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4.64K

聯繫羣衆的目的,是幫助羣衆找到富裕途徑,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羣衆都富裕。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

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一:

密切聯繫羣衆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也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和基本保障。從根本上說,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在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中,使我們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一切向人民負責,真正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因此,建立起黨員密切聯繫羣衆長期管用、切實有效的工作機制,使廣大黨員始終做到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使黨員領導幹部切實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建立黨員密切聯繫羣衆機制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無產階級政黨是最先進的政黨。其先進性集中體現在它始終把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作爲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並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唯一宗旨。黨的這一性質和宗旨,決定了黨只有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才能完成人民賦予的各項歷史任務。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傳統和作風之一。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同人民羣衆的密切聯繫要靠制度的完善和機制的健全。正如xx同志所強調的:“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也必須緊緊抓住制度建設。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羣衆、批評與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等優良傳統和作風,要靠制度來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將黨在密切聯繫羣衆方面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特別是在當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取得的相關成功做法,轉化爲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經常辦法,使我們黨密切聯繫羣衆的優良作風長期保持,從而充分發揮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

建立黨員密切聯繫羣衆機制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要求。黨的先進性建設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要從制度建設入手,把黨員學習、黨員教育、黨員管理、黨員聯繫羣衆和黨內民主參與等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構成一個自律與他律、自覺與強制相統一的長效機制鏈,從而保證廣大黨員切實履行黨員義務、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建立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機制,更帶有根本性,更能突出地反映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因爲,密切聯繫羣衆作爲黨的作風建設的核心,與黨的先進性建設其他方面的內容有着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它既是我們黨整個肌體保持生機與活力的根本源泉,也是黨員永葆先進性的基本條件。

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二:

黨的報告強調指出,要“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如何完善這一制度呢?

一、要分清楚聯繫的對象,是羣衆,不是其他

要完善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制度,第一個問題,就是要分清楚聯繫對象。現在,通訊發達了,聯繫的人多了。許多黨員幹部的聯繫對象,是權貴、是富款,而不是人民羣衆。他們經常聯繫上級領導,聯繫有用同鄉,聯繫富貴大款,聯繫騰達同學,聯繫所有有用的人,就是不聯繫或少聯繫羣衆。在他們的思想中,自己的“角色”不再是一名共產黨員,而是一個“政治奮鬥者”;不再是一名爲人民服務的公務員,而是一個“政治個體戶”。

爲了促使黨員幹部接地氣,我們壺關縣將進一步完善兩項制度。一是“雙包雙聯”制度,就是黨員領導聯村,黨員幹部聯戶,包發展,包穩定。把全縣390個村分包到全縣各黨政單位名下,由單位一把手任組長,帶隊進村入住,完成增收致富任務。單位聯村、單位幹部聯戶,副科級以上幹部每人聯2戶,一般幹部每人聯1戶。針對不同的聯繫對象,下達不同的包扶任務。低收入的,完成增收任務;失學的,幫助籌集學費,完成義務教育;有勞動力找不到就業門路的,幫助勞動力就業;有特長、願意創業的,幫助籌集啓動資金,打開銷售市場;願意學技術的,聯繫部門進行培訓;是種養殖大戶的,提供技術支持;是大學生村官的,幫助提供信息,開辦創業園區。不管什麼單位,也不管什麼任務,規定完不成者,不得撤出村。二是黨員幹部聯繫點制度,就是每一名縣鄉領導幹部都包一個較差支部,縣級黨員領導幹部還包一個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建立一個工作聯繫點。負責協調處理聯繫點的大事、要事、難事。爲了使這兩項制度落到實處,縣委還採取了“無會月”、“每月公示”、“不打招呼督查”、“情況通報”等措施,促使包村黨員幹部經常聯繫人民羣衆,經常解決聯繫點困難,保證了與人民羣衆的經常性聯繫。

二、要增強聯繫羣衆的本領,是真功,不是花架

聯繫羣衆,做好羣衆工作是黨員幹部的看家本領。但是,這一本領,目前在越來越多的黨員幹部中“失傳”。羣衆是最講實際的,是最看重一個黨員幹部行爲的。聯繫羣衆,是真聯繫,還是喊口號,羣衆心目中一清二楚。所以,黨員幹部要出於真心聯繫羣衆。

一要樹立羣衆爲本的觀念。在羣衆工作中,“以誰爲本”,決定了工作成效。以村幹部爲本,工作就會聯繫村幹部,下鄉只找村幹部,政策傳達給村幹部,工作佈置給村幹部,要求提給村幹部,再由村幹部傳達給羣衆。這種工作方法,羣衆不買賬,人爲增加了阻力。以村中大家族爲本,工作就會只聯繫這些大家族。大家族,一般人多勢力大,雖然能使羣衆屈服一時,但不會屈服一世。以大家族爲聯繫對象,羣衆往往會把這些黨員幹部劃分到對立面去。你說得再好、再動心,羣衆也認爲你是爲大家族謀利,不會和你一心。只有以普通羣衆爲本,幫他們說話,爲他們謀利,替他們撐腰,他們纔會和你一心,纔會聽你的,跟你走。

二要增強聯繫羣衆的本領。要解決“願不願”聯繫羣衆的問題。有的黨員幹部聯繫羣衆,不是出於真心,而是迫於形勢、迫於任務不得不“聯繫”羣衆。形勢一旦改變,任務一旦完成,立刻“班師回營”,遠離羣衆。這種“被動聯繫”,是不能做好羣衆工作的,自然更談不上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要發自內心願意聯繫羣衆。聯繫羣衆,就是爲羣衆解決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的小事。把羣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行動。下種了,羣衆是不是買了假種子?秋收了,應該去部分沒有勞動力的家庭去幫忙。下雨了,羣衆家中漏不漏雨?冬天了,一家一噸煤分到位了沒有?開學了,失學的孩子學費籌集齊了沒有?兩家有矛盾了,調解了沒有?“五保戶”生病了,誰去照看他?留守的兒童誰來照顧、教育?打工欠資了,誰來給他們要回?路壞了,誰來修?水不通了,誰來接?有矛盾了,誰來調?把這些小事難事、煩事雜事解決好了,羣衆纔會認可你。

要解決“會不會”聯繫羣衆的問題。聯繫就是爲羣衆提供有效服務。羣衆有什麼需求,就提供什麼服務。有的大學生村官才進村時,羣衆不認可,就是不能爲羣衆提供有效服務。讓你寫個起訴狀,不會;讓你預測什麼農產品能夠賣個好價錢,不懂;讓你提供個好的致富項目,沒有;讓你解釋一下黨的有關政策,不清。這樣的聯繫,聯繫不聯繫一個樣。聯繫羣衆,就是羣衆需要什麼,黨員幹部就能提供什麼。羣衆需要致富信息,能夠結合村情實際和市場前景提供;農產品銷售有困難,黨員幹部能夠幫助銷售;羣衆外出打工,能夠根據羣衆技能狀況,提供相關信息;羣衆需要法律援助,能夠幫忙提供專業幫助。

黨員幹部要善於聯繫羣衆,不要忙於聯繫羣衆。善於聯繫羣衆,就是超前謀劃,什麼時候爲羣衆辦什麼事,在羣衆提出前,就能夠想到、提供服務。忙於聯繫羣衆,就是出了事,去救火。表面看來,也是爲羣衆,但往往是應付。羣衆心裏想什麼,不知道;需要什麼,不清楚;盼望什麼,不明白。善於聯繫羣衆,事半功倍;忙於聯衆羣衆,事倍功半。善於聯繫羣衆,要始終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着眼人民羣衆的需要改進工作,把人民羣衆作爲服務的主體,把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衡量工作的標尺,人民羣衆贊成什麼我們就鼓勵什麼,人民羣衆期盼什麼我們就做好什麼。

三、要弄清聯繫羣衆的目的,是幫富,不是添亂

聯繫羣衆的目的,是幫助羣衆找到富裕途徑,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羣衆都富裕。但是,由於文化不同、技能不同、本領不同、年齡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羣衆富裕的難度也就不同。有的難度大,有的難度小。有的依靠自身力量就能富裕,有的就需要外力推動才能富。黨員幹部尤其要注意聯繫那些富裕有困難的羣衆。

黨員幹部聯繫羣衆,也要根據黨員幹部實際情況相應聯繫,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胡亂搭配。要文化程度高的聯繫文化程度低的,政策精通的去培訓,擅長演講的去宣傳,組織能力強的攻克大項目,有特長的傳授技能,從事法律工作的爲羣衆普法。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直接聯繫羣衆。對於羣衆來說,就是文化低的補文化,沒有技能的學技能,年齡大的、離不開家的開小店,有年齡優勢、創勁大的去經商,擅長種植的搞大棚,擅長養殖的搞特種養殖,擅長公關的成立中介,擅長營銷的搞物流。

爲了貫徹落實黨的共同富裕的部署,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黨員幹部“雙包雙聯”制度和黨員幹部聯繫點制度。縣級領導包聯富裕難度最大的農戶,鄉科級領導包聯富裕難度較大的農戶,一般黨員幹部包聯富裕難度較小的農戶,用這種方法促進共同富裕。

四、要強化聯繫羣衆的途徑,是直接,不是間接

老百姓常說,幹部文化程度高了,嫌我們程度低了;坐的車好了,嫌我們髒了;通訊手段現代了,見我們少了。有的黨員幹部甚至說,農村情況我很瞭解,不需要再深入農村、聯繫羣衆了。只要在網上查一查,我們坐在辦公室,就能夠搞出“高端設計”。這種把羣衆工作簡單化的傾向必須克服。農村情況千差萬別,不能用一個法子,去解決所有問題。直接聯繫羣衆,能夠改變目前“領導對領導、幹部對幹部、機關對支委、文件對文件、會議對會議”的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領導對羣衆、幹部對羣衆、機關對羣衆、文件對羣衆、會議對羣衆的工作方式,建立幹部在羣衆中開展工作、工作在羣衆中開展的機制。

黨員幹部聯繫羣衆,領導要帶頭,身入心更入。不能以副職代替自己,以他人代替自己,以祕書跑一趟代替自己。其他黨員幹部更不能間接聯繫,以打電話代替直接聯繫,以聽彙報代替深入基層。要克服“三種現象”:上級強調聯繫時,就去羣衆家中走一趟,不強調了,就忘記所聯繫的對象了;工作閒了去聯繫,工作忙了就忘記了;羣衆有事找上門來,就解決一下,羣衆不找就不去。

每一名黨員幹部,都要蹲點調研,帶頭住村,直接聯繫羣衆,與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民情懇談,撰寫民情日記,聽取羣衆意見,幫羣衆解決實際困難。領導幹部更要輕車簡從,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層層陪同,不勞民擾民,不蜻蜓點水走過場。

爲了完善黨員幹部聯繫羣衆制度,壺關縣委已經明確規定,把黨員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做羣衆工作的情況作爲選拔、使用黨政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在幹部提拔任用時,全面考察幹部直接聯繫羣衆工作情況,視其結果決定是否提拔任用。對於在“雙包雙聯”活動和“黨員幹部聯繫點”制度中做出出色成績的黨員幹部,予以重用。

黨員聯繫羣衆心得體會三:

如何密切聯繫羣衆?關鍵在一個“真”字。與羣衆交真心。與羣衆交真心,就是在與羣衆打交道過程中,要懷有一顆赤誠的心、一份溫暖的情,與羣衆推心置腹,坦誠相見。有道是:不近樂師,難做知音。密切聯繫羣衆,一定要把羣衆當“知音”,不打官腔,不帶傲氣,擺正位置,放下架子,主動與羣衆攀親交友,與羣衆心心相印,以心換心。四個“真”字覺,我認爲可以很好的密切聯繫羣衆。

同羣衆講真話。在與羣衆溝通交流中,在宣傳發動羣衆時,必須講符合事實的話,講羣衆聽得明白的話,講依法依規的話,講符合羣衆利益的話,講袒露心扉的話。這樣講話,羣衆才能在“話”中聽出真情,聽出實情,聽出感情。黨員幹部帶頭講真話,大力倡導和營造講真話的氛圍,講假話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小,講假話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黨員幹部才能真正與羣衆坐到一條板凳上,羣衆的想法纔會在輕鬆的傾訴中表達,困惑纔會在深入的溝通中消除,情緒纔會在真摯的交流中理順,怨氣纔會在有效的疏導中化解。

向羣衆求真知。羣衆的知識、經驗、意見最豐富、最實際、最有用。向羣衆求真知,就是以甘當國小生的胸襟,到羣衆中去取經討教,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羣衆問計,查找發展問題聽羣衆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羣衆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羣衆施策,衡量發展成效由羣衆評判。換句話說,就是真正帶着感情,帶着問題,帶着對羣衆尊重和信任的態度,把羣衆中分散和無系統的意見,經過分析研究,化爲集中的、系統的意見,並使之在羣衆實踐中得到檢驗、補充和發展。

對羣衆道真相。對羣衆“曬家底”,增加工作透明度,擴大羣衆參與度,讓羣衆有更多知情權、話語權、選擇權,羣衆纔會報以真正的信任。在當前全媒體、自媒體時代,面對突發事件和羣衆質疑,最好的辦法就是坦誠道出真相,把決策和工作置於陽光下。羣衆是國家的主人,有資格瞭解真相;羣衆通情達理,真相能驅趕謠言;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相比什麼都有力量。我們不僅要把我們的想法與羣衆交流,還要把工作的不足、事件的真相明白無誤地告訴羣衆,努力把話說明,把理講透。

幫羣衆解真難。在進百姓門、吃百姓飯、察百姓情的基礎上,注意瞭解羣衆所思、所想、所盼,真正以羣衆需要爲第一追求,以羣衆呼聲爲第一信號,切實摸清羣衆脈搏,找準工作着力點和側重點,針對不同階層、不同羣衆需求,有針對性地爲羣衆辦實事、求實效,這纔是幫羣衆解真難。密切聯繫羣衆,爲民排憂解難,不是片面追求上大項目、搞大動作,要把那些羣衆要求解決的小事、瑣事、雜事做得有聲有色,不因善小而不爲,把工作的着眼點放在實實在在幫助羣衆解決具體問題、辦具體事情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