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林業局德國考察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3W

經國家外專局批准,由陝西省林業廳組織省、市、縣有關林業管理技術人員20人,於XX年9月13日至10月2日赴德國進行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培訓。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陝西省林業局德國考察報告

一、赴德培訓基本情況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國土面積35.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201.2萬人,全國劃分爲16個州。此次培訓主要在德國中南部的黑森州、萊茵蘭-普法爾茨州、巴伐利亞州進行,具體地點主要是賓根大學、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自然保護區、黑森州森林保護協會總部和巴伐利亞州林區。培訓內容主要是研究學習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特點與方法,德國森林多功能利用的結構與範例,德國森林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機制與途徑等。培訓方式主要是集中聽課、現場考察、與德國專家共同座談討論等,先後考察的林地現場有40多處。這次培訓受到德國黑森州和巴伐利亞州森林保護與經營協會的大力支持,通過培訓考察,使全體成員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學到了許多實用技術和管理經驗,圓滿完成了培訓考察任務。

二、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主要特點

1、私有制林業爲主體,國有、社團、私有多種林業經營形式並存

德國自然條件優越,南部爲阿爾卑斯高原山地,中部爲丘陵和中等山地,北部爲冰漬平原,北臨波羅的海和北海,境內河流、湖泊星羅棋佈,海洋性氣候和內陸性溫帶氣候並存,年降雨量500-1000毫米,風調雨順,林木生長的極端立地條件很少,自然條件較爲優越,十分有利於林木的生長髮育。德國森林面積1080萬公頃,森林總蓄積量3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約爲30%,而且林木生長立地條件好,森林分佈均勻,林份質量高,生態功能十分明顯。這些森林,成爲支撐德國林業生態環境的主體。

德國的森林所有制形式有三種,一是私有林地,全國共有46%的森林爲公民個人所有。二是國有森林,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都有所屬的森林及林地,共佔34%。三是社團包括教會、公司團體、市鎮政府所有林,佔20%左右。所以,德國的森林私人經營保護佔主體,全國私有林林主人數130萬,佔全國人口的1.6%,其人數是從事農業生產人數的兩倍多,但私有林林主人均林地3.8公頃,因此,德國的森林總量大,林主多,林地分散,除山地森林、四通八達的公路綠化、城市綠化外,其他大量的林木多是成片栽植、分散分佈,佈局合理,分佈均勻。其生態環境景觀是各類林地遍佈山區與平原,遍佈城市與農村,森林與草地、林木與農田、林地與城鎮美麗相間,相互映襯,形成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加上藍天白雲,顯得分外生機勃勃,清爽宜人。

2、林分質量高,林地產出多,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明顯

德國森林,既有數百年曆史的遺留,又有近代不斷的人工營造,人工林佔全國森林面積的79%。近40年來,德國淨增森林面積400萬公頃,造林樹種有云杉、冷杉、橡樹、山毛櫸、樺木等,造林成活率95%以上。現有林分,針葉林、闊葉林及針闊混交林均有,其中以針葉林與針闊混交林爲主,約佔整個森林面積的60%。德國林分的主要樹種組成是,西部,雲杉佔45%,松樹類佔54%,山毛櫸24%,橡樹9%;東部,這些比例大體是西部相應樹種的一半。所營造的林分,針葉純林,栽植與生長密度大,枝條自然稀疏明顯,林木鬱閉早,樹幹通直,林相整齊,林地對光熱水土等自然因子利用充分;針闊葉混交林,樹種搭配合理,栽植排列有規律,上下林層清晰分明,無明顯病蟲害。因此,德國林地生產力高,林分質量穩定,林木出材率高,森林的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明顯:

(1)木材工業生產與貿易方面,全國立木年生長量6000萬方,年採伐木材4000萬立方米,年增林木蓄積XX萬立方米;

(2)森林生態與社會效益方面,德國設自然保護區5000處,其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8%,設風景保護區6000多處,佔國土面積25%,有國家公園13個,佔國土面積2%,有面積較大的自然公園67個,其較爲直接的保護與利用面積佔國土面積的28.8%,與30%森林覆蓋率相比,可以說是“全林”保護與利用。

這些森林,分散各地,連綿不斷,淨化空氣、涵養水源能力很強。世界著名的多瑙河境內全長650公里,萊茵河865公里,以及其他衆多河流湖泊等,水量豐富,水質清澈。空氣質量,以德國西南部的賓根爲例,空氣總懸浮物含量小於20微克/立方米,僅爲我省十大環境監測區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可以說,這是德國森林生態功能較爲強大的最有力的說明。在這樣一個空氣潔淨清新、氧氣與負離子等含量充分的環境裏工作生活、休養休閒、度假旅遊,宜人方便,森林的社會效益很大。如黑森州有一森林公園,面積700公頃,年進入林區修養休閒的人數超過100萬。德國的森林,現已成爲提升本國文化和產品品牌,保持後工業化高度物質文明社會生產生活的一個重要手段。

3、林業生產與管理體系完善發達

主要體現在,一是林業法律地位高。德國將林業行政部門管理權利納入了憲法和法律條文,由憲法和法律賦予林業部門管理林業的職能,賦予各州保護生命、保護森林的神聖職責。德國林業工作人員的年度用工與費用開支計劃、木材採伐計劃要經過議會審批,批准之後,林業局才能在這個大框架內安排批准各林主採伐申請。對私有林,法律規定一年只能採伐1公頃,採伐1公頃必須新造1公頃;所伐樹木,必須是超過一定樹齡的林分,如雲杉,採伐樹齡必須大於80年。另外,聯邦政府與各州州政府等,通過各種形式,開展林業宣傳、培訓和教育,提高全民、特別是森林所有者的守法意識,使德國的林業及生態環境保護完全進入了一個法制的軌道。二是林業管理務實高效。德國的林業管理,機構簡單,職能明確,工作人員少而精,簡捷高效。同時,德國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許多林業生產、經營服務,由林業專業協會、中介組織完成,完全是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以黑森州爲例,森林保護協會有會員4500名,每人年費25歐元,供協會及協會工作人員各項開支,保證協會正常開展相關技術與市場營銷服務。州政府也設立林業技術宣傳與推廣機構。如巴伐利亞州XX年在瑞根設立了州立林業技術宣傳推廣站,爲林區森林經營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值得一提的是,該站在建設中,專門設計配備了太陽能發電與供電設備、燃木渣供熱鍋爐,用以加強生態型能源利用的推廣與示範,是今後能源利用與林木保護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德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可以借鑑的經驗

(一)堅持封山禁牧。二戰後,德國森林恢復很快,重要原因是造林地的保護上,繼續實施了封禁措施。據介紹,德國的封禁措施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實施。現在,樹林成林後,牧草發展起來了,即使部分解禁,牛羊等牲畜也多在草地上取食,很少危害樹木。可見,封禁措施在地域與時間上具有普遍性,我省的這一舉措,也必是能經得住時間檢驗的,繼續堅持,定會取得顯著成效。

(二)堅持營造混交林。混交林抗病蟲害、利用生態因子充分、能增加林地生產力等,其優勢顯而易見,其理論與實踐均很成熟。因此,應加大政策與投資力度,堅持設計混交林,營造混交林。

(三)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力度、宣傳力度。我們與德國在林業上的差異,重要原因是觀念與認識上存在差距。德國國民的環境觀念強烈,自覺保護意識明顯,可以看到,不論是村莊周圍、公路兩旁、河流岸邊,成林的林木整齊,林地無生活垃圾,成行的中間沒有空缺,單生的枝下高很低,樹冠上下圓滿,其對一草一木的愛護程度顯現得淋漓盡致。德國人認爲,森林是國家的生命。由於經濟體制思想等原因,我們在採伐與日常保護林木方面,儘管較前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需要加強與改善的潛力還很大,還需要在提高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認識方面下大力氣,促使生態環境保護既成爲依法治國的內容,又成爲全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自覺行動。

(四)繼續加快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建設步伐。我省現有森林面積636.8萬公頃,其中天然林467.9萬公頃。天然林禁伐後,這些林地,主要由六個省屬林業局和234個國營林場經營管護。天保工程之後,我省天然林的保護與利用,仍將既離不開政府的資金投入,更離不開保護性合理的開發與利用,離不開通過社會與市場解決經費、服務於社會等。其有效途徑仍將是設立自然保護區與森林公園並舉,既有目標的進行保護,又積極開展森林的休養休憩開發利用,增加收入,改善保護條件,增強保護能力。我省現有自然保護區25個,總面積74.5萬公頃,僅佔全省國土總婊?.6%,截止目前,全省已批建各類森林公園69處,經營面積25.8萬公頃,森林公園佔全省林地總面積的1.2%,不考慮重疊因素,兩項合計也僅有4.8%。如能在不斷完善、提高現有保護區和森林公園保護與旅遊設施水平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這一步伐,必將爲我省森林保護的長期穩定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通過此次培訓,學員對德國林業的發展現狀、人們對森林及林業的認識與態度、森林與林業在社會發展與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與地位、德國大面積造林的主要技術與方法、德國森林經營利用的理念和現代化手段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認識和掌握,對德國森林經營的政策法規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爲今後指導本地區、本單位的林業各項建設工作增加了更廣泛的理論與實踐依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