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學習心得(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9W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向影響着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就應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下對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以前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後隨着生活閱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道德經學習心得(精選23篇)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好處。其實,我們很多常說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於《道德經》,如無爲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十分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後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爲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此刻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爲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說事物產生之後,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並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爲它的本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麼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耐和剋制,需要韜光養晦、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爲柔弱,它才蘊含着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也有很多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爲有柔弱的格,處處留意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爲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臥薪嚐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後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衝動之下拔劍,之後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後叱吒風雲,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此刻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向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藉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並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於爲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爲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爲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於爲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於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爲進,成爲最後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能夠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保存你的實力,臥薪嚐膽,以柔克剛,在適宜的時候主動作爲,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2

本週自己學習了6—10章,每章內容從三個方面:第一,處世空明拳(做人的基本道德);第二,職場易筋經(職業生涯中的道德思想);第三,商海逍遙遊(社會道德理論),從這5章學習感受到,書中的道德知識,很深奧但又易懂,從我們的生活中的一個個案例爲我們講述了,這些無時無刻不存滲透在我們的人生,職場和社會的道德現象,下面就是自己結合工作總結的心得:

1、耐心等待成功機會的到來——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樹立自己的目標,同時自己目標達成中出現的出問題及時總結,分析。有個目標纔有了方向,人才會有動力,有幹勁,同時對自己的工作目標進行分解,在目標達成的過程出現問題,及時進行修正。就像我們的利潤目標設定,我們採購業務工作的一切的一切都圍繞這個目標展開,月目標設定了,但是在做的過程中,發現目標設定的不合理,那麼我們就靜下心來思考,影響自己對行情分析的那些因素沒有考慮到,到貨控制及其他客觀因素影響了,及時糾偏。例如:10月蛋白蛋白粉的利潤目標設定,自己也是剛接手業務,當時只按照10月後期的行情走勢及庫存情況,採購計劃及用量變化等等因素,設定利潤目標,通過深入的學習,發現公司所使用的蛋白粉是55%的,而自己是按照60%蛋白覈算的利潤目標,沒有將60%蛋白粉摺合成55%的蛋白粉,所以設定的利潤目標一定是錯誤的。

2、有時候慢就是一種快——慢是一種調查,一種回顧,一種總結,是對業務的仔細研磨,仔細審視。人常說"慢功出細活",作爲採購人員,我們所謂的慢就是細心,認真。記得在今年年初,我給寧夏的一位玉米客戶,做到貨質量反饋,由於自己的一時粗心,將扣款項目數據羅列錯誤,導致客戶對扣款不滿意,客戶大發雷霆,自己感覺很委屈。最後自己將到到貨的反饋系統數據覈對最少3邊,分析問題出在那裏,發現是自己的問題,沒有問題後,才發給客戶,一來一去弄了好幾天,本來想快,反倒,慢了許多,要是仔細一點,認真一點,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後凡是部門主管交代的或者及其他書面的材料至少檢查3邊,自己覺得完全沒有問題才能完成。

3、爲自己照亮別人的路——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交給我們立足社會和職場的基本道德知識,作爲採購部我們是一個整體,不管別人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做,看似你好像比別人下班晚了,乾的活多了,但是自己想想,自己學到的東西是不是比別人多了,同時幫助別人的同時,你會發現新的東西,你以前所不知道的`東西。知識水平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鍛鍊,何樂而不爲。例如:今天,劉振剛讓我幫他開一個採購單,我就學到一點,原來以爲,公司袋裝原料包裝扣重都是按照0。125kg,但是今天我開的採購單是0。12公斤扣重,同時,通過幫助別人,反思自己所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非常欠缺。

4、吃小虧佔大便宜——吃虧並非壞事,主動的盡力的去幫助別人,爲自己以後鋪平道路。供應商來了我們熱情一點,瞭解到信息可能就是真實的,在我們以後與客戶溝通中,客戶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和熱情,或許我們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效益。吃虧是什麼,吃虧是一種閱歷,吃虧是一種精神財富,知識財富,能力財富。雖然你吃虧了,但是你的能力有了,知識水平也提高了,別人幹不了的你能幹,別人不懂的你懂,機會來了,你不上誰上?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3

《道德經》是有老子所著,故又成爲老子。老子姓李,名耳,諡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國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偉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xx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道德經》分爲八十一章,分爲上下兩篇,上篇三十七章,起首爲“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人稱《道經》;下篇四十四章,起首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人稱《德經》。《道經》講述了宇宙的根本,到處了天地萬物變化的玄機,講述了陰陽變幻的微妙;《德經》講述處世的方略,到處了人事的進退之術,包含了長生久世之道。“道”是人類的自然觀和世界觀,必須要順應宇宙的客觀條件,合乎自然規律地生存。只有愛護宇宙並且與大自然融爲一體,人類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一旦我們破壞了大自然,違背了大自然的規律,那麼我們必須會遭到殘酷的報應和懲罰,甚至會帶來滅頂之災。“德”是人類的人生觀和社會觀,還是要求人類順其自然地與人共處,合乎社會規律地生存。只有返璞歸真地復歸於嬰兒般的自然純真狀態,統治者卑謙若谷,民衆爲而不爭,然後社會才能正常發展。

讀《道德經》給我的感悟頗深,讀之前我時常感慨“學業未成,事業未定;名不遠揚,家不成立;待吾處者,煩勞甚憂。君子存,必,譽響四方,功成名就,流傳千古!”那裏表達的更是一種壯志未酬,追名逐利,重利輕別離的情懷!讀完《道德經》之後,我的'感慨有所改變“求學在外,憶往事南尋,雖爲堂堂君子,難免痛苦流淚,欲拭無巾;久居在外,怎不叫人壞鄉!憶親人之語,無一不催人淚下;懷鄉之山水,無一不觸動心絃;念友人之助,無一不深爲感動。”那裏更多表現的是回到人最本質的“情”上去了!去感受那親情,友情和大自然當中的情趣所帶給人的簡單與感動。體味親情的滋潤,去欣賞久違的風景,去呼吸闊別已久的空氣!

在如今誘惑頗多煩惱也頗多的社會,我們馬不停蹄地追逐着功名利祿,我們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向生活索取,古書中的氣定神閒,寧靜致遠,淡泊名利似乎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格格不入,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們需要讀《道德經》這樣的古書來陶冶我們的情操,來洗滌我們庸俗焦灼的心靈,來寄託我們無所棲息的靈魂,來指明我們前進中的道路。他們的成果如同一面面明鏡照亮我們的面容,如同一個個烙印鐫刻在我的心中,如同一股股氣流催動我勇往直前!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4

開篇之前我以爲應該先提一個成語——紫氣東來。傳說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鬚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託,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固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辦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涵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聰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爲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理。”再比方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以爲此書有一種共同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榨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氣。確實,《道德經》一書通知我們應該怎樣豁然的看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悲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對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覺得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終身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只要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呈現了八十屢次,那麼終究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瞭解此書了,但是,他又在後幾章屢次爲道註解,即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含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爲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爲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瞭解愈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幾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屢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義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報答,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象水一樣的操行道德——無爲而無所不爲,不爭而不所不得。處衆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爲大道的高僧大儒纔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矛頭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曉得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但是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由於道是“無”。我們曉得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共同。我們並不能由於這一點兒自居,應爲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應該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方式,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要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更平整,我們的爲人處世纔會更世故。

有些人常以爲只要“有”纔是能夠被我們所應用的。但是實踐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只要經過一定的形體才幹顯現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由於“無”。上面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如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途是由於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假如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如說一個糖果盒,由於裏面是空的,能夠裝糖果,也就完成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只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假如其別人過多的觸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不過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爲宇宙,是由於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假如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在!(這裏所提到的自在,是絕對的自在)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通知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由於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理想與虛擬“有”與“無”並作的境地。只要這樣,纔可能到達相對自在,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5

每次讀《道德經》,我都會感受到最原始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讓我抵抗孤獨,孤獨,接受自己的缺陷,在絕望的時候給我信心和支持。

漫漫長夜,漫漫長路,時間真是白駒過隙,一眨步進入職場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裏,爲了彌補他們思維方式的不足,他們花了7萬多元學習金融和商業課程、情緒管理課程和企業家學徒課程;在過去的一年裏,他們在休息時間賣各種水果和堅果;作爲項目合作伙伴,他們現在正試圖成爲老闆,鍛鍊他們做項目的能力。歸根結底,我希望我能用勤奮和時間來改變我的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需要毅力、耐心和智慧。站在23歲的節口,我很高興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來彌補過去系統的漏洞。時間、地點、人和,一切都會如期到來。

每次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洗清腦海中的概念,讓我思考強與弱、好與壞之間像水一樣靈活的變化;《經》說:所以,堅強的死者,弱者的生者,是軍強的,木強的,強的.,弱的。古人說:塞翁失馬,怎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專注於讓自己快速成長。他教我看到剛畢業的我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如果我能腳踏實地地佈局,努力工作,時間最終會回報我很多。

每次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思考無爲而治的境界。直到今天,我才意識到無爲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順應天道,結合天、道、法、人的整個系統來完成。他教我站在時間和空間的兩個維度上思考我的生活,而不是我自己的情緒。比如剛畢業的自己是職場新手,23歲的時候不太可能有所作爲。所以,努力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化自己纔是王道,而不是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有企業。在選擇員工時,他通常選擇985/211名大學生。因此,他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略遜於其他同事。他在這個平臺上並不出衆,甚至不起眼,這也是對我強烈的天性和驕傲的一種磨練。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鬥累了,累了,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擺脫生活和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了最真實的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挺好的。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6

在讀書上學的時候,接觸老子《道德經》的機會並不多,相對而言,孔子的《論語》我們會更加熟悉,可能是因爲沒讀過,我比較好奇,所以選擇了它來寫我的第一篇讀書心得,而沒選《論語》。當我看到這本書第一章時,就覺得挺熟悉的,裏面的句子常被作爲電視劇的臺詞,爲人所知。看《道德經》有的地方會覺得難懂,裏面的句子很玄奧,就像在講一些深奧的大道理一樣。所以在讀的時候,我有藉助一些詞語句子的註釋,來幫我理解裏面的資料。我曾聽有人說道德經一經翻譯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經了,確實,這樣藏着老子這位偉大先賢智慧結晶的作品,裏面的資料不是用來翻譯,而是用來感悟的,你僅有用心去讀了,你纔會聽到老子想說的那些,而不是僅僅從字面上去獲得,這樣的獲微乎其微。可是如果翻譯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讀懂老子,讀懂《道德經》,這又何嘗不可

那句在電視劇裏反覆出現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是出自《道德經》的第一章,我不明白別人在看電視劇時明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看時只覺得好玄奧的句子,完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一章講的是老子他自我的哲學理念,認爲“道”生萬物,爲萬物本源。其實翻翻這本《道德經》,你會發現“道”的出現很頻繁,“道”是作爲老子哲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代表着他對宇宙人生獨特的深刻感悟和體察,對自然界,世間萬事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說,也不易輕易領會,它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曆程。

我們高中的學校有一塊石頭,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樹下,那塊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個字,是深綠色的字,與那棵大樹倒是映襯得挺好看。“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也是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電視劇裏看到過,它講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衆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當如水一般,已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卻決不易做,僅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經》裏講的道理還有很多,雖然也有些在此刻已經失去了意義,但裏面還有很多在今日仍有着重要進取的意義,仍值得我們去珍藏和學習。《道德經》教給我們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讀去體會,你會收穫很多。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後笑他自我竟然會這樣笑,最終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樣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我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爲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夠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爲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可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覓求自我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所以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我內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奈何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層次不一樣,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一樣人不一樣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爲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7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高額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當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傑作,雖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終其一生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靡不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下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越來越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辰堅持盛氣凌人、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消極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要“不妄爲”才幹更好地有所大點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合意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生活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8

《道德經》強調要尊重自然法則,順勢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規律,規律從自然而來,只有遵循自然法則,人才能有所爲。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認識。教育也是這樣,只有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順其天性,因材施教,纔有成效。《道德經》說:“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師更多地施教於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體會,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以樸素的辯證方法論來審視世界,審視人生,多次強調“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而不居”。一個人要踏踏實實做事,不求華麗的辭藻;做了一點事,不能居功自恃,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許多人犯錯誤,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遇到一點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經》以辯證思維來審視人生的`禍與福,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會遇到的各種挑戰,讀後感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經》還告訴人們,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因犯錯誤而招至禍害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知足常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禍往往出於貪婪,現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爲貪婪嗎?

《道德經》最後一章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真實可信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辭藻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認爲自己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別人爭奪。我想我們應把它作爲座右銘:不聽華麗的辭藻、美麗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9

致虛極,守靜;萬物並作,我以觀復。夫物云云,各歸根。歸根結底,靜是覆命。覆命是常事,知常是明事。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公,公是全,全是天,天是道,道是長,沒有身不殆。

這一章歷代釋義無數,但我覺得很難邊際,無法更深刻地解釋老子的思想道德經典。我從道教修養的根本出發,得出以下新論:

本章的重點是致虛極,守靜,全文以此展開,不理解致虛極,守靜老子從道家修煉返觀內照的境界,引申了對世界常道的解釋。首先,虛和靜既對立又統一,是一種狀態,你有我,我有你。虛爲空,體驗爲散發狀;靜爲靜,呈收斂狀。致的意思可以從虛其心中體會到。道教修身養性的過程從虛其心開始,虛到四肢的骨骼,而四肢的骨骼是空的,沒有時空和地域的.限制,沒有前進,沒有真空。它可以裝滿房子、天地和宇宙,但今天是古老的。過程或潛移或發散,以至於沒有我,沒有世界。這個極是無極,或者是八極,或者是宇宙的洪荒。

安靜的過程始於守護,守護的人,保持一致,讓思想安靜,從時間、空間和外部空間收斂到自己的一點,達到一定的衡量、穩定、確定的境界。這種確定性是確定的,非常小,或像針尖,沒有間隙像什麼都沒有。

於是,老子方有萬物並作,我以觀復。夫物雲芸,各歸其根。”的感慨。本文的點題是復和歸根。虛與靜是道家修身必備的雙手,如陰陽、有無既對立又統一。虛到極無,靜到有。虛爲展開,極其空靈爲作;靜是迴歸,回到現在,是復,靜到確定迴歸原本是歸根。從養性功夫的角度來說,虛靜的過程就像佛家心的起滅過程,虛爲心,靜爲心,有沒有相生,有你我之佛的原則。

本章後節是老子從修身的虛靜感悟中對天道和人道常理的延伸分析,萬變不離。這纔是道的真諦!

因此,我獨自稱讚清朝的宋常星說:創造它的極端,真空就像虛擬,虛擬到虛擬的極端:一心一意,保持沉默,沉默,虛擬是豐富的,安靜到安靜。然而,所有的解釋都不夠詳細,只能從自我修養的經驗和角度來理解和感知,認爲老子的思想沒有慾望,其意義應該從原來的理解開始,而不是根據時代的思維進行論證。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0

《道德經》強調要尊重自然法則,順勢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規律,規律從自然而來,只有遵循自然法則,人才能有所爲。違背了自然規律,必然會受到懲罰。工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到今天才被大家認識。教育也是這樣,只有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兒童成長的規律,順其天性,因材施教,纔有成效。《道德經》說:“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教育不是教師更多地施教於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己體會,收益會更大。

《道德經》以樸素的辯證方法論來審視世界,審視人生,多次強調“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而不居”。一個人要踏踏實實做事,不求華麗的辭藻;做了一點事,不能居功自恃,應該謙虛謹慎,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自己是最不容易的事,所以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許多人犯錯誤,往往是因爲缺乏自知之明,有了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遇到一點挫折就失去信心。

《道德經》以辯證思維來審視人生的禍與福,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人要居安思危,順利的時候要想到會遇到的各種挑戰,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想到前途的光明。《道德經》還告訴人們,有一點是可以避免因犯錯誤而招至禍害的,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知足常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禍往往出於貪婪,現在的高官也好,小官也好,不都是因爲貪婪嗎?

《道德經》最後一章講:“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真實可信的話不華麗,華麗的辭藻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一定善良;真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認爲自己什麼都懂的人,其實不一定有知識;自然法則是讓萬物受益,而不傷害;高尚的人的準則是默默工作,而不去跟別人爭奪。我想我們應把它作爲座右銘:不聽華麗的辭藻、美麗的奉承;不炫耀自己,努力學習;認真工作,謙虛謹慎,爲人民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1

《道德經》這本由老子著作的經文短短五千餘字,便道盡了世間種種。其內涵豐富,語言簡練,包含了很多對於人生,對於人的自身修養的看法。人們便是窮盡一生,也難以完全悟透其中真意。

當然,《道德經》其中蘊含的道理並沒有那麼簡單,現實中的對於《道德經》中的看法,是用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的。哲學是人類理性的巔峯,是智慧的結晶。用這樣的思維來解釋《道德經》雖然沒錯,但是解釋的卻不夠全面。人類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單純的去用理性的思維而忽略感性的思維,這在出發點上就出現了偏差。當然理性與感性的結合並不是說說就能達到的,這需要的是掌握一個巧妙地平行點,讓理性與感性在一個狀態下達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道德經》是著作於中國的春秋時代,那個時期正是對於人自身的探索時期。所以說註解《道德經》中宇宙觀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所以說《道德經》是研究人本身的一部經文。在中國古老的傳說裏,有仙神之說。他們隱於名山之中,遊離紅塵之外,可長生,可不老。只是有一顆大自在之心,與世俗裏追尋大自在、大逍遙。這些傳說在現實的人來看合適荒謬,但是在中國古老的歷史裏,這些傳說能夠經久不衰,且不斷的有人追尋着,這本身就值得思量,或許有人說是心理作用的體現,但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用能夠持續幾千年。這其中或許有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仙神也不一定真的不存在,沒有見過就不要否定一件事,時至如今我們都無法證明傳說的真假,那就不要忙於否定。

在道教幾千年的發展來看,《道德經》一直都是其至高無上之聖典,無數隱士,道士參悟其中,不能自拔。那麼《道德經》到底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可以追尋原點。隱士、道士追求的是天道,他們是修行的。那麼《道德經》是否就是指導人如何修煉的法門呢?這有待商討,但並非毫無道理,這是有一定根據的。姑且這樣看待,會發現經文裏許多不顯得語句,能夠講得通。

有科學家提出人體內存在的隱藏潛力是無比驚人的,但遺憾的是人們並不知道該如何激發這些潛力,這些隱藏的潛力也就這樣,基本上不會有被激起的一天。但是事情並非絕對,這個世上是有教人如何開啓潛力的法門。那就是《道德經》,這一部經文就是教人如何開發潛力的,是教人如何溝通宇宙,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思想之一是“不爭”,當然這其中體現了很多不同的'意味,“不爭”是不與天爭、不與人爭、不與己爭。使自己永遠保持一個和諧的狀態,以此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這就是不爭,不爭也有不刻意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的追求一種狀態,這隻會適得其反,要順其自然,一切看緣分而定。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或許你本不應該得到,但你強行得到,一時間你會得意。但你總會失去你得到的,並且是加倍的失去。凡是種種,自有定數,人怎可逆勢而行。

《道德經》中所體現的另一種思想就是“不要強盛”。春,是最有生機的季節,萬物萌發,一切皆處於細微間,並不強勢。而夏,是生機最強的季節,萬物生之巔峯,無可比擬。細究兩個季節,春雖不強勢,卻生機勃勃,一切生靈皆在生長,有無限之可能,反觀夏雖然強勢,有最強的生機,但不久之後就要走向衰敗。所以說盛極必衰,這在人類世界也是說得通的,不要追尋更強的狀態,這樣只會自取滅亡,而是要保持一種並不算太強盛的狀態,這樣下去人類纔會得到長久的發展,纔不會滅亡。

人生中有很多真諦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修行,以一顆平常之心於紅塵之中,便是修行,是修心。無所謂成果,只是一種心態,是傳說中的心如止水。不爭是爲爭,不求是爲求。讓我們在這紅塵中,修身修己。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2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萬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物生長起來。因此,萬物沒有不尊敬道而重視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敬,德之所以受到重視,就在於它不加干涉而順其自然。所以,道生成了萬物,德養育了萬物;使萬物生長髮育,使萬物成熟結果,使萬物得到撫養和保護。(它)產生了萬物卻不據爲已有,養育了萬物卻不自恃其功,導引了萬物而不做萬物的主宰。這纔是極大極深遠的“德”啊。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或字諡伯陽,出生於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爲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老子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爲而治、不言之教、物極必反之理。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著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大道生成了萬物,但是不把萬物據爲已有;撫育了萬物,但是不自恃有功;引導了萬物,但是不強加干涉,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大道深厚無私,是人類行事的楷模。人們追求禮尚往來,並以此作爲我們行動的指南,這其實是不合乎大道的,也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大道遵循自然,無慾無求,即便在付出的時候也從沒想過要得到回報。大道沒有分別之心,所以也就沒有付出和回報的分別了。當大道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回報的時候,它也不會感到煩惱和怨恨。人類卻不同,一旦我們的付出多於回報,或是慾望得不到滿足時,我們就會感到煩惱和怨恨,有的`人甚至還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來,這樣不但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無法躲避別人有意或無意的傷害。如果我們因爲怨恨曾傷害過我們的一個人而怨恨起整個社會來,就會變得憤世嫉俗、心胸狹窄起來。以充滿仇恨的眼睛看社會,勢必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誰能保證從未傷害過人呢?既然我們也曾傷害過別人,又怎能奢望不被別人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呢?因此,當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劃等號時,就一定要冷靜地看待得與失,不要因爲得不到足夠的回報而心生怨恨。老子在這一章中,闡述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的思想,這一處世哲學充滿了智慧,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有益的教導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3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爲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爲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爲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爲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爲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爲,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爲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爲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聖人不爲大,故能成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爲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爲其易,爲其細,爲其小,不爲其難,不爲其大,不爲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4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爲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爲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們共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爲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爲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爲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爲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爲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爲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爲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爲無爲,無不爲,騁至柔,克至堅,習水,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纔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5

“無,名天地之始”

生命從何而來?父精母卵都是沒有“生命的東西”,就像是我們身上的任何一個細胞一樣,即使它們有其特殊性,兩相結合,也只能形成一個有特殊性的東西。比如泥與火結合,形成了陶,形態質地變了,本質還是沒變,依舊是無生命體。那從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到一個嬰兒,生命從何而來?

生命又是什麼?如果生命是健康肉體的組合,那如果有健康的各個器官,由科學家將之天衣無縫地組合起來,這樣的“人”會有生命嗎?如果有,那我們討論“精神”,“靈魂”還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那肉體枯滅後,靈魂也會消亡嗎?若靈魂永存,那它們會去哪裏?

“名可名,非常名”

語言和名相不可執着,我認爲有其一定的科學性。聖人之言論,於其時代,於其生活背景可行。但不論是自然還是社會,或者每一個個體,都在變。譬如孔子重視“禮”,是因爲週末年人心不古,道德有悖,而《紅樓夢》中,在一個“家教甚嚴”的大家族要遵死禮,就是對年輕人自由思想的扼殺,魯迅反傳統文化,是外國的.堅船利炮脅迫中國人不得不直面戰爭,直面生存困境,在活下去都如此艱難的戰爭時代,要普通百姓都知禮談樂是天方夜譚。而在現世,經濟科技網絡發展,人有了錢想要更有錢,無止盡地追逐美,物質,權力,這於自然規律是相悖的。

世間凡種.種,都盛極必衰,人的物慾若不加以節制,必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妨害思想或精神。所以現代說要復興國學,因爲國學裏有一種中庸之道,對自然有一種敬畏之心。譬如嚴冬熬過必會開春,自然延續了千萬年的法則,人也應該遵守。所以“知道”後,人應該採取一種平和的生活方式,在平和的一天又一天中去探求宇宙生命的真諦。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就如我第一個問題,世上還有許多的問題不可答者,現實中似乎沒有線索,因此要從“無”中尋。而“無”玄之又玄,因此我們要從“有”中細察端倪。事物的發也有道,那其生亦有道,正所謂“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道而一”,因此“無”也可觀也。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6

說起“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紫氣東來”,也偶爾試着去理解“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裏所透露出的哲學。《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都彰顯出經典。我不是個好學生,雖然老師爲我們進行了很深的講解,但是這其中的“玄之又玄”,讓我望“道”興嘆。此書中涵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養生之道等等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味。

我最喜歡的文豪魯迅先生說的:“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南懷瑾南老曾說:“佛爲心,道爲骨,儒爲表,大度看世界。”體現出了道法自然爲風骨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很有魅力的經典,能給疲憊的心靈帶去力量,他告訴我們應該怎樣釋然地對待人世間的種種,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鼓勵我們以一個樂觀的心態看待天下萬物。

“致虛極,守靜篤”一個“虛”字告訴我們時常要放空自己,當心無一物時,向內觀,自己的心感受到內在的光明,才能探尋事物的本質。

“上善若水”,也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個人的淺薄理解:水的運動規律最接近道了,一個人甘於處下,善利萬物而不爭、放下自己、包容別人、返璞歸真、像水一樣至陰至柔、圓潤處事,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走的更平坦才能得到長久的幸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說,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7

用智不及無知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爲,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爲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爲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爲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爲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爲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爲,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爲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爲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聖人不爲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聖人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爲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爲其易,爲其細,爲其小,不爲其難,不爲其大,不爲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心得體會3篇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8

道家弟子經常把《道德經》當經念,這本是道教徒的日常作業。而朗讀、背誦文字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的文化學習的方法之一,歷來學習四書五經都是要會背誦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道德經》也不例外,多讀能背自然對認識《道德經》有益,但讀上萬遍可以修煉成什麼我是懷疑的。當然在輕鬆自如的環境下,多讀幾遍《道德經》對身體也不會有害,如同在掌握正確的姿勢下練習書法,通過氣息的調節,臂腕指的運動,手眼神的配合,對身體會起到保健作用的。這好像練太極拳,柔中有剛,靜中有動。可如今認可這種看法的並不乏人,聽說還有教授,我就奇怪了,這些人是否已背誦《道德經》萬遍了?是否已達到什麼境界了?高壽了?是否可不食人間煙火了?可以不教書了?如不是,是否這種說法不靈?我可能是孤陋寡聞,我是沒有見到哪個人,即便是道長,因修煉《道德經》成了什麼了。(神話故事和金庸武俠小說裏有,可那是虛構的。)我覺得任何事物都不要神化了,走到“心誠則靈”“的分兒上就不是科學了,科學是要讓事實證明的。 ­

在學習目的明確後,邊看書邊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完全信書則被書拖着走,進入迷信的境地。在通讀幾遍某個版本的《道德經》後,可再找來另一個版本作比較的學習,看看其中那個講的有道理。如只讀《道德經》的原文,對時下的年輕人和古漢語欠缺的人來說是較困難的。在這學習的過程中,還要不時地對一些章句進行反思,這既可加深對章句的理解,也可找出一些人超乎老子本義的判斷,這就是獨立思考。但這個獨立思考要思之有理,考之有據,要結合老子的身世和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去思考,不能拋棄歷史事實任憑自己隨意的想象,盡情地發揮,甚至武斷地結合眼下的社會去解讀老子。如把老子的“不出戶,知天下”說成是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知道有網絡了,豈不笑話!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經》,可以有上千種解釋,但老子只有一個,老子就是老子,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太上老君那個神。

另外,對大多數學習《道德經》的人來說,不必拘泥原文的某個字,因爲《道德經》版本成百上千,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的原版。20xx多年來歷經歷代多人的傳抄、編輯,在文字上出現差異是很正常的。校正、釐定這些版本應是專家學者的事,歷代不少專家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再出土新的《道德經》版本,再重複做這些考證,似無太大的現實意義。現在對多數學習《道德經》的人來說,讀懂原文,理解其意是主要的,不然易陷入咬文嚼字的誤區,而偏離了認識《道德經》的本意。 ­

以上只是本人簡單談談學習《道德經》的方法,不一定是全面和正確,僅供初學或想了解《道德經》的人蔘考,談不上什麼思維建議,還望得到研究老子《道德經》大家的指正­。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19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爲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爲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爲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爲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爲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適“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爲而無所不爲,不爭而不所不得。處衆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爲大道的高僧大儒纔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明白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適“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爲道是“無”。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並不能因爲這一點兒自居,應爲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就應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就應學習道和水的柔,僅有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更平坦,我們的爲人處世纔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爲僅有“有”纔是能夠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僅有透過必須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爲“無”。上方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爲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說一個帖盒,因爲裏面是空的,能夠裝帖,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僅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可是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爲宇宙,是因爲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那裏所提到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因爲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

有”與“無”並作的境界。僅有這樣,纔可能到達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貌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爲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爲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爲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爲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爲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爲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爲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爲無爲,無不爲,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纔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20

最近的傳聞,傳統文化將進入中國小課堂。對於四書五經作爲選修課或必修課以什麼方式進行教學,大家有爭議,但一致的看法是讀典籍利大於弊。

馬雲特別推崇傳統優秀文化,他常讀的是《道德經》。他的工作包裏總要放幾本書,其他書換得快,唯獨一本書一直不換,那就是不帶註解的最薄的《道德經》。

馬雲讀《道德經》,不喜歡看別人的註解,而是自己讀自己悟。

他讀經悟出了真正的完美。20__年冬奧會開幕式點火儀式,其中一根“冰柱”沒有升起,在全球一片罵聲中,組委會想了一個糾錯方法,讓小丑上臺“修”冰柱,既挽救了失誤,又加了一個小丑表演內容。馬雲看了說:“我突然明白了老子說的‘大盈若缺’的含義了。如果開幕式沒有發生意外,表面上看是完美,但誰會記住這次儀式呢?”他又說:“世上很多事,其實都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事物總會有缺,但恰好這缺可以陪襯這完美。”

馬雲讀經讀出了智慧。馬雲說:“從哲學理論的角度講,創新是無止境的,只是難易的區別罷了。”有一回有人問馬雲:“銀行建立和發展已經這麼多年了,該創新的銀行都創新了,我們真的還能創新嗎?”馬雲回答說:“音符只有7個,而音樂家有千千萬,你懷疑過他們還能寫出新歌嗎?”

馬雲讀經讀出了明理。馬雲常說,運氣是實力的一部分。他解釋說:假如有一天淘寶網的總裁和副總裁以及所有的高管同時離職,對於一個想晉職的人來說,是夠有機會的了吧,但運氣仍不會降到沒實力的人身上。

馬雲讀《道德經》,讀出了他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讀出了他自己的哲學思維和行爲方式。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2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信者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信,真實不虛假。真實的話不一定好聽,好聽的話不一定真實。言語用來表達對事物的真實認知,它的根本在於表達意,在於是否語意清晰、表達準確。言語必自於誠,誠者,發自於心,不欺人,不欺己。如果刻意追求言語的動聽,必然會忽略言語的實質,歪曲言語所表達的內涵。說出沒有實質內容的話,即便再說得動聽,無非是取悅他人、有所企圖罷了。孔子說“巧言令色鮮于仁。”說話要以事實爲根本,簡約清楚,如果只是爲了讓別人喜歡聽,從而對言語多重包裝,那話語的真實性就值得質疑。

善,做事合乎道就是善。辯,爭論是非或真假,指有口才,善言辭。同辨。做事合乎道的人不會總倚仗着自己的口才,說服別人,和人爭執高低,更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相反,那些總喜歡和人辯論是非真假的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和角度,固執己見,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他們看不到事物的整體統一性,總想在話語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樣的人反而不會因循着道做事。

把萬物割裂看待,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的位置不同,摸到的大象部位不同,如果不從整體上來把握大象,大家七嘴八舌來爭辯,永遠不知道真正的大象是什麼樣子。還有一點,“上士聞道,勤而行之。”道不是說給別人聽,更不是用來和別人爭辯的,而是要實踐,要因循着道把事情做好。

知,是“智”的本字,明智,指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不刻意追求博學多才,刻意表現自己學問廣博的人一定不是智者。“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做事因循着道,不刻意妄爲就是無爲,摒棄個人的意志和私慾,遵從道的法則去做事就是爲道日損,把握道,一以貫之,就是知。也就是說判斷是不是真正的知,標準並不是博學與否,而是認知道,把握道去做事。博指現象層面,道是本質層面,對現象世界懂得再多,而不知道背後的規律和法則,終究成不了智者。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聖人不積藏任何東西,盡己所能幫助別人達成目標,反而更覺充實、富有;盡己所有給予別人,反而自己的東西會日益增多。這正是聖人的價值觀與行爲準則。“孰能奉有餘而利天下?唯道者。”這句話重在說明聖人對”損有餘而利不足”這一道的法則的踐行。

《莊子.天道》中說:“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大白話就是:天道運行不止,正是因爲不積藏任何東西,所以能成就萬物;帝王之道就在於不爲個人私慾而私藏智慧和財物,所以能使天下歸心,人心所向。用聖人之道治理天下,不爲自己積蓄財物,四海之內,萬民歸心。

聖人無私,成就天下百姓爲己任,所以才能受到天下人的擁戴,這就是“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的道理。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天道創生化育萬物,利於萬物,卻“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所以不會對萬物有任何妨害。聖人因循着道的法則去做事,超越於名利和私慾,從不會居功自傲、逐名追利。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22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學習心得 篇23

呂祖說這章的主旨是用默,我覺得以今天的話用虛更貼切。天地滋養萬物沒有痕跡,恩澤佈於萬物,而無施仁之心,萬物得天之太和,故生之育之,長之成之,此天地仁也,天地不仁是天地仁大矣!以萬物爲芻狗,是說天地只看重萬物本質無形的炁,對錶面的形態無所謂,用過就扔。芻狗是祭祀的草扎狗,祭祀完了就丟掉。百姓指身體,聖人把人體也看做表面的,他的生老病死壞都如過眼煙雲,只有器背後的炁纔是有意義的,是炁的存在誕生了萬物與人體,而炁是不生不滅的虛態物質,是令天地長生的,像一個大風箱一樣,雖然是虛和空,但是越用虛就越有炁,人類何不效法天地用虛用空,獲得長生的無盡之炁。練過太極的人都能體會宇宙之太極炁和人體太極同頻共振的感受,人體從勢動到炁動,太極拳是編好的套路,太極內功不知道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完全跟着炁走。奇經八脈、外丹脈等在炁動中打通。胎息調動真元之炁,必須打通中脈。

守中就是守中空。守是神守,神是火;守的是炁,炁是水,水火既濟。人體腦部上丹田、胸部中丹田、腹部下丹田都是中空的,而腹部在人體又是中部。胎息從守丹田入手,人初生時肚臍和母體相聯,下丹田正在臍內,丹田這一孔穴在人體中具有特別的意義,爲煉丹起火得鉛的要竅。歷代丹家皆以“凝神入炁穴”爲修煉要訣,將頭部祖竅所聚之光引入丹田,在這裏內視凝神、積精累氣。中丹田叫黃庭中宮。丹家以雙目中間祖竅爲“性戶”,修性之地;以兩腎中間的“命門”,爲修命之地。肚臍命門前後連線,是人的先天壽命線。這兩個點中間之空,“腎間動氣”,爲胎息起始之地。

天地是個大風箱,人體是個小風箱,人學習天地啓動自己的風箱,拉出真炁,就向長生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胎息功法之要訣,關鍵之處在於激起腹部之橐籥,抑止胸腔之呼吸,緩緩進入胎息。近代仙學大家陳櫻寧先生佩服的一位清代內丹家黃元吉的著作,真是難得的上上之作,簡單實在,幾乎是一看就會,他在《樂育堂語錄》真火凡火章中說:“修行人以無形之真火爲用,而外面呼吸有形之火非謂全然不用,不過如鐵匠之風扇吹噓於外,周遭包裹,以衛中間神息而已。” 胡浮琛先生說“胎”是聖胎,聖胎爲元神所結;“息”是真息,真息即命蒂,命蒂乃元氣所結,至呼吸不出不入之時自得。“胎”字是講定神於胎中,不動不搖,如嬰兒之處母腹。“息”字是講伏氣爲息,綿綿密密,幽幽微微,粗氣滅絕,如胞胎中之嬰兒,不以鼻口呼吸。

胎息是內丹煉己功,修意識心,轉化陰我,這段功夫就是兩個字死念。呂祖說:修行者,己功甚難,先在煉心死念,故說初禪一念住,二息住,三脈住,四命住。念死方了己功,念死精可固,氣可全,神可安,默默內守,活活死的,方是心死神活。此地位,一團赤子之心,全見天然面目,不雜半毫情慾之私,方是人事盡。如今人說修行,縱然遇真仙至人,親授口訣,若不苦下己工,也是畫餅充飢,何益?人能下決烈了己工,縱是根淺緣薄,久自得遇大道了手。

煉胎息的重點還在於止念,息者,自心也。自心爲“息”,心一動,而即有氣,氣本心之化也。吾人念至速,霎頃一妄念,即一呼吸應之。故內呼吸與外呼吸,如聲響之相隨,一日有幾萬息,即有幾萬妄念。神明漏盡,如木槁灰死矣。精氣就是被這無數的忘念耗散掉的,惟有心息相依可以止念止息,呂祖說用回光調息法:一是目光,一是耳光。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耳光者,內日月交精也。然精即光之凝定處,同出而異名也。故聰明總一靈光而已。

呂祖在《太乙金華宗旨》(《新編呂洞賓丹道全書》上卷)第四章回光調息中描述說,聽息如雞能抱卵心常聽,雞孵蛋時常側耳傾聽的樣子,不是用耳朵聽,而是凝神關注蛋殼裏面,神之所注,未嘗少間,即暖氣亦晝夜無間,而神活矣。神活着,由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活矣。死心非枯槁之謂,乃專一不二之謂也。息之出入,不可使耳聞,聽惟聽其無聲也。一有聲,便粗浮而不入細,即耐心輕輕微微些,愈放愈微,愈微愈靜,久之,忽然微者遽斷,此則真息現前,而心體可識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