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29K
本文目錄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就業局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縣就業局工作總結範文就業局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

XX年是實施“xx”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爲困難的一年,促進就業工作任務繁重。我局堅持把加強就業工作作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任務,認真落實省、市及上級部門的各項部署,以“優化就業、服務民生”爲出發點,深刻認識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把促進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以落實新一輪再就業扶持政策爲主線,加快建立統籌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統籌做好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做好失業下崗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以及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積極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深入開展。

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4篇

一、XX年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進展順利(詳見附表)

預計XX年,全市可實現城鎮新增就業 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 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 人,分別佔省指標28700人的 %、6800人的 %和1800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市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 萬元,佔省指標6200萬元的 %;新增創業培訓 人,佔省指標XX人的 %;農村新增轉移就業人,佔省指標8000人的 %,轉移就業規模達到 萬人,建立標準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試點鎮5個、試點村8個;開展農民工技能性培訓 人,佔省指標14400人的 %。預計到年底各項目標任務均可超額完成。

(二)強化目標責任管理

市委、市政府目標辦印發了《關於下達XX年全市就業工作分解目標任務的通知》,把就業目標層層分解下達,不僅包括增加就業崗位、控制登記失業率、幫扶困難人員就業、財政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等指標,而且新增了創業基地建設、鄉鎮村勞動保障平臺建設、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等新指標,一併作爲考覈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業績的重要指標,從4月份起實行月報告,季調度,半年督查、年底考覈,確保就業工作有序紮實推進。

(三)健全完善新一輪就業政策體系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皖發[XX]7號、皖政[XX]51號、皖政[XX]31號和皖政辦[XX]67號等文件精神,並結合我實際,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強化政策建設,形成了較爲完善的政策體系。一是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淮發[XX]6號),實施更加積極的城鄉就業政策,全力促進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二是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勞障[XX]67號),明確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對象、申請就業困難人員需提供材料、認定程序以及就業困難人員的管理等,進一步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促進困難羣體實現就業;三是制定了《關於印發淮北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淮政辦[XX]38號),將高校畢業生、復轉退役軍人、殘疾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納入創業扶持政策範圍,享受與城鎮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四是制定《關於印發<淮北市就失業登記證>發放和管理辦法的通知》(淮勞障[XX]61號),加強勞動就業服務與管理,提高城鄉勞動力就業率,穩步實現統籌城鄉就業一體化的目標;五是制定《加強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建設意見》,按照“六個到位”、“十統一”的要求和建設標準,建立健全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

(四)積極開展各項就業服務

1、加強與區、縣、鄉鎮基層勞動保障平臺的密切合作,分別到四鋪鄉、礦山集、鐘樓村、鐵佛和古饒鎮等返鄉民工較聚集的鄉鎮,共舉辦“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對接”現場招聘活動21場,提供適合農民工的就業崗位16100個,爲2萬餘返鄉民工進行現場職業指導,發放各種政策法規等宣傳資料10萬份,達成就業意向6825人。

2、窗口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充分利用科學發展觀學習契機,提升窗口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意識,切實爲廣大羣衆服務。一是境外就業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共辦理外國人就業證許可證人,外國人就業證 人,臺港澳人員就業證 人,華僑 人,計 人,XX年計劃培訓協理員 360多人。二是辦理檔案託管及勞動事務代理達 人次,個人免收檔案託管 人。三是建立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供需平臺,有針對性地爲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特困人員提供政策幫扶、觀念幫扶、崗位幫扶、技能幫扶、服務幫扶,市人力資源市場先後舉辦了“關注民生、關愛姐妹”春風送崗、“第五屆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個私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XX年民營企業招聘周”、“經濟開發區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等30場特色就業服務活動,進場單位家,招聘人數 人,進場求職人數 人,錄用人數 人。

3、深入全市企業進行用工情況調研,通過發放填寫調查表、問卷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企業用工現場調研活動,加大信息採集力度,全面客觀地瞭解全市企業用工現狀,幫助企業引進、留住員工,緩解勞動用工短缺問題。通過調研活動共蒐集到各類用工信息1723條,推薦12034人次與用工企業對接。

4、創新服務方式,促進會員單位健康發展。制定了《新會員單位管理制度》、《十佳會員單位評選方案》,把每年新招聘員工20人以上,能按規定爲新錄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和參加社會保險,並按時上報空崗情況的會員單位確定爲十佳會員單位的評選對象;凡成爲十佳會員的用工單位,將爲其提供員工崗前培訓、代申報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截止目前,職業介紹中心已新增會員單位52家,累計222家。

(五)強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1、深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層次配套的原則,把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成爲功能最爲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場,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失業保險、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勞務輸出、勞務派遣等多項服務。在縣區建立了4個人力資源市場,在19個街道、18個鄉鎮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在135個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市人力資源市場依託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與縣區、街道、社區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同時,我市將就業工作重心下移,在相山區相南街道建立了淮北市相陽勞務市場,不僅強化了基層就業服務,而且有效解決了非正規勞務市場給主城區帶來的市容、交通、治安等問題。

2、健全基層平臺服務功能。今年以來,我市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組織起來就業認定、困難就業羣體就業幫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區,街道(鄉鎮)、社區依託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與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全市16個街道、18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135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開展了“充分就業創建活動”,發揮了小平臺、“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

3、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爲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暢通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我們在充分發揮有形市場發佈信息的同時,積極運用淮北就業網和淮北就業報載體作用,全面蒐集和發佈就業信息,根據崗位需求情況,爲各類求職者量身定製信息,並定期向社會發布。充分利用淮北就業網“就業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求職招聘、人才論壇”等多功能就業平臺,爲畢業生提供貼心服務,目前網站擁有198 家網絡會員單位,XX年以來,共通過淮北就業網舉辦網上招聘會6場次,發佈招聘信息720條,提供5014個就業崗位。

(六)開展就業援助,全力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爲切實做好睏難羣體就業援助工作,有效緩解“零就業家庭”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難,堅持在就業援助中幫扶就業,動態消除就業困難人員。一是根據省廳要求及本地實際,擴大了就業援助範圍,由原來的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擴展到“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等8類登記失業人員,使更多困難羣衆得到就業援助和政策實惠。二是在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和街道(鄉鎮)、社區就業平臺建立了就業困難羣體臺賬,開通援助服務熱線電話,通過實施送援助進家庭、送政策進社區,社保補貼送到人、就業崗位送上門,使“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了就業再就業。三是深入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全市已有 個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社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勞動者基本實現穩定就業,所有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四是開展了“一進三送”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各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均設立了宣傳專欄,張貼促進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及宣傳圖片。全市印發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管理知識問答宣傳資料5萬份。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對困難就業幫扶對象進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基本做到了區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我市現有就業困難對象565人,其中“零就業家庭”129戶(濉溪縣111戶),目前已消除127戶;未就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32人。針對已經確定的就業困難幫扶對象,社區專管員正在制定援助工作計劃,開展“一對一”的幫扶工作,爲每一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個就業信息。

(七)大力實施創業促就業工程

今年以來,我局着重在基地建設和提升服務方面,全力營造創業促就業的和諧環境。一是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全市現有3個縣區創業園區、5個再就業一條街,已落戶82戶,安置就業766人;市級創業基地已陸續入駐企業3家;濉溪縣南坪、劉橋、臨渙3個鄉鎮省級首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已初見成效,建成標準化廠房7棟,在建4棟,建設面積15440平方米,現已入駐華強麪粉廠、淮北天王機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吸納就業1186人;相山區在仁和小區正在建設佔地400畝的“農民工創業一條街”。二是加強創業培訓工作。市、縣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分別成立了“創業培訓指導中心”,將創業培訓逐步向縣區、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延伸,培訓對象擴大到城鎮新增勞動力、返鄉農民工、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等人員,舉辦了下崗失業黨員、青年、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工等特色創業培訓班。三是加強創業後續服務。建立了創業人員扶持檔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聯繫方式清、技能優勢清、發展項目清、經營狀況清。成立了以勞動保障、工商、稅務及大專院校等部門專家組成的創業諮詢指導專家志願團,免費爲學員創業提供幫助和指導。收集適合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600多個,編印成冊,推介給返鄉創業農民工。今年以來,我市共舉辦創業培訓26班,培訓創業學員780人,其中成功創業275人,帶動就業1688人。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經濟實體已達541家,其中創辦經營企業86家,從事規模化養殖102個,安置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近2萬人。

(八)全面落實農民工就業政策

1、強化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一是加強動態監控,對出現的企業規模裁員、批量農民工返鄉等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市政府領導和省勞動保障廳。二是建立了市、縣、鄉鎮、村四級外出人員返鄉就業工作領導體系,在18個鄉鎮分別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建立了返鄉農民工日報告制度和就業信息臺帳。三是把“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招聘周”擴大爲“招聘月”,組織各縣區對返鄉農民工實施了“三送”(就業崗位信息、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政策)等“一條龍”服務,深入開展返鄉農民工系列現場招聘、技能助你就業、春風送崗位下鄉、就業信息對接、返鄉農民創業、用工需求調查等6大活動。四是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分別設立了專門的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窗口,將家庭困難的農民工作爲重點援助對象,爲每一位重點援助對象免費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個就業信息。五是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分別成立了“農民工創業培訓指導中心”,從XX年第四季度截至到目前,共舉辦10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班,39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中成功創業195人,帶動1365人就業。

2、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濉溪縣臨渙、劉橋、南坪鎮的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初見成效,累計完成道路框架、電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礎設施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棟,建設面積123畝,現已入住華強麪粉廠、淮北天王機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安排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45人,帶動1186名農民工就近就業。濉溪縣百善鎮,相山區渠溝鎮,杜集區石臺鎮、高嶽街道,烈山區古饒鎮、宋疃鎮等6個鄉鎮。正在建設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3、扶持農民工創業就業。今年以來,共舉辦6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班,18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中已實現成功創業67人,帶動293人就業。全市發展轉移就業經紀人87人,建立了鐵佛、南坪、劉橋、宋疃等10個轉移就業示範鄉鎮,對轄區內農村勞動力進行跟蹤管理與服務。

4、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我市成立了由勞動保障、農業、教育、建設、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農民工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形成了“政府統籌、各方參與、積極推動”的工作格局。全面啓動了以返鄉農民工爲重點對象的“特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並指導、督促全市33家定點培訓機構對返鄉農民工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XX年我市農民工技能培訓任務是14400人,已培訓7233人;根據去年三區一縣任務完成情況,在分解下達今年任務時進行增減調控。從今年開始,我市把農民工培訓、鑑定發證和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實行“三個對接”:即任務分配與定點培訓機構對接;培訓與技能鑑定對接;培訓與就業對接。我市狠抓轉移就業工作,培育淮北特色轉移就業品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勞務合作。今年以來,全市共建立標準化輸出基地48個、輸入基地49個,發展勞務經紀人66人,新增有組織轉移就業4067人。

(九)加強政策宣傳和理論學習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利用《中國勞動保障報》、《安徽勞動保障》、《淮北日報》、《淮北晨刊》、淮北電視臺、淮北廣播電臺等媒體,加強對就業信息工作、政策文件的宣傳力度,擴大效應,今年以來共在省市級以上媒體刊載各類專題文章237篇,其中在淮北日報、淮北晨刊、淮北廣播電視報、淮北廣播電臺、淮北電視臺等市級媒體被刊用信息共204篇,在安徽勞動保障網、安徽勞動保障雜誌被刊用信息24篇,在中國勞動保障報被刊用信息7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刊用信息2篇。二是強調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在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就業再就業等重大民生問題,全力克服經濟危機給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提高勞動就業管理服務能力,牢固樹立爲人民羣衆服務理念,爲今後工作指明瞭方向,確定了目標。

二、XX年就業工作存在問題

(一)勞動力素質不適應市場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據調查統計,“xx”期間我市需求量較大的工種是煤化工、紡織、電子、電焊、車牀、鉗工。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我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從去年開始,部分在淮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已經逐步凸顯。

(二)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基礎薄弱。目前,我市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滯後,行政村沒有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沒有配備專職人員,缺乏專項工作經費,難以滿足農村勞動者對就業培訓的需求。

(三)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近年來,我市財政收入增長緩慢,支出壓力較大,受“吃飯財政”狀況的影響,全市財政投入就業再就業的增幅較小,特別是部分縣區受財力影響,就業再就業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到位。

三、XX年就業工作安排

(一)XX年預計目標(詳見附表)

(二)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穩定和促進就業。實施就業崗位開發計劃。發揮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在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通過穩定生產、穩定市場來穩定就業,開闢更多新的就業增長點。加快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讓更多的困難企業享受政策扶持,力爭穩定 個現有就業崗位,新增就業崗位30000萬。

(三)繼續突出重點,統籌做好三類羣體就業。一是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計劃。按照職責明確,管理規範,有效運行的原則,加快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機制。組織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做好政策落實和就業服務工作,對回到原籍未就業的,做好跟蹤服務,保證底數清楚,幫扶到人。二是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全面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開展上崗培訓,實施技能提升培訓工程;組織各類準備創業人員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三是實施農民工就業服務計劃。堅持向城鎮轉移就業、扶持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創業三結合,加強勞務經濟發展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四是實施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計劃。加強對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形成動態長效幫扶機制,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確保城市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四)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功能。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儲備力度。緊密依託我市區、縣、鄉鎮勞動就業保障平臺,對全市城鄉技能型人才進行一次大普查,確切掌握全市技能型居民數量和就業分佈情況。並希望政府能夠實施一套引進我市技能型人才迴流的相對獎勵辦法或優惠政策,吸引我市大量技能型人才迴流,爲淮北經濟發展服務。認真收集、分析企業中高層崗位需求,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高技能人才招聘引進平臺的作用。二是定期深入企業,建立企業用工考察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市場招聘,力求爲全市企業提供用工服務,爲企業制定有序的招用工制度,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建立日常走訪與重點企業聯繫制度,及時、準確把握企業用工需求。根據需求深化各項招聘服務,改進工作作風,提供服務快速通道,着力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質量與效率,真正做到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真心實意、切切實實爲企業辦事。三是加大就業幫扶平臺建設力度,全面促進充分就業。以促就業、保穩定爲目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作用,重點針對我市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三大就業羣體,系統開展XX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切實幫助各類就業羣體特別是新出現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儘快得到就業援助,通過新登記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和就業需求,組織相應的職業培訓,積極向企業推薦,幫助其儘快實現就業再就業。四是認真開展農民工政策諮詢和職業指導活動。依託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廣泛組織“就業服務大篷車”、“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等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給農民工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免費向農民工發放“春風卡”、“農民工進城務工服務指南”、“勞動合同法”等宣傳資料。

(五)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就業一體化。加全市城鄉一體化5個試點鄉鎮的所有行政村率先落實“有工作人員、服務場所、辦公設備、工作經費、工作制度”的要求,將政策諮詢、培訓信息、職業介紹、創業扶持等公共服務延伸到鄉鎮、村,形成城鄉一體、上下貫通、平臺到村、聯繫到戶、服務到人的工作體系。研究加強行政村勞動保障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措施。拓展公共就業服務功能,改進服務方式,把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與重點人羣相結合、與落實政策相結合、與績效考覈相結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在外出務工人員較爲集中的城市設立專門服務機構,建立與勞務輸入地之間的就業信息溝通機制;加強與外出務工成功人士的聯絡,提供政策、信息服務,引導其回鄉創業。

(六)實施創業促就業倍增計劃,加快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進度,年底基本達到企業入園、機器運轉的目標;力爭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 萬元,推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建立完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監督考覈五大體系。指導縣區全面建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和創業園區(街)、創業項目資源庫,擴大創業培訓範圍和規模,努力爲創業者提供項目推介、風險評估、開業指導、政策諮詢、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服務,督促6個鄉鎮加快建設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就業局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2) | 返回目錄

在牡市就業局的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就業局全體機關幹部共同參與和積極配合下,緊緊圍繞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點,以就業服務“新三化”建設爲標準,圓滿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工作。全市1-6月份完成就業再就業安置任務5115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2%;勞務輸出工作已完成6230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3%;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13期,已培訓了812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1%;《再就業優惠證》發放8496本。安置公益崗位人員99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爲4.3%。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抓素質建設,實現就業服務制度化。一是失業人員登記和免費就業服務制度。完善失業登記制度。建立就業登記、失業登記與就業服務有機銜接的工作流程,通過勞動力市場、鄉鎮社區加強對失業人員的動態管理。勞動力市場上半年求職登記人員3845人,已安排1191人就業。家政服務應聘人員103人,已推薦成功95人就業。發佈各類就業信息784條以上。接待各類業務諮詢5350人次以上。與各個用人單位建立用工及協作關係853家。每週三定期開辦企業用工洽談會。

落實了覆蓋海林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和爲下崗職工提供免費職業介紹機構網絡。二是就業困難羣體再就業援助制度。通過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個性化就業服務和即時公益性崗位援助。根據牡丹江就業局確定的再就業援助任務要求,制定專門就業計劃。開發公益性崗位,統籌管理政府有關部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通過園林、城市管理、環衛等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援助。上半年安置“40、50人員”就業991人,完成計劃的86%。三是針對海林“4050”人員就業現狀,對就業競爭能力弱勢羣體按照國家政策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加緊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實施。小額貸款工作已與牡市主管部門及相關商業銀行取得聯繫,貸款擔保由牡丹江市就業局擔保中心統一擔保,爲有創業條件而無資金的單位及下崗職工統一提供資金但保。 四是政府出資免費培訓制度。完善職業介紹補貼和再就業培訓補貼政策。職業技能培訓班已培訓了812人,爲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免費服務和培訓,形成政府購買就業服務和培訓成果的機制。已開辦的培訓班有治安員、園林管理員、家政服務員、保安員、收銀員、計算機、導遊、交通協管員等。對下崗失業職工領取《再就業優惠證》人員進行就業前培訓。培訓工作一年以來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獲得了XX年市局先進單位。 二、抓行業職能建設,全面推動就業服務專業化 一是加大發證力度。《再就業優惠證》關係到下崗失業職工切身利益和各項再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爲了確保再就業優惠政策的享受對象不錯不漏,本着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按政策發證,上半年對符合條件的886名下崗失業職工發放了優惠證。

二是加大宣傳力度。將再就業優惠政策和再就業優惠證申報辦理程序等印製成宣傳材料,通過鄉鎮、社區勞動保障站,發放給每一位失業下崗職工;定期上街設立勞動法規諮詢服務檯,現場解答失業下崗職工提出的問題;還通過電視、宣傳欄、諮詢服務等多種形式,進行全方位宣傳,使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瞭解政策,掌握政策,轉變擇業觀念,安心走自謀職業、自主創業之路。

三是抓社區平臺建設,促進就業服務社會化。社區平臺建設是實現就業服務社會化重要途徑之一,社保員的日常工作就是勞動保障工作的延伸和具體體現,社保員的服務是就業服務社會化的最終衡量標準自去年開展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工作以來,在工作中推行城區周例會,鄉鎮月例會制度。對社保員開展工作中學習,實踐中進步的工作方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社保員業務素質有明顯的提高。對29個社區保障員按街道辦事處及鄉鎮分成七個區分片考覈。制定並下發了《海林市社區勞動保障員考覈管理辦法(試用)》,並嚴格按“辦法”要求進行考覈。在七月份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組織社保員到牡丹江參觀學習先進社區的經驗及工作方法。通過學習交流增強了社保員工作的動力及方向,明確了工作的職責和目標。爲加強社區辦公現代化建設,就業局爲29個社區購買了先進的品牌電腦及打印機,將使我市社區平臺建設登上一個新臺階。也是加強社區平臺“新三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四、抓就業服務,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全面開展。一是建立了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基本情況檔案和再就業情況數據庫,對領取《再就業優惠證》的下崗失業人員實行動態管理,隨時掌握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況。二是積極協調各部門,做好1650名託管人員平穩有序的出中心工作,截止6月21日,爲已辦理解除託管關係的827人發放了三分之一補發工資。並協助他們順利地辦理好失業保險、養老關係的接續手續。目前,餘下的577人也在積極辦理解除託管勞動關係事宜。三是並軌工作經過一年多的積極籌備,各項基礎資料已基本就緒。共有126戶企業,13436名下崗離崗人員。海林市並軌工作方案已出臺,各項工作正在進一步開展。四是積極開展勞務輸出工作。勞務輸出工作已完成6230人,輸出人員範圍已覆蓋了全市各個鄉鎮,不僅下崗失業人員得到了幫助,而且各類待業人員也得到了就業幫助。我局已與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的就業局或就業中心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或簽訂了勞務輸出協議,初步建立了勞務輸出網絡,爲以後年度完成勞務輸出工作任務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工作打算。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我們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確保今年各項責任目標的完成。下半年重點要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加強培訓工作的基礎建設,完善培訓工作中急需的培訓設施,落實培訓基地建設。在保證我市基本培訓內容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利用培訓基地,加大培訓力度,一是把創業培訓作爲下半年培訓工作新的突破口,認真學習借鑑外地的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把再就業培訓工作抓好、抓出成效。二是加強對勞務輸出人員的培訓。針對我市勞務輸出的實際,下半年將增加培訓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輸出人員的素質,打造我市勞務輸出的品牌。(二)、進一步加強宣傳,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社會氛圍。要大力宣傳今年出臺的再就業優惠政策,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的優惠政策。(三)、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扶持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加強與稅務、工商、城管、銀行等部門協調配合,把再就業優惠政策的落實到位。

(四)、進一步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要運用優惠扶持政策,大力推動下崗失業人員組織起來就業,推進下崗失業職工實現再就業。(五)、健全服務網絡,大力推進勞務輸出。發展勞務中介組織,加強勞務輸出基地建設,通過開展創建勞務輸出服務工作標準化社區活動,全面實施“輸出勞務,引回人才;輸出勞動力,引回創業者;輸出生產者,引回經營者;輸出打工仔,引回管理者”。讓海林勞務輸出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六)、切實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人員的自身建設。要認真學習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要增強對本職工作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積極主動,勤奮實幹,善於摸索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爲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再築輝煌!

縣就業局工作總結範文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3) | 返回目錄

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縣勞動局的正確率領和市就業局的具體指導下,緊緊環繞上級下達的各項工作方針使命,奮力進取、凸起重點、真抓實幹,凸起就業練習、勞務輸出、失蹤業保險、全國的示範縣培植、社保津貼、撐持促進創業等工作重點,紮實抓好了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方針使命,爲全縣經濟健康成長和社會不變做出了積極進獻。

一、目標使命完成情形

1、已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508人,完成方針使命58%,下崗失蹤業人員和失蹤地無業農人再就業732人,完成方針使命61%,就業堅苦的“4050”人員再就業188人,完成方針使命57%,“零就業”家庭發現一戶消弭一戶。

2、全縣加入失蹤業保險的人數11350人,新增擴面612人,完成方針使命61%,全年應徵失蹤業保險基金115萬元,徵繳62萬元,完成方針打算54%,發放失蹤業金7.2萬元。

3、供給免費職介人數1178人,完成方針打算62%,再就業培訓人數317人,完成方針打算72%,創業培訓人數121人,完成方針打算81%,就業練習中心培訓人數268人,完成方針打算67%,開發崗位吸納就業319人,完成方針打算55%,社區就業人數171人,完成方針打算59%,組織勞務輸出1080人,完成方針打算72%,城鎮掛號失蹤業率節制在4.4%以內。

4、已完成培訓農人工2973人,獲證2973人,完成方針使命198%。

5、爲41名下崗失蹤業人員打點小額擔保貸款82萬元。爲3953名矯捷就業的下崗職工發放社會保險津貼496萬元。爲特困下崗職工實施救助35人,發放救助金7500餘元。

6、積極開展各項政策的宣傳勾當。建造發放各類宣傳資料53600份,發放“春風卡”2107冊,發放《求職掛號證實》1357本,組織年夜型招聘會1場,受理勞動者維權25人。

二、首要工作

(一)鼎力宣傳就業政策

建造發放宣傳資料53600份,發放《求職掛號證實》1357本,並經由過程電視、宣傳車、口號、專欄、版報、信息、簡報和發放“春風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做到了就業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經由過程鼎力宣傳國家、省、市就業工作的新政策,進一步改變了各類失蹤業人員的就業不美觀念,樹立新的就業理念,出格是樹立了積極創業的就業新理念,以創業帶動就業。

(二)鼎力開展各類培訓

深切鄉(鎮)、村、社及田間院壩鼎力開展農人工培訓,培訓重點向農人工轉移,向田間院壩轉移,切實便利農人工加入培訓學手藝。針對縣內現實,增添培訓的內容,將培訓、就業和跟蹤打點有機地連繫起來,在全縣各個鄉鎮及田間院壩鼎力開展了農人工定單培訓和種養殖手藝培訓。今年,我局已舉辦了銀杏種植、藥材種植、養豬、養雞、養羊等專業的農人工手藝培訓班六期,共培訓農人工855人,培育新的種養殖專業戶12戶,培訓後實現就業738人。同時,重點抓好了各類失蹤業人員的創業培訓,開展創業培訓3期,培訓121人,經由過程培訓,有87人實現創業。

(三)強化落實就業政策

一是各類津貼到位,鼎力開展小額貸款工作。當真貫徹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實時足額地兌現矯捷就業人員社會保險津貼、培訓津貼、職業介紹津貼、手藝剖斷津貼等,同時,強化了下崗失蹤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同縣財政局、縣城市信用社一道配合審覈,按照每人2-3萬元的尺度,爲41名下崗失蹤業人員打點小額擔保貸款82萬元,爲下崗失蹤業人員實現再就業供給了實其實在的輔佐。二是成長企業。把重點成長平易近營企業和勞動密集型財富作爲促進下崗失蹤業人員就業的主攻標的目的,今年,縣內企業已吸納下崗職工就業319人。三是落實空崗陳述軌制。單元、部門在有崗位空白時和增添公益性崗位時,必需向政府陳述,並重點安設下崗失蹤業人員、就業堅苦對象就業。四是加年夜資金投入。增添培訓津貼,鼎力開展全縣下崗職工和農人工就業處事和培訓。五是政策優惠撐持鼓舞激勵創業促就業。下崗職工和農人工在縣內創業,在掛號註冊後給以3年扶持期,同時把創業納入招商引資規模,享受與外埠客商同樣的優惠政策,近年有36名創業者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391人。六是強化處事窗口培植。堅持窗口接待軌制,進一步強化了政務中心和惠平易近中心處事窗口的一站式處事,規範了窗口接待軌制,嚴酷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等軌制,進一步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羣衆對勁率高。

(四)凸起抓好勞務輸出

今年繼續實施“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打點模式,增強與發家地域用工跟尾,使多量下崗職工和農人工實現了異地轉移就業。一是鼎力免費組織職業介紹現場年夜型招聘會1場,爲1178人供給免費職業介紹,介紹成功780人。二是增強人才輸出基地和收集培植。我局與廣東、深圳、北京、福建、青島、年夜連、北京、煙臺、上海、成都等地成立了人才輸出基地327個,其中今年新建21個,切實構建了縣、鄉、村三級勞務輸出處事收集,上半年實現有組織人才輸出1080人。三是紮實抓跨區域人才協作。自動增強與人才輸出地的合作,互通信息,成立持久不變的勞務合作關係,開展定點、定向輸出。

(五)積極爭創全國勞務輸出重

點示範縣和全國城村伕力資本培植基地縣。開江縣是勞務輸出年夜縣,經由過程我局積極向省就業局申報爭奪,省就業局抉擇確定開江縣爲全省兩個“全國勞務輸出工作重點示範縣”之一及全國城村伕力資本培植基地縣,並擬定在開江召開全省的勞務輸出示範現場會,省就業局確定開江縣爲北京市“家政處事、保安”的對口勞務輸出基地縣,今年,我縣同北京燕山保安處事總公司、北京市家政處事總公司等單元實現了對口勞務輸出合作,對口勞務輸出157人,並以此爲契機,切實打造開江勞務輸出品牌。

(六)強化基金徵繳打點

進一步強化了失蹤業保險基金的徵繳,做好了清欠工作,簽定繳費和談,建好基金打點臺帳,嚴酷把關發放,杜絕了隱瞞、冒領失蹤業金的現象。今朝我局已完成失蹤業保險基金徵繳621萬元,發放7.2萬元。

(七)落實矯捷就業人員社保津貼。爲鼓舞激勵更多的下崗失蹤業人員自謀職業和經由過程多種矯捷就業形式實現再就業,繼去年實施矯捷就業人員社會保險津貼以來,我局今年繼續積極啓動實施這項津貼,制訂了《開江縣矯捷就業人員社保津貼實施法子》,成立了率領小組,強化組織率領和工作法子,落實工作責任,增派工作人員到政務處事年夜廳打點證件和打點津貼手續,切實做到了津貼對象的不錯不漏,確保了社保津貼工作圓滿成功,今年,我縣已爲3953名矯捷就業的下崗職工發放矯捷就業社會保險津貼496萬元。

三、存在的首要問題

(一)再就業資金投入有待加年夜。今朝的再就業資金投入很是有限,還不能知足開展下崗職工和農人工就業處事和培訓工作的需要。

(二)失蹤業保險徵繳難

個體單元熟悉不到位,繳費意識陋劣,短期行爲凸起。缺乏強有力的徵繳獎勵機制,徵繳、清欠、擴面工作十分困難,需要加年夜徵收力度。工作人員少,使命重。

(三)失蹤業人員的就業創業不美觀念有待改變。一部門下崗職工和農人工不願意走削髮門就業、創業,對政府供給的免費培訓和免費職介無樂趣,開拓意識、創業精神有待進一步增強。

(四)是無辦公場所。我局的辦公年夜樓多年前就是d級危房,經“5.12”地震後成爲嚴重危房,現已經拆除,我局無辦公場地,無法正常辦公。

四、下步工作的籌算

(一)強化就業處事。一是抓好充實就業社區和充實就業鄉鎮的建樹工作;二是做好企業認定工作;三是加速推進小額擔保貸款工作。

(二)強化就業培訓。定單定向,先培訓再輸出,繼續堅持送培訓到鄉鎮、村及田間院壩,進一步強化創業培訓工作,切實輔佐有創業願望的創業者儘快實現創業,積極帶動就業。

(三)強化示範縣建樹。進一步做好全國勞務輸出重點示範縣和全國城村夫才資本市場培植基地縣的申報建樹工作,爭奪國家立項。

(四)強化勞務輸出。一是進一步做好因世界金融危機影響造成的返鄉平易近工的轉移就業的後續工作。二是繼續與沿海經濟發家地域成立不變的勞務輸出合作關係。三是強化勞務輸出基地培植,乘我縣申報“全國勞務輸出重點示範縣”之機,進一步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壯年夜我縣勞務財富,切實讓我縣成爲北京市家政處事、保安等勞務的對口輸出基地,進一步打造勞務輸出品牌。

(五)強化收集培植。進一步鼎力培植縣、鄉、村三級就業處事收集,鼎力培植三級就業信息收集和人才資本數據庫。

(六)重建局辦公樓。積極協調各級財政和上級有關部門,爭奪辦公樓的重建資金,儘快重建局辦公年夜樓,以解決我局無辦公場所的孔殷問題。

就業局工作總結及工作安排就業局工作總結模板(4) | 返回目錄

XX年是實施“xxx”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最爲困難的一年,促進就業工作任務繁重。我局堅持把加強就業工作作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要任務,認真落實省、市及上級部門的各項部署,以“優化就業、服務民生”爲出發點,深刻認識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嚴峻性和複雜性,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把促進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以落實新一輪再就業扶持政策爲主線,加快建立統籌城鄉的就業服務體系,統籌做好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統籌做好失業下崗人員、城鎮新增勞動力以及返鄉農民工就業工作,積極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XX年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一)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進展順利(詳見附表)

預計XX年,全市可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分別佔省指標28700人的%、6800人的%和18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市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萬元,佔省指標6200萬元的%;新增創業培訓人,佔省指標XX人的%;農村新增轉移就業人,佔省指標8000人的%,轉移就業規模達到萬人,建立標準化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試點鎮5個、試點村8個;開展農民工技能性培訓人,佔省指標14400人的%。預計到年底各項目標任務均可超額完成。

(二)強化目標責任管理

市委、市政府目標辦印發了《關於下達XX年全市就業工作分解目標任務的通知》,把就業目標層層分解下達,不僅包括增加就業崗位、控制登記失業率、幫扶困難人員就業、財政安排就業專項資金等指標,而且新增了創業基地建設、鄉鎮村勞動保障平臺建設、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等新指標,一併作爲考覈縣區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業績的重要指標,從4月份起實行月報告,季調度,半年督查、年底考覈,確保就業工作有序紮實推進。

(三)健全完善新一輪就業政策體系

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皖發[XX]7號、皖政[XX]51號、皖政[XX]31號和皖政辦[XX]67號等文件精神,並結合我實際,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原則,強化政策建設,形成了較爲完善的政策體系。一是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淮發[XX]6號),實施更加積極的城鄉就業政策,全力促進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二是制定《關於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淮勞障[XX]67號),明確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對象、申請就業困難人員需提供材料、認定程序以及就業困難人員的管理等,進一步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援助,促進困難羣體實現就業;三是制定了《關於印發淮北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淮政辦[XX]38號),將高校畢業生、復轉退役軍人、殘疾人、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納入創業扶持政策範圍,享受與城鎮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四是制定《關於印發%26lt;淮北市就失業登記證%26gt;發放和管理辦法的通知》(淮勞障[XX]61號),加強勞動就業服務與管理,提高城鄉勞動力就業率,穩步實現統籌城鄉就業一體化的目標;五是制定《加強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建設意見》,按照“六個到位”、“十統一”的要求和建設標準,建立健全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體系。

(四)積極開展各項就業服務

1、加強與區、縣、鄉鎮基層勞動保障平臺的密切合作,分別到四鋪鄉、礦山集、鐘樓村、鐵佛和古饒鎮等返鄉民工較聚集的鄉鎮,共舉辦“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對接”現場招聘活動21場,提供適合農民工的就業崗位16100個,爲2萬餘返鄉民工進行現場職業指導,發放各種政策法規等宣傳資料10萬份,達成就業意向6825人。

2、窗口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充分利用科學發展觀學習契機,提升窗口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意識,切實爲廣大羣衆服務。一是境外就業服務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共辦理外國人就業證許可證人,外國人就業證人,臺港澳人員就業證人,華僑人,計人,XX年計劃培訓協理員360多人。二是辦理檔案託管及勞動事務代理達人次,個人免收檔案託管人。三是建立用工單位和勞動者供需平臺,有針對性地爲農民工、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大齡就業特困人員提供政策幫扶、觀念幫扶、崗位幫扶、技能幫扶、服務幫扶,市人力資源市場先後舉辦了“關注民生、關愛姐妹”春風送崗、“第五屆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專場招聘會”、“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個私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XX年民營企業招聘周”、“經濟開發區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等30場特色就業服務活動,進場單位家,招聘人數人,進場求職人數人,錄用人數人。

3、深入全市企業進行用工情況調研,通過發放填寫調查表、問卷表、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開展了企業用工現場調研活動,加大信息採集力度,全面客觀地瞭解全市企業用工現狀,幫助企業引進、留住員工,緩解勞動用工短缺問題。通過調研活動共蒐集到各類用工信息1723條,推薦12034人次與用工企業對接。

4、創新服務方式,促進會員單位健康發展。制定了《新會員單位管理制度》、《十佳會員單位評選方案》,把每年新招聘員工20人以上,能按規定爲新錄用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和參加社會保險,並按時上報空崗情況的會員單位確定爲十佳會員單位的評選對象;凡成爲十佳會員的用工單位,將爲其提供員工崗前培訓、代申報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截止目前,職業介紹中心已新增會員單位52家,累計222家。

(五)強化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

1、深化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層次配套的原則,把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成爲功能最爲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場,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失業保險、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勞務輸出、勞務派遣等多項服務。在縣區建立了4個人力資源市場,在19個街道、18個鄉鎮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在135個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市人力資源市場依託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與縣區、街道、社區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同時,我市將就業工作重心下移,在相山區相南街道建立了淮北市相陽勞務市場,不僅強化了基層就業服務,而且有效解決了非正規勞務市場給主城區帶來的市容、交通、治安等問題。

2、健全基層平臺服務功能。今年以來,我市將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組織起來就業認定、困難就業羣體就業幫扶等工作下移至社區,街道(鄉鎮)、社區依託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與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聯網,實現了全市就業信息“一點登錄、多點查詢、資源共享”。全市16個街道、18個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135個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開展了“充分就業創建活動”,發揮了小平臺、“大窗口”作用。目前,我市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

3、加強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爲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暢通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我們在充分發揮有形市場發佈信息的同時,積極運用淮北就業網和淮北就業報載體作用,全面蒐集和發佈就業信息,根據崗位需求情況,爲各類求職者量身定製信息,並定期向社會發布。充分利用淮北就業網“就業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求職招聘、人才論壇”等多功能就業平臺,爲畢業生提供貼心服務,目前網站擁有198家網絡會員單位,XX年以來,共通過淮北就業網舉辦網上招聘會6場次,發佈招聘信息720條,提供5014個就業崗位。

(六)開展就業援助,全力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爲切實做好睏難羣體就業援助工作,有效緩解“零就業家庭”在生產生活方面的突出困難,堅持在就業援助中幫扶就業,動態消除就業困難人員。一是根據省廳要求及本地實際,擴大了就業援助範圍,由原來的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擴展到“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等8類登記失業人員,使更多困難羣衆得到就業援助和政策實惠。二是在全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和街道(鄉鎮)、社區就業平臺建立了就業困難羣體臺賬,開通援助服務熱線電話,通過實施送援助進家庭、送政策進社區,社保補貼送到人、就業崗位送上門,使“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了就業再就業。三是深入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全市已有個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社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勞動者基本實現穩定就業,所有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四是開展了“一進三送”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各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均設立了宣傳專欄,張貼促進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及宣傳圖片。全市印發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和管理知識問答宣傳資料5萬份。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對困難就業幫扶對象進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基本做到了區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項,我市現有就業困難對象565人,其中“零就業家庭”129戶(濉溪縣111戶),目前已消除127戶;未就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32人。針對已經確定的就業困難幫扶對象,社區專管員正在制定援助工作計劃,開展“一對一”的幫扶工作,爲每一位就業困難對象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個就業信息。

(七)大力實施創業促就業工程

今年以來,我局着重在基地建設和提升服務方面,全力營造創業促就業的和諧環境。一是加強創業基地建設。全市現有3個縣區創業園區、5個再就業一條街,已落戶82戶,安置就業766人;市級創業基地已陸續入駐企業3家;濉溪縣南坪、劉橋、臨渙3個鄉鎮省級首批“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已初見成效,建成標準化廠房7棟,在建4棟,建設面積15440平方米,現已入駐華強麪粉廠、淮北天王機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吸納就業1186人;相山區在仁和小區正在建設佔地400畝的“農民工創業一條街”。二是加強創業培訓工作。市、縣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分別成立了“創業培訓指導中心”,將創業培訓逐步向縣區、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延伸,培訓對象擴大到城鎮新增勞動力、返鄉農民工、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等人員,舉辦了下崗失業黨員、青年、大中專畢業生、農民工等特色創業培訓班。三是加強創業後續服務。建立了創業人員扶持檔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聯繫方式清、技能優勢清、發展項目清、經營狀況清。成立了以勞動保障、工商、稅務及大專院校等部門專家組成的創業諮詢指導專家志願團,免費爲學員創業提供幫助和指導。收集適合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600多個,編印成冊,推介給返鄉創業農民工。今年以來,我市共舉辦創業培訓26班,培訓創業學員780人,其中成功創業275人,帶動就業1688人。目前,全市返鄉農民工創辦各類經濟實體已達541家,其中創辦經營企業86家,從事規模化養殖102個,安置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近2萬人。

(八)全面落實農民工就業政策

1、強化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一是加強動態監控,對出現的企業規模裁員、批量農民工返鄉等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市政府領導和省勞動保障廳。二是建立了市、縣、鄉鎮、村四級外出人員返鄉就業工作領導體系,在18個鄉鎮分別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建立了返鄉農民工日報告制度和就業信息臺帳。三是把“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招聘周”擴大爲“招聘月”,組織各縣區對返鄉農民工實施了“三送”(就業崗位信息、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政策)等“一條龍”服務,深入開展返鄉農民工系列現場招聘、技能助你就業、春風送崗位下鄉、就業信息對接、返鄉農民創業、用工需求調查等6大活動。四是市、縣(區)人力資源市場分別設立了專門的返鄉農民工就業服務窗口,將家庭困難的農民工作爲重點援助對象,爲每一位重點援助對象免費提供一次職業指導、三個就業信息。五是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分別成立了“農民工創業培訓指導中心”,從XX年第四季度截至到目前,共舉辦10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班,39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中成功創業195人,帶動1365人就業。

2、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設。濉溪縣臨渙、劉橋、南坪鎮的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建設初見成效,累計完成道路框架、電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礎設施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棟,建設面積123畝,現已入住華強麪粉廠、淮北天王機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安排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45人,帶動1186名農民工就近就業。濉溪縣百善鎮,相山區渠溝鎮,杜集區石臺鎮、高嶽街道,烈山區古饒鎮、宋疃鎮等6個鄉鎮。正在建設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3、扶持農民工創業就業。今年以來,共舉辦6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班,18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中已實現成功創業67人,帶動293人就業。全市發展轉移就業經紀人87人,建立了鐵佛、南坪、劉橋、宋疃等10個轉移就業示範鄉鎮,對轄區內農村勞動力進行跟蹤管理與服務。

4、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我市成立了由勞動保障、農業、教育、建設、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爲成員的農民工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形成了“政府統籌、各方參與、積極推動”的工作格局。全面啓動了以返鄉農民工爲重點對象的“特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並指導、督促全市33家定點培訓機構對返鄉農民工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XX年我市農民工技能培訓任務是14400人,已培訓7233人;根據去年三區一縣任務完成情況,在分解下達今年任務時進行增減調控。從今年開始,我市把農民工培訓、鑑定發證和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實行“三個對接”:即任務分配與定點培訓機構對接;培訓與技能鑑定對接;培訓與就業對接。我市狠抓轉移就業工作,培育淮北特色轉移就業品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勞務合作。今年以來,全市共建立標準化輸出基地48個、輸入基地49個,發展勞務經紀人66人,新增有組織轉移就業4067人。

(九)加強政策宣傳和理論學習

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通過利用《中國勞動保障報》、《安徽勞動保障》、《淮北日報》、《淮北晨刊》、淮北電視臺、淮北廣播電臺等媒體,加強對就業信息工作、政策文件的宣傳力度,擴大效應,今年以來共在省市級以上媒體刊載各類專題文章237篇,其中在淮北日報、淮北晨刊、淮北廣播電視報、淮北廣播電臺、淮北電視臺等市級媒體被刊用信息共204篇,在安徽勞動保障網、安徽勞動保障雜誌被刊用信息24篇,在中國勞動保障報被刊用信息7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刊用信息2篇。二是強調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在認真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就業再就業等重大民生問題,全力克服經濟危機給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提高勞動就業管理服務能力,牢固樹立爲人民羣衆服務理念,爲今後工作指明瞭方向,確定了目標。

二、XX年就業工作存在問題

(一)勞動力素質不適應市場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據調查統計,“xxx”期間我市需求量較大的工種是煤化工、紡織、電子、電焊、車牀、鉗工。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我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從去年開始,部分在淮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已經逐步凸顯。

(二)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基礎薄弱。目前,我市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滯後,行政村沒有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沒有配備專職人員,缺乏專項工作經費,難以滿足農村勞動者對就業培訓的需求。

(三)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近年來,我市財政收入增長緩慢,支出壓力較大,受“吃飯財政”狀況的影響,全市財政投入就業再就業的增幅較小,特別是部分縣區受財力影響,就業再就業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到位。

三、XX年就業工作安排

(一)XX年預計目標(詳見附表)

(二)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穩定和促進就業。實施就業崗位開發計劃。發揮投資和重大建設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在實施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通過穩定生產、穩定市場來穩定就業,開闢更多新的就業增長點。加快落實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措施,讓更多的困難企業享受政策扶持,力爭穩定個現有就業崗位,新增就業崗位30000萬。

(三)繼續突出重點,統籌做好三類羣體就業。一是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計劃。按照職責明確,管理規範,有效運行的原則,加快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機制。組織高校畢業生就業推進行動,做好政策落實和就業服務工作,對回到原籍未就業的,做好跟蹤服務,保證底數清楚,幫扶到人。二是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全面落實培訓補貼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開展上崗培訓,實施技能提升培訓工程;組織各類準備創業人員特別是返鄉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提高創業成功率。三是實施農民工就業服務計劃。堅持向城鎮轉移就業、扶持就近就地就業和返鄉創業三結合,加強勞務經濟發展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四是實施困難人員就業援助計劃。加強對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形成動態長效幫扶機制,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確保城市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

(四)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功能。一是加大高技能人才儲備力度。緊密依託我市區、縣、鄉鎮勞動就業保障平臺,對全市城鄉技能型人才進行一次大普查,確切掌握全市技能型居民數量和就業分佈情況。並希望政府能夠實施一套引進我市技能型人才迴流的相對獎勵辦法或優惠政策,吸引我市大量技能型人才迴流,爲淮北經濟發展服務。認真收集、分析企業中高層崗位需求,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高技能人才招聘引進平臺的作用。二是定期深入企業,建立企業用工考察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企業進入市場招聘,力求爲全市企業提供用工服務,爲企業制定有序的招用工制度,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建立日常走訪與重點企業聯繫制度,及時、準確把握企業用工需求。根據需求深化各項招聘服務,改進工作作風,提供服務快速通道,着力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質量與效率,真正做到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真心實意、切切實實爲企業辦事。三是加大就業幫扶平臺建設力度,全面促進充分就業。以促就業、保穩定爲目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作用,重點針對我市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三大就業羣體,系統開展XX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切實幫助各類就業羣體特別是新出現的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儘快得到就業援助,通過新登記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的特點和就業需求,組織相應的職業培訓,積極向企業推薦,幫助其儘快實現就業再就業。四是認真開展農民工政策諮詢和職業指導活動。依託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廣泛組織“就業服務大篷車”、“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等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給農民工提供有效的就業信息和就業服務,免費向農民工發放“春風卡”、“農民工進城務工服務指南”、“勞動合同法”等宣傳資料。

(五)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勞動者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就業一體化。加全市城鄉一體化5個試點鄉鎮的所有行政村率先落實“有工作人員、服務場所、辦公設備、工作經費、工作制度”的要求,將政策諮詢、培訓信息、職業介紹、創業扶持等公共服務延伸到鄉鎮、村,形成城鄉一體、上下貫通、平臺到村、聯繫到戶、服務到人的工作體系。研究加強行政村勞動保障信息員隊伍建設的措施。拓展公共就業服務功能,改進服務方式,把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與重點人羣相結合、與落實政策相結合、與績效考覈相結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果。在外出務工人員較爲集中的城市設立專門服務機構,建立與勞務輸入地之間的就業信息溝通機制;加強與外出務工成功人士的聯絡,提供政策、信息服務,引導其回鄉創業。

(六)實施創業促就業倍增計劃,加快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加快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進度,年底基本達到企業入園、機器運轉的目標;力爭全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萬元,推動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創建工作,建立完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和監督考覈五大體系。指導縣區全面建立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創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和創業園區(街)、創業項目資源庫,擴大創業培訓範圍和規模,努力爲創業者提供項目推介、風險評估、開業指導、政策諮詢、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服務,督促6個鄉鎮加快建設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