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學工作反思(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4W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

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通用17篇)

課文用優美、清新的語言將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盡致。爲了讓學生領會到這一點,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我就設計了看圖片想像美景、品讀優美句子、美圖配佳句、看錄像感受人情美、上網查資料瞭解草原等環節。

單純地通過語言來想像從沒見過的景色是比較枯燥的,而且爲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上課,我就播放了圖片,加上美妙的配音,馬上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積極發言描述自己通過歌聲彷彿看到了什麼,我順勢要求他們用完整、優美的語言說說想像中的草原,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已經感受到文中優美的語言,這時很自然的就引用、或模仿課文的句子,很自然的達到積累優美語言的效果。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2

首先,我覺得,教師要有一雙神奇的眼睛,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從不同的方面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這節課,課堂教學很吸引學生,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圖片、音樂吸引了他們、感動了他們,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給了學生說真話的機會。但遺憾的是,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我卻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爲合適的評價用語,來肯定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自信,給學生更多的學習動力。有時候,明明知道學生表現很好,但卻急於找不到合適的話語進行評價。那些用慣了的“你真棒”“好極了”等,在我看來一遍足以,如果反覆使用則會變的枯燥無味,失去了表揚的意義。

針對這項弱勢,我覺得,單純的學習幾句表揚的常用話語,是不會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的。學生是發展的,課堂是發展的,知識是發展的,所以深入學習新課程下的學生觀,瞭解學生的個性、氣質差異,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讓自己的眼睛充滿“神奇”的力量,能夠輕易的捕捉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學生的潛能,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另外,我發現,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言也可以促使學生入情入境。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爲,只要聲音大而清脆,學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其實,並不是這樣,學生並不喜歡這種一個調子下來的聲音。幾年的教學經驗讓我越來越感覺到,語文教學是一個鮮活的生命,當執教者真正愛上它時,纔會由內而外的透出靈氣。語言是有血有肉的,激情澎湃的語言具有更大的感召力。有感情的語言可以吸引聽衆,更容易讓聽衆走入文本的情景。所以,今後無論是文本的示範朗讀,還是教學當中的話語,我都會努力錘鍊自己的情感,讓語言成爲一種藝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發揮它巨大的魅力。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3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參與學習的意識,最終讓學生在一種融洽的氛圍中自主學習,並得到全面發展,取得學與教的最佳效果。所以我重點設計了“美圖配佳句”這個教學環節,利用大量從網上搜集的草原風光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寫得十分優美的、需要重點理解的句子。

教學這一環節時,我首先要求學生找出文中自己覺得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然後在小組中選出讀得最好的同學,在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文章所描寫的意境,但他們腦海中抽象的畫面怎樣具體地再現在其他同學面前呢?再用語言來描述的話一方面不可能超越語言大師的範本,另一方面未免枯燥,所以我利用網上大量的圖片資源,讓學生選出他們認爲最適合所選句子。

設計這個環節有個目的:一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中出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並通過圖片再現在學習夥伴的面前;二是讓學生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我們不是通過字典來理解什麼是“渲染”、“勾勒”、“一碧千里”、“茫茫”,而是通過鮮活的、真正的草原風光讓學生感受到老舍先生所感受到的美景。但又不單純是感受,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實際是他們對文章進行再創造的過程,交流意見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鍛鍊。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4

聽課、說課、上課,這是每個老師都要具備的。聽課也叫做“看課”,以前,我認爲聽課就是作好聽課記錄,把上課教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記下來,就這麼簡單,而對於聽課之後的評課,只是在聽完之後,再絞盡腦汁地想,看看可以說些什麼。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聽課是要我們藉助眼、耳、手等多種感官的,而且還要運用記錄本、調查表、錄音錄像設備等有關輔助工具,從課堂情境中獲取相關信息資料,從感性到理性的一種學習,是評價及研究的教育教學方法。聽課不止要看、聽、記,還要思、問、談,以前的我,在聽課時最重要的是少了思考,所以在評課時,就感覺一片空白了。在以後聽課時,我要做到聽課的基本要求。

聽課前,我要明確本次聽課的目的,否則,就得不到有效的、真實的聽課信息,然後鑽研教材,如果自己事先不瞭解教材,就匆匆忙忙地拿着聽課筆記去聽課,那也是沒有效果的,自己事先了解了教材,心中有數了,就能夠抓住教學的重點,能夠在聽課時有所思考。再者,聽課時,我要抱着向上課的老師學習的態度去聽課。

聽課時,我要勤于思考,勤做筆記,以前,我只會記下大略的教學環節,教師和學生的語言記得少之甚少,以後,做到評略結合,突出重點,文字精煉,把教師的重點提問和學生的典型發言,師生的活動情況,教學中的精彩創新與失誤之處都記下來。但記錄次之,以聽、看爲主,我要把主要精力、注意力都放在聽課、觀察師生活動和思考問題上,這位老師是怎樣開始教學的,爲什麼要這樣處理教材?換一種方式,換一個角度行不行?這個環節成功了是什麼原因?失敗了是什麼原因?並預測對學生所產生的相關影響。假如自己來上這節課,會怎樣上?如果我是學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這節課所學的內容,老師的教法是否吸引我,是否激發我探究問題,獲取知識的慾望?三維目標是怎樣自然地融入教學環節之中的?這節課是否反映了授課教師正常的教學水平?

聽課後,我要做好整理自己的筆記,積極參與評課,實事求是評課,要耐心、虛心聽取並記錄授課者的自述與自評,記錄其他聽課教師的評價,並進行認真地思考,以便於調整自己的思路,糾正自己可能存在的認識錯誤,並注意在聽別人的發言中學會借鑑經驗,提高自己。我要儘可能地以學習者的態度,以商討的語氣,以激勵幫助爲目的,做到交換意見的“三大要素”――客觀、辯證、鼓勵。

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而課後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後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啓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一位學者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可見,“課後反思”不失爲一種促進教師改進教學策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水平的好辦法。下面談談個人學習《教師如何進行課後教學反思》之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學習,使我明確了教師在進行課後教學反思時應該從教育觀念、教學任務、教學能力以及學生學習行爲這四方面開展,進行反思的主要內容有:一、教師要從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體現了以人爲本的理念,是否體現了課改的要求,是否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二、教師要反思這節課我想教什麼?我教了什麼? 任務是否全部完成,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較好的突破,同時還有什麼收穫?三、教師要對自己的能與不能有理智的認識。這節課是否運用了新的教法?是否把握住知識的停靠點,解決了“學會”問題?是否把握住情感激發點,解決了“樂學”問題?是否把握住思維展開點,解決了“會學”問題?是否把握住能力的生長點,解決了“精學”的問題?

四、課堂教學成效更重要的是看學生學到了多少。

因此,教師要反思自己是否只關注了自己的教法而忽視了主體?學生是否樂意地參與學習,知識、技能、情感態度是否也得到了昇華?課後徵求學生意見,以學生爲主體進行反思尤爲重要。 其次,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要做好課後教學反思,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師要正確認識反思。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認識自己、瞭解學生,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用批判和審視的眼光看行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爲,並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反思之後用自己的觀點、看法,評價用於自己的實踐教學就是改進教學的行動。一邊教學一邊反思,教學與反思研究相結合,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風格。二是教師要提高反思能力。要提高反思能力,應該具備自我監控、教學監控、課堂的組織與管理、言語溝通、評價及教學反思各方面的能力。三是教師要寫教學反思。課後可以從教學行爲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是否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學活動是否有“溝通”和“合作”、 教學過程是否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這四個方面進行反思。

總之, 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是教師對自我教學的重新構建。通過反思發現自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策略,再監測實施策略的效果,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5

對於即將進入國小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爲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爲此本週的主題是《不一樣的我》。

在課前一週,我發給每個幼兒一張彩紙,讓家長寫上當時爲自己取名字時的含義,認識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後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

在上主題課時,爲了能使幼兒引起本週主題的興趣,我們選擇了幾節符合幼兒的課程。如《我的標記牌》,引導幼兒表現出自己的審美眼光和個人風格,鼓勵和尊重其與衆不同的想法和喜好,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在《我是誰》的兒歌中,明白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幼兒瞭解自己在家庭中、學校中、生活中的角色,讓幼兒感受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並促使幼兒用一種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6

作者以別具一格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用極其準確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一次奇異的遊歷,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在神遊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讓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洋溢着的生活氣息。這篇課文我是第一次教,因此自己做了認真的準別,閱讀文本,熟悉教材,設計合理有效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學任務。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想象、擬人的手法,爲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草蟲世界。讓我們隨着作者的目光感受到這奇異的、靈幻的、快樂的世界,這真是一種視覺的享受。不足之處學生讀文時感情不夠充沛,缺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只限於對文字的瞭解缺少探索精神,今後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熱愛自認、熱愛生活、不斷創新的精神。

這篇課文,作者以奇異的想象,追隨着一隻爬行的小蟲,對草蟲的村落作了一次奇異的遊歷,在作者的想象中,草叢變成了茂密的森林,小黑甲蟲變成了英勇的武士,花色斑斕的小圓蟲成了俏麗的南國少女……在教學時,我努力創設情境,使學生融入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一隻小蟲,進入到草蟲的世界中去。

圍繞“作者想象豐富、感受獨特,說一說你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體悟課文,思考揣摩。如“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後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裏去。”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甲蟲夫妻在互相在傾訴些什麼呢?又如,“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羣黑甲蟲,對這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黑甲蟲看着“龐然大物”爲什麼會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些什麼?還有“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啓發學生思考:“我”還會看見些什麼?也許是市場裏,甲蟲們做買賣;公園裏,大甲蟲在教小甲蟲尋找食物……

有學生說,草蟲的世界有大街小巷,就是一個微型的世界。我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寫其他昆蟲或小動物,學生結合自己的觀察寫了“青蛙開演唱會”、“螞蟻搬家”、”蟋蟀打架”等,把課文裏很多好詞好句都用上了,這就是學以致用吧!

課文,作者以別具一格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用極其準確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一次奇異的遊歷,使我們感受到作者在神遊這個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來的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讓我們從字裏行間感受到洋溢着的生活氣息。這篇課文我是第一次教,因此自己做了認真的準別,閱讀文本,熟悉教材,設計合理有效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完成本科的教學任務。

課前,我讓同學們蒐集有關自己觀察過的昆蟲圖片及有關資料。 細讀課文時,我讓同學們圍繞“這小蟲子的世界到底蘊藏着什麼呢?”這個主要問題,讓學生們感悟課文,思考揣摩。作者的目光追隨着一隻迷失的“遊俠”,進行了怎樣的遊歷?並體會指導朗讀重點詞:傲然 左衝右撞 寒暄

課文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引導學生自由想象:“遊俠”和同伴怎樣打招呼?這隻嬌小的可能是“遊俠”的什麼人?(有的說是他妻子,有的說是他的妹妹.....)爲什麼他們意味深長的對視良久,在傾訴着什麼呢?從而,讓學生們體會,原來小蟲子的世界蘊藏着親情啊!

接着,我讓同學們按照找重點詞、句的方法,找一找小蟲子的世界還蘊藏着什麼?小組討論交流。

不足之處學生讀文時感情不夠充沛,缺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只限於對文字的瞭解缺少探索精神,今後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熱愛自認、熱愛生活、不斷創新的精神。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7

一、以憶導學,注意了知識的緊密銜接:整個教學設計是先進行激趣導入,請出aoeiuü這6個老朋友,說說這是什麼音,發音時要注意什麼,然後引出複韻母ai,ei,ui。

二、以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ai的時候,先請小朋友看圖說圖意,從姐弟比高矮來引出ai的讀音,然後,學生自讀三遍ai,師範讀,生再跟着讀一讀,然後指名讀,隨後讓學生體會a—ai讀音有什麼不同,師總結ai的發音方法,指名正音。本來在這之後是要請小朋友們自己認認ai,說一說發現了什麼,結果在實際教學中,這一環節沒有落實下去,一部分基礎稍差的學生就沒有很好的把握這一知識點。接下去是進行ai的四聲教學,我是事先準備好ai的四聲,利用幻燈片展示,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我進行了四聲的鞏固練習。

隨後,我出示了ei,在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拔蘿蔔,口中念“ei呦ei呦拔蘿蔔”,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在玩中鞏固了知識。在教學ui的時候,我出示了一塊圍巾,請學生圍一圍,然後說“我圍上圍巾了”,這樣引出ui的讀音,學生自然而然的讀出來了。然後是拼讀練習的環節,但是由於學生對aieiui的四聲還不是很熟練,就馬上進入拼讀,導致絕大部分的學生容易拼錯,甚至還有部分學生不會拼。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8

郭楓先生以優美的筆調,把平常人們忽視了的草蟲世界描寫得情趣猛然,讀完《草蟲的村落》後,好像身臨其境,有點樂而忘返的感覺。教學本課,要教會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細心觀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獨特的感受;還要體會作者是怎樣聯想和想象,表達這些獨特感受的。但是,在設計教案時,發現落實這樣的目標,有點難度。我在上課時,乾脆就改成:①哪個場景非常富有想像力,深深第吸引了你?②作者哪些詞寫的很生動?③你有什麼感受?請學生做批註閱讀。結果發現學生學得很主動,多數學生學會了批註法,但是後進生們還是敗在感受上,要麼沒有,要麼簡單,要麼不對。但總算高興第邁出了一大步。符合學生的口味纔對勁。

但是,有些口味,卻不能遷就。課前,我就擔心,解讀小圓蟲引得黑甲蟲們駐足癡望,學生會走入歧途,黑甲蟲們喜歡看美女,美女非常吸引人。上課時,我想盡量避開這個話題,但是學生哪壺不提偏提哪壺。我一時無法,只好遷就了這種說法,但是心裏直發毛。難道就沒有更好的解釋嗎?下課,翻閱資料,果然有比這好很多倍的解讀,

這裏以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花色斑斕的小圓蟲的嫵媚多姿,也寫出了蟲子們懂得欣賞美的一面。小小的圓蟲,也是那樣的迷人!

這解讀多好啊,可惜,課前沒有深入解讀到這點,深入淺出有道理啊!老師沒有做足課前功夫,簡直就是誤人子弟啊!

仿寫階段,學生熱情很高,但是段落很短,原因何在?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沒有好好對比這幾段話的構段方式。仔細對比6與7自然段,可以發現規律,第一句是過渡句,寫我的目光在哪裏看到了誰。接着寫他們在做什麼?如何有趣?最後寫寫作者的觀察感受。這樣寫纔會生動有趣,有血有肉。

歸根到底,主要是對教材的解讀不夠仔細。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9

我所講的是學前班探究式活動課程中的語言交流學科中的一課——《沒有大人的世界》。

本課的活動目標是在讓小朋友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會講述故事,知道大人對我們很重要。在活動過程中我首先爲小朋友們介紹了一個生氣的小朋友——阿貴,他爲什麼不高興呢?由此引起小朋友們的注意,使幼兒能有較高的興趣同老師一起來聽聽這個小故事。在導課部分能夠充分調動了小朋友們的極積性使幼兒注意傾聽。

聽完故事後,引導小朋友們說出,阿貴爲什麼會希望這個世界上沒有大人呢?他的願望是在哪裏實現的?在夢境中阿貴在沒有大人的世界裏遇到了什麼困難?在此部分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幼兒充分理解故事,能夠大膽來表述故事,進行自由的交流。在這裏對小朋友們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交流能力進行煅煉。只是在授課過程中,沒能更好的、全面的使幼兒的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如果在活動中將此部分進一步深化、擴大,幼兒的能力將更好的得到培養。

在練習鞏固的環節,讓小朋友們對阿貴所遇到的困難按順序進一步進行表述。在這裏進行這樣的處理是爲了讓小朋友們更好的理解故事,訓練小朋友們表達事物時的條理性。讓小朋友們進一步瞭解大人在對自已的重要性。

最後,在活動延伸的部分我處理的有些過於簡單,如果將這一部分單獨設立一個課時,讓小朋友們充分發揮自已的想象力對《沒有大人的世界》進行故事延伸,這將是對幼兒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又一提高。

中國兒童教育網致力於提供給廣大幼兒教師一個資源共享的平臺,每天將會整理當天由我們的老師團隊提供的當天參考教案和各種教育相關資源,讓廣大老師輕鬆備課。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

今天,我懷着萬分愧疚與懊悔之心寫下這份檢查,來表達自己對於__年5月20日上午10點45分,上班時間聽音樂這一行爲的深刻反思,同時表達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決心。

經過一天一夜的深刻反省,我內心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與錯誤性。

一是我的行爲嚴重脫離了機關幹部應有的行爲準則,沒有深刻的領會到習“八項規定”的精神內涵;忽視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於領導三番五次強調的工作紀律與單位規章制度沒有做到銘記於心、踐行與外。

二是作爲一名處於見習期內的年輕幹部,我的行爲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整個管委會的不負責任;這一事件,不僅影響了自己的人生軌跡,而且,給管委會形象帶來了極爲負面的影響。

三是作爲一名綜合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我本來應該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爲各科室的同志們做好表率,但是,這一事件的發生,給同志們開了一種不好的先例,不利於管委會的作風建設。

於此同時,我也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發生雖然充滿了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是長期以來我對自己的放鬆要求、工作作風渙散的必然結果。現在,我深刻的認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傾向,如果放任自己,繼續發展,那麼,後果是及其嚴重的,甚至無法想象。我對我自己犯下的這個嚴重錯誤感到痛心疾首、無比悔恨與遺憾。同時,我的心中也有一絲絲的慶幸,我的錯誤被及時的發現並消滅,及時的挽回了我邁向犯錯的腳步,阻止了我向錯誤更深處蔓延。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以這次事件爲教訓,警鐘長鳴,時時不忘提醒自己,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時時牢記作爲一個機關幹部應有要求,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與職業道德素養,勤勤懇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此,我做出如下保證:

一是在以後的工作中,以這件事情作爲一面鏡子,時時引以爲鑑,絕對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是繼續深入學習市、區兩級政府及管委會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深入領會提出的“八項規定”的精神核心與深刻內涵。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與知錯、辨錯能力。

三是不斷加強自己的自律意識,強化集體榮譽感,強化自己的崗位意識、紀律意識與責任意識,不再做讓組織蒙羞、讓領導失望、讓同志們痛心、讓自己悔恨的事情。

四是要“知恥而後勇”,要亡羊補牢,化羞憤爲動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讓自己儘快的成長爲一名“政治覺悟高、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爲人處事誠”的機關幹部。

請各位領導接受我的檢查,並進行監督。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1

有人把學生比作一朵朵小花,我倒更想把學生看作一株株小草,我覺得新世紀需要有花般的風貌,但更需要有草的精神,我願做一名培育芳草的園丁。回顧這幾年的育草工作,我覺得只要師愛像母愛那樣無私奉獻,那麼再頑劣的冰山也會在我們面前融化。

一、關愛單親子女,促其健康成長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學校單親子女也日漸增多,對這些孩子的教育也日漸成爲我們班主任工作的難點。班上有位於同學他腦子聰明,但父母離婚的陰影卻時刻籠罩着他,聰明的腦子不放到學習上來,平時錯事不斷,其他老師見了他就搖頭,可我知道,他偏激的行爲正是由於缺少了愛的溫暖,我深知只有摯愛,才能融化這顆童心的冰層。生日到了,我做了一張精緻的生日卡,經過一次次親切的談心,一次次活動的鍛鍊,一次次集體的教育,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變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二、抓好兩頭學生,共遨求知海洋

在人們心目中,優秀生往往集萬般寵愛於一身,而普通生,尤其是“後進生”卻因不能充分享受愛的陽光雨露而發育不良,精神貧血。我曾用我的“反向偏愛”喚醒了一個個“後進生”的沉睡和麻木了的自尊心,使他們重新奮發學習。班上有位同學才入學,就是令每一位老師頭疼的學生,平時常常做惡作劇,做一些壞事,只有作業不做,鬧得同學怕他,老師惱他。我通過細緻觀察,通過一次次家訪的瞭解,決定採取教育,他做過的點滴好事,都在班上宣傳,讓全班同學都喜歡他,關心他,用集體的友愛溫暖他;在學習上幫助他,讓他上課時不至於“開小差”、“坐飛機”;當他在前進的過程中受到挫折而灰心喪氣時,既指出危險,曉之以理,又耐心細緻,動之以情,幫助他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頑強而又強大,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國小階段的孩子是處在良好行爲習慣培養的最佳時期。因此,一定要抓住國小這個最佳時期,對學生進行堅持不懈的教育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在對學生作業的要求上,我端正學生的作業態度,提出及時、認真、獨立完成的具體要求。在進行學生作業規範化訓練時,突出時間上的要求——及時,態度上的要求——認真,思維上的要求——獨立。我還培養學生“右行禮上”的上下樓梯的習慣,培養學生無聲自習的習慣等,當然,這都非一日之功,是經過了不斷地鞏固“正確的”和不斷糾正“錯誤的”長期訓練。。

班主任工作是瑣碎複雜的,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它們都只不過是我漫漫教學生涯中的滄海一粟罷了,而傾心育芳草,願享天下綠卻是我這一生無悔的追求。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2

這節課我嘗試採用了“放手自學──合作交流”的方法感悟課文內容,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二抓對比。周工作的勞苦和生活的簡樸是通過一系列對比的描述反映出來的。

如:身爲國家的辦公室,想象中理應是豪華的佈置和十分氣派的陳設,然而室內僅有“一個不大的寫字檯”,“兩把轉椅”,“一盞檯燈”,使“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與“設備極其簡單”的佈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的簡樸可見一斑。又如,週一晚上要批“一疊來厚的文件。”面對如此繁重的公務,周不是“普通的瀏覽”,而是“一句一句地審閱”,“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直工作到公雞快叫明的時候。可見周工作量之大,工作時間之長。

然而,通宵工作之後,僅以一杯綠茶和“數得清顆粒”的花生米來充飢,這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工作這麼勞苦,生活如此簡樸!再如,自己徹夜工作,通宵達旦,卻讓別人“到隔壁值班室去睡覺”,從中又看出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體貼關心同志的崇高品質,這又是一處鮮明的對照。我們的生活中本來就存在對比的事物和形象,這種生活現象一經對照、比較,就會被鑑別得更加分明,從而幫助我們得到更正確的認識。在教學本課時,如能抓住描寫周對人對己,對工作對生活的有關詞句進行比較,那麼,學生對周崇高品質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3

在學習體驗了那感人的品質,此時此刻,每個人都會心潮澎湃,指導學生激情練讀最後兩個自然段,要求讀出感情。並通過指名讀,齊讀,會背的站起來背誦等形式,使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切實受到強烈的感染,同時也體現了分層次要求。

然後,再通過質疑:作者只看見了一夜的工作,爲什麼說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呢?此時,出示課後資料袋《周的一天》時間表,讓學生補充交流忘我工作的感人事例,體會“一個夜晚”和“每個夜晚”的關係。這樣再次引進課前蒐集的資料,決不是重複,而是深化。

在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來充分感受這位好的感人事例,正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最後,我再讓學生用激動而自豪的語氣反覆朗讀“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你們看見過這樣的嗎?”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4

被調研耽誤了一天,今天上完了後兩則成語故事,總體情況和《自相矛盾》的感覺差不多:想教的都教了,但課上完了覺得很沒味兒。到底存在着什麼問題呢?究竟該怎麼上呢?反思無果後,上網瀏覽別人的教學設計,發現也都大同小異,和我的教學也相差無幾。有搜教後記來看,看到了因爲名叫“盧永霞”,被一些網友稱作“名師”的老師的該課教後記。

這篇教後記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是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以及大致的教學設想,第二是對前兩則成語教學片斷的描述及自我點評。

先看了他對教材的分析, 盧老師在讀教材之處也產生過和我一樣的疑問:“看看課文,直白如話,幾乎找不到訓練點,而這三個成語又是學生耳熟能詳的,課前他們都能對成語所表達的寓意說出個大概來。那麼這樣的內容該如何進行教學呢?學生的學習起點在哪兒?課堂教學的訓練點在哪兒?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又在哪裏呢?”然而盧老師通過自己的進一步解讀,從簡單走到了更深層次:“這三則成語故事雖然看似相同,都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敘述,但是在表現人物的時候,寫作方法卻不盡相同。比如第一則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語言來表現人物‘誇口’以及言語前後牴觸的特點,從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題思想;而第二則故事則主要通過人物的動作描寫來表現‘濫竽充數’的結果,如‘鼓着腮幫,按着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也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和‘只好逃走了’;第三則故事則抓住對事物的客觀描述來表現張僧繇所畫的龍點睛前後的變化,從而突出點睛之筆的神奇。”

看過盧老師的教學片段後,發現其實不少做法正如我所做了的,但區別在於,我是漫無目的的,三個故事的教學都顯得過於隨意,沒有內在的聯繫,而盧老師因爲之前充分的教材解讀,整個教學過程因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導,顯得從容有致,教學效果自然也就出來了。其實很多時候,像我這樣的普通老師不是不會上課,而是不會有目的地清醒地上課。盧老師的這篇教後記不僅幫助我理清了本課教學的思路和方法,更給我以啓示:教學要有效,教學目標就要明確;教學目標想明確,就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地自主的解讀。

下面整理一下我在他人的設計或反思中所看到的,與我的教學相一致的幾點做法:

1、第一則成語故事《自相矛盾》,從“矛”和“盾”入手,理解課題詞語,在讀懂故事。這整則故事的教學突出對人物語言的理解和感情朗讀。

2、教學《濫竽充數》時,抓住“南郭先生從來不會吹竽……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這兩句話來統領全篇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南郭先生前後不同的心理變化,想象他內心的想法。

3、教學《畫龍點睛》時主要式讓學生們通過一些詞語去想象人物的話語,如“一再要求”“驚歎不已”等。

儘管有不少相同的“想”,但我缺少的正是“構”,以後要學會深入分析文本,“構想”教學過程,才能讓課堂更精彩。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5

這一週的工作既緊張又忙碌,班主任即數學老師要去參加省優質課評選,一連上了兩天的語文課,同時自己還要迎戰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課程太密,沒有多少時間詳細備課,今天星期五最後一節課又調給了我,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上語文,效率行嗎?就這樣,我帶着顧慮走進了教室。我在黑板上寫完課題,就直奔中心:“同學們,通過初讀課文,你們瞭解到課文中寫到的周是一個怎樣的人?”

這節課是這一星期來最開心的一課,雖然沒有精心備課,但學生的狀態和思路是如此的清晰。回過頭來回味這節課,對自己的整個教學作了一個全面的審視,讓我感受頗深。好的教學設計不應該是嚴謹的教學流程,更不應該是問答式的教師提問,學生解答的單一形式。而應該是開放的,動態的,是對當下實態的過程的有效對策。是“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爲線索的教學設計。

這次課程實施的要求是改變實施的方式,其要點是構建起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習方式的構建幫助教師從教爲主轉到以學爲主。學生有被動地接受知識轉到主動地探究知識。那麼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在其中也得以體現:以學生學習活動爲主線,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身心愉悅,學習的積極性強,學生的情感得到體驗,最後很好地掌握了知識和技能。

以學生學習活動爲線索,強調學習活動的創造與運演,實現主體參與教學事件的最佳整合,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啊!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6

爲了讓家長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升入大班後的表現,在大班年齡段所要學習的教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的達到家園共育,因此,我們上週對家長開展了半日開放活動

早上,大多數家長都早早的來到了幼兒園,很細心的觀察着孩子的一舉一動,在早操時,全班幼兒積極性較高,這離不開領操老師的熱情,更少不了其他老師在幼兒行爲方面的配合。在吃水果的過程中,孩子的常規不太好,這需要平常我們老師多督促,並養成良好的吃東西的習慣。在家長看完孩子們做操、喝水、吃水果之後,緊接着就是我們的一個教育活動。今天的教育活動是上的邏輯思維課程,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比較陌生,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瞭解這門課程,從而知道讓幼兒學習這門課程是對的選擇。

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看到孩子的表現很高興,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樂趣以及掌握的知識,紛紛表示欣慰。個別家長因爲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好,而且不大但,非常生氣,並且斥責幼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只會更傷孩子的自尊心。在老師的鼓勵下該孩子才化哭泣爲笑容。 在本次家長活動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必須時常訓練幼兒的常規。訓練好常規是進行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

2、教師應更多的給幼兒發言的空間,並儘量保證所有幼兒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使家長感受到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關心與尊重。

3、在活動中,家長能夠和孩子一同參與遊戲,是個很好的互動方式,讓孩子體驗家園互動的樂趣。

4、在教學時,應適當的提一下家長的存在,感覺有點忽視了他們。並趁此機會介紹一下思維課程家長在家的引導方法。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讓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既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又要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學習。使其身心獲得和諧發展。

草原教學工作反思 篇17

一、豐富課前感知,激發學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過描寫週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學生從周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中感受周的偉大人格。基於現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的生活與工作知之不多,對周的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人物沒有一個很深的感情基礎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周的書籍資料等,併爲學生提供周的相關網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二、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緊緊圍繞"勞苦"和"簡樸"這兩方面展開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讓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在小組裏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三、創設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鳴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周的感人事蹟,出示周身患癌症時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學生得到心靈上的震撼,加深對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滿臉憔悴,夜以繼日工作的的圖片,讓學生面對着周說說心理話,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周的其他品質來進行表達,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在最後兩段的朗讀時學生激情飽滿,發自內心的吶喊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最後的拓展延伸,讓學生以《周,我想對你說》爲題寫一篇小練筆。從學生寫的內容看,感情真摯,充分抒發了對的敬仰與愛戴。

不過回想起這一節課,也有一些遺憾,在學生面對說心理話的時候對學生的引導不到位,學生回答的面有點窄。最後兩段的朗讀由於時間關係指導的也不太到位,今後,還要在這些方面多加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