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23K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

自釣魚島撞船事件之後中日關係一度十分緊張,值此之際中心校給每位教師贈送日本學者佐藤學的教育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我懷着異樣的心情大致地閱讀了一遍,直觀地感覺在我國如今這個教育改革一浪高過一浪的時期,這並不算是一本時髦的教育著作。但作爲一名基層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我能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日本教育的挑戰。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精選23篇)

佐藤學先生1951年出生,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作爲“付諸行動的研究者”, 他“每週去各地的學校訪問,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養護學校等,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在各個教室裏觀摩,近20年來一直如此”, 他與校長、教師們一起研討改革中的問題,“丟開一切抽象的語言”,並從與校長、教師的密切接觸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實踐獲得了有力的支撐”。他把自己融入到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中,“與教室裏的學生和教師同呼吸”。書中有很多觀點現在看來已經不算新穎與獨特,如: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校本課程研究,學習共同體等等,已經成爲當前我國教育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共識。但我們要知道本書是作者20__年5月完成的,也就是說早在十年之前,日本的教育就在“靜悄悄”地革命着。個人認爲我們現行的教育改革有些“鬧哄哄”,一夜之間“杜郎口”旋風吹遍大江南北,杜郎口幾乎成了全國所有中國小校必學之地,還意外地帶動了當地的旅遊產業,類似的還有成都武候實驗中學等。

那麼,對我們來說,閱讀本書有哪些幫助和啓發呢?我認爲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研究,怎樣創造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怎樣去“理解”學生、“傾聽”學生?怎樣的教育實踐是優秀的實踐?學校如何實際而有效地幫助教師成長?怎樣把學校變成“學習的共同體”等等。

首先,佐藤學先生這種以“學”爲中心的課程。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教師不再是以學科知識爲中心的課程中那種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角色轉變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扮演三個重要的角色:學習環境的組織者、兒童思維的評價者、小組活動包括遊戲和討論的發起者。”

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學生,這就是我們研究的難點,我們誰能夠達到 “每個”學生的這一要求?通常是極少數學生得到了尊重、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關注的學習。絕大多數學生難以或者說難以自始至終地得到了尊重、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關注的學習。以致我們常常批評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沒有學習的興趣”、“不好好聽講”、“不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等等,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何談“潤澤的教室”?

現在發起以 “學”爲中心的教學熱潮,這並非否定教師的積極作用,教師的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專業素養。“教師要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以讓學習活動更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各種引發‘交往’和‘聯繫’的活動構成了教師工作的中軸。”然而,現在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很多:“洞察力與觀察力不夠,在支持學生戰勝學習上的挫折、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其思維能力等,教師的工作都沒能夠認真的展開。”教師的指導作用還沒有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我們既要追求“發言熱鬧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其實我們課堂上的普遍情形,與日本的情況比,有過之而不及。我們對課堂上學生不愛發言的這種狀況也十分苦惱,認爲是學生基礎差,自己的教學設計有問題,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等等,其實問題的癥結還不僅僅只是這些,作爲一種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

象學生不能夠明白老師提問的意思,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學生膽小,不敢發言,久而久之就養成不發言的習慣;明明知道答案,懶得發言,或者在自己的心裏說了;某一次回答錯了,老師不經意說了下,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首先,理解這種拒絕發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喚回學生髮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需要,這種表達應該是真實的表達,也許其表達的形式是沉默、或者文字,或者不明晰的語無倫次。

的確,有時候費半天功夫,仍是啓而不發,我們常常失去耐心地把所謂的答案輕鬆從口中說出,自問自答的方式的確非常方便。現在想想,答案,真的就那麼重要嗎?我們的目的不是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啊!

應該說,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應視之爲理所當然,並首先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的自我反思。而對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着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髮言模糊一點。

“傾聽”是佐藤學反覆強調的重點。我們教師總是要求學生聽講,其實是要求學生“傾聽”老師的講。教師首先不去“傾聽”學生,如何要求學生來聽講呢?教師不僅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且要傾聽學生未能表達的內在的聲音,“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對於“那些在學習上不多言語,然而善於傾聽的學生”應該被評爲優秀。所以,只要我們教師學會了“傾聽”,對於那些上課發言不積極的現象,我們或許多一些理解。

佐藤學爲什麼如此重視“傾聽”?這是他的教學理論所決定的,因爲他所看重的是對話,師生之間的對話,生生之間的對話,他認爲只有在一個相互協作、充滿活力的對話式教室中才存在真正的教學,纔有所謂的學習的快樂和教育的幸福。在他眼裏,教學方法包含四個要素:教師、教材、學生、學習環境,這四個要素的相互變化構成了教室裏的生活世界。“學生自立、自律的學習必須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在與教材、教室中的學生以及學習環境的關係中來加以認識。學習只在與教師、教材、學生、環境的相互關係中,才能夠得以生成、發展”,兒童的主體性要在這些關係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傾聽”呢?我認爲首先思想上要有這種“傾聽”的認識,其次要有過硬的業務水平,還要有靈活的教學機智。教師的愛崗敬業、對學生的愛心、靈活的教法就要體現在和學生的交往互動上,體現到“傾聽”得到學生髮出的和未發出的聲音,體現在讓學生自立、合作地進行活動,使得“各種讓學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盪,迴響共鳴”,形成教室裏的“交響樂團”。

要讓教師做到這些,作爲學校要以教師教學教研爲核心,經常召開各科教研會,共同研究教師的課堂教學,“把授課實況展現給外校教師並請他們進行評價的公開研討會,是推進學校改革的必經之路。”,佐藤學希望的公開課不是那種爲了上級檢查或者評比而特地準備的公開課,在他眼裏“上公開課時保持平時上課的風格纔是最好的”,因爲在這樣自然狀態下的公開課上“每個教師僅僅是爲了改善自己的教學而致力於自己獨立的研究課題,並通過校內教研活動公開自己的授課方式,以達到互相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我想作爲老師吧,多年來已經有了一種職業的倦怠,不願意去研究教學,不想上公開課,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教研似乎也只是一種形式,走走過場,要是有上級領導檢查工作,學校也只是安排年輕的、聽話的教師去應付。作爲教師,這樣想,危害的只是自己,沒有提升的只是自我。而作爲一個學校的領導,沒有創新教研的想法,沒有看過上面的文字,甚至自己都不願意參加課堂教學的評論,不願意充實改革學校的教研活動,真是學校、學生的悲哀!

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樸實的語言,看的我直冒冷汗。我們要向日本學習,二戰之後,在短暫的幾十年從一貧如洗髮展到世界經濟強國,不能不說他們的教育成功是重要的功臣之一。作爲教師,我就應該不斷學習,就應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就應該做敢於開放課堂的老師,向自己挑戰。作爲校長,就要勇於帶領學校,使教師成爲最好的教師,使學校成爲最好的學校!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2

今年暑假我認真閱讀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受益匪淺。我被佐藤學先生的那種務實、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師的敬業精神所深深地感動;爲他們所碰到的與我們共同的實際問題及他們認真、樸實、講究實效的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所吸引;爲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的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等所啓迪;而書中論述關於學習主體性的問題更讓我深有感觸,大受啓發。

一、什麼是靜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認爲,教育改革應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雖然寫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卻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我們的新課程改革看作是一場革命,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和我國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觀、歷史觀上,日本的教師正在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着新的學習方式”,但樂觀的伊藤學稱“這種混亂局面決不是壞的徵兆”。真正從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許就要有這種耐心和觀察的。在耐心與觀察時,伊藤學融入了學校和教師中。他說:“教學是充滿活力的,如果我沒能與教室中的一個個學生和老師共鳴的話,那麼,真實而生動的觀察是不可能的。”他發現每個教室都有一個個固定的風景,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進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樣性和在其中發生的事情的固有性,僅一般性地議論教學是非常空洞而沒有什麼意義的。第二實驗中學的所有教室也同樣和上邊一樣,每個教室都有不同的風景,都有不同的問題。我們所有教師必須重新審視每天的教學活動,並以此爲切入點,向改革教室邁出新的一步。

二、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

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爲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衆。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關係

教師間怎麼形成“合作性同事”的關係呢?必須是所有的教師都開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觀摩教學、互相“批評”時才能構建起來。同時,改變教學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討教學問題的目的絕不是對授課情況的好壞進行評價,研討的焦點應針對授課中的“困難”和“樂趣”所在,大家共同來分享。因此,互相談論這節課哪裏有意思,哪裏比較困難,學生有哪些表現,並通過相互交談讓學生學習時的具體樣子重新浮現出來,這樣的教學研討纔是每位教師所期待的。我們學校組織的研究課、開放日等活動時,我們教研組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頭腦,而是和同事們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快樂感。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作者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種新的學習觀。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3

最近我讀了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乍聽這一書名,我的腦海裏就浮現出“轟轟烈烈”、“血腥”、“戰爭”等這些詞彙,心想難道是因爲慶祝建黨__週年,要求多讀一些有關革命歷史的書。拿到此書,認真讀來,實感慚愧。《靜悄悄的革命》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類型的學校後寫下的,主要介紹了日本的學校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引發一場教室裏的教和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革命”“即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種學習是創造以相互傾聽爲基礎的教室裏的交流;是那些力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性的教師間的相互學習;也是讓家長參與學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體化的聯繫載體”。此書論述了許多新的觀點,更多的是許多教育實例的剖析。在積極推進“課改”的今天閱讀本書,真是受益非淺。

對於文章中提到的貼近我們學生教育的觀點,聯繫我的教育實踐,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關於“主體性”神話。

佐藤學先生說“要看到教室裏的風景,就要看到課堂中主體性的發揮。”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最近的傾向可以說都集中在“學生”這一要素上。就像在我們學校的活動中,學生的興趣、需要始終是我們教師最關注的。但考察當前的學生教育實踐,教育活動的主體問題並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主要表現是:不少教師仍然以教育活動“主宰”者的身份出現,與孩子不是朋友關係、知心人的關係,而多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仍然以“權威”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學習活動中與孩子不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而多是“我說-你聽”的關係、“我要求-你來做”的關係;在教育、教學目標達成上,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師道尊嚴”,不是根據孩子的需求去確立標準,而是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去發展,等等。上述種.種,突出地反映爲孩子還沒有成爲教育活動的主體,更沒有成爲發展的主體。

二、關於課堂中的傾聽習慣。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活動中,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動的效果也是不全面的。課堂常規的養成也是極其重要的部分。而傾聽習慣正是體現一個班級常規好壞的重要點。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爲重要的實踐,並且“聽”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一個人語言的習得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從“聽”開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這實際上就是說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爲孩子的終身學習的語言交流奠定基礎。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別人說話。因爲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博採衆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萌發靈感。

三、改變教育從改變自身開始。

佐藤學先生以他豐富的經驗、執着的追求和獲得的成功提醒了我們,要改變教育,必須從改變自身開始。在落實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須首先由教師吸收、掌握並且轉化爲教師自身的理念,然後纔有可能在真正意義上轉化爲具體的教育策略和教育行爲。高素質的學生要靠高素質的教師來培養。教師要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孩子,以優秀的才能教育孩子,用優秀的教育方法吸引孩子,以真摯的愛感染孩子,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孩子。因此,教育的關鍵在教師,高質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行爲,它就像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深入人心,改變了一些落後的教育思想、觀念。爲我們的現代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帶着好奇和收穫我讀完了這本書,而紮根在我心中的卻是佐藤學先生的這種鑽研務實的精神,它深深的鼓舞着我向更高的臺階邁進。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4

作爲臨沂六中語文學科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榮幸,這是一個學習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裏,我學習着、成長着並快樂着!

在共同體的學習中,我有幸拜讀了——《靜悄悄的革命》一書,這本書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所寫的一部專著。他在書中極其深刻地指出: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爲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爲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爲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書中他對學校、教師、課程的深刻闡述,給了我震撼與反思:怎樣創造以學爲中心的課堂教學?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怎樣的教師纔是一個真正的優秀教師?以下是我對書中關於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想:

一、 教育改革應該從每一間教室和每一節課堂教學開始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闡述到:“可以說沒有哪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他的這一闡述,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是改變課堂教學,實實在在解決課堂裏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到每個教室裏去,他還提到“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態度,看他們是否在持續的學習”,這種對教學的評價方式,讓我懂得教學中絕對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形式主義,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教學,應該以“投入專注”爲要求,而不僅僅以熱鬧爲目的,要讓孩子投入專注、持續地學習,而不能只是引發的學生的興奮。

二、教學中要真實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每個教師需要追求並達到的目標。但是,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曾幾何時,認爲只有學生髮言熱烈的課堂才能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差不多已經成了我們錯誤的共識,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後的結果,懼怕課上的冷場,都曾是自己課堂上的真實寫照。正象佐藤學先生所說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同伴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那些“僅僅是白熱化的發言競爭,學生表面活躍地不斷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舉手的教室”和“那些空氣沉悶、學生的身體坐得筆直筆直的教室”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同樣是硬邦邦、乾巴巴的關係而構成的教室。

從書中我認識到,要想真正體現出學生主體性,首先教師應能很好地用心傾聽學生的各種語言,包括身體所發出的無聲語言,感受學生在課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動,與學生的想象產生共鳴,從而共同走向創造性的學習。其次在以學爲中心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千方百計的在教室裏構築一種讓學生有“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構建學生間、師生間一種相互交往、共同成長的關係。再有就是教師應做到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使學生、家長及教師能夠息息相通。書中最令我觸動的是作者在結束語中的一句話:“學生需要的是能從容平和地、安心地學習的學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確規定、熱熱鬧鬧的學校。”

三、教學中要關注到學生不確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每當提出問題後,如果學生回答的正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會不自覺地舒一口氣,或會心的微笑一下,而當學生回答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是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回答出自己設想的答案上來。對於這種現象,佐藤學先生分析到“在這些學習行爲中,其不確定的思考或表現與那些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明晰的思考或表現容易變成一種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爲,而不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往往在創造性的思考和表現中更能發揮威力”。這就提醒我們,確定或不確定的答案,我們都要重視,尤其是不確定的,包含有創造思維的過程,應該更爲重視,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把這些不確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現相互反響和激盪,課堂的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了。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這些,學生思考的威力就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個性思維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在這些個性思維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創造出“交響樂團式的教學”——不同的音響,奏出和諧的音樂。

四、教學中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爲。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 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教師傾聽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多說更重要。有時候我們雖然“恩、恩”地點着頭,熱心地聽着學生的發言,但其實是希望,可以聽到學生的意見和我自己考慮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學生髮言完畢之後就總結一句“你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我們其實並不是在專心接納學生的話語。我們往往爲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視某些學生的發言,以至未能與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我們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纔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佐藤學先生採用自己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讓我看到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也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讀完此書,讓我對新課程的改革充滿了信心,面對挑戰,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理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爲,要學會聆聽,要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個的個體,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所帶來的樂趣。最後,就讓我以該書最最本質的闡述來表達我的收穫,那就是“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願我們也能學習佐藤學先生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教學改革,以取得實質性的成長。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起碼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5

作爲臨沂六中語文學科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我感到十分榮幸,這是一個學習的組織,在這個組織裏,我學習着、成長着並快樂着!

在共同體的學習中,我有幸拜讀了——《靜悄悄的革命》一書,這本書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所寫的一部專著。他在書中極其深刻地指出: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從《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我發現佐藤學先生在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就是通過在學校實施“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創造以“學”爲中心的教學,創造以“學”爲中心的課程,進而將學校發展成爲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書中他對學校、教師、課程的深刻闡述,給了我震撼與反思:怎樣創造以學爲中心的課堂教學?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性?怎樣的教師纔是一個真正的優秀教師?以下是我對書中關於課堂教學的一些感想:

一、 教育改革應該從每一間教室和每一節課堂教學開始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闡述到:“可以說沒有哪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他的這一闡述,讓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是改變課堂教學,實實在在解決課堂裏存在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到每個教室裏去,他還提到“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態度,看他們是否在持續的學習”,這種對教學的評價方式,讓我懂得教學中絕對不能弄虛作假,不能搞形式主義,無論是什麼形式的教學,應該以“投入專注”爲要求,而不僅僅以熱鬧爲目的,要讓孩子投入專注、持續地學習,而不能只是引發的學生的興奮。

二、教學中要真實有效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自主性”,這是每個教師需要追求並達到的目標。但是,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曾幾何時,認爲只有學生髮言熱烈的課堂才能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差不多已經成了我們錯誤的共識,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不管他們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後的結果,懼怕課上的冷場,都曾是自己課堂上的真實寫照。正象佐藤學先生所說的“教學必須建立在還原學生的‘主體性’,克服‘主體性’神話的基礎上”,就是要考慮教師、教材、同伴和學習環境的相互作用,考慮孩子的經驗,與孩子進行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拋接球”活動。那些“僅僅是白熱化的發言競爭,學生表面活躍地不斷叫着‘是的’、‘是的’,高高地舉手的教室”和“那些空氣沉悶、學生的身體坐得筆直筆直的教室”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同樣是硬邦邦、乾巴巴的關係而構成的教室。

從書中我認識到,要想真正體現出學生主體性,首先教師應能很好地用心傾聽學生的各種語言,包括身體所發出的無聲語言,感受學生在課堂中思想的起伏波動,與學生的想象產生共鳴,從而共同走向創造性的學習。其次在以學爲中心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千方百計的在教室裏構築一種讓學生有“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構建學生間、師生間一種相互交往、共同成長的關係。再有就是教師應做到尊重每個學生微妙的個別差異,使學生、家長及教師能夠息息相通。書中最令我觸動的是作者在結束語中的一句話:“學生需要的是能從容平和地、安心地學習的學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確規定、熱熱鬧鬧的學校。”

三、教學中要關注到學生不確定的回答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每當提出問題後,如果學生回答的正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會不自覺地舒一口氣,或會心的微笑一下,而當學生回答的不是我們想要的答案時,總是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回答出自己設想的答案上來。對於這種現象,佐藤學先生分析到“在這些學習行爲中,其不確定的思考或表現與那些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明晰的思考或表現容易變成一種把思想和情感定型化的行爲,而不確定的思考和表現往往在創造性的思考和表現中更能發揮威力”。這就提醒我們,確定或不確定的答案,我們都要重視,尤其是不確定的,包含有創造思維的過程,應該更爲重視,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把這些不確定的、模糊的思考和表現相互反響和激盪,課堂的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了。如果教師能夠做到這些,學生思考的威力就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個性思維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在這些個性思維的相互作用下,就可能創造出“交響樂團式的教學”——不同的音響,奏出和諧的音樂。

四、教學中要學會傾聽

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爲。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 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教師傾聽學生的發言,在此基礎上開展指導,遠遠比多說更重要。有時候我們雖然“恩、恩”地點着頭,熱心地聽着學生的發言,但其實是希望,可以聽到學生的意見和我自己考慮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學生髮言完畢之後就總結一句“你說的應該是這個意思吧”。所以我們其實並不是在專心接納學生的話語。我們往往爲了自己的教學進度而忽視某些學生的發言,以至未能與學生的想法產生共鳴。我們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纔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佐藤學先生採用自己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讓我看到我們在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也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讀完此書,讓我對新課程的改革充滿了信心,面對挑戰,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理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爲,要學會聆聽,要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個的個體,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所帶來的樂趣。最後,就讓我以該書最最本質的闡述來表達我的收穫,那就是“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願我們也能學習佐藤學先生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地教學改革,以取得實質性的成長。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起碼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6

朋友,當你讀到如下內容: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此時你會怎樣來想想我們的工作了嗎?

我真誠地想,工作的目的必須徹底地發生變化,由關注少數的優勝這的應試教育,徹底地扭轉爲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的個性化教育是我們當前工作的目標和核心,如果還不發生轉變,你就“敖拓樂”。這場革命從哪裏開始呢?通過上邊的那句話,就知道該如何轉變了吧?從我們日思月想的課堂開始,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是不可動搖的力量,課堂不能改變,這場革命就不能徹底,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時代,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每位學生,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社區每位公民。由此可知,悄悄的革命必須從教室開始,從每位同學開始,從每位老師和每個課時開始,這就是“悄悄的革命”開始了。

“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尊重,打開心扉,每個人的學習活動都得到關注。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自主學習的進行中,獲得獨立的自主學習知識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獨立思考,獲得知識,有充分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盡力互相關注學生間的知識交流和只是感情的交流。

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當我讀至此處時,才真正理解到課堂學習的內容“用心傾聽”而不是相互排斥,不是敷衍了事,這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如何教育學生傾聽,這需要我們做足功課,慢慢地養成習慣。

學校應成爲“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在傳統的“階梯型”課程之外創造“登山型”課程。在教學中,我想既要保證大多數的同學學會內容,做到普及教育,又要像登山一樣,讓學生朝上追趕,力爭逐步提高,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共同體中,教師處在首席之中,適時引導,適時講解,適時點撥,讓學生有逐步獲得適時提高的機會,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日常的學科學習的改革纔是中心課題。這項改革是非常關鍵,把“國學課程”

變成中心的工作,才能保證所有的、悄悄的革命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才能保證教學革命的長期性、經常性、徹底性,才能讓每位同學收益,才能讓革命成功。

來自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革命開始了,勇敢地面對,把課堂教學革命進行好,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7

最近我讀了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乍聽這一書名,我的腦海裏就浮現出“轟轟烈烈”、“血腥”、“戰爭”等這些詞彙,心想難道是因爲慶祝建黨90週年,要求多讀一些有關革命歷史的書。拿到此書,認真讀來,實感慚愧。《靜悄悄的革命》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在考察了日本各地不少不同類型的學校後寫下的,主要介紹了日本的學校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引發一場教室裏的教和學的“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革命”“即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種學習是創造以相互傾聽爲基礎的教室裏的交流;是那些力圖實現創造性的、合作性的教師間的相互學習;也是讓家長參與學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體化的聯繫載體”。此書論述了許多新的觀點,更多的是許多教育實例的剖析。在積極推進“課改”的今天閱讀本書,真是受益非淺。

對於文章中提到的貼近我們學生教育的觀點,聯繫我的教育實踐,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關於“主體性”神話。

佐藤學先生說“要看到教室裏的風景,就要看到課堂中主體性的發揮。”教學是由“學生”、“教師”、“教材”、“學習環境”四個要素構成的。在這四個要素中,最近的傾向可以說都集中在“學生”這一要素上。就像在我們學校的活動中,學生的興趣、需要始終是我們教師最關注的。但考察當前的學生教育實踐,教育活動的主體問題並沒有很好地得到解決。主要表現是:不少教師仍然以教育活動“主宰”者的身份出現,與孩子不是朋友關係、知心人的關係,而多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關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仍然以“權威”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學習活動中與孩子不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係,而多是“我說-你聽”的關係、“我要求-你來做”的關係;在教育、教學目標達成上,不少教師過分強調“師道尊嚴”,不是根據孩子的需求去確立標準,而是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去發展,等等。上述種種,突出地反映爲孩子還沒有成爲教育活動的主體,更沒有成爲發展的主體。

二、關於課堂中的傾聽習慣。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活動中,只關注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動的效果也是不全面的。課堂常規的養成也是極其重要的部分。而傾聽習慣正是體現一個班級常規好壞的重要點。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聽”,“聽”是孩子直接獲得信息的最爲重要的實踐,並且“聽”與語言是同時產生的,一個人語言的習得和運用能力的提高,首先從“聽”開始。《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這實際上就是說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爲孩子的終身學習的語言交流奠定基礎。傾聽就是細心地聽取別人說話。因爲有效的傾聽能幫助我們博採衆長,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也能使我們觸類旁通,萌發靈感。

三、改變教育從改變自身開始。

佐藤學先生以他豐富的經驗、執着的追求和獲得的成功提醒了我們,要改變教育,必須從改變自身開始。在落實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須首先由教師吸收、掌握並且轉化爲教師自身的理念,然後纔有可能在真正意義上轉化爲具體的教育策略和教育行爲。高素質的學生要靠高素質的教師來培養。教師要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孩子,以優秀的才能教育孩子,用優秀的教育方法吸引孩子,以真摯的愛感染孩子,以良好的形象影響孩子。因此,教育的關鍵在教師,高質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

佐藤學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行爲,它就像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深入人心,改變了一些落後的教育思想、觀念。爲我們的現代教育作出了很大貢獻。

帶着好奇和收穫我讀完了這本書,而紮根在我心中的卻是佐藤學先生的這種鑽研務實的精神,它深深的鼓舞着我向更高的臺階邁進。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8

有幸拜讀了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爲佐藤學博士的平易、務實的研究態度所感動,爲他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的批判所震動,閱讀《靜悄悄的革命》,給困惑中的我帶來了許多思考、啓示。

思考:教師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讓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着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們的教室要麼是寂靜、沉悶的,要麼聽到的只是學生們齊聲的高呼“是”、“是”.在這裏,我們看不到個體的參與。我們常常呼喊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不是一句空話。就拿數學教學來說,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參與,從這種個體的參與中獲悉個體差異。長期以來,一直只存在着重認知理解,輕情感體驗,重共性統一,輕個性差異的發展。對於學習,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應該是多元的。每個個體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人生閱歷、思想深度等對同一內容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我想,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真不應該做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應該成爲關注每個個體的守望者。我國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它應該是一個個性的教育問題,因爲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心靈。“守望”即包含着對每個個體的尊重。

2、傾聽者。回想我們的課堂,常常埋怨孩子們不接應,不願回答。閱讀《靜悄悄的革命》,似乎讓我找到的問題的癥結所在,那就是——傾聽。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因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爲。而學生能傾聽源於教師的傾聽。《靜悄悄的革命》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話,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學生後來就會奮起投出更好的球來。這樣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認爲應當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基本。”像這樣的精闢之言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是啊,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多少教師認真傾聽了呢?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教師,懷裏揣的是教案,腦中想的是下一個環節,想着自己該說些什麼話,該怎樣把學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來,該開展哪個活動,對學生的發言沒有耐心聽。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學生雖需要鼓勵,但教師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纔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許多時候,我們急於完成“教教課本”的任務,將時間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擔心學生會走向自己沒有預設的那一條路上,於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學生的發言,心安理得地做一個驕傲的傳授者。

3、導演者。《靜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學爲中心的教學中,教師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一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習活動更爲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作爲教師,一堂課,課前教師得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用怎樣的具體任務以誘發學生的學習,組織怎樣合理、有效的活動,讓活動成爲引令學生學習的實體。在這一環節上,教師成爲了導演者。而走入課堂,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改變原來的教學理念,重視傾聽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理解“無論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或行動,都有他自身的 ‘邏輯世界’。”因此,課堂掌控在教師手中,教師就是課堂中的導演者。教師只有做到了“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學生才能“用教科書學,而不是學教科書”.我想,這樣的課堂纔是個性的課堂、多彩的課堂。

當然,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定位,說到最終還是教師自身教育理念的改變,就如《靜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師所說:“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的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姿態,看他們是否在持續學習。”也像他所說:“現在在教室裏,讓學生位於前臺,自己退居其後,也不再覺得痛苦了。”等到我們有了小林老師的那種切身體會時,我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是異彩紛呈的課堂,我們的教室一定是“潤澤的教室”!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既然有時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起碼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9

朋友推薦我讀《靜悄悄的革命》一書,還是問別人借的。拿到這本書時,翻了前言沒有看懂,當時很有壓力,覺得這本書很有難度,反覆看了前言幾遍還是一知半解,硬着頭皮往下讀,可漸漸就被他吸引了,因爲裏面的很多內容都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在這裏引用《薛瑞萍讀教育專著》中讀《靜悄悄的革命》感想中的一句話——“畢竟是一衣帶水,情景是何等的相似。”是的,佐藤學先生的這本書,雖然寫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卻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本來我向來對含日本二字的一切都有牴觸情緒,但細細讀來、慢慢品後,我被佐藤學的那種務實、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師的敬業精神所深深地感動;爲他們所碰到的與我們共同的實際問題及他們認真、樸實、講求實效的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所吸引;爲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的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等所啓迪……

《靜悄悄的革命》是一本好書,在文中欣喜讀到佐滕先生的許多精闢之言,對照日常教學,有許多共鳴之處,淺談自己的體會,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們的課堂教學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傾聽的教室”。

我認爲: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爲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衆。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對於我來說,最基礎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書中的許多理論和案例,直接改變了我許多落後的觀念和錯誤的評價方式。

我想很多愛讀書的同行們都讀過這本書,我相信他們比我有更深的體會和感悟,也許會受到更高更深的啓迪。對於我來說讀一本好書要反覆的讀,細細的品,纔會有獨到的領悟。所以這本書我要自己買來再來品讀。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0

“傾聽這一行爲,是讓學習成爲學習的最重要的行爲。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擅長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人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一般認爲這是能動的行爲,但不應忘記的是,在能動的行爲之前,還有傾聽這一被動的行爲。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性”來實現的行爲。”

“如果我們希望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言語表現能力的話,那麼與其鼓勵他們發言,不如培養其傾聽的能力。這看起來好像離得遠些,其實卻是一條捷徑。在教室裏,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表現纔會變得豐富起來,而不是相反。”

這兩段話摘自於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佐藤學教授在這本書中非常強調“傾聽”的重要性。

首先教師要學會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教師往往想讓孩子多多發言,在聽他們發言時,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該怎麼辦”,於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慮是一致的,當回答有一點偏差時只需一點點粉飾,而出現異向的回答時,教師會從容請他再作思考或請其他同學回答。

實際上,仔細地傾聽每個孩子的發言,積極地應對纔是我們應該做的。精彩的發言要鼓勵,膽怯的發言要啓發,錯誤的發言要引導,更重要的是要聽到孩子的話外之音,並抓住有價值的發言與他們形成對話,引導其他學生進行深入探討,讓每個孩子都安心發言,無拘無束地交流。要做到與一個一個的學生展開對話,而不是以羣體爲對象進行談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這種“傾聽方式”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

其次是孩子要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善於傾聽不僅是尊重他人、禮貌、修養的體現,更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善於傾聽別人的發言、善於從別人的發言中汲取、善於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思想,這是多麼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學教授在書中說:“我們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則交流是不可能發生的。”“在教室的交流中,傾聽永遠比發言更加重要。”

互相傾聽是互相學習的基礎。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要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1

今年暑假我認真閱讀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佐藤學先生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受益匪淺。我被佐藤學先生的那種務實、求真的精神和日本教師的敬業精神所深深地感動;爲他們所碰到的與我們共同的實際問題及他們認真、樸實、講究實效的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所吸引;爲書中深入淺出地闡述的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等所啓迪;而書中論述關於學習主體性的問題更讓我深有感觸,大受啓發。

一、什麼是靜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認爲,教育改革應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這種“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雖然寫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卻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果把我們的新課程改革看作是一場革命,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和我國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個深刻的“轉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觀、歷史觀上,日本的教師正在體驗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混亂狀況,邊摸索着新的學習方式”,但樂觀的伊藤學稱“這種混亂局面決不是壞的徵兆”。真正從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許就要有這種耐心和觀察的。在耐心與觀察時,伊藤學融入了學校和教師中。他說:“教學是充滿活力的,如果我沒能與教室中的一個個學生和老師共鳴的話,那麼,真實而生動的觀察是不可能的。”他發現每個教室都有一個個固定的風景,可以說沒有哪一個教室和其他教室飄溢着完全相同的氣息,有着完全相同的問題。進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樣性和在其中發生的事情的固有性,僅一般性地議論教學是非常空洞而沒有什麼意義的。第二實驗中學的所有教室也同樣和上邊一樣,每個教室都有不同的風景,都有不同的問題。我們所有教師必須重新審視每天的教學活動,並以此爲切入點,向改革教室邁出新的一步。

二、學會相互傾聽,是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

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更有利於開展教學活動。在我們的平常課堂中,學生髮言熱烈,一個問題出來,學生展開思索、討論,然後爭先恐後的回答,在反饋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腦子裏裝着自己的見解,而沒有用心傾聽同學的回答,這樣的學習,就顯得片面、欠主動。課堂中的熱烈發言固然重要,但傾聽是前提。其實,我的課堂中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班級孩子們研究問題或是討論問題看似異常激烈,而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內容雜亂、學習的質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淺薄與貧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學生要學會相互傾聽,我認爲我們的教師更要學會傾聽,不但要會傾聽學生的發言內容,更要會傾聽學生的心情與想法,與學生產生共鳴,作孩子的最佳聽衆。對於學生的錯誤回答,做到不輕易下結論(如:回答錯誤、不當等),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宜用委婉的語氣,因勢利導的開導與糾正。同時,讓每個孩子也學會傾聽他人的看法與結論,這樣使每個孩子都能打開心扉,讓他們的差異得到關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塊最短的木板,使較差的學生也能得到發展與提高。

三、相互工作的同事關係

教師間怎麼形成“合作性同事”的關係呢?必須是所有的教師都開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觀摩教學、互相“批評”時才能構建起來。同時,改變教學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討教學問題的目的絕不是對授課情況的好壞進行評價,研討的焦點應針對授課中的“困難”和“樂趣”所在,大家共同來分享。因此,互相談論這節課哪裏有意思,哪裏比較困難,學生有哪些表現,並通過相互交談讓學生學習時的具體樣子重新浮現出來,這樣的教學研討纔是每位教師所期待的。我們學校組織的研究課、開放日等活動時,我們教研組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想教育改革需要的不是僵化的頭腦,而是和同事們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快樂感。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作者多年觀察和參與的教學改革的案例,呈現出課程改革中的艱辛和努力。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種新的學習觀。這場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2

自釣魚島撞船事件之後中日關係一度十分緊張,值此之際中心校給每位教師贈送日本學者佐藤學的教育著作《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我懷着異樣的心情大致地閱讀了一遍,直觀地感覺在我國如今這個教育改革一浪高過一浪的時期,這並不算是一本時髦的教育著作。但作爲一名基層的基礎教育工作者,我能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日本教育的挑戰。

佐藤學先生1951年出生,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教育學博士。作爲“付諸行動的研究者”, 他“每週去各地的學校訪問,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養護學校等,看過數不清的教室,在各個教室裏觀摩,近20xx年來一直如此”, 他與校長、教師們一起研討改革中的問題,“丟開一切抽象的語言”,並從與校長、教師的密切接觸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實踐獲得了有力的支撐”。他把自己融入到學校的教師和學生中,“與教室裏的學生和教師同呼吸”。書中有很多觀點現在看來已經不算新穎與獨特,如: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校本課程研究,學習共同體等等,已經成爲當前我國教育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共識。但我們要知道本書是作者20xx年5月完成的,也就是說早在十年之前,日本的教育就在“靜悄悄”地革命着。個人認爲我們現行的教育改革有些“鬧哄哄”,一夜之間“杜郎口”旋風吹遍大江南北,杜郎口幾乎成了全國所有中國小校必學之地,還意外地帶動了當地的旅遊產業,類似的還有成都武候實驗中學等。

那麼,對我們來說,閱讀本書有哪些幫助和啓發呢?我認爲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研究,怎樣創造以“學”爲中心的教學?怎樣去“理解”學生、“傾聽”學生?怎樣的教育實踐是優秀的實踐?學校如何實際而有效地幫助教師成長?怎樣把學校變成“學習的共同體”等等。

首先,佐藤學先生這種以“學”爲中心的課程。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教師不再是以學科知識爲中心的課程中那種知識的傳授者,教師的角色轉變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扮演三個重要的角色:學習環境的組織者、兒童思維的評價者、小組活動包括遊戲和討論的發起者。”

這裏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每個”學生,這就是我們研究的難點,我們誰能夠達到 “每個”學生的這一要求?通常是極少數學生得到了尊重、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關注的學習。絕大多數學生難以或者說難以自始至終地得到了尊重、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關注的學習。以致我們常常批評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沒有學習的興趣”、“不好好聽講”、“不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等等,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何談“潤澤的教室”?

現在發起以 “學”爲中心的教學熱潮,這並非否定教師的積極作用,教師的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專業素養。“教師要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以讓學習活動更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各種引發‘交往’和‘聯繫’的活動構成了教師工作的中軸。”然而,現在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很多:“洞察力與觀察力不夠,在支持學生戰勝學習上的挫折、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提高其思維能力等,教師的工作都沒能夠認真的展開。”教師的指導作用還沒有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

我們既要追求“發言熱鬧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

其實我們課堂上的普遍情形,與日本的情況比,有過之而不及。我們對課堂上學生不愛發言的這種狀況也十分苦惱,認爲是學生基礎差,自己的教學設計有問題,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等等,其實問題的癥結還不僅僅只是這些,作爲一種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

象學生不能夠明白老師提問的意思,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學生膽小,不敢發言,久而久之就養成不發言的習慣;明明知道答案,懶得發言,或者在自己的心裏說了;某一次回答錯了,老師不經意說了下,打擊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首先,理解這種拒絕發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喚回學生髮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需要,這種表達應該是真實的表達,也許其表達的形式是沉默、或者文字,或者不明晰的語無倫次。

的確,有時候費半天功夫,仍是啓而不發,我們常常失去耐心地把所謂的答案輕鬆從口中說出,自問自答的方式的確非常方便。現在想想,答案,真的就那麼重要嗎?我們的目的不是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習慣啊!

應該說,那些對枯燥無味的或者無意義的課題表現消極、毫無興趣的學生不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對這些學生的表現應視之爲理所當然,並首先有必要來一番認真的自我反思。而對那些不論對什麼課題都抱着積極的“態度、關心、欲求”的學生在認知上是不健康的,是思維邏輯懶惰的學習者。教師應當擺脫那種在授課中只想達到快樂目的而遷就學生的想法。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髮言模糊一點。

“傾聽”是佐藤學反覆強調的重點。我們教師總是要求學生聽講,其實是要求學生“傾聽”老師的講。教師首先不去“傾聽”學生,如何要求學生來聽講呢?教師不僅要傾聽學生的聲音,而且要傾聽學生未能表達的內在的聲音,“教師邊與每個學生談話,邊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尚未說出的話語”。對於“那些在學習上不多言語,然而善於傾聽的學生”應該被評爲優秀。所以,只要我們教師學會了“傾聽”,對於那些上課發言不積極的現象,我們或許多一些理解。

佐藤學爲什麼如此重視“傾聽”?這是他的教學理論所決定的,因爲他所看重的是對話,師生之間的對話,生生之間的對話,他認爲只有在一個相互協作、充滿活力的對話式教室中才存在真正的教學,纔有所謂的學習的快樂和教育的幸福。在他眼裏,教學方法包含四個要素:教師、教材、學生、學習環境,這四個要素的相互變化構成了教室裏的生活世界。“學生自立、自律的學習必須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在與教材、教室中的學生以及學習環境的關係中來加以認識。學習只在與教師、教材、學生、環境的相互關係中,才能夠得以生成、發展”,兒童的主體性要在這些關係相互作用中才能產生。

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傾聽”呢?我認爲首先思想上要有這種“傾聽”的認識,其次要有過硬的業務水平,還要有靈活的教學機智。教師的愛崗敬業、對學生的愛心、靈活的教法就要體現在和學生的交往互動上,體現到“傾聽”得到學生髮出的和未發出的聲音,體現在讓學生自立、合作地進行活動,使得“各種讓學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盪,迴響共鳴”,形成教室裏的“交響樂團”。

要讓教師做到這些,作爲學校要以教師教學教研爲核心,經常召開各科教研會,共同研究教師的課堂教學,“把授課實況展現給外校教師並請他們進行評價的公開研討會,是推進學校改革的必經之路。”,佐藤學希望的公開課不是那種爲了上級檢查或者評比而特地準備的公開課,在他眼裏“上公開課時保持平時上課的風格纔是最好的”,因爲在這樣自然狀態下的公開課上“每個教師僅僅是爲了改善自己的教學而致力於自己獨立的研究課題,並通過校內教研活動公開自己的授課方式,以達到互相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我想作爲老師吧,多年來已經有了一種職業的倦怠,不願意去研究教學,不想上公開課,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教研似乎也只是一種形式,走走過場,要是有上級領導檢查工作,學校也只是安排年輕的、聽話的教師去應付。作爲教師,這樣想,危害的只是自己,沒有提升的只是自我。而作爲一個學校的領導,沒有創新教研的想法,沒有看過上面的文字,甚至自己都不願意參加課堂教學的評論,不願意充實改革學校的教研活動,真是學校、學生的悲哀!

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樸實的語言,看的我直冒冷汗。我們要向日本學習,二戰之後,在短暫的幾十年從一貧如洗髮展到世界經濟強國,不能不說他們的教育成功是重要的功臣之一。作爲教師,我就應該不斷學習,就應該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就應該做敢於開放課堂的老師,向自己挑戰。作爲校長,就要勇於帶領學校,使教師成爲最好的教師,使學校成爲最好的學校!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3

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撰寫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倍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此書封面設計簡單素淡,正如書名一般“靜悄悄”,毫不張揚。輕輕打開書本,靜靜地閱讀,更感覺平靜、淡定,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和讀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靜靜讀來,收穫頗豐。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由“前言——改變教學的教師們”;“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五部分構成。佐藤學博士從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的角度,對這場自下而上的,由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和介紹,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觀點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這本書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也很契合。當今社會大環境的急劇變化正在引發着日本的教育的“靜悄悄的革命”。佐藤學教授指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讀了這些話,我理解了這本書命名的原因。認真讀完《靜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別是以下兩點,更是極贊同佐藤學的觀點。

一、潤澤的教室

作爲一線教師,更關注課堂裏的革命。佐藤學在書中對教室的闡述讓人心生嚮往:“潤澤的教室能使每個人的呼吸和節律是那麼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輕鬆自如地在教室裏構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築着一種真誠的信賴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們的心態是開放無拘的,教室是輕鬆愉悅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也許會變得簡單起來。”

是啊,“潤澤”,是多麼讓人心生憧憬的詞語,我彷彿來到春雨後盎然的草地,彷彿聞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彷彿觸摸到了女子滋潤豐盈的手背。教室是潤澤的,那一定是安心的、無拘無束的、輕柔滋潤肌膚的;教室是滋潤的,那一定是豐富的,有暖陽,有清風,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鳥語花香。

潤澤的教室裏,老師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潤澤的教室裏,孩子如沐春風,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得到了人文的關懷和極大的尊重。在這樣的教室裏呆久了,那無論是肌膚還是心靈,都是水靈靈的,一個個被潤澤的老師和學生,都享受着這裏的空氣,因對方而收穫着,都滋滋潤潤地成長着。很是贊同,這也是一直以來追求的課堂。

二、學會傾聽

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

的確,老師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學生髮言的內容,判斷髮言的對錯、語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細傾聽孩子發言中所傳遞出來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孩子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老師的講解、指導,傾聽同學的發言,而是在傾聽的過程中接收到隱藏着的心聲,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傾聽者能從中聽到心靈的聲音。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要能做到與學生對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的確如此,傾聽,像一面鏡子,鏡裏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總之,《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很有借鑑意義,對於我們老師來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胸懷一顆尊重兒童的心,多一點堅定,多一點信心,多一點實踐,多一點思考,從小小的個體開始,進行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4

朋友,當你讀到如下內容:這場“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此時你會怎樣來想想我們的工作了嗎?

我真誠地想,工作的目的必須徹底地發生變化,由關注少數的優勝這的應試教育,徹底地扭轉爲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的個性化教育是我們當前工作的目標和核心,如果還不發生轉變,你就“敖拓樂”。這場革命從哪裏開始呢?通過上邊的那句話,就知道該如何轉變了吧?從我們日思月想的課堂開始,這是我們工作的方向,是不可動搖的力量,課堂不能改變,這場革命就不能徹底,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時代,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每位學生,就不能服務於我們的社區每位公民。由此可知,悄悄的革命必須從教室開始,從每位同學開始,從每位老師和每個課時開始,這就是“悄悄的革命”開始了。

“讓教室裏的學習成爲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尊重,打開心扉,每個人的學習活動都得到關注。這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我們的課堂教學,在自主學習的進行中,獲得獨立的自主學習知識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獨立思考,獲得知識,有充分的獲取知識的過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盡力互相關注學生間的知識交流和只是感情的交流。

不是聽學生髮言的內容,而是聽其發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與他們心心相印。應當追求的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當我讀至此處時,才真正理解到課堂學習的內容“用心傾聽”而不是相互排斥,不是敷衍了事,這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如何教育學生傾聽,這需要我們做足功課,慢慢地養成習慣。

學校應成爲“學習共同體”,在教室中要實現“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在傳統的“階梯型”課程之外創造“登山型”課程。在教學中,我想既要保證大多數的同學學會內容,做到普及教育,又要像登山一樣,讓學生朝上追趕,力爭逐步提高,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共同體中,教師處在首席之中,適時引導,適時講解,適時點撥,讓學生有逐步獲得適時提高的機會,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日常的學科學習的改革纔是中心課題。這項改革是非常關鍵,把“國學課程”

變成中心的工作,才能保證所有的、悄悄的革命在日常的教學中進行,才能保證教學革命的長期性、經常性、徹底性,才能讓每位同學收益,才能讓革命成功。

來自課堂教學改革中的革命開始了,勇敢地面對,把課堂教學革命進行好,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5

日本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撰寫的著作《靜悄悄的革命》倍受我們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此書封面設計簡單素淡,正如書名一般“靜悄悄”,毫不張揚。輕輕打開書本,靜靜地閱讀,更感覺平靜、淡定,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和讀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靜靜讀來,收穫頗豐。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由“前言——改變教學的教師們”;“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國小的實踐”五部分構成。佐藤學博士從觀察者、推動者、研究者的角度,對這場自下而上的,由學生、教師、校長、家長和社區共同參與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總結和介紹,提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借鑑的觀點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傳統和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這本書和我們中國的教育現狀也很契合。當今社會大環境的急劇變化正在引發着日本的教育的“靜悄悄的革命”。佐藤學教授指出:“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裏萌生出來的,是植根於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爲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決非是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爲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成果。”讀了這些話,我理解了這本書命名的原因。認真讀完《靜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洗滌,自己教育實踐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別是以下兩點,更是極贊同佐藤學的觀點。

一、潤澤的教室

作爲一線教師,更關注課堂裏的革命。佐藤學在書中對教室的闡述讓人心生嚮往:“潤澤的教室能使每個人的呼吸和節律是那麼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輕鬆自如地在教室裏構築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構築着一種真誠的信賴關係在這種關係中,人們的心態是開放無拘的,教室是輕鬆愉悅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教育也許會變得簡單起來。”

是啊,“潤澤”,是多麼讓人心生憧憬的詞語,我彷彿來到春雨後盎然的草地,彷彿聞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彷彿觸摸到了女子滋潤豐盈的手背。教室是潤澤的,那一定是安心的、無拘無束的、輕柔滋潤肌膚的;教室是滋潤的,那一定是豐富的,有暖陽,有清風,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鳥語花香。

潤澤的教室裏,老師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潤澤的教室裏,孩子如沐春風,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得到了人文的關懷和極大的尊重。在這樣的教室裏呆久了,那無論是肌膚還是心靈,都是水靈靈的,一個個被潤澤的老師和學生,都享受着這裏的空氣,因對方而收穫着,都滋滋潤潤地成長着。很是贊同,這也是一直以來追求的課堂。

二、學會傾聽

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得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

的確,老師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學生髮言的內容,判斷髮言的對錯、語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細傾聽孩子發言中所傳遞出來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從而產生情感共鳴。孩子的傾聽,不僅僅是傾聽老師的講解、指導,傾聽同學的發言,而是在傾聽的過程中接收到隱藏着的心聲,從而激起情感的共鳴。在別人的話語裏,有鮮花、有荊棘、有廢渣、有珍珠、有林林總總的一切。細心傾聽者能從中聽到心靈的聲音。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更需要的往往不是“發言熱鬧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的態度,要能做到與學生對話,要去體味對方話語中潛在的複雜想法。的確如此,傾聽,像一面鏡子,鏡裏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

總之,《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很有借鑑意義,對於我們老師來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胸懷一顆尊重兒童的心,多一點堅定,多一點信心,多一點實踐,多一點思考,從小小的個體開始,進行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6

有幸拜讀了日本教育學佐藤學博士的《靜悄悄的革命》一書,爲佐藤學博士的平易、務實的研究態度所感動,爲他對教學中的形式主義的批判所震動,閱讀《靜悄悄的革命》,給困惑中的我帶來了許多思考、啓示。

思考:教師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來的“應試教育”讓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扮演着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們的教室要麼是寂靜、沉悶的,要麼聽到的只是學生們齊聲的高呼“是”、“是”.在這裏,我們看不到個體的參與。我們常常呼喊的“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不是一句空話。就拿數學教學來說,教師更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參與,從這種個體的參與中獲悉個體差異。長期以來,一直只存在着重認知理解,輕情感體驗,重共性統一,輕個性差異的發展。對於學習,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應該是多元的。每個個體根據自己的已有生活經驗、人生閱歷、思想深度等對同一內容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我想,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真不應該做學生學習知識的灌輸者,教室維持秩序的管理者,應該成爲關注每個個體的守望者。我國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它應該是一個個性的教育問題,因爲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心靈。“守望”即包含着對每個個體的尊重。

2、傾聽者。回想我們的課堂,常常埋怨孩子們不接應,不願回答。閱讀《靜悄悄的革命》,似乎讓我找到的問題的癥結所在,那就是——傾聽。傾聽遠比發言更加重要,因傾聽是學習的基礎,是學習的重要行爲。而學生能傾聽源於教師的傾聽。《靜悄悄的革命》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話,好比是在和學生玩棒球投球練習。把學生投過來的球準確地接住,投球的學生即便不對你說什麼,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學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準確地接住的話,學生後來就會奮起投出更好的球來。這樣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認爲應當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基本。”像這樣的精闢之言讓人耳目一新,發人深省!是啊,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有多少教師認真傾聽了呢?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教師,懷裏揣的是教案,腦中想的是下一個環節,想着自己該說些什麼話,該怎樣把學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來,該開展哪個活動,對學生的發言沒有耐心聽。佐藤學先生提到:“善於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是善於傾聽的兒童,只愛自己說話而不傾聽別人說話的兒童是不可能學的好的。……學習,是從身心向他人敞開,接納異質的未知的東西開始的,是靠‘被動的能動行爲’來實現的行爲。”這個提示,讓我意識到:形成互相傾聽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師自身要自始至終地保持專心專意地、鄭重其事地聽取每個學生髮言的態度。學生雖需要鼓勵,但教師應該認真地聽取每個學生的發言並做出敏感的對應,應能慎重地選用每個學生都能理解的詞語講話,這樣,學生之間纔會開始互相傾聽,才能在教室裏形成仔細傾聽別人的講話、互相交換意見的關係。就如佐藤學先生所說的“在以自然的輕聲細語來交往的教室環境裏,更能培養自立、合作的學習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許多時候,我們急於完成“教教課本”的任務,將時間緊緊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擔心學生會走向自己沒有預設的那一條路上,於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學生的發言,心安理得地做一個驕傲的傳授者。

3、導演者。《靜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學爲中心的教學中,教師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觀察每個學生,提出具體的學習任務以誘發學習,組織交流各種各樣的一意見或發現,開展多樣化的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習活動更爲豐富,讓學生的經驗更深刻。”作爲教師,一堂課,課前教師得認真研讀教材,結合教材實際、學生實際,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特別要注意的是,教學設計用怎樣的具體任務以誘發學生的學習,組織怎樣合理、有效的活動,讓活動成爲引令學生學習的實體。在這一環節上,教師成爲了導演者。而走入課堂,教師應該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改變原來的教學理念,重視傾聽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理解“無論什麼樣的學生的發言或行動,都有他自身的 ‘邏輯世界’。”因此,課堂掌控在教師手中,教師就是課堂中的導演者。教師只有做到了“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學生才能“用教科書學,而不是學教科書”.我想,這樣的課堂纔是個性的課堂、多彩的課堂。

當然,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定位,說到最終還是教師自身教育理念的改變,就如《靜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師所說:“判斷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裏的每個學生的表情、學習的姿態,看他們是否在持續學習。”也像他所說:“現在在教室裏,讓學生位於前臺,自己退居其後,也不再覺得痛苦了。”等到我們有了小林老師的那種切身體會時,我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是異彩紛呈的課堂,我們的教室一定是“潤澤的教室”!

讀完《靜悄悄的革命》一書後,它帶給我們一種冷靜的思考,這是在教學改革轟轟烈烈的年代裏的冷卻劑,讓我們躁動不安的心平靜下來,聆聽學生與教師真實的聲音!也許很多情況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很多改變也是艱難的,但既然有時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起碼可以從自己的課堂改變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這場靜悄悄的革命吧。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7

《傷仲永》講的是一個天才變庸才的故事,其目的是爲了告誡我們是不是天才都要努力學習。

小的時候我的腦袋就被灌輸了諸如“天才來自勤奮”、“天才是1%的天分加99%的汗水”的思想。所以,我對這個故事的主旨並不“感冒”,這與“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的道理是一樣的。

真正令我感興趣的是仲永爲什麼會心甘情願地被“不使學”,被選擇人生?僅僅是因爲年幼不懂事?還是說懼怕父親的權威?仲永的才能是在五歲時被發現的,隨後這天分便被其父親當作搖錢樹,一搖就是十幾年。這麼多個無趣的年頭裏,仲永是怎麼想的,是否反抗過,我們無從得知。但從最後仲永變成庸才這一事實中,我大致可以推測:仲永已經麻木了,對人生已經沒有追求,認爲自己就是給父親謀取利益的存在,接受了這不公的命運,最終纔會“泯然衆人矣”.

仲永父親固然是錯的,但這並不意味仲永就沒有可指責之處了。雖然,仲永並不熱愛吟詩作賦,不然怎麼會讓自己的詩被當作謀取錢財的工具?怎麼會在四處訪客的無趣生活裏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曾經聽過這麼一句話:人如果不想做一件事,會去找一千個理由;人倘若想去做一件事,會去想一千個辦法。仲永如果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就不可能甘願淪爲賺錢的傀儡,不可能讓父親的“陰謀”得逞。

人只會做夢是可怕的事;人不會做夢是更可怕的事。仲永是個不會做夢的人,他僅僅是空有天分罷了,所以他最終也不過是一個“衆人”而已。

現在的我們並不需要揹負太多太過於沉重的東西,爲何不趁現在好好做一美夢,然後明晨迎着朝陽去追尋它,這樣活着不是很浪漫嗎?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8

放暑假了,我在假期裏讀了《簡愛》一書,頗有感想!

書裏主要寫了女主人公簡。愛從小是個孤兒,寄養在舅母家裏。由於她沒有財產、沒有地位,自幼就受到虐待和歧視。也因此,簡。愛從小就養成了反抗不合理社會習俗的堅強個性。之後,她進入了羅沃德學校學習。畢業後,簡。愛來到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她的自尊、自愛和自信贏得了人們的敬重。在與主人羅切斯特先生相處的過程中,兩人都被對方的氣質所吸引,他們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磨難,最終走到了一起。

讀完此書,我被簡。愛那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那豐富、明確、堅定的追求女性在社會上的獨立和尊嚴的個性所震撼,我也爲海倫的智慧、愛心、真誠所感動。是的,雖然她在人世間的生命是短暫的,可她的一生卻綻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還爲羅切斯特先生的熱情奔放、敢作敢爲、敢愛敢恨、有同情心而感到敬佩。我憎恨裏德太太,她對窮人的痛恨是簡·愛以及讀者都難以忘記的,她作爲簡·愛的舅母,狠心地將年僅十歲的簡·愛送進孤兒所,並一心盼望她在瘟疫中死掉!

《簡愛》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灰姑娘”的奮鬥史,簡·愛堅強地面對困難,挫折,她還追求男女間的平等,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平等。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同樣有一顆心!”

《簡愛》教會了我們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她也同樣教會了我們要平等對待生活中的事物以及各式各樣的人,她還教會了我們要在生活中自強自立……

是的,我有時侯還不能夠平等待人;還不能夠面對各種挫折;還不能夠在學習、生活上完全自立。

記得有一次,我數學題目做不出來,我也沒有認真地思考一下,就讓爸爸幫忙,但爸爸說他沒有空,叫我自己思考去解決問題。可我卻偷懶,吵着讓父親教我。爸爸就讓我反覆看書上的例題,讓我真正看懂了,再讓我做作業題,我一下子全懂了!我終於明白了,我們遇到困難時要有信心、要敢於面對困難、學會自力更生。

我反覆讀了好幾遍《簡愛》,也流了好多的眼淚,是同情、感動的眼淚,也樹立了奮發進取、自強自立的信念。漫漫人生路上,《簡愛》是我的精神財富,將鼓勵我不斷前進。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19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這是描述兒時與保姆長媽媽相處的故事。魯迅先生寫出的是一個“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的長媽媽。也寫了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這篇文章主要圍繞着《山海經》,寫我對長媽媽的感情變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最後我對她又有了新的敬意,是因爲她給我買了《山海經》。

這篇文章一共講了七個小故事:一、我誤認爲長媽媽謀死寵物隱鼠。二、長媽媽睡成一個“大”字。三、教我許多煩人的事情。四、新年說恭喜,吃福橘。五、長媽媽有點搬弄是非。六、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讓我有了空前的敬意。七、長媽媽給我買回《山海經》。

文章不同的稱呼代表了長媽媽不同的地位,以及作者對她的不同的感“阿長”稱呼更爲合理。而作者寫這篇文章是以四十六歲,以現在的年齡來寫,用阿長更合適,同時“阿”字帶有親暱的語氣。

對於《山海經》這一部分,一個農村婦女,目不識丁,但是又和艱澀難懂的《山海經》聯繫起來,這不禁讓人心生疑惑,迫切的想要到文章中去尋找這二者之間的聯繫。而長媽媽用自己的血汗錢爲“我”買來了《山海經》,更能體現出阿長對我的關愛。

這篇文章很好的寫出了長媽媽是一個處於社會底層的普通勞動婦女,她身上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心、真誠、善良,也沿襲了封建文化的糟粕——粗野、庸俗、愚昧。但不論怎樣,她對作者魯迅的關愛是我們能感受到的,而魯迅也在文章中寄託了對她的思念。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20

抱着應付公事的心態,毫不情願的拿起了這本早被我遺忘到九霄雲外的《簡愛》,不得不承認,我讀書的態度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跌宕起伏,我被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住了,當小簡愛被斥罵的時候,我不禁對這位被命運捉弄的孩子報以同情的眼光,或者在她的眼中,這所謂的同情是對她的蔑視,她不需要,童年的悲慘遭遇讓她反感,也會讓他感到痛恨。

或者是海倫和譚波兒小姐的出現,讓她學會了改變,但在閒暇之餘,我們不得不感慨當時社會的無情與冷漠。伴着簡愛的每一次的化險爲夷,我不禁爲她歡呼,當他勇敢拒絕聖約翰的求婚而堅持自己的真愛時,我被她的選擇所感動,當她去照顧已經殘疾的羅切斯特的時候,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心靈的震撼。

每一段的經歷更重要的還是寫出了一個青春少女的情感糾葛和心路歷程,她的心靈矛盾和內心衝突,她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憧憬和追求,將女主人公的熱情奔放,藐視習俗,追求解放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從簡愛的身上,不得不對今天的生活報以慶幸,相比較而言,我們所缺少的不都在簡愛的身上體現出來了嗎,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生活中,簡愛的任何一點都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是當今社會的典範。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21

在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離人們越來越遠,聖賢與經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於丹教授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工作的專心執著,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如果你因爲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給予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價值取向。

平時,總喜歡看一些純文類的書籍、目的也是想淨化自己的心靈,盪滌內心的浮躁,但這種借之外力的注意力轉移較之於自內而外的因“三省吾身”而泰然自若的從容實則“其遠差矣。”能將一部《論語》經典講得深入淺出,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造詣。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祕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論語心得讀後感五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有很多困惑,論語“爲人處世”的三種態度給我們提供了正確方法,用你我的公正,用你我的率直,用你我的耿介,用你我的磊落,用我們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對一切。還有就是要懷着樂觀和積極的心態,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快樂的心陽光般輻射着他人,讓身邊的人一樣快樂着。

于丹所談的“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個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書中有一段對於理想與現實關係的分析,很是經典。神於天,聖於地。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於現實世界很多的規則和障礙;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進行自己行爲的拓展,也如論語中所講,一個人:“心中有眼中就有”,一天充足的陽光、一杯熱氣騰騰的茶,這些表面看來或許毫無價值的東西,就是我爲自己設定的關於理想的那個淡定的起點。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于丹在講論語時,談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確的標準,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

友善柔、友便妄,損矣。爲人正直,坦蕩剛正,頂天立地的朋友,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他可以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一種果斷,這是一種好朋友;寬容的朋友,當我們不小心犯了過錯或者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時候,有時候過分的苛責還有一種批評,都不如寬容的力量來得恆久。更容易讓我們從內心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學識淵博的朋友,當你在這個社會上感到猶豫彷徨有所躊躇的時候,可以幫助自己做出選擇。偏闢、善柔、便妄三種壞朋友,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需要理智判斷的時候,他卻先自盲目下定了結論,造成永遠無法挽回的後果。優柔寡斷的朋友往往會干擾了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猶豫不決錯失良機。而那種不擇手段來謀取個人利益的小人,往往會讓你我付出慘痛的代價。交什麼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于丹論語心得》,不正是這樣一位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嗎?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22

今天,我看完了《裝在口袋裏的爸爸》這本書,我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簡直太精彩了!我真佩服作家楊鵬叔叔野馬般的想象力!

主人公楊歌的爸爸居然有預測未來的本事!也許,你們不相信——他是個拇指大的小人!楊歌的爸爸原來是個五大三粗的大高個,可只要被楊歌的媽媽罵一次,就縮小一點。結果,罵了一百八十遍,就只有一寸高了,所以就只能裝在楊歌的口袋裏,成了裝在口袋裏的爸爸,當然也成了楊歌的學習監督員了。

我最喜歡的兩篇是《預測考試題》和《媽媽的第一桶金》。

《預測考試題》講的是星期一“冷麪殺手”(數學老師)要小測,楊歌很害怕。他說:“爸爸,你真的什麼都能預測嗎?”楊歌爸飛快地點頭:“那當然,不信你試試!”楊歌裝作漫不經心地說:“嗯,預言什麼好呢?對了爸爸,明天數學要小測,老師要出十道題,預測考試題這種事情你行嗎?”楊歌爸拍拍胸脯:“肯定行!”楊歌爸刷刷刷地在楊歌的本子上不停地寫,楊歌一直樂。楊歌爸突然把筆一推說:“考試不能作弊呀!”楊歌說:“爸爸,你放心,我不會因爲你預測不出來就說你不是好爸爸!”“誰說我預測不出來?”“哎呀,差點中了激將法!”我覺得楊歌爸早就中了楊歌的激將法,對楊歌來說八道題也就夠了。

楊歌參考了很多書,花了三個多小時才把題目都做出來。考試時,楊歌很快就完成了八道題,最後兩道題就簡單地做了幾步。結果,楊歌竟然考了80分(一道題10分)!

回到家,楊歌高興地把楊歌爸捧在手心,楊歌爸也樂得手舞足蹈,共同慶祝。我多麼希望我的爸爸也能預測未來呀!我也會請他幫我預測考試題,讓我每次考試都得滿分。可是,據我所知,我爸肯定是不同意的,我這叫癡心妄想!

《媽媽的第一桶金》講的是楊歌的媽媽花__元買了股票。爸爸勸她不要投資股票,說後天股票就要全面跌價。他媽媽瞪了他爸一眼,說:“你懂什麼?”可他爸爸的預言果真靈,媽媽的第一桶金不但沒挖到,反而__元全虧了,傷心地流淚。爸爸安慰她說:“現在,股票跌到地板價了!可大家沒想到的是地板下還有地窖,地窖下面還有地獄,大家更沒想到的是,地獄還有十八層!”哈哈,楊歌爸還真幽默!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大家有沒有動心了?你是不是也想有一個這樣的神仙爸爸呢?你是想讓他替你預測彩票呢,還是替你預測股票,或者預測考試題呢……那就來讀一讀這本書吧。它會讓你異想天開,快樂無窮!

《靜悄悄的革命》讀後感 篇23

富春江裏江水滔滔不絕,我手中捧着一本《史記》,細細品味,感慨萬千……

讀着《史記》,我彷彿回到了那個羣雄逐鹿的年代,回到了那個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我看到了那個頂天立地,身殘志堅的司馬遷,看到了一諾千金的男兒形像。司馬遷用了整整18年的時間,在他60歲時,終於完成了父親司馬談的遺願,寫好了一篇52萬字的史家鉅作———《史記》。

魯迅先生稱讚《史記》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對我們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有着不可磨滅的作用。它就像一個華麗的舞臺,君王、英雄、謀士、刺客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斷上臺,爲我們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絕倫的故事。

我喜歡的英雄是項羽和勾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臥薪嚐膽。

我欣賞的刺客是專諸、聶政、還有荊軻等人,對君王赤膽忠心,一心爲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更有那後來身中八劍卻仍然一心想着太子丹,這就是他們赤膽忠心的表現。

我印象最深的謀士是韓信,從小忍辱負重,念念不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在他的第一場戰役裏,就以成功告終。他的一生中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四面楚歌等戰役,無一失敗。關於韓信的一生有一副極佳的對聯:“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前半句講的是蕭何和韓信的故事,蕭何是韓信一生中的貴人,也可以說斷送了韓信的的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後半句中的兩婦人,講的是漂母和呂后:漂母就是韓信小時候,給他一飯之恩的老婆婆,呂后就是劉邦的妻子,後來殺害了韓信……

讀了《史記》我敬孔子,畏霸王,頌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紂王,悲韓信,憐李廣。從中我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