般性轉移支付爲主、專項轉移支付爲輔的轉移支付體系。深化價格機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定價制度,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干預,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全面放開競爭性領域商品和服務價格。深化農村改革,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權能,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健全農村基層民主管理制度特別是村民自治制度,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改革,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探索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方法和路徑。積極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

推進與京津改革同步。堅持各領域的改革向京津看齊,力爭與京津同步,京津正在推行、中央政策允許的改革舉措積極在河北實施,京津改革的成功經驗儘快在河北複製推廣,加快縮小和消除與京津體制機制、發展環境的落差。爭取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天津濱海新區政策向我省延伸。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

(二)以全面擴大開放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牢固樹立全方位開放、包容性開放、區域協同開放的新理念,更加主動地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等國家開放大格局,在全球範圍配置資源,拓展對內對外開放空間。

增創對外貿易優勢。建設對外開放功能區,加快滄州等綜合保稅區申報和建設,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保稅監管場所,構建跨區域、高水平的開放高地。發展優進優出貨物貿易,擴大有利於轉型升級的技術和產品進口,實現由貨物出口爲主向貨物、服務、技術出口相結合轉變。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積極發展信息技術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等服務外包,推進基於“互聯網+”模式的服務貿易。建立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打造一批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外貿企業,推動跨境電商走向專業化、產業化。鼓勵外貿商業模式創新,積極發展離岸貿易、國際中轉貿易、市場採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以及大宗商品期貨保稅交割業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複製推廣國內自由貿易試驗區在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服務業開放以及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面的制度創新經驗,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

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促進外資來源地多元化,鞏固港臺、日韓等優勢地區,拓展歐美、拉美等潛力區域,着力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着力發展跨境融資,鼓勵優勢企業境外上市,或通過國內自貿區開展跨境人民幣借款和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業務。開展境外股權收購,抓住低成本收購境外企業的契機,多形式開展企業、品牌、營銷網絡收購,通過競爭優勢的移植嫁接,促進我省企業跨越式轉型升級。推動外商投資便利化,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着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把河北打造成富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在充分利用境外資金的同時,加強省際間經濟合作,做好對口支援工作。

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搭建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發揮優勢大企業、大集團帶動作用,推動鋼鐵、水泥、玻璃、電力、紡織服裝及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走出去,實現由產品輸出向產業輸出轉變,以國際產能合作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抱團出海,積極參與境外產業園區、經濟特區等園區開發建設,培育一批河北跨國公司,形成參與國際分工的河北方陣。加強農業國際合作,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加大金融對走出去企業的支持力度,有效防範風險。

八、堅持共享發展,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按照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注重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着力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深入實施民生工程,借力和引進京津公共服務資源,全面推進社會事業發展,讓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程。把扶貧攻堅擺在改善民生的首要位置,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範區爲主戰場,以產業扶貧爲突破口,全面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做到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大力實施“五個一批”行動計劃,通過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通過異地搬遷安置一批,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通過低保政策、醫療救助、社會保障等兜底一批。拓展扶貧路徑,實施特色農業扶貧、旅遊扶貧、家庭手工業扶貧、新能源扶貧、文化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社會扶貧等。打好體制機制創新組合拳,完善政府投入、金融支撐、股份合作、耕地開墾收益分享、“互聯網+扶貧”、對口扶貧、考覈評價等機制,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層層簽訂軍令狀,一村一個工作隊,一戶一個責任人。推動京津兩市縣(區)與我省貧困縣開展對口幫扶。

(二)實施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工程。健全科學的工資水平決定機制、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機制、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全面落實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政策,改革津補貼制度。拓寬居民投資途徑,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羣體收入水平。

(三)實施創業就業扶持工程。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提高技術工人待遇。鼓勵科研人員創業創新,提高大學生創業就業比例,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多渠道開發創業就業崗位,積極發展互聯網創業就業模式,推進電子商務領域創業就業。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和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加強就業援助和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強化創業就業培訓,做好結構調整中企業穩崗轉崗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完善就業實名制動態管理辦法,提高就業穩定性和質量。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四)實施社保擴面提標工程。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整合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和經辦管理。全面推進醫療、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跨區域轉移接續政策,推進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實現醫療保險京津冀區域內就醫直接結算。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穩步提高社保待遇和水平。完善籌資機制,強化徵繳責任,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改進保障方式,提高保障質量。大力發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逐步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實現農村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加快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和商業養老保險。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落實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五)實施教育提質惠民工程。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爲重點任務貫徹到國民教育全過程。優化教育資源佈局,推動國小高年級向鄉鎮集中,國中向重點鎮集中,高中和職業教育向縣城教育園區集中,推廣“產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提高學前教育的普及水平和保教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推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樣化發展。大力發展面向經濟主戰場的現代職業教育,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建立現代教育制度,吸引京津重點高校來我省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或設立分校,與我省高校共建特色學科,支持中外合作辦學。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抓好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支持特殊教育發展,辦好繼續教育。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六)實施健康河北工程。制定實施專項推進計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藥品價格,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遠程醫療。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或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重組,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積極推進與京津合作辦醫。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立完善城鄉居民大病、常年服藥慢性病大額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大力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現代中醫藥產業。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幫助計劃生育家庭解決實際困難。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積極發展老齡事業、紅十字事業、殘疾人事業,切實保障婦女兒童權益。

(七)實施公共安全工程。加強平安河北建設,以信息化爲支撐加快建設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有效應對新常態下、新業態中各類社會風險。推進智慧網格建設,加強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提升網絡安全保障和管理能力,建設安全、和諧、綠色互聯網。嚴密防範、依法懲治違法犯罪活動,強化反恐防暴和反邪教工作。深化“護城河”工程,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應急保障體系,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提升氣象、地震、地質災害防禦能力。以羣衆工作統攬信訪工作,着力打造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健全多元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推進安全生產隱患排查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實現安全生產狀況根本性好轉。

(八)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工程。推動監管關口前移,建立全程可追溯制度,加強基層監管能力,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強化農產品安全源頭治理和生產、加工、儲運、流通全過程監管,全面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依法打擊假冒僞劣商品,讓人民羣衆更加放心滿意。

九、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匯聚奮發作爲抓“xx”規劃落實的強大合力

順利實現“xx”規劃目標任務,黨的領導是根本政治保證。各級黨委要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運用“四個重要法寶”,切實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高領導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最廣泛地動員全社會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完善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管全局、管方向、管政策,發揮各級黨委(黨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黨委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強化專業思維,增強專業素養,掌握專業方法,提高依法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強化全委會決策和監督作用。完善黨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定期分析經濟形勢、研究重大方針政策的工作機制,健全決策諮詢機制。完善以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新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考覈評價辦法,發揮考覈“指揮棒”作用。強化基層黨組織整體功能,夯實基層基礎,加強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建設。

(二)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爲、協同發展”,緊緊圍繞“八破八立”,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和體制機制障礙。按照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堅持用講話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指導行動,帶着感情學,帶着責任幹,準確把握精神實質,毫不動搖貫徹落實,在貫徹xx重要講話精神上取得更大實效。聚焦發展理念創新解放思想,把創新、轉型、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轉化爲各級各部門的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在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取得更大實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解放思想,推進路徑創新、政策創新、措施創新、服務創新,對標先進,創先爭優,在推進改革創新上取得更大實效。

(三)強化法治建設的保障作用。

一、科學把握“xx”發展面臨的形勢,增強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的信心和決心

“xx”時期,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節點,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任務,爲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奠定重要基礎。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國內外形勢變化,準確把握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在認真總結“xx”時期工作的基礎上,以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統籌謀劃好“xx”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一)“xx”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就。“xx”時期是我省發展歷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頑強拼搏、開拓創新,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對河北的重要指示,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識、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抓協同、治污染、惠民生各項工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綜合實力持續提升,預計全省生產總值達到3萬億元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4%左右;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裝備製造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農業生產連年豐收;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局良好,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領域率先推進,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改革開放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步伐加快,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主要節能減排目標超額完成,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爲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改善作出重要貢獻;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加快構建,城鄉面貌大爲改觀,預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突破50%;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500萬人實現穩定脫貧;社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五年來的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給我們以深刻啓示:必須轉變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積極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化解過剩產能、治理大氣污染,着力破解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必須激發內生動力,深化改革開放,提升創新能力,努力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必須持續改善民生,紮實辦好惠民實事,讓人民羣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必須正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在改革發展中促進社會穩定,在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必須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加強和鞏固全省上下的大團結,匯聚形成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必須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端正用人導向,堅定不移反腐敗,馳而不息轉作風,爲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xx”時期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主題,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孕育着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和突破。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前景仍然廣闊,具有巨大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綜合判斷,“xx”時期是我省重大戰略機遇疊加期,特別是xx親自謀劃和推動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第一次把河北全域納入國家戰略,爲我們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中央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使京津冀城市羣成爲帶動全國發展的主要空間載體,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爲我省加快轉型、加快發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動力和活力,爲我省擴大對外開放、聚集國內外先進要素搭建了更高更大的平臺,爲我省闖過改革深水區、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將在縮小我省與京津發展落差、優化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改變城鄉面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帶來全方位歷史性的變化,使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扭轉東部區位、中部水平的發展狀態,實現跨越趕超。國務院批覆實施《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爲我省在更大區域參與生產力佈局調整和產業鏈重構,加快沿海地區率先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冬奧會舉辦權,爲促進我省區域協調發展,培育壯大冰雪產業等新興產業,提高河北知名度、美譽度、開放度提供了重要機遇。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爲我省打通開放新通道,打造國際產能合作新樣板,實現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機遇。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爲我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新產業新業態加速成長提供了重要機遇。中央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大力倡導“三嚴三實”,爲我們優化政治生態提供了重要機遇。機遇承載使命,機遇考驗擔當,我們必須倍加珍惜、牢牢抓住、用足用好。

(三)“xx”時期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要清醒認識到,未來五年征程中,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着許多矛盾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質量效益不高,調整產業結構、化解過剩產能任務艱鉅;創新能力不足,在增長動力轉換中培育新的增長點任務艱鉅;城鄉發展不平衡,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任務艱鉅;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不足,人民羣衆收入水平較低,貧困人口仍然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艱鉅;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問題正在集中顯現,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任務艱鉅;社會風險和矛盾更加凸顯,保持和諧穩定任務艱鉅;體制機制障礙突出,深化改革開放任務艱鉅;幹部隊伍中還存在不作爲、慢作爲、亂作爲現象,轉變工作作風、提升素質能力任務艱鉅。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責任意識,以更大的勇氣和魄力破解難題、砥礪前行。

(四)堅定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信心和決心。總體看,“xx”時期我省面臨的機遇千載難逢,抓住用好就能實現跨越趕超;挑戰不容迴避,應對得當就能轉化爲新的發展契機。河北發展正處在一個必須大有作爲而且能夠大有作爲的關鍵時期,發展不好不行,發展慢了也不行。我們必須來一次思想大覺醒、精神大振奮、力量大匯聚,一天也不能耽誤,一刻也不能懈怠,凝心聚力肩負起神聖使命,闖出一片改革發展的新天地,奮力開創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的新局面。

二、明確“xx”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xx”時期,是我省深入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關鍵階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也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期。要審時度勢,科學提出符合省情實際的奮鬥目標、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努力建設一個經濟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優美、政治更加清明、人民更加幸福的河北。

(一)“xx”時期我省發展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深入貫徹xx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高舉發展、團結、奮鬥的旗幟,堅持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協同發展、轉型升級、又好又快的工作主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爲中心,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重點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爲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河北篇章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二)“xx”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我省“xx”規劃目標的設定,要緊密結合河北實際,充分體現中央“xx”規劃建議的要求。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發展邁入中高端,質量效益提升幅度高於周邊地區;環境治理大見效,空氣質量改善程度明顯高於以往;生產總值比XX年翻一番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XX年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綜合實力跨上新臺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左右,到2020年突破4萬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到2020年力爭達到4000億元,基礎設施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承接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取得重大成效,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實現重要突破,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與京津發展差距縮小,建設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取得重大進展。

——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明顯提高,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化解任務全面完成,新增長點形成規模,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服務業主導作用明顯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以上。

——新型城鎮化邁出新步伐。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體系更趨合理,城鎮功能和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顯著提高,具備條件的農村基本建成美麗鄉村,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

——改革開放開創新局面。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競爭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基本構築起開放型經濟體系。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經濟增長,就業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人民羣衆生活質量、健康水平、居住環境明顯提升。

——社會文明達到新水平。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法治素質明顯提高,人民民主更加健全,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實現重大突破,空氣質量明顯好轉,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pm2.5濃度較XX年下降40%,污染嚴重的城市力爭退出全國空氣質量後10位,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5%,天藍、地綠、水清、村美的美麗河北基本展現。

(三)完善發展理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把創新擺在全省發展大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科教興冀和人才強省戰略,系統推進以科技創新爲引領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轉型是河北經濟建設的主攻方向,必須打破傳統發展路徑依賴,強化質量效益導向,全面提升發展層次和水平。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係,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必須注重人與自然和諧,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開放是河北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內外聯動,堅持內外需並重、進出口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重、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圍繞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轉型、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係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堅持把新的發展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以發展理念創新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質量效益提升,把全省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四)推進“xx”時期發展的基本原則。

——必須堅持協同發展。把京津冀協同發展貫穿到各個領域各項工作,立足功能定位,統籌謀劃佈局,落實重點任務,在主動服務京津、接軌京津中實現河北又好又快發展。

——必須加快轉型升級。堅持科學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路。

——必須深化改革開放。着力破除制約發展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突破重點領域改革,以改革紅利對衝經濟下行壓力,面向京津、面向全國、面向世界,全方位擴大開放。

——必須強化法治保障。紮實推進法治河北建設,推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維護穩定的能力,加快建設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必須切實改善民生。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必須加強黨的領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導,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激發幹部羣衆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樹正氣、講團結、聚合力、促轉型”的濃厚氛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