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調研報告4篇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2W
本文目錄2018年就業調研報告藝術系關於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調研報告關於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調研報告青年就業情況調研報告

伴隨着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招生的擴大和就業“市場化”進程加快,中國勞動力市場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題。即將面臨就業的我們,作爲揹負着家長、社會和自身的期望值的特殊羣體,通常我們自我定位比較高,對自己未來工作期望值很高,社會對我們要求也很高,這使我們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

就業調研報告4篇大綱

第一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自1999年開始,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數量逐年擴大,使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階段進入到了大衆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漸露端倪,成爲近幾年突顯的社會問題,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局勢。XX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80萬人,比XX年增加68萬人;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338萬,比XX年增加58萬;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更是創造了690萬的記錄。據統計,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已經高達727萬,就業形勢緊張的現狀已很難避免。尤其是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就業可能就是難上加難了。大學生就業難!這已成爲社會上“老生常談”的社會問題。

“畢業就失業”是所有將要走出大學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問題,他們的就業面臨着巨大壓力。因爲目前中國正處在人口總量、勞動就業人口總量的高峯期,勞動就業人口總量在最近兩三年將會達到峯值。就業壓力則可能使就業結構矛盾更加突出。

中國,做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古就有尊崇教育的優秀傳統。可是走到今天,我國的高校體制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卻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探究的問題。

第二部分、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整個社會就業問題的縮影,很多國家都存在大學生就業問題,但是中國目前這個問題比較嚴重。因爲我國人口基數大,爲了儘量滿足更多人受高等教育的願望,勢必會造成大學生人數增加,導致就業問題日益嚴峻。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狀況,創造不了如此多的就業機會,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大學畢業生需求。

一、社會

(1)、經濟發展不平衡,區域結構性矛盾影響就業狀況。導致就業難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地區差距的擴大所導致的區域結構性矛盾。大學生就業難處於“兩難”境遇:一邊是畢業生想去的地區和單位不要畢業生或畢業生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另一邊經濟發展較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和邊遠地區、貧困山區及鄉鎮長期招收不到應屆大學畢業生。

(2)、是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三是就業競爭激烈,市場達超飽和。大學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然因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業崗位數絕對減少大學培養的學生不適應市場的需要等,使他們在求職擇業競爭中處於劣勢

(3)就業過程存在着不足。首先,就業信息的雙向不暢通,畢業大學生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完備信息,同樣,用人單位也由於信息不完善無法找尋到最合適的人才。再者,就業環境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現象,男女就業不公平,文理就業不公平以及面試中的暗箱操作,都使得大學生就業的趨勢更加嚴峻。

(4)社會壁壘的形成。就業市場分割的現實加大了大學生就業的難度。近年來,畢業生自主擇業已成主流,而戶籍、檔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學生就業的絆腳石。許多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都有“非本市戶口免談”的經歷,由於沒有用人單位所在地戶口,使大學生與許多好的工作機會失之交臂。國家就業制度和相關政策法規不很完善。用人指標、戶口、檔案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放棄既有機會,用人單位招不到人。

二、學校

(1)、高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滯後於社會發展,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進行主動調整,往往依據自身師資條件等,專業設置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失衡。

(2)、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陳舊。對於實用性強的技術崗位招聘,很多單位在通過與學生面試中反映,高校部分專業課程設置無法與單位實際需求相適應。

(3)、忽略職業素質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很多高校根據專業的不同開設了賞析課,卻沒有高校在課程中設計職業素質課。這讓許多高校畢業生在工作中連最基本的職場禮儀都不瞭解,爲自己職場發展造成了障礙。

(4)、教師工作量加大,整天忙於應付事務性的工作,沒有時間補充新知識,缺乏職業生涯指導的專業研究。

三、大學生自身

(1)、大學生自身綜合素質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許多企業人力資源部人員認爲當代大學畢業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欠缺:①、專業知識不夠紮實,沒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②、能力水平低下,特別是實踐動手能力不強。③、綜合素質不高,難以勝任更高層次職位的需要,大學生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實踐能力、創新精神較差,缺乏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有些學生在爲人處事方面還存在種種缺陷。

(2)、大學生自身定位不準確。大學生缺乏對自我客觀科學的認識,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表現出對社會需求不關心,對職業目標模糊,不能很好地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有不少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不能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過高地追求超越自身素質的職業和社會提供的條件,缺乏正確的擇業定位。主要表現在:擇業期望值普遍過高,一畢業就想拿高工資,謀好職位,出人投地,而並未考慮自身是否具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實力;過分看中單位的醫療、養老保障制度等,只把目標鎖定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公有制企業、外企上。擇業期望值普遍偏高,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腳踏實地從基層開始幹起的精神。 “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爲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尷尬原因。

(3)、大學生自身性格缺點。近幾年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都是“90後”的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對父母的依賴性較大,缺乏獨立的爲人處世的能力,而且社會對“90後”這一代的評價褒貶不一,用人單位認爲“90後”大學生員工普遍存在着散漫、忠誠度低、責任心弱等缺點,使用人單位招聘時有所顧忌。

第三部分、解決措施

(一)、國家

(1)、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機制,促進就業。通過各項鼓勵人才合理流動的政策,消除戶籍、檔案等人爲限制畢業生自由就業的障礙,加大對支邊、支農的引導和扶持力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政府應注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協詞增長。經濟的發展不只是一味地追求gdp的增長還要增進人民的福利。國家應該構建以大學生就業爲核心的公共政策體系,努力擴大就業,在有的時候還應該不惜犧牲一點經擠增長速度慄保證大學生的充分就業。

(2)、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引導和規範。企業是消耗大學生的第一大基地,所以政府應通過合理的優惠經濟政策來引導企業吸收大學生就業、通過法律法規已經其它政策來規範企業行爲,從而解決就業難的問題。

(3)、利用市場經濟來推動和加快高校教育體制的改革,在專業設置上要改造傳統專業和基礎學科,加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專業建設力度,適當減少專業數量和專業知識課程擴大專業知識面,使得專業設置更加優化;在人才培養上,高校應該打破學科壁壘,加強各學科的融合,建立學用結合的培養體制,依據企業需求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決定性環節,加大複合型人才培養力度。

(4)、全方位提高大學生素質。高校在推動教育體制和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同時,要狠抓教育質量,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教書應先育人,學校在育人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強引導。高校還應該加大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讓學生有目標地安排大學生活,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

(二)、用人單位

(1)、 社會上的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實際的人才觀。單位要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最後,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覈的程序,制定考覈內容,在按程序進行考覈後,擇優錄用[5]。用人單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將能夠更好地增加用人單位與求職大學生之間的瞭解,有利於單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職者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

(2)、 用人單位應該承擔社會責任。用人單位不應該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大學生是國家花大力氣花培養出來的人才,用人單位應該積極吸納各層次的大學畢業生。給他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承擔起社會責任。

(3)、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人事制度。減少“人情關係”對就業干預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人事制度的基礎,要堅決實行“德爲前提,能爲本位”的組織人事制度,即公開選人,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唯情、唯圈;建立競爭上崗的優勝劣汰的崗位流動機制;對人和工作崗位進行科學測評,知人善任,合理分工;根據能績大小實行獎懲;科學地將職權和才能功績分開度量,明晰二者的界限和度量標準,充分調動職權和才能所具有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信息透明化和有效的監督機制是公平行政的有力保障,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政府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和透明會大大地降低腐敗發生的機率。建立合理、科學的組織人事制度會從根源上防止利用關係以權謀私的行徑。唯有如此,才能科學合理地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地位升遷和職業流動問題。

(三)、學生

(1)、培養並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特徵是成功就業的基礎和保障,在大學生就業心理素質教育中尤其應注意以下人格特徵的培養:樂觀自信、積極進取、善於合作、勇於創新、意志堅強、謙虛禮貌、自立自強、耐挫性高、自控力強、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等來增強自己的就業心理能力。大學生作爲各種就業壓力的實際承受者,誰也無法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失敗,但是能夠選擇對待就業失敗的態度。就業成功是蘊藏於每一位畢業生心底的一份強烈渴望,。當一個人一無所有卻膽敢“想象成功”時,他就擁有了一份嚴謹而理性的思維方式和樂觀自信的心理狀態;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能使心智不斷提高,而積極的心理狀態,更能給人生帶來快樂的心理體驗,並不斷催人奮進,這就是自信給人帶來的力量。由此可見,樂觀自信是促使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心理動力之一。其次,要培養良好的意志和堅強的性格。意志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心理條件,大學生要培養自己堅強的意志和決策的果斷性,避免在關鍵時優柔寡斷、喪失良機。性格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徵之一,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良好的性格對於正確思維、理性處事有巨大作用。所以,大學生要善於聽取意見,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實踐中防止和克服怯懦、自卑、孤僻、狹隘、憂鬱、狂躁等心理。

(2)、完善自身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的規劃的建立與執行可以幫助大學生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職業生涯是指個體職業發展的歷程,一般是指終生經歷的所有職業發展的歷程。科學地將其劃分爲不同的階段,明確每個階段的特徵和任務,做好規劃,對更好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實現人生目標,非常重要。

(3)、 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一方面,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高貴的品質。成材必先成人,好的道德素質和行爲習慣是成材的基礎和保障。另一方面。在校大學生不僅要認真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組織能力.樹立團隊精神,適應高速發展的當代社會,極投身社會實踐。在提高道德品質、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同時,大學生還要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努力實現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由學生向社會人轉變,向年輕、有爲、責任的青年轉變,爲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4)、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根據職業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將已有知識科學地重組,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知識的整體效能。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滿足現代社會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是人才成長的基礎,也是求職擇業的基本保證。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不僅要掌握儘可能多的知識,同時還應該掌握用於創造更多、更新知識的本領,掌握學習專業知識與提高技能有機結合的方法,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塑造自己,發展自己,不斷適應現代社會就業的要求,使自己能夠順應科學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擇業的需要,努力提高就業能力。

(5)、 要擺正心態,樹立全新就業觀念。大學生要擺脫天之驕子的思想,低姿態走進職場,不要眼高手低,而錯失就業良機。不能一味追求“孔雀東南飛”。大都市就業競爭壓力大.而城鄉基層單位爲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天地。

(6)、加強社會實踐。多多利用假期和週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積累工作經驗。

(7)、藉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充分利用招聘會、網絡資源等途徑,主動把自己的真才實學推銷出去,珍惜和抓住來自不易的就業機會。

第四部分、結論

總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國家的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大學生、高校、政府及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參與,積極應對。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就業難”的問題將在發展中逐步解決,高等教育大衆化將繼續持續高速發展,高校將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爲國家培養大批高素質人才,大學畢業生將成爲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且大學生要樹立好擇業的觀點,調整好就業心態。當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應採取“先就業,後擇業,再創業”的辦法,把就業過程當成取得個人職業生涯經驗的重要經歷,通過就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憑藉自己的努力,通過合理的職業流動,逐步實現自我價值,取得事業的成功。

藝術系關於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調研報告2018年就業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緒論

(一)、現狀概述

全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將持續增長,受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

1、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全國應屆畢業生有610萬餘人,,預計將有630萬餘人。 xx指出:“這些年我們大學生增長很快,大學的升學率已經達到23%。我們一年安排的新就業職工最多也就是1100萬-1200萬人,通常在900萬人,而大學生就佔到600多萬。所以妥善安排大學生就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這裏我還想強調,我們要儘可能地讓他們學有所用。我們特別希望大學生能夠自主創業,我們給大學生就業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大學生是有知識的勞動者,政府始終把大學生就業擺在重要位置。”其中除很少一部分是“隱形就業”、“自謀職業”、“出外就業”外,很大一部分學生存在就業困難。總的原因是高校畢業生總量逐年增長明顯,就業市場需求卻增長不快,導致今明兩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前景不容樂觀,形勢嚴峻。造成近幾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原因有三:一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畢業生人數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而需求的增長速度卻不大;二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和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時適應不了;三是在家長和社會的壓力下,大學畢業生對找工作的自我期望過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較多。(摘自人民日報)

2、大學生自主創業

由於就業嚴峻,近年來,自主創業成爲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大學生創業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機關、稅務部門以及各個高校都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條件,鼓勵創業帶動就業,一時起,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熱情高漲,但是,真正加入自主創業行列的人卻很少。自主創業的實際人數不多,佔大學生總數的比例不大,創業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一個過程。 那麼我校大學生對創業爲什麼有熱情沒有行動呢?我們進行了相關的調研。(摘自“新浪網—關於大學生創業的研究報告”)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就業是一個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不僅關係到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針對我校的情況,我們對我校學生進行就業心理特點和自主創業心態的調查研究,並提出一些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建議。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日益成爲高校學生重要課題,爲了解我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心理狀況,我係學生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調研,通過本次調研及時發現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就業心理問題,幫助同學們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瞭解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創業現狀;着重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關注程度及在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從而促使同學們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培養,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希望能從中發現問題,從而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有了充分的就業信息服務,纔能有效緩解學生們的焦慮。通過問卷設計以及學生對相關問題的回答來了解他們的擇業心理活動狀態及有關擇業狀況,分析影響大學生就業的相關因素,並提出校正、改善及教育措施。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及結果分析

(一)、調研內容

1. 調查目的:瞭解我校學生對目前就業形勢的關注程度;瞭解我校學生對創業的態度和創業現狀;幫助大學生儘快認識自我,學校爲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

2. 調查內容:大學生的就業意向,瞭解他們對金融風暴後的就業前景的看法,瞭解他們是否願意投身於西部發展;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想法的比重及對創業所遇的困難的考慮;着重調查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關注程度及在自主創業遇到的困難。

3. 調查方法:此次調查採取抽樣調查的方法,分兩個部分進行。問卷部分:本次調研一共發放了120份問卷。回收118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99%,問卷涉及現在就業形勢、大學生對自己專業前景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期望、大學生的創業動機、創業困難、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訪談部分:結合對問卷的分析,邀請不同年級學生進行座談,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對目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影響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學生對學校在當前相關工作的評價,以及學生對大學生創業的建議等多個問題。

(二)、問卷設計及計劃安排

就業創業方案確定後,我們部門討論這個調研要怎樣實施,討論結束後調研部成員便開始討論問卷設計要考慮的範圍和因素,我們先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明確調查對象、調查方式,然後設計一份問卷做預調查,先看調查的反應和效果。

三、對策和建議

1、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整合各項就業服務信息資源,建立就業信息諮詢平臺,幫助大學生深入瞭解國情、瞭解社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樹立行行建功、處處立業的觀念,踊躍到基層鍛鍊成才。

2、圍繞產業需求科學設置專業,建立人才供求對接機制,開展校企聯合辦學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培養社會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能型人才。

3、在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基礎上,同時引導畢業生積極自主創業,設立一些相關的課程,加強創業指導,拓寬內容和形式。爲大學生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4、要大力加強對創業人物及其創業事蹟的宣傳,發揮媒體的作用。激勵大學生在創業中就業,在就業中創業。因而高校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5、大學生們表示,走自主創業之路希望得到學校和專業教師的更多指導和幫助。在“學校開設創業指導課程,您希望課程內容更注重哪一方面?”的問項中,選擇市場營銷的比例佔18%,選擇財務稅收的比例佔9%,選擇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的比例佔36%,選擇與自己創業方向相同的實踐活動的比例佔37%。可見學生期望得到專業教師的更多指導和幫助,建議專業教師可以結合專業進行豐富多樣的案例教學,針對不同羣體的創業意向進行個性化輔導。訪談中,部分同學談到:比如如何把握商機,如何籌資,如何寫創業計劃,如何承受壓力等等都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建議學校開展多種多樣的模擬創業的運作活動。

6、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爲就業創業做準備。大學生就業創業本身就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方面的體現,彰顯了素質教育的內涵,也是對大學生人才培養質量的檢驗。因此高校對學生加強素質教育很重要,應鼓勵他們參與社會實踐等活動,從中將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積累創業經驗。目前我校舉辦的創業大賽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可以提升自主創業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參與面小,導致這些創業大賽沒有太大影響。在創業大賽之前應加大宣傳力度。

7、設立大學生創業專項項目基金,爲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後盾。大學生剛步入社會,自有儲蓄少,資金問題一直是限制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之一,可以設立創業專項基金,讓學生立項、申請,彌補爲其提供小額創業貸款的不足。我校近幾年也舉行過關於創業競賽,會提供一些基金給學生搞項目,但做得不是很成功。我校還設立一個創新基金,也我校比較重視和做得較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校對這個宣傳力度不夠,造成很多學生不瞭解,所以參與面小。

關於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調研報告2018年就業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在當前日益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球許多的企業都陸續倒閉,在發展中的中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嚴重的企業倒閉使更多的人無法找到工作,全國剩餘勞動力從而增加,許多的人回家過年後不知明年該去哪裏?該做什麼?2月4號鎮坪縣人勞局對全縣剩餘勞動力和企業所需勞動力進行調研,做到心中有數,好採取有效的措施幫助他們實現就業。調研採取集中筆錄座談、工作人員深入鄉鎮、企業、各村實地摸底調查,與村民代表和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以瞭解更多的真實情況。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1.全縣XX年外出務工人數和回家後不再出去的人數、以及在本地就業和自主創業的人數。2.對XX年全縣在家待業人數以及年齡、性別、文法程度進行登記。3.對全縣各個企業XX年用工情況進行摸底登記。

從調研的情況看主要體現出以下幾個方面:

年初全縣外出務工(包括有意向外出)和在家(包括回家後不再出去)的人數分別爲10247人和3561人。除自主創業和在家務農外全縣剩餘勞動力人數爲1432人,本地企業所需勞動力人數爲615人。

2.在這次調研中發現全縣大多數企業都同意吸納本地工人,工資待遇相對上年比較穩定,個別企業有所下降。

3.目前,我縣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偏低。農民文化素質不高,已經制約了農民的就業、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進程。

(1)加大教育投入。全縣要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不斷改革、完善教育體制和經費保障機制。堅決杜絕新文盲的產生,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質,加快培養和造就農村實用人才,必須建立健全農村成人教育網絡,形成多層次、多形式成人教育體系,讓每個農民都有機會接受教育,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促進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使他們真正成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農民。全縣剩餘勞動力的素質較低,主要表現在低學歷的偏多,高學歷的極少;體力型的偏多,經過專業培訓和有專業技術的較少。低素質的勞動力只能從事贓、累、苦、重等工作,很難找到理想的崗位,掙得滿意的收入。因此,進一步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勞動技能培訓,建立政府、企業、黨校等共同參與的社會化培訓機制,大力發展定向培訓和“定單”培訓,是XX年勞動保障部門的重要工作任務。

(2)從世界範圍來看,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業發展對科技投入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大。而我國目前農業科技的投入只佔農業總產值的0。5%,低於發達國家2個百分點;我國每1萬名農業人口擁有農業科技人員6人,遠遠低於發達國家40人的水平。由於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低下,我國現有的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村的應用效果大打折扣,推行成本很高,甚至有很多科技成果無法轉化爲現實生產力。農民勞動力素質是指農民從事農業經營的綜合能力。由次可見,農業面臨着大範圍變革,現代農業經營者需要掌握系統的農業生產基礎知識,具備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儲運、銷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儲運、銷售將成爲提高農業經營效益的關鍵,改善農產品品質和加快運銷週轉率將成爲農業經營的核心,保護資源、防止污染、可持續發展將成爲農業生產不可避免的宏觀要求。因此,農業經營者還必須在精通專行的同時,在商品運銷、信息處理、環境保護等方面要有較高的專業科技素質。事實上沒有較高的專業科技素質,根本無法從事高科技的現代農業。

(3)農民受舊的傳統觀念影響太深,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這種觀念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家庭生產責任制對男性勞動力的需求。然而實際上,我國大多數地區人均耕地已十分有限,加之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勞動力素質對一個產業一個國家而言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勞動力的素質已經代替了勞動力的數量,成爲家庭經濟的重要因素。農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爲學不學一個樣,主觀上不求進取;有的農民受家庭經濟條件影響,自身沒能力承擔參加培訓學習的費用,有的家長還讓沒有完成國中學業的子女輟學;有的是傻子過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學他也不去學,沒有看到各自的差別。這就造成了農民素質難以提高的問題。

(4)總的結論。農業發展一直都是我國不可忽視的問題,它是我國生存的基礎,也是我國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農業人口的素質決定了農業發展的潛力,如今農業人口的素質普遍較低因此限制了農業更高速的發展。要提高農業人口的素質問題,就要先做好農業人口的人力資源培訓規劃,然後纔可能進行一系列的培訓,進而達到提高農業人口素質這一目的。提高農民勞動力素質能夠有效地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要堅持不懈地將這一任務進行下去纔是我國農業的發展之道。

青年就業情況調研報告2018年就業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二、普遍性抽樣調查數據及分析

本次調查選擇了棲霞區xx街道的兩個社區,每個社區選取100名共計200名年齡在18-40歲間的青年作爲調查對象。調查方式爲入戶式現場問卷調查。

(一)基本信息調查

1、性別:調查數據顯示,對象中51.3%爲男性,48.7%爲女性。

2、年齡:調查對象的年齡分佈爲18-25歲的人數佔30.8%,25-30歲的人數佔32.3%,30-35的人數佔17.9%,35-40歲的人數佔19.0%。

3、受教育水平:學歷水平情況爲國中及以下的人數佔16.4%,高中或中專的佔53.3%,大學專本科學歷的人數佔30.3%。

4、戶口(是否本地):調查對象中67.8%是棲霞區本地青年,31.7%是非棲霞區本地的青年。

綜上,本次調查的對象基本特徵爲:年齡集中在18-30歲間,學歷水平以高中或中專爲主,半數以上的調查對象爲棲霞區本地青年。

(二)就業狀況調查

1、擇業因素分析

調查問卷中設計了調查對象幾種擇業因素打分的題目,根據分值來判斷青年擇業考慮的主要因素。根據調查數據,“薪酬待遇”、“工作穩定性”、“工作環境”、“工作單位發展前景”幾種因素的分值普遍集中在5分(最高分值),這表明了青年擇業時會更多的考慮薪酬水平、工作的穩定性、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單位的發展前景。

2、青年就業狀況

(1)調查顯示,74.7%的青年已經就業,只有25.3%的人未就業。

(2)已就業的青年中,32.4%是外出務工,67.6%是就近務工。

(3)月收入情況,40.8%的就業青年的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之間,月均收入在XX元以上的佔27.2%,月均收入在1500-XX元之間在22%。

(4)當問及“金融危機對所從事行業的影響如何”時,51.0%選擇“影響較小”,31.3%選擇“影響較大”,15.0%選擇“沒有影響”。

(5)外出務工環境變化,39.3%的對象認爲“不如去年”,18.4%的對象認爲“基本相同”,而只有1.5%的對象認爲“比去年好”。因爲金融危機的波及,使得各地的就業市場緊縮,外出務工的條件明顯不如去年。

(6)工作滿意度。當問及“對現在的工作是否滿意”時,選擇“很滿意”的佔9.5%,選擇“比較滿意”的佔34.7%,42.9%的選擇了“一般”,而選擇“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的則分別佔到了10.9%和2.0%。這說明青年對目前工作的感受比較一般。結合訪談,瞭解到在目前形勢下,青年對工作的要求並不很高,有的企業採取取消加班和加班工資等措施應對這次金融危機,青年在當下只求不要失業,先保住飯碗,工作感覺普遍一般。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棲霞區大部分青年已經落實就業了,並且多數青年選擇在本地工作而不是外出務工,他們的工資收入集中在1000-1500元之間,低於南京市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金融危機對我區青年就業有一定影響,特別是外出務工環境明顯不如去年。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對工作的滿意度不高,青年們更關心能否保住目前的工作。

3、青年未就業狀況

對於那些未就業的青年,我們也作了相關調查:

(1)當問及“目前沒有工作的原因”,33.3%的對象選擇了“主動辭職”,26.2%的選擇了“準備創業”,21.4%的選擇了“失地青年”,而選擇“不想就業”和“原單位裁員”的均爲9.5%。

(2)未就業青年目前的主要經濟來源,72.0%的選擇了“家人”,14.0%選擇了“自主創業”,這說明未就業青年的經濟來源主要還是來自家人的支持。

(3)獲得就業崗位的方式。當問及“希望通過什麼方式獲得就業崗位”時,40.8%的對象選擇了“自己找工作”,22.4%選擇了“創業”,18.4%的選擇“熟人推薦介紹”,而選擇“政府提供”和“中介機構”的分別爲12.2%和6.1%。說明青年在選擇就業上更傾向與自主尋找就業機會,創業、發動個人人際關係網絡是青年人獲得就業的另外兩種主要途徑,而較少青年會求諸政府提供就業崗位。

(4)當“認爲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時,“學歷不夠”、“缺少技能”和“就業人口太多”是對象選擇的最多的三種因素。可見,在學歷和技能上的弱勢成爲影響青年順利就業的直接因素,同時也是主要因素;其次,僧多粥少的外界環境因素是影響青年就業的客觀因素。

(5)希望參加的培訓。74.4%選擇了“電腦培訓”,39.6%的對象了“外語培訓”,11.7%的對象選擇了“機電培訓”。

(6)當問及“是否願意自己出錢參加技能培訓”時,40.8%選擇“看情況”,34.7%選擇“願意”,24.5%選擇“不願意”;問及“是否願意參加愛政府提供的免費培訓”時,69.4%選擇“願意”,30.6%選擇“看情況”。這兩項調查,體現出青年看待技能培訓時保持比較理性的態度,多選擇“看情況”。這種現象一方面與現金市場的技能培訓機構的實效性參差不齊有關,也與技能培訓的收費水平有關,因而對於政府提供的免費技能培訓比較受青年的青睞。

(7)對未來找到滿意工作的信心。46.5%的對象選擇了“比較有信心”,26.5%的對象選擇“非常有信心”,這些數據表明目前暫時未就業的青年比較有信心找到滿意工作,面對就業他們仍能表現出樂觀的態度。

綜上,青年暫時未就業的主要原因爲主動辭職、失地青年和準備創業;在擇業方面,更傾向於自主就業和創業,利用個人人際關係網絡來獲得就業崗位;影響到青年就業的主要有學歷不夠、缺乏技能等內部因素,以及就業人口多等外部環境因素;電腦、外語和機電方面的技能培訓比較受就業青年的青睞;對於技能培訓,多數青年選擇視情況參加技能培訓,這與現在市場上的技能培訓的權威性和效果有關,也與收費水平有關;大部分青年對今後能找到滿意工作表示有信心,面對就業表現出樂觀態度。

(三)創業意願調查

創業是一種特殊的就業形式,目前青年羣體是創業的主體,自主創業成爲青年人實現理想和體現社會價值又一重要途徑。我們對青年的創業意願也做了相關調查。

1、留原單位工作與自主創業的利弊比較。調查對象中,46.9%認爲“自主創業好”,20.1%認爲“留在原單位好”,33.0%保持中立態度,認爲“各有利弊”。數據表明青年人更加認同自主創業。進一步調查其原因,“勞動自主自由”、“工作輕鬆”、“空閒時間多”是青年人認同工作的三大原因。在訪談中,許多創業青年選擇就業正是看重了創業的自主自由,不會受到單位工作時的束縛。

2、自主創業意願。調查中,68.2%的對象有過自主創業的想法。這表明,多數青年具有創業意願。

3、創業認識。調查中提供了十種情形以供調查對象判斷是否屬於創業,其中“開飯館”、“在網上開設商鋪”和“加盟連鎖店”等多被對象認爲“屬於創業範疇”;而“開律師事務所”、“培育新品種花卉”和“合夥承包工程建設”多被認爲“不屬於創業範疇”。這些說明了青年多認爲創辦經濟實體或者項目屬於創業,而一些創業一些事務機構或臨時的項目團隊不屬於創業範疇。

4、青年創業的優勢。調查顯示,56.1%的對象選擇“年輕人思想開放,敢闖敢拼”,25.9%的對象選擇“具有專業知識或技能”。表明,青年創業的優勢主要在於青年人的思想開放,負擔較小,能夠放開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敢闖敢拼;其次青年人普遍具有專業的知識或技能,在知識結構方面具有比較大的優勢。

5、青年創業的不利條件。調查顯示,青年人創業具有明顯優勢之外,也同樣具有一些不利條件,尤以“缺乏社會經驗”、“資金不足”、“做事容易衝動”爲突出體現,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弱”、“風險意識淡薄”等也是青年人在創業中相對處於弱勢的方面。

6、自主創業的條件。通過調查,63.5%的青年選擇“好的創業計劃”是創業的必要條件,其次53.3%的人選擇“具有創新思維和吃苦耐勞等品質”,35.0%的選擇“政府政策支持”。這些數據表明,好的創業計劃、創新思維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政策環境等是青年自主創業的必要條件。

7、創業尚缺乏的條件。當問及“自主創業還缺少哪些條件”時,“資金支持”、“好的項目”和“創業經驗”是調查對象選擇的最多的三項,這說明資金、經驗和好項目是青年實施創業最需要的條件。

8、創業培訓情況。調查數據顯示,90.6%表示沒有參加過創業培訓,8.7%的對象參加國創業培訓。表明參加創業培訓的青年依然還是少數。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初步瞭解到多數青年具有創業意願,認爲自主創業更加自由輕鬆,符合青年人的個性特徵;青年人創業具有學歷普遍較高和思想開放等方面優勢,同時又有着缺乏社會經驗和資金不足等方面的不利條件;對於青年人創業,好的創業計劃、充足資金以及政府政策支持被認爲是最爲重要的三個條件;青年實施創業依然缺少的條件主要是資金、創業經驗和好的項目等;參加過創業方面的培訓的青年仍是少數。

三、創業類抽樣調查數據及分析

此次的調查主要以愛尚街區的業主爲調查對象,他們都是創業青年。愛尚街區自正式開放以來尚不到三個月,而落戶於此的青年業的創業項目大多也正處於起步階段。他們的創業現狀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難,還有哪些具體需求尚未滿足等都是我們此次調查的重要部分。我們通過問卷形式,瞭解青年選擇創業道路的原因、目前的生存狀況以及創業過程中的各方面進展情況。以下是問卷數據結果的呈現和相關簡要分析。

(一)基本信息

1、性別。數據顯示,愛尚街區的業主69.9%是女性,30.1%是男性。

2、年齡。業主的年齡多集中在21-30歲之間,其中45.0%的是21-25歲之間,28.2%的是26-30歲之間。

3、受教育水平。愛尚街區的青年業主學歷主要爲高中、中專和大專水平,分別佔到的比例爲24.5%,22.5%和21.6%。

4、身份(戶籍)。調查發現43.0%的青年業主是外地青年,31.3%的爲棲霞區本地青年,棲霞區高校大學生的佔到了8.9%。

綜上,根據調查,我們瞭解到愛尚街區的青年業主以女性居多,年齡集中在21至30歲之間,學歷水平普遍較高,平均受教育水平達到高中或中專水平。其次,青年業主以外地青年爲主,其中也包含少部分原在棲霞區高校畢業的大學生。

(二)創業調查

1、青年選擇創業道路的原因分析。

從調查中瞭解到,29.8%的青年認爲“創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27.7%的青年認爲“創業的發展前景更好”,21.3%的青年認爲“創業可以讓自己認識社會”。由此,可以知道青年之所以會選擇創業道路是因爲創業可以讓他們更加自由地實現個人想法或理想,而不會受到諸多外界約束;其次,創業可以爲讓青年們在實踐中認識社會和適應社會,增加其社會經驗;第三,創業青年更看好創業的發展前景。

2、青年對創業的認識。

爲了解青年對創業的認識情況,我們設計了“創業最需要的條件是什麼”的問題。經過調查,充足資金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是青年創業者最爲重視的創業條件,選擇兩項條件的人數比例分別爲52.3%和55.0%;其次,好的項目和豐富的社會經驗也是創業的重要條件,所佔比例分別爲39.5%和36.7%。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除了創業必要的物質條件外,社會經驗和吃苦耐勞的品質等一些主觀因素對於創業成功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3、青年創業的優勢與劣勢分析。

現在創業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羣體的關注,尤其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創業作爲一種特殊的就業形式更被人們推崇。青年羣體是創業的主體,在創業實踐方面有着知識技術方面的優勢,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青年創業只有少數是成功的,在自身和外界環境上也存在許多不利因素。

青年創業的優勢。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青年人有敢闖敢拼的勇氣”、“青年人的創新意識較強”、“青年人的思想開放,易接受新事物”是青年創業的主要優勢體現。結合訪談,業主反映青年人因爲年輕,來自家庭的負擔責任要相對較小,他們可以放手去做自己想嘗試的事情;此外,青年的思想較其他社會羣體更爲開放,他們更容易去接受新事物,更具創造性,價值他們在學歷水平上的相對優勢,他們善於利用新信息新技術發明創造。

青年創業的不利條件。調查也顯示出青年在社會經驗、資金、人脈資源等方面的弱勢處境,他們相比於中年人缺乏對社會現實的認識,資金等物質條件對他們來說也是稀缺資源,也正由於他們涉世不深,人際關係網絡簡單,人脈資源也相對匱乏,這些條件的不足使得他們在創業道路上會遇到更多瓶頸和阻礙。

4、創業經歷及其影響。

據調查,54.6%的業主是第一次創業,29.8%的是創業過兩次,有過三次創業經歷的業主有11.1%。表明大部分創業青年都是第一次實踐創業,少數創業有過兩次以上的創業經歷,創業方面的經驗不足,仍處於探索實踐階段。

創業經歷對青年今後發展的影響。75%的業主認爲創業有助於他們“鍛鍊自身實踐能力”,38.5%的業主認爲已有的創業經歷“積累了物質基礎”,33%的業主認爲已有經歷幫助他們“學習認識社會”,還有29.1%的認爲創業爲他們“增加了人脈資源”。由此可知,青年創業是一個探索性的成長工作,在創業路上,學會認識社會,積累財富,增加人脈,爲青年今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5、青年創業的項目調查。

(1)據調查,絕大部分的青年業主選擇經營服飾,尤以女裝爲主;其次,還有一些玩具、飾品店鋪;零食、小吃以及飲品的經營也是較多業主選擇的項目。

(2)項目參與人數。經調查,個人獨立經營商鋪的業主佔39.7%,兩人經營項目的佔37.7%,相比較而言由3人及3人以上合夥經營的業主則比較少。

(3)選擇目前創業項目的原因。當問及“爲何選擇目前這個創業項目”時,45.1%的業主表示“符合自己興趣愛好”,16.7%的業主認爲“項目發展前景好”,13.2%的業主認爲“投入成本低”,10.5%的業主表示“產品需求量大”。這些數據表明青年創業在項目選擇上更多地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項目來創業。

綜上,看出愛尚街區的青年業主大多是第一次創業,在創業方面的經驗並不多;他們創業的項目主要是服飾、餐飲和玩具飾品等,這些項目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對較低,對於資金普遍不多的青年來說更容易實施;與此同時,項目的選擇也取決於青年各自的興趣愛好,如選擇服裝項目來經營,符合多數青年對與時尚的追求和熱衷,同樣也符合了高校大學生這一消費羣體的需求。

6、創業融資的途徑。

通過調查,在解決創業資金問題時,58.8%的業主是通過“家人或朋友支持”,36.8%的業主是“自己解決”,而來自“政府提供”和“貸款”等渠道的資金支持卻相對少。可見,青年創業的資金更多來自家人朋友的支持和自己的財富積累,來自於外界的幫助則很少。

7、選擇在棲霞愛尚街區創業的原因分析。

據調查,55.3%的業主因爲“這裏今後的發展前景比較好”而選擇在愛尚街區落戶,實踐其創業計劃;20.2%的業主因爲“靠近居住地”而在愛尚租下店鋪創業,14.0%的業主認爲“消費者主要集中在這裏”而選擇在愛尚創業。由此,我們也想到區內設有仙林大學城,集聚了大學生羣體,他們是主要的消費羣體。正因爲這一原因,讓創業者看到了今後的市場的前景,也因此選擇了更適合大學生需求的項目來創業。

8、創業信息的關注程度及信息獲取渠道。

經調查,63.2%的業主“經常關注”創業信息,32.5%的業主“偶爾關注”。而他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主要來自於網絡,其次是電視、報紙等大衆媒體。這些表明了,隨着網絡的不斷普及化,熱衷上網的青年人可以輕鬆快捷地從網上獲取相關的創業信息。

9、對有關支持青年創業政策的瞭解。

當問及“對國家及當地政府有關支持青年創業的政策瞭解多少”時,36.2%的業主表示瞭解程度“一般”,28.6%的業主表示“瞭解較少”,25.7%表示“不瞭解”,而“瞭解很多”和“瞭解較多”的則很少。這說明,政府推行的支持青年創業的政策並未被大部分創業青年所熟知,在政策的宣傳和實施上還存在力度不足的問題。

10、創業培訓。調查顯示,大多數青年創業者沒有參加過創業培訓。結合訪談中所瞭解的,青年業主更多的是將自己的創業構想付諸實踐,但沒有太多創業經歷,對成功創業的方法和技巧並不熟悉。應當說,青年創業成功,若能吸取到成功創業者的經驗和相關指導是非常有益的,培訓就是其中一個較好的途徑。

11、政府提供的幫助。

當問及“創業接受政府哪些方面的幫助”時,80.0%的業主表示“還未受到過政府幫助”,僅有很少部分的業主曾在解決資金、場地、項目技術等方面得到幫助。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政府在具體實施支持青年創業的方面的工作力度還不夠,青年創業者很少接受過來自政府的幫助。

12、目前創業項目的運營情況分析。

(1)創業收益。50.9%的業主反映他們目前的創業收益情況“一般”,19.3%的表示收益“非常差”,27.2%的表示收益“較差”,而只有2.6%的青年表示他們的創業收益“較好”。可見,目前愛尚街區的青年業主們的創業收益狀況不是很好。從訪談調查中,我們瞭解到,許多業主目前因爲經營狀況不佳,每日顧客量很少,他們每天的銷售額還不夠付租金,幾乎每天都在虧本。他們反應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愛尚街區剛剛建成開放,很多人還不知道愛尚。

(2)競爭情況。當問及“目前所經營項目的競爭對手多嗎”,表示競爭對手“很多”的佔71.1%,“一般”的佔23.7%。這也進一步證明了愛尚街區青年業主目前創業中承受的壓力較大,也是他們目前經營狀況不佳的原因之一。競爭對手如此之多,與他們所選擇的項目相似有很大原因。

(3)創業收入。調查中發現,86.0%的業主表示“創業所得時他們目前唯一的經濟來源”;93.9%的業主除了創業之外沒有其他穩定的工作。

13、生活滿意度。當問及“對現在生活滿意度如何”時,42.1%的業主選擇“一般”,28.1%的業主選擇“不太滿意”,13.2%的業主選擇“很不滿意”,而表示“較滿意”和“很滿意”的只有14.9%和1.8%。這說明了大部分對目前的生活狀況並不滿意,原因主要來源於創業項目經營的不順利有很大關係,他們的創業所得很少。

14、對今後發展的打算。經過調查,我們瞭解到79.8%的業主表示“將繼續堅持創業道路,把項目做大做強”,這表明他們儘管目前創業承受巨大的壓力,對於創業的執着和堅定意志。

三、問題與對策建議

通過調查,我們初步梳理和總結當前青年就業創業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特點和四個方面問題。

特點一:多數青年持有積極向上的就業觀。雖然調查顯示25.3%的青年未就業,但近六成未就業青年是“主動辭職”或“準備創業”,目的是爲了尋求更好的就業形式,近八成未就業青年對未來找到滿意工作“比較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

特點二:金融危機使青年對就業的認識更趨理性。調查顯示,金融危機對82.3%的就業青年產生影響,在目前形勢下,青年對工作的要求並不高,多數保持保守心態,“先保住飯碗”爲宜。青年普遍認同“學歷不夠”和“缺少技能”等自身因素是決定能否就業的直接因素和主要因素,希望提高技能增加就業機會。

特點三:青年自主擇業意識較強。大多數青年對獲得就業崗位“不等不靠”,超過六成的青年選擇“自己找崗位”和“創業”,只有12.2%的青年選擇“政府提供”。究其原因,政府提供的崗位多數傾向於就業困難人員,青年自主擇業的選擇空間和餘地較大。

特點四:青年創業的熱情高漲、態度堅定。68.2%的青年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和意願,46.9%的認爲自主創業比留原單位好。愛尚街區79.8%的創業青年儘管目前創業承受巨大的壓力,對於創業仍表現出執着和堅定意志,“將繼續堅持創業道路,把項目做大做強”。

問題一:青年的就業滿意度不高。調查顯示,青年對現在的工作很滿意的只佔9.5%,近六成青年感覺“一般”、“不太滿意”和“很不滿意”。究其原因,受金融危機影響,多數企業取消加班和加班工資,青年工作的壓力增加,而收入較以往減少。四成青年的月平均收入在1000-1500元,低於南京市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水平。愛尚街區創業青年中經營情況總體不夠理想,對生活滿意度表示“較滿意”和“很滿意”的只有14.9%和1.8%。

問題二:制約青年就業的瓶頸仍然突出。青年已經客觀認識到“學歷不夠”和“缺少技能”是影響就業的直接和主要因素。但青年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多數青年對電腦、外語和機電等方面的技能有訴求,但是自費參加相應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卻並不高,多表示“看情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究其原因,首先當前市場上的技能培訓機構很多,培訓效果也參差不齊,這給青年選擇好的培訓機構帶來困惑;其次,技能培訓的費用也是青年決定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的一項因素。

問題三:青年對創業的認識存在嚴重誤區。青年對創業的認識比較狹隘,對創辦實體比較認同,對創辦一些事務機構或項目團隊不認同是創業。而“勞動自主自由”、“工作輕鬆”、“空閒時間多”是青年人認同工作的三大原因,許多創業青年選擇創業正是看重了創業的自主自由,不會受到單位工作時的束縛,但這不應該成爲青年選擇創業的正確原因。說明青年只看到創業成功的鮮花和掌聲,而對創業過程中的艱辛、風險壓力估計不足,這往往是青年創業失敗的重要原因。

問題四:扶持青年創業的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資金支持”、“好的項目”和“創業經驗”是創業青年選擇的“自主創業還缺少那些條件”中最多的三項,此外超過九成的青年未參加過創業培訓。即使在愛尚街區創業青年中,也有78.1%的青年從未參加過創業培訓。從融資渠道看,58.8%的創業青年是通過“家人或朋友支持”,36.8%的是“自己解決”,而來自“政府提供”和“貸款”等渠道的資金支持卻相對少。總的看,80.0%的創業青年“還未受到過政府幫助”,僅有很少部分的業主曾在解決資金、場地、項目技術等方面得到幫助。與此同時,愛尚街區創業青年普遍呼籲政府加強對愛尚街區的宣傳,提供培訓和政府扶持,改善創業條件。這說明政府扶持青年創業還需要在資金、經驗、好項目和培訓等方面加以改善。

針對當前青年就業創業現狀,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一:通過選樹青年就業創業先進典型、加強宣傳教育等多種舉措,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一要引導青年堅定信心,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正確估量自身能力,只有端正心態、加強培訓、提升技能纔是應對金融危機的最好辦法。二要引導青年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應當降低擇業要求,先就業再擇業,同時形成自主創業的意識,看到創業也是就業的一種特殊形式。三要引導青年正確看待創業,充分認識創業的艱辛和困難,既要鼓勵創業,又要讓青年在創業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今年上半年,棲霞團區委通過開展“成業棲霞”青年創業挑戰賽,吸引來自加拿大、山東、黑龍江等海內外各地330多名選手報名參賽,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創業氛圍;通過開展首屆青年創業新銳評選活動,利用街道大型戶外公益廣告牌、社區村櫥窗等宣傳陣地,在棲霞電視臺設立創業新銳專題片、棲霞報刊登創業新銳榜專版等有力措施大力宣傳創業新銳,發揮了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有利於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創業觀。

建議二:完善以市場配置、政府推薦互補的擇業機制,強化政府在提供技能培訓中的作用和地位。市場配置是青年擇業的主要方式,但政府推薦應該作爲有力補充,理應成爲困難青年擇業的首選方式,要儘量爲未就業青年提供合理可靠地就業信息,加強與企業聯繫,廣泛建立就業見習基地,強化合作機制,爲青年提供更多合適的就業機會。要加強對就業形勢、市場變化的分析和評估,掌握就業崗位動態變化,及時公佈各行業崗位需求、工資待遇等信息,爲青年自主擇業提供服務。針對青年反映的“缺少技能”,以及對參加培訓抱有的“看情況”的態度,我們要進一步加大爲青年提供免費培訓的機會,降低青年提高技能的成本。要幫助青年辨別遴選可靠權威的技能培訓機構,開展培訓機構信用評估,爭取長期合作機制。要加大培訓宣傳,鼓勵青年參加技能培訓,條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嘗試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對參與技能培訓並取得資格證書的青年給予學費減免或補助。

建議三:探索資源整合、共駐共享的新渠道,着力打造一條龍、全方位扶持青年創業的政校企青年創業服務聯盟。資金、項目、政策、培訓、導師五個因素是關係青年創業成敗的核心因素。創業青年普遍缺少這些資源,而社會上有很多專業機構從事創業服務和中小企業發展服務工作,如:南京青年創業指導中心、江蘇創業者服務集團等等。同時,棲霞區高校衆多,大學生創業熱情高漲,而高校普遍缺少創業教育。爲此,我們擬打造一個政校企三方合作的創業服務聯盟,通過整合政府、金融、媒體、企業等各方面資源,制定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爲青年創業者提供創業培訓、創業導航、創業見習、創業孵化、創業沙龍等各項服務的非贏利性專業組織,專門爲青年創業者搭建一個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1)創業培訓:依託專業機構,提供免費的syb、iyb培訓。目前,由棲霞團區委牽頭,已經與南京師範大學、應天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合作,每學期在校內舉辦一期gyb和syb培訓班。培訓不僅僅是創業意識培訓,還要結合創業項目開展技能培訓。很多青年空有創業的激情,卻沒有創業的項目,或者說找不到適合創業者自身素質的創業項目。挑戰賽300多人報名,而只收到106份創業計劃書,充分說明很多青年缺少創業項目。政府可以從成功的創業項目中篩選優秀項目建立創業項目庫,針對文化層次較低的青年,提供小商品營銷、小型加盟連鎖等創業項目,針對大學生等青年,提供創意產業類創業項目等等。目前,對創業項目徵集工作,南京市已出臺政策,建議政府牽頭能夠實現項目與創業青年的無縫對接、全面覆蓋。(2)創業導航:在“成業棲霞”青年創業挑戰賽中,我們邀請了20位國內知名的創業導師,不少參賽青年都得到創業導師的指點,改進和完善了創業計劃書。比如,騏記甜品店連鎖加盟項目在導師指導後,改變了營銷策略等等。導師的指導可以使創業青年少走很多彎路。爲此,我們依託區內40名青年創業新銳和優秀青年企業家,建立全面的志願的創業導師隊伍,爲青年創業者提供專業的“1助1”捆綁式機制,定期解答創業者的疑惑,跟蹤扶持青年創業。(3)創業見習:成立首批10家棲霞區青年創業實踐基地,爲青年創業者搭建免費創業實踐、全程專家輔導的平臺。(4)創業孵化:組建專業的項目評審團,對創業項目進行項目評估,對條件成熟的青年創業者,幫助實現資金、項目和平臺的對接。重點是資金。在我國,政府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天使資本方。目前,政府在扶持青年創業方面的一些資金扶持政策。包括:工會、勞動部門的小額擔保貸款,科技部門科技三項資金,發改部門可以爲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提供擔保服務。此外,南京市千萬青年創業基金、棲霞區百萬青年創業基金等都可以爲青年創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但是通過調查發現青年不知道、不瞭解這些政府政策的佔絕大多數,而青年創業基金的使用和發放還缺少規範的操作細則,實施有一定困難。此次“成業棲霞”青年創業挑戰賽,我們幫助創業青年申請工會、勞動、創業基金的資金扶持近百萬,但也只是扶持了20多名創業青年,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繼續做下去,特別是要儘快整合各方資源,建立一套統一的、完善的、規範的審批發放程序,擴大資金使用面。(5)創業沙龍:定期分行業、分系統組織創業沙龍,分享創業經驗,深度交流合作。目前聯盟的組織架構已經建立,各項工作正在逐步開展。

建議四:探索依託國家級高新科技園區,打造“零門檻”、“零成本”的創業實踐平臺。降低創業成本就是降低創業門檻,也是儘量減少創業者失敗的損失。目前,南京市出臺了鼓勵創業園建設的意見政策,但只是指導意見,還沒有具體實施辦法,扶持青年創業的一些補貼政策,還沒有落實的具體舉措。在棲霞,團區委牽頭,積極協調國家級科技孵化器、省級青年創業基地——金港科創中心,建立550平方米的大學生科技創業孵化園。基本環境:隔成若干25-30平方的工作室,電腦、電話、寬帶等辦公設施全部配備到位,配有公共會議室、衛生間等,爭取讓創業者拎包就可進入園區創業。提供服務:創業前期的導師指導、創業計劃書審議完善等創業服務和在工商註冊等手續辦理上提供“一站式”服務。給予政策:對入駐創業項目可以給予無擔保貸款,人均3-5萬元;對前三年入住的創業項目給予房租減免的扶持,主要目的是對初始創業者給予孵化扶持,走上發展之路後,鼓勵企業搬出孵化園,讓給其他初始創業者。目前,大學生科技創業基地已經掛牌成立,各項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中,預計明年初可以投入使用,“仙林網”、“我的周邊網”、呂諾科技等公司都已經簽訂意向入住協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