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71K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

藝術教肓是實施美肓的主要途徑,繪畫作爲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在幼兒園深受幼兒喜愛。幼兒藉助繪畫舒展內心的喜好和興趣,表達着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和感受。作爲引導者的教師,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其作用應該主要體現在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激發其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通用15篇)

那麼,如何在繪畫中讓幼兒掌握一定的繪畫技能,又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把繪畫變成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創作、體驗快樂的活動呢?目前幼兒園的繪畫活動還存在幾個不足。

一、教是爲了不教,教是力求實現幼兒自主地可持續發展,技法是表現想象創造的手段。爲了使幼兒達到表現想象創造結果的需要,教師要傳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識。但是正如報告中提到的“教是爲了不教,教是力求實現幼兒自主地可持續發展。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師不能爲傳授技法而教技法,在傳授技法的同時要鼓勵幼兒舉一反三。例如:在活動“可愛的小雞”中,首先通過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從雞蛋畫出一隻小雞,然後可以鼓勵啓發幼兒吃蟲子的小雞怎麼畫?擡着頭的小雞怎麼畫?小雞的一家怎麼畫?小雞幼兒園怎麼畫?或者教師講一個關於小雞的故事看看幼兒怎麼表現?等等。不要把幼兒的思維只限制在一個事物上。

二、正確對待幼兒繪畫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由於受到繪畫技能的限制,孩子們在繪畫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都需要老師的仔細分析與認真對待。比如,有的孩子在繪畫時色彩單一。我們班級有一位小女孩,她在繪畫過程中不愛換筆,從頭至尾都使用一種顏色:黃色。即便是在黃色的手工紙上作畫,她還是不會變換色彩。當你引導她換一種顏色的時候,她會說:“我就喜歡這個顏色!”面對這種情況,我分析,由於這個孩子比較內向,她偏愛黃色,認爲黃色是最漂亮的顏色,即使引導她去換一個顏色,她也會認爲這個顏色夠漂亮了。所以無論你怎樣說,她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畫。可是面對孩子技能上出現的問題,你不能說“你這顏色不好看!”“你怎麼老用一個顏色啊?”“看老師怎麼畫的!”“趕緊換個顏色!”這樣說都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和信心。於是我設計一些有利於提高孩子用色繪畫的活動,如“筆寶寶跳舞”讓每支小筆都來跳舞;“神奇的七色花”,看看誰的花兒顏色最漂亮;“會變的顏色”,用水粉的三原色調出多種色彩。讓孩子對色彩獲得美感體驗,提高她的用色能力。

三、留給幼兒廣闊的想象創造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要留給幼兒廣闊的想象創造的空間,發展幼兒的自我個性。幼兒在美術創造上往往表現的最大膽和最有活力,他們常常會畫出成人意想不到的圖像。他們會把生氣的人臉塗成黑色,把爸爸的鬍子表現的特別明顯與誇張,把要拿東西的手畫得比身子還長------這就是幼兒自己想象創造的結果,教師不能簡單的用對或錯、好與壞來評價孩子的想法。自由想象創作空間的擴大,可有效提高幼兒繪畫積極性,促進孩子隨心所欲,大膽表現,最大限度地發掘幼兒內在創造力和表現力。也只有這樣,孩子們手中的五彩畫筆才能畫出更加富於創意的、五彩繽紛的兒童畫。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2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繪畫作爲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在幼兒園深受幼兒喜愛。在目前的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許多不盡如意之處,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的幼兒園繪畫教學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學目標,教材要求畫什麼就畫什麼。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範畫進行講解,再分步教畫,教師畫一筆,幼兒跟着畫一筆,隨後再讓幼兒參照範畫作畫,模仿比較好的還可以再添畫一些小花、小草、小鳥、太陽等,以豐富畫面。幼兒在學習中亦步亦趨,畫面大同小異,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比較呆板。

幼兒園每年或每學期的室內外環境佈置,是教師們非常看重的。爲了保持牆面的美麗整潔,畫面佈置一般都設計在幼兒可望不可及的高處,而能讓幼兒伸手可及的牆面、地面,則必須保持整潔無瑕,不讓亂塗亂畫,幼兒只能在紙上或作業本上進行作業。幼兒隨意發揮的自由創作空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常常發現不少孩子取出水彩筆在桌上、椅上、牆上、地上,甚至手上、臉上,隨心所欲地塗畫着。如果教師充分利用活動室周圍環境,善於尋找拓展幼兒繪畫的空間,則不僅可以改變幼兒不良習慣,還可以培養幼兒繪畫興趣,提高繪畫技能。班級的美術區角放上紙和筆,便於幼兒隨畫隨取;六個平面的長方體食品箱貼上白紙,更是幼兒作畫的好地方,一層一層地畫,一層一層再貼,畫好的五彩繽紛紙箱還可以用來做遊戲,幼兒樂此不疲;平淨明亮的玻璃固然衛生,但貼上幼兒撕紙作品,把它佈置成窗花,更富有童趣;選擇部分貼上瓷磚的潔白牆面作爲幼兒繪畫場所,幼兒會大膽裝飾,歡喜無比,因爲美麗的教室裏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師作品,更有觸手可及、舉目可見的幼兒自創作品,幼兒又怎能不體會到美術活動帶來的成功感和喜悅感!

總之,自由創作空間的擴大,可有效提高幼兒繪畫積極性,促進孩子們手腦並用,隨心所欲,大膽表現,較大限度地發掘幼兒內在創造力和表現力。也只有創作空間的不斷拓展,孩子們手中的五彩筆才能畫出更加富於創意的、五彩繽紛的神奇畫卷!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3

裝飾小樹葉

幼兒是天生的美術家,如何提高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大家不斷地對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彌補不足。本站內容豐富,希望此篇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給各位幼兒園老師提供參考價值,歡迎支持本站內容!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傾向。”美術活動示範和範畫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範和範畫又往往會束縛幼兒的思想,影響他們創造性的發揮,如何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裝飾小樹葉》是讓幼兒用各種線條和各種圖案對小樹葉進行裝飾。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展示了不同的範例,並給每個範例所用到的線條、圖案進行了介紹。在我示範後,我問幼兒老師設計的小樹葉漂亮嗎?他們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接下來要請你們自己做設計師,老師相信你們設計的小樹葉比老師漂亮。

我還要求幼兒,用不一樣的線條圖案進行裝飾,作品不和老師一樣,只要漂亮就可以。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都很有興趣,在幼兒作畫過程中發現這兩點給了幼兒很大的創作空間,他們畫出來的樹葉五彩斑斕,各有千秋。作品中既有我示範時的元素,如花、圓點、曲線、折線、直線,又有他們不同與我的獨特構思,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

通過這一活動我發現創造性的繪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興趣是幼兒的學習動力,是求知和成材的起點,一般來說,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並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和保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裝飾小樹葉》這個活動中我就是讓幼兒來當小小設計師引起他們作畫的興趣。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在活動的開始欣賞範畫環節,就是讓幼兒通過觀察瞭解了小樹葉上用到了哪些線條和圖案,爲接下來的作畫奠定了基礎。三、正確評價幼兒作品,激發幼兒再創作的信心。恰當的評價能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和創作熱情,使幼兒體驗成功。因此我在巡迴指導時,對於幼兒的作品我總給予肯定的評價,幼兒在我的鼓勵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畫下去,直到完成。

作爲一個幼兒園美術教育者肯定要寫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有力於大家提高教學水平,同時更好地瞭解兒童的心理結構,我們華夏愛嬰爲大家提供很多幼兒園美術教學反思文章範本,讓您瞭解如何寫好反思,有那些步驟。歡迎您的參閱!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4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堅持師生間、生生間雙主體多邊互動的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信任他們的創造潛能,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可用幾表示,一枝鉛筆用幾表示,一筐蘋果又用幾表示?讓學生知道了“1”可以表示生活中許多不同的事物;“1”它可以表示單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有時它還不是表示數量的多少。如運動服上的數並不表示運動員的人數,而是表示運動員順序的序號或代號。

通過這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雖然學生的年齡較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當我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的單個“1”和整體“1”時,他們都非常踊躍地搶着回答。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的是生活中的數,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5

——幽默對待因受挫而生氣的孩子

今天的數學活動是“找出數字的好朋友”,很多小朋友一下子就說出了黑板上的數字的好朋友,即少一和多一的數字。但是一向被爸爸媽媽捧在天上的朵朵卻連着說錯了兩個,我請她坐下來再好好想想,待會兒再請她來找別的數字的朋友,轉而請了別的小朋友。沒一會兒,坐在莉莉邊上的小朋友大聲喊道:“老師,莉莉哭了。”莉莉一直被爸爸媽媽寵着,很少受到挫折,因而一小點的挫折就讓她感覺自己很受傷很委屈,難受地哭了起來。莉莉沒有找到數字的好朋友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單純的鼓勵她“其實你很棒的”這樣的話就顯得蒼白無力了。正所謂從哪兒跌倒就從哪兒爬起來,我就要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其從她跌倒的地方爬起來。

案例實錄:

教師:“呀,你們聽。數字寶寶8正在哭呢!嗚…嗚”

幼兒:“老師,哪兒有哭聲呀?”

教師:“你再仔細聽,嗚…嗚,聽見了吧!”

幼兒:“老師,好像真的有哭聲呢,我也聽見了。”

幼兒:“我好像也聽到了呢,真的有,它在哭。”

孩子們被我說的像真的一樣的描述給感染了,感覺自己真的聽到了數字8的哭聲。此時莉莉已經進入到我說的情景中,但是沒有很積極的融入,依然在旁觀。

教師:“我來問問它,爲什麼哭呀?”“哦,原來是沒有好朋友了,它覺得很孤單。它還說,莉莉是她的小主人,她一定能幫它找到好朋友的。”

莉莉:“老師,對,我是8的小主人,我可以的幫它找到好朋友的。它的好朋友是7和9。”莉莉顯得很激動,也很自豪。

教師:“你們聽,數字8笑了。哈哈…哈哈,莉莉幫它找到了好朋友,它不孤單了,可以和朋友一起玩兒了。它叫我謝謝莉莉呢。”

分析:如果在莉莉受挫時教師置之不理,任由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莉莉就有可能因爲這次受挫而開始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變得不自信,對科學活動的積極性也會減弱。而教師用風趣幽默的態度設置情景,巧妙地幫助莉莉搬掉這塊絆倒自己的石頭,讓她從自己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重新回覆自信。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6

整個活動以孩子們的操作爲主,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活動過程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後的學習方法。首先讓幼兒自己自由的進行排序,然後讓孩子自由的進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礎上,老師加以總結。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律對物體進行排序。雖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兒似乎沒有按規律排序,沒有達到活動目標,但是,他們今天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發現有規律的排序,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體的規律美,在今後的活動中,他能將今天的收穫和感知表現出來,這樣就達到了目的。從本次活動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

我認爲我們要認識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這次的排序活動,以往我們都習慣於比較一組物體的外部特徵的差異或數量的差異來進行有規律的排序,而忽視了日常生活中和遊戲中存在的規律。因此我在日常活動中我讓幼兒在玩積木時或在排隊時進行有規律排序的活動,在小結時又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遊戲

中也存在有很多規律,所以這個活動的目的不僅是使孩子學習按規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尋找規律、發現規律。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7

在《長大了》活動中,當活動進行到仿編兒歌內容時出現了讓我覺得比較棘手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時總是轉不過彎來,總是圍繞自己說,思維受到了限制,而聯想不到自己的東西也會變長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我的引導上出了偏差吧,因爲剛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簡單地解釋和引導了一下,似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後我便用食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纔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裏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啓發孩子的思維必須藉助具體事物來進行,採用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同時要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通過視覺觸覺等來認識事物,描述事物。

嘗試運用關聯詞——語言活動《分房子》的教後反思

在語言《分房子》活動中,結尾部分我設計了語言遊戲“接龍”,讓孩子在孩子的提問要求下嘗試接答結果,“因爲天氣太熱”(所以我要洗澡,所以我出汗了,所以要開空調……)“因爲我愛吃蔬菜”(所以我的身體好,所以我長得高,所以……)

結尾部分的設計,將故事教學與孩子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繫,這樣有助於幼兒更好的掌握“因爲……所以……”的句式。“因爲……所以……”是一個因果關係的短語,將這個短語的學習運用在語言遊戲中,比較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有效地調動孩子們的情緒,爲幼兒正確使用短語“因爲……所以………”作了鋪墊。讓幼兒能主動學習,敢於嘗試思索,說出不同的答案,較好的體現了幼兒的嘗試精神,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8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是:

1、感受成長的喜悅和快樂;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表現出成長的自豪感;

3、在討論身體外部特徵變化的基礎上嘗試按照格式仿編1到2句兒歌內容。

在進行教學前我準備了教學掛圖和小朋友的小時候照片還有一條很小的褲子,同時教學前看幼兒用書時,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問題《長高了》這首兒歌教師用書與幼兒用書不同,有一句兒歌內容不一樣,教師用書是"花褲子,變短了"幼兒用書是"小褲子,變短了",經過考慮我選擇了用幼兒書上的兒歌內容進行教學,利用幼兒在家複習。

經過了精心的準備,所以此次教學活動整體氣氛都很好,教學目標1、2兩點幼兒很自然很容易就達到了,就是第3點目標:仿編兒歌內容,出現了一個讓我比較苦腦的問題,幼兒在仿編兒歌的時候總是轉不過來,聯想不到別人的東西也會變小變短,我想了想可能是因爲我的引導吧!因爲一開始我只是口頭上的解釋和引導了一下,是乎有點高估了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之後我便用實物和動作進行引導,這時纔有一部分孩子反應過來。

從這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孩子的思維必須借住具體.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9

鏡頭一:

小班的李老師來我們班有事,她看見了小祥,很喜歡地拍拍他,小祥也有禮貌的喊:“李……老師好。”李老師笑起來,也學小祥的樣貌說:“小……祥好。”小祥的臉刷的紅了起來,滿臉難過的樣貌。

鏡頭二:

大家都在教室裏開心地玩遊戲,同時自然地大聲念兒歌,曉祥也跟着大家齊聲說:“小白兔去插花,路上遇見小青蛙……”

分析和措施:

小祥是我們班有口吃的小朋友,爲了糾正他的這一毛病,我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些教育措施李老師的模仿給了曉祥一個打擊,我們就應建立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信念,杜絕嘲笑、模仿等類似的情景再次發生。

兒歌的節奏較慢,他念起來一點也不打頓,表情很自然,但他發現我在注意他時,立刻顯得十分不安,嘴巴也不動了,等到我轉過頭暗中觀察他時,發現他已恢復了原先的樣貌,正起勁地念兒歌,能夠肯定地說小祥的口吃跟生理因素無關,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所以在以後糾正孩子口吃活動中,務必注意到以下幾點:

1.要多給他一些表揚與鼓勵,逐漸增強他的的自信心。幫忙他消防心理上那些不怕說的念頭。

2.孩子說不好的時候不要批評、責備。就當什麼也沒有發生,建立一種自然簡單的心理環境。

3.父母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0

我們班孩子在剛開始,感知圖形的顏色時候,他們還是區分的比較好的,可是在接下來感知形狀的活動中,有許多小朋友把形狀和顏色混在一起了,對於圖形的形狀搞不清了。

我們班的小朋友他們能夠分辨清楚圓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難一區分,後來我一一給他們講解,他們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許由於小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行爲習慣的訓練還沒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所以對於進行遊戲活動的材料產生了強烈

的好奇心,以至於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參加活動,影響了活動的效果,過後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慮不周,而至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只是活動的設計上還得動一番腦筋,有待改進。

對於這次開展的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後後摸索學習,讓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鍛鍊纔會更好的成長。

小班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課後反思

小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歌曲《小老鼠上燈臺》篇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這一音樂遊戲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小班幼兒意志還比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景,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一能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二隨音樂節奏做小老鼠爬上燈臺、滾下來和躲進洞的動作。三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可以說本次活動目標的定位符合了《綱要》藝術領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同時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實際水平。從活動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達到目標要求。

“小老鼠上燈臺”這個活動中,我主要設計了四個活動環節。A:激發興趣。通過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來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過來了。B:學念兒歌、學唱歌曲。通過播放flash讓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兒歌、歌曲的節奏。動畫的出現使孩子們的興趣更濃了,他們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節奏地學念兒歌,學唱歌曲,他們快樂的學着。當我要求孩子們跟着鋼琴學唱歌曲時,有幾個孩子大膽地提出讓我再打開flash,他們更加喜歡跟着動畫來學唱。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對動畫的喜歡程度。彈了一遍鋼琴後,我滿足他們的要求,再次播放flash。在這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C:引導幼兒學做動作。在這一過程中我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鼠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學做動作吧……”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氣氛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爲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引導幼兒討論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小老鼠爬上燈臺偷油吃、當聽到小貓叫聲嚇壞了和趕快躲到洞裏”的情形。我採用了讓個別幼兒上來做一做,集體跟着學一學,來完成目標。孩子們想出了各種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內容。他們想到了把身邊的小椅子當作燈臺,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動作,聽到貓叫做滾的動作,在這時候孩子們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D:幼兒大膽跟老師一起遊戲。在遊戲中讓幼兒扮演小老鼠,在邊唱邊做中,反覆的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充分體驗着音樂遊戲帶給他們的快樂。遊戲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背後、椅子旁,有的孩子則想到了躲進後面小桌子的底下,還有一個孩子躲到了鋼琴背後。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帶着孩子們進行表演,充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點,孩子們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在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的跟着老師學習兒歌內容,並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快樂。使他們真正做到玩中樂,玩中學。

活動結束後,我總結了一下覺得flash的安排使用不是最恰當,有很多時候覺得flash使用反而所播了我的手腳,當孩子們遊戲的時候不應該使用flash,應該讓孩子們自己邊清唱邊做動作,讓孩子們的注意力轉移到遊戲當中,這就是我的引導不到位,沒掌握到關鍵的部分。但總的來說孩子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興趣都很濃厚,我自己也在這個活動中有了很大的收穫。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1

今天我上的這節課是一年級的一節羣文閱讀研究課《有意思的兒歌》。讓一年級的孩子來開展課堂上的羣文閱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挑戰,因爲他們識字少,沒有閱讀基礎,連教材裏的課文都讀得不夠流暢……但我心裏就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想讓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感受閱讀的樂趣,學會閱讀,進而愛上閱讀,因爲羣文閱讀課題研究在我校開展一年多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閱讀,特別是有主題的羣文閱讀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乃至未來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義。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做兒童閱讀事業的推廣人,在孩子們的心裏撒下閱讀的種子,讓這粒種子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今年我接一年級的新班,忙過了黑色的九月,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年級的孩子該怎樣來開展羣文閱讀教學?我想,首先是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吧!而兒歌無疑是孩子們最早接觸、最多接觸,也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兒童文學形式,他們也是從兒歌開始接觸祖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我想到了讓一年級的孩子通過讀兒歌,說兒歌,表演兒歌,創編兒歌等環節,讓他們感受讀兒歌的樂趣,在讀中訓練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同時體驗創造的快樂,從而引導孩子們喜歡上課外閱讀,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

兒歌如此之多,如何選一個議題將幾首兒歌放在一起在一節課裏完成呢?思考了很久,想到過寫動物的兒歌,寫春天的兒歌,寫秋天

的兒歌……但都沒有一個議題很集中,在大量的閱讀了很多兒歌后,突然發現其實兒歌的種類很多,每一種都很有意思,也有自己的特點,何不選擇其中幾種典型的、孩子們又感興趣的兒歌讓孩子們來閱讀呢?於是我選擇了《有意思的兒歌》這個主題。

圍繞主題,我定下了學習的目標:

1、通過朗讀、誦唱兒歌,讓孩子感受兒歌明快的節奏、真摯的情感及蘊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對兒歌的興趣和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學習,瞭解兒歌的基本類型,開發他們的智力,發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能力。

3、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訓練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幫助孩子積累語言,並逐步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4、通過學編兒歌,讓孩子們初步感受創作兒歌的樂趣。

根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交流導入,

二、誦讀兒歌,讀出節奏,

三、自由誦讀,感受兒歌的不同類型,

四、學編兒歌,感受樂趣,

五、總結點題,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總的來說,本節課的教學環節很清楚,孩子們也很喜歡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思維很活躍,在讀、唱、演、玩中激發了閱讀興趣,提高了聽、說、讀、寫的能力,基本達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不過也有許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如導學部分的教學還不夠。教學《小白兔》這首兒歌時,讓孩子們學會用拍手打節奏的方法讀兒歌后讓他們想其他辦法來讀兒歌時,孩子說到“表演讀”時就應該讓孩子們馬上來表演着讀這首兒歌,也爲後面的表演自己創編的兒歌打下基礎,後面的表演會更豐富多彩。

在引導學生說《比尾巴》這首兒歌有意思在哪裏時,沒有讓學生說得夠,就急於引導孩子去發現問答歌一問一答結構上的特點。

此外,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創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走進他們感興趣的情景中才能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思維,而我在創設“回家用這首謎語歌去考考你的爸爸媽媽”這個情景時做得還不夠。

老師還應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關注生成的問題,還要更充分的營造學習的氣氛等。當然,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兼顧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這些都有待我們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索、去總結。

最後,用教科書教閱讀,有不小的改革空間,但畢竟是有限的,而推進兒童閱讀發展的空間是無限的。如果課堂教學、兒童閱讀這兩手長抓不懈,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搞好我們的羣文閱讀教學,語文的教學前程似錦,學生的發展前程似錦,祖國的未來前程似錦。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2

隨着我院小班主題探究活動“動物寶寶”的深入,我們生成了活動分支——有趣的蛋寶寶。3~4歲幼兒屬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對數概念的獲得需要運用大量的操作活動和遊戲來完成。幼兒喜歡小動物,對動物賦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動我抓住小班幼兒“泛靈”這一生理特性,以幼兒愛不釋手的蛋寶寶爲載體,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故事及遊戲中體驗點數的樂趣,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數量物。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點數活動,大膽迴應老師的提問。

2.能邊數邊說數字,不漏數。

3.學習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並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有點數4以內數量物的數學基礎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質材料:小蛇頭飾,故事《雞媽媽孵蛋》課件,簍子;蛋寶寶人手10個,蛋蛋盤人手1個。

3.環境準備:活動室有關於5以內數的點卡和玩具的區域設置。

活動過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點數節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幾隻?一起數一數,一、二、三、四、五。”教師設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帶幼兒發現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寶寶,引出活動。

“撿蛋”——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的數量物。

(1)自由撿蛋。要求:撿一個數一個。

(2)放蛋入簍。要求:放一個數一個。

(3)再次撿蛋。要求:聲音響亮,邊撿邊數,並把蛋蛋盤的每個洞洞都填滿。

3.“數蛋”——學習有序點數5的數量物。

(1)集中點數:盤裏的蛋有幾個,一邊點一邊數。

(2)引導思考:我也撿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數來數去,怎麼也數不清,是先數這個,還是先數那個呢?到底該先數哪個呢?誰來幫幫我?

(3)師幼討論、交流,發現一排蛋蛋盤點數順序——從最前面的開始數。

(4)引導思考:我發現有的蛋蛋盤和我的不一樣,這種兩排的蛋蛋盤該怎麼數呢?

(5)師幼討論交流,發現兩排蛋蛋盤的點數順序——一排一排地數。

(6)幼幼互動,鞏固點數:找個好朋友數一數,看看他盤子裏有幾個蛋。

4.偷蛋——鞏固5以內的點數。

師幼共同玩遊戲“小蛇偷蛋”。師:我是一條小花蛇,沒事最愛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請你快快數數看。

5.“孵蛋”——鞏固點數,並說出總數。

(1)欣賞故事課件《雞媽媽孵蛋》,學習在點數的基礎上說出總數。

師:孵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我們來聽個故事解解悶吧。

(2)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要求幼兒每次都能說出總數,如:鴨媽媽家有幾個蛋?怎麼數的?一起數一數,有幾個?(5個)

6.“剝蛋”——繼續鞏固5以內的點數,體驗活動的樂趣。

師:看看我們的寶寶孵出來沒有,輕輕地,別傷着寶寶。看看是什麼寶寶孵出來了(雞、鴨、鳥、烏龜等),數一數你孵出來幾個寶寶。噢,原來這些小動物都是蛋寶寶孵出來的。現在,我們把蛋寶寶送出去曬太陽噦!請寶寶把剝下來的蛋殼放到簍子裏,收拾乾淨。

活動延伸

1.科學活動:蛋寶寶找媽媽。

2.生活活動:找一找,周圍有什麼物體數量是5。

3.活動區活動:增設數學角的各種材料,數量在5以內的點卡、實物和圖片。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把對點數的要求融入到遊戲的規則之中,以“蛋”這個簡單的材料將情景性教學遊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思考、體驗,達成教學目標。

脈絡清晰,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難點是說出總數。節律感是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基礎,因此活動開始,我設計的是以幼兒邊拍手邊念《五指歌》的環節。接下來撿蛋、數蛋、偷蛋、孵蛋、剝蛋五個環節都緊緊圍繞目標服務,層層遞進,突破重難點。

運用三大教法,讓幼兒趣味學數學。一是操作法。活動一開始,我就設計了獨立探索(撿蛋)和互動分享(數蛋)兩個環節,給每個幼兒充分操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幼兒在體驗中找到點數的規律,讓每個孩子在獨立操作、親身體驗中找到答案。

二是遊戲教學法。遊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更是小班數學教育的靈魂。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要讓幼兒保持興致、驚喜不斷,才能夠吸引幼兒注意,進行有效教學。活動中我創設了奇趣的數學點數遊戲,如“小蛇偷蛋”、“剝蛋寶寶”等,讓幼兒對點數始終興趣不斷。

三是多媒體教學法。多媒體教學能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很直觀生動地呈現在幼兒面前,更能激發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活動中,我通過課件將生活中簡單的數學故事更加生動有趣地呈現在幼兒面前,不僅向幼兒清晰生動地再現了5的點數的不同排列方式,也體現了數學活動中分層教學的思想。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3

回顧《冬爺爺的禮物》的實行過程,班裏的教師都有許許多多的感觸與領悟。做孩子們旅途的旅伴,和他們一起成長是教師最深的體會。事實上,對冬天的認識,我們二位教師起初也較籠統,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許多細緻入微的觀察和專注也給了教師許多啓示和感動。“向孩子學習”這絕不是一句形式上的口號。作爲教師隨時關注孩子的探索興趣和探索方向,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修正自己的預定計劃,讓計劃更貼近孩子的活動和主題發展。這對教師的教育預見能力和對孩子活動的深入瞭解,反饋能力是一個挑戰。另外,班級二位教師的分工合作,也是主題推行中孩子們各方面能力得到均衡發展的保證。

本主題的活動我們先通過讓幼兒從認識冬天特有的環境入手,帶領幼兒到戶外體驗,利用園內及社區的自然資源,引導幼兒多方位地感知冬季的季節特徵,我們通過組織幼兒觀察冬天的天氣、動物、植物、人物等的變化,啓發幼兒感知冬天天氣,讓幼兒體驗冬天的美麗。同時讓幼兒知道冬天是一個鍛鍊的好機會,享受冬天活動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願意參加戶外活動,不怕冷,鼓勵幼兒冬天也要堅持早睡早起上幼兒園,願意參加戶外活動,不怕寒冷,做個勇敢的好孩子。主題活動較多的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這很吸引幼兒,所以幼兒的學習掌握情況比較好,活動後利用調查表鞏固所學,從調查表的完成情況看還是不錯的。因爲生活中的寒冷幼兒也真切的感受到了,所以有了生活經驗之後,集體活動中幼兒還是很熱情的投入到各種討論中。特別是去年冬天的一場大雪,幼兒印象尤其深刻,所以在活動《雪花飄飄》《小雪花》表演時很有感覺。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4

綜合《玉米粒爆爆爆》課後反思

亮點:

1、整個活動比較流暢,並且環節清晰,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的引導幼兒進行探索發現。

2、整個活動調動了幼兒各種感官,視覺、嗅覺、觸覺等,充分利用具體的實物展示,幫助幼兒迅速建立起相關經驗,這樣的方式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所以在活動中孩子們的關注點一直放在活動上,十分投入。

3、在請幼兒描述爆米花和玉米粒有什麼不一樣的時候,教師手中展示了玉米粒,孩子們手中拿着爆米花,這樣幫助幼兒進行對比,直接的發現兩者的區別。

不足與對策:

對於在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還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像觀看錄像時,請幼兒猜猜袋子裏的玉米會有什麼變化,有幼兒回答說袋子變大了,由於我太過急於想得到關於玉米粒的答案,我仍舊重複了前面的提問,其實這時候可以靈活的把孩子引導回來,如袋子變大了,那袋子裏面的玉米粒怎麼樣了呢?師幼互動是一門大學問,以後還需要多學習。

在活動中關於玉米粒氣味的討論,有的孩子說香香的,有的孩子說沒有味道,在活動前我驗證過是沒有味道的,但當孩子說有味道時,我卻不經意間被孩子帶過去了,肯定了他們說有味道的答案,其實想這樣的情況,我應當通過強調沒味道的答案來正確的引導孩子對於玉米粒的氣味的認識。

幼兒園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5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通過邊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着深遠的影響。《月亮,生日快樂》的教學設計,意在透過言簡意賅的文字與精緻生動的圖畫,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感悟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在本次活動中,讓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適當提問,給幼兒思維的挑戰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甚至認爲:提問是"教學的生命",不合理的提問會抑制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簡單地認爲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提問越多,越能夠啓發幼兒,不提問或少提問就是灌輸,就是注入式教學。但研究表明教師提問過多,會限制幼兒思維活動的空間,剝奪他們發現體驗的機會,因此低質量的提問幼兒就不願意也無須動腦筋,機械性的"是"、"對"無法對幼兒的思維構成挑戰。在本次活動中,我更多的是採用讓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綜合感知畫面使他們的思維更具體更豐富。如在觀察封面時,我不再採用常規的提問:"你看到了什麼?他們在幹什麼?"等,而採用了跳躍式的提問:"請你仔細看這個封面,你會想到什麼?"這樣幼兒的回答就不會停留在表面的圖象上,而更多的是讓幼兒自己想到了"它在幹什麼?""他在想什麼?"等等。考慮到是大班的幼兒,簡單的提問只能束縛幼兒的思維,因而轉換了提問給以思維的挑戰。又如,在講到小熊爬到山頭和月亮對話,引出"回聲"這一概念時,我問:"聽到這裏,你有覺得奇怪嗎?"從幼兒內心的感受出發來引起幼兒對"兩種聲音"的好奇,通過幼兒自身的疑問來解決故事中的難點問題,這樣的提問給了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老師一味地看圖灌輸。但最後結尾部分顯得輕描淡寫了些,怎樣讓幼兒把體驗到的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昇華,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傾聽,給幼兒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有效的評價能強化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地傾聽才能展開有效的評價。如一位幼兒在說到封面上"小熊對月亮說'月亮,生日快樂'時",我馬上意識到該幼兒能認字,於是說:"你認識這些漢字嗎?真是個愛學習的孩子!"在聽到我的肯定後,該幼兒笑眯眯地坐下了,說明老師的評價激勵讓孩子非常滿足和自豪。

三、對話繪本,給幼兒情感的體驗

我們對一些繪本的分析,往往是將傳統的理解"灌輸"給了幼兒,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觀點。然而,完美的閱讀過程絕對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根據幼兒自己的情感、思想、知識等對作品進行理解的過程。作爲閱讀主體的幼兒,由於認知結構、性格愛好和閱讀經驗的不同,所獲得的感受和結論也就不會完全相同,對繪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我沒有過早地拋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及時地設疑質疑,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體驗去理解繪本。如在講到"小熊把帽子掛在樹枝頭,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時候,我讓幼兒自己體會:"你希望結果怎麼樣?""如果真的戴上了,你會怎麼樣?"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來感知理解繪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對朋友的真實態度。

四、留有遺憾,給教師反思的空間

在課堂上,教師往往會不容幼兒有"越軌"行爲,期待的是他們能按照老師設計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順利完成,但這樣往往將許多精彩的風景遺漏,讓孩子的個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動中,當我急切地想讓幼兒根據畫面想象小熊爲月亮戴上帽子的辦法時,一位幼兒站起來,居然根據文字念起來:"當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掛在樹枝上……"哦,天那,這位孩子居然認識那麼多的漢字,而且一字不差!我擔心錯過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沒有給以評價就倉皇地讓其坐下……事後想想,我這樣的舉動是多麼的幼稚,我怎麼就不可以說:"是啊,除了觀察畫面我們可以知道結果之外,這位小朋友的本領更大,可以看懂書中的文字,真是一個愛學習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想這位孩子對今後學習的態度肯定更加自信。事後他老師也說,"這是位不愛舉手說話的孩子,但很認真認識不少字,一點也不像個男孩。"聽了他老師的話,我更加自責,是啊,我本可以給他一方展現才華的舞臺,或許因爲我表揚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學才激起他回答問題的慾望吧,可卻因爲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學和自信剝奪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