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學習計劃書

來源:瑞文範文網 5.78K

對於學生來說,定製一份屬於自己的學習計劃書有什麼好處呢?其實要知道有計劃的學習會比無計劃的學習好的多。本文的內容是國小語文學習計劃書,請看看吧!

國小語文學習計劃書
國小語文學習計劃書

新學期到來了,爲了提高我的學習成績,我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語文學習計劃:

1、課前要提前做好準備工具。

2、上課要認真聽講,不東張西望,不和周圍的人說悄悄話。

3、每天堅持看半個小時課外書。

4、資源和練習冊的錯題要及時改正,不能一天拖一天。

5、老師佈置的作業要按時時完成。

6、生字或者寫話作業要寫工整,不能胡塗亂畫。

7、把作文或雜文中的錯別字通通消滅掉。

8、提前預習新課。

如果我按照這些學習計劃去做,這學期我就會更棒!

【拓展閱讀】談國小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

同樣是一個班的同學,爲什麼有的同學學習效果比較好,有的學生效果差呢?我覺得,這裏面除了IQ(智商)外,還和EQ(習慣和綜合能力)有關。而且,IQ的高低主要是先天因素決定的,而EQ可以從後天培養。提高學生的EQ水平是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

我認爲,目前孩子們不良學習習慣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

1、不願做。有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講課時學生的舉手率很低,而把學生叫起來時發現他們多數會回答。詢問了其它班的老師,也或多或少的有這種現象的存在。四年級的A同學的父親是中學的校長。一向成績很好,但上課除非是公開課,或是自己非常喜歡的問題,她是不會舉手發言的。再後來,連班級的某些公益活動也不願參加,與其它班幹部的合作也不愉快。問其原因:“別人都知道,還用問我?”語氣中相當的自傲。

2、不敢。B同學雖是男生,但從小就嬌氣,已經上五年級了,在家晚上上廁所還要奶奶陪着。課堂上從不舉手,更不用說向教師提問了。原來,他從小身體不好,經常要家人照顧,而且是爺爺、奶奶唯一的孫子,父母在國外打工,他自然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了。

3、不會安排。C同學的作業大多數是在交之前10分鐘做的。有一次問他,別人做作業時你幹什麼呢?他說:“也沒幹什麼,就是鋼筆壞了,修一下。”“你不是有好幾把筆嗎?”“嗯……”

4、自制力差。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和年齡有關係,高年級的同學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可達20—30分鐘,但卻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其實這也難怪,現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媒體比我們小時候多得多,教師的教學手段更新相對較慢,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更是讓學生“望而卻步”,上課時自然會“開小差”了。另外,目前許多家長很注重對學生早期的智力開發,有的家長認爲自己的孩子經過自己的“胎教”、“早教”比別的孩子聰明,讓他們提前入學,所以,目前在低年級中存在着一部分“不及齡”的學生。這些的學生的學習習慣普遍不好,特別是自制力很差。

5、作業馬虎。某報上刊登過這樣一則消息:“本科學歷,字跡拙劣——畢業學子練字忙。”主要是講許多大學畢業生面臨畢業分配,爲了填寫材料時給用人單位留下好的印象,紛紛忙着練字……而在國小中,我們的許多孩子(甚至是教師)沒有重視這個問題。這一方面是由於以前應試教育中對寫字重視不夠(考卷中有卷面分,我近兩年才發現,且分數不多);另一方面和學生的作業量大、或者做作業的時間沒抓緊有直接的關係(有的孩子有應付的態度)。寫字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語文教師對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產生學生不良習慣的原因很多。但我發現,在獨生子女中,孩子的壞習慣多;其次,父母不經常在家的,孩子問題也多。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多種手段提高課堂吸引力。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習慣有關,也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有關。由於多種傳播媒體的衝擊,學生對許多教學方法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這並不是說教師就毫無辦法了。以前的“電化教學”(幻燈、投影、錄音等)、現代的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還是有吸引力的。“不帶電”也並不是一籌莫展,只要你肯動腦筋,辦法還是有的。如,我在教學古詩《暮江吟》是這樣做的。在課前,我佈置學生預習課文,畫一幅關於這首詩的畫,在課堂教學時,針對自己的畫說說“爲什麼這樣畫?”從而瞭解詩歌所表現的意境,達到深思、多問的教學目的,教學效果良好。教學之後,我有一個體會:在要求學生學會創新的時候,教師也同樣要對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一成不變的方法連教師自己都乏味了,你說學生能不乏味嗎?能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良好習慣嗎?

2、掌握做筆記的方法。古人把學習稱爲“聽講”,說明他們很注重學生的“聽”。但根據專家的研究,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和多種感官的配合有很大關係,如果單純使用聽覺器官,學生的學習效率大概只有40—60%,而多種感官的使用,學習效率相對較高。因此,很多教師都讓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當然,要求學生做筆記,講課時,重點地方速度不能太快;對於難寫的字,教師要板書;在學生自學的時候,要讓他們養成在課本上“圈、點、畫”的習慣。學生養成做筆記的習慣,不僅可以集中注意力,而且還有利於把握課文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制定作息表、學習計劃。國小生到了高年級,完全有制定學習計劃的能力。我先後在週末、暑假做過“制定學習計劃”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計劃”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但是,對於一些自覺性、自制力差的同學,要讓他們多制定短期計劃(或作息表)更爲有效。長期計劃需要適度的監督來保證。

4、促進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有利於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互相促進。如,我在教學《金色的魚鉤》這一課時,我佈置了這樣的學習內容:從課文中找出你認爲重要的,或者含義深刻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討論之後一人讀句子,一人提問題、一人回答問題。由於這個要求中需要幾個同學的合作才能完成,而且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學習任務,這樣,大家學起來熱情就高漲了,而且每個人都有所收穫。

5、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我們會發現,許多平時板書工整的老師,他的學生作業也認真,許多朗讀水平高的老師,他的學生經常能在朗讀比賽中獲獎。甚至,有人可以從學生考卷上的字跡來推斷出這是哪一位老師的弟子。由此可見,教師的習慣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在生活中,教師比普通人就多了一份職責:做學生的楷模。在學習中、在工作中,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讓學生做的事情,自己先要禁止,要知道,我們的背後時刻都有幾十雙眼睛在看着呢!

6、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懷念母親時說過如下的一段話:“從私塾到國小,到中學,我經歷過有起碼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影響很大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有很多家庭把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希望寄託在請家教上。據抽樣調查表明,無論成績如何,年級高低,請家教輔導已成爲許多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的普遍行爲。其實,這些請家教的孩子,絕大多數不是由於智力上貧弱,而是缺乏良好的性格與學習習慣。不從改變這些不良習性的根上着手,光請家教往往收效甚微。孩子的神情舉止、思維軌跡,有些是老師不易發現與抓住的。而家長往往能入微地觀察與注意到,並及時給孩子立竿見影的“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家長實際上是最好的家教老師。孟子的母親,發現孟柯上學時有次逃學回家,他母親就剪斷布機上的布,告訴他讀書如織布,必須日積月累纔有益,使孟柯終於成爲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一個從小杜絕了不專心、不認真、不紮實、不細緻等毛病的孩子,何愁他不成爲一個好學生?還需要請什麼家教?還愁什麼學生的習慣培養不好?

決定課程改革的因素是社會需要、學科發展和學生心理規律。因此,新的課程計劃中不再把知識的學習當成語文教學的唯一目標,而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所以有人對對語文課程標準中國小5-6年級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

當然,我們的教育目標也並不是要培養“一個模子裏出來的人”,我們希望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對學生習慣的培養要注意因人而異,對於學生的一些良好的習慣要給予肯定。(我認爲,只要是有利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都是好習慣)記的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議論文,我就用其中的一句話來做爲本文的結尾:“好的習慣不嫌其多”,希望你的學生能養成好的習慣,也希望我們能共同養成好的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