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返鄉農民工思想問題情況分析研究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9W

返鄉農民工問題已經成爲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因爲這不僅僅關係到農民的就業和收入,而且也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爲準確把握河北省返鄉農民工就業和生存現狀,全面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我們深入到返鄉農民工較爲集中的張家口市蔚縣、赤城、沽源、張北等地進行調研。調研採取與相關部門人員及返鄉農民工座談,問卷抽樣調查,深入農戶家中訪談等形式進行,重點就農民工的思想狀況和生活方面進行了深入調查,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並提出對策建議。

當前返鄉農民工思想問題情況分析研究

一、返鄉農民工思想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工成爲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涌現出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但多年來,當宏觀經濟發展良好的時候,大量的農民被吸引到城市裏來,而宏觀經濟一旦低迷,最先遭受打擊的就是農民工,大批農民工不得不回到農村。下半年以來,受金融危機和經濟形勢變化影響,我國一些企業停產倒閉、施工工地停工,導致我省部分農民工不得不返回家鄉。

1.農民工渴望有穩定的工作,但抗擊風險的能力弱。調查中,100%的農民工希望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工作。但是,由於農民工文化程度低,基本沒有專業技能,大多從事不需要太多技術的體力勞動,因而抗擊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低,一有市場波動就面臨失業的風險。調查中,85%的返鄉農民工從事礦山、建築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學歷層次90%爲高中以下水平,大專以上學歷低於10%。

2.農民工渴望收入能夠得到保證,但工資被拖欠時有發生。農民工到城市打工,目的各異,但大多數尤其是青年農民工主要還是想趁年輕,到城裏多掙點錢,回家蓋房、娶妻生子,哪怕是苦髒累險的工作崗位上勞動,也心甘情願。但是,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辛辛苦苦幹活卻拿不到血汗錢。調查中發現55%的農民工曾被拖欠工資。

3.農民工渴望創業,但缺乏創業的支撐條件。調查中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農民通過到城市去打工,眼界開闊了,思路拓寬了,也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得已返鄉了,他們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經驗返鄉創業,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面對比較低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質,以及薄弱的經濟基礎,能夠創業成功的實在是微乎其微。調查走訪中,一位返鄉農民工通過跑運輸積累資金回村創辦養雞場,由於受市場的影響虧損嚴重,他急切的希望陪同走訪的鄉黨委書記幫助解決資金問題,但沒有成功。

4.農民工渴望得到支持,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多數農民工已經從傳統的思想意識中解放出來,能夠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就業去向,以獲取自己所需的經濟和文化需求。但是,相當一部分返鄉農民工特別是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由於長期不從事農業生產,回到家鄉也不願回到土地務農,他們希望得到政府的幫助,以解決他們的謀生之困。而對於國家爲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所進行的職業培訓,大多數人蔘加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認識不到位。在座談中,部分農民工認爲培訓沒有必要,費時費力掌握專門技術難度大,不如從事建築、礦山等體力勞動容易。

5.農民工渴望被社會認可,但往往被邊緣化、弱勢化。農民工外出到城市打工,一方面獲取比單純從事農業生產高的收入,解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另一方面爲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由於受國家政策、習慣觀念的影響和制約,農民工雖然在爲城市的發展和建設努力工作,卻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可,成爲城市中的最弱勢羣體。調查中,90%以上的農民工認爲自己與城市人同工不同酬,不被城市人認可,被城市人“另眼相看”。因此,他們渴望國家能夠從政策上保障自己的合法權利,也希望能夠真正融入城市,特別是自己的下一代。

二、返鄉農民工思想狀況的原因分析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農民工返鄉已經成爲經濟社會發展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理性分析、正確引導是化解返鄉農民工思想問題的必然選擇。

1.文化素質因素。接受教育的程度對人的思想觀念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返鄉農民工普遍學歷層次比較低,看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就有很大的侷限性,特別是遇到客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時,應對能力非常脆弱。

2.國家政策因素。國家對於解決“三農”問題的政策不少,投入不小,可是“三農”問題特別是農民工問題仍然是難點、焦點。原因是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仍然沒有被打破,農民在城市工作、在城市生存,卻難以融入城市。這不可避免地給農民工的思想造成巨大影響,認爲自己就是比城市人差,沒有主人翁地位,自卑心理嚴重,形成既想進入城市有難以進入的二難境地。

3.培訓教育因素。農民工接受教育的程度低,繼續教育培訓的機會比較少。雖然國家制定了農民工培訓的“陽光工程”,但還存在一些實際問題。一是農民工自覺參加培訓的意識不強,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個別地方甚至出現政府出錢僱農民工參加培訓的現象;二是培訓的內容主要是短期的技能培訓,對於能夠提高農民工文化素質的內容基本沒有涉及。這樣就無法幫助農民工解決思想和認識問題。

4.社會環境因素。重視和解決農民工的思想、生存問題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無論從政策措施層面,還是從實際操作層面應該說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但是,社會公衆對農民工的認識還未形成共識,農民工仍被稱爲不穩定、不和諧、不文明的“代名詞”,這對於教育引導農民工樹立文明、自立、自強、自信的思想觀念非常不利。

三、解決返鄉農民工問題的對策建議

針對調查反映的問題,在切實改善農民工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加強對農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認真解決農民工的實際問題,真正服務於農民工的生產生活和成長髮展的需要,而解決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應當多措並舉。

1.加強思想宣傳引導,提高農民工思想素質。充分利用電視臺、電臺、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宣傳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鼓勵和支持創業的各項政策,讓返鄉農民工瞭解政策、熟悉政策,激發就業創業信心和熱情,營造有利返鄉農民工再就業的社會氛圍。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的影響遠未見底的形勢下,要教育返鄉農民工樹立長期應對金融危機的意識,對再就業薪酬的過高心理預期作出相應調整。教育廣大返鄉農民工克服等、靠思想,引導他們樹立自立自強意識,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倡導依靠政府組織引導再就業與自力更生創業相結合,爲真正解決農民工就業創造思想輿論條件。

2.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高就業意識和能力。返鄉農民創業培訓不同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其培訓範圍應更加廣闊,內容更加豐富。要組織相關人員深入鄉鎮、村社落實創業培訓。同時組織具有創業條件和意向的返鄉農民工進行專題培訓,培養提高其從事個體、私營經濟或創辦小企業的創業意識、管理經營素質和駕馭市場的能力,鼓勵和引導其積極開展創業活動。在解決創業者本人就業的同時,使更多的農民實現就業。

3.加強社會環境建設,優化農民工就業環境。農民工在城市身份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使他們只能遊離於體制之外,尋找那些不受任何保護的邊緣職業和底層職業。爲此,要徹底消除對農民工的各項歧視性政策,使農民工在人格、感情、待遇上得到相應待遇。各地各部門不僅要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跨地區就業和進城務工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確保農民工的各項權益不受損害,還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解決部分優秀農民工的戶籍問題,爲他們解決後顧之憂。同時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導向作用,揭露和抨擊嚴重侵犯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企業行爲,廣泛宣傳農民工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及先進典型。

4.加強文化建設,豐富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活動對人的教育和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加強對農民工的思想教育需要充分發揮文化活動的影響力。要充分發揮城市社區在服務農民工活動中的陣地作用,通過建立職工之家(農民工之家),爲農民工設立文化生活、中介服務、擇業信息、司法民調、醫療保健等服務項目。要建立和完善各種公共文化娛樂設施,廣泛開展有農民工參與的、經常性的羣衆文化活動,豐富農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民工通過活動受到教育和薰陶。

5.發揮典型推介功能,堅定返鄉農民工信心。在加強教育培訓、強化就業指導的同時,通過挖掘、整理返鄉農民工創業、再就業中的先進典型,利用各種傳媒,採取召開座談會、舉辦報告會、製作遠程教育節目播出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推介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的成功經驗,引導返鄉農民工學先進、謀出路、求發展,增強創業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爲破解就業難題提供思想樣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