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2W

黨的羣衆路線就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接下來就跟着本站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吧。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篇1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容和載體是不同的。現在我們處在新世紀新階段,當大多數農民羣衆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他們的需求便發生了變化;城鎮居民基本實現了初步小康之後,他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基層黨組織應當立足於人民羣衆的需求而提供服務,隨着人民羣衆的需求的改變而改變,以更好地踐行黨的根本宗旨。

第一,人民羣衆的需求與時俱進,應當在實踐中增強服務羣衆的意識和能力。發展纔是硬道理,聯繫服務羣衆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體對象是“人民羣衆”,而人民羣衆面臨的問題、需求,不是靜止不變的,是會隨着情況的變化、時代的變遷而會不斷變化、日趨複雜。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服務者們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增強服務人民羣衆的意識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應對和解決人民羣衆新情況、新形勢下的問題和需求,才能更好的爲人民服務。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孫政才同志通過對聯繫點的實地走訪調研,收集和聽取各方意見,交流分析全面總結而得出結論:增強服務人民羣衆的意識和能力。

第二,人民羣衆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應當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羣衆的能力。基層黨組織應擺脫以往單一的、至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利用基層黨組織分佈的廣泛性、深入羣衆的優越性,全方位寬領域感受人民羣衆的需求。以全新的影響力吸引羣衆、團結羣衆,實現在服務中凝聚羣衆、在引導中帶領羣衆、在示範中組織羣衆。這是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證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羣衆擁護和支持、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之策。而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在如何把握羣衆的需求,增強服務羣衆的能力。

基層黨組織在工作上應當密切聯繫羣衆、充分發揮黨員和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相一致。在方式方法上要既依靠羣衆又教育和引導羣衆,不斷提高羣衆的覺悟,堅定羣衆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增強服務人民羣衆的意識和能力,就是堅持黨的羣衆路線根本方針,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教育實踐活動精神。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但還有少數黨員幹部對聯繫服務羣衆實踐教育活動認識不足,甚至認爲這些都是形式化、走過場,不當回事,不放在心上。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發展。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篇2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要把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作爲學習的基本內容。通過認真紮實的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黨的羣衆路線作爲安身立命的根本、行動的指南;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努力提升聯繫服務羣衆的能力和水平,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貢獻力量。

堅持羣衆路線、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對黨員的根本要求。黨章明確規定,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重點,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發展和保護好羣衆利益,是黨章賦予全體黨員的根本責任,黨除了維護好人民羣衆的利益之外,沒有任何私利。因此,一切損害人民羣衆利益的行爲,都是黨章和黨規所不允許的。學習黨章、尊崇黨章,用黨章的規定規範言行,必須把羣衆觀點放在首位,堅持發展爲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全心全意爲人民羣衆謀福祉,爲城鄉百姓全面過上小康生活而努力。

羣衆觀點、羣衆路線,是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和經濟社會建設中的經驗總結。在解放戰爭時期,黨依靠人民羣衆,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在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事業中,黨廣泛團結和聯繫人民羣衆,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勝利。特別是黨的以來,以同志爲的黨中央,始終堅持羣衆路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用新目標、新理念、新實踐緊緊將人民羣衆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合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人民羣衆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充分顯示出羣衆路線的強大生命力。

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努力提升聯繫服務羣衆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必須密切聯繫羣衆。要虛心向人民羣衆學習,拜人民羣衆爲師,感情上親近羣衆,而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羣衆。要大力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能力,把服務羣衆作爲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基層、深入羣衆,想羣衆之所想、幫羣衆之所需、幹羣衆之所盼,團結羣衆、帶領羣衆,使黨的主張、奮鬥目標符合羣衆的根本利益,黨的要求變成羣衆的自覺行動。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着力解決一些黨員黨的意識淡化的問題,着力解決一些黨員宗旨觀念淡薄的問題,着力解決一些黨員精神不振的問題,着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着力解決一些黨員道德行爲不端的問題,着力解決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只有堅持“六個着力”,“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才會有的放矢,變被動學爲主動學、主動做,從而增強宗旨意識,提升聯繫服務羣衆的能力,形成以學促幹、學乾結合、促進發展的強大合力,學習教育也才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羣衆心得體會範文篇3

羣衆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踐行羣衆路線,就是要求黨員幹部受到教育,提高認識,觸及靈魂,找到差距,改進作風,鼓舞士氣,強化意識,推動發展。

牢記命根子――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黨90多年的歷史昭示我們,黨的根本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的羣衆路線維繫着黨的前途和命運,凝結着黨的工作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方法。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是黨的羣衆路線最簡潔、最規範、最準確、最權威、最完整的概括和表述。毛澤東在延安時期提出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羣衆路線理論和根本宗旨,標誌着黨的羣衆路線理論的初步形成。闡述了: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羣衆不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而且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開放的實踐說明,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同人民羣衆同甘共苦、血肉聯繫的關係。當前,“四風”問題在廣大黨員幹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嚴重影響着黨的羣衆路線的貫徹落實。着眼於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深入踐行黨的羣衆路線,關鍵要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我們的工作要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紮根人民,服務人民,團結和帶領人民羣衆爲實現自身利益不懈奮鬥,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

擰緊總開關――堅持執政爲民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上鬆一寸,行動上就會散一尺。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單位“一把手”只有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圍繞思想理論武裝,抓好學習,提高認識,引導黨員幹部補精神之“鈣”,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思想“總開關”,解決好“爲了誰、我是誰、依靠誰”的問題。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嚴峻的現實也說明,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出問題,首先不是因爲知識和能力,而是理念信念的迷茫、動搖和扭曲。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員幹部原原本本讀經典、學原文,深接羣衆實踐源泉和歷史經驗,自覺高效地改造主觀世界,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尤其在理論和實際結合中達成知行合一,踐行黨的宗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纔算堅定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當前,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全面推開,只有堅持對照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聲、先輩先進“四面鏡子”,補精神之“鈣”,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祛行爲之垢,立爲民之制,才能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羣衆滿意的實效。

掌握主戰場――密切聯繫羣衆

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執政爲民的理念,密切聯繫人民羣衆,緊緊依靠人民羣衆,是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區別於其他性質政黨的顯著特徵。黨的這種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是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緊密聯繫羣衆,特別是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有力地證明了羣衆觀點、羣衆路線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從而推進社會事業的生命線。離開這個根本觀點和根本工作路線,難以說明“中國奇蹟”是怎麼出現的。當前,脫離羣衆已成爲影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的最大、最現實的危險。正如黨的報告所指出的,反對腐敗、建設廉政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我們有必要而且是必須要細細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只有深入基層,掌握主戰場,密切聯繫羣衆,才能知道我們政策的制定是否切合實際,是否真正做到了爲民利民惠民,才能夠明白老百姓生產生活的真實情況,才能夠了解人民羣衆的“最盼、最急、最憂、最怨”,才能夠做到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密切聯繫羣衆,首先要增強貫徹羣衆路線的政治自覺。牢固樹立羣衆觀點,正確把握同人民羣衆的關係,擺正同人民羣衆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羣衆,感情上貼近羣衆,工作上依靠羣衆,纔會有密切聯繫羣衆的高度自覺。歷史和現實深刻警示我們,什麼時候黨的羣衆路線執行得好,黨羣關係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麼時候黨的羣衆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羣關係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越是長期執政越要警惕脫離羣衆的危險,越是取得巨大成就越要防止忽視羣衆、脫離羣衆的傾向。治國在政、爲政在人。密切聯繫羣衆,其次要增強貫徹羣衆路線的實踐自覺。堅持羣衆立場,在工作中擺正位置,把好方向,在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時以羣衆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爲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打好持久戰――建立長效機制接受羣衆監督

貫徹落實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如何從長效機制上保證其貫徹落實是一個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我們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既要立足當前實際解決現階段羣衆路線中存在的積弊,又要着眼長遠建立健全羣衆路線的長效工作機制,增強制度約束力和執行力,接受羣衆監督。

針對現階段羣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健全領導幹部聯繫基層制度,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貫徹羣衆路線工作中反映最強烈,最緊迫的問題;健全體現民意的民主科學決策機制,凡涉及重大利益,重大事項的決策,實行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聽證制度,利益相關人座談會制度,特別對涉及羣衆利益的重大決策,要進行羣衆參與率的考覈評價;完善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和羣體性事件應急機制,高度重視並不斷完善輿情采集與研判機制,準確把握社會心理和羣衆情緒,把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在健全羣衆路線工作制度的同時,還必須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政貴有恆,治須有常”只有以嚴明的制度和制度的嚴格執行,接受羣衆監督,才能確保羣衆路線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