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結題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W

本課題自XX年6月申請立項以來,在校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保證了課題的順利進行。現經過一年的實踐研究與理論研究完成了任務,特申請鑑定驗收。現將本課題研究的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1、課題研究的背景

從1997年9月開始我校陸續接收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入學,截至目前,我校的外地農民工子女佔據我校學生總人數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去年我校被瀋陽市教育局定爲渾南新區農民工子弟國小。雖然我們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的入學問題,但據調查他們流動性大;多數家長只有國小文化,有的甚至根本沒讀過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基於這樣的情況,他們的孩子受家庭教育、教材、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等諸多因素影響,普遍缺乏社會責任感,隨意性行爲較多,如學習活動中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分散、不能專心聽講、不愛舉手發言、不愛質疑討論、作業比較潦草,不按時完成作業……教師叫苦不迭,學生也異常苦惱,這既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又給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2、課題研究的意義

國內外教育教學研究資料表明,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說,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由此可見,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國小階段也正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形成,就會變成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巨大力量,終生受益;反之,將貽誤終生。《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旨在通過學校、家庭一體化教育,探究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幫助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本課題的創新點在於所選確定的學校是農民工子弟國小,研究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

二、概念的的界定

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是指隨父母來到瀋陽打工,常住地與戶籍所在地分離人員的子女。

學習習慣是指由於反覆訓練而鞏固下來並變成需要的學習行動方式,它是不需要監督的、自動化的學習行爲。就習慣而言,從生理機制上來講,習慣是一種後天形成趨於穩定的條件反射,它是由於多次的重複,使一定的情景和個體的某種行爲,在大腦皮層形成的兩個興奮點溝通起來,建立起鞏固的暫時神經聯繫。

本課題從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學習特點出發, 根據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需要確定研究專題,通過教育教學實踐研究探索培養學生養成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目標

【目標】

1.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學教學活動,糾正外來農民工子女不良的學習習慣,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課前準備物品的習慣、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做作業的習慣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2.探索出一套培養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爲這羣特殊的孩子的人生成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研究內容】

1.調查瞭解並分析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學習習慣的現狀及成因。

2.探索出一套適合我校低年級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與策略。

3.引導家長掌握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提高農民工家長的教育水平。

四、研究的對象:

在我校就讀的二年級外地來沈農民工子女。

五、研究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在研究過程中,要以如何引導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爲主線,以他助、互助、自助等手段,構建學生學習習慣教育的運行體系。要把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起來。

2、整體性原則:要以面向全體學生,促進每個學生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並以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爲實踐的價值目標。

3、可行性原則:在研究過程中要明確區別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條件、注意切實根據自己學校和學生的實際,重在針對性、實踐性、操作性。

六、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強調行動者參與研究,採取觀察、談話、訪問、接觸等多種方法,安排良好學習習慣的技能訓練。

2、個案剖析法:建立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個人檔案,注重剖解,形成典型個案。

3、調查研究法:進行團體、個體問卷調查,針對反饋信息,探尋實施策略,注重共性與個性相兼顧,強調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4、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大膽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創新研究,積累總結經驗,爲以後的良好學習習慣提供便利。

七、課題實施的過程

1、創設和諧的育人班級環境

整潔和諧的人文環境無疑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爲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班級環境,教室的每一面牆上都會有一個笑臉榜,如:星級作業、我會聽講、課上發言我最棒等。笑臉榜旁邊會有一句相對應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勵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室的黑板報也做到了定期更換,更換的主題要圍繞本課題的內容而定。使學生一進到教室就明確要養成怎樣的學習習慣。

2、以課堂爲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

(1)準備好物品的習慣

a、強化訓練

二年級學生自控力差,沒有整理物品,做好學習準備的習慣,單憑老師的一句簡單的“做好課前準備啊”絕對不行,學生前腳答應,後腳就出去活動了。所以我決定通過強化訓練讓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物品的習慣。我經常利用晨會、班隊會課反覆演練,同時表揚做得較好的學生,並委任這些學生做小隊長,監督同組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學生由最初的上課時桌面亂七八糟,到隊長提醒能夠被動整理桌面物品拿出下節課的書本,到現在的自動完成課前準備,發生了質的飛躍,看見學生的變化,我的內心充滿了幸福感!

b、表揚激勵

好學生是誇出來的,學生自制力差,忘記是難免的。“物品擺放我最好”的評比使學生在比賽中獲得表揚與獎勵,一個笑臉,一句表揚就會讓做得好的學生做得更好,沒做好的學生及時糾正;如果教給別人正確的做法,並連續幾天都做得很好,就給予獎勵。我想一次獎勵要比1o次批評的效果好得多。久而久之,學生課前準備用具的習慣就會養成了。

(2)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聽講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信息、獲取知識的基本保證。二年級的國小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針對這些特點,專心聽講的學習習慣是否養成,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除了正常的課堂學習常規的教育與訓練外,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瞭如下研究:

a、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講課,教學語言力求兒語化和趣味性,激發學生認真聽講的興奮點。如: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比較抽象、枯燥,如果教學語言生澀、呆板,學生學起來就乏味、疲倦,很難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在保證教學語言精煉、準確的前提下,更多的加入了兒童喜聞樂見的遊戲和故事,每一節課學生都會在輕鬆快樂的氛圍收穫着知識。

b、注意動靜結合

爲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專心聽講的學習情緒,在講授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表情,適時的調整課堂的節奏。不要一味的只講課,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動口講一講,動手擺一擺,動筆練一練,並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遊戲,這對於調整學生的聽課情緒往往是大有裨益的。學生處於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有意注意的保持時間自然增長。

(3)閱讀課本的習慣

閱讀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讓學生會看書,從書上間接獲取新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學習習慣的培養問題,同時也是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語文綱要”也明確指出:“閱讀教學中的任務,除了着重培養閱讀能力之外,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種習慣主要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一邊讀,一邊圈、點、畫、記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外閱讀的習慣。”

a、指導學生根據不同學科用不同的方法讀。

由於二年級的數學課本主要是以插圖爲主,教給學生看數學課本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看,在課堂中,學生就會有順序的看課本上的插圖,數清圖中各種物體的個數,用簡單的語言進行圖解了。應用題的閱讀則要求學生會找到重點句子重點詞語反覆讀,從而理解題意,完成算式。

語文課的讀書方法就要遵循大綱的要求了,要一邊讀書,一邊圈畫生字詞,遇到不認識字要學會做標記,然後查字典解決。同時要求學生一篇課文要學會多讀幾遍,漸漸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同時學會積累好詞佳句。“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思想要從小就紮根學生的心理。

b、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上的要求首先從閱讀數量上入手:一是提倡擴大閱讀面,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二是規定課外閱讀量,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閱讀量達400萬字以上。教師把這些閱讀要求列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使學生把閱讀作爲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行爲和主動要求。同時開展早讀經典美文、童話故事我來講、經典誦讀大比拼等活動,激發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4)不懂就問的習慣

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他們的口音也是南腔北調,很多學生由於膽小或怕別人笑話自己的口音,即使課上沒聽懂老師的授課內容也從不發問,長此以往學生不會的課程就越來越多,成績也隨之越來越差,最終導致厭學情緒。爲了杜絕類似事情發生,我是這樣做的。

a、故事引領

低年級的學生最愛聽故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班會時間,給學生講孔子不恥下問、列寧、孫中山不懂就問的故事。讓學生聽完故事發表自己的感受,並隨機採訪平時從不發問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告訴學生不懂就問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敢於發問的學生老師纔會欣賞他。

b、循序漸進

要想讓學生不懂就問實施起來肯定有難度,先強制學生每天問一個問題,對敢於問問題的學生要提出表揚,並張貼笑臉激勵他。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堅持一個月,學生就會由最初的老師強制發問變成願意問問題了。待時機成熟再開一次班會,交流心得。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增進了師生的感情。

(5)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良好的作業習慣的養成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爲培養學生認真寫作業的習慣,我準備從以下幾點做起:

營造安靜的氛圍

克服壞習慣首先要使孩子認識到壞習慣的危害,樹立克服壞習慣的信心和決心。通過守紀教育讓學生認識到作業習慣的重要性,規定在班級中不能大聲喧譁、追逐打鬧,表揚認真作業的學生,展示優秀作業,樹立榜樣,營造一個靜心作業的氛圍。

b、鍛鍊意志

意志在良好作業習慣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孩子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難以形成。例如,有的孩子既想學習又想玩,爲培養在別的同學玩時自己能堅持學習的好習慣,就要以頑強的毅力抑制玩的念頭而堅持學習,經過多次反覆,就能形成當別人玩時自己仍能堅持學習的好習慣。

限制時間

孩子做作業的速度慢,是因爲他們對時間和作業量的估計難以像大人那樣準確。因此根據作業量,限定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就會讓他們在心理上有個時間目標,從而及時、投入、專心致志地完成作業,然後再高高興興地去玩。

班級制定星級作業評比細則

學生做作業時要做到:態度認真、獨立思考、不拖拉作業、應付作業、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書寫姿勢正確、書寫工整、格式規範、獨立完成、仔細檢查、作業有錯誤及時訂正。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還要因材施教,促使學生不斷進步。

3、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僅僅靠學校老師單方面的培養是不夠的,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我們利用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良好學習習慣對孩子一生所起的作用,在家長心裏樹立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我們還利用校訊通這一平臺,把學生在校的表現通過短信及時傳達給家長,讓家長做到心裏有數;家長及時把孩子在家的學習習慣反饋給老師,這樣老師和家長共同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開展活動,促進了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八、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

1、準備階段:XX年6月---XX年8月

主要任務是申請立項,做好課題研究的有關準備工作。我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學習了教育理論,不斷提高了對本課題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我編制出實驗方案。並反覆修改,使之臻於完善,並報批區科研部。

2、實驗階段:XX年9月中旬——XX年7月末

本階段我搜集、整理和運用了同行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制定出符合我校實際的方法。

其次,我積極參加各級科研部門舉行的培訓活動,通過活動,加強了教育理論和教科研知識的理解,更新了觀念、轉變思想,樹立了正確的育人觀,爲開展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研究過程中我相繼完成了2份調查報告,做出了相應的分析和改進。

最後在研究過程中,我注意收集、整理課題研究過程的原始資料,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估,及時提煉研究的成功經驗與典型案例。我撰寫的相關的論文參加國家級的評比,獲得了一等獎並被評爲科研先進個人,撰寫的案例參加了省教育學會的評比,獲得了二等獎。

3、總結階段:XX年7月---XX年9月

本課題研究後期,我對研究中產生的過程性材料進行了歸納和梳理,對研究中產生的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對階段性成果進行鑑定和提煉。在對整個研究過程進行客觀評價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本課題結題報告。

九、研究的成果

通過課題研究的過程化,我逐步成長起來,我的科研水平藉助課題研究這一載體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經過我不懈的的努力,現在實驗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已經深入人心,撰寫的論文也獲得省教育學會的認可。

1.通過調查,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明顯的改善。

a優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準備物品的習慣

a:0% 0人

a:65% 68人

b: 3% 3人

b:35% 37人

c:40% 42人

c:0% 0人

d:57% 60人

c:0% 0人

專心聽講的習慣

a:5% 5人

a:37% 39人

b:32%34人

b:53% 56人

c:25%26人

c:8% 8人

d: 38%40人

d: 2% 2人

閱讀課本的習慣

a:7% 7人

a:45% 48人

b:14%15人

b30% 32人

c:20% 21人

c:25% 25人

d: 59%62人

d: 0% 0人

不懂就問的習慣

a:6% 6人

a:55% 58人

b:21% 22人

b:28% 30人

c:32% 34人

c:17% 17人

d:41%43人

d: 0%0人

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a:15% 16人

a:56% 59人

b: 36%38人

b: 36%37人

c:25%26人

c: 7% 7人

d: 24%25人

d:

通過數據對比看出,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訓練後,在認真傾聽、課前準備物品、閱讀課本、認真做作業和不懂就問的習慣上有了很大進步!

2.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本實驗與學生學習活動緊密結合,學習習慣的養成其效果很快反映在學習質量上。在課堂學習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在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測中成績有明顯進步。

十、

a優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實驗前

實驗後

準備物品的習慣

a:0% 0人

a:65% 68人

b: 3% 3人

b:35% 37人

c:40% 42人

c:0% 0人

d:57% 60人

c:0% 0人

專心聽講的習慣

a:5% 5人

a:37% 39人

b:32%34人

b:53% 56人

c:25%26人

c:8% 8人

d: 38%40人

d: 2% 2人

閱讀課本的習慣

a:7% 7人

a:45% 48人

b:14%15人

b30% 32人

c:20% 21人

c:25% 25人

d: 59%62人

d: 0% 0人

不懂就問的習慣

a:6% 6人

a:55% 58人

b:21% 22人

b:28% 30人

c:32% 34人

c:17% 17人

d:41%43人

d: 0%0人

認真寫作業的習慣

a:15% 16人

a:56% 59人

b: 36%38人

b: 36%37人

c:25%26人

c: 7% 7人

d: 24%25人

d:

問題與討論

本課題雖然按時完成了任務,但提高全民族文化素養仍成爲教育的焦點,只有提高了作爲孩子第一位教師的家長的文化素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就會有很大的改善。我還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不斷完善和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不懈努力,不斷創新,把進一步研究外來農民工子女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作爲我今後研究的目標,進而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