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技巧之怎樣演講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W

今天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了關於朗誦技巧之怎樣演講,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

朗誦技巧之怎樣演講

一、什麼是演講

演講是以宣傳鼓動爲目的,帶藝術性的嚴肅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求演講者面對聽衆,以有聲語言爲主要表達形式,以態勢語言爲輔助形式,系統、鮮明的闡明自己的觀點和主張。

1、演講不同於朗誦。

(1)演講與朗誦的範疇不同。演講屬精神實用藝術,側重於宣傳鼓動。朗誦屬表演藝術,側重於欣賞。

(2)演講的選題有很強的現實性、時代性;朗誦的材料有很大的超越性。

(3)演講講究激情,其語言有特殊性,有生活化的舞臺語言,有舞臺化了的生活語言,演講一定要有激情點(高潮)。朗誦追求意境,其語言屬舞臺表演語言。

2、演講不同於一般的報告。

內容上,報告注重政策性、權威性、指導性;演講注重典型性、鮮明性。

語言上,報告要求樸實,感情表達不要求大起大落,基調平穩。朗誦必須要有起伏。演講不是表演,是表現,要注意控制情緒。最好的演講者是他的眼淚在眼眶裏,而聽衆的眼淚在臉上。

二、演講的技巧

例:

葛底斯堡演講辭

林 肯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現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爲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奉獻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裏,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爲最後的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

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不能夠聖化,不能夠神化。那些曾在這裏戰鬥過的勇士們,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經把這塊土地聖化了,這永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我們今天在這裏所說的話,全世界不大會注意,也不會長久記住,但勇士們在這裏所做過的事,全世界卻永遠不會忘記。毋寧說,倒是我們這些還活着的人,應該在這裏把自己奉獻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倒是我們應該在這裏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我們必將更能從英魂那裏汲引壯態,奮發忠誠,來完成他們已經完全徹底爲之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在這裏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白白犧牲,我們要使國家在上帝的福佑下必將在自由上重獲新生,一個民有、民治與民享的政府必將在世界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分析:

林肯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是著名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演說家和雄辯家,他以演講聞名於世。《葛底斯堡演講辭》是美國曆史上被譽爲最優秀的演講辭之一。

文章開篇點明美國自誕生之日起,便是一個自由平等的國家,自由平等是這個國家奮鬥的宗旨,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保證這個自由平等的國家能夠長久,是爲了維護國家的原則和存亡而戰。在闡述了獻土之儀是在怎樣情況下進行的之後,緊接着論證了獻土之儀的意義:在這場戰爭中,烈士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活着的人應爲他們奉獻最後的安息之所,即爲他們奉獻一塊自由平等的土地,是活着的人們的責任。之後,作者表達了對生者的召喚和鼓勵,號召人們繼承烈士的精神,去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爲了烈士,爲了政府,爲了國家,以更大的決心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篇演講辭的思想深刻、博大而富有意義。借一次“獻土之儀”,闡發了一個新生國家、新生政權的性質和宗旨。演說出自國家最高領導人之口,其實就是一篇政治宣言。它的目的在於鼓舞士兵而贏得戰爭的勝利。而作戰的目的又非常明確——爲了國家的自由和平等。

演講辭洋溢着熾烈而真摯的感情。演講的內容極富有鼓動性。“我們必將更能從英魂那裏汲引壯志,奮發忠誠”,這是對生者的召喚與鼓勵;這個國家“必將在自由上重獲新生”,“一個民有、民治與民享的政府必將在世界上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對未來的堅定的信念。文章善於寓理於情,所以能打動聽衆,引起強烈的共鳴。這篇演講辭篇幅短小。演講不過兩分鐘,當時一位攝影師想替他留下一張講話時的姿態,在他尚未把那架原始笨重的攝影機擺弄好,林肯已經講完了。但這篇演說辭在形式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結構嚴謹,自然和諧;句式錯落有致,富有變化;措辭精練,句句樸實優雅。

(一)、演講時的形象

1、演講者站姿規範要求:脊椎、後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兩肩放鬆,重心主要支撐腳掌腳弓上。挺胸,收腹,精神飽滿,氣息下沉。腳應繃直,穩定重心位置。

演講的站姿有以下幾種:

(1)前進式:這種姿勢是演講者用得最多,使用最靈活的一種站姿。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前腳腳尖指向正前方或稍向外側斜,兩腳延長線的夾角成45度左右,腳跟距離在15釐米左右。這種姿勢重心沒有固定,可以隨着上身前傾與後移的變化而分別定在前腳跟與後腳上,不會因時間長而身體無變化不美觀。另外,前進式能使手勢動作靈活多變,由於上身可前可後,可左可右,還可轉動,這樣能保證手做出不同的姿勢,表達出不同的感情。

(2)稍息式:一腳自然站立,另一隻腳向前邁出半步,兩腳跟之間相距約12釐米左右,兩腳之間形成75度夾角。運用這種姿勢,形象比較單一,重心總是落在後腳上。一般適應於長時間站着演講中的短期更換姿勢,使身體在短時間裏鬆弛,得到休息,一般不長時間單獨使用,因爲它給人一種不嚴肅之感。

(3)自然式:兩腳自然分開,平行相距與肩同寬,約20釐米爲宜,太平會影響呼吸聲音的表達,太迂則顯得拘束。

此外還有立正式、丁字式等。

2、演講時的視線

在大衆面前說話,必須忍受衆目睽睽的注視。當然,並非每位聽衆都會對你報以善意的眼光。儘管如此,你還是不可以漠視聽衆的眼光,避開聽衆的視線來說話。尤其當你走到麥克風旁邊站立在大衆面前的那一瞬間,來自聽衆的視線有時甚至會讓你覺得刺痛。

克服這股視線壓力的祕決,就是一面進行演講;一面從聽衆當中找尋對於自己投以善意而溫柔眼光的人,並且無視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視線投向強烈“點頭”以示首肯的人,對鞏固信心來進行演說也具有效果。

3、演講時的臉部表情

演講時的臉部表情無論好壞都會帶給聽衆極其深刻的印象。緊張、疲勞、喜悅、焦慮、等情緒無不清楚地表露在臉上,這是很難藉由本人的意志來加以控制的。演講的內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總覺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縮縮,演講就很容易變得欠缺說服力。

控制臉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頭”。人一旦“垂頭”就會予人“喪氣”之感;而且若視線不能與聽衆接觸,就難以吸引聽衆的注意。另一個方法是“緩慢說話”。說話速度一旦緩慢,情緒即可穩定,臉部表情也得以放鬆,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夠爲之泰然自若起來。

4、有關服飾和髮型

服裝也會帶給觀衆各種印象。尤其是東方男性總是喜歡穿着灰色或者藍色系列的服裝,難免給人過於刻板無趣印象。輕鬆的場合不妨穿着稍微花俏一點的服裝來參加。不過如果是正式的場合,一般來說仍以深色西服爲宜。

其次,髮型也可塑造出各種形象來。長髮和光頭各自蘊含其強烈的形象,而鬢角的長短也被認爲是個人喜好的表徵。站出來演講之際,你的服裝、究竟帶給對方何種印象?希望各位好好地思量一番。

5、演講的手勢

手勢語言有多種複雜的含義,一般可分四類。

表達演講者的情感,使其形象化、具體化的手勢爲情意手勢,也叫感情手勢。表示抽象的意念的手勢叫象徵手勢。模形狀物,給聽衆一種具體、形象感覺的手勢叫形象手勢,也稱圖示式手勢。指示具體對象的手勢稱爲指示手勢。

有人總結,常見的演講手勢有上舉、下壓和平移等幾類。各類中又分單手、雙手兩種。每種又可以作拳式、掌式、屈肘翻腕式等。手向上、向前、向內往往表達希望、成功、肯定等積極意義的內容。手向下、向後、向外,往往表達批判、蔑視、否定等消極意義的內容。如空中劈掌表示“堅決果斷”,手指微搖表示“蔑視”或“無所謂”,雙手攤開表示“無可奈何”等等。右手緊握拳頭從上劈下表達憤慨、決心。

演講的手勢大有講究,但不是靠閉門造車“設計”出來的,而是在講壇上,隨着演說的內容、聽衆的情緒、場上的氣氛,在演講者情感的支配下,自然而然“噴射”出來的。至於選擇單式手勢還是複式手勢,則要看內容的要求,會場的大小,聽衆的多少,表情達意的強弱而定。手勢語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規定的角度,不受先人的制約,也無需“導演”的引發。它象體操動作一樣,絕不是用一個模子套出來的,它需要自己創造。但對於初學者總會有一個模仿的過程,如聽演講、看電影時,注意揣摩,作點“積累”,這樣在演講時就可以順手拈來了。

(二)、演講時的聲音

1、發音:演講在這方面的要求是字正腔圓,悅耳動聽。所謂字正腔圓,是就讀音和音質而言的。字正,是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咬字準確,吐字清晰,讀音響亮,送音有力,使聽衆明白易懂。所謂腔圓,就是要求演講的聲音清亮圓滑,婉轉甜美,流利自然,富有音樂美。

2、語調:在這方面的要求是起伏有致,靈活多變。演講時的語調的起伏不僅能使演講更生動,而且還能傳達演講者豐富的感情信息。試想如果總是用一種平板的語調,不僅演講者本身顯得無精打采,聽衆也會很快產生疲倦厭煩的心理。一般來說,升調傳達着激昂的情緒,如興奮、憤怒、譴責、疑問;降調則表達灰暗的情緒,如悔恨、傷心、失望和鬱悶等。我們說話時,每句話、每段話都要說好,在音節連續有靜至動的語流中,演講者要使聽衆聽得美,聽得清、聽得樂。貫穿在句子裏的音高音底、抑揚頓挫的調子,是與句子意思和說話人的感情有直接的聯繫的。語調起着潤色演講的作用,具有積極促進演講,溝通思想的功能,使演講的內容清晰明確。語調抑揚頓挫,張弛結合,尤其在後半部分,通過語調的激越高亢以及反覆的手段,可以將演講推至最高潮。

3、節奏:演講時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聲音,形成了回覆往返,構成了語言的節奏。它是演講中的一切要素的有秩序、有節拍的變化。離開變化,節奏便無從談起,離開了內容,節奏就毫無意義,所以節奏不是速度。演講中節奏的因素包括:結構的疏與密、起與伏;情感的濃與淡,激與緩;速度的快與慢、行與止。

(三)、演講時的文稿

1、瞭解對象,有的放矢

演講稿是講給人聽的,因此,寫演講稿首先要了解聽衆對象: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文 化程度、職業狀況如何;瞭解他們所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等等。否則,不看 對象,演講稿寫得再花功夫,說得再天花亂墜,聽衆也會感到索然無味,無動於衷,也就達不到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的目的。

2、觀點鮮明,感情真摯

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着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着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 的作用。演講稿還要有真摯的感情,才能打動人、感染人,有鼓動性。因此,它要求在表達上注 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 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 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3、行文變化,富有波瀾

構成演講稿波瀾的要素很多,有內容,有安排,也有聽衆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如果能掌握聽衆的心理特徵和認識事物的規律,恰當地選擇材料,安排材料,也能使演講在聽衆心裏激起波瀾。換句話說,演講稿要寫得有波瀾,主要不是靠聲調的高低,而是靠內容 的有起有伏,有張有弛,有強調,有反覆,有比較,有照應。

4、語言流暢,深刻風趣

要把演講者在頭腦裏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藉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 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

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①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要口語化。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衆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衆能否聽懂,要看演講者能否說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也不能使聽衆“入耳”,完全聽懂。

如在一次公安部門的演講會上,一個公安戰士講到他在執行公務中被歹徒打瞎了一隻眼睛,歹徒彈冠相慶說這下子他成了“獨眼龍”,可是這位戰士傷愈之後又重返第一線工作了。講到這裏,他拍了一下講臺,大聲說:“我‘獨眼龍’又回來了!”會場裏的聽衆立即報以熱烈的掌聲。

演講稿的“口語”,不是日常的口頭語言的複製,而是經過加工提煉的口頭語言,要邏輯嚴密,語句通順。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要衝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爲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②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衆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演講稿就失去了聽衆,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爲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寧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瞭、羣衆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羣衆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號、決定和結論”。魯迅也說過:“爲了大衆力求易懂”。

③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語言一定要生動。如果只是思想內容好,而語言乾巴巴,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講稿。廣爲流傳的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演講,毛澤東的演講,魯迅的演講,聞一多的演講,都是既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生動感人的語言。語言大師老舍說得好:“我們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語言表達出來。若是表達不出,誰能知道那思想與感情怎樣好呢?”由此可見,要寫好演講稿,只有語言的明白、通俗還不夠,還要力求語言生動感人。

怎樣使語言生動感人呢?

一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爲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

二是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演講稿的表現力。這樣,既能深化主題,又能使演講的氣氛輕鬆和諧;既可調整演講的節奏,又可使聽衆消除疲勞。

三是發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注意聲調的和諧和節奏的變化。

④要準確樸素。準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係。

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錶達的對象熟悉瞭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樸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⑤要控制篇幅。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制時間。德國著名的演講學家海茵茲·雷德曼在《演講內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講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寧可只有一個給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個證人前聽後忘的思想;寧可牢牢地敲進一根釘子,也不要鬆鬆地按上幾十個一撥即出的圖釘。”所以,演講稿不在乎長,而在乎精。認真修改,精益求精 從事任何文體的寫作都要重視修改,認真修改,精心修改,寫作演講稿自然不能例外。

例如, 林肯在接到要他作上述演講之後,在指揮戰爭、通權國是的情況下,親自起草演講稿,並把 演講稿念給白宮的傭人聽。直到演講的前一天晚上,他還在旅館的小房間裏再次推敲、修改這篇演講稿。

再如,1883年3月14日,馬克思與世長辭。恩格斯作了《在馬克思墓前 的講話》的著名演講。演講草稿是這樣開頭的:

“就在十五個月以前,我們中間大部分人曾聚集在這座墳墓周圍,當時這裏將是一位高貴的崇高的婦女最後安息的地方。今天,我們又要掘開這座墳墓,把她的丈夫的遺體放在裏邊。”

作者考慮後進行了修改,寫成:

“三月十四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了思想.讓他一個人留在房裏總共不過兩分鐘, 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着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着了。”

兩者比較,後者入題較快,演講一開始就抒發了對逝者的無限敬愛和萬分惋惜的心情,使現場的人們也沉浸在對馬克思的緬懷與崇敬之中。正是這種認真的態度和精心的修改,才爲他的每次演講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四)、演講怎樣開頭

1、開頭要能吸引聽衆的注意。演講開頭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否吸引並集中聽衆的注意力。演講時獲取聽衆注意力的方式隨題材、聽衆和場景的不同而改變,一般可以運用事例、軼聞、經歷、反詰、引言、幽默等手段達此目的。

例如,麥克米蘭石油公司副總裁邁克斯·艾薩克鬆在一次演講的開頭中便運用了引言和反詰的方法來吸引聽衆:

我們都知道,演講是件很難的事。但是請聽聽丹尼爾·韋伯斯特是怎麼說的吧:“如果有人要拿走我所有的財富而只剩下一樣,那麼我會選擇口才,因爲有了它我不久便可以擁有其他一切財富。”那麼,爲什麼許多有才華的人偏偏害怕演講呢?

2、開頭要爲聽衆解釋關鍵術語.如果演講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聽衆能否理解演講中的某些術語或概念,那麼在演講開頭時對關鍵術語加以解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例如,一位公司副總裁在就記者招待會的用途發表演講時,就很好地運用了這一技巧:

公共關係,簡單地說,就是指“與公衆的關係”,即任何涉及到公司或個人的關係。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利用媒體——最常見的是書面形式——爲公司謀取最佳印象或形象。

3、開頭要爲聽衆提供背景知識。演講時,演講者被認爲是專家或權威。因此,如果聽衆對演講的主題不熟悉或是知之甚少,那麼很有必要在開頭部分對聽衆講述與主題有關的背景知識,它們不僅是聽衆理解演講所必需的,而且還可以體現出主題的重要性。美國空軍少將魯弗斯·L·比拉普斯在夏努特空軍基地的一次宴會上作演講時,就對“黑人遺產周”的有關背景知識及其對美國空軍的重要性作了介紹:

我很高興來到此地,同時我也很感謝應邀和在座各位討論有關美國黑人問題。爲保持和增進民族間的理解,美國各大州又開始紀念“黑人遺產周”。在這夏努特空軍基地,我們慶祝它則可以對美國空軍進行完整無缺的教育。

我們民族的主旋律是:“黑人歷史,未來的火炬。”

這個已成爲美國人民生活一部分的紀念活動,是弗吉尼亞州紐坎頓市卡特·G·伍德森最先提出並計劃的,他現在被譽爲美國“黑人歷史之父”。伍德森先生於1920xx年成立了“美國黑人生活和歷史協會”。後來,他又於1920xx年發起了“黑人遺產周”紀念活動……

4、開頭要爲聽衆闡述演講結構.演講時,應當利用開頭部分對演講內容加以概述,讓聽衆瞭解演講的中心思想和結構.特別是當演講的主題很複雜,或是專業性較強,或是需要論證幾個觀點時,這樣做就能使演講顯得清楚而易於理解。

(五)、演講如何進行結尾

結尾是演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顯示一個人演講藝術的重要環節之一。精彩的結束語猶如與人話別,能促人深思,耐人尋味,給聽衆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因此,在演講的結尾要努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聽衆的情緒推倒最高的浪峯上,使聽衆情緒激昂、感奮起來,讓聽衆在頭腦中出現一個更爲強烈的興奮點,給聽衆以希望和信心,催聽衆團結向上,促演講者的意境和聽衆的感情得到昇華,形成說服和感染聽衆,並給聽衆以啓迪的強烈效果。

如何達到這種強烈的效果呢?下面有以下幾種結尾的方式:

(1)總結你的觀點。演講者在演講結束前用極其精練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對自已闡述的思想和觀點作一個高度概括性的總結,以起到突出中心、強化主題、首尾呼應、畫龍點睛的作用。

(2)簡潔而真誠的讚揚。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演講結尾進行誠摯的讚頌,無形之中就充滿了情感和力量,極容易撥響聽衆的感情之弦,引起聽衆繁榮和諧共鳴。

(3)請求採取行動。演講者在結尾時如果能以充滿激情、熱情奔放、扣人心絃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贏得聽衆感情上的共鳴,對聽衆的理智和感情進行呼喚,提出任務,指明前途,表達希望,發出號召,鼓舞聽衆振奮精神,付諸行動,那麼演講就能取得非同凡響的效果。

(4)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在演講結尾時,演講者向聽衆提出問題,甚至是一系列的問題,讓聽衆進行思考。這樣的結尾方式優點在於能更好地讓觀衆參與到演講中來,而且讓人深入思考,做到以境感人。

(5)引用詩文格言名句作結尾。恰到好處地引用名言、格言、名詩句等作爲演講的結束語,可爲演講的主題思想提供一個有力的證明,使聽衆在聯繫和印證中得到更深的啓發,還能增添演講的文學色彩。

(6)含蓄幽默的結尾。用含蓄、幽默的言辭或動作作爲演講的結尾,意思雖未直接表露,但富有趣味,發人深省,聽衆在歡聲笑語中禁不住要去思考、領會演講者含而未露的深刻用意。我們可以說一個演講者能在結束時贏得笑聲,不僅是自己演講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現,更能給本人和聽衆雙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憶,也是演講圓滿結束的標誌。

(六)、演講的其他“絕招”

絕招一:排比的運用

排比是一種寫作修辭手法,也是一種普遍應用的演講技巧。排比是用句法結構相同的段落、句子或詞組,把兩個或多個事物加以比較,藉以突出它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很多時候,排比的段落或句子是以一種遞進的方式排列,營造出一種雷霆萬鈞的氣勢,同時琅琅上口,富有樂感。

絕招二:用詞準確

尋找恰當的詞是沒有絕對的法則的,但通常最簡單的詞、最具體、最能生動地引起感官反應的詞語是最佳選擇。儘量少用形容詞和各種限定詞,着重實意動詞和名詞的使用。平時多查閱字典,一本好的分類詞典會對你有很大幫助的。

絕招三:親切感

使用第一人稱而不是其他人稱;使用簡單生動的主動語態,而不是複雜乏味的波動結構。這樣好像是演講者自己直接和觀衆說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促進雙方的相互交流.

絕招四:應對意外

一般來說,演講時可能遇到三種倒黴事:

1、結巴或忘詞。不用掩飾,否則會更加失態。相反,停頓一下,笑一笑,把這個句子再說一次,或繼續說下去。

2、技術故障,如話筒出了問題等。等待人員修理,或者冷靜發言。

3、事實錯誤,如把珍珠港事件說成是1941年9月7日。在合適的地方停下來改正錯誤,不要急躁而導致精力分散,出現更多錯誤。

絕招五:巧妙引用

明智地使用引語能給你的演講增色不少,擴大權威性,增強說明力。在引用名家的話語或文章時,要注意遵循四條原則:1、引用材料儘量簡短、選擇與演講主題相關的部分;2、使引用的材料有機地成爲演講的一部分;3、不要重複引用,除非特別強調;4、引用準確,不要斷章取義。

絕招六: 脈絡清晰

在交流過程中產生誤會的可有性是很大的,因此,有一個清晰的確良結構和流暢的闡述是成功演講的必要因素之一。除了開頭尾闡明主題之外,還要有一二三個分論點來進一步展開闡述。牢記演講的結構,必要的話,可以在開頭就闡明演說的脈絡,並在演講中不斷提示聽衆,還可以相應地使用各種圖表和設備以加深聽衆的印象。

絕招七:俚語的使用

俚語可以讓演講生動活潑,也可以使演講陳舊過時。如果不太熟悉最新的俚語,會讓演講者本身顯得與時代脫節。慎用俚語。如果使用一個效果不錯又形象生動的俚語來表達你想表達的內容,效果會好很多。但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用帶種族色彩和淫穢的俚語。

絕招八:使用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包括人的面部表情、手足動作、作立姿勢等。這種無聲的語言不僅會傳遞信息,而且會影響到交流的各方。演講時,表情要自然,面帶微笑,不要緊張得面部肌肉都僵硬子;眼睛要直視聽衆,與他們作眼神的交流;在演講時適當地加入一些姿勢,以強調你的講話但不要過分誇張。

絕招九:幽默的運用

幽默不僅是生活的調味品,也是調節演講氣氛的好佐料。但幽默並不是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可能隨便用的。如果用得不恰當,反而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演講時,可以說一說與主題或觀點有關的趣聞趣事,或者與自己有關的一些滑稽小故事,千萬別僅僅爲了逗樂聽衆而說一些離題千里的笑話,或者含沙射影,讓聽衆覺得有一種被侮辱的感覺。

絕招十:設備的使用

隨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設備,如VCD、錄影帶、投影儀等都能爲聽衆帶來直觀的視覺和聽覺享受,妥善地利用這些儀器設備,能使你的演講更生動、更深入人心。

例如:繁多的數字可以清楚地羅列出來,使大家一目瞭然.在演講前要注意做好準備工作,如熟練操作,儀器是否都能正常工作,還有倒好帶等。免得到時手忙腳亂,錯漏百出。

絕招十一: 作好即興演講

即興演講是演講者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眼前的場面、情境、事物和人物即席發表的演講。由於事先沒有準備講是最能看出演講者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應變能力的時刻。

即興演講要靠平時的積累一臺下刻意訓練,臺上聽其自然。首先,要弄清楚即興演講的主題,否則,開口就離題萬里,說得再好也白搭。其次,在腦海裏迅速擬一個大致的提綱,避免泛泛而談。最後是不要急躁,不要慌張,保持鎮定。

練習:

分析下篇演講稿並演講。

普通話,想說愛你也容易

各位朋友:

首先讓我講一個故事:

一次,我到東臺某鄉鎮去測試。一位中學老師很嚴肅地跟我交換他對於推廣普通話的看法,他說:第一,搞普通話測試是在教師任職、職稱晉升等關口上卡我們;第二,推廣普通話有語言歧視之嫌。套用一句歌詞來說吧,普通話,“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心裏猛一沉,就連曾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學教師都對說普通話有如此強烈的排異反應,那麼,要讓1954年以後出生的廣大公務員、教師以及窗口行業從業人員等等在較短的間內測試達標,這個任務是多麼艱鉅啊!

後來我陸續看到了這麼幾則報道:

報道一:射陽縣洋馬鄉一位普通農婦的兒子大學聯考得中,鄉親們歡天喜地地給她家送來了一幅對子:“清華是你今生的驕傲,洋馬是你永遠的故鄉”。作爲母親,她讀懂了鄉親們的一片真心,就是告誡她的孩子不要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就是不要忘掉根本,忘掉家鄉。

兒子離家前,她千叮嚀萬囑咐:孩子,我們是農村人,上了大學,可不能瞧不起鄉下人,可不能忘本吶。上學以後,這個質樸的農村孩子沒有忘記母親的叮嚀,就連給母親打電話時,也會努力提醒自己不說普通話,而要用方言,因爲這樣可以明白地告訴母親,他沒有忘本!然而有一天,當他聽到電話那端傳來的母親生硬的、還帶着濃濃鄉音的普通話時,他驚呆了:一個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射陽的農家婦女怎麼也說起了普通話?母親似乎感受到了他的驚詫,說:孩子,現在我們洋馬的中藥材生意很好,外地客商紛紛到我們這裏來訂貨。我們如果說方言,人家會聽不懂,所以鄉里鄉親的現在都在學說普通話。從今天開始,你跟媽媽通話時,可要講普通話,這也是我學說普通話的一個好機會呀。兒子欣喜之餘感慨萬分:今天,農村經濟在發展,農民的語言觀念、語言面貌同樣在與時俱進!

報道二:聘請保姆新鮮事,必須會說普通話。南京的黃先生想給未滿週歲的兒子找一位保姆,他在報上登出廣告,保姆要有高中學歷,還必須說普通話。黃先生告訴記者,保姆的言行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對保姆要求高是對孩子負責。

報道三:會講普通話,購物可打折。香港電臺普通話臺決定在20xx年9月13日,由“匯豐普通話基金”贊助,舉辦第一次普通話日,鼓勵港人說普通話。香港電臺還與香港旅遊服務業協會和香港總商會等機構合作,邀請他們旗下約3000家會員商戶,展開“普通話日購物優惠”活動。9月13日當天,顧客凡到貼有“普通話日”招貼的商店,用普通話購物,即可獲得xx折優惠。

哦,原來普通話已經進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說普通話已經逐步成爲許多人的自覺行爲。

“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有這樣良好的社會大環境,我想,我想誠懇地對大家說:其實,普通話,想說愛你也容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