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2W

人們對護理中易出現的心理問題,患者思想的變化已經嚴重地影響着患者疾病的轉歸。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着患者的心境。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心理的影響文章內容。

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心理的影響

1 調動病人的積極性

護理工作者在與病人的接觸中,雙方互相影響着。如:在與病人進行護理操作時,沒有注意病人的情緒,只是機械的執行醫囑,病人很可能不配合,讓護理工作進行的很不順利。因此,護士在進行護理病人的過程中,不是隻單純的執行醫囑,如何去應對病人的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的行爲和豐富的知識去引導病人的思想,讓病人愉快地接受。爲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愉快的治療和休養環境,以利於病人疾病的康復。

2 護士的語言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和信息傳遞的重要工具。如果護士在與患者的交往中不注意語氣,漫不經心,會給患者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護士要巧妙地運用語言,把握語言。熱情與誠懇的語言是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的基礎,也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前提,因爲職業決定了護士與病人最直接的頻繁接觸,病人的所有治療和處置都離不開護士,護士的語言對病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語言能使病人心情愉快、身體順暢。語言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導致疾病,所以每一名護士在病人面前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語言。

3 護士的儀表

護士的儀表會影響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賴度,也會影響病人的情緒。潔淨、自然、典雅和大方的衣着,可使病人產生崇敬心理、信任及安全感,給病人以愉快輕鬆之感。

4 護士的舉止

護士的舉止要端莊、穩重、機敏,這是護士外在美的體現。護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以至於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無不影響着病人的情緒,尤其是長期住院的病人。護士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要保持鎮靜的表情,這樣纔會給病人帶來信心和勇氣,在執行醫囑的過程中護士表情呆板、漫不經心,則病人會感覺不可信任,使病人對其治療和護理產生懷疑的態度,而加重病情,影響治療效果,給病人帶來痛苦,雖不會產生嚴重後果,但由此病人會產生不信任感,加重心理負擔,而影響治療。作爲醫務工作者有義務給病人儘可能地創造一種平安、祥和的環境。

5 工作中不斷提高技能

在巡視病房時,護士要表現出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要閒談,保持安靜祥和的氣氛。在執行護理操作時要取得病人的信任,護理人員還要有精湛和嫺熟的護理操作技能,這是做好護理工作的保證。高超的技術能讓病人對護士產生依賴感和安全感、崇敬的心理,從中產生戰勝疾病的信心、如果遇到事情就慌張、丟三落四,會使病人產生畏懼的心理,從而喪失治療信心,而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如果遇到有一位危重的病人在醫生未來到之前,護士應知道首先做什麼。這時護士應迅速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比如:吸氧、建立靜脈通道、配血,準備好急救藥品和物品。這種對業務的熟練能力會給病人及家屬帶來安全感、信任感,從而消除對疾病的恐懼和緊張的心理情緒,並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這樣勢必會提高治癒疾病和搶救的效率。

因此,護理工作者一定要不斷的學習理論及各種技能的演練和提高,提高綜合素質,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博大的胸懷,能夠讓各種性格的病人既能順利愉快地接受治療,又能讓每一位患者理所當然的接受和信任,這樣才能把護理工作做得更好。

護士的言行舉止對患者康復的影響

言語交往是護士工作的重要手段,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言語交流的機會最多,親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談,恰到好處的疏通勸導會起到正性效應。既能增加護患雙方的心靈溝通,又能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對那些心因性疾病還能起到言到病除的效果,嚴謹、溫和、風趣、美好的言語能夠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效果。反之,不當的言語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困惑或疾病。因此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消除患者的不良清緒,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是護士必須具各的素質。

當前在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下,對護士的要求不在是機械地執行醫囑,而是要進行護理診斷,實施護理計劃,解決護理問題,評價護理效果。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判斷力、良好的記憶力。因此護士還應具備包括社會醫學、行爲科學、倫理學、人際關係學、美學等多學科組成的橫向知識結構,掌握豐富知識,正確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相反,護士如果沒有豐富的縱橫知識就很難對患者心理做出正確的判斷,護士就不知道該做什麼、如何做,甚至患者對疾病病情及診療提出疑問時胡亂解釋,影響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影響治療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