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崇福寺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山西崇福寺導遊詞範文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山西崇福寺導遊詞範文(精選3篇)

崇福寺位於鯉城區崇福路,曾一度易名爲崇勝寺。崇福寺是泉州少林寺廢后傳授少林武功的又一寺院。重修後大雄寶殿的風格保持明代規制,寺中有大鐘,鑄於明初,聲音宏亮,“崇福晚鐘”爲泉州八景之一。

崇福寺方圓約15畝,寺分三個殿堂,規制風格獨特,前爲彌勒殿,奉祀彌勒佛,旁有四天王,高約兩丈,雄偉魁梧。前殿左側爲善慶樓,右側爲福祿閣。正中即爲大雄寶殿,後殿供奉千手觀音,佛像雕塑精美。左右又築鐘鼓樓對稱。殿堂巍峨宏敞,檐角高翹,斗拱宏大,畫棟雕樑,魁偉堂皇,在古代木結構建築中,可稱精緻罕見。大殿橫匾“戒香普薰”,乃弘一大師墨寶,實堪寶貴。

崇福寺擁有“三寶”,一爲晉代所建的“應庚塔”,七層四丈,上有浮雕,雖略有傾斜,但歷久不坍。據傳該塔有“應利欹斜”之靈,斜向何方,便可使該方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二爲“巨鼎”,高達六尺,直徑五尺,俗稱“千人鼎”;三爲鐘樓所懸“巨鍾”,該鐘乃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用純銅1600多斤鑄造而成。鍾高八尺,周身澆鑄楞嚴神咒。鐘聲洪亮,據傳鑄鐘之時,師傅臨行交代,必須待他走過洛陽江後纔可以試敲,但徒弟性急,師傅走後不久,便忍不住試敲一下,果然洪亮無比,但卻未能遠達洛陽江。雖然如此,但鐘聲之洪亮,泉郡諸寺巨鍾,無出其右者,由此該寺曾一度名爲“洪鐘寺”。

山西崇福寺導遊詞範文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裏,下面我來爲大家介紹一下!

崇福寺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築,規模可觀,氣魄宏大,是國務院批准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正殿用減柱法建築,乃國內孤例,堪稱一絕,彌陀殿爲全國金代最大建築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區東大街 ,門前有石獅一對 ,自山門由南向北有金剛殿、鐘樓、鼓樓、千佛閣、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彌陀殿和觀音殿,佔地23400平方米,前後5重院落,佈列適當、主次分明,是一座規模完整、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崇福寺乃鄯陽古剎,藏經閣始建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 665年,明代重修後更名爲千佛閣),契丹時,其地爲林太師府署。遼統和間復爲增會,這可能是隋、唐“舍宅爲寺”的遺風,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間(公元1149——1153年)賜額崇福禪寺。現寺內彌陀殿、觀音殿爲金建 ,山門爲清建,其餘爲明建。彌陀殿爲寺內主殿,建於金皇統年間( 公元1141——1149年),由開國侯翟昭度負責施工,殿宇正檐下懸掛的“彌陀殿”豎匾,爲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彌陀殿建於 2米多高的臺基上,通高21米,冠於全寺,是全國現存較大的金代建築。建築面寬7間,進深4間入椽。殿前有寬敞的月臺,後與觀音殿月臺相連。單檐九脊歇山式。殿內樑架結構具有獨到之處,隨着殿內金柱的減少,主體結構與其他建築不同。彌陀殿櫺窗也很精緻,鏤刻透心圖案紋樣達15種之多,有三角紋、古錢紋、桃白球紋等,這些圖案不僅是優秀的藝術佳作,而且對研究金代建築裝飾具有很高的價值。殿內中央磚砌佛壇上置三尊主像,中爲彌陀佛,左爲觀音菩薩,右爲大勢至菩薩,稱“西方三聖”。主像兩側脅侍菩薩表情恭謙。別具神態。兩大天王怒目猙獰,似在護法守職。主像背光爲編條泥壁,圖案呈草葉紋,邊沿是焰光。中間背光浮壁13尊伎樂天,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殿內四壁滿繪壁畫,10軀高大佛像結趺而坐,端莊慈祥,分佈於東西山牆和後牆。

壁畫上方爲飛天,翱翔於五彩祥雲之間。西盡間繪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姿,變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繪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龍樓寶盤,刀戈劍戟,琴棋書畫等應有盡有,千變萬化。下左爲婆藪仙,神情自若,老態龍鍾,下右方爲吉祥天,神情安詳,持重彬彬。東盡間分上下兩層,繪三佛三菩薩,後壁門榻上繪16寶觀。整個壁畫莊重宏偉,氣勢奪人,畫工精細,設色以硃紅、石綠爲主,色彩絢麗,壁畫與佛像交相輝映,大殿更加金碧輝煌。殿外九脊全爲瓦條砌壘,殿頂上筒阪布瓦覆蓋,綠色琉璃和脊飾剪邊。兩個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間置有瓦樓一座,將軍居中,神志昂揚。戧獸、垂獸巨口獠牙,氣勢威武。整個彌陀殿集建築 、壁畫 、塑像 、背光 、琉璃、櫺窗、匾額等於一體,雖經歷代風雨寒暑,至今仍光澤燦爛。

觀音殿是僅次於彌陀殿的金代建築,其樑架結構最富有獨創性。爲“四椽伏對乳伏用三柱”。殿內前槽金柱全部減去,後槽金柱置在佛壇兩側,使殿內前部更加寬廣。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 10 米,所以爲減輕其負荷,在樑上和平梁前端施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載荷傳遞到前檐和後檐柱上。這種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築匠師的才能技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爲了保護文物古蹟,1953年對觀音殿進行了整修,1986年又撥款對彌陀殿進行落架大修。崇福寺 ,以其古樸巍峨的雄姿 ,再現於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國北朝佛教藝術成就的珍貴文物棗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剎、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稱爲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層樓閣,樓閣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圍空間則佈滿小佛坐像,最下層每面中間都雕有一龕,龕內雕有一尊較大的主佛和左右脅侍佛兩尊,龕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態各異。整座佛像塔設計巧妙,工藝精湛,把中國古建藝術和印度佛塔藝術融爲一體,創造了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令人驚歎叫絕。

但讓人痛惜的是,這件備受世人矚目的藝術珍品,因世事變遷,飽受風霜,在半個多世紀前身首分離,不能合璧。目前,塔殺只能以一級藏品保存於崇福寺內,塔身則被臺北國立博物館收藏。

這座千佛石塔塔剎和塔身的分離,還有一段鮮爲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於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獻文帝拓跋弘宮中的小官曹天度爲了祈求國家太平,耗盡全家資產,在平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寄託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運卻與這個願望大相徑庭。1937年,中華大地陰去密佈,血雨腥風,日寇入侵,國土淪喪。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難。當時,日本出版的《藝術美術全集》中收錄了千佛塔的全部資料。資料證實,當石塔在劫運日本裝箱時,朔縣城內一位愛國者,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冒着生命危險將塔剎暗自藏回家中。全國解放後,這位愛國志士把塔剎獻給國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歸初被陳列在日本東京博物館。1945年,中國人民歷經8年的浴血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千佛石塔的塔身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將其存放在南京博物館,爾後又運往中國臺灣,在臺北國立博物館棲居。

塔剎高57釐米,中間是兩層樓閣,在每層的四化個轉角處都刻有一個負重交腳菩薩。樓閣上部雕有九道相輪及摩尼寶珠。經過無數的風雨滄桑,寶剎雖已殘痕累累,然而其細膩精巧、匠心獨具的藝術風采仍然熠熠生輝。每當人們在崇福寺欣賞千佛石塔塔剎的時候,總有一種遺憾,總要發出這樣的感嘆:千佛石塔何日才能身首合一呢。

石塔身分兩地的這種狀況,多年來備受仁人志士的熱切關注。1979年,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弗蘭茨先應我國文化部邀請來華訪問,將其所著的《中國塔及堵波》一書贈予中國歷史博物館,著名考古學家史樹青先生髮現該書中收錄的千佛石塔是崇福寺之物,史先生著文予介紹和考證。1995年臺北國立博物館典藏組主任黃永川先生給崇福寺來函稱:“貴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層塔’一件,該件石塔爲日本抗戰期間擄掠,勝利後歸還我國。該件石塔之塔頂據悉尚存貴寺,可謂大幸。現階段雖未能璧合,但該塔之價值不會因頂身分離而遜色。”歷史爲我們製造了冬天的殘酷,也給我們講述着春天的故事。隨着我們社會主義祖的繁榮昌盛,隨着鄧小平同志“一國兩制”政策的貫徹落實,香港、澳門已順利回到祖國的懷抱,大陸和中國臺灣的統一已經爲時不遠。我們堅信,當海峽兩岸骨肉團聚之時,也是千佛石塔身首合璧之日,歷經滄桑、精美絕倫的千佛石塔必將載着歷史賦予它的深刻含義完美地重新矗立在愛它、盼它的故土之上。

山西崇福寺導遊詞範文 篇3

位於市區東北隅紅梅新村北側,1985年10月列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佛教三大叢林之一。宋初,泉州地方官陳洪進有女爲尼,於鬆灣古地建寺,名千佛庵,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賜名崇勝,元祐六年(1091年)改名崇福。歷代幾經興廢,至清乾隆間重建,後又衰敗荒蕪,近代住持妙月和尚赴菲律賓募資重修,大雄寶殿、天王殿、法堂、庫房、齋堂全部恢復,並增建鐘樓、鼓樓、祖堂、報恩堂、客堂、涼亭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雄寶殿被工廠佔爲車間而倖存,其餘大部受到破壞。大雄寶殿面寬五開間22.30米,六進深23.00米,佔地513平方米,重檐歇山頂擡樑柱穿鬥式磚木結構,檐前有四根八角形明刻龍柱,部分保存北宋木結構形式。

應庚塔在大雄寶殿以東側院的北面。

重建的天王殿,面寬五開間18.50米,四進深14.20米,高8.60米,重檐歇山式擡樑柱木結構,檐前正中有四根八角形龍柱,爲明刻原物,白色花崗岩雕成。

“三寶”之一——應庚塔

應庚塔建於北宋·乾德初,位於藏經閣北側。傳說此塔有“應利欹斜”之靈,斜向何方,該方便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故名“應庚”。

應庚塔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2·古蹟志坊宅附·城中古蹟·崇福寺石塔》:

“崇福寺石塔,世傳是塔關城廢興。歷宋、元、明變遷之時,輒欹側若墮,平治則正。

國初(清初)·戊子(順治五年,1648年)、己丑(順治六年,1649年),閩海波傾,洞塔頗傾斜。有士人避地江南者,遇異僧因談及居里所在。僧問:‘崇福寺塔猶存否?’士人以頗傾斜對。僧曰:‘寺塔未圮,泉不應兵燹也,當速返居之。’

甲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後,塔乃周正,復生朴樹於基座。

今根柢盤繞,再無傾側之患。”

應庚塔高四丈,廣二丈,八角七層,花崗岩石質實心樓閣式,每面雕刻佛像,略有傾斜,但歷久不坍,是泉州最早的石塔, 比開元寺東西塔還早。

其七級細長外形比例,除與近期開元寺出土的小石塔相似外,同閩南遺存的其他宋代石塔風格迥異,屬於福州、閩東一帶做法。

歷千年滄桑,越來越斜,20xx 年拆卸扶正重修。

“三寶”之二——千人鼎

據記載,千人鼎高可六尺,直徑五尺,厚八分,傳說能供千人飯食。惜已損壞許久。

“三寶”之三——大洪鐘

“崇福晚鐘”爲古泉州八景之一。

崇福寺歷史上曾以“大洪鐘”聞名遐邇,北宋·至道(995—997年)年間曾因此一度改名“洪鐘寺”。

清·道光《晉江縣誌·金石志》載:“巨鍾,在郡北崇福寺,以鐵爲之,晨夕所敲,聲聞二十餘里。相傳宋時物也。”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69·寺觀志·城中寺觀·崇福寺》載:“寺有巨鍾,明時寺廢,爲南安僧所得,康熙間復歸。”

現存的大洪鐘懸於鐘樓,鑄於明初·洪武二十年(1387年)崇福寺修復後,由住持和尚警凡募化資金鑄造。鐘面中部鑄有《心經》全文、楞嚴神咒;鐘上部鑄“明·洪武二十年七月溫州(平陽)黃寶起、陳顯六造。”

大洪鐘高六尺,圓徑三尺八寸,重八百公斤,用純銅1600餘斤鑄成。銅質清純,鐘聲洪亮,相傳可傳十里至洛陽橋,泉郡諸寺巨鍾,無出其右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