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1K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

要麼勝利晉級,要麼失敗回家。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通用17篇)

北京時間8月17日,里約奧運會女子排球1/4決賽結束最後一場比賽,中國女排苦戰五局,終於在“別人家的主場”擊敗了衛冕冠軍巴西女排。

其實,當第一場中國隊以15-25的大比分落敗給巴西隊的時候,相信已經有很多體育評論員、記者打好了“里約奧運,中國三大球全軍覆沒”的腹稿。但是,中國女排沒有放棄,1980年代就成爲國人偶像的郎平也沒有放棄——戰鬥到最後一刻。那一扣球的風情,那漂亮的絕地反擊,一分分地咬,一分分把對手逼向死角,最終拼出勝利,這讓每個觀戰的國人熱血沸騰。

在這屆中國隊表現略顯平淡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進入半決賽,甚至比一些項目的奪金更能引爆國人的情緒。

不管結局如何,我們一直都堅信:女排是打不倒的。這種信念,基於女排的傳統,也基於“女排精神”的激勵。跌倒了,女排會爬起來;贏了,還會爭取下一次勝利。

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只要女排贏了,大家想到“女排精神”;而一旦輸了,似乎就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責怪姑娘們沒“女排精神”。到底,今天,我們該如何理解“女排精神”呢?

說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我們先從被廣泛定義的“女排精神”看看: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這些,每一個都指向平時環節的訓練,一點一滴做起,它是一種動態的、持續性的狀態,而非唯結果論。

進一步看,“女排精神”緣起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上個世紀80年代,百廢待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女排的崛起,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缺。在經歷了五連冠的同時,“女排精神”慢慢被確定、推廣,被全民接受,這個過程,是從1981年到1986年的跨度。可以說,它和國家一起慢慢地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實力讓別人知道、認識、瞭解我們;它也和民衆生活的改善同步同軌,並非一蹴而就。

然而,五連冠之後,中國女排的表現幾起幾落,當年的巔峯表現卻難以再續。自此之後,“女排精神”似乎成了女排的精神枷鎖。這是哪兒出了問題?

並非是女排變弱了,而是對手變得更強了,比賽有了更大的變數。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對手的變化。當我們察覺的時候,差距可能就出現了。競技體育的魅力也在於此,更快、更高、更強,賽場上充滿變化。

同樣尷尬的是,雖然作爲三大球唯一達到世界巔峯的項目,但中國排球聯賽水平、排球普及、商業化等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中國的籃球和足球,雖然沒有站在世界之巔,它卻很好地擁抱了商業,走到了普通民衆身邊。

這時,我們應該認識到:與其他人的競爭,不只是在賽場上,更多的競爭是在場下;不是單個項目、幾場比賽的競爭,而是一個賽事、系統性的競爭。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空喊“女排精神”只能是“唯金牌”論的變種。

今天,不論是體育還是整個國家其他層面,我們已經告別了“從零到一”的窘境;作爲競技體育強國,不必急於用中國女排的一兩塊獎牌來證明什麼。然而,我們也應有居安思危、奮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不僅在體育,還有經濟、科技等方面,我們都有需要追趕的對象。所以,我們依舊需要“女排精神”的鼓舞,只是這種鼓舞,不應該是結果論、唯金牌論的,而應該是過程、系統性的。

第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爭取第一的毅力。說到底,“女排精神”並不僅僅是一種體育精神,也是一種社會的精神面貌,只是我們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待“女排精神”。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2

女排在萬名現場觀衆和億萬電視觀衆的見證下第三次捧起奧運會冠軍獎盃。

里約奧運會上,泳壇少女傅園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讓國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風。而隨着中國女排的登場並且最終摘得金牌,很多國內網友才明白,原來女排精神纔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讓我們在激動落淚之後能夠感受到昂揚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現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隊員用一記接一記的重扣打出來的,用一座接一座的獎盃鑄起來的。但是不可否認,3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發展並非順風順水,也曾遇到低谷,經歷失落,但女排姑娘們面對失敗與低潮,永不言棄,奮力爭先。哪怕是遭遇大賽的失利,面對獎牌的旁落,姑娘們仍舊沒有絲毫的懈怠,仍舊用訓練場上的汗水與傷痛告訴自己,也告訴國人,希望的啓明星仍舊懸掛在前方。這次奧運會之旅同樣如此,中國女排開賽之初備受打擊與壓力,但正是不言棄的精神幫助她們走到了最後,也笑到了最後。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想奪冠,都離不開拼搏與奮鬥。女排姑娘們站在奧運最高領獎臺上時的風光,我們都看在眼裏,但是她們在日常訓練中所付出的汗水,卻是我們看不見的。而她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正是無數個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結果。正像郎平所說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里約奧運已經結束,“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卻早已經超越了體育的範疇,被視爲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讓我們向女排姑娘們致敬,向團結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致敬。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3

又一場酣暢淋漓的3比0。在本屆女排世界盃的第十輪比賽中,中國女排戰勝了塞爾維亞女排,以10連勝的驕人戰績,提前一輪衛冕。這是中國女排贏得的第十個世界大賽冠軍,也是她們爲新中國70華誕送上的最美生日禮物。

作爲唯一一個在世界上拿過集體項目冠軍,而且曾經實現過世界大賽五連冠霸業的運動隊,中國女排不只是中國體育的驕傲,是其他運動隊學習的對象,更是一個激勵國人自強的精神符號。在“中國人玩不來大球”“中國人集體意識差”等觀點直到現在還甚囂塵上的大背景下,重新審視中國女排站上世界之巔的成功之路,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集體體育項目的勝利原因,主觀上包括個體的能力、整體的實力、求勝的慾望、教練的水平,客觀上包括其他球隊的水平、場內場外的干擾因素甚至運氣的成分。但這隻足以解釋一場比賽頂多一屆大賽上的表現,但若用來解釋一支球隊幾十年處於世界前列,即便低潮期也沒有哪支球隊可以低估,就顯得牽強了。

技戰術層面的東西只適合技術性的分析,戰略層面的東西則需要以戰略眼光來分析。中國女排勝在戰術,但更勝在戰略,這個戰略,就是走自己的路。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真正的強者之路無不是走自己的路。幾十年來,中國女排教練隊員輪番更迭,世界排球的發展趨勢也幾經變幻,然而中國女排沒有被他人帶亂節奏,更沒有喪失以我爲主的自信和自覺,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女子排球發展的道路。

走自己的路,絕不是守着老東西驕傲自滿、因襲不變,更不是關起門來向壁虛構、閉門造車。恰恰相反,在中國女排的起步階段,我們就虛心向其他國家的主教練和隊員請教技戰術、體能訓練等各個方面的先進經驗。直到現在,學習意識和學習精神仍是中國女排賴以不斷進步的源源動力,中國隊的教練和隊員經常說的“向對手學習”,絕非面子上的客套話,也不是故意釋放“煙幕彈”,因爲就算是手下敗將依然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只是我們沒有把先進經驗看做僵死的教條,沒有陷入對先進經驗的盲目崇拜,所以不是什麼都學,沒有今天學歐洲明天學美洲,更絕非照抄照搬。真理再往前邁出一步,就有可能變成謬誤,別人的成功經驗硬生生地套在自己身上就可能是枷鎖。沒有人家的身體,也沒有人家的技術,卻非要打人家的戰術;要成爲另一個誰,卻忘了自己是誰,如此削足適履,焉有成功可期?中國女排在幾代人的努力下,結合中國人獨特的歷史文化基因、獨特的身體條件以及一支隊伍人員構成上的長處和短板,磨合打造出中國女排自己的強者之路。

中國女排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衝出亞洲到到站在世界之巔,雖然每個時代、每一屆大賽、每一場比賽的特點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相同卻自始至終,那就是鮮明的中國特色。去年,郎平榮膺改革開放40週年傑出貢獻人物,這是對郎平也是對中國女排的高度褒獎。從改革開放之國中國女排的擎天柱,到現在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郎平和中國女排一起闊步走在改革開放的大路上,女排精神已超越了體育本身,對各行各業起到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讓中國人感受到自尊、自強、自豪,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魯迅先生說過:“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要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中國女排的強者之路走得並不容易,越是這樣,越要堅定自信地走下去,在自己開闢的路上繼續演繹強者恆強的道理。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4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爲: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爲國爭光,爲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爲傳頌,家喻戶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爲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今年舉辦的是第十八屆,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10位(個)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或羣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五連冠,成爲了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三十多年來,女排魅力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

20__年國慶前夕,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__年女排世界盃,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女排姑娘的成就,顯露出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英者風範,也成爲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5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這句風靡上世紀80年代的口號重新迴歸大衆視野,一時間刷屏網絡。微博上網友紛紛爲女排點zan的盛況,也勾起了人們對於80年代那支成就“五冠王”偉業的隊伍的回憶。郎平、孫晉芳、袁偉民……一個個熟悉的名字瞬間浮現眼前。

“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從那時起,昇華爲民族面貌,成爲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符號。

可是,鮮有人想到,如果脫離開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整體國力與國民體質方面的種.種變化,女排和她們的精神會在一個普通的時間節點上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麼?

正如郎平在奪冠後接受採訪時所說,“隊伍的打磨,不是講故事和心靈雞湯就能解決的”。

當這幫如今平均年齡24歲的姑娘們20__年應徵參加國家隊集訓時,她們的身體條件和意志品質都遠達不到奧運冠軍的水準。正是三年備戰期,隊員們的身體與意志在經過一堂堂訓練,一場場比賽的磨練之後,雙雙取得長足的進步。

“身體素質 意志品質”,身體是科學基礎,意志是動力保障。這便是女排精神的最核心。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6

周秀芳,鄞州區李惠利國小退休教師。爲圓支教夢想,她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隻身遠赴湖南、貴州偏遠山區,展開艱辛的扶貧支教歷程。她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在湖南籌款建造九所希望國小。如今兩年多過去了,5所希望國小已建成,學生們搬進了新校舍,這個月15日又有3所希望國小舉行落成典禮。同時,她又將自己的理想再次放大,愛心再延續,從最初的計劃造“9所”增加到了“13所”。她還通過自己的“朋友圈”,爲山區貧困學生送去百萬元的物資,爲100多位孩子找到結對資助人,用大愛情懷爲山區孩子點燃了希望與夢想之燈。今年10月26日,“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頒獎典禮上給周老師的頒獎詞中寫道: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棄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本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捐建九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1700名湖南學童的周奶奶。周秀芳老師榮獲“寧波好人”、“最美寧波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響力人物”、“寧波市道德模範”、“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等榮譽。她的生動事蹟先後被光明日報、鳳凰網、湖南在線、浙江在線、浙江文明網、寧波日報、寧波電視臺等20餘家媒體報道。

支教報恩,少年困苦受助,老來支教扶貧報恩

國小四年級時,周秀芳因家庭貧困沒法上學。“後來老師來到我家,說我不讀書可惜了,他願意幫我交學費。”周秀芳說,正是因爲這段困苦的少年時期經歷,她希望有生之年能爲和她有着相同經歷的孩子做點什麼。

20__年,周秀芳已退休10年,她從一位曾在貴州支教過的大學生口中聽說那裏很需要教師,毅然放棄了清閒的退休生活,踏上了支教之路。20__年秋天,周秀芳來到貴州黔南州惠水縣蠻納村國小支教,一待就是一年多。支教期間,周秀芳走訪了班級裏所有學生的家庭。20__年春節周秀芳回家過年,聽好友說起湖南省漵浦縣北斗溪鎮的教學條件十分艱苦。過完年後,周秀芳和好友孫紹富一起前往湖南漵浦,從此踏上了千里助學路。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7

周秀芳老師的感人事蹟,深深觸動着每一位鄞州教育人。區教育局局長王建平說,區文明委作出決定學習周秀芳的先進事蹟,我們作爲周老師的“孃家人”備受鼓舞。周秀芳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感謝。她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教育人的使命。周老師本可安享晚年,但她用實際行動,用一顆“仁愛之心”,感召了一大批人,去關注貧困地區孩子的教育問題,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今後我們要繼續在全系統學習宣揚周秀芳先進事蹟,引導廣大教師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融入到生命之中,公正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此外,全區教育系統會繼續支持“周秀芳愛心工作室”和周秀芳愛心基金的運作,將她的大愛延伸到更多需要幫助的地區,進一步推進精準扶貧。

鄞州區江東中心國小的師生積極響應周秀芳老師的愛心情懷,不但積極宣傳,還讓愛心落地,不久前在延吉市和龍光明國小設立“愛心基金”。“周秀芳老師是中國教育那首最美麗的詩。”教師趙婧說,周老師大愛無私,心中有愛,眼中有情,感動、激勵着年輕教師,雖然不能人人獻身貧困山區支援教育,但我們會耕耘好自己的一方教室,教導好每一個孩子,在他們的心裏播下善良、向上的種子。

早在20__年,寧波市新城第一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就聽到了周秀芳老師的感人事蹟,被她樂於奉獻、踐行公益的高尚品德所打動。本着向周老師學習的精神,學校組織了“冬日送溫暖”活動,連續3年向漵浦等貧困地區捐贈冬衣3萬餘件,70多名老師與當地貧困學生結對,定向幫困助學。學校師生與家長還組織了“夏日送課程”活動,將學校的精品課程送到漵浦的孩子身邊。

校長陸琦說,周秀芳老師爲大家提供了愛與善的最好典範。在學習周老師的同時,學校教師也深深體會到了愛與善的力量。今年,學校將進一步實踐周秀芳老師的義行,擴大對貧困山區孩子的幫扶力度,爲山區的孩子開闢藝術課程平臺與寄售平臺。“要讓城市的孩子明白,幫助別人不僅是捐錢捐物,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讓山區的孩子明白,改變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的雙手。”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8

秋意漸濃,羣山環抱的山城村,山頭層林盡染,田間金黃一片。

“山城一隊北部灣,當年就是爛泥灘。一遇水澇就不收,如今變成米糧川。”山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邱大鵬感慨地說,這首流傳下來的順口溜,是鄉親們對孫景坤帶領大夥改天換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復員的孫景坤放棄到城裏工作的機會,選擇回鄉務農。“咱沒多少文化,還是回家本本分分做個農民。”孫景坤回憶。

回鄉後,孫景坤把各種獎章獎狀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鋤頭下地種田。很快,正直能幹的他被選爲生產一隊隊長,帶領村民們向着貧困這個“敵人”發起新的衝鋒。

村裏有條河,經常氾濫引發水災。孫景坤的倔勁上來了:“還能讓條小河欺負了?”他帶領村民開山碎石、肩扛手提,築起一座堤壩,自此河水安瀾。

“他是軍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嚴勁兒,從不強迫鄉親們幹這幹那。”86歲的村民劉振山回憶,“他在前邊幹,我們在後邊學,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裏曾劃分一片公廁供村裏挑糞施肥用,村民都不願意去挑糞。正犯胃病的孫景坤第一個站出來:“沒有好的肥,菜怎麼能長好,我來挑。”挑着100多斤糞,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來。看他忍着胃痛滿頭大汗顫巍巍的樣子,村民們紛紛挑起了糞桶。

靠着孫景坤的帶動引領,山城村把上百畝爛泥灘改造成良田,在數百畝荒山上種植板栗、落葉松等經濟林,一躍成爲十里八鄉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劉玉慧說:“我們現在過上好日子,都得感謝這個老爺子。”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9

中國女排,是中國各體育團隊中成績突出的體育團隊之一。

曾在1981年和1985年世界盃、1982年和1986年世錦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冠,成爲世界上第一個“五連冠”,又在20__年世界盃、20__年奧運會、20__年世界盃、20__年奧運會四度奪冠,共九度成爲世界冠軍。

女排姑娘們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

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爲國爭光、爲人民建功。

跨越大海,中國女排又一次踏上了世界大賽征程——

9月14日至29日,女排世界盃在日本舉行。中國女排包括朱婷、袁心玥等奧運冠軍在內的16名隊員隨隊出征,開啓衛冕之旅。

中國女排的精神,就蘊含在一場場世界大賽、一次次巔峯對決中。

20__年6月6日,世界女排聯賽中國香港站,中國女排在0比2落後意大利女排的情況下,一路逆轉,最終3比2奪冠;

20__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逆轉戰勝塞爾維亞女排,拿到里約奧運會金牌;

20__年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中國女排在先失兩局的不利情況下,奇蹟般地連扳三局逆轉戰勝俄羅斯,第二次在奧運會女排比賽中摘得金牌;

從世界盃冠軍到世錦賽冠軍、從奧運冠軍到亞錦賽冠軍……中國女排以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創造奇蹟、銘刻歷史。

高高躍起、奮力扣殺,打出的球像重炮一樣疾速凌厲,爲球隊拿下一個個關鍵得分點……這是20世紀80年代,郎平和中國女排給全世界觀衆留下的最爲深刻的印象。

在這之前的1978年的曼谷亞運會上,當教練決定讓郎平擔任主攻手時,引發了爭議和擔憂——名不見經傳的郎平剛從業餘體校被選進北京青年隊時,身材瘦長,各項素質較差。

但郎平沒有讓人失望,經歷了一年超乎尋常的極限訓練後,在曼谷亞運會上幾場關鍵比賽中,她的表現博得了滿堂喝彩。

女排精神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中接續傳承。

1981年,中國女排在世界盃折桂,這是她們拿到的第一個世界冠軍;第二年,她們又在世錦賽奪冠。但在體育賽場上,挫折和考驗如影隨形。

1984年的洛杉磯,是郎平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在小組賽,她們1比3輸給了東道主美國隊。輸球后郎平特別自責,之後她冷靜思考分析,找出了發揮失常的原因。

在全世界矚目下,郎平和女排姑娘們用一場漂亮的3比0,硬是把“掛在別人脖子上”的金牌摘了下來。

1981年到1986年,中國女排在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上完成了5連冠,成爲世界排壇第一支連續5次奪魁的隊伍。

“真正讓我們爲女排驕傲的,不是一直勝利,而是從不放棄。”

從不放棄,始終貫穿着中國女排的過去和現在。

20__年,雅典奧運會。成爲奪冠熱門的中國女排面臨重重困難:爲中國女排奪得20__年世界盃的主力功臣趙蕊蕊受傷缺陣,中國女排亦在較早前的世界女排大獎賽宣告衛冕失敗。

不過,中國女排在比賽中越勇,最後殺入決賽。面對強大的俄羅斯隊,中國女排在先失兩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比2逆轉擊敗對手,時隔20年再次獲得奧運會的金牌。

20__年,再度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的郎平,面臨的是比上次更困難的局面:女排在倫敦奧運會未能躋身四強,隊伍人才斷檔、後備薄弱,甚至連基本功、心理素質都不過關,想出成績難度極大。

但郎平又一次證明了她“鐵榔頭”的堅決:“接!爲何不接!30年前我可以,30年後依然沒問題!”

有心如此,然而現實殘酷。

20__年9月,郎平重新執教不到100天時,中國女排在亞錦賽上先輸泰國又輸韓國,只拿到第四名,是30多年來的最差戰績。

最困難的時候,郎平言傳身教,以女排精神鼓勵弟子們扛過去,並帶給她們真正的競技水平成長。

歷史驚人地相似,奧運會再次成爲郎平的“逆襲之戰”。

20__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小組賽敗給荷蘭、塞爾維亞、美國,僅以小組排名第四進入八強。

然而,接下來女排姑娘們不僅力克東道主、上屆冠軍巴西隊,還拿下荷蘭,戰勝塞爾維亞,奪得了那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

許多人與30多年前一樣,再次因中國女排而感動落淚。

“我覺得我心中擁有夢想,有目標和追求。選擇了排球的職業道路,能取得成績,是對自己辛苦付出的回報,我們會盡我們的力量去爭取每一場球的勝利,爭取最好的成績。”在排球生涯取得諸多成績和榮譽後,當今的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多了幾分深刻體會,“在中國女排這個集體裏,女排精神的傳承是激勵我取得進步的原因。”

我們讚美女排精神、追隨女排精神,其實也是在追尋自己不忘初心、奮鬥到底的人生價值。

觀看比賽時,我們歡欣鼓舞、感動振奮,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是自己的觀衆,一樣需要面對競爭,爲了更好的未來奮鬥。

“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女排精神連着時代發展,反映着時代精神。

從起點到低谷,從低谷到高峯,中國女排有自己不變的底色,有接續傳承的精神。

女排精神對我們每個人最深刻的意義就是,讓我們永遠鬥志滿滿,從不輕言放棄。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0

20__年,中國女排在金牌教練陳忠的帶領下,從1986年到20__年,時隔十七年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奪得了女排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也從這時候起,再起站了起來。陳忠獲得了20__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奪得了闊別多年的奧運會冠軍,從1984年到20__年,歷經20年纔再次奪得奧運會冠軍。這一年,中國女排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20__年,沉寂十年的中國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忍着身體上的病痛和心理上巨大的壓力,破釜沉舟,再次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郎平的事蹟也是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郎平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冠軍,又是歷經12年再次站到世界巔峯。中國女排因此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今年,中國女排比以往更加優秀,在祖國70週年的國慶前夕,送上了一份大賀禮。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十一戰十一勝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用着十一連勝慶十一,讓整個世界再次見識到中國力量。

目前,在世界女排的積分排名中,中國女排高達320分,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女排足足高出了54分,中國女排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遙遙領先。

最後,感動中國評選活動正在進行當中,希望大家都能踊躍參與,支持中國女排以及其他感動中國的人物,投上自己寶貴的一票,發揚傳承女排精神,發揚傳承感動中國的精神。

動中國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心得體會5

場外觀衆激動的呼喊聲劃破了天際,同時拉開了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爭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隨之揪在了一起。

與塞爾維亞的決賽,中國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塞爾維亞發球員將球拋向高空,一躍而起向中國女排發去。中國女排張常寧輕輕一躍,將球向對方場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場屏氣凝神,死死盯着這顆球。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對方的主力隊員一個飛撲將球向上打去,球沒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趕上了,我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要命!就在雙方僵持不定的情況下,中國女排惠若琪在賽場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縱身一躍,將排球直向對場砸去,讓對手防不勝防。好一個精彩的扣球!我同場外觀衆一樣,右手緊握拳頭,在頭頂上空揮舞吶喊:“中國女排加油!中國女排最棒!”中國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

最後一場。也是決定勝負的時刻了,我緊張地盯着電視屏幕,此時我都能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發球員雙手靈活地交換拍球,在她沁滿汗珠的額頭前還有幾縷凌亂的髮絲。她聚精會神地盯着對場,就在排球再次觸到她的手掌時,發球員一下子將球頂住,向高空投去,隨後一躍而起,將球向對場拋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爾維亞隊撲去。對方主力隊員向前一躍再次將球擲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這最關鍵的一球,中國女排姑娘張常寧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刻,她一個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球落地了!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張常寧緊握沁滿汗水的拳頭,在賽場歡呼、奔跑;郎平教練高舉雙手與女排們相擁在一起;女排隊員們激動地熱淚盈眶;全場觀衆將我國國旗在空中揮舞,享受着這久違的奪冠幸福和再度屬於我們的輝煌!

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女排!”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12年再度發揮潛力最後爆發的精神!中國女排,我爲你們喝彩!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1

話說現代科學有兩大支柱,一個是相對論,一個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的黃金年代是上世紀的前30年。到了上世紀的40,50年代,量子力學日臻完善,連計算機之父約翰·馮·諾依曼這樣的人物都不得不放棄研究量子力學,轉投其他領域。

此時的物理學家們一直都在嘗試,用對撞機來獲取微觀世界的物理學現象,結果就是撞出了100多種粒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物理學家都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如何才能把這些粒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當時科學家們就發現,這麼多的粒子基本可以分爲兩大類,一類是費米子,一類是玻色子。爲了方便理解,我們就打一個比方,假如一個東西可以無限切分,切到最後切不下去時,就會剩下基礎粒子,其中費米子可以理解成最小的“顆粒”,佔據一定的體積,最基本的費米子有夸克,電子等。

而玻色子更像是膠水,通過傳遞“相互作用”把費米子聚合在一起。科學家發現,宇宙中一共存在着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

其中,膠子可以傳遞強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傳遞弱相互作用,光子可以傳遞電磁相互作用,還有一種被稱爲“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可以賦予粒子質量。

在這個基礎上,科學家們用“粒子”“相互作用”和“場”的概念,就把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統一了起來,創立出了一個叫做“標準模型”的理論,這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的有一座理論物理高峯。

楊振寧和他當時的研究生助手米爾斯一起做出的楊米爾斯理論,就是“標準模型”的理論,解決了強力的機制問題,用楊米爾斯理論來強力的科學家一共有5位,這5位被分爲2批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不僅如此,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宇稱不守恆”還幫助其他科學家指出了研究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的一個新方向。於是,物理學家溫伯格和格拉肖在楊米爾斯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弱電統一理論,實現了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

在這座物理學高峯當中,楊振寧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是奠基人一般的存在。那這樣的科學成就在物理學領域屬於什麼樣的江湖地位呢?

客觀地說,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由於都曾憑藉一人之力完成了一個核心理論的創立,因此他們應該屬於獨一檔的存在,僅次於他們的是了量子力學和標準模型的奠基人們,他們是多人一起努力完成了一個核心理論的創立,而楊振寧就應該排在這一檔,而且是排在靠前的位置。

持有這樣觀點的人有很多,其中也不乏科學家,比如:物理學家聶華桐就曾說過,

我們常聽到一些物理學家的名字像麥克斯韋、愛因斯坦,量子力學的海森堡、薛定諤和狄拉克。現在再要往下排的話,我想楊先生的名字就應該算在裏面。

楊振寧爲中國做出的貢獻

在中國,我們常常會提倡德藝雙馨,中國對於品德是十分重視的,同時還究竟“忠”和“孝”。這也是楊振寧之前被一些根本不知情的人所詬病的地方,他們說楊振寧老了才知道回國養老,沒有對國家做出貢獻。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真的不是!

在1971年,楊振寧在報紙上看到,美國“禁止國家”的名單當中劃去了中國。於是,他立馬申請回國,成爲了第一位訪華的學者。回國後,國家領導人接近了他,還和他談了很久很久。從那之後,幾乎每年他都要回國,並且成爲了中國溝通的橋樑。

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正處在特殊時期,很多家庭還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楊振寧呢?他拒絕了馬里蘭大學提供的高薪職位,把美國唯一的房產賣掉,捐給了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同時把清華大學給他的工資收入也全部捐掉了。甚至後來清華大學給他住所,他也只要居住權,而沒有要所有權。

除此之外,他從80年代起,就開始在中國旅居,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籌集資金給各大高校建造頂級的實驗室,建立高等研究院,其中清華高等研究院現在已經是世界頂級的研究機構。

同時,他還爲國家在海外招募大量頂級的科研人才,比如:現在清華著名的姚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是由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建立,爲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頂級計算機人才。

無論是招募人才,還是募集資金建立一流實驗室、高等研究院,甚至是發起設立給科學家頒獎的各類組織,他50多年如一日地堅持着,同時也沒有放棄學術研究。他還幫助清華建立起了凝聚態物理系,在研究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始終如一地堅守在科研的第一線,並發表了多項成果。

而另一件讓他進入公衆視野的事情就是反對對撞機,實際上,他在剛回國時,就被邀請去探討中國是否應該建立對撞機的事宜。比如,在1972年,當時參與會議的科學家中,只有楊振寧一直在反對建造對撞機。

他認爲,當時中國很貧窮,能花錢建造的對撞機都是西方國家十多年前淘汰的技術水平,即便是建造了也得不到什麼巨大的成果,不如省下這些錢去發展計算機、芯片半導體、生物、機械工程方面的領域。

楊振寧還有很多不爲人知的貢獻,很難用一篇文章全部書寫完。20__年度的“求是終身成就獎”頒給了他。20__年9月22日,在清華大學,由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年華誕,國家也特意爲這位偉大科學家送上了生日祝福。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2

1928年,葉連平出生于山東青島。青少年時代的葉連平在南京當了一名勤雜工,聰明好學的葉連平有幸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後經人介紹,他來到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個叫“卜陳”的小村,成了村裏的“豬倌”。因爲村裏一位代課老師考上大學,他被鄉里舉薦爲該村國小語文代課教師,每個月36元錢,這一干就是幾十年。因爲工作成績突出,葉連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入黨宣誓的那天晚上,這個連大山也壓不垮的老人第一次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我終於如願以償加入了黨組織,我要把自己剩下的日子全部交給黨,交給講臺,交給鄉村的孩子們!”葉連平暗自發誓。

退休後的10年間,學校哪位老師有事情請假了,葉連平都主動代課,充當“替補”教師。那10年,和縣哪所學校缺少老師,他都樂此不疲上門爲孩子們上課,短的幾個月,長的幾年。

辛苦的付出,讓葉連平榮獲了“全國中國小德育先進工作者”“省道德模範”“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和獎勵。他把組織上獎勵給自己的獎金,要麼用於學校栽植樹苗、修築旗杆、購置二手風琴、安裝電燈、添置運動器械,要麼爲老師們購買保溫桶、毛巾、肥皂、臉盆等日常生活用品,葉連平處處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的助人爲樂精神贏得了大家的無比尊敬。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3

華坪女子高中絕大多數學生來自農村貧困家庭,家庭貧困的陰影對孩子影響很大。張桂梅在家訪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還經常救濟學生家庭,甚至幫助全家人擺脫貧困。

船房鄉華榮村的文麗麗、文萍萍(化名)兩姐妹分別是華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學生。兩姐妹的家不僅貧困,而且她們的父親眼睛患有嚴重疾病,在縣醫院無法醫治,需要到鄰近的攀枝花市醫院醫治,可因經濟困難,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國慶到她們家家訪時,張桂梅當場掏出500元給兩姐妹的父親,讓他儘快去看病。

張桂梅看到兩姐妹家有一間裝雜物的危房,人員進出十分危險,當即提出應該儘快拆除。陪同家訪的船房鄉鄉長李桂梅表示由鄉里幫助拆房,並幫助其向民政部門申請低保保障。兩姐妹和父母感動不已,全家攙扶着張桂梅送出村外。

12年來,張桂梅資助學生困難家庭的費用,都來自各級政府給她的獎勵補貼,還有社會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這些關愛帶到女子高中的孩子們身上。

“我獲得的許多榮譽,是貧困山區老師集體的榮譽。黨和人民沒有忘記貧困山區的老師們,溫暖了老師學生們的心,激勵着我們更加努力做好貧困山區的教育工作。”張桂梅誠懇地說。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4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於20__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看完之後令我們熱淚盈眶,感動中國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20__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杜富國的傷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說: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他令我們感動,值得我們永遠尊重。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同志自20__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爲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衛國32年的夫婦。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爲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還有其他的感動人物,可能我們並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作爲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要以榜樣爲方向,努力前行,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5

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沒有專職的心理醫生。學校老師們開玩笑說:“張桂梅校長就是心理醫生。”

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家庭貧困的陰影,經常會使一些學生精神狀態低迷,學習成績滑坡。每當遇到這種情況,張桂梅不僅耐心地開導學生,而且親自去家訪,瞭解學生背後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讓任何一個孩子輟學。

張桂梅每晚住在學生宿舍。高一年級的一名女生情緒低落,學習成績退步。張桂梅就讓她與自己同住,經常開導她。瞭解到女孩的父母經常打架,女孩還常被父親嫌棄辱罵。張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裏爲其父母調解,終於讓全家和好,小姑娘臉上有了笑容,學習也更努力了。“我要救這個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張桂梅說。

“陳小琴(化名)最近考試成績才390多分,這個成績究竟是什麼原因?”今年國慶家訪,張桂梅帶着滿腹疑問來到船房鄉華榮村高三學生陳小琴家。陳小琴家是貧困戶,母親有精神疾病,父親受到村裏幫扶,當了村裏的保潔員。張桂梅明白了陳小琴的心病,親切地鼓勵她:“大家都在幫助你家,你在學校的生活費有學校補助,你不用擔心家裏,應該全力以赴地專心讀書。”

12年來,華坪女子高中沒有一個學生因爲貧困輟學,沒有發生過學生自殺、自殘的事件。12年來,跋山涉水的家訪,每個學生和家庭的甘苦張桂梅都瞭然於胸。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6

一個人,或許有一些故事,可能看似平凡簡單,但卻能點燃心中的激情與理想。持久性地做着平常的事,用心中的信念支持着自己去奉獻與堅持,這偉大而又不凡的人叫榜樣。榜樣就像久違的甘霖,點點滴滴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榜樣好似無華的豐碑,時時刻刻指引着我們的方向,這是榜樣的無窮力量,這是共產黨員的本質色彩!

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呼喚着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山裏的花謝了又開,當年幼小的竹林現在已長的鬱鬱蔥蔥,而我們身邊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之上,像當初那樣恪守初心,不負使命。信念、奉獻、堅守、作爲……這些都是榜樣賦予我們新一代最寶貴的財富。我們要把榜樣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崗,讓榜樣的力量激勵我們砥礪前行,相信到那時處處都是創新、處處都是進步。

“不是因爲有希望才選擇了堅守,而是因爲只有堅守纔可能有希望”,甘心奉獻的支老師用“輕描澹寫”的一句話道出了共產黨員的樸實無華,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他們用不負使命的那份信念、那份初心完成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奉獻。他們把畢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他們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着榜樣的力量,這力量會讓富裕代替貧窮、康健代替疾病、友愛代替仇恨,而明媚的花園,也終將代替暗澹的荒地。

最美的鄉村教師支月英,用一雙平凡的握粉筆的手,撐起了整整兩代山裏人求知的天空。這雙手握住了奉獻,又攥住了信念;這雙手握住着焊槍,更握住着共產黨員的堅守。這是握住了黨旗的雙手,更是一個充滿家一樣溫暖的愛的屋檐。正是千千萬萬個“支月英”用這樣的一雙雙手,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撐起了國家的繁榮昌盛,他們是挺立的青松、是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五星紅旗上璀璨的星。

榜樣的力量讓人奮發向上,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要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爲鏡,時時思考應當如何對待黨的重託與羣衆期盼,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感動中國2023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個人感想 篇17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爲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範。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說:“爲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爲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爲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爲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爲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爲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