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5W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同志們: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通用5篇)

我很高興來仙桃參加今天的合作協議簽字儀式。

近年來,仙桃市委、市政府以建設誠信、實力、生態、和諧仙桃爲目標,大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和開展招商引資,着力優化經濟結構,全力以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促進了仙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GDP也達到260億元,經濟總量始終居於全省縣市首位,爲仙桃經濟稅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關心下,仙桃國稅事業和國稅人也取得了全面進步,國稅收入快速增長,徵管質量大幅提高,隊伍建設更加嚴格,納稅服務更加優化,部門形象日益提升,受到了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各界的和一致好評。去年,仙桃市國稅局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特別是市委、市政府每年給予國稅局不低於800萬元的經費補貼,每年總是努力爲仙桃國稅營造良好的稅收執法環境,每年積極主動地帶領國稅部門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全力組織收入,爲仙桃國稅事業的發展給予了全省少有的支持。正是有仙桃市委、市政府歷屆領導班子的大力支持,仙桃國稅局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不僅去年超額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務,而且今年元至七月實現了收入進度超時間進度的優異成績,比全省平均進度高3個百分點。這既是仙桃經濟發展成果的客觀反映,更是仙桃市委、市政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的結果。藉此機會,我代表省國稅局對仙桃市委、市政府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今年,仙桃市委、市政府提出未來五年GDP翻一番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爲實現這一目標,仙桃市委、市政府積極倡導並實施了市廳、市局合作共建活動,這是推動仙桃國稅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又一重要舉措。我們省國稅局將積極主動地加強與仙桃市委、市政府的合作,進一步發揮國稅職能作用,大力組織收入,堅持依法治稅,創新工作機制,優化稅收服務,改善服務發展條件,爲實現仙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尊敬的玉彬廳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召開省科技廳與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廳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暨第一次廳市會商工作會議”,標誌着省科技廳與我市廳市會商合作機制正式啓動,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必將對我市在新的歷史時期實現創新驅動、跨越發展產生極其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期間,在省科技廳的傾力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科技投入是“十五”期間的3.6倍,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區域創新體系不斷完善,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等科技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在此,我謹代表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對玉彬廳長及各位領導長期以來給予我市科技工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廳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的成功簽訂表示熱烈的祝賀!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創新可以引領一個時代。當初正是因爲攻克了普通高爐冶煉高鈦型釩鈦磁鐵礦這一世界性技術難題,纔有了今天的“中國釩鈦之都”,纔有了攀枝花從傳統工礦基地向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的重大轉變。邁入新的歷史時期,面對國家深入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以及省委、省政府規劃將我市建設成爲百萬人口特大城市和四川南向開放的“橋頭堡”等重大戰略機遇,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時期“搶抓機遇、加快發展”,順利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固定資產投資 “四個翻番”,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就必須將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作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基點,進一步建立健全以企業爲主體的科技創新體制,科學整合各類科技資源要素,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集羣,加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全面推進創新攀枝花建設,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今後,我市將以次簽訂廳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爲契機,緊緊圍繞省科技廳實施的國家技術創新、戰略性新興產品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三大工程,進一步深化拓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統籌城鄉、科技服務民生三大行動,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走上創新驅動的良性軌道。一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緊緊圍繞資源綜合利用,特別是釩鈦磁鐵礦的綜合開發利用,切實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和源頭創新,重點支持獲得國家、省市科技獎勵、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的轉化及運用,加快我市釩鈦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特色生物等產業的發展進程,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推進特色資源綜合利用。二是加快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積極推動企業加強技術創新,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主體集聚,鼓勵有條件的大型骨幹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企業自己的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探索支持聯盟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努力推動四川省釩鈦磁鐵礦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建設和發展,新建一批以企業爲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全市範圍內形成以企業爲主體、更加活躍、更加有效的科技工作新格局。三是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將實施人才戰略作爲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營造寬鬆的科研人才環境,在公平競爭中識別人才,在創新環境中培養人才,在事業發展中聚集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關愛人才,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系統化的科技人才鏈。

玉彬廳長,各位領導,此次省科技廳與我市簽訂廳市科技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廳市會商,不僅體現了省科技廳對我市發展的關注和支持,更展示了省科技廳面向基層、服務基層的良好作風。我市將按照議定事項,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認真做好整合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三篇文章,積極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努力將我市建成創新體系完善、創新人才薈萃、創新企業衆多、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的創新型城市。同時,也真誠希望省科技廳一如既往地對我市多關心、多幫助、多支持,不斷豐富會商內涵,着力擴大會商成果,爲我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我堅信,有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有各位領導的高度關注,攀枝花在新的時期一定能揚帆借力,大步快跑,跨越發展;有廳市雙方的精誠合作,有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廳市會商合作一定會持續深入,碩果累累,成爲推動我市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

最後,衷心祝願各位領導、各位朋友身體健康、事業興旺!

謝謝大家!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同志們:

爲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我縣民族工作跨越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這次會議。剛纔,史天龍副主席傳達了全市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稍後,婁玲部長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根據會議安排,我對全縣近年來的民族工作作簡要回顧,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

20xx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民族地區,並就切實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與全國一道如期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省、市也出臺了相關政策,落實了具體措施,20xx年9月30日,習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作的重要講話,指出各民族在文化上要兼收幷蓄、經濟上要相互依存、情感上要相互親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和諧共生格局。同時指出,要加大和增強民族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文化內涵和國家等九個“第一次”和“五個並存”新要求。在全市民族工作會議上,劉奇凡書記明確提出民族工作要圍繞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着眼“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同步小康爲目標,以深化改革爲手段,緊扣民生、產業、扶貧、開放,創造性地解決民族工作中的資金、項目、人才等問題,全面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堅持法治思維與手段,處理民族矛盾、民族糾紛,推進民族事務管理的法治化、社會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我縣切實抓好貫徹落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近年來,抓住落實國發〔20xx〕2號文件及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的政策機遇,全力推進民族政策的貫徹落實, 實現了全縣少數民族羣衆生產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和民族鄉經濟社會的加速發展。 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持續向好 。 近年來,我縣8個民族鄉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8 個民族鄉的多項經濟指標增幅均高於全縣平均水平。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大改善。 全縣鄉鎮通油路率和建制村通公路率達100%,建設中的德沿高速、德務高速將過境我縣5個民族鄉(錢家、沙溪、長豐、楠杆、龍泉),少數民族聚居區交通條件得到根本性改變。水利建設也着力解決少數民族聚居地羣衆生產生活用水問題,長豐水庫、觀音灘水庫等骨幹水利工程建成後,將極大改善我縣西邊少數民族聚居區域的工程性缺水問題。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少數民族地區全覆蓋。民族地區社會事業發展成效顯著。 在扶貧開發方面, 按照精準扶貧的總要求,重點向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近三年來,8個民族鄉共減少貧困人口3.53萬人,佔全縣減少貧困人口總數9.56萬人的36.92%。除桶井外,其餘少數民族鄉已實現“減貧摘帽”。在民族教育事業方面, 全縣教育“9+3”行動計劃和“4+2”教育突破工程建設得到進一步深化,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已開始實施,啓動實施了山村幼 兒園建設行動計劃。在醫療衛生方面,從20xx年國家正式啓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來,我縣不斷加強民族地區衛生基礎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目前8個少數民族鄉中心衛生院醫療條件都得到較大改善。在文化旅遊產業方面, 加大了對民族節慶節日文化開發保護的扶持力度,“土家炸龍節”、“土家水龍節”等民族節慶活動越辦越精彩;儺韻操、儺面雕刻、金錢杆等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有序推進。德江儺堂戲、土家炸龍先後被列入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朝陽、高家灣等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了民族旅遊景區景點,帶動了當地少數民族羣衆的增收致富。在民族專項資金投入方面,縣民族工作經費、民族發展專項資金、民族教育專項資金三項經費從20xx年的60萬元增加到20xx年的105萬元。在民族團結和諧方面, 先後創建省、市級示範社區、村寨、機關、學校、軍營等13個。 去年全 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啓動後,我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充分肯定發展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我縣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縣雖不是少數民族自治縣,但卻是典型的少數民族人口大縣,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比例高達80%以上,全縣21個鄉(鎮、街道)中現仍有8個 民族鄉。民族地區由於基礎差、底子薄,全縣的經濟總量與全市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20xx年,全縣實現地方 生產總值73.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91.6億元、 財政總收入 7.7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4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7元,雖然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但在總量上還不是很理想。 貧困落後仍是我縣的主要矛盾,更是民族地區的突出矛盾,加快發展是我們的根本任務,更是我縣民族地區的艱鉅任務。 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的目標,民族地區是短板, 沒有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縣的小康,4月14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在思南調研時強調,實現全面56個民族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全國一個地區,一個縣,一戶農民都不可少,必須做到滴水穿石,全面進步,共同小康。爲此,我們要認真貫徹國家的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和統籌推進各民族鄉和少數民族羣衆聚居區域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下面,就抓好今後一個時期全縣的民族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用足用活用好國家民族政策,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一) 用足民族政策, 不斷釋放改革紅利。一是 中央和省、市今年專門就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分別出臺了有關文件,進一步明確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務,以及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反映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特殊困難和問題,把中央和省、市明確的各項支持政策落到實處。二 是 要加大“十三五”規劃的對接力度, 力爭把加快我縣8個少數民族鄉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列入國家和省、市“十三五”規劃盤子。

(二)用好 民族 政策,不斷夯實民族地區的發展基礎。

1. 加大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加大對8個民族鄉以交通爲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民族地區的發展基礎,突破民族鄉“硬件”瓶頸制約。要積極爭取將楠杆、桶井、沙溪、長豐的出境路列入省公路建設“十三五”規劃。要優先安排8個民族鄉的通村水泥路和通組路建設,力爭到20xx年實現8個民族鄉村村通客運,切實解決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羣衆出行難問題。

2.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的民生水利建設。加快推進長豐水庫、觀音灘水庫兩大覆蓋大量少數民族地區的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儘快改善我縣西邊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工程性缺水問題。農村人畜飲水等水利項目要向8個民族鄉傾斜,力爭用3到5年時間從根本上解決全縣8個民族鄉羣衆飲水困難問題。結合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工作,優先將8個居住在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羣衆搬遷至集中安置區。

(三)用活 民族 政策,發揮民族地區資源優勢。

1. 加快推進特色民族村寨建設,發展旅遊經濟產業。 充分利用國家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保護與發展 的政策機遇, 按照統籌規劃、集中打造的理念,全方位、多渠道爭取資金和項目,加大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建設打造力度。發改、住建、文化旅遊、民宗等相關部門在作村鎮建設規劃時,要優先將我縣被省民委列爲民族特色村寨的朝陽、高家彎、鐵坑、興隆、官宅、長征等村(社區)納入規劃。要充分挖掘我縣民族地區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民族文化, 打造綠色小鎮和民族村鎮, 積極助推民族地區旅遊經濟產業發展。

2. 深挖民族地區特色產業。工貿、市場監管、稅務、金融等部門要對民族餐飲、工藝品的旅遊產品開發創新行業給予格外的關照和扶持。農牧科技、扶貧、衛生計生等部門要積極引導和扶持民間資本大力發展民族醫藥產業,充分挖掘民族民間醫藥資源,扶持民族醫藥研發、藥材開發和藥品註冊,培植新興產業鏈, 大力發展大健康醫藥產業。

二、圍繞改善民生,加快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一)落實和完善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差別化政策。 把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爲第一要務,將貫徹執行黨的民族政策作爲做好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抓好中央、省、市民族工作會議出臺的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各項優惠政策的貫徹落實,使涉及我縣的優惠政策落地生根。用足用好政策紅利,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

(二)加大民族地區精準扶貧開發力度。 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相關部門的支持,探索設立以精準扶貧爲核心,以產業發展爲重點,以對內對外開放平臺爲支撐的民族鄉試行開放式扶貧綜合改革試點。依託“3個萬元”工程和“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民族地區扶貧開發,推動過去輸血式的扶貧模式向造血式、參與式、整體式轉變,確保我縣8個民族鄉與全縣一道實現同步小康。

( 三) 加強民族地區教育事業 。 支持民族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施 “全面改薄”、學前教育等項目,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保留必要的村國小或教學點,不斷改善我縣各民族鄉辦學條件,到20xx年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四) 提升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保障能力。 加強民族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先 實施民族鄉衛生院標準化工程,加大村衛生室和村醫隊伍建設。今年重點將對煎茶、楓溪、高山等醫療衛生工作進行提級轉型,多渠道、多方位推動發展。充分發揮中藥材資源優勢,藉助外力做大做強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着力 推進民族醫院和民族醫藥臨牀基地建設。特別是我縣天麻 “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有機產品認證”“省級知名品牌”三個示範區的創建。 加大對民族鄉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力度,三年行動計劃的全面落實,提升全縣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全面推行新農合縣級大病統籌,實行新農合再保險,新農合異地報銷制度的全面落實,最大限度減少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不斷提升醫療衛生保障能力。

(五)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支持民族地區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返鄉少數民族農民工創業園和少數民族特色手工藝產業,支持發展小微企業,完善並落實少數民族羣衆創業扶持政策。積極培育民族特色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產業發展,促進擴大就業。

( 六)切實抓好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 整合 文化、民宗、土家學會等有關資源,加強現代科技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應用,編制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目錄和規劃,建設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庫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資源庫。申報一批具有傳統特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辦好“土家炸龍”、“水龍節”、土家“過趕年”等民族傳統節慶活動,加大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力爭建設縣級民族文化博物館 。

三、圍繞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各項目標任務,深入推進創建活動有序開展

今年是銅仁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驗收之年,市裏已給我縣下了硬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形成齊抓共創的工作活力,圍繞我市提出的十大示範,以“八進”爲抓手,實現三大跨越,確保成功創建。

(一)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思路。 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範區建設,以提高我縣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改善民生爲首要任務,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經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扶貧攻堅爲重點,以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產業結構調整爲着力點,切實把發展落實到解決民族地區特殊困難問題、增進羣衆福祉、促進民族團結與和諧上來。

(二)圍繞目標任務,深入推進活動開展。 按照《中共銅仁市委銅仁市人民政府關於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意見》(銅黨發〔20xx〕20號)、 《德江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實施方案》(德創辦發〔20xx〕5號)要求,認真對照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標準和測評指標, 切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鄉鎮、進社區、進學校、進寺觀教堂、進軍警營、進工(農)業園區“八進”活動,在已打造示範點的基礎上再樹立一批新的示範點。各級各有關部門要 上下聯動,按照市、縣、鄉三級聯創的原則,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單位 申報創建工作,確保在6月底之前覆蓋全縣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縣委、縣政府督查室,縣五城聯創辦、縣績效辦加大督查力度,通過抓督查推動縣級創建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三)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營造氛圍。 圍繞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要求和意義,深入廣泛的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一是充分利用全省每年10月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月的平臺,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二是用好固定廣告牌、網絡、手機短信平臺、雲上德江、廣播電視戶戶通、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宣傳手段和文化惠民工程,全方位宣傳報道創建工作動態、階段性成效、先進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四)以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爲契機,切實抓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強少數民族人口信息資源整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少數民族成份的戶籍管理,構建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建立少數民族人口和流動少數民族人口規範化、信息化服務管理的工作機制,促進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制度,形成有利於少數民族羣衆平等進入市場、融入城市的政策導向和制度保障。

(五)儘快建立健全工作檔案。 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統一模式抓緊建立規範、全面的創建工作檔案,滿足驗收工作需要。

同志們,實現中國夢,鑄就民族魂。實現全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任重道遠、前景光明。各級各部門必須深刻認識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長期性、複雜性和極端重要性,要真抓實幹、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加大我縣兩個文明建設,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開創我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4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全國“兩會”和全省社會工作會議精神,回顧總結 20xx年全市社會建設工作,部署安排今年任務,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振奮精神、真抓實幹,努力開創社會建設新局面,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剛纔,張科同志總結 了20xx年 全市社會建設工作,部署了今年任務,姚康同志就進一步創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工作作了部署,大家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社工委的支持指導下,我市深化在社會複雜多元基礎上實現和諧崛起的思路,紮實推進創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在省市共建、系統謀劃、理論研究、體制改革、基層治理、平安建設、民生改善 等方面成效明顯,爲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理論、制度和工作基礎。但是,也必須看到,我市社會建設領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格局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政府社會建設職能履行還不到位,社會建設體制機制和管理模式還有待創新,領導幹部推進社會建設的能力水平還相對薄弱,等等。

黨的明確了社會建設在“五位一體”總佈局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要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進一步加強社會建設。最近召開的全省社會工作會議,提出了建設民生社會、平安社會、公平社會、活力社會、法治社會“五個社會”的要求。根據中央、省的部署,適應新的形勢,市委提出了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的目標,明確了社會建設工作的更高要求。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與創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工作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創建全省創新社會管理引領區工作成果的鞏固提升。 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市的決策部署上來,把社會建設放在“五位一體”總佈局中來謀劃,放在爲廣東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多作貢獻的使命責任中來考量,着力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爲重點,以完善社會服務爲基礎,以促進公平正義爲導向,以體制機制創新爲動力,建立健全社會建設和管理體系,推動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探索具有時代特徵、廣東特色、東莞特點的社會建設新路子,努力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

一、要夯實物質基礎

經濟建設是社會建設的物質基礎,社會建設是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沒有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將變成“空中樓閣”。沒有社會建設,經濟建設也將難以爲繼。因此,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把社會建設擺在與經濟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規劃、同部署、同考覈、同推進。改革開放 30 多 年,東莞長期保持兩位數經濟增長,創造了經濟發展的“東莞奇蹟”。與此同時,我們享受到了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福利,促進了社會建設的快速發展。但 近幾年來,由於我們加大了結構調整力度,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我市發展速度連續低位徘徊,在全省處於墊底位置,面臨着加快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 必須看到,如果經濟增長長期“失速”,不能儘快迎來轉型升級的“拐點”,不僅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難以解決,而且社會建設也難以有效推進。 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總量、人均均量和運行質量同步提升,再創轉型發展的新“東莞奇蹟”,即既有增長速度又有發展質量的奇蹟,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均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要處理好加快發展與調整經濟結構之間的關係,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全力以赴推進“三重”建設,着力打造粵海高端裝備產業園、松山湖大學創新城、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三個增長極,推動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促進現代服務業提速增效,大力扶持鎮村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發展創新型經濟,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努力使經濟發展更多地依靠現代產業帶動,更多地依靠創新驅動,更多地依靠區域發展協調互動, 進一步“做大蛋糕”、“做優蛋糕”, 爲社會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要強化服務職能

政府的管理能夠調節市場失靈、維護社會秩序,從而促進經濟社會進步;政府的服務能夠維護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是,長期以來,政府社會建設職能缺位,管理模式滯後,該管的事沒有管好,不該管的事管得太多,既不利於提供服務,也不利於強化管理。下來,要着 力於強化政府社會建設職能,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等重大關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主動向社會讓渡空間,解決好政府在社會建設中“缺位、越位、錯位”的問題。積極穩妥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 切實抓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試各項工作,鞏固和擴大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成果,積極探索協同監管的有效舉措, 力爭使東莞成爲行政審批事項最少、程序最簡、效率最高、監管最到位的城市之一。健全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制度,落實向社會組織放權和購買服務目錄,確保政府職能“放得下、轉得出”,社會組織“接得住、管得活”。要在履行好 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職責的同時, 突出提高政府社會管理水平,以平安東莞建設爲抓手,深入推進“四化五警”建設,實施“平安細胞工程”,加大治安防控打擊力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的安全感。健全公共安全監管體系,堅決消除影響公共安全的重大隱患。加強矛盾排查化解,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暢通和規範羣衆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特別是要高度重視羣衆信訪作爲一個地方社會和諧穩定“晴雨表”的作用,繼續推行領導幹部接訪和包案,突出化解信訪積案,依法規範信訪工作,建立信訪聯合接處機制,探索“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的信訪工作模式,提高信訪辦理效率,推進信訪矛盾調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三、要突出改革創新

加強社會建設,必須繼承和借鑑過去好的經驗做法,但更關鍵的是要創新。要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進一步總結經驗規律、加強實踐探索,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結合東莞實際,要突出抓好兩方面的改革創新。一方面,要深化社會組織改革。推進行業協會商會和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去行政化”、“去壟斷化”改革,抓好市80

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進一步降低登記門檻、簡化註冊程序,引導社會力量成立更多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和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充分發揮工青婦等羣團組織的樞紐功能,推動同類型、同性質、同行業、同領域的社會組織建立樞紐(聯合)型社會組織。健全社會組織聯合監管、優勝劣汰和評估考覈機制,提高社會組織規範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優化基層社會治理結構。以我市作爲全省基層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爲契機,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羣衆自治機制,加快形成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與自下而上的基層自治相結合的社會治理結構。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加快村級體制改革,推動政務、村自治事務和村集體經濟“三分離”。合理規劃建設社區政務服務中心、 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着力構建科學有效的基層管理服務體系。

四、要堅持民生優先

一個社會重視效率而忽視公平,將導致貧富日益懸殊、社會不滿增加,甚至社會動盪、經濟滯脹。隨着 人民羣衆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更加強烈,一些羣衆有時爲爭得一分公平甚至比爭得幾分利益還要執着。必須 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爲加強社會建設的基本取向和價值追求,逐步構建和完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政策體系、制度安排, 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爲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要 始終關注人民羣衆的意願和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的公共服務需 求,確保全體社會成員都能溫飽無憂、體面尊嚴、更有品質地生活。要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將更多資源投放到基本民生項目上,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推動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把經濟發展的實惠裝進羣衆的腰包。實施新一輪“雙到”扶貧,完善長效機制,創新方式方法,提升幫扶質量。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多幹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完善貧有所濟、困有所幫、殘有所助、孤有所託、災有所救的社會救助制度,推動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全員人口管理體系,完善積分制、居住證制度,有效解決異地務工人員在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問題,讓在東莞學習、生活、工作的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社會發展成果。

五、要注重道德教化

加強社會建設,既需要法治的強制力量,也需要德治的教化作用。 一方面,要以 法治東莞爲載體,強化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各級各部門尤其是執法機關,要帶頭遵守法律法規,規範執法行爲,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真正依法調整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爲,維護羣衆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探索建立決策評估和糾錯制度,加大對行政行爲的監督力度。結合普法教育,強化廣大羣衆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引導羣衆理性參與社會管理,理性監督政府,理性表達訴求, 依法解決糾紛 。 另一方面,要以推進文明創建爲抓手,着力解決當前社會領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等問題。 大力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深入推進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社會道德水平和文明素養 。 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在民衆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幸福觀。實施公民心理健康工程,做好重點人羣心理疏導,引導社會成員快樂工作、幸福生活。大力推進誠信建設,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營造重信譽、守信用、講信義的良好社會環境。

六、要推動多元共治

社會建設工作是一項基礎性、根本性、長遠性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緊緊圍繞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的目標要求,健全“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體制,完善部門工作考覈和督促檢查機制,廣泛動員組織社會力量有序參與社會服務管理,充分發揮工青婦“樞紐型”組織和各類經濟組織、基層自治組織的積極協同功能,大力抓好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推行“社工 + 志願者”模式,培育發展社區志願者組織,進一步 發揮人民羣衆參與社會建設的基礎作用, 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要繼續加強與省社工委的共建與合作,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工作指導,繼續落實和完善社會建設“ 1+7 ”政策體系,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政府補貼項目等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對基層欠發達鎮村的支持力度,鼓勵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社會建設。要加強政策學習、理論研究、專業培訓、實踐鍛鍊,着力提升各級黨政幹部領導、組織、推動社會建設的能力水平,建設一支既懂經濟建設又懂社會建設的高素質幹部人才隊伍。

同志們,加強新形勢下社會建設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進一步振奮精神,凝聚力量,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努力爭當全省社會建設排頭兵,爲“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構築堅實的社會支撐!

廳市會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在這裏召開全縣林業工作會,主要任務是總結20xx年我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完成情況,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植樹造林工作,進一步動員和組織全縣力量,掀起春季植樹造林新高潮,確保20xx年林業生態建設任務圓滿完成。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總結成績,正視不足,切實增強林業工作的責任感 20xx年我縣以建設生態西華、宜居西華爲目標,以實施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爲抓手,行動迅速,強化流轉土地舉措,林業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據省林業廳覈查結果,20xx年全縣共完成造林7357畝,任務完成(覈實)率137.51%,合格面積7132畝,任務合格率133.31%,任務覈實率及任務合格率均位居全市前列;發展苗木花卉2萬畝,佔任務7000畝的285.7%。累計防治食葉害蟲面積 萬畝次,共查處林政案件 起。成績是突出的,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一是個別鄉鎮對植樹造林工作重視不夠、工作不到位,成保率較低,特別是高速公路、高速通道兩側的造林成保率,一定要有保證;二是農田林網建設進度遲緩,成爲目前全縣造林綠化最薄弱環節。三是林種結構單一,林分質量不高,生態功能不強,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四是森林資源管護有待進一步加強。一些地方仍有亂砍濫伐林木、亂徵濫佔林地等現象發生,涉林矛盾糾紛仍然存在。五是林業整體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林業經濟仍然停滯在資源型、粗放型的發展階段,森林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深度開發程度不夠,林業的真正潛力和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和生態建設的大局,擔負起林業生態建設的歷史使命,深刻認識到林業生態建設不僅是一項長期的艱鉅任務,而且是一項現實的緊迫任務,進一步增強搞好林業生態建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全面做好20xx年林業工作

20xx年,我們要堅持建設“生態西華,宜居西華”爲目標,以“林業生態建設”爲主線,重點抓好“四大工程”,搞好“義務植樹活動”。一是抓好生態廊道綠化提升工程建設,華興大道、周西快速通道及我縣境內高速兩側景觀綠化工程是全縣林業生態建設的窗口工程和對外的形象工程。高速兩側寬度由目前的20米拓寬至50米,綠化面積3400畝;省級公路S329線(華興大道)和S302線兩側各30米範圍內,面積1600畝,打造成我縣綠化景觀長廊。要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高質量施工建設。實行常綠樹種與落葉、彩葉樹種搭配,喬灌花結合,向美化、彩化升級,豐富綠化層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觀走廊。二是抓好新型社區綠化美化工程。

(1)縣城和鄉鎮所在地綠化方面,要樹立以人爲本的生態觀念,不斷提高城鎮品位。街道綠化以行道樹爲主,落葉與常青相結合,一街兩行風景樹,實現一街一樹,一街一景;縣直機關單位、鄉鎮直機關單位和居民小區綠化,以草爲主,擴大公共綠地面積,配置喬灌花,達到形式各異,各具特色。特別是新搬遷新建單位和新建居民小區,在規劃建設時,其綠化面積應占整個土地面積的30%以上。(2)新型農村社區綠化方面,要以實現“社區森林化,道路林蔭化,庭院花果化”爲目標,以村中道路、庭院、村莊周圍爲重點,進行立體綠化美化,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3)一般行政村綠化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努力提高村莊綠化美化水平,街道兩側至少栽植2行風景樹。每個鄉、鎮(辦事處)要建成1個生態示範村。

三是抓好農田防護林工程。20xx年,全縣要不斷鞏固、完善、提升農田林網建設水平,按照 “百千萬”農田防護林工程建設要求,我們將沿鄉村道路及溝渠栽植桐樹、楊樹以及鄉其他土樹種8600畝,努力實現農田林網標準化。四是抓好特色經濟林建設工程。以土地流轉造林大戶爲主體,突出抓好經濟林建設工程。按照林果產業集羣的總體佈局,今年發展優質經濟林1200畝。五是開展好義務植樹活動。植樹節前後,縣綠化委員會要在縣區周邊規劃義務植樹基地,組織組織縣四大班子、縣直單位紮實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引導廣大適齡公民按照《河南省義務植樹條例》規定,每人每年植樹3至5棵,或通過捐植紀念樹、捐建紀念林等履行植樹義務。

三、加強組織,精心管護,嚴格督導,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加強組織,明確責任。我縣的林業生態建設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爲了加強對生態建設工作的領導,各鄉鎮鄉鎮長是林業生態建設的第一責任人,主管副職爲具體負責人,要親自動員,親自部署,親自督查,要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把林業生態建設任務落實到村,落實到地塊。

二是精心管護,保證質量。在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特別重視造林質量,堅決杜絕“年年植樹不見樹”的現象,務求取得實效。要嚴格按照作業設計施工,將建設任務落實到地塊,縣林業局技術人員分包鄉鎮,提供技術指導,幫助鄉鎮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嚴格按照技術要點進行整地、挖坑、栽植及澆水,要樹立精品工程意識,從規劃設計、栽植管理等環節嚴格把關,確保造林成活率。

三是嚴格督導,落實獎懲。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任務重、季節性強、要求高。要完成任務,就需要各部門和各鄉鎮的共同努力。爲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加快施工進度,保證造林質量,縣委、縣政府將切實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加強管理,將成立督查組深入施工現場進行督查,並定期通報,落實獎懲。20xx年3月底前,按照造林綠化實施方案標準和下達的任務,全面完成年度植樹造林任務。5月份,縣林業部門組織完成對植樹造林成活情況調查,6月份申請市、省對我縣的林業建設進行實績覈查,10-11月份,組織完成對林業生態提升工程建設保存情況調查。爲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20xx年林業生態提升工程建設任務:①苗木繼續實行種苗補助。經覈查驗收,達到相關工程技術質量標準,生態廊道工程、農田林網建設、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綠化工程,每成活保存1株補助

1.5元;②高速公路兩側綠化單側50米以內佔地補助辦法按照《關於進一步推進縣境內高速公路兩側綠化的實施意見》(西政[20xx] 26號)文件執行,縣境內省道兩側綠化用地,特別是華興大道、周西快速通道和環城公路兩側的綠化用地補貼辦法參照(西政[20xx] 26號)文件執行;③綜合獎懲。根據林業部門5月份對鄉鎮造林任務完成情況調查和10-11月份保存情況調查,縣政府將於年底拿出專項資金對先進鄉、鎮(辦事處)進行獎勵。爲進一步扶持經濟林發展,經驗收每合格1畝,縣政府對鄉鎮(辦事處)以獎代補100元。年終綜合考覈,納入目標管理,評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二名,獎勵以獎代補資金3萬元,二等獎三名,各獎勵以獎代補資金2萬元,三等獎四名,各獎勵以獎代補資金1萬元。對完不成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年度目標考覈酌情扣分。

同志們,林業生態建設工程是澤被後世、惠及子孫的公益性工程,造林綠化工作是建設生態西華,美麗西華的根本抓手,各鄉鎮和有關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強化措施,進行廣泛宣傳和動員,做好工作安排,組織動員全縣廣大幹羣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來,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各項任務圓滿完成,爲全面提升我縣林業生態建設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