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徑悲劇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5W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

季羨林老先生是一位有着無窮的人格魅力的學者、教授,他有着豐富的內心和愛心,《幽徑悲劇》是他的一部代表作,歷來爲大家所喜歡。學習這篇文章,要求學生對寫作背景和作者有所瞭解,對“愚氓”這個詞也要有了解。在教學本文時,我作了如下嘗試,現作如下回顧反思。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精選17篇)

一、課前預習,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查找資料,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然後閱讀課文,從文中找到表現時間的詞語,知道這棵藤蘿經歷過怎樣的劫難,最後在什麼時候被毀的。思考作者這樣寫的用意,然後帶着這個問題再讀課文。

二、對比賞析,體會作者情感。

文中兩次寫到藤蘿,分別對藤蘿的美麗和被毀後的慘狀進行了描寫,在寫藤蘿的美麗之時,又將它與其他被毀的藤蘿作了對比,針對這一點,我先讓學生抓住具體語句,賞析領略藤蘿之美,體會作者對藤蘿的情感。然後再讓學生賞析被毀後的慘狀,感受作者內心的悲傷。最後讓學生以藤蘿的身份和口吻,對那些“愚氓”控訴內心的悲傷。再次感受作者內心。

三、人物的比較分析

文中除了作者,還提到了另外幾個人,“愚氓”、“偉人”、“世人”,對於這些人物,作者又是怎樣的情感呢?我先讓學生結合具體語境,找到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互相糾正補充,最後明確,原來作者用了反語的手法,對這些人,作者都是持否定的態度。在此基礎上,再讓大家探討分析作者是怎樣的人,並對中心有更深入的理解。

應該說,這篇文章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是一個挑戰,但在充分的預習和引導的基礎上,學生還是能體驗感受,並較好地進行理解感悟,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中心。如果能適當地補充課外關於藤蘿的材料,再次進行對比閱讀的話,我想效果會更好!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2

《幽徑悲劇》是季羨林先生的作品,教這篇文章,我用了兩課時。這篇文章學生初步理解會有一些困難,教師要能夠注意引導,激起學生的共鳴。教後反思如下:

一、目標明確,環節安排得當。

第一課時的目標是整體把握,理清文章寫作思路,並通過質疑探究,讓學生領會文章主旨。第二課時的目標是通過品析語句,學習精練、雅緻的語言特點。根據兩課時的目標設計課堂環節,朗讀與分析結合,討論與思考結合。課堂環節安排得當,學生參與的熱情高漲,課堂目標達成情況較好。

二、賞析佳句和質疑探究的有效調整。

把學生對詞句的瑣碎講解變爲賞析,要求學生必須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說話,必須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真實體驗,最好能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的觀點和情感。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創新發言。在問題設計中,把引起學生爭論的兩個題目作爲討論重點。第一個問題是:既然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寫了古藤的悲劇,那又爲什麼以“幽徑悲劇”爲標題呢?通過這一環節,就自然過渡到問題探究上,教師主動“挑起事端”讓學生爭論。第二個問題是:面對幽徑上這株古藤的悲劇,作者又是怎樣做的呢?爲什麼作者在最後說要把這十字架背下去,而且要永遠永遠地背下去?學生討論後總結出本文主旨。

三、對學生讀寫訓練提出要求。在學生充分賞析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寫下來,讀出來,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落實到口頭上,落實到筆頭上。讀,可以非常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去充分體驗課文語言的魅力。在激情與陶醉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要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而絕不是說教。當然如何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值得每一個語文老師深思。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3

20____年____月____日,我在青州師範附小講市優質課《幽徑悲劇》。回來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有值得自己發揚的地方,更有許多需要修正的地方。

1、以讀貫穿全文,並且體現讀的三個層次。

《幽徑悲劇》是一篇散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感悟,是符合語文的學科特點。在設計不同的讀的形式的基礎上,我重點是設計了讀的三個不同的層次。

首先,在讀中感知。這個層次要求學生通過閱讀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大體結構。如學生閱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悲劇?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感知文章,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其次,在讀中感受。這個層次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換位思考,去感受作者的心情,體會作者的感情,同時把自己感受融入其中,形成學生自己的個性化解讀。如:閱讀課文,找出寫幽徑中美的事物的句子,讀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讀文章的第11段,談談你感受最深的語句;請找出你感到痛心疾首的句子,給大家讀一讀。這幾個題目的設置都是爲了引導學生關注文本,從字裏行間感受作者的心跳,聆聽作者的心聲,觸摸文字的溫度。

最後,在讀中感悟。學習一篇文章,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明白文字,更要引導學生領悟文字背後的內容,要培養學生深刻的思想。如,藤蘿被毀,令人悲痛。那麼,有沒有令作者更痛的原因?這樣的題目就是在引導學生深入的思考,聯繫寫作背景,挖掘作品的深刻內涵。這是感悟社會;同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自覺不自覺地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素養,修正自己的一些錯誤的認識和做法,這對學生來說,是更深刻的感悟與收穫。如設計的“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季羨林卻常常爲一些小動植物而落淚,你怎樣看待其人?”,這個問題就是爲了引導學生學習季羨林悲天憫人的情懷,學習他關心天下的胸懷。

2、抓住關鍵詞,進行個性化解讀。

《幽徑悲劇》這篇文章,內容深厚,主題多元,這既給教師提供了拓展的空間,也給學生的理解增加了難度。在設計教案之前,我熟讀課文,力圖找到文章的關鍵詞,找到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的解讀。後來,我把“悲劇”作爲文章的關鍵詞,用“微笑”和“絕不會有任何人”兩個詞來解析“悲劇”的內涵。“微笑”,一詞寫出了藤蘿花開得燦爛如笑臉,而此刻,它的根部被人砍斷了,它並知道已經失去了自己賴以生存的根源,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讓學生感受到藤蘿的悲劇;而一連三個“絕不會有任何人”,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人們對藤蘿所代表的所有美的事物的漠視,通過分析,學生就可以挖掘出文章的內涵。

有待修改的地方:

1、對文章的寫作背景分析不透徹。

《幽徑悲劇》這篇文章寫於1992年,屬於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年代;文章中還牽扯到的一段歷史。對於這兩段歷史,學生都不熟悉,造成了理解作者情感的障礙。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爲了把學習任務在一節課內完成,我沒有深入分析寫作背景,使得學生對“藤蘿成爲我的精神支柱”一節的理解處於真空狀態,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就達不到預期的深度。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將在下一次學習本文時,把這段背景加入分析的行列,效果會更好。

2、課堂生成缺少精彩。

語文課理想的狀態是學生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在課堂中解決問題,並帶着新生成的問題走出課堂。而這一節課,學生通過預習,能帶着問題走進課堂,在課堂上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課堂上卻沒有形成爭論、辯論的精彩場面,學生思維碰撞沒有形成燦爛的火花,也沒有形成令人耳目一新、值得思考玩味的新的問題,這是很大的遺憾。在以後設計問題時,還需要再琢磨更貼切的角度,激發出學生更多的思維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還存在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有些可能自己一時沒有察覺,以後,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還需繼續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4

建構主義理論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指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動物的臉》是一節國畫課,爲了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設計了遊戲:你說動物特徵我們來猜一猜,其間還可以用肢體語言。這樣所有學生就能主動參與其中,充分感悟動物的不同特徵。

建構主義理論還指出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爲新知識的生長點。以前的國畫教學中我就講過用筆、用墨的方法,此課的重點是讓學生用國畫形式大膽表現動物的臉部。教學中我通過複習鞏固用筆、用墨的不同方式,可以使基礎知識紮實的學生掌握的更牢固,使認識不清的學生能夠重新學習、把握。如果只注重新知識的講授,就會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好的不斷進步,差的原地不動甚至是退步。所以這與孔子倡導的“溫故而知新”是一個道理,只有爲學生搭好了支架,學生才能不斷攀援以致於達到頂點。

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其核心卻可以概括爲一句話:以學生爲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動物的臉》一課要讓學生髮現國畫造型的特點,學會利用這種方法進行創作。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對比觀察的形式,逐步引導學生說出誇張手法在作品中的運用。這種探究方法要比教師的直接講授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由於圖片和作品的直觀性,所以只要能夠認真細緻地觀察,每一名學生都可以找到答案。誰都有表現自我的慾望,你給了他機會,他就會樂在其中。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於創設學生愛學、樂學的情境,使每一名學生都主動參與,並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夠學有所獲。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5

相對於原有教材,20xx版新七上教科書的《單細胞生物》一節有如下改動:1.增加了關於眼蟲的介紹,並作爲該節的引入,提出了單細胞生物爲何能夠獨立生活的問題。在課後練習中,對眼蟲的分類地位進行了開放性的討論。2.草履蟲的結構示意圖進行了重新繪製。新圖更大,更清晰,更有立體感。該節的另一重點內容:對單細胞生物與人類關係的討論沒有變化。華附的董鳴鳴老師將怎樣實施教學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走進了華附七年級(1)班教室。

在課前,是學生自定主題的演講。這是董老師課堂的一個特色。一位男生演示了自己做的PPT:《蔦蘿》,也就是那種絲狀裂葉,開五角星型紅色花,俗稱“五角星花”的攀援花卉。該生由“閃閃的紅星”中潘冬子頭上紅軍帽的五角星引入,圖文並茂介紹了這種植物的生活史、特徵和相關文學作品,水平相當高。該活動需時約五分鐘。

隨後,董老師組織學生複習了多細胞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口述),簡介了常見多細胞生物的名稱,然後介紹了草履蟲的細胞結構名稱與作用。在介紹完畢後,董老師要求學生在草稿紙(學生代表在黑板)繪製草履蟲結構圖並標註結構名稱,教師本人也同時在黑板上繪製。華附學生很厲害,過目不忘,普遍畫得很好。接下來,師生討論兩個問題:1.草履蟲怎樣生活。2.草履蟲對環境有怎樣的影響。學生髮言很熱烈。最後,董老師播放了一段介紹各種原生動物的視頻。

課後,我與一起跟崗的趙惠蘭老師交換了意見。學生課前演講是個不錯的形式,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由於是輪流進行,每節課一人,並不會佔用學生過多的時間。但是如果學生演講主題能夠有一個範圍的限定,例如與本章或本單元的主題相關,是否會更有利於演講者和聽衆們當下的學習呢?

對於眼蟲,董老師的課堂上並沒有提及。雖然單細胞生物的身體結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我覺得還是應該圍繞眼蟲開展一些學習活動的。例如可以在講完草履蟲後,比較一下眼蟲和草履蟲結構上的異同,再推測一下眼蟲的生活方式,這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在課堂上主要使用的是靜態圖片和文字敘述值得商榷。對於肉眼無法觀察的單細胞動物,學生並沒有相應的生活經驗,教師應提供儘可能多方面反映單細胞生物的直觀教學材料,例如模型、視頻,既能使學生有直觀的體驗,也爲下一節在實驗室觀察草履蟲打下了一個基礎。

最後,草履蟲的應激性反映也是一個教學重點,在本節課堂上應該分配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討論。

當然,世上沒有最好的教學設計,只有最合適的,以上想法,也許只適合我自己的工作吧。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6

《黃鶴樓送別》是蘇教版國小語文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文包詩,課文根據《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還原了1200多年前李白與孟浩然在黃鶴樓邊深情話別的場景,讓學生能在具體場景中感受李、孟二人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課,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理解“一串詞”

《黃鶴樓送別》的“文”雖是白話文,卻有幾分古典韻致。文中不少詞語組成詞串讀一讀、品一品,都頗有味道。“暮春三月、煙霧迷濛、繁花似錦”既交待了送別的時間,又渲染出煙花三月的盎然春意;“依依惜別、楊柳依依、沙鷗點點”營造出臨別時依依不捨的氛圍;“永世不絕、譽滿天下、膾炙人口”則表達出李白對孟浩然的一片敬仰之情以及李、孟之間深厚的友誼。這三組詞語,請學生先認一認,說說它們的意思,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既爲朗讀課文掃清障礙,又爲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詩歌情感奠定基礎。

二、瞭解“ 一件事”

五年級的學生讀《黃鶴樓送別》一文,已經能夠初步理解,所以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本課的學習重點。文包詩類課文,除理解課文內容以外,還需要詩文對照,嘗試以文解詩。因此,“詩文對照,以文解詩”可作爲本課教學重點。讀完課文後,可請學生試着說一說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在概括課文的過程中,將文與詩對照起來。“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濛,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爲大詩人孟浩然餞行”“(孟浩然)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對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對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理解古詩,如果把詩句拆開來,逐一註解,固然可以準確理解詞義,但同時也就消解了詩歌的韻味。教學文包詩類課文,通過閱讀易懂的現代文,將文中相關語句梳理出來,與古詩對照,可不着痕跡地完成理解詩意的教學任務。

三、品味“一段情”

從文中讀出“一件事”,是閱讀《黃鶴樓送別》的第一個層次。由字裏行間品出依依惜別的深情,是理解這篇課文的關鍵。細讀一番,課文按照送別的過程,寫了“看景藏情”“舉杯話情”“吟詩寄情”三個部分。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這句描寫頗有畫面感,將兩位詩人正在觀賞江景的畫面呈現在讀者面前。然而,不難發現,其間“看景”是表象,“藏情”纔是根本,“一會兒……一會兒……”便透露出李白與孟浩然心有所掛、心緒不寧的心理狀態。

如果說,上一段“看景”的動作描寫只是鋪墊,那麼,接下來李白與孟浩然“話別”的語言描寫則是送別的高潮部分。在李、孟二人的對話中,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兩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這裏,李白稱孟浩然爲“孟夫子”,第2自然段中先後出現了六個“您”字。可見,李白對孟浩然深懷敬仰之情。“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作我的兄長 和老師。”這句話又表現出他們之間的師生之情、兄弟之情,由這句話,我們甚至可以想到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年長12歲的孟浩然無論是在詩歌創作,還是在生活上,都對年輕的李白格外關照。“今天您就要順江而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還沒分別,李白就已經在期盼着再次見面,這份牽掛,這份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作爲兄長,孟浩然借用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勸慰友人,並進一步表達:“雖然我們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品讀“舉杯話別”這段文字,從兩位詩人的對話中,我們感受到他們之間的濃濃情誼。而正因爲友誼深厚,離別時才如此依依不捨。

“白帆隨着江風漸漸遠去,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着遠方,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李白在長江邊一站,站出了一幅動人的畫,站成了一尊感人的像。“佇立”意指長時間地站立。由此,我們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幅畫面——孟浩然登上了船,李白站在岸邊;解開纜繩,船緩緩離開岸邊,李白站在岸邊;船漸漸駛向江心,李白站在岸邊;船在水天交接處變成一個黑點,李白站在岸邊;船消失在天邊,李白站在岸邊……當我們將這組鏡頭在腦海中呈現出來時,我們既能理解什麼是“佇立”,更能感受什麼是依依惜別。再聯想起長江上的白帆片片、旅人往來,在李白眼裏卻是“孤帆”,這一深情“凝視”,正是依依惜別之情的流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蘊含的依依惜別之情比較含蓄,而《黃鶴樓送別》一文將其渲染得淋漓盡致。所以,學習文包詩類課文,把“文”用好了,可以爲理解“詩”提供很好的鋪墊。

四、欣賞“一組詩”

通過詩文對照、以文解詩,對於解讀這篇文本,應該可以畫上句號了。但語文教學,貴在“用教材教”,貴在“以課文爲例子”,能讓學生通過閱讀一篇而帶動多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送別詩,是我國古代衆多送別詩中的優秀代表。以此詩爲引子,我們自然會想起《別董大》,想起《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請學生再讀一讀這些詩,結合相關資料介紹,我們也可以嘗試再現高適與董大、王維與元二分別的場景,甚至還能細細體會同是送別詩,但因爲前往的地點不同、離別的環境不同、分別的境況不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哀而不傷,《別董大》強作勉勵,《送元二使安西》充滿感傷。這些差異,可以在閱讀中通過對比,逐一品味。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是初次認識乘法,所以我們這節課的設計就要從加法入手。先出示情境圖,根據發現的信息來提問題,分別從開小火車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車的有多少人及跳繩的有多少人,這些問題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來,教師板書,繼而同學們來觀察這幾個加法算式有無共同的特點。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數。在這一環節的處理上主要注重對孩子們語言表達上的培養和行爲習慣上的養成。另外,在總結乘法算式的過程中,利用我們之前的發現使學生們意識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計算。換句話說,只有有着相同加數的算式纔可以寫成乘法算式。在學習把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的過程中,使學生們認識到如:4+4+4+4+4這5個4相加既可以寫成5×4也可以寫成4×5,因爲之前老師在暑假作業上有一項要求整理背誦99乘法口訣表,有的學生知識單純的去記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於我讓轉換其他的加法算式爲乘法算式的過程中出現了濫用乘法口訣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首先向同學們解釋了何爲乘法口訣:爲了方便人們記憶9以內的乘法整理編排出來的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他並不能代替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在做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會分不清加數和個數,比如3+3寫成乘法算式,有個別同學會寫成3×3,針對這一情況,我會重新讓學生去回憶並理解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這一節課是認識乘法的起始課,使學生學習並運用乘法口訣的基礎,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在平時計算過程中經常見到幾個幾相加,卻並未真正的運用過。所以,這一節課就是培養學生認識到加法與乘法關係的一個過程,使學生加深了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學生們的掌握總體不錯。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8

詩詞講究的是物象與情意的融和。意象一般是對文字所描寫的物象的感受和體會, 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圍中達到的一種境界,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漁歌子》這首詞,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花,青笠綠蓑,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爲了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讓學生多讀,引導學生抓住此中所描寫的九種景物,去體會、感悟,啓發學生展開想象,並運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詞意,讓學生在這些過程中去感受詞中的意趣,體會詞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樂趣。 並和學生一起進入張志和的“桃花流水”,我提了這樣幾個問題引導學生:

1、 張志和既是詩人,又是畫家,還精通音律,都說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那麼,你從他的《漁歌子》裏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2、 不僅僅是景物,還有豐富的色彩,你都看見了哪些顏色呢?

3、 都說“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可是,我似乎聽見了……也聞見了……?

在引導學生走進張志和的“桃花流水”的,我們得品味詩人的心境了。

1、 張志和爲什麼會在這“斜風細雨不須歸”呢?(聯繫詩人的生活經歷來體會。)

2、 將張志和哥哥張鬆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與張志和的《漁歌子》對比欣賞,強調“狂風浪起且須還”“ 斜風細雨不須歸”,進一步感受詩人陶醉於山水的悠閒自在。

3、 張志和是“直鉤垂釣,不放魚餌“,你說他釣的是什麼呢?

讀到這裏,我和學生們都早已身臨其境了,任清風撫面,任芬芳撲鼻,只仰望白鷺展翅,只俯看桃花帶露隨流水……哪還怕什麼“斜風”,早是水中一尾鱖魚,張志和也釣起了我們心中的“清新、飄逸、悠閒自在……”

是啊,我們學習古詩詞,第一要能通過詩、詞的文字想象畫面,反覆誦讀;第二要聯繫作者的生活經歷來一同感受。這樣,就能帶領學生走進詞的意境,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9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後一篇閱讀課文。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也是一則趣味性很強的神話故事,充滿了奇特的想象。故事講述了一個頂天立地的傳奇英雄夸父,爲了讓人們能時刻享受到太陽的亮光,決定把太陽固定下來。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最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小韋說:“夸父真傻,怎麼能夠追上太陽呢?”話音剛落,教室裏立刻熱鬧起來,大家議論紛紛,都一致認爲夸父很傻。有的說:“太陽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非常熱,夸父怎麼可能接近呢?”還有的說:“夸父就算追上了太陽,太陽的熱量也會把他烤糊的。”孩子們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待夸父追日的行爲,認爲他很傻。孩子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作爲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不能忽略它的價值,體會其蘊涵的深刻含義。針對孩子們的發言,我做了個小結:“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夸父真的很傻,但是他有我們學習的地方,他敢想敢做,堅持不懈、自強不息、敢於拼搏,他想的是造福人類,這種奉獻精神是偉大的。對於傳統的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做既保留了孩子自己的想法,也讓他們知道如何學習別人的長處,讓語文學習不只是膚淺的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夠體會其中蘊涵的深刻含義。

二、自主學習,理解主要內容。

課堂以感受故事的神奇爲線索。首先解題導入,談談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孩子們提出“1、夸父爲什麼追日?2、夸父是怎樣追日的?”接着研讀故事,說說讀了這個故事後的感受,具體找找哪些句子描寫十分神奇。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默讀、朗讀、思考或與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遇到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通過自己動手藉助工具書查找答案。在初讀課文後,我又進一步要求學生深入思考,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圍繞夸父追日的故事把課文的層次理清,讓學生試着用自己的話說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作者充分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將這個神話故事寫得很神奇。在品讀句子“於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是風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這一句時,可以引發學生想象:腿會有多長呢?人會有多高呢?山、河在他的眼裏會成什麼呢?……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着眼,循着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於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讓學生感受課文,把原文中簡寫的幾處神奇的地方,通過豐富又誇張的想象具體化。

四、不足之處

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新課標還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本課談話導入引出學習的內容《夸父追日》,激發學生對神話的興趣。接着,質疑“夸父爲什麼要追趕太陽?”指導朗讀:“每天夜裏,太陽躲到哪裏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讓學生感悟夸父不怕困難,堅定信念的精神,爲下文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作好鋪墊,再以三個詞語貫穿着整篇課文,細細地品讀課文,從課文中體會感悟夸父的精神。本節課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複述課文,通過初讀,熟讀、感情朗讀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爲複述課文打下良好基礎。通過本課教學,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背誦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復述,複述較機械性。背誦是對原文一定不漏、不變的陳述,而複述可以去掉一些無關緊要的詞句,可以更改部分內容和表達方式。所以讓學生由機械性複述過渡到活用性複述,是我在以後教學中應去思考的問題。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0

《鯨》這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經過精心的準備,我信心十足地上了《鯨》這篇課文。可是上完課之後,還是漏洞百出。下面是上完課之後的一些反思。

在評價方面,我還缺少對學生的評價。如:我讓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時我班的李祖宇同學在彙報鯨的吃食方面的特點時說到他是抓住鯨吃食時的動作來學習的,並且把一個個動詞都找出來了。而我卻未加評價,只是單純的按照自己的思路來教學。

通過這次教學評優活動,我既有收穫也有啓發,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多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不僅能帶動課堂氣氛,而且教學方法靈活,教態親和感人,在這次鍛鍊中,我找到了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

1、鍛造自己的語言。在課堂用語上還不夠簡單、明瞭,尤其是缺乏抑揚頓挫。特別是語言上的錯誤,要學會避免犯錯。

2、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磨鍊自己的意志。我想,教師應該像穀穗那樣,要想讓自己的果實達到真正的成熟,你就必須將根伸向土壤的更深處,好不斷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營養以補充自己的能量爲結出粒粒飽滿的果實而聚集精華。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1

《坐井觀天》是一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如何在一節課中,讓學生自主,愉悅地讀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語言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反思。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爲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讚歎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2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個流傳於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一、成功之處,體驗欣喜

1、條理清楚,目標明確。

在教學本課時,我運用的是永威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進行教學。先出示本節課的整體目標,讓學生先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後出示自學指導(一)、自學指導 (二)、讓學生圍繞這兩個自學指導進行自主學習。

2、挖掘空白,引導想象: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於、冒着生命危險、找啊找啊”等詞並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如我設計的補白想象有 “你能想象女媧會冒着怎樣的生命危險?”“你能想象女媧都在哪些地方找過五彩石?”以此來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

我在教學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時,講到女媧爲什麼要補天,讓學生先找出相關的語句,從文字中去體會當時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然後再配上比較悲傷的音樂加上朗讀,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推薦一本課外閱讀拓展的書,使其學以致用。只有這樣,學生自學的能力才能循序漸進,學生閱讀的自信心會日益增強,積累量會日漸豐厚。然後我在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女媧這種甘於奉獻的人,你會想到誰呢?以此來達到思想教育。

二、遺憾之處,改進措施。

1、整節課我讓學生讀得少: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下一大塊後是什麼情景,應該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我也讓學生讀了,(齊讀自讀)但是讀得不到位,沒有讀出難過的心情;在指導學生朗讀女媧找五彩石和補天的幾句重點句時,沒有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談感受,沒有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體驗讀的樂趣,在讀中感悟,沒有欣賞讀的過程,整堂課下來,課顯得過於疏鬆。

2、缺少老師範讀:三年級的學生開始讀書時並不能讀出感情,大多數都是唱讀,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所以老師的範讀是必不可少的,本節課特別是配樂朗讀和女媧找石、煉石時,老師如果範讀,那學生一定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在學習自學指導(二)時,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但合作的效果不好。學生也是圍在一塊了,但他們並沒有對問題進行討論,彙報時還是自己的觀點,沒有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4、時間把握不當:整節課在時間上的設計有欠缺,第一自然段用的時間比較多,其實讓學生讀出當時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行了。在設計女媧爲人們做了幾件事這個問題時有點難,以至於在這上面用的時間比較長,到後來也不敢讓學生多讀了,所以在最後環節當堂訓練中時間不夠用了,只能倉促結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最後,我想說“語文很重要,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工具,而且還負載着豐富的情感,深厚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語文學習對形成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培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終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們應該爲自己是一名語文教師而驕傲!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3

課文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情啓發學生理解“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也就是實事求是這個道理。如何讓學生通過學習感受這一道理,在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一、角色朗讀,理解內容。

這篇課文裏的對話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時間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所以我並沒有展開來讀,而是抓住課文裏很特殊的兩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較後再來引導學生通過填空補充提示語,鼓勵學生個性化朗讀。剛開始學生在充分理解老師和同學態度變化後,就基本明確的同學們由“嘲笑”到“慚愧”,抓住這一點,我馬上讓學生想象,該怎麼讀好這兩句,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之後,我模仿課文,在師生之間進行對話,在朗讀中,還有的同學還帶上了表情動作,如:嘲笑時,不僅有哈哈大笑的,還有嘻嘻笑的;在慚愧時,有幾個同學甚至感覺到像自己做錯事情一樣,邊說邊把頭低下來。在這個教學片段中,學生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給學生部分添加提示語。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與文本展開對話,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發現,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想象,最後在敞開心扉的對話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這種源自學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 —— 處處呈現着精彩的感悟,煥發着靈性的光芒。

二、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讓語文拓寬,走出課本,利用資源,讓學生搜索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並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請大家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自己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活躍了大家的思維。

三、親身實踐,思考體驗。

爲了上好《畫楊桃》,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特地從水果店裏挑選了一隻楊桃。並有意將楊桃放在教室的中間,讓學生從各自的角度去畫自己看到的楊桃。學生興致很高,都轉過身靜靜地畫起來。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麼不同。或者讓同學從前排靠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並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身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並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涵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麼樣,畫什麼樣”,並不像說起來那麼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對比、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學習效果很好。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4

以讀爲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請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形象性與直觀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

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一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各種形式的讀,課堂上書聲朗朗,體現了語文教學的特點,是一節名副其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課。我覺得這是我執教這一課作爲一個語文老師比較成功的一點。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5

改革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既是推行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這樣的薄弱校由弱變強的必由之路。因爲,第一,課堂教學改革是新課程實施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方案實施的主渠道是課堂,必須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確保教學質量,必須通過改革傳統教學中的陳舊的教學模式,來實現新課程的目的;第二,課堂教學改革是減時增效的根本選擇,規範辦學行爲以後,課時有限,每週五天共35節課,其餘均爲自主學習時間,課堂上不但要完成較以往的課堂更多的任務,還要指導引領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第三,課堂教學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必經之路,要生存、要立足、要發展就必須提高教學質量,而質量的基本元素就是課堂。以下爲我校在建設高效課堂中的做法、成果、問題和思考。

一、課改的路程

(一)、基礎工作

真正實施新課程方案,就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陳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課堂教學改革成爲我校重點之重點、中心之中心、關鍵之關鍵。

爲突出這一具有決定性的工作我們做了六項基礎性工作。

第一,轉變教師觀念。我校自課改開始一直注重開展以新課程理念爲主的學習討論活動,通過教研活動和組織教師學習、在操作中不斷反思等方式組織和督促教師學習新課程理念,促使教師逐步理解、把握新課程許多鮮明特點,如新課程的基礎性(爲所有學生提供學習提高平臺),選擇性(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應用性(與生產生活實際結合),探索性(重結論更重過程),豐富性(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靜態與動態相結合),發展性(評價多元發展);同時促使教師逐步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質量觀。教師思想認識有所提高,教師教育觀念明顯轉變,這爲新課程方案在我校實施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二、建設教師隊伍。除安排教師在校學習、教研和適當外出學習以外,每學年各年級組組織一至兩次教師課堂教學比賽,每學年推出課堂改革先進教師典型。有效的培養了教師,爲新課程實施提供了師資保障。

第三、擬定了學校《新課程實施方案》,各教研組課改實施方案等,爲新課程實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開全課程開足課時,爲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時空保障。

第五、辦學條件逐步完善。進行校舍改造,實施網絡化教學,對學校圖書室進行改造和補充,硬化和綠化了校園。爲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校舍設施保障。

第六、創設德育機制。在保證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同時,創設全員育人機制,將繁重的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整爲零,有力推動了德育工作的開展,使德育先行落到了實處,爲新課程實施提供了思想環境和動力支持。

(二)、初步探索

爲了突破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結合我教師觀念陳舊、教學設施短缺等實際,於改革初在教師中開展了鏈索式教研活動,其目的是通過教學研究和探索突破課堂,其方式是以學科組爲單位每週組織一次研究課,其過程包含七個環節,即理論學習――個人備課――集體備課――聽課――評課――學情調查――教學反思,其教學反思下週在學科組進行學習共享。在此支持下,以研究課堂爲主的教研活動開展的非常熱烈,拉動了常規教學落實和教師隊伍建設。

(三)、廣泛學習

在摸索中,儘管我們有一些發現,但我們仍然感覺我們的工作有很多的缺憾。我們就繼續學習,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如山東、山西、安徽等地的課堂是全新的、高效的,更能夠體現新課程理念,尤其以學生爲主體、突出學生學習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通過學習,我們吸納了課堂教學改革方面的鮮活的思想,衝破了多年來在課堂教學方面的陳舊觀念,迎來了課堂教學根本性變革的春天。

(四)、學案導學的引用

通過廣泛的學習並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深入的研究,通過研究我們形成了自己的以學案導學爲鮮明特徵的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即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方案》。

該方案涵蓋了五方面改革。(1)、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改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爲學生先自主學習、教師據學情施教的模式;

(2)、教師工作方式的改革:改備課、上課、批作業爲編制學案、查研學情、設計導引;

(3)、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改學生先聽講後做練習的方式爲學生先自主學習,在與教師互動交流的方式;

(4)、改革教案作業要求方式:改教案編寫爲學案編寫,改作業爲課堂過關檢測;

(5)、改革課堂布局模式:改過去人人面向黑板的座次佈局爲以六至八人爲一組的小組同學圍坐佈局,實施有助於小組互助學習的課堂布局。

該方案共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主要突出學生課前預習環節。

第一環節,學生小組展示或討論,利用課堂前五分鐘進行,由小組組長主持,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做到初步解決中低難度問題,並集中本組問題或難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深入一至兩個組參與討論,進一步瞭解學情。

第二環節,班級展示,利用課堂中間10分鐘進行學生展示、師生互動、教師點撥等教學活動,這一階段是課堂的主體部分,這部分包括三項任務,第一是學生展示,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和疑難問題,可以通過板書或口頭表達(如需板書須在課前寫在黑板上);第二是生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並及時點評;第三是教師點撥,教師按照編制學案時對新教材、新課標的理解把握,依據經過課前學情抽查、課堂參與小組討論、課堂生生互動中三個層次的學情瞭解進行點評講解。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6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宋慶齡小時候誠實守信的故事。選擇執教這篇課文,一是自己深受偉人宋慶齡誠實守信所感動,二是基於現在有些學生誠信缺失現象,想以偉人事蹟感染他們,讓其養成良好品德。感謝學校組織的這次師徒三度磨課活動,在活動中我受益匪淺,通過自己揣摩文本、設計教案、備課磨課,分別於9月20日、26日、28日進行了試教,現將反思如下:

第一次試教完,自我感覺不是很好,存在的問題很多,比如:時間分配不合理,重點語段引導不到位等,唯一覺得成功的地方在於初讀感知階段的字詞學習和課文主要內容把握部分,學生反應積極、效果良好。不足之處很多,我覺得最主要的是不知道如何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深化理解文本,比如朗讀指導片段:

片段一:提問: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爲什麼?

(出示)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着能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呢!

反思:

雖然出示了所有內容,但卻忽視了前兩句的引導,沒有進行充分的朗讀,也不知如何引導學生讀好它,就匆匆忙忙進入下一句子的學習。另外,對爸爸、媽媽和慶鈴之間對話進行大範圍分角色朗讀,由於自己要求未講清,且對學生學情瞭解不深,造成朗讀混亂局面,很是遺憾。課後,經過師父的細心指點,終於優化了教學設計如下:

片段二:提問:1.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從哪裏看出來想去?

(出示)二女兒宋慶齡顯得特別高興。她早就盼望着能到這位伯伯家去了。

朗讀指導:你從哪幾個詞中看出她非常想去?你能讀出她的這種盼望嗎?

2.她爲什麼想去伯伯家?

(出示)伯伯家養的鴿子,尖尖的嘴巴,紅紅的眼睛,漂亮極啦!伯伯還說準備送她一隻呢!

你覺得這隻鴿子怎麼樣?(漂亮、可愛)你能讀出它的可愛、漂亮嗎?指名讀。

看鴿子圖片,帶着感情讀。

齊讀。

3.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同桌間互相討論:爸爸、媽媽是怎麼勸宋慶齡的?她又是怎麼回答的?

分別出示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

朗讀指導。

記者訪問:小慶齡,爸爸叫你走呢,你爲什麼不走呀?(因爲我不能失信)

小慶齡,媽媽也在催你了,你怎麼還不走啊?(因爲我不能失信)

分角色朗讀:男同學當爸爸,女同學當媽媽,一人當小慶齡。

完善後的教學,學生更愛讀、更善讀了,朗朗書聲不絕於耳,濃濃語文味頓生課堂,先前朗讀混亂局面消失了,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美、思想的深刻。的確,課堂上只有充分的讀,反覆的讀,才能讓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感謝師父提出寶貴的建議,感謝師父嘔心瀝血幫我設計、改進教學環節,諸如:略讀課應始終圍繞閱讀提示進行教學,刪繁就簡,原先的板書設計及“討論交流”(a.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着怎樣的聯繫?)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密切,就應大膽捨棄;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語感的培養,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愛上語文、喜歡上語文課……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我將受用終生。

經過三次試教,磨課終於結束了,進步是明顯的,而完善卻是無止境的。從第一次的怯懦到第二次的穩定,再到第三次的漸進成熟,每個過程我都體驗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有控制不了課堂、不能融入學生的酸楚,也有幾經思慮偶得一新教學設計的竊喜。在磨課的過程中,自我感覺學到了很多,無論是對文本的理解、教學環節的改進,還是對課堂的調控、學情的把握等,都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總結經驗,在經驗中逐漸成長。在此,感謝師父和其他老師爲我提供寶貴意見,讓我能不斷進步、不斷提升。也許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會繼續努力做到更好!

幽徑悲劇教學反思 篇17

《北京老人》是一篇略讀課文,雖是略讀,卻是非常有嚼頭的。作者用質樸的文字回憶了北京老人幫助自己的兩件事,字裏行間透着溫暖與感動。文章沒有華麗的辭藻,只在細微之處做文章。以下是我在執教後的幾點感悟。

雖然整堂課下來,每個環節都很清晰:從排除字詞的障礙到整體感知概括文章的兩件事,再到深入文本品析文章中感受深的詞句,進而感悟人物性格與作者情感,最後學寫法,層層遞進。然而整堂課中教師是在不斷地引領學生學習,而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

略讀課文實際上是讓學生把在精讀課文中所獲得的閱讀能力和方法運用到略讀課文當中。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該做到敢於足夠的放手,敢於要求學生,敢於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