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社交禮儀的饋贈禮儀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4W

饋贈本身的意義是好的,但如果用於某個場合,這個詞的意義就不一樣了,本站小編爲大家講解關於社交禮儀中的饋贈和贈送應該要怎麼操作

如何把握社交禮儀的饋贈禮儀

社交禮儀之饋贈禮儀

人人都贈送和接受禮品,不管送禮是否自願,每件禮品都須經挑選後方能呈送出去。一起來看看饋贈的禮儀吧。

受禮和答謝是受禮人對饋贈者深情厚誼的肯定,它可以從另一方面幫助饋贈者完成送禮的任務。

在一般情況下,對於一件得體的禮品,受禮人應當鄭重其事地收下。大多數從很幸運地接受過禮品,卻並不是每社交都能禮貌地接受別人的禮品。

當他人口頭宣佈有禮相贈時,不管自己在做什麼事,都應立即中止,起身站立,面向對方,以便有所準備。

在對方取出禮品,預備贈送時,不應伸手去搶,開口相問,或者雙眼盯住不放,以求先睹爲快。此時此刻,應保持風度。

在贈送者遞上禮品時,要儘可能地用雙手前去迎接。不要一隻手去接禮品,特別是不要單用左手去接禮品。在接受禮品時,勿忘面帶微笑,雙目注視對方。接過來的若是對方提供的禮品單,則應立即從頭至尾細讀一遍。正式場合下,受禮者應用左手託好禮物(大的禮物可先放下),抽出右手來與對方握手致謝。

您可能對禮品讚不絕口,但這是不夠的。在雙手接過他人禮品的同時,您應向對方立即道謝。“謝謝您”三個字表明,您謝的不是禮物本身,而是對方送給您禮物的這一舉動。

您還可以找一些動聽的話,或者令人開心的模棱兩可的話來說。您可以感謝送禮人所花費的心血:“您能想到我太好了。”您可以感謝對方爲買到合適的禮品所付出的努力,如:“您竟然還記得我收集郵票。”

接受禮物時要注意禮貌,但不要過於推辭,沒完沒了地說:“受之有愧,受之有愧!”以致傷害送禮者的感情,即使送的禮物不合您意,也應有禮貌地加以感謝。

接受禮品後,歐美人喜歡當着客人的面,小心地打開禮物欣賞,從外包裝誇讚到內包裝,看見了禮物,也會好好地誇讚一番,甚至高興時還會擁抱您一下,與送禮者共同分享收到禮物的喜悅。欣賞完禮物,他們會重新將禮物包裝好,對他們而言,這纔是一個完整的受禮禮儀。

而中國人在接受禮品時,一般不會當着送禮者的面把禮物打開,而是把禮物放在一邊留待以後再看。這是爲了避免自己萬一不喜歡對方所送禮物時的尷尬,也是爲了表示自己看重的是對方送禮的心意,而不是所送的禮品。還有一點是,如果給不同地位的人贈送不同的禮物,當場不打開禮物可以避免相互之間的比較。

但今天已不再這麼刻板了。如果現場條件許可,時間充裕,人數不多,禮品包裝考究,那麼,在接過他人相贈的禮品之後,應當儘可能地當着對方的面,將禮品包裝當場拆封。它表示自己看重對方,同時也很看重獲贈的禮品。在啓封時,動作要井然有序,舒緩文明,不要亂扯、亂撕、亂丟包裝用品,此時,撕破包裝紙被認爲是粗魯的舉止。但請注意,結婚禮品是不可當場打開的。

當面拆開包裝後,要以適當的動作和語言,表示您對禮品的欣賞。比如,可將他人所送的鮮花捧起來聞聞花香,隨後再將其裝入花瓶,並置於醒目之處。

贈送饋贈的原則和禮儀

饋贈作爲社交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人們普遍肯定。得體的饋贈,恰似無聲的使者,給交際活動錦上添花,給人們之間的感情和友誼注入新的活力。 認真研究和把握饋贈的基本原則,是饋贈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條件。

(一)輕重原則——禮輕情意重

禮品有貴賤厚薄之分,有善惡雅俗之別。 禮品的貴賤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誠意和情感濃烈程度的重要標誌。然而禮品的貴賤與其價值並不總成正比。因爲禮物是言情寄意表禮的,是人們情感的寄託物,人情無價而物有價,有價的物只能寓情於其身,而無法等同於情。

也就是說,就禮品的價值含量而言,禮品既有其物質的價值含量,也有其精神的價值含量。“千里送鵝毛”的故事,在我國婦孺皆知,被標榜爲禮輕情意重的楷模和學習典範。“折柳相送”也常爲文人津津樂道。我們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提倡“禮輕情意重”。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妨既要注意禮輕情意重,又要入鄉隨俗地擇定不同輕重的禮物。

(二)時機原則

就饋贈的時機而言,及時適宜是最重要的。中國人很講究“雨中送傘”、“雪中送炭”,即要注重送禮的時效性,因爲只有在最需要時得到的纔是最珍貴的,纔是最難忘的。

我國是一個節日較多的國家,在傳統節日相互贈送相應的禮品,會使雙方感情更爲融洽。另外,在對方的某些紀念日,以禮品相送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要注意把握好饋贈的時機,包括時間的選擇和機會的擇定。一般說來,時間貴在及時,超前滯後都達不到饋贈的目的;機會貴在事由和情感及其他需要的程度。“門可羅雀”時和“門庭若市”時,人們對饋贈的感受會有天壤之別。所以,對於處境困難者的饋贈,其所表達的情感就更顯真摯和高尚。

(三)效用性原則

同一切物品一樣,當禮以物的形式出現時,禮物本身也就具有了價值和實用價值。就禮品本身的實用價值而言,人們經濟狀況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追求不同,對於禮品的實用性要求也就不同。

一般說來,物質生活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人們精神追求的不同,在物質生活較爲貧寒時,人們多傾向選擇實用性的禮品,如食品、水果、衣料、現金等;在生活水平較高時,人們則傾向於選擇藝術欣賞價值較高、趣味性較強和具有思想性紀念性的物品爲禮品。

因此,應視受禮者的物質生活水平,有針對性地選擇禮品。

(四)投好避忌的原則

由於民族、生活習慣、生活經歷、宗教信仰以及性格、愛好的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禮品的態度是不同的,或喜愛或忌諱或厭惡等等,因此我們要把握住投其所好、避其禁忌的原則。

尤其強調要避其禁忌。饋贈前一定要了解受禮者的喜好,尤其是禁忌。例如,中國人普遍有“好事成雙”的說法,因而凡是大賀大喜之事,所送之禮,均好雙忌單,但廣東人則忌諱“4”這個偶數,因爲在廣東話中,“4”聽起來就像是“死”,是不吉利的。

再如,白色雖有純潔無理之意,但中國人比較忌諱,因爲在中國,白色常是悲哀之色和貧窮之色;同樣,黑色也被視爲不吉利,是兇災之色、哀喪之色;而紅色,則是喜慶、祥和、歡慶的象徵,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另外,我國人民還常常講究給老人不能送“鍾”,給夫妻或情人不能送“梨”,因爲“送鍾”與“送終”,“梨”與“離”諧音,是不吉利的。這類禁忌,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遵循,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