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素論的範文文章

《黃帝內經素論》第三十篇:五味論(一)
★★★★★篇名釋:本篇先由伯高闡述五味與五臟之宜忌關係,五臟與五味、五穀、五果、五畜、五菜、五色、五宜、五禁之對應關係及其具體作用;然後由少俞闡述了五味在三焦之運行途徑,五味對人體生理之作用機理;然後由岐伯闡...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九篇:九針論(五)
D0301黃帝曰:針之長短,有【數】乎?黃帝問:九針之長短,有標準嗎?Q0301岐伯曰:一曰鑱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岐伯說:第一針叫鑱針,效法於頭巾之縫針,離末端半寸(1.1釐米)處,陡然尖銳,針長一寸六...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八篇:氣穴論(五)
《氣穴論》氣穴總數統計表及說明三百六十五穴相關說明:說明1、《內經注評》注:扣除重複計算的30個,實爲363個。說明2、《類經》七卷七注:自髒腧五十穴至此,共三百六十五穴。若連前移附針刺類原文所列之天突、十椎、胃脘、...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九篇:氣府論(二)
C0701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督脈脈氣所經過的,共二十八穴:項內中央二穴;前髮際向後內有八穴;面內中央三穴;大椎以下到尻尾...
《黃帝內經素論》第三篇:生氣通天論(二)
‖LS64—D0101→Q0802‖→‖LS72—S0605‖→‖SW03‖LS64—D0101黃帝曰:餘聞陰陽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陰陽之人不【與】焉,其態又不...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三篇:痹論(五)
LS19——《四時氣第十九》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19—Q0105、Q0103‖→‖LS13—C1205‖→‖SW43‖遷移說明:1、《四時氣》非獨立論文,所遷兩句,與前後文意不屬,顯見竄簡,當遷出;2、《...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篇:刺要論(三)
‖LS09—C0101→C0131‖→‖LS01—Q0126‖→‖SW50‖LS09—C0101凡刺之道,畢於【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爲紀,陰陽定矣:所有針刺理論,須窮脈氣終始。明確脈氣終始,五臟作爲標誌,陰陽關係就確定了:C...
《黃帝內經素論》第八篇:靈蘭祕典論(四)
D0701《本髒》:1、《內經校釋》注:本書第四十七篇篇名。2、本髒,實指《靈樞.本髒》,其詳盡論述了五臟、六腑之遺傳狀況與身形、五色、肢節、【月囷】肉、健康、疾病之密切關係。D0701【月囷】:jun2,《內經校釋》注:肌肉突起...
《黃帝內經素論》第三十四篇:逆調論(一)
★★★★★篇名釋:1、逆者,異常也。前部主論多種生理異常及形成機理,所論多與衛氣異常相關,是爲逆之論;2、後部主論所涉生理異常之解論,衛氣失常相關治法、半夏湯製法及其調法,是爲調之論。故此名篇《逆調論》。SW34-D0101...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篇:刺要論(四)
C0119【凡刺之屬,三刺至谷氣】。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須針而去。凡屬可刺之病,三刺就有谷氣,虛邪僻氣雜合,陰陽之氣易居,脈氣逆順相反,脈動沉浮異位,脈動四時不符,或邪氣稽留,或大量流溢,須用...
《黃帝內經素論》第六十三篇:繆刺論(三)
Q0306不可得屈:1、《甲乙》卷五第三《繆刺》作不得屈;2、《太素》卷第二十三《量繆刺》作不可得屈;Q0306以月死生爲數:據月亮盈虧而定針刺之數。詳見《繆刺論》SW63-Q0310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八篇:大奇論(四)
LS04——《邪氣臟腑病形第四》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04—D1701→Q1705‖→‖SW48—C0101‖遷移說明:1、原篇《邪氣臟腑病形》非獨立論文,湊簡之篇,所遷部份,與前後文意不屬,當遷出;2...
《黃帝內經素論》第二十六篇:八正神明論(一)
★★★★★篇名釋:1、前部主論十二經標本及對應穴位、用針之理、解結之法、虛實之理、徐疾所在、用針之法、脈行之道、邪氣致病機理及現象,提出了上工救其萌芽,下工守病已成之智慧主張,提出了補瀉之法及原則,乃黃帝以爲一...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九篇:九針論(八)
LS21——《寒熱病第二十一》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21—C1301‖→‖LS01—Q0108‖→‖LS78‖遷移說明:1、本節與原篇《寒熱病》主題不屬,漏簡碎片,當遷出;2、姚春鵬雲:凡刺之言五句,...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五篇:長刺節論(四)
LS75——《刺節真邪第七十五》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75—D0101→D1901‖→‖SW55‖遷移說明:1、《刺節真邪》乃刺節、真邪兩論湊簡成篇,非獨立論文,均宜遷出;2、《甲乙》分散置於卷九第...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七篇:經絡論之四(二)
D0209目系:姚春鵬注:眼球內連於腦的脈絡。D0209行太陰、心主之後:《內經注評》注:太陰,指手太陰肺經;心主,指手厥陰心包經。手三陰經在上肢屈側的分佈是:太陰在前,厥陰居中,少陰在後。D0210厥:此作代詞其。D0211踝:《太素.經脈連...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三篇:刺志論(六)
D0901持針、縱舍:1、《甲乙.針道外揣縱舍》張玉萍注:縱舍,言持針去留法。2、《內經校釋》雲:《素問》三部九候論:‘中部人,手少陰也。’王冰曾引《靈樞》持針縱舍論,今本無該篇名,所謂‘持針縱舍’云云,疑...
《黃帝內經素論》第三十四篇:逆調論(四)
LS80——《大惑論第八十》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80-D0501→Q0501、D0701→Q0901‖→‖SW34—D0701‖遷移說明:1、所論與《大惑論》之迷、之惑主題不屬,漏簡,當遷出;2、所論均爲與衛...
《黃帝內經素論》第二十六篇:八正神明論(六)
LS73——《官能第七十三》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73—D0101→D0213‖→‖SW26—D0101‖遷移說明:1、原篇《官能》非獨立論文,將帝問伯答與帝教雷公湊合成篇,甚不合理,宜遷出;2、《內...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七篇:經絡論之一(下)
D0210是動,則病嗌幹、心痛、渴而欲飲,是爲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爲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
《黃帝內經素論》第四十一篇:脹論(四)
LS30——《決氣第三十》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LS30—D0101→Q0801‖→‖LS36—Q0109‖→‖LS35‖遷移說明:1、原篇《決氣》,所論爲六氣之辨,非獨立論文,湊篇之簡,宜遷出;2、《太素...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三篇:刺志論(三)
‖LS05—D0201→Q0306‖→‖SW53‖LS05—D0201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大小、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餘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
《黃帝內經素論》第五十九篇:氣府論(五)
C0801下陰別:1、黃元御注:下陰別一穴,會陰(督、任、衝三脈,皆起於此穴。)2、《類經.氣府三百六十五》注:自曲骨之下,別絡兩陰之間,爲衝督之會,故曰陰別。一,謂會陰穴也。C0801齗交:1、《類經.氣府三百六十五》注:督脈穴,任脈之會...
《黃帝內經素論》第三十五篇:瘧論(四)
SW35——《瘧論篇第三十五》自然巡航之遷斷校註釋譯說明D0101痎:1、《素問直解》注:痎瘧,陰瘧也。《生氣通天論》雲:‘夏傷於暑,秋爲痎瘧。’帝問痎瘧皆生於風,謂痎瘧不必盡生於暑,而有生於風者。&lsquo...
《黃帝內經素論》第六十二篇:調經論(一)
★★★★★篇名釋:1、前部主論五臟肝、心、脾、肺、腎與血、神、肉、氣、志之相互關係,闡述了心之神、肺之氣、肝之血、脾之形、腎之志有餘和不及病態、補瀉之法、刺微細節;2、後部主論五臟虛實病態及形成原因,闡述了五...
 1 2 3 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