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7W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

這是一個夢,是沈從文在都市裏的夢,夢幻這邊城的寧靜,安詳。哪裏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沒有都市裏冰冷的現代科技的氣息,有的,只是一羣淳樸的人。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精選16篇)

邊城淳樸,淳樸到不用日曆來記錄時間的流逝,而靠莊稼的成熟,民間的節日,人們的紀念日。而翠翠,就是隨着一年一度的端陽節成長,蛻變。她的感情隨着龍舟的飄蕩而成熟,在湘西的山水滋養下,她如山,堅強,如水,溫婉,在湘西的小城裏,她像一隻百靈鳥,穿梭在白河的水上,她的情竇也在這裏初開。她淳樸,然她的淳樸卻讓她膽小,她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達愛慕。一切因善而起,因善而終,總也躲不過那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初讀時,我以爲這是一個完美的鄉野愛情故事,卻沒想到她的悽婉,沈從文殘忍的剝去了這份愛情裏的美,卻用這份不完美的愛情成就了《邊城》的完美。

一切的悽美讓人心痛,我不知二老的歌是怎樣的,但兩情相悅卻未能善終讓人不忍。我只記得儺送說的那句:我眼前有座碾坊,有條渡船,我本想要渡船,現在決定要碾坊吧。說的那麼淡,那麼冷。

不勇敢,是最大的遺憾,有些事,要說出纔會有結果。翠翠得愛情在百白河上生,在白河上滅,她的命運,就如同一片在波濤上的羽毛,本以爲靠岸時會有溫暖,但卻在到岸時零落,母親的悲慘命運烙印在了她的身上,這彷彿是一種必然。

我以爲,所謂的“兩情若在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過是一句安慰罷了,若有情人不成眷屬,剩下的便不是情,是淚。

等待不是悲劇,翠翠至少還有期盼,這樣的結局,終究不是完全的破滅。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2

那個下雨的午後,我坐在窗邊,讀着一本薄薄的《邊城》。

沈先生用他獨有的細膩筆觸帶領着我走近這座很真實的邊城,走近那些鮮活的人與事。

這部小說咋讀之下,語言很平淡,情節甚至算得上是平凡,但細讀之下,又會被小鎮的悠閒適意,爺爺的樸訥,翠翠的可愛以及字裏行間的自然、優美、詩意所吸引。讀着讀着,似乎自己也融入了這個很多年前的故事中。

小說開頭向我們展現了那片寧靜的自然風光,寥寥幾筆勾勒出翠翠和爺爺簡單的生活中透出的那些快樂和活力,然後便講述了那個熱鬧的端午節,翠翠的愛情便是從這時拉開了序幕。

到了小說的後半段,看得我有些急躁起來。翠翠的愛情之路似乎愈發崎嶇了,就像京劇《三岔口》給人的感覺一樣,一件兩情相悅好事卻被一連串的誤會打亂,總也成不了。

船總的兒子大老、二老都喜歡上了翠翠,剛剛開始競爭,大老的殞命卻讓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二老不再那麼堅定地要娶翠翠,船總開始對爺爺有偏見,而爺爺的木訥和口拙也讓船總和二老對他產生了誤會。

小說接近尾聲時,一場暴風雨帶走了爺爺年邁的生命,也許,它也同樣粉碎了翠翠剛剛萌芽的幸福。

在整部小說裏,最幸福的人應該是爺爺吧,這位帶着那個時代典型特徵的老船伕,他敬忠職守的在崗位上奉獻了50年,他擁有過平凡的妻子、可愛的孫女、幾十年的至交老友,也經歷過妻子的死亡,女兒的離去。最終在對孫女的擔憂中與那條渡船夥伴一起逝去。雖然一生清貧,但這也算是完滿的一生了。

讀完了《邊城》,我的心也變得酸澀、潮溼起來,不知是因爲窗外不曾停歇的雨點,還是文中的翠翠那飄渺的幸福。或許,二者皆有吧。

《邊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從我的腦海裏捲過,留下了淡淡的淒涼和哀傷。我本不是什麼易動感情的人,卻在這個昏昏沉沉的陰雨天,因爲這個簡單的故事,生出了想哭的衝動。

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悲劇美就美在它的它的殘缺。《邊城》就是如此吧。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模凌兩可的結尾似是給了些希望,但又像是對翠翠的安慰,讀起來有些悲哀和無奈。

合上書頁,我不禁遐想,如果沒有那場暴風雨,如果爺爺不那麼木訥,如果大老沒有死,如果翠翠主動一點,甚至,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這個時代,那麼,她現在該是幸福的吧。又或者,有了那些如果,翠翠便不是原來的翠翠,邊城便不是這一個邊城。

文末,那座在暴風雨中倒下的白塔又重新建造起來了,似乎是在告訴讀者,雖然那場暴風雨中逝去的很多東西已經回不來了,但風雨過後,活着的人還是要繼續生活的。

沈先生也許只是在單純的敘述一個故事,但我們的確又能在這樣一個單純的故事中,品出許多對現在生活有裨益的道理來,比如溝通,比如堅強。這便是《邊城》的魅力吧。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3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如水的平靜,沒有戰爭的那股硝煙。它描寫的是住在山區的一位老爺爺和他的孫女翠翠的平靜生活。在那個山村裏有的是山,有的是水,有的是那樸素的人的一張張面孔。

作者曾經講到:世間真有百思始得其解的怪事情,每次只要我規規整整地寫下“沈從文”三個字。

他曾在寫於一九三一年的《自傳》中說:“我情感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離。我受業的學校,可以說永遠設在水邊。我學會思索,認識美,理解人生,水對我有極大關係。”

我是住在海邊城市的一位中學生,對於水我是不會陌生的,我能理解:水和沈從文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的傾向不可分。

我明白了,也領悟到了水的德性爲兼容幷包,從不排斥拒絕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離奇不經事物!卻也從不受它的玷污影響。水的性格似乎特別脆弱,且極容易就範。其實則柔弱中有強韌,如集中一點,即涓涓細流,滴水穿石,無堅不摧。水教給我粘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樂,並作橫海揚帆的美夢,刺激我對於工作永遠的渴望。

“正因爲工作真正貼近土地人民,只承認爲人類多數而‘工作’,不爲某一種某一時的‘工具’,存在於現代政治所培養的窄狹病態自私殘忍習慣空氣中,或反而容易遭受來自各方面的強力壓迫與有意忽視。欲得一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境,也並不容易。但這不妨事,倘若目的明確,信心堅固,真有成就,即在另外一時,將無疑依然會成爲一個時代的標誌!”

他的這段話極具預見性,隨後不久,他就因爲不肯做“工具”而“遭受各方面的強力壓迫和有意忽視”,連“稍微有自主性的順利工作環境”也不可得了。這是作者的另一段描述,看出他當時達到處境是非常之艱難的。

《邊城》就是從這樣一個人的筆下刻出來的,是多麼的生動傳神,文中的人物都是在這山水的哺育中長大的,這一點一滴是生就了多少美夢多少渴望。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4

作爲一個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溼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裏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着詩意的色彩,美好得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裏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5

作爲一個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溼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裏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着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裏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6

如果不是那一夜的風雨,或許生活仍將在平淡中繼續。那剛剛萌發的愛情的念頭,或許還要在曲折中前行。然而就是這場風雨帶走了渡船,也帶走了翠翠唯一的親人 ——祖父。或許他就是爲這裏的渡船而存在吧,所以當渡船被沖走時,作者給予了他們倆相同的命運。生命就是這樣,總會有消亡,也總會有繼續。如老船伕的渡船被沖走,新渡船又會出現。也如繼承了祖父遺志的小孫女一樣,仍然在做着擺渡人的事情。

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衆多鮮明的人物,甚至純真的愛情也只是剛剛萌發,而沒有如熾熱的火焰。就在這平淡之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恬靜的生活畫面——茶峒,小溪,溪邊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家裏一個老人,一個女孩,一隻黃狗。太陽升起,溪邊小船開渡,夕陽西沉,小船收渡。如山間的溪水清流婉轉 ,如天上的白雲輕飄悠然。但卻是生活的真諦。

它們沉澱了恢弘滄桑,沉寂悽婉的悲壯。

美麗的湘西鳳凰的風景是動人的,山城鳳凰,山水環抱,靜靜地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記數,常年深翠綠色的細竹,逼人眼目。

儘管鳳凰有着桃花源的美好,——芳草鮮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怡然自樂。單作者卻有一種陌生感。回想一下,山還是那麼的高峻,水還是那麼的清澈,人還是那麼的勤勞,天還是天,你還是你,我還是我,而變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在頑童時是純潔無暇的,天真的,那時侯未看到現實生活的醜陋,無奈。看到不僅僅是眼前看到的了。

生活是活動的,圖畫是靜止的。生活供以人生命,圖畫供以人欣賞。

農村山城是一幅靜止的圖畫。千年萬年不變。生活裏面的人叫畫中人。他們在社會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畫中一切於畫外的人永遠充滿嚮往。

作爲圖景,有永不退色的鑑賞價值,濃厚的鄉土氣息。作爲真實,卻有它無法承載的厚重。作爲生活其中的人更是另種悲涼,無奈。

因爲愛,祖父操勞一生,當生命結束時,心中充滿了掛念;因爲愛,少女重新對生活有了詮釋,有了希望;因爲愛,哥哥選擇了離開,以成全弟弟那分真摯的感情;因爲愛,弟弟去尋求那個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爲愛,她便從此守着渡船,守着心中那個日日夜夜盼望歸來的男人……

生活不是圖畫。生活需要流動。

到了冬天,那個塔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可是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裏爲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茶峒。

淒涼樸素,憂傷結束了。

所有心思浮動,所有山川日月沉靜入畫中,凝結畫中。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7

夜深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品讀《邊城》,思緒也隨着書中人物的變化發展起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裏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實情後,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架船下辰州,好忘卻那裏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一直愛着翠翠,但哥哥爲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伕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着,等着那個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的人。

人世間的美好與淒涼,在文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翠翠與爺爺至深的親情,天保、儺送兩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孫二人與村裏人的和諧融洽又質樸的鄰里關係,人與自然的統一,淳厚的民俗與民風……

又或許是秀美的景色,喧天的鑼鼓,熱鬧的節日,吸引了眼球,掩蓋了喜慶祥和背後的淒涼與傷痛。但作者清新雋永的筆詞下的確有絲絲憂傷的情懷。就像這裏也有親人的離別與去世,有滿滿的期待未果,還有懵懂、朦朧,卻又無疾而終的愛情……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繁華,卻看不穿繁華背後的蕭索與淒涼,經歷了喧譁,卻沒有想過曲終人散後的寂寞是否也會升華。

有些時候,我們看到了現象,卻撥不開迷霧,也有些時候,有些話不說,就再難澄清,再難說出口。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但長久以來,生命便如一條河流,激流曲折,卻永遠也回不了頭。

我們總抓不住一些東西,改變不了一些事物,美麗的背後也有訴說不完的蒼涼。就像翠翠這樣明媚的孩子,最終也只得在江畔孑然一身獨自的癡癡盼想。

這裏的憂愁是一滴化不開的墨,滴到心上,糾纏不止,然後風乾,凝結在那裏,無法抹去,只有那澄明的江水,依然訴說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8

“二十年來生者多已成塵成土,死者在生人記憶中亦淡如霧,惟書中人,儼若可以不死。”

那樣一個少女,在古老、寂靜的水鄉敘述着她羞澀的愛情。在那樣一幅山水迷濛的畫卷中,永遠印刻着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那老人永遠想要保護那女孩,而那女孩永遠需要那老人的呵護,因爲那是她唯一的親人。黝黑的皮膚,清明如水晶的眼眸,讓兩位年輕人愛上了她;如燕雛般渴求的眼神、尋求依靠的目光,讓爺爺不忍離開她,併爲之操勞終身;不知不覺到來的青春,蒙上羞澀,帶着些許萌動,最終卻無法掌握命運。

翠翠,翠色如翠竹,亦脆弱。愛情來得如此簡單,幾面之緣就讓愛苗滋長於心。然而旁人的促成似乎更多於本人的意志。旁人並沒有強加,而他們其實早已心意相通,只是不曾表露。隔着山水,這感情來得如此朦朧。愛情卻進行得如此艱難,沒有兄弟間的角逐,只有全身而退。是爲了翠翠的幸福而退出這場遊戲放她走,還是爲了兄弟間的情誼,不忍抹殺。最終犧牲自己,讓愛成爲一把匕首,將自己的心割裂。

那段時間,那老人似乎在城內城外跑得很忙,然而更奠定了結局的悲涼:爺爺終究死了,翠翠等待的那個人,他是否知道翠翠在等他呢?他是否會回來呢?“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在這個寂靜的水鄉,從未說出口的“愛”字,從未流露過的感情最終讓一切心緒歸於平靜,卻讓人心如止水,望眼欲穿。

縱有“有情人終成眷屬。”卻也有命運弄人。爲命運所掌控,讓他們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離,悲劇早已奠定,讓所有臣服者繞着既定的圈走,默默無言,只剩淚水。

爲何只剩守候,爲何要守望幸福,爲何讓萌動的心羞於見天際?若是成爲命運的掌控者,也許一切都會豔陽高照,照開愁雲密佈,照亮城裏城外,照亮左岸右岸,照亮山水兩頭。水的一頭會有鴛鴦共雙溪。

全境抑鬱到不能自已,然而讓人不忍逆轉。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9

在青春的世界裏,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變成黃金,毛毛蟲要蛻變成蝶......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佈滿森林,溝野流遍清泉......這纔是青春的美,青春的本分,青春的快樂!

______題記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邊,住着一戶人家。獨門院裏,只有善良淳樸的爺爺與聰明乖巧的孫女,還有一隻頗通人性的黃狗。

爺爺是個老船伕,他總是盡職盡責,有時對一些要渡船的人一分錢也不收,還慷慨地施些茶葉與草煙。也許正是爺爺的品德,才影響了翠翠的性格。翠翠,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有着像溪水一樣清澈的聲音,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着她且教育着她,造就了她的純真,爛漫,她是大自然的女兒。 天真活潑的翠翠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她和山頭黃廘一樣,從不想到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做成隨時可以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心機後,就又從從容容地在水邊玩耍了。然而,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從那個端午節後就如小溪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了......

端午節,爺爺帶着翠翠還有黃狗一同進城,到大河邊去看划船。爺爺看見了老朋友,便把翠翠留在河邊並告訴她自己與朋友喝酒去了。而翠翠,就在此刻遇見了那個改變自己一生的人——儺送。儺送是船總順順的二兒子,他爲人不愛說話,秀拔出羣。從那次見面後,翠翠的內心就隱藏了一個祕密,一個連爺爺也不知道的祕密。 隨着時間的推移,翠翠和儺送彼此都瞭解了對方,也都喜愛上了對方,一顆青春愛情的種子在兩個人心中萌發。

青春時的愛情總是美好的,但也是悽慘的。儺送的大哥天寶也早在幾年前的端午節愛上了翠翠。兄弟兩人愛上同一個女人,當我看到這裏時,我會想:他們肯定會來一場男人間的決鬥,可當我接着往下看時,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並沒有採用當地的習俗進行決鬥,而是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選擇。 儺送是唱歌好手,天寶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弟弟的歌聲,後來,歌聲再也沒有了。老船伕忍不住去問,卻得知:天寶坐船出了事,淹死了......儺送最終也毅然決然離開了這片土地。

老船伕的多事也導致了很多人的誤解,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辛勞一生的老船伕帶着遺憾溘然長逝了。 可憐的翠翠每天都在碧溪的白塔等着儺送能回來。儺送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

看完了《邊城》覺得意猶未盡,結局到底怎樣,這對年輕人究竟有沒有在一起?從《邊城》中,我們看到了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和坦誠,也喚醒了我們對傳統美德的追求,對美好人性的讚頌,還有那份對青春的憧憬。 青春是羞澀的,是純潔的,是美好的。世界上沒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沒有再比青春更珍貴的了!青春就像黃金,你想做成什麼,就能做成什麼。相信翠翠一定會等到心上人歸來的那一天....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0

作爲一個從小在城市裏長大的女子,我特別嚮往田園牧歌般的鄉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上一對相依爲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上純樸的風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緻。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後去心疼那背後醉人的風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嚮往那個遠在湘西邊境的小鎮。木製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溼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成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在我的想象裏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遊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彷彿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伕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着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嚮往《邊城》裏那些淳樸善良的鄉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地的龍頭大哥順順送他們很多吃的。有人家娶新娘,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着我們生存的環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1

夜闌人靜的夜晚,躲開白天城市的喧囂,讓自己沉浸在一片靜穆之中,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細品沈從文先生的《邊城》,思緒隨着書中人物的變化發展起起伏伏……

邊城寫的是一個戀愛的故事,情節簡樸優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碼頭順順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同時愛上了城邊碧溪老船伕的孫女翠翠。但翠翠心裏愛的卻是儺送,當天保明白了這個三角戀愛的實情,深知不能勉強,主動退出了競爭,駕船下辰州,好忘卻那裏的一切,卻不幸遇難,儺送雖然仍然愛着翠翠,但哥哥爲此而死,使他心中壓抑,又對老船伕有誤會,也在痛苦中離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獨自承擔所有的變故,在等着,等着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回來的人。

如詩的邊城,詩意地演繹着人生,詩意地演繹着生活。書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無限期等待又顯示着不完美。她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那個年代造成的,她和儺送本來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培育出美麗的愛情之花,可惜二人卻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長的遺憾。

而現在誰會放棄自己的愛情呢?在當今這個社會誰主動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完美的愛情都是我們想要追尋的。在《邊城》中儺送爲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親情固然重要,但爲了親情而放棄了愛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愛而憂鬱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儺送是因爲不能得到她的愛而離鄉遠行,也不知道爺爺突然離世全是由於替自己的幸福思慮奔忙而心力交瘁。後來在陪伴她的楊馬兵向她說明後,她才如夢初醒,這實在讓人不免爲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結局怎樣?給人留下了懸念,儺送最後回來了嗎?她們倆最後在一起了嗎?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們有情人能終成眷屬。看過《邊城》,讓我對世間完美的愛情又一次產生了懷疑,對人性多了一份瞭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應該去爭取,爭取了,得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2

有人說:夕陽是美麗的,瀑布是壯麗的,彩虹是絢麗的,而人生的風景是至善至美的。夕陽的美麗是人生的盡頭,瀑布的美麗是人生的號角,彩虹的美麗是人生的希望。那淡淡的憂愁,那淺淺美麗是朦朧的幸福。

天邊是映紅的雲彩,太陽失去了激情,只乏力地照着連綿的山,它終究會落下,空着來,精着去,留下的,也只剩那緑草的見證。是啊,夕陽是唯美的,但也是悽美的。夕陽過後是黑色的天地,黑暗的籠罩。美麗的背後是無盡的付出,那老船伕便是最好的例證。平庸的度過一生,他那原始、純樸、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是那樣可貴,沒有都市大街的汽笛聲和喧囂聲,有的,只是那無盡的水聲,拉船聲,堅守着自己的崗位,他也曾似太陽般大放光彩,可夕陽時期的他,在雷雨夜靜靜地走了,沒有絲毫的反抗,也只能乏力的順從。或許,夕陽留下了的是些許的憂傷,而老船伕留下的,只是翠翠那無盡的哀傷。

那淺淺的紅日,不再刺眼,那是自然的光彩。沒有高樓大廈,只與那溫柔的河流、清涼的山風、滿眼的翠竹、白日喧囂夜裏精密的渡船一起,構成一幅像詩、像畫、更像音樂的優美意境。可帶來的,仍是那絲絲的憂愁,那份平凡寧靜那難以抹去和淡淡淒涼是如此的吻和,那亦是翠翠,這生命的無奈和悲憫之情。“聽着渡口飄來那生意人雜亂的聲音,心中有些兒薄薄的淒涼”,翠翠心中涌出的茫然無依、說不清道不明的悽楚與憂鬱,和保持在自然渾樸中的朦朧、混沌的感覺,就似夕陽帶來大地的感覺,那是份憂愁的美。

曾經的我們,一度感嘆瀑布的壯觀宏偉,卻忽略了那瀑布的上游也只是條靜靜流淌的河水,我們能注視着孤苦無依的翠翠,我只幽幽地划着船,將沒有焦點的眼睛投向遠方。“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那會是永遠的等待嗎?我們無從可知,只是這和諧理想境界的平凡,也似那流淌的河水,悄無聲息。可是流水形成了瀑布,寧靜的生活還會在命運的變數下翻起浪花嗎?翠翠的命運,是否也會像河邊的白塔,有一天會坍塌呢?

瀑布,是自然傑作。在這種自然的氣勢之下,藏着的,卻不僅有瀑布。細緻,然而絕不瑣碎;真實,然而絕不教訓;風韻,然而絕不弄姿;美麗,然而絕不做作。這不是一個大東西,然而只是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這就是《邊城》,一個藝術家的心力。那種流動的旋侓,優美的意境和瀰漫的情愫。流連在簡單的言語中,這份令人憂愁的美麗也化身其中。

水流有力的衝擊着石頭,那麼,是他將翠翠朦朧的幸福夢幻擊碎嗎?或許,是吧。翠翠與大老、二老沒有展開就倉促結束的愛情就像那瀑布,還未舒展酒杯重重的甩在岩石上,留下的,只是無助與無奈的悲傷。那淺淺的憂傷,是最親近的人相繼離開,只是條老狗和翠翠那淡淡的憂傷。

彩虹,只是虛幻的存在。那時的我們,嚮往着七彩的天橋,長大後才明白,那只是個美麗的錯誤,僅僅是光的折射,絢麗的色彩不復存在,原來美麗也是會變味的。翠翠的幸福,也只是初始的,就像我們對待彩虹的快樂,也只駐留在那繽紛的色彩上,明白了原理,也就失去了那份幸福。那本應令人倍感幸福的美麗,給人的,只是如絲般綿長的憂愁。這生命的無奈和悲憫之情,豈是簡單的美麗二字。

雨過虹現,“電光從屋脊上掠過時,接着就是訇的一個炸雷”雷雨路過,帶走了那船伕,帶走了翠翠的無知無慾,經歷了風雨人會長大,可是,風雨過後,是否會有彩虹的出現?她的儺送,是否會出現?她那份簡單卻不易得到的幸福,是否也會變味?

彩虹,即使沒有雨水的沖刷也能令人耳目一新。我們可以自己製作彩虹,但那單純的幸福,也就不復存在。風雨中,我們明白,擁有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我們一直都是幸福的,那麼,風雨後的彩虹,除了絢麗還有希望,那份失而復得的幸福,我們能夠擁有她,能嗎?

咖啡的美好,在於苦澀之後濃濃的香甜;生活的美好,在於風雨之後淡淡的幸福;憂愁的美好,在於它並不完美。“美麗總是令人憂愁的”,那些許的期待,那些許的瑕疪,過完那短暫的一生,翠翠守候她渡船,我們守候專屬的憂愁。憂愁的,亦是美麗的。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3

早在高中時,就接觸過沈先生的《邊城》。那時的我浮躁而稚嫩,甚至還不明白裏面故事發生的地點是鳳凰古城,也讀不出其中的韻味,更沒有對它產生任何自我的想法,僅僅把它當一篇普通的課文,糊弄過去了。此刻把《邊城》通篇讀下來,我讀出了沈先生會湘西風情的鐘愛,讀出了當地的人們純樸赤誠,讀出了故事淡淡的憂傷。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筆墨向人們呈現出溼潤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給我留下了最爲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個沉默的精靈,遠遠地眺望着老船伕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給予他們祝福。它就像是老船伕和翠翠心靈的港灣。每當他們有心事無處訴說,他們總會出神地遙遙望着白塔,讓被現實束縛的心起飛,在心底向白塔傾訴他們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後,白塔在一次暴風雨中絕望的倒下。我想,它必須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淚。又或者,是翠翠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白塔的守護吧。倒下的白塔就這樣,在唏噓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裏。

除了美景,文中更多的是講述着一個悽美動人的感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個柔美純樸的少女,與二佬儺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向留意翼翼地收藏着,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應對二佬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佬天寶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從未向任何人證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經有了自我內心的選取。

在天寶和儺送互相證明態度後,天寶溺死與湍急的漩渦之中;儺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決心由於大哥的死也變得不再堅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對,他毅然離家闖天下,沒有人明白他什麼時候會回來恬靜的茶峒。孤獨的翠翠再沒有聽到在夢裏將她拖起的悠揚的歌聲,她對此還一點都不知情。

直到最後,在爺爺懷着對翠翠的惦念離開人世之後,翠翠才明白了始末。她哭了,眼淚的苦澀不堪的,因爲她失去了最親的爺爺,也可能將失去那份還沒來得及開花的感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來了,但是翠翠要等的人還沒有出現。可能,在某一年某一天,他回來把翠翠接走,又可能,翠翠的遺憾就像白塔一樣,永遠地聳立在她的心中。

這是一個牽動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我喜歡的故事。在我看來,翠翠如果能跟爺爺或儺送證明自我的想法,杯具就不會發生,遺憾也不會產生。我想,除了欣賞文章中主人公們的淳樸善良以外,我們也就應以他們作爲教訓。無論什麼事情,機會是由自我把握的,消極的等待只會讓自我陷入自我遺憾或杯具。

這座邊城,是翠翠心靈的歸宿,她一向留在溪邊無盡地等待。我們每個人的心裏也有一座邊城,它既是我們的枷鎖,也是我們的歸宿。我期望,我能在自我的邊城裏面不斷地尋找,而不是等待。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4

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爲何愛戀依舊,她等她的承諾,她等他的回頭,等到黃葉滑落,等到燕兒飛過,等等等到了最後,竟忘記了承諾。

翠翠,你是否還站在斑駁的小木船上,靜靜地,靜靜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隨他徘徊於遠端的垂陽,久久不歸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靜坐在那兒,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卻無法挽留。等時過境遷,卻不流一滴眼淚。你曾告訴過我,你喜歡等,因爲等能讓你感覺你正一步步與他相遇。你喜歡等的味道,因爲它是時間,記憶沉澱而醞釀的。

你等,你聞着等的味道,時間卻在時鐘的畫面穿梭,指針在你等待逆向動,你和他的記憶,排山倒海而來……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5

沈從文先生的一本《湘行散記》將我們帶入了那陌生而又神祕的湘西,而他的《邊城》讓我們認識了生活在那片熱土上的人民。

在我初讀《邊城》一書時,書的內容似乎只是一個發生在湘西苗族異地略帶悽美的愛情故事,但當我再次細讀兩遍之後,其實沈從文還在全書中表達了些更深層的東西,除了愛情,更反映了當時湘西的一個社會。

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可以發現,沈從文先生對湘西文化的眷戀和他對苗漢、中西文化衝突的思考與隱憂。正如這位“對於農民與兵士,懷了不可言說的溫愛”的沈從文先生所說,“我將把這個民族爲歷史所帶走向一個不可知的命運中前進時,一些小人物在變動中的憂患,與由於營養不足所產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樣活下去’的觀念和慾望,來作樸素的敘述。”,也正是在這“樸素的敘述”和《邊城》中的幾個普通角色中,我們所看到的卻是漪瀾萬狀,莫可方物。在全書中既有湘西溫婉矯健的民俗風韻,更有着深入骨髓肌裏的東方神韻,同時也不乏作者對於潛藏憂患的深層思考。

翠翠是沈從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翠翠在風日裏長養着,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爲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爲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人又那麼乖,如山頭黃麋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到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啾着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後,就從從容容在水邊玩耍了。”這個形象可以說是“優美、健康、自然”,也正表現了沈從文先生髮自心底的對於湘西苗族人民的熱愛。不過這形象也含有深深的隱痛,“黃麋一樣……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隱喻苗族先人在漢族的壓力下,從中原地區向洞庭湖地區遷徙,並溯沅水退入湘西的深山裏,深山是他們最後的庇護所和自由天地。

翠翠這個無所歸依的孤雛無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徵。

首先翠翠的身世就是個悲劇。翠翠的父親是個綠營屯戊軍人,嚴格地說,對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種異質。翠翠本身是漢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產物。從翠翠父母的愛情悲劇裏,我們可以看到漢文化同苗文化的不平等關係,以及這種權利關係在苗、漢文化關係上的歷史衝突和歷史悲劇。

而其後,大老天保、二老儺送同時愛上只與那象徵着苗族古老歷史的爺爺相依爲命的翠翠,更是沈從文先生對於湘西苗族文化應有的未來進行的第一次更深層的審視。

很顯然,大老代表的是依舊固我的傳統苗族文化,而二老則代表着超越傳統,逐漸發展的文化。他們同時愛上翠翠,這是兩種文化觀念爲爭奪湘西苗族文化女神的歸屬權而發生的歷史衝突。沈從文先生深刻地認識到了當時世界的處境,在這樣的環境下,湘西文化也同樣面臨是保持現狀或是發展進步的問題。但翠翠仍徘徊在大老與二老之間,自始至終未作出抉擇。最終,爺爺死了,大老死了,這不正意味着湘西苗族文化不能再固堅自守?而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的二老最終會回來嗎?這也許也是沈從文先生想知道答案的問題吧!

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就是這樣一部關於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經典文本。

2022有關邊城讀書心得 篇16

初讀《邊城》已經是國中時候的事情了,雖然過去了很久,但是翠翠那個單純善良、不諳世事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腦海裏,剛開始看時,我主要就是圍繞着翠翠與儺送兄弟倆的糾纏不清的曖昧的愛情故事來看的。

一、“這個人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遠也回不來了”

這句話是我對這部小說印象最深的。在第一次看小說的時候,我的情感幾乎就是傾向於儺送的,從最初的翠翠和儺送的邂逅,主人公翠翠是一個柔美純樸的少女,與二佬儺送第一次的見面兩人便已一見鍾情。情竇初開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對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親的爺爺。日子如翠翠家門前的溪水一樣靜靜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澀使翠翠在面對二老時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時,大佬天寶也愛上了翠翠並請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從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經有了自己內心的選擇。

但是或許也正是因爲翠翠的靦腆羞澀,把心事藏在心裏,才導致了大老的意外死去,二老也因大哥的死去而將愛意深深埋在心裏,選擇了遠行,留下了翠翠一個人。

翠翠和二老之間的愛是美麗的,也是單純的,單純得就像紙那麼薄,一不小心就會碎了。

二、翠翠和爺爺的相依爲命

翠翠和她的爺爺就住在城口,每天給進城的人渡船是他們唯一的工作,有時祖父進城打酒,翠翠就和她的小黃狗爲客人渡船,他們的生活雖然過得平淡但是卻很快樂。爺爺大半輩子都在管理這艘渡船,卻從來不收人家一分錢,有時客人想答謝他放了些錢在船上,他是追上好幾裏也一定要把錢還給人家,所以人們拿這位倔強的老頭也沒辦法,只好在他進城買東西的時候多給他加些肉,加些酒來酬謝了。爺爺是個老實人,爲翠翠的未來擔心,卻從不把煩惱告訴她,只是緊鎖在眉頭裏一個人承擔。可以說在那個雷電交加的晚上,爺爺走得是不安心的,因爲他並沒有把翠翠的終生大事操辦好。

他們是湘西水鄉最淳樸的人民,他們一輩子都住在城口,那裏純樸的民風是我們這個霓虹閃爍的大都市裏所沒有的,而我們也難以看到如此淳樸的真情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