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1K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 篇1

本次培訓課中,我講授的內容爲蘇教版國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荷》專題中的《愛蓮說》一課。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精選5篇)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由古典詩歌中意象的內在含義切入,在學生複習舊知的同時對“荷”的內涵有初步瞭解,之後順勢解題,學生通過預習分享關於“說”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第三部分爲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通過對學案的檢查,梳理文言知識點,對全文有初步的整體把握。第四個環節爲精讀品析,設置問題一:從文中找出作者因何而愛蓮?本題較爲簡單,問題二承接問題一的答案:分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句中“蓮”的形象。這一問題是全文的重點,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合作學習,深入探究周敦頤筆下蓮的內涵,以小組彙報的形式呈現。問題三爲:作者愛蓮贊蓮,爲何還要在菊與牡丹上花費筆墨?以此題作爲拓展分析的着眼點,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昇華,讓學生對比作者對待蓮、菊、牡丹的態度,進而昇華總結,突出周敦頤及古代文人卓然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議古論今,引發學生對正直人格的崇敬,對高尚情操的追求。

從最終的課堂呈現上來看,效果不如預期,一方面是因爲經歷了上午的四節公開課,學生已從緊張過度進入到了麻木狀態,我在課前調動力能不足,使學生反應狀態欠佳,另一方面則尤爲主要,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備學生”明顯不足,學生對文本的預習效果不如最初預設,直接導致課堂的第三個環節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部分用時過長且對基礎知識的落實並不紮實。在小組討論的環節,小組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發揮,這也與學生平時的課堂習慣有關。

課後專家評課時提出兩點,首先,第三部分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應該分爲兩個部分,合在一處有雜糅之感,並且在分開後,時間的安排上會更爲妥當;第二,既然是“荷”專題,就應對專題有整體上宏觀的把握,不能將文本與專題割裂。專家還指出,年輕人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跳出傳統窠臼,進行課堂創新,切忌走老路。

工作進入第三個年頭,課堂教學之上少了一份最初時的急躁與茫然,日漸進入平穩期,本以爲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專家的一席點撥,卻讓我覺得這種所謂平穩,是牽制課堂創新的阻礙力,並不利於教學的隨機生成。以本課的教學爲例,在教學設計時,我從根本上忽視了專題性,只是單純的 考慮到,《愛蓮說》作爲經典文言文文本,含有衆多考點,以應試爲出發點,就應重點強調其知識性與文本性,以串講爲中心,這樣就忽視了學生的感悟,學生沒有機會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融入教學之中,這就是使本課教學成爲了單一化、模式化的文言文誦記過程。

根據幾位專家的意見與點撥,我想,如果把《愛蓮說》融入到整個專題之中,讓學生真正的實現自主探究合作,通過蒐集、查閱資料,深入瞭解蓮、理解蓮,會比在課堂上的聽與記更有收穫。另外,從《愛蓮說》本身來講,除去傳統的文言字詞知識點以外,更可以從哲學角度進行解讀,文章作者周敦頤,爲理學的開山鼻祖,理學融儒道釋爲一體,尤其佛家思想佔據其主流,而蓮花在佛家中爲一重要意象,這也是周敦頤喜愛蓮花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深入剖析作者的生平與思想流派,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悟其高潔的品質,有利於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這也就是專家所說的“不爲彼岸只爲海”。

所謂文以載道,議古論今,本次培訓課的講授及課後的專家點撥,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文言文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根弦,精湛的指法撥動起來就會激起一片濃濃的情愫。而如今,文言文教學被禁錮在實詞、虛詞、文言現象上,當下的語文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必須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如何在體現文言文本工具性的同時落實其人文性的體悟。另一方面,要樹立大的語文觀,充分利用課堂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更重要的是激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與熱愛。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作爲年輕教師,我們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 篇2

《三峽》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佳作。雖然編者認爲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認爲古人竟然能用這樣優美的文筆對祖國的河山如此謳歌,真讓我歎爲觀止。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或許是中國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謝靈運這樣,陶弘景也這樣,蘇軾也這樣,更不用說陶淵明、酈道元這些人了。酈道元在三峽中着重寫了三峽雄奇壯麗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連綿而高峻,挺拔而秀麗,彷彿是鬼斧神工雕琢出來的一樣。你看:“重巖疊嶂,隱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見倒影,寂靜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悽婉。在酈道元的眼中,山彷彿成了容載萬物的容器,讓那高峽容括所有水的美,水彷彿也有了靈性,“清榮俊茂,良多趣味"。

在講課過程中,我將自己朗讀文章的感受與學生交流,談三峽的美,談我到過三峽後的感受,但當我讓學生談自己閱讀課文的感受的時候,學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說出文章寫了三峽的四季,寫了三峽的山山水水,卻不能深刻體味作者對三峽的讚美。

我想,這或許是因爲學生沒有到三峽的緣故吧。如果他能到三峽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樣了吧!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 篇3

時下文言文教學有着過分重視文言知識傳授的傾向,使本來意蘊豐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詞、句,這顯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結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見其“言”而不見其“文”。我用充滿詩意的導語自然地把學生引入課文優美的意境,簡明地作了一句文學常識介紹後便進入了課文的學習。首先,我讓學生結合書下注釋弄清字音,自行朗讀課文。

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由老師帶感情朗讀,配合優美的樂曲,一下子便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然後再由學生仿讀,邊讀邊體會,讀中導,讀中悟,在兩遍三遍的朗讀中,學生大多對文章有了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數同學都能流暢自如並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我把這一教學過程稱爲“品讀”的過程。因爲我特別欣賞洪鎮濤老師創導的“品讀”教學法。所謂“品”即發現,欣賞,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沒有讀的過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讀”爲基礎,而“品”過之後要用“讀”來豐富語言的積累。先讀後品,品品讀讀,反覆誦讀,涵泳文意,纔是學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別是如《三峽》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 篇4

語文材料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比如課文裏有趙州橋,有盧溝橋,有故宮博物院,有蘇州園林,有錢塘江大潮,有西湖,學生不可能都去過,甚至我都沒有全去過。語文材料與現實是有差距的,我們學習課文並不代表我們一定熟悉課文的材料。讀書與實踐是兩回事,但是,如果學生長大,能有機會見識那些勝景,他又對這些景物有深刻的認知,感受應該不同吧。

文言文的學習,我們向來都是注重在識記,記住作者,記住文學嘗試,記住字詞翻譯,記住文章的中心,記住文句的分析,記住一些“爲什麼”和“答案”。其實,我認爲,光靠記憶,文言文學習的熱情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情會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嘗不是語文教學的悲哀?

所以我嘗試着讓學生來給三峽進行描述,寫些導遊詞,做些繪畫,加入些詩詞,做點朗誦。但矛盾又出現了,學生根本就做不聊,他們寫不出導遊詞,也畫不了畫,更不能在畫上添加自作詩詞,當然朗誦可以進行,可只有別人的,什麼時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古文愛蓮說教學反思 篇5

尊敬的XX老師:

時值初冬,寒氣已滿屏幃矣。課程撲簌如紛紛落葉,莘莘學子奪秒爭分,每日未至酉時,室即座無虛席,俱見時之緊湊。然吾於此危急之際,惰而疏於習,甚悔之!

杜氏曰: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學而時習,或常思焉,類日積硅步,方至千里;學而棄之,或不學焉,如騾負稻草,終溺於水。縱具磐石之質,日月削之,亦爲齏粉。

學生愚鈍,習外文如霧裏觀花,甚吃力焉。天資聰穎若仲永者且傷之,甚駑者乎?週三辰時,吾臥於榻,忽聞吾師欲窺全班習作,乃大驚,深恐吾師指吾而叱曰:“汝惰乎!”心惶惶然;學生先前未知此事,終日沉溺風月之事,諸般正業盡拋之腦後矣。心存僥倖之念,卻終難逃吾師鍾馗法眼。

先秦之日,中原大地烽火連天,蘇秦不忘懸樑刺股,後成合縱之事;兩漢之際,南陽硝煙未曾散去,張衡不恥鑿壁偷光,終設伏地之器。此外若孫康映雪,車胤囊螢,買臣負薪,李密掛角;朝經暮史,焚膏繼晷,終成大事。此等事例於我中華宛若銀河之星,不勝窮舉。時至今日,舜耕於此,吾等雖不能繼稼軒易安之風流,卻也應承齊魯之澱,厚積薄發,揚我泱泱大國之雄威也!

殘紅欲盡,滿腹悔恨惟止於此矣。長夜如歲,學生焚香獨語,嘆息惆悵,悔不當初矣。梧桐半死清霜,風雨啜泣西樓,吾於夢中面壁,悔恨唏噓,只望吾師明視吾之誠意,且放學生一馬。梅開二度,誓不上演帽子戲法耳。不甚涕零,先行叩首。

再叩。

檢討人:

日期:XX年XX月XX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