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2W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 篇1

教學目標: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精選5篇)

1、品味語言,通過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竇娥形象的社會意義,理解戲劇主題。

3、戲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視頻欣賞,引入學習本劇第二個場景。

教師:竇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說第一個場景刻畫了一個滿含悲憤之情,有着強烈反抗意識的竇娥,那麼,第二個場景又跟我們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竇娥呢?

二、賞析第二個場景:

1、學生角色朗讀《倘秀才》《叨叨令》和竇娥與劊子手的對白,(男:劊子手,女:竇娥)思考:講了什麼內容?表現了竇娥的什麼性格特徵?

學生明確:主要寫了竇娥請求不走前街走後街,怕婆婆看見自己受刑而傷心。主要表現了竇娥淳樸善良的美好心靈。

2、教師:竇娥來到了法場,她婆婆也來到了法場,接下來,讓我們來朗讀一下竇娥和婆婆的對白,思考:這段對白,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學生們明確:這些話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樣自然、貼切,沒有絲毫加工的痕跡,而且與竇娥的身份、處境相吻合,刻畫了她善良的心地。

3、這段對白,除了刻畫竇娥善良的心地,還敘說了竇娥的冤屈,這在情節上起了什麼作用?

學生明確:這段對白,主要用以激發人物的內心冤屈,表現人物的內心憤恨,爲後文發三樁誓願作了鋪墊。

4、女 生齊讀《鮑老兒》曲子的後面唱段,思考:竇娥說自己:“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這話這樣理解?

學生明確:因爲現實難合人意,她在這種是非顛倒的社會中感到無能爲力,只能感嘆自己時運不濟;這樣說也可以安慰婆婆,減輕婆婆的悲傷,體現了她的孝順。

5、思考:作者着力刻畫竇娥的善良性格,在表達主題上起到了怎樣的藝術效果?

學生明確: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就越發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令人同情。試想一個平時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斷爲殺人的兇手,可見當時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個素來性格溫順的女子最終也作出瞭如此強烈的反抗,可見當時的社會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壓迫是何等的深重。這樣與竇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襯,使她的形象更豐滿、鮮明;同時善良的被毀滅,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

三、賞析第三個場景:

(教師:竇娥滿含冤屈,走上了法場,她多麼不甘心平白受冤,多麼想昭示冤情,多麼想懲罰世道,那我們再來看看竇娥走上斷頭臺時說了些什麼)

1、學生明確,主要講了三樁誓願,是哪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亢旱三年)

2、賞析“血濺白練”:角色朗讀賓白,齊讀《耍孩兒》唱段,思考:竇娥要血濺白練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明確:①說明自己的冤屈。②讓自己的滿腔熱血不落紅塵,她發這誓是想讓在場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賞析“六月飛雪”:學生角色朗讀賓白部分,思考:竇娥要“六月飛雪”的目的是什麼?

學生明確:①讓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讓白雪裹屍,潔白不染。

4、引導學生分析“血濺白練”和“六月飛雪”所隱含的其他意思。

學生明確:表明了她與要與那污濁的社會最後的決裂,也表現了她品格的高潔。

5、賞析“亢旱三年”:學生自由討論:竇娥要發下“亢旱三年”的誓願?

學生討論明確:她希望的不僅是個人的冤情得到伸張,而且希望上天能夠懲治惡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顆粒無收,那些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時更突出竇娥驚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學生欣賞視頻,感知竇娥的冤屈。

7、學生討論:前後對天地的不同態度是否矛盾?

學生明確:前者是無助之下的怨恨,實質上怨恨的是現實的社會;後者是無助之下最後的依靠和寄託,是竇娥反抗精神的體現。所以二者並不矛盾。

8、體會典故“萇弘化碧、望帝啼鵑”、“六月飛霜”、“東海孝婦”的作用?

學生明確:“萇弘化碧、望帝啼鵑”說明竇娥冤枉悲悽;“六月飛霜”襯托竇娥冤案是實,證明並暗示第二樁誓願也能實現;“東海孝婦”除了暗示第三樁誓願將要實現之外,更能襯托竇娥的反抗精神。

四、總結竇娥的形象:竇娥是一個飽受封建壓迫和摧殘的、善良孝順、剛毅頑強、敢於與惡勢力抗爭的勞動婦女形象。

五、學生討論:根據結尾安排“三大誓願”的情節,探討本劇的浪漫主義手法。

六、概括主題:

學生明確: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統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語言特點:

《竇娥冤》一劇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在課文中,凝練而又明白如話的說白,優美而又有節奏的的唱詞,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集中表現了竇娥的“怨”與“憤”。不少古代白話,如“只合”(只應該)、“怎生”(怎麼)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動。科白等輔助手段運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詞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複雜心情,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八、【補充材料】

“萇弘化碧”“六月飛雪”“東海孝婦”典故的出處:

1.“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爲碧。

2.“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爲之下霜。

3.“東海孝婦”出自《漢書?於定國傳》:東海有孝婦,少寡,亡子,養姑甚謹。姑欲嫁之,終不肯。姑謂鄰人曰:“孝婦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壯,奈何?”其後,姑自經死。姑女告吏:“婦殺我母。”吏捕孝婦。孝婦辭不殺姑,吏驗治,孝婦自誣服。具獄上府,於公以爲此婦養姑十餘年,以孝聞,必不殺也。太守不聽,於公爭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獄,哭於府上,因辭疾去。太守竟論殺孝婦。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業:根據所掌握的竇娥的性格特點,爲竇娥寫一幅輓聯: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 篇2

基礎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提防(dī)生埋怨(mán)

錯勘賢愚(kān)甘霖普降(lín)

叫屈銜冤(xián)湛湛天空(zhàn)

荒阡古陌(mò)前合後偃(yǎn)

杳無音信(yǎo)罪愆(qiān)

嗟怨(jiē)暑氣暄(xuān)

亢旱三年(kànɡ)盜跖顏淵(zhí)

鰥寡孤獨(guān)

2.多音字

教學資源集散地。">

二、字形

教學資源集散地。"ole="">

三、詞義

1.重點詞

親眷:親屬。

嗟怨:嘆息埋怨。

杳無音信:去向遙遠,下落不明。

屍骸:屍體。

負屈銜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間小路東西爲“陌”,南北爲“阡”。

甘霖:久旱後所下的雨。

應驗:預言、預感和後來所發生的事實相符。

2.近義詞

提防·防備

都有防備的意思。提防:小心防備。多用於口語中。如:“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防備:做好準備以應付攻擊或避免災禍。如:“防備敵人的突然襲擊。”

頃刻·立刻

都表示時間短暫。頃刻:形容極短暫的時間,是名詞。如:“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立刻:表示緊接着某個時候,是副詞。如:“請大家立刻到會議室去。”

囑咐·託付

囑咐:告訴對方記住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如:“既是俺婆婆來了,叫他來,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託付:委託別人照料或辦理。如:“我已經託付朋友去辦理這件事了。”

伏侍·撫養·扶養

伏侍:同“服侍”,伺候照料。如:“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撫養:愛護並教養。如:“撫養孩子成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扶養:養活。如:“我們都有扶養殘疾人的義務。”

3.相關成語

順水推船:也寫作“順水推舟”,比喻順應形勢行事。

忍氣吞聲:忍氣,受了氣而強自忍受。吞聲,有話不敢說出來。形容受了氣能勉強忍着,不敢發作。

萇弘化碧:出自《莊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沉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化而爲碧。現在用來形容懷有極大冤屈。

六月飛雪:出自《太平御覽》:鄒衍事燕惠王盡忠,左右譖,王系之獄。仰天哭,夏五月爲之下霜。現在用來形容冤屈極大。

四、文學常識

1.關漢卿,生卒年不詳。號已齋叟,金末元初大都(現在北京市)人,元代雜劇的代表作家,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一同被稱爲“元曲四大家”,並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主要作品有《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2.元雜劇,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調)演唱的一種戲曲形式。金末元初產生於中國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礎上以及諸宮調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在結構上,一本雜劇通常由四折組成。在音樂上,雜劇的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在角色上,分爲末、旦、淨三大類。

五、名篇名句

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着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爲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爲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句段剖析

一、疑難妙句

1.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遊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剖析:課文一開始就緊扣“冤”情,起筆突起。“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直指元代的社會現實。元王朝是我國曆政治壓迫最殘酷、吏治最黑暗的時期。《竇娥冤》就產生在這個時期,在劇本中竇娥進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嚴刑逼供。糊塗的官吏,聽信流氓的誣告,只憑口供定案,而且一審定案,不再複審,說明當時的法律是十分野蠻、不合理的。竇娥的無辜受戮,更是當時吏治黑暗、冤獄遍地的藝術概括。竇娥將“將天地也生埋怨”,實則是對元代統治者的埋怨與指責。

2.前街裏去心懷恨,后街裏去死無冤,休推辭路遠。

剖析:縱觀全劇,作家在刻畫竇娥反抗性格的同時,也注意逐一展現人物性格中溫順善良的一面:大堂之上,之下,爲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願犧牲自己,屈招了藥殺公公的死罪;這折戲中寫她赴刑場時,求劊子手走後街不走前街的細節,更可見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還是如何不使年邁孤寂的婆婆傷心,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劇作家越是刻畫她的善良,也就越發顯出其冤屈,她的抗爭與反抗也就越發令人同情。試想一個平時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斷爲殺人的兇手,可見當時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個素來性格溫順的女子最終也作出瞭如此強烈的反抗,可見當時的社會對勞動人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壓迫是何等的深重。因此,這一細節的描寫不僅使竇娥這個形象更加豐滿動人,也使劇作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更爲有力和深刻。

3.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竇娥身首不完全,念竇娥從前已往幹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你去那受刑法屍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

剖析:這兩支曲子是竇娥臨刑前對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使人們對竇娥的悲慘遭遇更加同情。她勸婆婆不要過分悲傷,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靈。這樣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們對不公正的社會產生憤恨之情,戲劇的審美作用得到了充分體現。

二、重點語段

1.“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着生死權”至“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剖析:作爲封建社會中的一普通女子,竇娥對神明的天地本應深信不移,可是殘酷的社會現實使她對天地鬼神由信賴而懷疑,由懷疑又轉爲憤怒的控訴:“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爲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這樣,竇娥通過自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含冤難辯的悲慘經歷,認識到了善良的人貧窮命短,罪惡的人富貴延壽的社會現實,表現了她的覺醒意識和強烈的反抗精神。作爲封建社會一個弱女子的竇娥,認識了封建社會的罪惡又能怎麼樣?她除了對天地日月鬼神進行憤怒的控訴以外,只能是“落得兩淚漣漣”。這個曲牌,十分準確而深刻地概括了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草菅人命、殘酷壓迫的反動本質。又由於這兩個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樂的藝術形式和思想內容和諧統一,自有一種強烈的感人力量。

2.“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至“大人,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後,着這楚州亢旱三年”。

剖析:在封建社會,人民不僅在人身權利及政治經濟上受壓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當時觀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間公道。封建官吏爲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稱。竇娥開始也受神權思想影響,相信“青天大老爺”能主持正義,賞善罰惡。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她覺醒過來,看清了“衙門自古向南開,就中無個不冤哉”的社會。在《滾繡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責天地鬼神不分清濁,混淆是非,致使惡人橫行,良善銜冤。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漿迸射如山洪決堤般的憤激之詞,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覺醒意識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當時廣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至於竇娥臨刑前的三樁誓願,正是作家世界觀矛盾的一種反映。一方面關漢卿關心民情,洞察現實,通過竇娥指斥天地、發下三樁誓願應驗等情節表明自己對封建官吏的憎恨,對被壓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視封建統治,要求變革現實的時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畢竟是封建時代的劇作家,他儘管關心人民的疾苦,卻不能意識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雖然憎惡封建統治,卻又找不到變革現實的出路,所以最終還是讓天地動容清官平冤來解決問題,這也反映了作家的階級侷限和歷史侷限。當然,上天被竇娥感動,也說明竇娥冤大恨深。

主旨探討

有關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作者通過竇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以及統治階級的昏庸殘暴,歌頌了竇娥的美好心靈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劇性格,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強烈的感染力量。

2.本文是反映元代社會現實的一個悲劇。元統治者對人民殘酷盤剝,實行民族分化的種族歧視政策。勞動人民與統治者的階級矛盾,是元朝社會的主要矛盾。雜劇《竇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會的黑暗現實。

我的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審美鑑賞

用本色語言狀千古奇冤

歷來評論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關漢卿戲曲語言的特色,即語言通俗自然、樸實生動,符合劇中人物的身份和個性,能爲展開劇情和刻畫人物性格服務。在課文中,指斥天地的場面高亢激越,冤氣沖天,緊張急促;訣別婆婆的場面如泣如訴,哀婉悽慘,徐緩低迴;三樁誓願的場面感人、激盪如潮、慷慨激昂;這三個場面的描寫,以質樸無華而富於韻味的語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逐層深入地刻畫了人物性格。課文中的曲詞,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練優美,淺顯而見深邃。例如[快活三][鮑老兒]二曲,連用四個“念竇娥”,一寫無辜獲罪,二寫身首異處,三寫身世孤苦,四寫婆媳情深,寥寥數語,百感交集,哀傷不盡,令人悽愴,刻畫出竇娥與婆婆死別的悲痛心情;[滾繡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突出地顯示了人物的個性,語言平實,具有很強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話詞語,如“只合”(只應該)“怎生”(怎麼)都表述得十分生動。課文中的說白,如竇娥向劊子手請求走後街不走前街的對白,以及竇娥與婆婆訣別時的對白,都是相當動人的,凝練而又明白如話,聲氣口吻酷似其人。課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樁誓願的場面,三次用“白”提出誓願,依次講出“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若竇娥委實冤枉”“我竇娥死得委實冤枉”;三次用“曲”強化感情,依次對以相應的四個典故來抒發胸臆。曲白相生,語言樸素而富於感情,把竇娥爲其冤屈而抗爭的精神表達得深切而感人。關漢卿戲劇語言不事雕琢鏤飾,呈其自然樸實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氣息,又具有強烈的藝術韻味,被稱道爲“字字本色”,尊爲“本色派”之首。關漢卿駕馭語言的能力是驚人的,他可以根據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語言來反映現實,充分爲劇情和人物性格服務。竇娥對婆婆的一段說白,出自這個封建社會小媳婦的口裏是那樣的貼切,表現得是那麼自然、生動。

問題探究

問題:《竇娥冤》是我國古代最能反映勞動人民不幸遭遇及其反抗精神的悲劇,竇娥的形象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但竇娥的三樁誓願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作者讓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在作品中得以實現,這樣是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量還是削弱了人物遭遇的可信性?

導思:探究此問題有利於我們瞭解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加深我們對作品主題的認識。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竇娥的三樁誓願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在現實世界上,竇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這些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作品裏發生了,並且顯得那樣的合情合理,一點也看不出有牽強的痕跡,以至我們讀了之後,不僅不感到荒謬怪誕,反而更加深切地同情竇娥的悲慘遭際,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謬和姦民惡吏的滔天罪行。

探究:(1)認真閱讀文本內容,把握作者對竇娥形象的塑造所基於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中反映出的元代社會現實——奸猾刁鑽之徒橫行,貪官污吏當道,貧困百姓負屈銜冤而無處伸張。

(2)借閱有關記載元代社會情況的圖書,瞭解元代對漢人實行種族歧視,社會黑暗,冤獄遍地的實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伸張的正義作者只有寄希望於來世,寄希望於天神和鬼神,這正是反抗精神的體現,不是迷信和荒誕。

(3)藉助其他文學作品和歷史典籍,瞭解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的積極意義。比如《牡丹亭》《聊齋志異》《哈姆萊特》等,歷史典籍如《後漢書·孟嘗傳》中對上虞寡婦冤獄的記載。

(4)在分析比較、品味鑑賞之後,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聯繫社會現實,改寫竇娥的遭遇,用今天的法制途徑爲竇娥尋找一條伸冤之路。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 篇3

戲劇這一文學樣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歡,而且這一文學樣式是適宜表演與觀看的,我們的閱讀只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欣賞手段。尤其是中國古代戲曲,能夠真正讀懂的人又有幾個呢,更別提喜歡並且欣賞了。就語言特徵而言,元雜劇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實也是我國傳統戲曲的總體特徵)是“語言比較通俗,多用口語”。──不僅元雜劇中的“賓白”(人物對話)是這樣,即便是劇本中的“曲詞(唱詞)也注意口語化”(人教社20__版高中語文第四冊141頁“古代戲曲鑑賞”)。雖然具有“口語化”特徵,“戲曲作爲表演藝術,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於演唱,聽衆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賞。”(人教社20__版高中語文第四冊141頁“古代戲曲鑑賞”)可是我們今人閱讀《竇娥冤》等元雜劇時,對其語言仍然感到相當陌生。面對《竇娥冤》時,同面對《促織》一樣有着語言理解上的困難與障礙,但還是有區別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中國古代戲曲與中國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國古代小說在語言上有着較大區別的。中國古代散文的閱讀與賞析,可以從所積累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來猜測字詞句的意思,而且朗讀時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夠從大體上去把握其內容的。而中國古代小說即明清小說也是比較容易閱讀的,因爲其故事情節較強,即使是白話文言文的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相對中國古代戲曲而言,還是比較淺顯易懂的。而中國古代戲曲語言很多是當時戲劇家創作時期的特定口語,距離我們現今的口語時間太久遠,並且口語有太多的變化,這是我們讀者特別是高中生較難接受的。不結合下面的註釋是很難確切把握其涵義的,如《竇娥冤》中的“磨旗(搖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古代文學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語,其用俗語者絕無。又所用之字數亦不甚多。獨元曲以許用襯字故,故輒以許多俗語或以自然之聲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閱讀中國古代戲曲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認爲不好理解、不順暢太拗口。爲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國古代戲曲時,該如何進行教學目標定位,又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這些問題都將影響着課堂教學的成敗。

第二,關於中國古代戲曲常識,高中學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國古代戲曲裏面的人物名稱具有明顯的時代口語特點,如果沒有掌握相關的古代戲曲常識,是無法準確把握其人物角色變換的。同時唱詞的唱曲人也是變化的,學生有時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詞是由哪個人物角色來演唱的。特別是元代雜劇與明清傳奇人物角色名稱以及戲曲樣式區別較大,高中生若沒有把握這一方面的戲曲常識,是較難實現閱讀元代雜劇與明清傳奇的心理轉變。當然,戲曲所傳遞出來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的。但是戲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戲曲藝術形式及唱詞所蘊涵的.深刻意義卻是難以駕馭與把握的。只有深入鑑賞戲曲語言和藝術手法,才能領悟其藝術魅力及深刻韻味。從總體上說,中國古代戲曲遠不及中國古代小說、散文、詩歌那樣容易爲高中生閱讀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觸中國古代戲曲時,除了因語言特徵及戲曲樣式難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難情緒外,還有着極強烈的功利目的情緒。不少高中生認爲大學聯考又不考查中國古代戲曲鑑賞,只是考查中國古代詩詞及中國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與鑑賞。因此對已較難閱讀的中國古代戲曲就更不感興趣了。

針對《竇娥冤》的文體特點及高中生閱讀中國古代戲曲時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在設計《竇娥冤》的課堂教學步驟及教學目標、重難點時,我抓住文章的“單元要求”指出,“戲曲語言和藝術手法的鑑賞”,是古代戲曲作品鑑賞的“教學重點”。另外,根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__年版)中“閱讀與鑑賞”的要求,“學習鑑賞中外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體會其藝術表現力”,“在閱讀鑑賞中,瞭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瞭解作品所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學習中國古代優秀作品,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爲形成一定的傳統文化底蘊奠定基礎”。(第八頁)有了這些依據,可以說,“典故運用”是《竇娥冤》這一作品解讀與鑑賞的有效鑰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學生解讀《竇娥冤》的難點,而這一難點,也恰恰是這一戲劇作品鑑賞的重點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學作品教學繞不開的話題。所謂“典故”,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辭海》),典故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底蘊,運用典故是古典文學作品中最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之一。典故生動、形象具有強烈的情感說服力,並使得作品語言凝練簡潔。所以,在課堂內圍繞着典故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是富有價值的,教師有責任引導學生掌握解讀典故的鑰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竇娥冤》中竇娥臨刑前發下三樁誓願時所涉及到的四個典故本身就是具有豐富內涵的特殊言語形式,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有必要對它們做層層深入的探究,使學生從中獲得文學、文化方面的滋養。同時,也可以“通過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學生的語言感受力、理解力獲得一定的提升”。

在《竇娥冤》的教學設計中,我始終圍繞着學生對四個典故理解的語感圖式,設置了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教學過程,將典故學習分解爲“複述四個典故的具體內容──解析四個典故的相似之處──探求四個典故的時空跨越──領悟四個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顧古典詩詞的典故運用”等五個步驟進行,並且以學生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爲教學形式,讓學生完成複述瞭解典故到探求領悟典故再到回顧使用典故的語感的層次遞進。實現“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學習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想象能力、思辯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學習,養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於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鑑賞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等教學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20__年版)第九頁)

面對教材,面對課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師都明白這樣一個事實:不可能是教材有什麼我們教師就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必須對教材(課文)的教學價值進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課文尤其是經典作品必然同時具備許多教學價值。“文學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詩,也有近乎無窮的含蘊,無必要也不可能將所有觀照角度的所有內涵均開發爲課程內容。能成爲現實內容的,只能是某些角度的觀照”。(王榮生《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廣西教育出版社20__年版第30頁)像《竇娥冤》這樣一篇經典文學作品,其潛在的教學內容是無限的。可是面對這些潛在的東西,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應該切實抓住屬於語文的東西,凸現和挖掘語文課的價值。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 篇4

雖然長久以來,我們都將元曲與唐詩宋詞並駕齊驅,然而,事實上人們對元曲的認知要遠遠少於其他兩者,不知是因爲我們的中文課本鮮少提及的緣故還是,人們對此本就缺乏興趣,總之我們僅有的一點信息也只是來源於歷史教科書裏的驚鴻一瞥。突然覺得有些可惜,這些曾在歷史上散發過耀眼光芒的作品也只是被歷史協商讚譽的一筆,便消失無蹤。好在,現代的那些戲曲大師們還沒有摒棄他們,在被很多人以往的同時,也還總有那麼一些人記得它們。也許在人文的歷史上這些東西會漸漸淡去光澤,但在戲曲的舞臺上卻愈加光芒萬丈。

提到元雜劇,就不得不提及兩個元曲的祖師爺:湯顯祖、關漢卿。我想大多數人對這兩個人都有一種認知:對二人的名字如雷貫耳,卻怎的也想不起來,其相關的作品。也許我們知道,但時間的磨合早已讓我們將這些作品與作者對不上號,只是偶爾別人娓娓道來時,纔會如夢初醒:原來如此。就如同我這次讀的關漢卿的《竇娥冤》一樣。撇開《竇娥冤》來看關漢卿,印象中這人的名字並不陌生,但這些被烙在記憶中奉獻給了應試教育的名字在某種程度上僅僅只是一個名字罷了。反之,撇開關漢卿來看《竇娥冤》,又是一派熟悉的景象,卻終究不能從腦海裏找到它的出處。直到今天,纔將兩者真正的結合在了一起。其實早年在書中學到這個劇目的時候,就已經對其充滿了好奇,卻直到今天才尋得機會一睹其廬山真面目。其實從現代的角度來看,《竇娥冤》除了是一部相當出色地戲曲,更是一部人物性格飽滿豐富的小說。我想這樣的小說在今天這個社會裏是沒有幾個人可以企及的。故事流暢宛如一氣呵成,情結細膩生動又不是厚重感,人物角色個性鮮明,構思巧妙大膽,在現實的基礎上又加之神話色彩,真正做到了把理想融進現實,在深刻反映現實的前提下又做到了戲曲本身的觀賞性。至此,我算是真正知道了這個千古奇冤的案子究竟是怎樣的。

《竇娥冤》很大程度上是扮演了一個英靈着的角色,在向人們訴說那段歷史中人們的生活情況,也可以說,《竇娥冤》就是長久以來腐朽的封建文化中黑暗的縮影。人們在對現實社會無力迴天的時候,突然發現了戲曲這一出口,元曲的行調格式並不是規範的戲曲格式,不像湯顯祖的《牡丹亭》亦或是王實甫的《西廂記》那樣將每一個人物刻畫殆盡,每一出場順序,每一段獨白、獨白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元雜曲則更加註重生活化,也許並沒有想過要將這樣的戲劇搬上像《貴妃醉酒》那樣的舞臺,只是用來聊以慰藉生活在苦痛中的大衆罷了。某種意義上來說,《竇娥冤》實則是把人們的苦痛與願望以曲目的形式唱給大家聽。和大多數藝術家一樣,關漢卿生前並沒有什麼功成名就,寫的東西也不受人們待見,這種被許多人視作上不得檯面的東西很長一段時間被人們摒棄了。終於有一天,當人們生活水生火熱之時,才發覺之前的歌功頌德是多麼的愚昧,於是又將那些在某一個時間裏被自己丟掉的東西拿回來重新審視。毫無疑問,好的作品是需要歷史來沉澱的,且這種沉澱是建立在人民的認知上的。

竇娥冤教學心得事例 篇5

一個寒假,我與《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藝術》爲伴,從雷玲編著的劉可欽《追尋常態下的生命課堂》到田立莉的《爲學生所需而教》。在其論文中,我深切的感悟到作爲數學教師,要有高尚的氣質以及吸引孩子們的人格魅力,要敢於追求課堂教學藝術快樂與幸福。在細心的閱讀中,我體會到個人的教學方式方法與劉可欽等名師的做法相距甚遠。過去,我認爲在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品質“我不行”的教育要轉變爲“我能行”的教育,變“要我學”爲“我要學”的教學品行。反思自己,幾年來,在數學教學實踐中要更加註重以人爲本的體現過程,本人成功作法有幾何呢?

作爲數學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是我的風格。《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以科學探究爲核心”是科學課程的基本要求,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幅度提升,但“自主”並不等於“無度”。爲了課堂主體性教學有效,氣氛活躍,讓學生有的放矢的“動”起來,但要把握探究學習的目標,切忌漫無邊際。

面對兩個班100多人的教學,牢牢把握課堂主體,堅持以人爲本,依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確定課堂教學目標,試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大膽地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求知識。在“粉筆+黑板+書本+多媒體”的手段作用下,讓我的課上得有滋有味,生動有效。現舉一例片段與大家分享——一次,執教“有餘數的除法”時,我爲學生提供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小組4人分梨。同時爲學生準備了開放性的問題,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來解決,這樣自然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便交給了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出現了“正好分完”和“不能正好分完”兩種情況,從而引發討論,將學生引入到餘數與除數之間關係的探討中。

師:如果梨的數量是13、14、15、16、17、18、19、20,再繼續分下去,看每次餘下的梨數呢?

生:結果只有1個、2個、3個或是沒有餘數。

師:爲什麼餘數總是1、2、3呢?

生:如果餘數是4,就又可以每人平均分1個了,所以餘數只能比除數小。

師:餘數真的一定要比除數小嗎?請同學們再驗證一下。如果我們小組是5個人,你又可以想出哪些算式?〔學 生在本上寫出自己想的算式,然後電腦提示算式:□÷5=□(個)……□(個)

生:12÷5=2(個)……2(個)

13÷5=2(個)……3(個)

14÷5=2(個)……4(個)

15÷5=3(個)

……(師隨機打出課件算式)

師:現在,老師調查一下:誰的算式正好除完,沒有餘數的向老師揮揮手。誰的算式得到的餘數是1,請站起來。餘數是2的、3的、4的,請舉手。你的餘數是5,請到前面和老師握握手。(學生紛紛議論:餘數是5就不是餘數,那就是沒有餘數。)

生:餘數不能是5,要是5個的話就又可以每人平分1個梨,這就沒有餘數了。

師:師問生答:除數是6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3、4、5)除數是3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除數是7時,餘數可能是多少?(1、2、3、4、5、6)……

師:看來“餘數比除數小”的說法是正確的。

此節課,學生在探究餘數和除數的關係中,學生完全投入到了知識的探求中,經過討論、驗證,讓學生明白了餘數的來歷、爲什麼有時分東西會有餘數的現象,最終揭示了“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規律。此舉足以證明,我是把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爲了課堂的主體。

目前,雖然沒有名師劉可欣教藝高超,但我達到了她的四點做法:⑴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語言(最重要的是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感受)。⑵正面的導向性給孩子們啓發思考,關注孩子的真實想法,在質疑與對話中解決一個個知識點。⑶課堂上要及時抓住學生的問題,給予肯定並加以放大,從而引起師生之間的真實對話與交流。⑷堅持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要把他們的教學觀點融入其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