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5.59K

民政,是主管民間社會事務的行政部門,一般包括婚姻登記、救災救濟、優撫安置、擁政愛民、區劃地名、老齡工作、低保、福利、慈善、殯葬、救助等。民政工作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最原始、最古老的國家行政管理工作。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僅供參考。

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
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一):

同志們:

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向大家通報20xx年全省民政工作的總體情況,提出做好20xx年全省民政工作的意見。

一、20xx年我省民政工作的總體情況

20xx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民政部的指導支持下,全省民政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一是圓滿完成了任務。省“十件民生實事”民政事項達標任務全面完成,全省城鄉低保補差、農村五保供養、孤兒養育水平均進入全國前列,醫療救助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全省縣(市、區)全部開展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97%的敬老院完成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牽頭辦理了胡春華書記督辦的“關於加強我省基層治理工作”系列提案。順利完成了第六屆村委會、第五屆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有序推進,全省共登記成立社會組織46835個,比上年度增加13.6%,基本形成了門類齊全、層次不同、覆蓋廣泛的社會組織格局。紮實開展各項災害應急救助工作,有效應對“威馬遜”超強颱風襲擊,全年全省4711戶因災“全倒戶”完成重建工作,切實保障受災羣衆基本生活。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不斷提高,組織開展首個“烈士紀念日”活動,按時限完成軍休幹部接收安置任務,開展“雙擁在基層”活動,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我省上報的廣州、茂名、雲浮、陽江4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二是打造了一批亮點。民政部開展20xx年民政重點工作綜合評估,我省再獲優秀省份殊榮。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方式和手段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全省所有鄉鎮(街道)的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社會救助服務窗口共計1585個,具有廣東特色的核對機制基本建成,得到民政部充分肯定。社工人才及服務機構日益壯大,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人數累計達到3.2萬,民辦社工服務機構780餘家,均佔全國五分之一,慈善志願服務深入推進,響應民政部號召組織社工參與雲南魯甸災害救援成效顯著。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取消了全省性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設立、變更和註銷登記的備案項目,社會組織公共服務信息平臺試行運營,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率先完成。落實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補貼,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得到了民政部的肯定。全年全省銷售福利彩票206.8億元,成爲中國福利彩票發行史上首個單省銷量突破200億元的省份。《廣東省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社會化發放實施意見》被民政部以“參閱文件”形式印發,在全國具有示範作用。調整全省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安置補助政策,出臺軍休職工地方性津貼補貼政策。全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迅速,醫養結合初見成效。高齡老人津貼普遍實施,“銀齡安康行動”開局良好,全省已有160多萬老年人獲得“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保障。“陽光殯葬”建設成效顯著,“殯儀館開放日”活動以及安裝視頻監控設備等做法得到民政部肯定和推廣。省廳組織開展領導幹部直接聯繫羣衆活動,赴基層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工作紮實有效。各地市民政工作也是亮點紛呈。三是增強了發展後勁。修訂了《廣東省村務公開條例》,出臺了《廣東省老年人優待辦法》、《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廣東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中長期規劃(20xx-20xx年)》、《廣東省民政查災核災工作規程》、《廣東省民政廳省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細則》等法規文件,爲規範民政事務、提升工作水平提供了指引。完成了省廳編制權力清單工作,促進了轉變政府職能。由省廳牽頭的9項改革試點和11項改革重要舉措紮實推進,爲民政事業發展提供了動力和支持。社會救助落實政府購買服務經費4805多萬元,有效解決了基層人手不足問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紮實開展,全省民政系統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整治“四風”突出問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

同時,我省民政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研究謀劃民政長遠發展,加強頂層設計還做得不夠;二是養老服務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數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三是社區公共服務站和服務平臺建設滯後;四是基層民政隊伍的素質有待提高。對此,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二、做好20xx年我省民政工作的意見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法治建設的關鍵一年。全國民政工作會議對做好今年民政工作特別是推進民政法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廣東省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意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民政部門要把加強民政法治建設作爲主線,貫穿於民政事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民政事業發展的能力,努力打造法治民政。根據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今年做好我省民政工作的總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民政部各項部署,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任務,以加強民政法治建設爲引領,以深化民政改革爲動力,加快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真抓實幹,攻堅克難,進一步推動民政事業創新發展,爲我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作出新貢獻。

着力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一是確保完成省政府“十件民生實事”涉民政事項。各地要按照省公佈的全省城鄉低保補差、農村五保供養、孤兒保障、醫療救助標準以及惠民殯葬政策要求抓好落實。今年省裏將“全面實施城鄉居民殯葬基本服務免費政策”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省財政將對經濟欠發達地區進行適當補助,各級民政部門要積極協調,將此項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確保這項民生實事落到實處。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臨時救助暫行辦法》,完善地方臨時救助配套政策,將臨時救助制度覆蓋常住人口及流動人口,在各級社會救助窗口增加臨時救助服務內容;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制度,做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和大病保險的銜接。加強救助能力建設,落實鄉鎮(街道)受理社會救助的主體責任,規範社會救助窗口受理轉辦流程。建立健全覈對機制,推進廣東省底線民生信息化覈對管理系統二期建設。建立敬老院運營補貼制度。繼續深入開展“暖心行動”。三是簡化低保、五保、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申請程序,強化宣傳力度,編印辦事流程、申請指南宣傳畫冊,貼農村公開欄,送農戶家裏,放辦事窗口,讓政策、流程公開透明,通俗易懂,家喻戶曉。四是逐步推進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在做好孤兒保障的基礎上,重點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重病重殘兒童納入保障範圍,推動兒童福利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深圳市、佛山市三水區兩個試點地區,要加快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工作進度。逐步擴大試點工作範圍,年內各地級以上市要力爭有1個以上的縣(市、區)開展試點工作。

(二)加快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一是完善政策措施。省廳層面,將出臺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實施意見的分工方案,爭取出臺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養老機構責任保險、養老機構收住民政對象護理補貼、養老服務評估制度和醫養融合等方面的政策。市、縣層面,要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6月底前制定出臺省政府實施意見的貫徹意見。各地要學習借鑑廣州、深圳的經驗,儘快出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專項規劃,以及城市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設置標準。二是着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轉變工作思路,從過去以機構建設爲重點向機構建設與社區養老、居家養老並重轉變,力爭取得跨越式發展。省廳今年將把新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經費重點向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傾斜。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力爭每個街道都有一個爲老年人提供文化娛樂、醫療保健、臨時託管或日間照料的福利設施,有條件的社區養老服務站(點)要設立老人午休牀位,開展日間照料服務。繼續實施農村養老服務“幸福計劃”。力爭今年全省新增養老牀位4萬張。三是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實施養老護理員培訓 “雙千”計劃,採取集中培訓和送教上門相結合的辦法,爲欠發達地區提供免費培訓。各地要積極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協調配合,將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納入繼續教育、職稱和就業培訓體系。在養老服務行業中逐步建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引入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四是做好老齡工作。修訂《廣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推進高齡老人津貼制度的落實,年底前全省要實現普惠型全覆蓋。“銀齡安康行動”要上新臺階,投保比例力爭達到30%以上,覆蓋人羣300萬人以上。組織開展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抽樣調查。五是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抓緊出臺我省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搭建各類平臺,鼓勵引導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充分發揮扶貧濟困功能。完善城鄉社區社會捐助救助體系,推進慈善超市體制機制創新。繼續擦亮做實深圳慈展會、廣州慈善項目推介會及各地慈善品牌。積極宣傳慈善文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認真組織實施好廣東扶貧濟困日活動,推動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繼續推動福利彩票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着力在穩增長、謀發展、建機制、強管理、樹形象上下功夫,確保全國福利彩票銷售排頭兵位置不動搖。

(三)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一是抓重點環節。積極應對新生自然災害,保障受災羣衆基本生活。今年第二季度開展全省救災資金使用情況專項檢查,落實整改工作。今後因災全倒戶重建完成情況,都實行異地交叉檢查。二是抓制度規範。推動出臺《廣東省實施<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辦法》,明確救災資金分級負擔比例的政策。三是抓基礎建設。加快省級救災物資儲備中心倉庫項目立項、規劃設計工作。加強自然災害信息管理,推進災害救助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創建1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四是抓隊伍建設。舉辦專題業務培訓,提高基層民政幹部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培育發展救災專業隊伍,加強防災減災演練,強化災害救助政策宣傳,不斷增強羣衆防災減災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一是加強法制建設。加快出臺《廣東省社會組織條例》。制定《廣東省社會組織分級登記標準指導意見》,引導社會組織下沉基層、服務社區。制定《廣東省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規定》,拓展社會組織名稱資源。鼓勵各地加強政策創制,深化社會組織體制機制改革。二是完善信息平臺。全面推進登記管理業務的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監管。依託省社會組織信息網和省社會組織法人單位信息資源庫,推動省、市、縣(市、區)登記管理信息的三級聯網、部門聯動。三是加強監督管理。加強執法監察和抽查審計,做好已成立社會組織按直接登記方式管理的過渡銜接工作,規範社會組織涉外活動,配合加強在粵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明確登記管理機關、業務管理部門(業務指導單位)和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職責,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四是規範組織行爲。出臺社會組織法人治理指導意見,引導社會組織建立法人治理機制。修訂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異地商會章程等示範文本,健全社會組織民主機制。制定社會組織預防腐敗工作暫行辦法。繼續推進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出臺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提高保障能力。五是充分發揮作用。進一步推進民政部門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轉移職能工作,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協商民主和法治社會建設,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和工、青、婦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其作用。鼓勵各類社會組織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服務民生活動。擴大社會組織正能量宣傳。

(五)推動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一是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加強專題調研,貫徹落實胡春華書記督辦的“關於加強我省基層治理工作”系列提案工作措施,充分運用省人大“村改居”和省委組織部、省委農辦、省農業廳等單位關於純社區、純農村調研成果,指導全省工作。推動出臺加強全省社區公共服務站建設、新建住宅物業配建社區公共服務用房、村民議事協商規程、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則等政策文件。二是加強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配合民政部做好我省5個“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中期評估,積極申報第三批實驗區。開展鄉鎮(街道)和職能部門與村(居)委會雙向考覈試點、村(居)民自治改革創新工程試點工作,探索推行“五民主五公開”工作法,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機制,拓展異地務工人員參與基層自治渠道。推進城市社區減負增效專項行動,進一步清理和規範社區事務。三是貫徹實施《廣東省村務公開條例》。按照新的模板樣式,第二季度前完成村(居)務公開欄改造升級。繼續開展好第五批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創建活動,完成年度10%創建任務,確保年底全省70%以上的村(居)達標。抓好乳源、博羅等9個省定點聯繫縣(市、區)村務公開示範化創建工作,年底達到省級示範化水平。全面加強村(居)委會成員的培訓教育,繼續實施“展璞計劃”。推進農村和“村改居”社區村(居)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力爭實現全省全覆蓋。四是開展城鄉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重點推進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站和家庭服務中心建設,力爭年底全省城市、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站覆蓋面分別提高到80%和35%。實施城鄉社區“基石計劃”,每個地級以上市都要建有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站示範工程。結合社區服務信息惠民工程試點工作,力爭年內全省20%的城區開展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六)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一是完善優待撫卹體系。全面落實優撫政策,進一步提高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水平,積極推動撫卹優待標準城鄉一體化。貫徹落實《烈士褒揚條例》,深化烈士褒揚工作,完善烈士評定程序,認真做好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相關工作,精心安排“烈士紀念日”公祭烈士活動。儘快出臺我省進一步加強復退軍人服務工作意見,加快建立全省復退軍人服務體系。二是促進軍民融合發展。上半年組織對申報國家級和省級雙擁模範城(縣)的單位進行檢查驗收,年底召開省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各地要認真學習貫徹即將修訂出臺的國家雙擁模範城命名管理辦法和考評標準,精心組織雙擁模範城(縣)評比工作。深化“雙擁在基層”活動,幫助基層部隊排憂解難,解決優撫安置對象困難。三是積極推進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制訂《廣東省退役士兵安置實施辦法》,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進行陽光安置。完善退役士兵教育培訓政策,積極打造我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訓品牌。協調落實退役士兵就業服務、小額貸款、個體經營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完成軍休幹部、軍休職工及國家計劃移交傷病殘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做好軍供保障。

(七)推動專業社會工作向縱深發展。圍繞“社工專業化、志願服務(義工)全民化”的目標,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完善社會工作發展制度。抓緊《廣東省社會工作師執業管理辦法》論證工作,推動司法、工會、殘聯等部門適時出臺專項政策。二是加快推動民政領域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加強內部資源整合,在制度設計、項目安排、資金分配等方面將專業社會工作與其他民政業務工作統籌考慮,重點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減災救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婚姻管理服務、殯葬管理服務等領域取得突破。發揮專業社工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以社區爲平臺、社會組織爲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爲支撐的“三社聯動”機制。三是推動志願服務記錄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全國志願者隊伍建設信息系統應用,出臺廣東省志願服務記錄實施細則,制定支持志願服務組織發展政策措施,開展志願服務示範創建與國際志願者主題宣傳活動。

(八)提升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服務水平。一是深化殯葬改革。深入貫徹落實《關於我省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精神,發揮黨員幹部帶頭示範作用。上半年組織開展全省殯葬事業發展目標考覈,推動殯葬管理責任制落實,推進惠民殯葬、陽光殯葬和綠色殯葬建設。繼續組織開展殯儀館“公衆開放日”活動。着力推動實施“長青計劃”,重點推進火化設備節能減排,加快完善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建設。二是加強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鼓勵和支持救助管理機構創建國家等級,不斷推動救助管理工作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大力推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等相關試點工作。三是提升婚姻登記服務管理能力。全面實施“和諧婚姻建設計劃”,推動各級登記機關場所升級改造。加強婚姻登記隊伍建設和業務培訓,促進婚姻登記機關依法行政、爲民服務。

(九)全面推進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各地在建立相關機構組織培訓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做好質量控制、經費管理、保密等方面建章立制,進一步規範工作。嚴格按照全國普查規程的標準和要求,認真做好普查13個步驟的工作,即:制定方案、培訓人員、收集資料、實地踏勘、標準化處理地名、設置地名標誌、建立數據庫、製作成果、驗收、成果審定、上報歸檔、編纂出版地名出版物以及開展地名信息化服務建設,確保今年實現年度普查縣級政區總數40%的任務目標。同時要推進平安邊界創建,完成國家、省級平安邊界創建年度考評。配合開展新型城鎮化試點、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和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推進肇慶、深圳等市行政區劃優化設置。

最後,再強調一下抓好民政信訪工作。近年來各級民政部門堅持源頭預防,推動責任落實,狠抓制度建設,呈現出信訪總量下降、信訪秩序好轉的局面。但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特別是復退軍人集體訪、重複訪現象仍處於高發頻發態勢,涉法涉訴事件增多,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強社會穩定形勢研判,及時收集和報送數據,強化工作責任落實,有針對性地做好矛盾排查和防範化解工作。完善網上信訪建設,堅持領導接訪和包案制度,上下協力維護社會穩定大局。

同志們,新的一年民政工作任務繁重。我們要進一步振奮精神,紮實工作,以優良的作風和實實在在的業績,向廣大民政服務對象、向各級黨委政府交出一份滿意答卷,爲我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二):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總結民政工作成績,分析面臨的形勢要求,確定明年工作任務,加快民政標準化建設,推進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民政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

20xx年,全國民政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順應人民羣衆的新期待,深化改革,加強法治,破解難題,推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是基本民生持續改善。國務院作出了全面實施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部署,明確了完善醫療救助制度的政策措施;出臺了全面實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轉發了九部門關於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意見。民政部協商或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社會救助領域社會工作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助開展社會救助家庭存款等金融資產信息查詢、申請農村低保家庭經濟狀況覈查、加強自然災害救助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等政策措施,出臺了養老服務金融支持與創新,養老服務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機構服務收費,中央企業支持公益慈善,慈善表彰獎勵宣傳,鼓勵募用分離等政策文件。全面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和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各地民政部門着力建制度、補短板、兜底線,提高了保障標準與水平。截至11月底,全國城市、農村低保月人均標準分別達到439元、255元,同比增長9.5%、14.7%,比“xx”末增長了74.9%、117.9%;月人均補助水平分別達到298元、139元,同比增長12%、15.8%,比“xx”末增長了57.7%、87.8%。前三季度全國共實施醫療救助4550萬人次;有442.7萬戶次家庭獲得臨時救助,每戶次平均救助水平867.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年人均標準分別達到5883元、4388元,同比增長14%、14.1%,比“xx”期末增長了99.3%、108.8%。啓動5次救災預警響應和20次應急響應,轉移安置受災羣衆637.2萬人次,高效應對了波及我國西藏地區的尼泊爾特大地震、雲南滄源地震、新疆皮山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河北、湖北、海南、陝西、甘肅等地出臺了社會救助法規規章。廣東出臺了《社會力量參與救災促進條例》,安徽、貴州出臺了自然災害救助條例實施辦法。北京、天津、浙江、江蘇、湖南、陝西、甘肅等地出臺了老年人服務保障法規規章。

二是相關社會治理不斷創新。深入調查研究,積極提供政策建議,報請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辦、國辦先後印發了加強城鄉社區協商、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和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的文件,中辦印發了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會同中組部印發了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聯合國家檔案局出臺了《城市社區檔案管理辦法》。大力推廣政社互動、“三社聯動”,促進了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不斷增強。聯合衛生計生委推動建立了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基金。協調建立了社會組織聯合執法機制,依法做好社會組織登記、年檢、執法、審計、評估等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制定了規範志願服務記錄證明的指導意見,發佈了《志願服務信息系統基本規範》行業標準,推進了全國志願服務信息互聯互通。有8個省份依法有序完成了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有47,429人取得社工師、助理社工師證書,全國持證社工突破20萬人。福建出臺了行業協會發展促進辦法。湖北、重慶出臺了志願服務條例。

三是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堅定有力。圍繞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組織抗戰老戰士、英烈子女代表參加紀念活動,走訪慰問境內外部分抗戰老戰士、老烈屬,給5萬多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突出了崇尚、捍衛、學習、關愛英雄的主旋律和偉大民族精神、抗戰精神。公佈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羣體和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隆重舉行第二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迎接安葬儀式,會同朝方舉辦開城、安州志願軍烈士陵園修繕工程竣工儀式。協助開展國家公祭烈士活動。推動了我在俄羅斯、老撾、緬甸烈士紀念設施修建。出臺軍休幹部醫療保障等政策,統一了待遇標準。出臺了無軍籍職工服務管理辦法。會同國資委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工作的意見》,會同總參謀部制定《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現量化評分辦法(試行)》,完善了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加強了優撫安置事業單位能力建設,組織了軍供區域保障演練。殘疾軍人、“三紅”、“三屬”等重點優撫對象撫卹補助標準同比平均提高20%,比“xx”末增長了110%;軍休幹部和無軍籍職工經費同比增長48%、41%,比“xx”末增長了110%、160%;享受定期撫卹補助的優撫安置對象達到908萬人,比“xx”末增長了44%。聯合舉辦軍民迎新春茶話會,增強了雙擁工作氛圍。修訂了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考評辦法,對各地創建工作進行了全面督導。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浙江、山東、貴州、大連等地出臺了優撫安置法規規章。

四是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審覈上報國務院批准了35件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事項。有序推進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各地領導協調機制逐步健全。開展了“地名的故事·那些歷史那些鄉愁”系列報道和“尋找最美地名”活動,規範了千年古縣地名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完成了津冀線等14條省界聯檢任務。協調做好澳門特別行政區陸地界線有關工作。明確了生活無着流浪乞討人員身份查詢、照料安置工作要求,規範了滯留人員機構託養工作,加強了受助人員專用車票管理和救助管理機構風險防範。制定了家庭暴力受害人庇護救助措施,積極開展受監護侵害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規範了出具(無)婚姻登記記錄證明的條件,印發了《婚姻登記工作規範》。基本完成了對1994年以後紙質婚姻登記歷史數據的補錄工作。印發了《收養能力評估工作指引》,暢通了長期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兒童的收養渠道。開展了殯葬管理服務專項整治活動。各地清明節祭掃工作文明有序。穩妥做好“東方之星”號客輪翻沉事件及天津港火災爆炸事故相關善後工作,湖北、湖南、天津等地緊急動員、快速反應,加強服務保障,有序進行善後處理工作。遼寧出臺了公墓管理規章。

今年是“xx”時期收官之年。今年的成績,建立在多年不懈努力的基礎上。“xx”期間,各級民政部門開拓進取、奮發有爲,民政事業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

這是民政改革不斷深化的五年。我們協助召開了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明確了民政在社會建設中發揮骨幹作用“一統四分”的職能定位。施行了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實現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由城鄉有別到城鄉一體、由計劃安置到扶持就業的歷史性變革。推進了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探索了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啓動了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促進了社會組織政社分開、依法自治。推進了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和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加快了養老服務業發展。開展了“救急難”綜合試點、農村住房災害保險試點、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試點、“百縣千村—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志願服務記錄制度試點、地名地址庫試點,推進了部省合作和民政改革創新觀察點建設,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拓展了路徑、提供了示範。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了4項部本級審批事項和1項中央設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調整烈士評定爲政府內部審批事項、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爲其他權力事項,實施了假肢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和經營性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先照後證”改革,取消假肢和矯形器製作師准入類職業資格限制,完善了事中事後監管,釋放了發展活力。

這是民政法治建設成效顯著的五年。我們配合修訂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制定修訂了《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烈士褒揚條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設立了烈士紀念日。提請黨中央國務院制定了28個政策文件,出臺了20件部門規章、76件部門規範性文件,建立了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制度。通過立法創制,強化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法制支撐,確立了“8+1”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完善了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志願服務,健全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制度,建立了未成年人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協作機制,規範了棄嬰收留撫養工作,拓展了孤兒保障範圍,強化了黨員幹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推動惠民殯葬政策從少數省份發展到基本覆蓋低收入羣衆。我們把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擺上突出位置,完善依法行政程序規範,提高了民政法律制度的執行力。推進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建立試行了部權力清單制度,實現了依法設權、照單行權、權責統一,正確履行職能。維護法制權威,部裏依法作出了142件行政複議決定,全國共查處1.5萬起社會組織違法違規案件。支持省級民政部門普遍設立了法制機構。深入開展“六五”普法活動,民政幹部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民政法律制度的社會知曉率明顯提升。

這是民政發展規劃發揮牽引作用的五年。我們編制實施了民政事業發展“xx”規劃和養老服務、社區服務、綜合防災減災等國家級專項規劃,以及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兒童福利設施建設規劃、福利彩票規劃和慈善事業發展指導綱要,積極參與國家基本公共服務規劃及相關規劃的編制實施工作。各地民政部門結合實際編制實施了綜合性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通過規劃的有力實施,民政工作保障條件明顯加強,民政事業加快發展,民生福祉顯著提升。與“xx”期末相比,社會救助、優撫安置、救災等民政事業費從1606.1億元增加到3265.5億元,增長了103.3%。中央預算內投入各類規劃136.3億元,比“xx”增加105.9億元,增長了348%。全國養老牀位數預計達到669.8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牀位數預計達到30.3張,比“xx”期末增長70.2%。民政精神衛生福利機構牀位數達到8萬張,比“xx”期末增長了31.1%。福利彩票銷售總量從“xx”期間的3455億元增長到“xx”期間的8600多億元,增長了148%。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81.9%,比20xx年增長了22%。社會組織從43.5萬個發展到63.8萬個。民辦社工機構達到4600多家,增長了23倍,志願服務記錄工作廣泛開展。爭取中央財政集中的專項彩票公益金投入30億元資助農村互助幸福院建設,投入20.4億元支持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建設,投入6億元支持縣級兒童福利設施建設。協助落實福利企業退免稅322億元。爭取中央財政投入68.19億元實施散葬、零散烈士墓、境外烈士紀念設施維修改造工程。爭取中央財政安排8億元實施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爭取中央財政設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專項補助資金,累計撥付90億元。中央財政爲中西部1096個多災易災縣購置了民政救災應急專用車輛,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發展到19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了6551個,災害信息員擴展到68.25萬人。社工專業人才服務“三區”計劃,“大愛之行”社工服務項目,社工服務標準化建設示範工程,志願服務示範項目,“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項目等深入實施。支持西藏、新疆、四省藏區和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工作紮實進行。部本級中民北京養老服務中心、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新校區建設、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二期工程、減災小衛星星座建設等項目進展順利。

這是民政綜合能力不斷提升的五年。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開展,民政系統行風、作風不斷改進。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選拔了68名領軍人才,建立了38個技能大師工作室,組織開展職業技能鑑定13.57萬人次,部本級開展教育培訓800餘期。加快了全國低保信息系統、國家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優撫四級聯網系統、婚姻登記信息系統、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信息系統等建設與應用。增強了民政統計服務科學決策和業務發展的作用。部本級實施國家科研項目30餘項,獲得科研經費支持近2億元。加大了正面宣傳,健全了新聞發佈等制度,妥善處理了輿情事件,建立了包含“兩微一端”在內的全媒體格局。基層民政能力進一步增強,各地以落實國發〔20xx〕45號文件和《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爲契機,通過增加編制、購買服務、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式,切實加強了基層民政機構和服務力量。民政領域國際合作及涉港澳臺交流合作成果顯著。與29個國際組織、36個國家建立了多雙邊合作機制,在多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實施合作項目154個,引入境外資金2.28億元,支持了民政事業發展。成功主辦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聯合救災演練、第八次緊急救災部門領導人會議,聯合舉辦了東盟地區論壇救災演練、第六屆南南學習論壇等重要國際活動,擴大了民政對外開放與經驗分享。

在充分肯定民政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民政工作發展不平衡,有些地方、有些業務領域、有些工作項目相對滯後,個別的甚至嚴重落後;部、省兩個層面制定的諸多政策中,有的缺少剛性措施,有的缺少操作性,有些政策落實得不及時、不得力,沒有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民政權力運行和資源分配的規範化、透明度不高,有些地方和基層單位公開辦事不夠,出現了個別腐敗案件,產生了一些優親厚友、“人情保”等違規問題;有些業務領域管理、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滯後,有些民政幹部素養、能力欠缺,不適應事業發展需要;有些民政部門安全管理意識差,有些民政服務機構設施落後、管理不嚴,導致發生一些安全事故、人身事件,造成惡劣影響。這些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解決。

“xx”以來的民政工作成就,服務了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更多更好地惠及了人民羣衆,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爲“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民政工作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十三五”時期,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縱深展開,“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協調推進,脫貧攻堅進入衝刺期,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民政事業發展機遇前所未有,面臨挑戰亦前所未有。我們要正確認識新形勢新要求,推動民政事業實現新的發展。

(一)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謀劃民政工作。去年,基於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黨中央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對民政工作而言,新常態既增加了一些約束條件,又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經濟增長速度和財政收入增長放緩,難免會影響民生保障投入,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增長的質量效益,又可能增加民生保障資源。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難免會帶來權力、利益的調整變化,產生一些新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但實現發展動力轉換,釋放發展活力和內在動力,又可能達到更好地發展和利益的普遍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難免會產生勞動力結構變化,社會撫養比失衡,增加家庭和社會養老服務負擔等問題,但採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對策,又可能增加老年人消費,發揮老年人社會參與作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黨中央、國務院對民生保障工作和社會治理高度重視,在五大政策支柱論述和部署中,明確要求社會政策要託底,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基層羣衆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謀劃民政工作,要趨利避弊、因勢利導,積極作爲、量力而行,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動權,爲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在基本民生保障上,要堅持把重點放在兜底上,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要避免過度福利化,把救助政策、福利政策建立在經濟和財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加快完善社會救助協調機制,普及“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建立主動發現報告機制,提高保障效率。要加快完善家庭經濟狀況覈對機制,做好低保政策與扶貧政策銜接工作,普及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對象審覈審批的民主評議、公開公示,精準實施保障制度,用好有限的保障資源。要針對不同困難羣體,兜好各自保障之底。對各類困境兒童和城市“三無”人員,要穩妥出臺新的保障政策,健全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在社會治理創新上,要將對社會組織規範登記管理爲主,轉向規範登記管理和激發活力、發揮積極作用並重,將城鄉社區發展民主自治爲主轉向發展民主自治和增強自治服務功能並重。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爲慈善事業重要主體、社會自我調節關鍵載體,參與基本民生保障、化解社會矛盾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城鄉社區的自治與服務功能,把社會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之中,實現基本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和居民互助服務的有機結合、共同發展,讓人民羣衆更多受益。

(二)用新的發展理念推進民政事業。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五大發展理念既各有側重,又相互依存、融匯貫通,既有理論創新意義,又有實踐指導作用。切實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自覺運用五大發展理念來推動民政事業發展。要善於創新驅動。把創新擺在民政事業發展的核心位置,貫穿於政策創制、資源配置、督促落實、能力提升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不斷推進相關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增強民政事業發展活力。以創新爲第一動力和持續動力,突破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利益固化藩籬,完善有利於創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工作推進機制、考覈激勵機制,形成鼓勵探索、寬容試錯、全員競相創新的良好氛圍。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加強調查研究,緊密聯繫羣衆,尊重基層首創精神,認真聽取羣衆呼聲,及時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積極推廣可複製的經驗。把羣衆的需求、制度的缺陷、工作的短板、輿論的批評當作存在的問題、發展的要求,列爲調研課題,安排政策項目,制定工作舉措,在發現問題中明確具體工作方向,在解決問題中實現民政事業發展。要增強安全意識,防患於未然,加強民政服務機構設施建設和安全管理,維護服務對象生命財產安全,避免發生衝擊社會心理和道德底線的事件。要加強科學統籌。統籌兼顧是唯物辯證法在發展上的科學運用,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要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意識,既做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來制定和發展基本民生保障政策,又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和相關社會治理工作來促進經濟發展。要加強區域統籌,鼓勵東、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四大板塊”從本地實際出發,發揮各自優勢,在民政改革發展上各展其長,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推進城鄉統籌,統籌制定城鄉基本民生保障政策,統籌部署城鄉社會治理創新,統籌完善城鄉民政工作機制。要強化民政內外統籌,堅持近期籌劃與長遠謀劃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頂層設計與地方創新相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調節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國內發展與國際借鑑相結合,不斷增強民政發展動力,不斷壯大民政資源,形成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兜底保障作用。xx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20xx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的目標。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對完善面向貧困人口的醫療救助制度、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脫貧、健全“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等作了部署。爲此,現有大多數低保標準低於扶貧標準的地方,要逐步提高低保標準,到20xx年全部達到國家扶貧標準,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xx多萬貧困人口實行兜底扶貧。要依靠各級政府增加醫療救助資金投入,落實對所有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給予財政補貼並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範圍的政策。要推動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在對象識別上銜接,在優惠政策上共享,在信息平臺上鍊接,充分發揮兩個政策在脫貧攻堅中有機結合的重大作用。要創新慈善事業發展制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增強工作合力。

(四)發揮黨建的保障和促進作用。要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嚴格落實各項黨建工作制度,履行好黨委(黨組)的主體責任、紀委的監督責任,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發展的思想武裝和政治保障,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爲事業發展提供組織保證。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鞏固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成果,善始善終搞好“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將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的要求銘記於心,刻印於腦,全面領會,自覺執行。要統籌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依靠黨建工作促進業務工作,在業務工作中貫穿黨建意識,尤其是在基層羣衆自治、社區建設、社會組織發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等工作中,要尊重黨委工作部門的指導作用,配合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深入推進民政事業改革發展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十三五”時期的開局之年。我們要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以編制發展規劃爲引領,以法治爲保障,切實起好步、開好局,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一)減災救災工作。協調製定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方案。協助修訂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完善應急響應啓動標準,推進應急救助、過渡期救助、倒損農房恢復重建救助、冬春救助等環節精準化、規範化、標準化。堅持常態減災與應急救災相結合,推進多災易災的地市級和縣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推動加強城市防災避難場所建設。創建1200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舉辦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深化農房災害保險工作。支持引導社會力量有序參與救災工作。

(二)社會救助工作。謀劃“十三五”時期社會救助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健全城鄉統一的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制定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支持政策。推動救助領域專業社會工作發展。加快制定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銜接方案,指導農村低保標準低於扶貧線的地區逐步提高標準。全面實施臨時救助制度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繼續推開救急難工作。推進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量化調整,強化收入覈對機制實施,推廣低保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救助保障的精準化、科學化水平。加強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提高基層社會救助經辦能力。

(三)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研究老年人照顧性政策,制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和家庭養老支持政策,推動落實醫養結合、金融支持等政策,指導地方加快出臺老年人“三項補貼”福利政策。繼續支持農村幸福院建設,推進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體系建設。完善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監管辦法,落實年度報告、綜合評估等制度。建立完善養老服務業信息統計和動態監測制度。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協調製定加快康復輔具業發展的意見和加快精神衛生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推進建立假肢師和矯形器師職業資格制度。協調落實福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協助制定困境兒童福利保障政策,加強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兒童福利機構管理制度。拓展新型捐贈方式,推進慈善超市、捐助站點運營機制改革,引導慈善組織參與扶貧攻堅。

(四)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工作。協調製定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現代化的指導意見、加強鄉鎮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意見,推動落實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意見》、《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在有需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爲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健全村級民主監督機制。指導落實《關於進一步開展社區減負工作的通知》,研究建立城市社區公共服務准入制度,研究制定農村社區公共服務目錄。推動街道管理服務體制創新,加快推進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

(五)社會組織管理工作。協助出臺《關於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協調製定有條件的事業單位轉製爲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人才工作,規範和引導社會智庫、網絡社羣社團健康發展等政策文件。完善配套政策,穩妥推進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指導地方開展脫鉤試點。研究制定章程示範文本、選舉工作指引,協調完善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非營利組織自身收入免稅、公益捐贈物資進口免稅等政策,推動稅收優惠試點工作。健全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加大行政執法力度,推行社會組織抽查審計和專項檢查,探索建立已脫鉤的行業協會商會和基金會年度報告制度、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認定和監管制度。完善和落實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及組織代碼制度,探索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措施,建立社會組織異常名錄和“黑名單”。結合登記、年檢、評估、培訓等環節,協同做好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六)社會工作和志願服務。拓展服務領域,協調製定爲老服務、農村留守人員服務、禁毒戒毒、職工幫扶等領域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政策。制定加強社工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繼續推進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工作,出臺社工服務機構基本規範。繼續推進社區、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工作“三社聯動”實踐,持續實施“三區計劃”,啓動實施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專業社工服務國家支援計劃。制定《關於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的意見》。完善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推進志願服務記錄與證明工作。

(七)擁軍優撫安置工作。強化大局觀念,積極支持國防和軍隊重大改革及裁軍30萬重大決策。協助制定加強新形勢下優撫安置工作的意見。規範傷亡評定、兩參人員認定的標準和程序。協助舉行烈士紀念日國家公祭烈士儀式,公佈第六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研究制定《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啓動第二批在朝志願軍烈士陵園及其他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修繕保護工程,精心做好第三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遷葬回國工作。推動落實退役士兵安置法規政策、軍休幹部醫療保障政策和無軍籍職工服務管理辦法。加強優撫安置事業單位建設,增強軍供區域保障能力。開展第十輪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

(八)區劃地名工作。協助出臺設立縣級市標準、設區標準和有關程序。健全行政區劃調整專家論證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調整效果評估。制定完善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配套辦法,加大業務指導和質量管控力度,確保完成年度40%、總量80%的普查任務,同步推動普查成果轉化。出臺加強和改進地名管理的意見。加強地名文化保護,推進有關地名文化遺產確認工作。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以農村爲重點加大地名標誌設置管理力度。制定界線界樁設置與維護、界線詳圖等行業標準,完成冀晉線等13條省界聯檢任務。

(九)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加強殯葬設施建設,推進節地生態安葬和綠色殯葬、惠民殯葬。組織開展老一輩革命家簽名倡導火葬60週年紀念活動。深化殯葬行風建設。研究制定突發事件遇難人員遺體處理相關善後政策。做好“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加強救助管理機構風險防控。落實無戶口長期滯留人員戶口辦理政策。強化流浪乞討人員源頭預防工作。啓用全國救助尋親網。協助制定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統籌推進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聯合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摸底排查。加強婚姻登記機關尤其是鄉鎮登記機關規範化建設。推動部門間婚姻信息核證共享,加快婚姻登記歷史數據補錄進度。推進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和頒證工作。依法規範華僑收養,加強收養能力評估。整合升級打拐解救兒童尋親等平臺。

(十)福利彩票工作。加強對福利彩票工作的領導,加強風險防控,確保安全運行。加強技術研發,優化遊戲品種結構。改進市場運行機制,拓展銷售渠道。制定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辦法,開設公益金資助項目集中展示平臺。加大宣傳力度,推進公開透明,提升品牌形象,健全“陽光福彩”長效機制。

在確定和實施上述十個方面任務的同時,要加強以下五項工作。

一是要深入推進民政改革。要增強改革意識,大力推進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和慈善事業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要以信息共享、技術革新爲手段,推動完善居民家庭經濟狀況覈對、婚姻登記信息核證、對象申請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不斷提升民政對象精準識別、民政工作規範管理水平。要統籌推進救急難、兒童福利、農村社區建設、社工人才等試點試驗,擴展民政服務設施的社會功能,發揮部省合作的引領作用,推動民政工作區域先行、重點突破,實現整體提升。要深化部門聯動,充分發揮社會救助、減災、老齡、社區建設、雙擁、退役士兵安置、地名、平安邊界、流浪救助等部際協調機制作用,增強工作合力。

二是要加強各級民政“十三五”規劃編制。中央層面,要精心編制民政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協調編制防災減災、養老服務、殯葬服務和社會福利服務等重點專項規劃,配合編制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三五”規劃及其他專項規劃,統籌編制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民政標準化、福利彩票、民政立法等規劃。各地要加大力度、爭取支持,努力將民政工作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要加強中央層面規劃與地方規劃的有機銜接,保證中央層面規劃有依據、有支撐、能落地。要發揮地方的主動性,根據需要擴大規劃編制領域、數量,增加含金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且民政工作基礎好的地方,發展指標應高於全國水平。要加強規劃編制工作領導,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安排部署,組建精幹隊伍、落實工作責任、加強研究論證、主動溝通協調,確保規劃編制的質量和效果。

三是要加強民政法治建設。配合出臺慈善法,協調製定相關配套法規政策。做好《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殯葬管理條例》、《志願服務條例》、《地名管理條例》、《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等行政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加大部門規章、部門聯合規章制定力度。指導有立法權地方的民政部門加強法制建設。開展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編制試點,完善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加快實行簡政放權,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公開辦事,提高工作效能,加強廉政建設。探索建立法律顧問隊伍和民政法治建設專家庫。研究製作一批執法法律文書制式文本,研究建立民政行政複議和訴訟典型案例報告制度。繼續規範和改進行政審批,注重簡政放權與加強監管同步。制定《民政系統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第七個五年規劃》。

四是要加強政策實施的督促檢查。繼續對重要法規政策、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年度重點工作、羣衆反映的突出問題等開展督促檢查。創新方式,在最低生活保障績效評價、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有關民政經費落實等工作的檢查中,加強隨機抽查方式應用;在有關民政政策執行,民政服務設施建設與管理,民政試點試驗、示範創建,有關資金項目使用管理等方面,視情開展第三方評估。廣泛吸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專業組織、行業組織、兩會代表委員、新聞記者等參與檢查評估工作。各地也要結合實際,統籌做好接受部裏督查和組織對本區域落實有關工作的督查,增強政策落實效果。

五是要加強民政能力建設。強化民政事業發展的資金保障,加快民政服務設施建設,嚴格財務和資產管理。加強各類服務機構規範化建設和安全管理,防止發生安全事故和人身事件。深入開展民政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和民政行業特有職業技能鑑定工作,指導相關院校加強民政職業教育,推進專業化能力培訓,提高幹部隊伍素質,壯大各類人才隊伍。加強民政政策理論研究、科學技術研究及成果運用。加快推進金民工程一期項目立項論證和實施,建立統一數據共享平臺和民政大數據應用中心框架,開展“互聯網+”在養老服務、社區服務、殯葬服務、婚姻收養、區劃地名、志願服務等領域推廣應用行動。開發應用民政統計APP,增強統計服務功能。深化國家人口庫民政業務領域應用。加強民政新聞宣傳制度化、規範化建設,提高民政幹部媒體素養。積極推進民政信訪法治化改革,做好民政檔案管理和開發利用。全面落實部省合作重點事項,推進援藏、援疆、定點扶貧等工作。加強外事和涉港澳臺事務管理與服務,積極開展多雙邊機制下民政領域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港澳臺地區交流合作。採取轉移職能、購買服務,運用信息化手段,教育培訓,依託基層組織體系等方式,延伸民政工作臂膀,加強基層民政能力建設。

四、加快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

這次全國民政工作會議,結合進行加快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的部署。近期,國務院出臺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及《行動計劃》,並即將發佈《標準化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們要提高認識,積極落實。

近年來,在民政部高度重視和民政系統共同努力下,民政標準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制定了《民政標準化“xx”發展規劃》、《民政管理標準化實施方案》,開展了標準化試點示範,出臺了百餘項國家和行業標準,規範了民政產品和服務,提升了民政管理水平,地方各級民政部門在標準制定修訂和宣貫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民政服務對象的肯定。但與黨中央、國務院對標準化工作的要求和民政事業發展的需求相比,民政標準化工作還存在較大差距,同一些部門相比總體上還處於落後狀態。主要是:標準化意識總體不強。部分領導幹部標準化工作意識淡薄、能力欠缺,標準化知識普及宣傳不夠,多數民政業務領域還沒有形成標準體系。標準數量較少,供給不足。不僅與工信部、環保部等擁有幾萬項標準的“大戶”相比嚴重落後,就是與人社部等與民政業務性質類似的部門擁有上千項標準相比也差距較大。特別是保障民政服務對象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的強制性標準較少,個別業務領域標準存在空白。標準結構有待優化,質量有待提高。已有的標準中,技術類標準多,管理服務類標準少,推薦類標準多,強制類標準少,養老、社會救助、社區服務等備受社會關注的業務領域少標甚至無標可依。部分標準老化嚴重,近一半標準的標齡達5年以上,近15%的標準標齡達20xx年以上,與實踐發展明顯脫節。有的標準文本質量不高,操作性不強。標準貫徹實施力度較弱。已發佈的標準很多是掛在牆上、寫在紙上,沒有真正得到執行。標準化工作保障機制尚不完善,多數地方民政部門沒有列支專項經費、配備工作人員,缺乏保障激勵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標準不斷從生產領域、經濟方面向公共服務、社會治理以及政府管理中拓展。同樣,標準在民政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明顯,成爲與法規、規劃、政策同樣重要的工作手段,同樣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要依靠標準化實施民政服務對象保障政策。標準是法律法規政策的細化和延伸。保障優撫對象和困難羣體的合法權益或基本生活,既要靠法律法規政策明確對象範圍、保障標準、審批程序和工作主體,也要在對象認定、服務提供、流程管理等方面制定標準,對微觀性、技術性、定量性的問題作出具體規定,才能夠有效實施。要依靠標準化提高民政管理服務水平。民政各類標準尤其是管理服務標準,將廣大幹部職工的實踐經驗集成、提煉,以標準形式予以固化、付諸實施,能夠增強民政管理服務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提高民政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要依靠標準化防範民政工作風險。民政領域發生一些事故事件的重要原因是相關標準不健全或執行不到位,留下慘痛教訓。加強標準化建設,既是民政依法行政的重要載體,也是防範和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要依靠標準化實現民政部門政府職能的轉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轉變政府職能的必然趨勢。標準作爲一種市場衡量尺度和監管依據,日益成爲政府履行職能的規制手段。民政部門已取消多項行政審批,在逐步取消不必要的審批事項過程中,要抓緊制定完善相關標準,建立常態化、可量化、易操作的工作規範,並依據標準開展事中事後監管,才能轉變好、履行好政府職能。

爲儘快解決民政標準化工作存在的問題,適應民政事業發展對標準化工作的要求,我們要以改革的精神、開放的取向、超常規的措施,推動民政標準化工作跨越式發展。會前,部裏會同國家標準委印發了《關於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的意見》,對民政標準化工作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政策措施,並將民政標準化工作納入國家標準化工作總體安排之中。各級民政部門要抓住機遇,真抓實幹,抓好《意見》的實施。

第一,加快民政標準制定修訂工作。編制《民政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和養老服務、康復輔具等專項業務標準化規劃,構建科學合理、功能完備的民政標準體系。調動部直屬機關和地方、政府和社會、專家學者和一線實務工作者等各方面積極性,加快制定養老服務、救助服務、康復輔具、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標準,爭取在幾年內快速增加民政標準的有效供給。部本級重點制定基礎通用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各級民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在尚未出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領域和事項,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標準、企業(機構)標準;在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領域和事項,可以針對本地區、本單位特點,探索制定更具針對性、先進性的地方標準和企業(機構)標準。同時,要加強標準複審工作,對標齡超過一定年限、不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標準,及時進行清理與修訂,儘快解決標準老化問題。

第二,創新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要實現民政標準化工作跨越式發展,必須創新標準化工作體制機制。在標準的制定修訂上,要通過招投標、定向委託、主動認領等競爭性方式加快制定修訂工作;可以探索一項標準任務多途徑委託的工作機制,優中選優,確保標準文本質量。在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的建設上,既推動在民政各業務領域普遍成立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又鼓勵現有標準化專業技術組織根據業務需要,成立若干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還可以探索祕書處分設機制,鼓勵競爭,增強動力和活力。在標準化工作手段上,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優化標準立項和審批程序,縮短標準制定修訂週期,建立標準文本信息共享機制,不斷增強民政標準化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第三,推動多元主體參與標準化工作。各級民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中介機構都可以是民政標準制定修訂的承辦主體,要充分發揮這些主體參與民政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標準制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基層單位和一線管理、操作人員對具體標準內容、技術參數的確定更有發言權,要善於根據他們的實踐體會研製標準,善於支持基層單位制定企業(機構)標準或參與地方以上標準制定修訂工作。要鼓勵地方民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制定地方標準或企業(機構)標準,並將其中具有普遍適用性的轉化爲民政行業標準、國家標準,或直接承擔研製民政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的工作。要支持有條件的社會組織按照發展團體標準的要求,自主制定和發佈民政範疇團體標準,供有關社會組織選擇和採用。要鼓勵民政標準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顯著提高國際標準採標率。同時,支持民政標準走出去,轉化爲國際標準。

第四,推進標準的貫徹實施工作。標準的生命在於貫徹實施,這是標準化工作的“最後一公里”。要確保強制性標準得到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事關民政服務對象的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要運用行業准入條件、生產許可、合格評定、行政執法、監督抽查等手段,確保強制性標準真正成爲技術法規和底線紅線。要實現推薦性標準在最大範圍內得到貫徹落實。標準的特性就是“共同使用”和“重複使用”。民政領域各類推薦性標準大都具有較強的公益屬性,旨在規範民政各類管理服務,要充分發揮效益。部裏將會同國家標準委,把服務業標準化、全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示範單位制定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標準優先轉化爲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在最大範圍內推廣試點經驗和制度成果。要注重貫徹各類安全標準。在實施民政各類業務標準的同時,民政行業企事業單位和有關社會組織還須執行消防、衛生、建築設施等各類通用標準尤其是安全標準。在推進標準實施時,要首先保證各類安全標準的貫徹實施,守住不出安全事故的底線。

第五,加大標準化工作宣傳培訓力度。認識是行動的先導,人才是事業發展的根本。只有充分認識民政標準化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建設一支既有標準化知識、又懂民政業務的複合型人才隊伍,才能加快推進民政標準化工作。要加大宣傳力度。採取組織新聞媒體報道、舉辦講座、編印宣傳手冊等形式,讓各級民政部門和民政服務機構儘快樹立標準化理念,增強標準化意識,提高標準化認識。要加大培訓力度。把標準化理論知識、主要業務領域的支架性標準文本列入各級民政部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採取專題培訓、課題研究、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分業務領域和人員層次開展標準化培訓,提高民政幹部職工隊伍的標準化工作水平。要加強民政標準化專家隊伍建設。既增強民政系統技術業務專家的標準化工作能力,又凝聚其他方面熟悉民政業務的標準化專家,發揮專家隊伍編研標準或指導、諮詢作用。

第六,加強標準化工作組織領導。各級民政部門要制定標準化工作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形成統一部署、定期檢查、及時通報的工作制度;要建立標準化工作領導機構,明確標準化歸口管理部門職責,配備標準化專兼職工作人員,統籌做好標準體系建設、專業技術組織組建、協調標準制定修訂等工作。要實現管標準和管業務融合式推進。標準是業務內容的遵循和衡量尺度,標準化工作是推進業務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各內設部門要把標準化當作推動業務的有力抓手,通過加快推進標準制定和貫徹實施,實現業務工作的規範化和精細化。標準化歸口管理部門和業務部門要各負其責,緊密配合。要拓寬資金投入渠道。部裏已從部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列支部分資金,用於支持社會福利及相關公益事業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各地民政部門可以效仿這種做法,併力爭將標準化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同時鼓勵社會力量自籌經費參與民政標準研製,建立多元投入的資金保障機制。要建立標準化工作績效考評機制。上級民政部門對下級民政部門進行工作督查或績效考評,要把標準化工作作爲一項重要內容納入考評體系,對標準化工作實效突出的個人和組織予以表彰獎勵,根據成果和貢獻給予記功或嘉獎。

同志們,“十三五”大幕即將拉開,使命光榮而艱鉅。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爲的黨中央周圍,上下一心、奮發有爲,積極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中推動民政事業加快發展,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在民政工作會議上講話(三):

同志們:

在縣委工作會、人代會和政協會結束之後,民政局及時召開這次民政工作會議,全面 總結20xx年工作,安排部署20xx年工作,進一步 組織動員全縣民政系統幹部職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奮鬥,真抓實幹,爲做好今年民政工作開好頭、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剛纔宗高局長所做的“全面貫徹科學 發展觀,推動民政事業全面進步”的工作 報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民政工作在 經濟 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政部門是政府的重要職能部門,承擔着救災救濟、社會救助、五保供養、城鄉低保、雙擁優撫、退伍安置、老年工作等近30項工作,隨着新時期民政工作的不斷髮展,民政工作的內容將會不斷增加,民政幹部的擔子越來越重,責任越來越重大。民政工作涉及到社會事務的諸多方面,點多線長,量大面廣,主要服務於困難、弱勢羣體,爲羣衆排憂,爲百姓解難,體現黨的溫暖,政府的關懷,維護廣大羣衆基本權益和民主 政治權利,化解社會矛盾和問題,爲改革穩定發展大局服務,提供有效保障。我們全體民政幹部務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崇高的事業心來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把各自承擔的工作做好,把所轄區域的工作管好,真正做到上爲政府分憂,下爲百姓解愁,讓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

二、突出重點,夯實責任,做好各項民政工作。

20xx年,民政局在黨組一班人的集體領導下,全體民政幹部齊心協力謀發展,今年在縣直部門的綜合考評中獲得綜合考評第二名的好成績,這是全體民政幹部共同努力的結果,是縣委、縣政府對民政工作成績的肯定。搞好今年的工作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要吃苦耐勞,強化責任。

今年,民政工作的各項任務較重,形勢不容樂觀,供給予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全體民政幹部務必把握工作的中心和重點,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從現在起對今年的各項工作要分解細化,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制定各項工作措施,夯實階段工作任務;各鄉鎮民政幹部對所轄區域的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要逐村逐戶逐人地排查,全面掌握困難羣衆的生活情況,尤其是低保對象、農村特困戶、五保戶等弱勢羣體的生活要親自過問,不能麻痹大意,要不畏山高路遠,交通不便,深入實地解決他們的問題,關心他們的飢苦,真正體現“以人爲本,爲民解困”的宗旨。

(二)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

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新形勢下民政工作新的問題、新的難點增多,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民政工作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首先要做到思想觀念上更新,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其次是工作思路要適應,要認真履行民政部門 管理社會行政事務的職責,進一步轉變職能,完善社會管理體制,加強社會事務管理,切實提高管理水平。既要抓好救災救濟、村民自治、農村敬老院、培育發展農村專業經濟協會等工作,也要做好擁軍優屬、城鄉低保、社區建設、老年福利等工作。三要做到工作方式上適應,要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民政工作,集中精力重點抓好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社會關注的與人民羣衆利益密切相關的工作,如村務公開、五保供養、撫卹優待等,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生活權益和民主權利。

(三)要真情爲民,確保穩定。

俗話說:有“民”纔有“政”,“民”和“政”是不可分開的,民政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民政工作要注重“爲民”,就要把“以人爲本、爲民服務”作爲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務,要關注民生、民情、民意,做到親民、愛民,體恤民情,要堅持爲羣衆誠心實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題,要把熱愛人民羣衆這種感情滲透到各項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中去,傾注到每一個服務對象上去,要深入基層,深入到邊遠的村、組、農戶的家中瞭解民意,體察民情,紮紮實實幫助羣衆解決困難,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羣衆利益無小事,我們民政幹部對了解掌握的情況要及時向政府彙報,給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及時爲人民羣衆排憂解難,切實保障困難羣衆的基本生活權益,把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我們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我們的民政幹部就會在社會上有威望,在人民羣衆中有影響,才能體現我們的工作價值。

(四)要切實加強民政資金管理。

隨着基層民政機構的建立,我們要建立健全民政資金使用管理、救災救濟物品發放、民政幹部職責等各項管理制度,規範工作程序。對民政資金要設立專帳專戶,實行專人管理,做到專款專用,嚴禁轉移用途或挪作它用,對民政對象的有關資金要實行銀行代發,讓他們按時領取。要切實做好民政資金的使用監管,要分期分批地對各鄉鎮民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 審計,對違規違紀使用資金的有關人員的嚴肅查處,確保民政資金專款專用。

三、認真學習,加強民政隊伍自身建設。

在民政系統開展向周國知同志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執政觀、權利觀,促進“以人爲本,爲民解困”爲宗旨的各項民政工作,必將產生重要的作用。

周國知同志有許多感人的 事蹟和崇高的思想,最根本的一點是他始終堅持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忠實履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做到了“情爲民所繫,權爲民所用,利爲民所謀”的要求,我們向周國知同志學習,要學習他愛民、親民、自覺 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將其作爲學習活動的核心內容。全體民政幹部要時刻牢記宗旨意識,向周國知同志那樣,爲人民羣衆提供周到、滿意的服務。我們要結合學習周國知的事蹟,加強民政隊伍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民政部門的隊伍素質, 教育引導民政幹部職工繼續保持和發揚艱苦奮鬥,勤政爲民、樂於奉獻的光榮傳統和“孺子牛”精神,以實際行動推動民政事業發展進步。

四、當前主要工作。

春節將至,做好睏難羣衆的生活安排是民政部門的基本職責,我們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問題,要認真部署,層層落實,決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全縣個別地方的困難羣衆生活是很艱苦的,會後,要立即進村入戶,進一步摸清家底,把親鄰互助、幹部包幫等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實處,決不能疏漏一人,要讓全縣所有困難羣衆有一桌豐盛的年飯,過一個祥和愉快的春節。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我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閤家歡樂!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