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通用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5W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1

1982年,結束4年的部隊生涯,黃和平來到重慶打工。20__年初,他在渝中區望龍門街道二府衙擺攤。本着“爲社會做點事”的思想,黃和平力爭把修鞋、擦鞋做到最好,價格公平合理,技術精益求精。每年渝中紅巖黨員志願者服務活動,黃和平還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義務爲大家擦皮鞋。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通用9篇)

長年幫助多位老人

黃和平擺攤的公路對面,住着蔣志中、景耀碧這對老夫婦。只因景婆婆的一個求助,黃和平當起蔣爺爺的“雙腳”。數年如一日,只要逢週末天氣好,不管修鞋鋪多忙,黃和平都要揹着蔣爺爺下樓,讓這個癱瘓在牀50多年的老人曬曬太陽。

近幾年,景婆婆年歲已高,還患上了半身不遂。黃和平更多地承擔起了照顧蔣爺爺的責任:蔣爺爺上枇杷山公園玩,他把不便乘車的蔣爺爺用輪椅從公園大門口推到最高處,來回花了5個多小時;蔣爺爺癲癇發作,黃和平扔下手裏的活路,背上他就往附近的醫院跑;路上蔣爺爺小便失禁,黃和平寬慰老人家,幫忙掛號、辦住院手續,還買了水果去醫院看望……

不僅是蔣爺爺,周圍的其他人也長年得到黃和平幫助:劉光碧婆婆的小商店開在黃和平補鞋攤對面,每逢搬個啤酒、換個燈泡,黃和平從不推辭;黃和平家隔壁的朱德興爺爺家裏沒有浴室又無人照料,黃和平就揹着朱爺爺往返於500米外的澡堂,直到一年多後朱爺爺去世……

希望入黨 社區掀起榜樣學習熱

“黃皮匠”上了電視,中央電視臺“身邊的感動”欄目記錄了這個進城務工的普通農民不普通的人生;20__年,黃和平獲評感動重慶十大人物……一系列的榮譽讓黃和平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對老人的照顧更加周到了,對上門求助的,只要力所能及就來者不拒。

社區出了這樣的好人好事,大家都感到高興。談論黃和平的居民更多了,學習黃和平的人也更多了。黃和平有一個心願:加入中國共產黨。他說,自己作爲一個農民,只是踏踏實實做事。能得到大家的讚賞,他感到非常榮幸,他還會繼續做老實人,幹老實活,努力爲社區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2

大事難事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__學院的學生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在行動中踐行初心,勇擔使命,把一面面黨旗插到抗疫第一線。他們都說:"必須衝鋒在前,因爲我是黨員"。這些都充分發揮出了一個大學生黨員應該起的先鋒模範作用,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愛的人兒吧!

我願爲"抗疫"出一份力

我是__學院__班學生__,我們從_月__日開始疫情防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全體黨員幹部要立即行動起來,戮力同心、衆志成城,勇於擔當、迎難而上!做爲一名普通黨員同志,首先要起到帶頭作用,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築起一道生命防線,發揮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兌現那一句鏗鏘響亮的入黨誓言!

從元月__日起,__村黨支部村委會召開成立疫情防控小組以來,提倡黨員幹部帶頭做好防控防疫工作,打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堅決響應黨支部決策,我作爲預備黨員,聽從村黨支部防控安排,認真落實澄城縣疫情防控,"十不準十倡導"。把黨員羣衆組織起來,通過廣播、標語、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全方位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做到宣傳家喻戶曉。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的召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築起一道生命防線,發揮出一名共產黨員的忠誠擔當,兌現那一句鏗鏘響亮的入黨誓言!要帶頭義務執勤,勸阻村民不扎堆、不外出!不傳謠不信謠!當好義務宣傳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每天準時到防控點義務執勤,並對防控點進行消毒、對來往車輛進行消毒、登記,對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從大年八年級開始,每天奔走在村巷道,排查武漢返鄉人員,並在各個村口設卡,佩戴黨徽,守護黨旗,在寒風中默默值守站崗,登記勸返外村來往人員與車輛,守護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我要義務爲__村把疫情防控工作當做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做,牢記初心使命,扛起責任擔當,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3

24年前,時爲“硬骨頭六連”所在師偵察排長的楊仕春,在一次邊境作戰中失去雙腿。24年來,楊仕春不要組織照顧,自學中醫,成爲這個師醫院的一名主治醫生,用實際行動詮釋着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1985年9月,經過10多次痛苦的截肢手術後,醫院決定給楊仕春裝假肢。假肢裝上後,楊仕春急不可待,慢慢挪到牀前,雙手反抓頭頂上的牀架,猛地挺了挺身子,希望能夠重新站起來。然而,假肢卻沒有想像中那樣聽從指揮。一陣劇痛,他又摔倒在地。在一個星期裏,楊仕春天天練站立,汗水浸透了衣服,血水染紅了褲管。8天后,他終於在沒人幫扶下站了起來。9個月後,他扔掉了一隻柺杖;13個月後,他把柺杖換成了手杖;25個月後,他甩掉手杖,開始緩慢用假肢行走了。

隨後,不服輸的楊仕春又開始向自行車這個“山頭”發起“攻擊”。大夏天,他頂着驕陽,推着自行車在大操場練習騎車。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當他的一對假肢踩着自行車踏板可以自然伸屈時,站在操場邊上的父親禁不住熱淚盈眶。

剛剛學會了站立行走的楊仕春,又作出了驚人的決定——學習中醫。那時,楊仕春在老家邊養傷邊學習,還拜當地醫院的一位名醫爲師。從家裏到醫院是一段山路,彎道多,坡連坡,他騎着電瓶殘疾車來回奔波。一次,他從家裏前往醫院,下一大坡時,剎車失靈,車子失控直往坡下衝去,坡下就是環城公路,路上盡是過往車輛。情急之中,楊仕春拼盡全力把假肢塞進車輪。車打了個轉,被強行停住,他卻被摔了出去。楊仕春在這條路上奔波了4個春秋。滴滴心血終成果。最終,楊仕春掌握了中醫的基本醫術。1992年,他帶着家人回到部隊,想憑自己的醫術到師醫院上班。然而,他沒有醫師資格證。之後的兩年時間,他白天到地方醫院臨牀實習,晚上自學高等院校醫學系課程。1992年,楊仕春以優異成績考入浙江中醫學院。此時,他的體重不足百斤。開學第一天,楊仕春就遇到一個難題:教室在五樓。一級、二級、三級……10多分鐘後,當滿頭是汗的他終於出現在教室門口時,師生們肅然起敬,全都站起來鼓掌。1995年底,楊仕春拿到醫師資格證,如願以償地成了師醫院的一名醫生。從自學中醫到走上醫生崗位,10年時間裏,楊仕春除了完成學院12門課程外,還認真研讀了30多冊醫學書籍,寫下了50餘萬字的醫案筆記,收集整理了400多個單方、驗方。

在醫院,平時大量接診的是基層官兵。楊仕春常說:“每個官兵都是我的親人,每個患者的病痛都連着我的心。”有段時間,一些戰士患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不止。楊仕春知道有一箇中醫方子可以治療這種病,但其中的魚腥草和馬兜鈴藥房裏沒有。第二天,他騎上自行車趕到駐地附近一水溝旁採集草藥。水溝邊上的地又溼又滑,楊仕春一不小心滑了進去,渾身上下溼了個透,假肢也摔掉了,掙扎了老半天才爬上來。

爲了方便患者,他製作了“醫患聯繫卡”,卡上留有家裏電話號碼,只要有患者來看病,走時就送上一張。從此,家裏的電話成了患者和他聯繫的“熱線電話”。不少戰士,一有個傷風感冒,就想到楊軍醫,掛號掛他的號,他不在醫院,就打電話追到他家裏。20__年12月,楊仕春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痛得直不起身來,而且假肢也壞了。醫院安排他在家休息,可他總惦記着幾個住院的戰士,一天往醫院跑好幾趟。院長知道後,強行“趕”他回去。楊仕春卻說:“院長,我在家堵得慌,不踏實。我的命是戰友給的,現在戰友的生命受到威脅,我哪能不管不問!”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4

___,1993年畢業於衛校。從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暗自下定決心要以護理先驅--南丁格爾爲榜樣,以一絲不苟、嚴謹求實的態度對待自己所熱愛的護理事業。

急診科是醫院的前沿陣地,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每天這裏均要接待幾十名甚至上百名的急診患者,醫護人員每天面對着生與死的搏鬥和血淋淋的場面。作爲急診科的一名護士,深深懂得:急診科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變化快,搶救的最初幾分鐘往往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因此,必須要有過硬的本領和高超護理技術。爲了熟練掌握急救八大儀器的操作,她虛心向老護士請教,主動放棄節假日,勤學苦練,經常在自已身上練習靜脈注射,在模擬人身上練習心肺復甦、洗胃術等,經過刻苦的學習,練就了過硬的急救操作技術,並掌握各種搶救藥品的藥理作用、適應症、禁忌症,爲成功地搶救危重病人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搶救過程中,急診護士先進事蹟她能與醫生密切配合,對大批傷員中毒事件能沉着、冷靜、正確分診,漸漸地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爲急診科的一名業務骨幹。在去年冬天的一個深夜,天寶衛生院送來一名重度樂果中毒的患者,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呈點頭狀呼吸,病情危重,必須馬上清除毒物,插胃管洗胃,可是由於在當地衛生院反覆幾次插管不成功而引起急性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口脣指甲紫紺,如果再用普通方式插胃管,會誘發心臟驟停,導致生命危險。果斷採取在喉鏡下置胃管,經過反覆洗胃,徹底清除毒物,並氣管插管應用人工呼吸機、改善呼吸,及輸液、解毒等對症處理,終於從死神手中奪回了患者的生命,受到病人及家屬的稱讚。

隨着醫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引入競爭機制,中層幹部實行競聘上崗,__年急診科老護士長退休了,富有學識和挑戰自我的在同志們的鼓勵下踊躍參加競聘,並選擇了醫院風險性高、工作繁重的急診科護士長崗位,有好朋友勸她:急診科工作量大、風險性高、護士長事蹟且協調難,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崗位,要競聘也要挑個輕鬆點的崗位。可有卻有她的想法:最艱苦、最繁忙的工作也最能鍛鍊人。她以自己特有的毅力和紮實的理論知識,贏得羣衆的擁護和領導的信任,走上護士長管理崗位。

衆所周知,急診科工作在於一個“急”字,工作忙、累不說,風險還特別大,遇到車禍、中毒、昏迷的、血肉模糊的,全都送往急診科來,這就要求急診科醫護人員必須是一支快速反應、技術精湛、服務優良的隊伍。走馬上任後,爲了保證110聯動及時、高效地進行,狠抓科室管理工作,她以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爲載體,積極組織科室人員開展“以病人爲中心、提供優質服務”、“五聲服務”和“星級護士”評選等優質服務活動,落實首診負責制和首問負責制,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以創“四個一流”爲目標,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便民措施和服務承諾,針對科室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行整改,提高服務質量。狠抓護理質量管理護士先進事蹟報告,嚴格要求護士認真執行“無菌操作”、“三查七對”、“消毒制度”等工作,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有計劃組織科室人員進行業務學習和護理技能操作,狠抓“三基”培訓,每週晨會提問,隨機抽查,每月一次理論或操作考試,每月一次理論或操作考試,每月護理查房一次。並把檢查評比結果與個人績效工資掛鉤。從而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強化了大家的工作責任心,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用嚴格的制度來保障承諾的兌現,用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嚴謹細緻的科學態度,使急診科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多次完成大型災害事故、食物中毒、重大交通事故急救和配合市政府完成特殊的急救任務。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5

媽媽是紅衛戰士,要去守護大家的安全,寶寶乖乖在家!”這是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童遊街道黨羣工作者王小珍跟年幼女兒說得最多的話。自3月25日建陽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以來,作爲黨員的她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心中那面“黨旗紅”,凝聚戰“疫”“紅色力量”,默默地守護人民羣衆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疫情面前,她是戰疫一線“作戰員”。

“我是黨員,我先上!”3月24日晚,接到國際新城核酸檢測點需要支援的消息時,她毅然決然挺身而出,逆行而上衝在一線當起了信息錄入員。從那一刻起,一張桌子、一部手機成爲她的作戰“武器”,一身防護服、一面防護面罩“化身”爲她的戰鬥“盔甲”。雨水打溼了鞋子和衣服,霧氣矇住了雙眼,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但她一刻也不能停,因爲她是共產黨員,更是戰疫一線“作戰員”,她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現場人員核酸檢測信息登記,讓人民羣衆早日見到那片“健康綠”。

那天夜裏,一直忙到凌晨2點,精疲力盡的她匆匆洗漱後,定好5點10分的鬧鐘,等待下一場更爲激烈的戰鬥——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一夜無眠,伴隨着點點星光,她又跟村幹部一同奔赴水尾村檢測點,開始了新的戰鬥,佈置檢測現場、安排臺位、粘貼一米線、拉警戒線、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現場秩序維護,一直忙到下午4點才顧得上吃中午飯。高密度的工作時間和高強度的工作任務讓她“嗓子啞了,腰也直不起來了”。但她無悔,因爲她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守護了人民羣衆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疫情面前,她是戰疫一線“服務員”。

“老奶奶,我們來給您做核酸了!”她是水尾村黨羣工作者,也是該村全員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員,更是人民羣衆的“服務員”。在已完成的三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中,她爲確保轄區內常住人口全員核酸檢測“一個都不少”,總是竭盡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現場近1100人核酸檢測工作。隨後,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帶上醫務人員深入12個自然村,爲30個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上門核酸檢測服務。爲減少老人找身份證的麻煩,她通過人口信息登記表查找到老人的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後進行手工錄入,讓老人足不出戶就能輕鬆完成核酸檢測。“太感謝你們了,還親自上門爲我們服務,真是辛苦了。”雖然,一天的奔波與勞累使得她身心疲憊,但是老人們的一句句問候和一聲聲感謝讓她溫暖萬分。

疫情面前,她是戰疫一線“保障員”。

全員核酸檢測工作三天兩檢,物資調配是關鍵。童遊街道轄區內設有67個全員核酸檢測點共149個檢測臺,調配時間緊、任務重且人員不足,物資調配工作困難重重。作爲黨員的她,堅決服從組織安排與調度,在完成駐點村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後,積極投身物資調配工作,爲下一輪核酸檢測工作做好物資保障。“你是女孩子怎麼也來搬東西了?”在物資調配現場,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每輪全員核酸檢測前一天,她都會出現在物資儲備大樓前。“我負責清點運下樓的物資”“總共有149包物資,我也來一起搬吧”,她總是自告奮勇的“索要”工作任務,生怕“閒”在那裏!遇到村(居)來領取物資的,還會主動去幫忙。正是在她和物質組其他幾位同事的團結協作和不懈努力之下,全員核酸檢測物資調配工作得以順利完成,有效助力了疫情防控工作,守護了人民羣衆健康安全。

“你怎麼又被調來支援這邊了?”這是同事們每次看見她都要說的話。連日來,她拖着疲憊不堪的身子連軸作戰,來回穿梭,奔波支援。“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爲一名共產黨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彰顯了責任與擔當,更用自己的付出凝聚了戰勝疫情的“紅色力量”,守護了人民羣衆期望的那片“健康綠”。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6

張__,女,1969年出生,中共黨員,現爲__市__縣__鎮__村村醫。

村醫是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者,是廣大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守護人”。張__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已經25年,疫情防控以來,今年52歲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後方戰場,以護佑生命的大愛和舍已爲人的奉獻,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安全的“防護牆”。樺南縣樺南鎮雙合村有常駐人口518戶、1346口人,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漢返鄉人員。__年春節,這12人成了張__最牽掛的人,從武漢返鄉回來的12個務工人員,儘管隔離在家,但剛開始還是在村裏造成了恐慌,爲了不讓村民擔心,保障大家的安全,張__每天穿着防護服,拿着聽診器、溫度計和“返鄉人員情況摸排表”,穿梭於村中,爲返鄉人員測體溫、錄數據,給村民宣傳防護方法。期間,武漢返鄉人員吳某某找到她,說自己咳嗽幾天也未見好轉,讓張__幫忙來看看。聯想到近日在網上看到的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醫生的敏銳性告訴她,這件事必須引起重視。在缺少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張__顧不上那麼多,多次往返吳某某家中,量體溫、看症狀,並第一時間向鎮衛生院報告,鎮衛生院立刻協調縣疾控中心爲吳某某診療診斷,最終確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發的咳嗽。事後,大家都問張__:“你不害怕麼?”張__說:“怕,怎麼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羣衆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全村12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爲了確保萬無一失,經縣鄉衛生部門同意,村裏對這12名返鄉人員延長隔離時間7天。本來就已經很煩躁的這些人,延長後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總提出要出來見親人和同學。張__發現這一苗頭後,逐戶進行心理疏導,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覆勸說,與此同時,張__爲了得到他們的理解,開始關心他們的生活起居,由於隔離時間長,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現短缺,她就主動提出爲其購買和運送,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除武漢返鄉人員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張__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來,雙合村村幹部立即進行返鄉人員排查,張__也投入一線開始緊張的監測工作。雖然村子戶數較多,但她從不漏走一戶、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勸她,在家裏打電話問問情況就好了,她卻說:“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醫生,會保護好自己,我得讓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顧他們,密切關注他們”。

儘管張__這樣盡職盡責地看守着大家,但還有個別人有牴觸情緒,說些刺耳的話。“我也不是外地回來的,也沒有接觸武漢回來的人,你幹嘛就不讓我出門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漢回來的人,少管我們。”面對鄉親的指責,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裏,把眼淚流在人後,依然用微笑和柔情進行勸阻和勸說,直到他們理解。有人問張__,這麼堅守圖個啥?她說:“身前是疫情,身後是鄉親,這個關鍵時刻雖受盡委屈但我不能轉身!”張__的母親居住在縣裏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陳舊性腦梗塞,而且有新發病竈,自己是名醫生,自然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母親的病一直都是她在親自照顧。疫情防控期間,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顧不上母親的病,有時通過電話進行詢問,得知母親哪裏不舒服,自己又不能親自在牀前照顧,她總是在電話這頭偷偷地流淚。

不光是母親,自己的女兒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團聚,然而,張__白天入戶走訪,夜間測體溫監測,一家人吃頓飯都成了奢望。女兒雖有些不高興,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裏開始心疼和理解媽媽了。當被問到你這麼做不覺得虧欠家人麼?張__哽咽說:“我自己內心肯定是覺得虧欠了家人許多,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無論如何也不能‘虧欠’那12名返鄉人員和全村的百姓呀,他們的健康是我這名村醫最大的責任和使命。”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7

李__,女,__年5月出生,羣衆,大專學歷。現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梵淨山社區居委委員。20__年1月參加工作,一直擔任該職務。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20__年1月24日晚(除夕),李__接到社區工作羣消息“因疫情情況緊急,請社區兩委所有成員立即回到社區上班”後,李__義無反顧地衝上了疫情防控第一線。然而此時的李__,已是一位懷孕四個月的孕婦。

從那天開始一直到在她分娩之日的前幾天,她一直奮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並沒有因自己孕婦的身份而要求區別對待。在疫情防控剛開始時,她和同事們挨家挨戶地入戶進行外地回銅人員排查登記並宣傳疫情防控方法,面對很多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她都耐心地解釋政策和爲居民們做思想工作。設置卡點執勤後,考慮到她孕婦的身份不能久坐,社區並沒有爲她安排工作,然而李__自己主動請纓去做抗疫後勤保障工作,爲在卡點上日夜執勤的抗疫戰士們送飯送水。有些卡點缺乏物資,她積極與辦事處對接,並主動開車到辦事處領取後又送到卡點上。卡點上登記表沒有了,她又開車到辦公室打印好,送到需要的卡點。社區共設置有19個卡點,給每個卡點輪流送餐一次下來起碼兩個小時,李__就這樣每天從早上8點30分開始開着車在轄區內來回穿梭,直到下午6—7點每個卡點的戰士們都吃上熱氣騰騰的盒飯後纔回家。都說懷孕的孕婦是大熊貓,但是她一直和前線抗疫戰士並肩作戰,並沒有因爲自己是孕婦的身份而懈怠,反而打起更多精神投入抗疫工作中。有人曾問李__爲什麼在懷孕的時候不好好休養身體反而這麼努力的工作,李__回答說“看到同事們都這麼辛苦的工作,如果我就這麼休息着我心裏會感到不安”。

有段時間李__孕吐反應嚴重,但卡點上人員緊張,很多同事都是連軸轉,甚至剛值完夜班後第二天又要值白班,爲了讓值班的同事休息得更好,她沒有請假,而是強忍着不適把東西送到需要的同事手中。李__還主動幫同事承擔在電腦上錄入數據的工作,孕婦不能久坐,而她卻爲了疫情防控的任務常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讓被她幫助過的同事們十分感動。

李__就是這樣一個熱愛社區工作、敢於擔當的社區工作人員,她平時工作中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疫情防控這種特殊時期更是如此,不因自己特殊情況而講特殊,從1月開始到6月份生產的這5個多月的時間裏克服懷孕帶來的各種不適,堅持投入工作,團結同事。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如今疫情防控的工作暫時緩和下來了,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所表現出的捨己爲人、敬業愛崗的精神,讓羣衆們看到了一個社區居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李__爲疫情防控所付出的努力,也讓身邊同事們對這個帶着身孕堅持工作的女同志感到由衷地敬佩,李__身上的堅韌品質與不畏苦不怕難的光輝形象,也一直鼓舞着身邊的人們。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8

責任公司南昌捲菸廠捲包車間乙班有個人的外號叫“老兵”,因爲他是偵察兵退伍,儘管軍裝不再穿在身,但他身上卻始終保持着軍人的堅毅剛強,吃苦耐勞的精神。這個人就是乙班響噹噹的軟包機主擋胡青松。胡青松雖然算不上傳奇人物,但他還真有幾點傳奇的本領。

傳奇之一:學生很多

衆所周知,軟包機是捲包車間的一大難題,機臺難開,產量、質量、降耗都是難以和硬包機相媲美的,因此很多人都不願意開軟包機。唯有“老兵”,不但願意開,而且還帶出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車間每次增加一臺新的軟包機設備時,都是急需增加軟包機的擋車人員的時候,車間每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兵”,因爲他是軟包機的老擋車工了,並把培養新軟包機擋車工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他,他總是笑笑就應承下來。然後你就總能看到“老兵”帶領着他的學生,上班來得最早,下班走的最晚,爲的是能夠儘快爲車間培養出新的軟包機擋車工。如今,他培養的學生大部分都已經走上了軟包機主擋的位置。

傳奇之二:他的機臺最好開

常常能聽到軟包機擋車工抱怨自己的機臺難開,但是“老兵”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抱怨。因爲,他總是能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的機臺調整到最佳狀態,久而久之機臺彷彿也和他有了默契般,無論是產量、質量還是降耗都是讓人稱讚,並且經過他擺弄的機臺,連續四個班都非常的好開。記得,13#軟包機由於剛剛安裝熱熔膠,機臺和擋車工們都很不適應,就在大家最苦惱的時候,有人說“調老兵過去試試,沒準就適應了。”“老兵”被調到13#機臺之後,也不知他用了什麼“魔法”,13#機臺四個班的產量從30箱到了40箱,隨後到了如今的日產150箱以上,你們說這是不是很神奇呢。這神奇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永遠是“老兵”那張微笑着謙虛的臉龐,他勤于思考的工作作風帶來的是高產,高效的工作業績。

傳奇之三:脾氣最好

“老兵”瘦瘦高高的,言語不多,見到人總是一副笑臉相迎的樣子,每次我們從他身邊過的時候,他總是會投來一種讓人很溫暖的笑。你問他什麼他總是很耐心的給你解釋,從不與人爲惡,有時面對有些人不友好的說話語氣,他也不溫不火,笑笑就過去了。進廠至今,“老兵”幾乎是班裏出了名的好脾氣、好人緣,從未與人發生過摩擦。用他的話說:“何必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

傳奇之四:完成任務最多

軟包機的生產任務逐漸增加,“老兵”總是一馬當先的完成任務。遇到開樣煙或者試製品之類的,只要車間和班組找到他,再難再累,他總是能夠順利的完成。逐漸,他彷彿成了捲包車間軟包煙生產的風向標,大家都說,軟包機就是“老兵”的半個老婆,沒人比他更能掌控軟包機了。

剛剛認識“老兵”的時候,他是個老煙槍,跑吸菸室是必不可少的功課。可是自從車間軟包機逐步增多之後,培養新人的任務和提高自身技能的目標雙重壓力隨之而來,爲了更好地爲車間爲班組服務,“老兵”的軍人氣質再一次體現,他戒菸,一步都不離開機臺,每天都帶着自己的學生在機臺上講解再講解。看着學生們日漸熟悉機臺,產量也在穩步提升老兵總是會滿意地笑笑。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耳畔忽然迴響起這首老軍歌的旋律,軍人之所以榮耀,因爲他們身着戎裝,肩負保家衛國的重任,同樣是普通老百姓,只因爲披上那身軍裝,責任就大了許多。“老兵”,一個退伍多年,真正的老兵,並沒有因爲脫下那身軍裝就把軍人的品質丟棄,相反,他將軍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不斷的發揚光大,是一個真正的軍人。

2022個人典型事蹟材料 篇9

陳昌世,咸寧陽光助困協會會長,咸寧市供電公司普通員工,是一個話語不多、質樸誠懇的53歲男人,在咸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卻處處散發着人性的光輝。哪裏需要就奔向哪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40多天來,他一刻不停歇,帶領協會志願者們用心用力用情守護着咸寧這座城。

一片口罩一片心 免費發放口罩

鍾南山院士公佈新冠肺炎病毒人傳人後,陳昌世的心也緊張起來,他立即召集協會骨幹商量,爲咸寧市民免費發放醫用口罩預防病毒。1月22日、23日,他帶領會員走上街頭,將協會通過多渠道購買的1萬隻口罩發放到市民手中,並向市民宣傳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2月1日,協會又自籌資金購買1萬隻口罩捐贈給城區垃圾分類公司、高新區桑德環衛公司、咸寧桑寧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的環衛工人。

一份物資一份情 爲醫護人員提供保障

1月底,一省包一市的雲南醫療隊支援咸寧,他帶領協會後勤部購買了2萬餘元的水果、乾糧、尿不溼、電熱毯、熱水袋、衣架、指甲鉗、啫喱水、護手霜等生活必備品,分裝後送給雲南醫療隊的100多位醫務人員,暖心的舉動得到了雲南醫療隊員的一致好評。

1月30日,得知一線醫院急缺醫療物資,協會將內部募捐到的5萬多元,通過不同渠道購買了防護服300件、護目鏡200個、醫用口罩、N95口罩4萬隻、84消毒液300瓶、水果、乾糧及生活必備品等急需物資,捐贈給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咸寧市中心醫院。

1月28日起,他組織協會志願者陸高明、劉耀先爲一線醫護人員所住的酒店提供後勤保障服務。截至目前,協會2名志願者犧牲過年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已爲雲南醫療援助團隊、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200餘人提供了6天的後勤保障服務。

一路跋涉一路歌 協助物資轉運

2月初,社會捐贈物資逐漸增多。陳昌世組織協會成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突擊隊,隨時聽從號令。參與突擊隊的154名志願者衝在一線,協助市防控指揮部社會捐贈專班做好捐贈物資的轉運、分配、發放等工作。15天的應急突擊隊活動、累計118小時的長途跋涉,無論風裏雨裏雪裏,志願者們邁着堅定的步伐,將承載着愛心人士深厚情誼的生活物資,順利轉運到咸寧城區及六縣市區的醫院、單位、企業、社區、居民小區和其他地方。

一次義剪一綹愛 解決市民“頭”等大事

2月26日,第一批雲南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隊員到咸寧已一個月。陳昌世在協會羣裏招募三位理髮師志願者,爲雲南援助醫療隊及隔離點的60多位工作人員剃了個“滿月頭”,解決了醫護人員“頭髮長了很熱”的煩惱。

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理髮成了一大難題。協會志願者先後爲20__餘名醫院防控人員、單位疫情防控值守人員、生活困難老人理髮。簡易的工具,配上嫺熟、精湛的手藝,志願者們總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亂蓬蓬的頭髮修理的服服帖帖,還大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

一場消殺一場淨 迎接勝利曙光

咸寧確診新冠病毒患者已連續多日零新增,抗疫即將接近尾聲,陳昌世卻絲毫沒有鬆懈。他通過多方渠道,籌集到10臺彌霧機,帶領18名志願者到溫泉城區岔路口社區、馬柏大道、中央城小區、鄂南高中、咸寧東方外國語學校等地對樓道、垃圾傾倒點、衛生死角等處進行全方位消毒殺菌。每到一處,陳昌世和志願者們先調好藥液,分好區域,再揹着70斤重加滿藥液的彌霧機噴灑,平均一個小時噴灑3桶。一天下來,消殺“戰役”雖然累的腰痛、胳膊酸,可是他們卻沒一個喊累。目前,已堅持消殺了9天,消殺面積達20萬平方,他們默默無聞地爲市民創造乾淨的環境、爲學校開學做好保障。

陳昌世說:我沒想過當英雄,所做的一切,只希望自己的家園能很快戰勝病魔,打贏這場防疫攻堅戰,只有大家萬衆一心齊努力、同舟共濟克病毒,才能早日戰勝疫情,希望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爲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攻堅戰助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