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實施方案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4W

一、課題的提出及研究基礎:

《國小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實施方案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獨生子女的增多,國小教育出現了令人擔憂和值得深思的問題。目前,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存在着很多問題,比如以自我爲中心,厭學、做事馬虎,不愛惜東西,對人沒禮貌等,很多學生對家長的車接車送顯得理所當然,下車時甚至不跟家長打聲招呼。這些不良習慣的出現,我們認爲,家庭、社會、學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不良的家庭育兒方式,使孩子受到“衆星捧月”式的溺愛。由於我國的特殊國情,現在的國小生中獨生子女居多,長輩有意無意地溺愛着孩子,重視滿足物質慾望,事事代勞的現象十分普遍,養成了孩子以“我”爲中心,習慣於把責任都推給別人,長此以往,勢必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其次,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追求金錢、貪圖享受等不良現象的出現,學生耳聞目睹,無形之中混亂了國小生還未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也是影響國小生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重要原因。

不可否認——學校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長期以來,學校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的培養與研究缺乏足夠的重視,在這方面缺乏切實可行的系統教育內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沒有注重從低年級開始抓學生的日常行爲規範教育,導致部分學生形成不良習慣。

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不僅作爲一種極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響到兒童的學習與智力開發,同時,它將影響一個人日後能夠立足於社會、獲得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至關重要的人格品質。

二、研究目標:

1、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做人、做事和學習方面的良好行爲習慣,爲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奠定基礎。

2、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成因及對策。

3、研究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基本的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新途徑。從而爲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和家庭教育提供新的觀念和新的思想。

三、課題研究原則:

1、方向性原則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本課題研究必須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本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育人原則,遵循“教書育人,德育爲首”的教育規律,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爲全體學生負責、爲學生終身負責的教育思想。

2、合作性原則

本課題並非只靠課程組成員就能完成,必須靠社會力量支持、家庭力量配合和學校領導及同事大力合作才能圓滿完成。

3、主體性原則

低年級國小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起點非零。他們是研究的主體,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教育中,必須從尊重學生的人格角度出發,爲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創造良好條件,從而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參與中享受成功的喜悅,並逐漸變爲自身需要,積極主動參與,樂於承擔課題任務,最終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

4、動態開放原則

本課題研究要變靜態封閉式爲動態開放式,開通各種渠道和辦學單位以及各個家庭溝通、協調、切磋,創造各種條件有效地促使社會更多地參與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也更多地促進社會發展。

四、研究內容:

(一)國小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的確定

1、國小生學習習慣

(1)能夠認真書寫(2)按時完成作業(3)敢於大膽提問(4)善於獨立思考(5)學會自主讀書(6)學會主動傾聽(7)習慣自評互評(9)喜歡動手實踐(10)願意與人合作

2、國小生行爲習慣

(1)懂得感恩(2)尊重他人(3)誠實守信(4)舉止文明(5)守時惜時(6)勤儉節約(7)遵守秩序(8)勤於動手(9)鍛鍊身體(10)講究衛生

(二)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措施見課題研究方法及途徑)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本研究主要採用的研究方法。本課題必須由研究者和行動過程的實踐者結成一體,以“合作互助、和諧發展”爲前提,共同研究,共同參與民意調查,不斷解決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在實施過程中總結經驗,反思得失,從而不斷驗證、改進和提高。

本課題必須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與學生實際制定本課題研究方案,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將培養國小生學習習慣及良好行爲習慣的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方可達到以下教育目的,從而完成課題實驗。

(1)傳統美德要重視: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誠信、責任心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提出適當要求。國小低年級背誦古詩文,只是初步理解含義;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薰陶,從而培養好的習慣。

(2)榜樣激勵找示範:國小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英雄模範是榜樣、成功人士是榜樣,最好是身邊的榜樣最適合低年級國小生效仿,優秀學生對自己要求嚴格、對他人感恩和尊重、對集體對社會、對自然有責任感,分析他們優秀的原因,找出他們的良好習慣,明確學習的目標,從而確定努力方向(重點放在身邊榜樣的樹立上,使學生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教師與家長也要注意時刻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示範作用。

(3)情境體驗激動力:不僅要在思品課、班隊活動以及其他課外活動中,在各科教學中都可以滲透“五愛”教育,培育學生對父母、老師、夥伴、他人,對集體、祖國、社會、自然的愛心,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使學生的道德認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勵下不斷提升,進而變爲行動的動力。

(4)行爲訓練成習慣: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爲訓練。例如“養成習慣從杜絕校園垃圾紙做起”,每學期的行爲規範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爲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爲訓練要反覆進行,持之以恆,訓練內容滾動進行,效果螺旋式循環上升。在訓練中,注意採取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評估等方法多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同時與互評相結合。教師及時肯定鼓勵和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

2、個案研究法。

要求教師確立個案研究的對象,把握個案對象的具體情況及發展趨勢,及時收集教學策略的反饋信息,從而進一步完善策略。主要用於學生不良習慣矯正的 研究、家庭教育對責任心及其行爲習慣養成的影響的研究。

3、調查法和觀察法。

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多種形式的調查和觀察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從而有的放矢的進行研究。

4、經驗總結法。

我校多年來一直很重視對學生的養成習慣教育,也沒摸索出了一些先進方法並取得了一些成績,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用現代教育理論總結經驗,更新理念,加強反思,形成規律,提高策略的效度。

六、研究的主要途徑:

(一)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

1、領導重視制度保障。學校成立以校長爲組長的領導小組,從制度上保障了本課題的研究有計劃、有記錄、有積累、有總結。

2、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利用學校宣傳欄、走廊等,讓學校的牆壁會“說話”,爲本課題的實施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3、充分發揮主體班隊會的作用,讓班主任成爲國小生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主要塑造者、實施者、示範者、監督者。(結合班級量化評估來保證實施)

4、讓每一個課堂都能創設“培養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氛圍,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結合自己的學科課堂教學,肩負着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任。(結合學校的課堂評價來保證實施)。

5、重視學校少先隊的宣傳監督作用。結合各種活動展開評比,讓優秀者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二)參與社區建設,創造良好的社區育人環境。

1、充分運用社會力量,發揮“辦學委員會”的影響力,定期邀請“尊師重教”辦學單位的領導到校講座,以更有效地促進社區參與學校“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2、多與辦學單位溝通教育困惑,促進學校積極參與社區建設。例如學校可以幫助村莊社區利用牆壁、宣傳欄等顯而易見的地方,結合能源節約等議題,宣傳節約用水、珍惜糧食等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行爲習慣;利用評選“五好家庭” 等形式,加強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等行爲習慣教育,讓國小生在健康文明的社區氛圍內受到薰陶,讓良好的社會大環境,影響學生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各種良好習慣。

(三)開好“家長課程”,普遍提高家長育兒水平。

1、結合“家長課程”的開展,向家長傳授新的育兒理念,提高學生家長的理論水平,讓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時俱進。學校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印發家長報等形式,引起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視。

2、發揮“家長委員會”的積極作用,邀請優秀家長到校做經驗報告,讓更多家長分享和學習,儘快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邀請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隨時瞭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現,並給學校和老師提出意見和建議,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課題實驗。

(四)藉助網絡,充分發揮校辦電子刊物的作用,搭建社會、學校和家庭有效溝通的平臺,以求合作共贏。

總之,本課題選擇研究對象是本校的所有低年級國小生,課題組主要採取行動研究的方式,以“合作互助、和諧發展”爲前提,通過民意調查進行個案研究,藉助網絡平臺進行理論借鑑,不斷解決課題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驗證和改進。研究過程自由開放,研究結果螺旋式循環上升。

七、研究步驟:

週期一年:XX.09.01——2012.05.30

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課題啓動階(XX.09.01——XX.12.30)。

主要工作包括課題方案的設計、課題組的成立、有關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實驗方案的制定,子課題的設計和申報、有關人員的培訓等。

第二階段:課題的實施和實驗階段(XX.01.01——XX.12.30)。

主要工作是全面開展課題研究,選擇合適的實驗對象,進行具體實驗,進行個案追蹤與訪談,理論研討、指導與培訓,推廣成功經驗等。

第三階段:課題的驗收和總結(2012.01.01—2012.05.30)。

主要工作是課題結題,寫出實驗總結,以論文方式發佈研究報告,申請驗收。

八、預期成果及形式:

1、本課題預期完成“國小低年級學生基本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確定與培養研究”的研究報告。

2、提出一系列的理論觀點和適合我校實際的實踐方法爲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3、以論文形式呈現研究成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