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查

來源:瑞文範文網 9.61K

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

關於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查

——關於xx甸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調查

(xx鄉副鄉長羅xx)

一、xx鄉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略)xx鄉純屬於農業鄉鎮。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農業結構調整對我鄉經濟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農業結構調整是經濟發展的永恆主題,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份,是經濟發展中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是釋放結構能量,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和提高農村經濟運行質量的重要保證。幾年來,我鄉農業結構取得了重要進展,農業結構調整對我鄉經濟結構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如下:

(一)調整農業結構是xx鄉發展經濟的需要。xx鄉是一個農業鄉鎮,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一直決定着我鄉經濟發展的全局。據調查XX年我鄉農村經濟總收3655萬之中,農業收入佔68%以上。我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取決於農業結構的改變。

(二)農業結構調整是實現農民增收奔小康的關鍵。通過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我鄉XX年糧經比例爲35:65。鄉黨委、政府積極引進經濟作物,如種植甘蔗1200畝,甘桔XX畝,葡萄500畝,蔬菜5000畝,滇屯502優質稻1500畝,冬季玉米制種6000畝。大大地增加了農民收入。僅XX年度冬季玉米制種收入600多萬元。平均每戶收入XX元,人均500元收入,占人均純收入(1906元)的三分之一。保證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三)農業結構調整是二十一世紀農村經濟的內在要求。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農業結構調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是我鄉經濟生活己進入溫飽型向小康型轉變的階段,農業結構調整順應消費結構的變化而變化。二是市場供求關係正發生變化,賣方市場已經轉向買方市場,消費者對產品的質量及品種的要求越來越高,農村大量的傳統產業必須相應調整。

三、農業結構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農業結構的現狀

農業結構調整從一九九二年至今的十二年,九二年黨中央提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農業結構開始進入發市場爲導向,以經濟效益爲中心,以滿足市場要求爲目標的新階段,市場銷路好的農產品和經濟效益高的經濟作物迅速發展。如我鄉的皺皮菜辣的種植在農業結構中起到主導作用,由政府引導產品推向市場,農民收入可觀,但未持續幾年以失敗告終。從九八年起純屬農業鄉鎮的xx鄉,農業結構中經濟作物主要是烤煙,甘蔗兩大產業,但由烤煙政策的變化,實行“雙控”政策,面積大大縮減,由原來的1500畝降到現在的300畝;甘蔗由於價格低,成本升高,致使種植面積由原來的3000畝下降到現在的1200畝。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鄉農業結構調整是勢在必行,積極引進公司,採勸政府+公司+農民”的形式,進行產品結構調整。1998年在試驗178畝冬季玉米制種成功後,逐年進行推廣種植,到XX年發展到6000畝,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純收入每畝800元,給農民帶來實惠,也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結果。

(二)農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

幾年來農業結構的調整,對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保證市場供給發揮重要作用。但是,從目前看,農業結構長期積累的矛盾並未根本解決,農業結構與市場消費、農民增收的要求還很不適應,農業發展面臨着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是勞動者素質低,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全局利益。現我鄉冬季玉米制種實施五年時間,但農民不遵守合同,沒有信任,出現一些違反公司合同的現象。二是農產品質量不完全適應消費多樣化的需求,品種單一;三是農民不能有效地進入市場,農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低迷;四是農產品加工轉化滯後,農業比較效益低,農民收入增幅減緩;五是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一些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六是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緩慢。我鄉XX年第三產業總收入只470萬元,佔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655萬元的12.8%,特別向外輸出勞動力收入只有3萬元。總之,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還是農業結構不合理。

四、農業結構調整的對策及設想

筆者通過調查全鄉農業結構調整的情況,認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須走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因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經營。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以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也就是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生產結構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調整結構,這龍頭企業提供所需的農產品。龍頭企業爲了實現自己的需求,這農業結構調整提供市嘗技術、資金支持,提升農業結構調整的水平,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

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功能的強弱,關鍵在於龍頭企業實力的強弱。龍頭企業經濟實力強,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就大。因此,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龍頭企業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龍頭企業要在稅收、信貸、出口等方面給以扶持。要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育一批大型龍頭企業,不斷增強它們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帶動、支持能力。應選擇一些經濟實力強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和以農產品加工、營銷爲主的企業,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行列,充當龍頭企業,發揮它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的引導和支持作用。要鼓勵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類型的龍頭企業的發展,防止重複建設,以合理的龍頭企業結構帶動農業結構的組合和優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以利於農業各部門、各產業均衡發展,形成科學的農業區域結構。

(二)採勸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發展訂單農業,實行“公司加農戶”,進一步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增強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業結構調整的帶動作用。提倡龍頭企

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同農戶簽定訂單,這樣可以將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表現爲對農產品數量、質量、品種、規模等的具體要求,爲農業結構調整提供信息和導向。農民按照訂單的約定來安排農產品生產,可以使生產結構更適應市場需求結構,從而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發揮比較優勢,合理配置農業資源。加強“合同”和訂單的管理,進一步規範化、制度化,提高履約率。

(三)合理確定主導產業,優化農產品基地生產結構

農產品生產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第一車間”。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後,要發揮市場和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搞好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結構調整,要根據市場和龍頭企業需要,合理確定主導產業,優化品種結構。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促進農業科技在農產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廣。要採用先進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帶動品種結構、品質結構調整。要加強農產品基地的農田水利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搞好儲藏、保鮮、運輸、供電、通訊等設施建設,以保證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需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要健全市場網絡,開闢農產品市場,創造良好的外部銷售環境。

(四)運用利益機制調動農戶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

農戶是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主體,也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第一車間”的經營主體。只有正確處理農戶與龍頭企業間的利益關係,形成利益共同體,農戶才能按照市場和龍頭企業的要求,積極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公司帶農戶,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紐帶去帶動。因此,龍頭企業要逐步與農戶建立“利益均沾、風險共擔”的利益機制,保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的積極性。一是對農戶生產的農產品,要按訂單或“合同”收購,合理定價,以質論價,決不要壓級壓價,限收拒收。二是要讓利於農民,反哺農業。要把農產品加工、銷售環節的利潤拿出一部分,返還給農民和農業。這樣,農民才能把龍頭企業當成自己的企業,安排好農產品生產,支持龍頭企業發展。三是龍頭企業對“合同”訂購的農產品要制定合理的保護價格。對於由於市場變化和不測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龍頭企業應與農民共同承擔,以穩定農產品基地的結構和佈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