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1W

走羣衆路線,是新形勢下黨對每位黨員提出的重點要求,提高羣衆工作能力,解決好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既是堅持以人爲本、執政爲民的客觀要求,也是新時期實現中國夢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
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一

自第二批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後,特別是市委統戰部和統戰系統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以來,我們統戰部高度重視,積極部署,按照“學習傳達上級部署及時準確,啓動工作迅速高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有序地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我作爲本次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一方面努力提高認識並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加強自身學習,另一方面認真組織安排機關幹部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3月5日上午,我們市委統戰部召開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對統戰系統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全面部署,制定了活動方案。隨後,我們組織黨員幹部採取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專題討論交流、撰寫心得體會等方式,深入開展學習教育活動。3月6日,組織召開了第一次集中學習會,學習了中央和省委的有關文件精神,討論了“羣衆路線怎麼走”、“改進作風怎麼辦”。通過學習和思考,我深刻地認識到,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準確把握形勢、妥善應對考驗,化解風險,運用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對於進一步推進全市統戰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在全黨開展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必然選擇。黨的和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要求全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爲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努力;一定要刻苦學習、埋頭苦幹,不斷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一定要加強團結、顧全大局,自覺維護全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並着眼於繼承和弘揚我們黨90多年來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先進性的根本點以及順應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提出了黨的建設總要求,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我感到,這次教育實踐活動很有必要、非常及時,定將取得明顯的效果。一是我們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大危險”,尤其是消極腐敗的危險和脫離羣衆的危險更爲突出。近幾年來,我在一些普通羣衆當中,會不時聽到一些對黨和政府不滿的牢騷甚至罵聲,而且近年來似乎多了起來。仔細分析這些不滿,基本上都是對我們黨內出現的腐敗分子和歪風邪氣的深惡痛絕而引起或聯想引發的。但是,這些害羣之馬和不良風氣卻使我們黨在羣衆中的威望和信任度逐漸下降,脫離羣衆的危險程度正在不斷加深,面臨着生死存亡的考驗。因此,必須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全體黨員尤其是中高級領導幹部的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爲民務實清廉。

二是蘇聯和東歐共產黨亡黨亡國的慘痛教訓成爲我們黨的前車之鑑。蘇東劇變使共產黨喪失了執政地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路線方針政策嚴重脫離羣衆、脫離實際,失去了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支持和擁護。據有關資料顯示,蘇聯解體前的一家民意調查機構所做的民意調查統計,只有7%的民衆認爲蘇共是代表人民羣衆的,而絕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爲蘇共是代表“官僚階層”自身利益的。也可以說,蘇聯和東歐共產黨亡黨亡國是“自己打倒了自己”。因此,我們黨要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大大加強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與廣大人民羣衆同生死共患難。三是在爲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帶領下,這次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定能夠成功。

20xx年12月同志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一年多時間,新的中央領導集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成爲踐行“八項規定”的表率,也深得黨心、民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相信,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定達到預期目的。

2、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羣衆路線。通讀了《論羣衆路線—重要論述摘編》,對毛澤東等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將馬列主義的羣衆觀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的“一切依靠羣衆,一切相信羣衆,一切爲了羣衆,一切服務羣衆”的羣衆路線九個方面的內容有了較爲全面的瞭解,鄧小平、xx、xx和等黨的領導人結合不同時期的世情、國情、黨情對黨的羣衆路線有了新的發展、豐富和完善。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列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的領導人關於羣衆路線的重要論述,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真誠傾聽羣衆呼聲,真實反映羣衆願望,真情關心羣衆疾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紮實做好聯繫、宣傳、組織、服務、團結羣衆的工作,不斷提高羣衆工作水平和執政興國的能力和水平,爲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羣衆路線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家寶,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必須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貫徹落實。

3、積極參加教育實踐活動,堅定信念,促進工作。作爲一名近30多年黨齡的統戰幹部,要認真細緻地研讀規定書目,深入學習和領會同志關於羣衆戰線的理論和觀點,嚴格按照中央、省市委和部機關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各項要求,積極參加活動,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任務;自覺查找並改正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公僕意識,密切聯繫羣衆,做到爲民、務實、清廉,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和拒腐防變能力爲重點,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目標責任書要求,樹立自身良好形象。

4、發揮統戰優勢,聯繫黨外人士,爲統一戰線成員服務。一要在凝心聚力上有作爲。聚人心、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是統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教育實踐活動意義所在。統一戰線一定要發揮聯繫黨外人士和羣衆的作用,廣泛聯繫羣衆,進一步團結各方面代表人士,廣聚人心、形成共識,形成黨內外、各民族、各階層同心、幹羣同力的良好局面。二要在爲民服務上見成效。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密集、知識密集、智力密集優勢,圍繞人民羣衆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黨外人士開展調研獻策活動,提高黨委政府科學民主決策水平,並要組織各方面專家學者投身到爲民服務第一線,通過開展“溫暖工程”、“同心工程”、“感恩行動”等統戰品牌,幫助更多的困難羣衆。三要在務實清廉上樹形象。黨外幹部是黨的幹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務實清廉是每名幹部必須達到的要求,沒有黨內外之分。因此,我們統戰部門要引導黨外幹部,按照“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查找問題,改進作風,樹立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二

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新時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根本路線就是羣衆路線,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黨的成長髮展的歷程,就是一部依靠羣衆、爲了羣衆的歷史。在當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要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夢想,就要匯聚廣大人民羣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定羣衆路線,才能早日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教育事業是黨的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爲教育、培養黨的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從事教育工作是光榮的,也是崇高的。作爲一名從事教育事業的共產黨員,如何在本職崗位踐行走羣衆路線,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呢?

首先,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斷學習政治理論和教育教學理念,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因時、因人、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要注重教書育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加強業務學習,掌握本學科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增強科研意識和改革意識,積極參與教育改革,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要增強創新意識,在工作和實踐中與同進成長,在學生的前面,主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成爲教改的先行者、示範者。

其次,黨員教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黨員教師必須做到博學多才;黨員教師必須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黨員教師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作爲一名黨員教師,堅定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的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身作則,無私奉獻,爲人師表,以黨性鑄師魂,以黨風促教風。在工作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路線和政策,讓自己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走對路,不走偏路,端正自己思想。

然後,要有奉獻精神。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責任。責任是一種奉獻,一種使命。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內容,真正反映一個黨員教師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貌。共產黨員的責任就是執政爲民,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因此,黨員教師必須強化憂患意識,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立足平凡的崗位,恪守神聖的職責,執政爲民,與時俱進,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刻苦鑽研業務,以敢於負責的精神、銳意進取的品格,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以一流的業績體現先進性,以實際的貢獻走在羣衆前列。

最後,應以教人者先教己者的精神爲人師表,以身作則。一個有良好師德的老師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首先做到,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感染。一個有良好師德的教師應站在學生和家長的立場及處境是思考問題,把學生和家長的意願與發展需要擺在第一位。

學習黨的羣衆路線心得體會三

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時期、新階段推進和加強黨的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密切幹羣關係的重要舉措,是一項旨在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基礎工作,要求我們每個黨員牢記宗旨、不辱使命,把“爲民務實清廉”主題貫穿於實踐活動始終,踐行到爲黨和人民服務的日常工作中。5月下旬,我用了10天時間走訪了包聯的莊頭鎮19個行政村,採取座談會,入戶問卷調查等方法,想盡千方百計問需問計於民,力戒調研走形式、走過程,做到真真切切知民情、解民怨、紓民困。

時刻甘當國小生

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就是爲人民服務,黨章的最後一條就是爲了黨的事業時刻準備獻身,甚至犧牲自己。毛澤東也曾教育我們要甘當國小生,拜人民爲師;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羣衆蘊藏着無限智慧和力量,依靠和服務人民羣衆,使我們事業進步和發展的寶貴源泉和不竭動力,無論什麼人,什麼身份,多高職務,都要放下身段,虛心向羣衆請教,真心真意求教於民;農民朋友、普通羣衆和弱勢羣體生活在最基層,他們生產生活和發展中遇到問題,如果因爲工作不細不實或者疏忽,就可能被忽視,造成上不知下情,爲政者不知民困民憂,其實許多就是不瞭解羣衆生活中的小事瑣事,羣衆路線就要求我們甘當國小生,並善於從中悟出道理,總結出規律,爲以後工作做決策、定計劃、執行政策提供依據,我們做事心中才會有數,纔會真正把羣衆冷暖放在心坎上,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中。

善學羣衆語言

羣衆語言就是通俗易懂、貼近民心、符合民意的語言。學習羣衆語言就是提高服務羣衆的本領,更是改進我們的作風,作爲一名黨員尤其是領導幹部不懂不學羣衆語言,不知不願和羣衆交流就是脫離羣衆,和人民羣衆心裏距離越來越遠,形成一堵牆隔離了羣衆,這是非常可怕、非常危險的,領導講話要平實、通俗、易懂,具有針對生和操作性,易行、有效、管用,不要照本宣科,羣衆語言是最具活力,“眼睛只向上看會掉進糞池”,是諷諫那些只唯上的幹部,“撞露水讓河漲”比喻只提不解決問題的幹部,“歪嘴和尚把經唸錯了”是羣衆對有些幹部執行政策做變通,使政策縮水的不滿;學會羣衆語言才能和羣衆拉近距離,聯繫好羣衆,接好地氣,改進我們的作風,這從長遠上有益於我們的事業。

掌握資料要翔實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就必須沉下身子,親力親爲傾聽羣衆意見和建議,瞭解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農民的夢想就是我們工作努力的指針和方向,幫助他們減少消除實現夢想的“梗阻”,破解體制機制問題就是我們的責任。我瞭解到小額貸款助推創業、無息助學貸款幫助家庭緩解經濟壓力,實用技術培訓因針對性不強做的還不夠好,60歲和70歲以上老年人社保局和民政局重複年檢,基層文化設施低水平重複建設,農村留守兒童和老年人的管理等問題,暴露了我們日常工作有弊病。不瞭解農民朋友的需要和實際困難,使農民朋友辦事不方便,黨和政府惠農政策大打折扣,調研中就有人說現在幹部官僚作風、衙門習氣不少。一個沒有農行的鄉鎮老年人要領60元社保基金需要到縣城,一月一次,來回20元路費,到基層羣衆手中又有剩多少錢。我們有些部門平時定政策,搞服務因爲不調查、不研究導致惠農政策落不到實處,寒了羣衆的心,使服務成爲梗阻,上級政策打了折扣、縮了水。這要求我們在平時就要從實際出發,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從羣衆路線教育調研活動情況看,只有親力親爲做好表率才能發現實情,只要方法正確講求實效,我們平時的工作才更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實效性,黨員幹部一定能在活動中受教育,羣衆一定能得實惠。

解困了事促發展

改進作風、聯繫羣衆、推動發展是羣衆教育實踐活動的目的,事了困解是衡量的標準。我們搞過先進性教育、科學發展觀學習活動,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有些問題還未得到解決,老百姓的夢想就是日子紅火起來,每天都有新變化,不管搞什麼活動都必須着眼於讓老百姓富起來,早日實現小康目標。年年提出問題,年年解決不了,羣衆是有意見的,防疫體系建設滯後,豬賤傷農,醫療藥品價格高,土地流轉政策不明確等問題,要求我們長期準備,下勢解決;生豬養殖就必須堅持市場化運作,採取公司+農戶模式,我們正確引導就是靈通信息,給出扶持政策,最終讓農民把握市場、適應市場,達到贏利目的;合療藥品價格要接受社會監督、特別是羣衆監督,有關職能部門也要長抓不懈;土地流轉要因地制宜,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又遵循《土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通過調查研究,最終形成切實可行的辦法分類有步驟解決存在問題,讓羣衆享受到摸得着看得見的實惠。

老百姓最感恩

調研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老百性的質樸、謙誠、感恩,只要提起共產黨,大家總體上還是懷感恩之心、思感激之情。姬家河80歲高齡姬老漢說,現在不交糧、不納稅,每月還有160元的工資,他很欣慰,雖然兒女都在外打工,他一個人操持家務,但是他不感到累,現在只有一個心願,希望扶貧搬遷後,孫子能娶上好媳婦,這也是對我們工作的期盼和要求;向我們反映合療部分藥品價格高的王老漢說,黨和政府的政策好,咱國家大、人多,拿出這麼多資金投資醫療事業,解決羣衆看病難真不容易,他就是怕國家經費被浪費,沒有用在刀刃上;我在林川村調研時,老太太直誇黨的政策好,由於腿腳不靈便,她希望年檢時能進村入戶,並且少些不必要的手續;趕上吃飯時,一位村民非常熱情地留我在他家吃飯,他說,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就是共產黨人和農民親如一家,魚水情深。

新農村建設問題不可小視

解決好問題的前提是貴在發現問題。我跑了19個村,涉及七大類30多個問題:一是“三委會”建設問題(村支部、村委會、監委會)表現在不重視制度建設、監督效果不明顯,班子的合力沒有很好發揮出來,村級組織薄弱,開會還需要“誤工費”;二是產業結構單一,農業增收增效仍然是頭等難事大事。一村一品沒有形成,僅有藥材,還處於初級原料生產階段,加工銷售產業鏈沒有形成;三是村級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低水平重複建設嚴重,需要整合資源,發揮規模效益,農村書屋書籍利用率低;四是土地流轉政策不明確。土地能流轉,但如何流轉,怎樣效果好,至今仍處於探索階段。五是扶貧開發任重道遠。扶貧開發要選準村鎮,選準產業,有重點,有先後,有梯次進行,不能是“唐僧肉”,誰都想吃,都吃不飽,效果不明顯;六是小城鎮建設政策不明確。羣衆對如何搞心中沒底,自家小院該不該擴建,會不會被拆遷或移民開發有擔憂;七是便民服務措施不夠。醫保、合療、低保、退耕還林、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等惠民政策要加大宣傳、簡化辦事程序,以便捷高效作爲實現爲民務實清廉的承諾。

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常態化、制度化,只有堅持到羣衆中去,心繫羣衆,貼近羣衆,服務羣衆,才能贏得羣衆信任,得到羣衆支持,我們各項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