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化學卷評卷小結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7W

一、試題分析:

會考化學卷評卷小結大綱

該題屬於試題中難度最大的開放性的實驗探究題。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於氫氧化鈉溶液與酸鹼指示劑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學探究能力。

第(1)題的參考答案是即使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的碳酸鈉呈鹼性,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第(2)題參考答案的實驗設計:向濃度不同的兩種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現象和結論:如果兩種溶液都變紅且不褪色,則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無關;如果某一種溶液變紅且不褪色,另一種溶液變紅後褪色,則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

二、得分情況

該題滿分6分,考生平均分爲1.40分,難度係數爲0.23,滿分人數5439人,佔考試人數的5.22%,零分人數66266人,佔考試人數的63.5%。

三、學生答題情況:

第(1)題學生由於基礎不牢,不懂得鹼性溶液與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發生的現象。有的學生認爲氫氧化鈉溶液不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反應生成的是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碳酸鈉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而是不變色或是變藍色;不與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氫氧化鈉溶液變紅了;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發生了反應等等

第(2)題針對“酚酞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變紅後褪色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有關”的猜想,應用兩種濃度不同的氫氧化鈉溶液滴加酚酞溶液進行對比,從發生的現象得出合理的結論。這一探究實驗的設計並不難,但學生答題的情況五花八門,並不使人樂觀。

1、實驗設計不合理:用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作對比;分別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氫氧化鈉溶液中繼續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繼續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配製80%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做實驗;向兩杯不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兩杯等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對實驗的現象表述不準確,不清楚,語言邏輯混亂:用濃度深濃度淺、濃度多濃度少、濃度強濃度弱、過量適量、多量少量來表示溶液的濃度大和濃度小。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無變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變紅色,還是變紅色後不褪色。

3、依據實驗的現象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變紅色後不消失,另一杯溶液變紅色後消失,說明酚酞變紅後褪色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無關;或兩杯溶液變紅色後消失,說明酚酞變紅後褪色可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有關。

四、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夯實基礎。會考考查的內容都源於學生所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不僅是試卷上70%的容易題,也是更高層次學習的基礎。基礎不牢,要進行科學探究活動那是無源之水。

2、要加強實驗教學。這也是老生常談了。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學習和運用化學實驗技能和科學探究方法離不開實驗活動。化學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必做八個基礎實驗。我們在化學教學中,要重視實驗教學,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積極組織好學生實驗,儘量想辦法讓學生多動手做實驗,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實際操作能力,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等。化學實驗能爲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礎。我們不能嫌麻煩和費時費力而少做或不做實驗,只是講實驗。否則,學生感性認識不夠深刻,只憑想象,遇到問題沒有一定的思路和解決的方法。

3、許多學生平時不注意也不善於觀察實驗的現象,對於實驗現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顛三倒四。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用科學、準確、簡練的化學語言描述實驗操作的方法、實驗的現象,並依據實驗現象得出合理的結論。力求書寫規範,確保不因此丟分。

會考評卷填空題小結

15.從下列物質中選擇填空(填序號):①生石灰 ②小蘇打 ③氧氣 ④聚乙烯。

(1)可用於製作糕點的是 ;(2)可用於金屬切割的是 ;

(3)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 ;(4)可用於乾燥食品的是 。

答案爲:②③④①。

該題的考察依據是《化學課程標準》p22中的

5.瞭解食鹽、純鹼、小蘇打、碳酸鈣等鹽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7.列舉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有機物,認識有機物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15題考察的目標爲“身邊的物質”的性質以及用途,所選擇的物質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以及用法。今年該題的難度有所下降,不再要求學生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只要求學生能在瞭解物質的用途的基礎上,判斷並寫出序號。

學生的答題情況出現了下列幾項:

①序號書寫不清楚,造成評卷的難度。例如:②和③的書寫,經常受到小圓圈的干擾,建議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跟學生強調書寫時,小圓圈可以圈大點。②不按照要求填空。題目要求填寫序號,有個別學生書寫名稱卻還抄錯。希望在教學中強調學生先審題後按照要求作答,否則在回答簡答題和論述類的題目時候,往往會答非所問,在那裏浪費感情。

16.右圖是一瓶剛開啓的“xx牌”碳酸飲料的示意圖。請回答:

(1)該飲料屬於 (填“純淨物”或“混合物”);

(2)開啓時,大量的氣泡從罐內冒出,說明隨着壓強的減小,

氣體的 減小。

16.右圖是一瓶剛開啓的“xx牌”碳酸飲料的示意圖。請回答:

(1)該飲料屬於 (填“純淨物”或“混合物”);

(2)開啓時,大量的氣泡從罐內冒出,說明隨着壓強的減小,

氣體的 減小。

答案是:混合物、溶解度。

該題的考察依據是《化學課程標準》中的

p23 2.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有機物和無機物。

p20 5.瞭解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義(包含影響溶解度的各種因素)。

16題考察了物質的分類以及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載體是學生生活中常喝的碳酸飲料。學生的答題情況仍然和往年一樣,出錯在錯別字上,要不就是隻是寫了“混合”、“溶解”兩個字。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學生還不是很瞭解溶解度的含義,所以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依據課程標準去教書。

17. 在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發射衛星的火箭將使用液氫作爲燃料。請回答:

(1)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使用氫能的一個優點 ;

(3)爲了研究氫氣的爆炸極限,需要收集不同純度的氫氣。如何收集一瓶純度爲80%的氫氣[v(h2)∶v(空氣)= 8∶2] 。

點燃

答案:17.(1)2h2+o2==2h2o

(2)熱值高(污染少、資源豐富)

(3)集氣瓶中盛80%(其容積)的水,蓋上玻片,倒置放入水槽中。移去玻片,用排水集氣法收集氫氣至滿,在水下蓋上玻片,從水中取出倒置放在桌面上。

該題的考察依據是《化學課程標準》p28中的

1.1. 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瞭解使用氫氣、天然氣(或沼氣)、液化石油氣、煤氣、酒精、汽油和煤等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

活動與探究建議:①③④

17題的平均分:1.82;難度係數:0.30。

17題針對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發射衛星的火箭燃料鋪開思路:從物質的變化書寫化學方程式,讓學生知道氫氣的化學性質之一是可燃性。那麼作爲燃料的氫氣與三大化石燃料相比,其優點都有哪些呢?(通過對比,從而瞭解氫氣是最理想最清潔的燃料。)可燃性的氣體都可能發生爆炸,那麼如何收集不同純度的氫氣?第③小題就提出瞭如何收集一瓶純度爲80%的氫氣[vh2∶v(空氣)8∶2],答對的學生有3.13%,比例雖少,但是答題的精彩之處還是有的。

精彩之處:

①語言描述簡明扼要型:

用排水法,集氣瓶內先裝80%(4/5、8/10)的水,再收集氫氣,水排完即可得到80%的氫氣。

②儀器創新型:

除了使用集氣瓶,還有使用多功能瓶的;注射器法;試管法等。

③還有畫圖法的。

學生的想法和做法五花八門,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敢”,體現了90、00後的孩子們的一個特點:敢於思考、敢於創新、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18. 乙醇(c2h5oh)俗稱酒精,在生產、生活及實驗中用途廣泛。請回答:

(1)乙醇屬於 (填序號);

①氧化物 ②鹼 ③有機物

(2)將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攪拌至碘溶解,酒精在這裏可稱作 (填序號);

①溶液 ②溶劑 ③溶質

(3)己知乙醇不完全燃燒時,產物爲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現有46g乙醇不完全燃燒,經測定生成二氧化碳70.4g。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爲 。

該題的考察依據是《化學課程標準》中的

p28 1.認識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瞭解使用氫氣、天然氣(或沼氣)、液化石油氣、煤氣、酒精、汽油和煤等對環境的影響,懂得選擇對環境污染較小的燃料。

活動與探究建議:①③④

p19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p27 1.認識質量守恆定律,能說明化學反應中的質量質量關係。

活動與探究建議:①②

18題考察乙醇的分類以及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判斷。給出的溶液是“碘酒”,常見的物質。第(3)小題考察學生能從元素守恆觀計算出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從而書寫出化學方程式。同時滲透進了書寫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循的兩大原則:一、以客觀事實爲依據,不能憑空臆想,捏造事實上不存在的反應。例如:46g乙醇不完全燃燒生成70.4g的二氧化碳,這就是質量事實。二、遵守質量守恆定律。反應前後的元素守恆,原子守恆。學生在回答的時候,往往只是考慮了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的書寫,然後自行配平,就違背了守恆觀和客觀事實。第(3)小題的得分率爲0.59%。說明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不斷的給學生滲透遵循客觀事實和守恆觀的思想。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他觀的教學,比如“轉化觀”“微粒觀”等。針對該小題,我們建議老師們在今後的教學中多灌輸質量守恆觀的思想,使初、高中的教學不至於出現嚴重的脫節,讓計算題有效的連接起來。

會考評卷小結

一、試題及參考答案

21、某老師在《燃燒的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右圖所示,在銅片上罩了儀器a 。請回答: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

(2)罩上儀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

(3)對照①和②,能夠獲得可燃物

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

(4)課後,小明查閱《化學實驗手冊》

獲知:切割白磷時,應在水下進行。

其原因是________。

參考答案:

(1)燒杯 (2)防止p2o5逸出污染空氣

(3)與氧氣接觸 (4)防止切割時白磷自燃

二、得分情況

該題考查《化學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探究部分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中《燃燒的條件》;其中第(1)、(3)題屬於容易題,第(2)、(4)題屬於中等題,是開放性的題目,但開放程度不大。本題共8分,平均分3.07分,滿分人數(8分)4322人(佔4.15%),0分人數29700人(佔28.5%)。

三、評卷過程中學生答題情況

第(1)題可以說是送分題目,但很多學生丟分較嚴重,主要丟分在錯別字,如將儀器名稱寫成燒懷、燒壞、燒環、燒杆、燃杯等等,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課,就學習幾種儀器的名稱,但經過一年後的考試,不少學生就答不出最簡單的幾種儀器的名稱,是多麼令人心痛的事情,除放棄學習的學生外,面對不少的學困生,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是否關注到了,這不得不讓我們反思。

第(2)題屬於中等題,題目難度不大,但學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門,而且有的學生文字表達能力差,通俗的話,生活中的常用語較多,如防止其它氣體(物質)跑出來、飛出來、濺出來、弄髒空氣等,但在諸多的答案中也有創意的,如隔離空氣等,說明學生的思維、想象較豐富。

第(3)題也可說是送分的題目,但得分情況也不容樂觀,不少學生審題不準,同時回答了可燃物燃燒需同時具備的兩個條件:(1)與氧氣(或空氣)接觸;(2)溫度達到可燃物質的着火點。真是可惜。

第(4)題屬於開放程度不大的題目,但學生沒能抓住與空氣隔絕這一要點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氣中的溫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燒;防止灼傷手或手摸白磷會燒傷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等,亂蒙現象嚴重,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學建議

1、教學要以化學課程標準爲依據,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密切聯繫生活實際。

2、重視實驗教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創設以實驗爲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有的老師因種種原因,不重視實驗教學,少做或不做實驗,課堂上只是講實驗,或者板書實驗過程、現象、結論,學生沒有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考試的時候就不知從何想起,造成學生在回答有關實驗的問題時答案五花八門,詞不達意,以致於丟分嚴重。因此,建議老師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做好演示實驗,並且要積極組織學生多做實驗,通過化學實驗能夠爲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生存與發展的能力打下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