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通用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4W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1

在教學本課時,我重點體現“以讀爲本”,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巧妙設計教學活動,通過活動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先請小朋友自由讀讀這個小節,然後問大家讀了這個自然段,你瞭解到了什麼?根據大家回答板書: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通用12篇)

接着問問大家對於這三種類型的火車,你能向其他同學簡單介紹介紹嗎?結合課文插圖和相關的圖片、資料向大家簡單介紹這三種不同時代不同類型的火車。然後再問問大家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孩子們對於火車這種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時在他們的圖畫中也是比較多見的事物,上了這一節課,對於火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獲得了更多有關火車的知識,特別是磁懸浮火車這新穎、飛速的新鮮事物更讓大家感興趣。然後採取畫一畫的方法,孩子們有的給自己的火車設計了美麗的外觀,有的給火車設計了舒適的內部構造,有的設計的火車在崎嶇的山路可以長出翅膀在空中前進,有的設計的火車遇到大江大河可以想神奇的潛水艇那樣前進......孩子們的想象力是多麼的神奇,是多麼的不可估量。因爲孩子們有興趣,興趣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們學習的動力。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2

在《火車的故事》的教學過程中,我重點體現“以讀爲本”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思考、讀中感悟。設計了幾個比較好的教學活動,通過活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比如在學習《火車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時我的教學設計是這樣的:先讓學生們自己閱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提問:“你從種瞭解到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寫出板書:蒸汽機車、電力機車、磁懸浮火車。接着提問:“你能向其他同學簡單介紹文中提到的三種類型的火車嗎?然後再問問大家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你還知道有什麼樣的火車?給大家介紹介紹。”最後能像小介紹員一樣把第三自然段的內容有感情地讀出來嗎?比一比,看看誰讀得有感情。

課堂上,我利用剩餘的時間讓孩子們動筆畫畫。孩子們的畫充滿了童趣。課後,我又將部分學生的作品粘貼到黑板上。孩子們就更加高興了。培養低年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很重要,我將爲此而不斷努力。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3

《火車的故事》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我國鐵路建設的成就,展現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展的大好形勢,藉以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課文一步一步地上下來,都很順利。但上到:“我國正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的時候卻卡殼了。因爲我在教學這句話的時候,是這樣設計的:我想通過我們所在的教學樓的高度和青藏鐵路的海拔想比較,讓孩子們感受到青藏鐵路的高,從而體會到修建鐵路的艱辛、困難,再而推到——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我問孩子們:“你知道我們這個四層的教學樓有多高嗎?”

下面一片寂靜。

“膽子大一點,你感覺有多高。”

各種各樣的答案出來了:100米,100釐米,1000米……

我脊樑骨一陣樑,一個詞語在我心裏生成:牛頭不對馬嘴。

我只好告訴他們:我們的教學樓大約:12米。但是青藏鐵路的海拔是4000米。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1:青藏鐵路非常長。

生2:青藏鐵路的海拔非常長。

孩子們,對不起!是我高估了你們的已有知識和現有水平,在還沒有讓你們理解什麼是“海拔”的時候,就讓你們理解“海拔最高”,真是太爲難你們了。

我吸取教訓,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地來,問題終於得到解決。

呵呵,雖然曾經失敗了,但再重新爬起來,堅定得走好每一步,心裏覺得很充實,很開心。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4

在激趣引題時,我問學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村莊,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和我的預想有了出入,原本我猜學生也許會說到後來這個小村莊被洪水沖毀了,什麼都沒有了。想到了新課標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既然孩子們說到了美麗,我就跟着孩子們走吧。

你讀了哪些句子,彷彿讓你看到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孩子們很快讀到了“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本來是想學靳老師的,想讓孩子們上去畫畫,我擔心會太費時, 更擔心要畫出來談何容易!還是引導學生讀出味道來。在一次次的朗讀指導,讓學生感悟詞語的意思,走進這美麗的村莊。“當你讀到清澈見底的時候,我彷彿想起了珍珠泉這樣一句話……”學生馬上站起來很有感情地背到:“水是那樣深,又那樣清……”“有時候,透過密密的樹葉,……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頭上。”後一句出乎我的意料,驚喜。清澈見底的意思理解了,課文中的意境顯得更沒美了。

“你讀到清新甜潤時,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你知道我聞到了什麼?”學生舉手的不多,“回憶一下秋天的雨。”學生馬上活躍起來,說到了蘋果的香甜,橘子的酸味,青草的芳香等。“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看見山上~~`天空~`。”鬱鬱蔥蔥,湛藍深遠的意思在朗讀中,在評價中,在對話中,學生理解了。很多詞語的解釋不可下定義,她只是一種意境的表達,對於這種詞語的理解,用優美富有詩意的句子來幫助學生理解,美上加美,有助於學生對整段的理解,對全文的理解。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5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裏。這是個充滿智慧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語言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本篇課文第5自然段對惡魔形象的描寫非常傳神,整段話圍繞“兇惡”一詞,運用誇張的比喻、鋪張的排比句式,表現惡魔的極端兇狠,想象豐富奇特。因此,品讀這個段落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在細讀的基礎上,再讓學生髮揮想象仿寫一段,寫出漁夫“貧窮”的外貌。學生在描寫時都能嘗試運用排比比喻去描寫人物的外貌,想象也較豐富,但是對於“貧窮”的體現沒有準確的表達。

這節課整體來說上得比較流暢,雖然品讀能做到較細緻,但是沒有亮點,我想這與我的課堂評價和教學語言一定的關係,語文課堂是一門語言藝術,它需要紮實豐厚的語文素養,也需要豐沛的激情和機智優雅的語言,所以,要上好一節課除了要熟悉教學流程之外,我還需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當學生思維沒有展開時,我該如何引導,在學生回答之後我應該如何評價激勵他們的積極性。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6

本文以索橋爲線索,以故事爲內容,以人物的精神爲主題。索橋造福於人民,寫索橋是爲了歌頌造福於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應,深化主題。本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在解決“寫索橋爲什麼還要寫都江堰”這個問題時,我班同學回答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和何公何母修建索橋都是爲後人造福,都勇於克服困難。”由此,可以看出同學們是真正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了。窗體底端

成功之處:

1、本節課學生積極投入學習,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如:批劃從哪些方面介紹索橋,瞭解索橋的特點,爭當小導遊,師生簡介索橋,瞭解索橋的故事,體會人物品質,理解李冰父子、何公何母、勇士丹柯又一顆偉大的心。學生思維的火花再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學到了新知,激活了課堂,提高了效率。

2、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自讀自悟索橋的特點,發生的故事,蘊含的道理,生活中的故事,自己今後應做一個怎樣的人,通過同桌交流,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彙報,其他學生補充教師適時點撥,學生真正深入瞭解課文內容,入情入境地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

3、爲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臺。本課爭當小小導遊的設計,找生活中更美、更好的故事,課上小練筆今後自己想做一個怎樣的人,充分爲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一個個精彩的介紹,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思想的洗禮,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深化了課文的中心,完成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本課的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我的目的是啓發孩子,培養閱讀能力,但是並沒有給孩子一個太大的想象空間,比如交流“當同學們你站在這樣的橋上會想到什麼?”“索橋給你什麼樣的啓示?”等等這些問題時,如果同學們能把書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聯繫起來的說一說,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

2、沒有把作者的遊覽順序和整節課有機地整合起來,課堂生成一些環節有些不盡人意,讓學生去讀故事,一些同學放不開,沒有做到入情入境,體會故事中人物的品質體會得不太到位,介紹索橋時,學生讀得不太充分,今後應多加強訓練。學生在發現更美、更好的東西時,學生的思維沒有打開,應多聯繫實際生活。

總之,經過反思自己找到了教學中的得與失,今後會發揚長處,克服不足,上出高效率、高質量的課還需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地努力。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7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的積累。現行國小語文教材也非常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特別表現在大量成語的練習上。因此,我在上這節課時一直緊扣這個中心,變換多種形式,從不同方面積極引導學生成語的積累和運用。這節課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擦出了不少的“火花”。

一、新

“新”主要表現爲本節課的組織形式上。本節課,我以模仿中央電視臺的“非常6+1”欄目爲貫穿始終的主線。本節課的開始,我就以一句“同學們看過中央電視臺的非常6+1的智力闖關嗎?今天老師就設置了幾個成語關,你們有信心闖關成功嗎?”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知難而進,積極進取的豪氣。

在整節課中,一共設置了五道難關,一關比一關難,一關更比一關富有挑戰性,學生在闖關的過程中披荊斬棘,經受着難題的困擾。在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也享受着成功的喜悅。那一張張緊鎖眉頭積極思考的臉、那成功闖關的掌聲,給予了我無限的激動和啓發,在課堂教學中只要積極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挑戰的氛圍,就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

“巧”,表現爲成語練習形式的設計巧妙。本課我一共設計了五個闖關的環節,每個闖關的環節,其實都是複習了一個成語的練習形式。五種形式分別是:①選擇正確的讀音(讀);②訂正錯別字(寫);③成語填空、成語分類、按要求寫成語(背);④聯想題(理解);⑤造句、寫段(運用)。

這幾種練習形式,基本涵蓋了國小階段的成語練習形式。學生們在這幾種練習形式中,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就能說明他們的成語積累程度了。整節課完成下來,大家頗有成就感,說明平時的成語學習,還是紮實的。同時,也更加激起了同學們繼往開來的信心。

三、練

因爲,本節課是成語複習課,所以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不能少,否則,教者講多了,就會顯得是喧賓奪主了。從本節課來看,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還是比較適當和充足的。無論是“說”、“寫”,還是“背”、“理解”和“運用”,都能讓學生充分地練習。

本節課,在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之下,學生的練習很到位,不是蜻蜓點水,不是一帶而過,而是真正紮實有效地進行。因此,本節課教師的“講”只不過是引導和輔助,學生的“學”、“練習”纔是真正的主角。

本節課,“練”的特點還指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得到了練習。在課堂上,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練習,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用集體智慧攻克難關,發展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一系列的開放練習中,發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美

“美”主要指教者課堂的語言美。因爲,本節課是一節成語複習課,因此,在課堂上多出現一些成語,能營造出學習成語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本節課,我充分利用闖關環節,適當而巧妙地用成語銜接了課堂教學的幾個環節,引導了學生,達到了薰陶感染的作用。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只有不斷更新理念,挖掘學生感興趣易於接受的教學資源,巧妙設計教學環節,營造出熱烈而適當的教學氛圍,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8

這堂課,在教具上我費了很大的心思做了很充分的準備,爲幼兒準備了許多的小圖片,可供幼兒選擇,還有每人一張的星期安排表、記號筆、自制的教學圖片等。這些教具的準備很好的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爲本堂課的開展起到輔助的作用。

在活動的設計中,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現知識的學習情況,認真的思考、設計了活動目標以及各個活動環節。但是,上完本堂課後,發現在活動目標的制定中,我設計的目標有點過於簡單,絕大多數幼兒都能自己整理自己的思路,完整講述操作的結果,以至於在我預設的過程中超前的完成我設定的目標。經過反思,我重新制定了一個新目標,增加了一點學習的難度。我在本堂課中加入時間或月份的學期。例如:星期日,下午幾點我在幹什麼。我想這樣的設計更適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一堂課中不僅讓幼兒認識到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概念,而且也學習到了“24小時”的時間概念。

經過本堂課授課,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還存在着許許多多的不足,在課堂中的隨機應變能力、幼兒回答問題積極性的調動等有待加強。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9

新顆標十分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朗讀有助於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於因聲解義,領略作品的精妙之處,有助於增強語感,以聲傳情。它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本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道理卻非常深刻,正所謂“言簡意深”。朗讀到位,就能幫助學生領略作品隱含的道理。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通過第一自然段和結尾段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動手畫小村莊,再把畫擦掉,感受到美的事物被毀的痛苦心情,從而激發其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感情。

課文第一自然段講的是山谷中曾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裏用了十分優美的語句來描寫小村莊周圍的環境,“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首先,我讓學生自己讀第一自然段,接着提出:“小村莊是如此美麗,請大家拿起手中的筆畫一畫,結合文中的描寫,再加上你的想象,把小村莊畫得漂漂亮亮!”學生大都喜歡動手,他們拿起筆興高采烈地畫起來。畫的畫不盡相同,但都是美麗的小村莊,有山、有水、有樹木、有可愛的小動物``````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10

《漁夫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貧窮的漁夫,到海邊去捕魚,意外地撈上來所羅門王封鎖魔鬼的瓶子。他打開瓶子,狡猾兇惡的魔鬼鑽了出來,想要殺死他。漁夫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魔鬼,使魔鬼重新被封鎖在瓶子裏。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擁有智慧的人,纔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我讓學生圍繞導讀的要求: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是怎樣做的?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課文語文形象生動,特別是魔鬼的形象和魔鬼與漁夫的對話,非常引人入勝,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閱讀的積極性。在學習中,學生都非常積極主動,小組彙報學習也是精彩迭出。有的用角色朗讀的形式,有的用表演的形式,有的就某些精彩語句來談感受。特別是能抓住這兩句話:(1)一聽所羅門早死了,魔鬼立刻兇惡地說:“漁夫啊,準備死吧!你選擇怎樣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殺掉!”(2)這時候漁夫想道:“他是個魔鬼,我是個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壓制他的妖氣。”來體會到:擁有智慧的人,纔是真正強大的、不可戰勝的。

在閱讀中學生們都擁有自己的見解。整節課體現出了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問題應該從孩子當中來,由學生的需求產生問題,這樣的問題指向纔是學生真正願意學,並學得有意義的內容。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11

我採用了開門見山的形式引入新課。我告訴同學們:今天我從森林裏請來了愛講故事的大樹爺爺。然後請一名同學讀了大樹爺爺的來信,組織同學回答大樹爺爺提出的問題。然後通過錄像畫面引導、激發學生對大樹故事的聯想,營造了一個和諧、輕鬆的學習氣氛,爲學生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並從中拓寬學生思維,大膽想象。然後我又把人們對大樹的破壞行爲提了出來,讓同學們想想如果沒有了大樹,世界將會怎樣,以及我們該怎樣拯救大樹?這個問題的提出引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他們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對於學生的回答,我不斷的鼓勵他們。接着我請學生猜猜大樹活了以後會怎麼樣,都有誰會來到大樹的周圍?

通過聯想,學生們也想自己也到大樹的周圍和大樹做朋友,這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懷。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與本組同學討論,“可以設計什麼樣的小動物或者昆蟲,能夠組成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故事的經過是怎樣的?”至此學生的設計方案已基本成熟。學生的作品內容各有千秋,有的是象啄木鳥幫大樹吃蟲子的故事,有的是發生在大樹上的故事;作品的圖案充分的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色彩有的響亮、熱烈;有的柔和、寧靜。很明顯,學生的設計構思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最後我和學生們一起成爲了大樹爺爺的朋友,並鼓勵學生在課後多找一些奇特的大樹的資料,來進行課堂延伸,進一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由於本課的教學使我想到,要把美術教材變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載體,使美術課堂真正成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沃土,就必須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而學習新課標,首先要加深對美術課程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綱舉目張,而不至犯穿新鞋走老路的錯誤。

火車的故事課堂反思 篇12

整個活動下來,前面部分安靜的聽故事學說短句還是比較順利的。只是到了遊戲環節,孩子們又開始了興奮,使得場面混亂,只得匆匆收場,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反思後認爲問題出在遊戲前,教師交代不清楚。所以當我說請毛毛蟲們一起爬出去玩時,有幾個孩子爬的快的孩子看見佈置好的蘋果樹、香蕉、小樹的時候,就已經衝在那裏東碰碰、西摸摸,我說的故事情節他們也無法聽清楚,完全不能跟着故事的情節進行表演了;於是我只好更大聲的說,等到我說肚子餓了去找食物的時候,還沒等我提要求就都開始摘了,而且蘋果、香蕉、樹葉隨便摘,造成一片混亂,孩子們始終處於興奮的狀態,使得遊戲表演、故事回顧與鞏固短句的目標,沒能得到很好的體現。

修改的思路是:

1、在遊戲時必須把要求提前提清楚,教師的引導語相當重要;

2、在教具的佈置上要考慮更全面,一個班的孩子較多,佈置時注意範圍要大,要有一定的距離,一次要能容納下這麼多的小朋友,這樣應該會避免混亂現象的發生,使遊戲表演很好的進行。

3、在表演時可以配上舒緩的背景音樂,以緩和孩子們的情緒。

4、各個環節還可以更緊湊一些。

對於遊戲混亂的情況,也有同事提出,孩子看見佈置在那裏的蘋果、香蕉等肯定會興奮的,可以把這些先遮擋起來,可能會好些。但又考慮到事先先遮擋的方法已經不再提倡,而且把遮擋物拿開又需要花費時間,所以這次還是以開放的形式出現。修改後將再次試教,面對陌生的孩子們,說心裏話,對於遊戲的環節我心裏真的沒有底了,有點心理障礙了。但願這次能順利進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