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通用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2K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1

教路點睛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通用13篇)

1.教學前,先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瞭解作者和松鼠的有關知識,豐富學生對松鼠的認識。

2.教學這篇略讀課文時,應先引導學生讀熟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瞭解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特點的。爲了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可讓學生就喜歡的課文某一部分內容繪製一幅圖,給它起個名稱,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說說喜歡的理由,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3.在初步感悟、理解課文之後,還應引導學生探討作者是怎樣寫松鼠特點,從而體會作者說明的順序及語言的生動形象(比喻、擬人),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4.探究本文與《鯨》在表達上的異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5.在學習了兩篇介紹動物的文章後,可以進行一次改寫練習,引導學生將課文《鯨》仿照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改寫,也可以讓學生將本文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成一般性說明文。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訓良、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自讀課文,從課文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的描寫中理解松鼠外形、性格、行爲特點,感受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3.學習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手法。

4.與《鯨》對比,體會本文與《鯨》在表達方法上的異同點。

學案

教案

學習提綱

1.讀通讀順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正確讀記課後生字及目標1中的詞語。

(2)自由賽讀課文,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2.默讀課文,畫出全文的中心句.找出“漂亮、馴良、乖巧”相應的自然段。用圖畫出喜歡的部分,說說喜歡的理由。

3.自讀第一自然段。作者從幾方面介紹松鼠漂亮的特點,作者都運用了說明方法。

4.自讀第二自然段。①按“活動地點→活動時間”把第二自然段分爲兩層。②作者從“活動範圍在樹上不在住宅區、活動時間在晚上不在白天說明松鼠,突出它的性格特點。

5.自讀第三自然段,作者從幾方面介紹松鼠乖巧的特點,作者都用了說明方法。

6.自讀第四自然段。作者從四方面介紹了松鼠搭窩的經過,說明松鼠,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7.討論:與《鯨》比較,說明方法有什麼不同?

說明角度

表達方法

語言

介紹

形體特點,

生活

習慣。

簡單樸實準確

松鼠

介紹

外貌

性格

行爲

一、初讀課文,找出全文中心句,初步瞭解松鼠漂亮、乖巧、訓良、討人喜歡的特點及作者思想感情。

二、指導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松鼠漂亮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三、指導閱讀第二自然段,理解松鼠“訓良”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活動範圍---樹上(不侵犯人類)

活動地點---晚上(不騷擾人類)

(訓良——擬人、比喻)

四、指導閱讀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段,體會松鼠“乖巧”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橫渡----智慧

觸動----警覺

儲備食物----聰明

蹦跳----輕快

叫聲----有感情

(乖巧——比喻、擬人)

五、指導閱讀第四自然段,深入體會松鼠“乖巧”的特點,掌握說明方法。

選址----樹枝分杈

建造----勤勞

住居----寬敞、舒適、安全

窩口----遮風避雨

(乖巧——比喻、擬人)

六、合作學習,對照異同,探究寫法。

練習提綱(選一個作讀寫遷移練習)

1.用本課的表達方法寫一種你最喜愛的動物。

2.將課文《鯨》仿照本文的表達方法進行改寫,也可以讓學生將本文仿照《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成一般性說明文。

七、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瞭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仔細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關於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出示松鼠的圖片:同學們,你瞭解松鼠嗎?請把你知道的給大家說一說。

今天,我們學習法國博物學家布封所寫的《松鼠》,讓我們讀一讀,他給我們介紹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組自學生字、鞏固生字。自己讀書,畫出不懂的詞語,利用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的方法解決問題。

◆自由朗讀課文,做到正確、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再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學生圍繞提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後,在全班發言。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漂亮: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形體等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馴良:在高處活動、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動、常吃的食物等,是從活動的範圍、時間、吃食物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乖巧:從過水、警覺、跑跳、叫聲以及搭窩、窩口設計方面表現它的特點。

最後寫繁殖、換毛等方面是補充說明其習性。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爲什麼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爲什麼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六、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慄、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把握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重點詞句的含義。

3.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慄、矯”等13個生字,會寫“鼠、仁”等13個生字。掌握“乖巧、清秀”等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外形特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2.(出示課件1)(出示松鼠圖片)請看大屏幕,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板書:松鼠

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認識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出示課件2)

1.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1)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讀音,爭取把課文讀流利。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字。

(3)結合上下文理解“嬉戲”、“遮蔽”的意思。

2.檢查自讀情況(出示課件4)

(1)讀詞句

[出示榛子、橡慄、苔蘚的圖片]

灰褐色:[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是什麼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嬉戲”你怎麼理解?

(2)識記生字,掌握多音字。(出示課件5)

晃 huǎng( )huàng( )

組完詞同桌訂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出示課件6)

1.默讀課文,想一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着在括號裏填上詞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該怎樣分?爲什麼這樣分?

全班交流,總結

第一部分(1):先總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再分別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進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介紹松鼠的形體特徵。

第二部分(2):主要從松鼠的活動範圍和活動時間兩個方面介紹松鼠的性格特徵。

第三部分(3、4):從松鼠的行動、儲備食物過冬和搭窩寫出了松鼠聰明、警覺、乖巧的特點。

第四部分(5):介紹了松鼠的繁殖、換毛及愛乾淨的生活習性。

四、細讀第一段,瞭解外形(出示課件8)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畫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呢?試着填一填:在寫松鼠的外形時,抓住松鼠的__________,詳細描寫了松鼠 ____、____ 、_____ 、和_______的特徵,把小松鼠寫得非常美麗可愛。

板書:外形特徵

面容----清秀

身體----矯健

四肢----輕快

尾巴---上翹

3.讀第一段,討論:你認爲這段好在哪兒?(出示課件9)

小結:文中第一段確實寫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點,運用了恰當的形容詞、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寫具體了,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美麗可愛。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借鑑。

4.指名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朗讀指導:我們在朗讀過程中要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要讀出這種情感,我們首先確定描寫松鼠的重點詞語如“乖巧、漂亮、討人喜歡、面容清秀、敏捷、機警”等詞語,並通過重讀、輕讀等方式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五、佈置作業(出示課件10)

1.抄寫生字、新詞。

2.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它的外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松鼠的生活習性,從中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

1.聽意思寫詞語(出示課件13)

動作迅速而靈敏。 (敏捷)

小巧、靈活、精細。(玲瓏)

遮住的意思。 (遮蔽)

遊戲、玩耍。 (嬉戲)

2.《松鼠》一課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分別寫了什麼?

生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瞭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習性。

二、精讀課文,瞭解習性(出示課件14)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這部分介紹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徵。

生總結,彙報

板書:性格特徵---膽小(活動範圍 活動時間)

2.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生活習性?默讀課文第二部分,選擇一方面來準備並在全班介紹。

3.指名介紹,隨機導學:

讀第三部分,看看這部分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特點?(出示課件15)

生總結、彙報

板書:行動、儲備糧食 搭窩 (聰明 警覺 乖巧)

師: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畫出來?

(先……再……然後……)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學生動筆,用上“先……再……然後……”寫一段話。

寫後交流。

4.讀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生總結、彙報

板書:生活習性(繁殖 換毛 愛乾淨)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請2名同學分部分讀全文。

2.說一說:通過學習課文和查閱資料,你對松鼠有了哪些瞭解?

3.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 (討論) (出示課件17)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徵;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白鷺》。

四、佈置作業(出示課件18)

1.完成課後第3題。

2.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接着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文章語言生動,可讀性強。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通過自學的方式,學會基礎知識,鍛鍊基本技能。我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因此,效果良好。

2.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因此,我把字詞也作爲重點,在字詞的教學中,我以點帶面,通過重點詞語來理解松鼠的特徵,這樣對學生來說非常容易把握,因此,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學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教師的引導與評價顯得不夠及時準確,影響了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時不夠興趣盎然。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課後2個生字並能正確書寫

2、體會這首詩的意思,領會詩中所描寫的情境及詩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並能背誦。

4、培養自己對古詩的興趣,並能在課後去搜集更多自己喜歡的古詩。

教學重點

這首古詩的教學重在美讀。通過誦讀,領悟意境,領會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瞭解唐詩,作者張繼及這首詩的時代背景。

師:反映詩中意境的圖畫或教學掛圖,古代彈撥樂曲的磁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引入

1、放古樂磁帶,帶學生入情入境。

2、教師語言導入,板書課文題目,指名讀題、解題,介紹作者。

張繼,唐代詩人。他的詩,多是描寫旅途感受和自然風光,寫得自然樸素,情味深遠。《楓橋夜泊》是詩人夜泊楓橋,見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鬱,有感而發所寫。由於《楓橋夜泊》這首絕句,楓橋和寒山寺成了人們嚮往的名勝之地。

二、感知課文

1、教師配樂,示範誦讀這首古詩。

2、學生自由讀詩,將不懂的字、詞勾出。

3、同桌互相幫助,解決不懂的字詞。

4、質疑答疑。

5、同桌互相講一講詩句的意思。

6、師根據掛圖相機糾正、指導。

今譯:月亮慢慢落下去,烏鴉啼聲陣陣,秋霜彷彿鋪天蓋地。伴着江邊的楓樹,對着江中的漁燈,漂泊思鄉的憂愁使我難以入眠。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三、美讀課文,深入領會

1、自由地朗讀詩歌,邊讀邊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用筆勾畫出來。

2、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在這些詞語下面作上記號。

3、這時詩人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感情?

4、理解“愁”,詩人究竟“愁”什麼?爲什麼而“愁”?(讓學生根據自己蒐集到的資料進行補充)

5、看到的、聽到的和詩人的心情有什麼關係?邊讀邊想象詩句中描繪的畫面。

6、說詩意境,加深領會詩表達的感情。

師小結:

這不僅是一首詩,也是一幅畫。這幅畫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和夜泊的“客船”。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楓橋夜泊”圖啊!詩人很善於設色,霜天是透明的,漁火是鮮豔的,二者遙相輝映。近處的漁船和遠處的山寺,又通過鐘聲聯繫起來。這樣,就使得遠景和近景交織成章,連成一片,使得整個畫面富有層次感。除了色彩以外,還有聲音,夜空的鐘聲,一聲一聲地傳到客船,敲在旅客的心上。這怎能不引起旅客無限的遐想?這幅楓橋夜泊圖的情調是孤寂的,但由於作者豐富、鮮明的設色和興致盎然的景物描繪,並不引人進入“愁”境,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種美感。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5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2.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會用“心急如焚”、“霎時間”造句。4.觀察夏夜的天空,找到天河、牛郎星、織女星,將觀察的結果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1.相關的投影片,影音文件;2.生字詞小黑板;3.學生自己蒐集的有關民間故事的資料;4.一張夏夜星空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每當夜幕低垂,羣星閃爍時,我們仰望天空,隱約中不難發現一條銀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細看看,發現天河兩邊有兩顆最亮的星星,這兩顆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民間早就有關於牛郎和織女的傳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牛郎和織女的故事。

二、瞭解作者資料。葉聖陶,又名葉紹鈞,江蘇省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葉聖陶的童話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國現代兒童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着重強調“釀”的讀音;“妻”的書寫筆順;知道“挨”是多音字並分別組詞。四、理清文章脈絡,理解文意。

1.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全文,試着給課文分段。

2.學生彙報。課文按時間順序可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開頭到“那該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養牛,和牛建立了親密關係。第二部分(“一年一年過去”到“這就算安了個家”):講哥嫂只給了牛郎老牛、破車,便把他趕出家門。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結束):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織女,二人結爲夫妻。

3.再讀課文,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甲:牛郎是怎樣的孩子?學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學生丙:長大後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學生丁: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生活的?五、請同學們圍繞着自己不理解或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自學。

(一)小組內交流。(二)全班彙報。1.牛郎是個怎樣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樣度過的?(1)學生甲:牛郎從小無父無母,與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對他不好,吃的是剩飯,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條件差,孤苦伶仃,無依無靠。(2)學生乙:他的童年沒有樂趣,哥哥嫂子變本加厲地讓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這個年齡應該無憂無慮地上學,而他卻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3)學生丙:我認爲牛郎的生活還是有樂趣的,他的樂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過“兩下一比較”,他也樂得跟牛一塊兒出去,一塊兒睡。說明哥嫂待他不好。(4)學生丁:牛郎的童年是與牛在一起的。通過他對牛照看得那樣周到,簡直就是把它當作人來看待的,說明牛郎是個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對牛很好,無論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讓牛吃好的、住好的、過舒服,他不停地幹活,說明他是勤勞的孩子。2.長大後,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1)學生甲:長大後,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幹活卻更多、更重、更累了。(2)學生乙:哥嫂怕他分遺產,於是不給他分文,把他趕出了家。牛郎勇敢地離開了家,開始尋找自己新的生活。(3)學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勞動得來的,從無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4)老師追問:他會受哪些苦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想象。)(5)學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這頭牛,是他們共同的努力勞動,纔有了一間茅屋,一塊地,纔會安了家。(6)老師追問:從中你懂得了什麼?(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勞動換來的。)3.他是怎樣和織女走到一起的?(1)學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織女下凡的消息,引導牛郎找到了織女。(2)學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動了織女,也是使他們走到一起的原因。文中寫道“姑娘聽他說,聽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愛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訴他了。”織女聽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慘的遭遇,是牛郎勇敢離開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品質打動了織女的心,對他產生了愛慕之心。(3)學生丙:織女是王母娘娘身邊織錦最好的外孫女,王母娘娘只讓她們幹活,織女厭倦了這種生活,她勇敢地擺脫了受壓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六、你喜歡他們嗎?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七、佈置作業熟讀課文,試着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導入新課。1.說說牛郎是怎樣與老牛相處的。2.說說牛郎跟織女是如何認識的。

二、指導精讀,複述故事。1.師:牛郎織女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誰願意來做故事大王,還可以帶上你的圖片呢!2.指名上臺講故事。3.補充提示:他講出了這個民間故事的特點了嗎?誰來給他補充。4.閱讀相關小節,出示思考題:(1)牛郎有什麼特點?(2)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勾畫出來。(3)該用什麼語氣來表述?5.請小導遊出示圖片和影音文件,請同學們感受這些特點。6.指導朗讀: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吧。7.指導說話:現在,誰願意做個故事大王,來爲我們有條有理地介紹一下這個情節。

三、出示要求,豐富情節。1.師:課文有些情節比較簡略,你能把它們說得具體點嗎?2.出示句子1: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事告訴老牛。3.問:想一想,牛郎會把什麼事情告訴老牛呢?(引導學生想象牛郎的心裏話,從中體會牛郎和老牛之間的親密關係。)4.出示句子2:仙女們商量着瞞着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5.問:仙女們會怎樣商量呢?(引導學生想象仙女們的話,從中感悟仙女們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嚮往。)6.在交流的基礎上,把想象到的內容演一演。

四、拓展練習,體會民間故事的創作方法。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比如,老牛突然說話了,他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你在課外讀到哪些民間故事也有這樣不可思議的情節,與同學交流。結合交流的內容,老師總結民間故事的特點(出示課件):1.時代久遠,往往伴隨着人類的成長曆程而經久不衰。2.口頭傳播,民間故事大都以口頭形式傳播。3.情節誇張、充滿幻想,大都表現了人們的良好願望。4.多采用象徵形式,內容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民間故事就像所有優秀的作品一樣從生活本身出發,但又並不侷限於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爲真實的和合理範圍之內。

板書設計:

牛郎織女(一)老牛(善解人意)牛郎(心眼好、能吃苦)織女(心地善良、嚮往自由和美好)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6

梁啓超所倡導的“新文體”,具有“平易暢達”、“縱筆所至不檢束”、“條理明晰,筆鋒常帶感情”等特點,這在本文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值得特別注意:

1.類比、對比手法的嫺熟運用。

本文的類比、對比有兩大特點:一是不侷限於一時一事,而是自始至終,一貫到底。可以說,類比和對比是全文意理建構的骨架。二是類比處處滲透、筆筆投射,對比多角度多層面,洋洋灑灑。

2.排比、設喻,連珠噴發。

語言形式是文章風格的重要體現。本文語言給人以滔滔滾滾之氣勢美,除總體上的平易暢達外,主要得力於排比和設喻的連珠噴發。

如文章的第2自然段,在比較“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時,就一連用了幾十個排比句和幾十個比喻句。像這樣匯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和類比、對比、層進等表達手法於一體的語言形式,像這樣大面積連珠噴發的語言氣勢,可以說是梁啓超“新文體”的一個十分耀眼的特點。

3.激情滾滾,一氣呵成。

梁啓超的文章,得力於氣勢,而氣勢之來則得力於激情,激情之生則得力於感憤之深重。有了真實、激越的情感,文章纔有逼人之盛氣,作者才能“縱筆所至不檢束”,“情”、“氣”所至自成妙文。

【教學設計】

1.能解釋下列詞語:惡、澌、硎、冤業、八荒。

2.能用現代漢語翻譯重點語句。

3.能運用比喻論證法和類比論證法來闡述道理。

4.能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

能運用比喻論證法和類比論證法來闡述道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課文

梁啓超是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啓蒙思想家、學問家。“百日維新”失敗後,他流亡日本,創辦《清議報》,大力介紹西方近代資產階級政治學說,批判封建專制主義。《少年中國說》就是當時發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響頗大,被公認爲梁啓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爲自己“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氣之暗潮”的代表作。

作者知恥於當時中國之“老大”,對封建專制的黑暗腐敗深惡痛絕,對滿清統治者的老朽昏庸深惡痛絕,對國家的落後十分痛心,對國民的愚昧十分痛心,因而從內心爆發出一種不可遏止的激情,猛烈抨擊這一切令人厭惡的東西,並熱情呼喚一個充滿生機的“少年中國”儘快到來。這種昂揚的改革精神和深切的愛國情懷令人欽佩。

用老年人來類比“老大”的中國,用少年人來類比“少年”的中國,並從少年人必將取代老年人,認識到少年中國必將取代老年中國,這是進化論的觀點。這種進化論的社會發展觀,使梁啓超在極其黑暗、衰敗的時代,看到了一個腐朽王朝的必將滅亡,並充滿希望和信心地迎接新時代的到來,其積極因素不能抹煞。但進化論有待於發展爲歷史唯物主義,否則,它就只能是社會改良主義的思想武器。梁啓超一生的政治思想多有變化,這恐怕正是進化論觀點和改良主義思想在其社會改革實踐中得失消長的體現。對此,我們應當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另外,與進化論相聯繫,他認爲老年人一切都不好,青年人一切都好,這雖多半出於社會改革的宣傳鼓動,但思想方法畢竟簡單化、絕對化,亦當予以辯證看待。

二、個性化吟誦

請大家自由地吟誦《少年中國說》,然後相互評價。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要繼承這一優良傳統教法,落實到操作層面上,就是要突出誦讀的地位,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裏去,從而受到感染,獲得啓示。通過自吟、分段朗讀和表情讀等多種形式,以聲傳情,活化出鮮活的人物感情。)

三、自主翻譯

1.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主翻譯課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翻譯的結果,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做上記號。

3.全班交流。

4.教師在全班交流過程中要適時點撥,和學生共同商量出需要重點掌握的詞語和句子。

(翻譯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發現問題,通過自學、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變老師“滿堂灌”爲學生“自己喝”,引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個性化感悟

剛纔大家誦讀了《少年中國說》。讀書,要爲我所用,要從中獲得感悟,獲得啓示。下面希望大家多角度談出各自獨特盼讀書感受。

(思維一旦被激活,生生之間又相互啓發,鮮活的感悟就會異彩紛呈。個性化感悟就是要爲展示學生對文本原生態的理解提供平臺。同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第二課時

一、個性化品讀

師生共同探討本文的特點,最後擬定品讀的提綱,分小組探究答案。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欣喜地發現,一旦放開束縛學生思維的繩索。就會激發出他們智慧的火花。學生很快就分成主題探究、語言品味兩1個大組。展開了討論。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在一邊坐視不理,而應和學生一起討論,提醒學生探究時不要架空文本,應從文本中去找答案。)

二、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要能允許有不同的觀點存在,但要求學生能從文中找到依據或聯繫時代背景解讀。有疑點的地方全班共同商討。

三、個性化論壇

課文中把老年與少年、封建古老的“老大中國”與大有希望的“少年中國”作對比,極力讚頌少年勇於開拓進取的精神,鍼砭老年人消極保守的思想。有人認爲,梁啓超的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偏激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個性化論壇是自由表達、思維碰撞的平臺,是個性化感悟的具體展開。在這裏,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依據;在這裏,聽與說雙方互動,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具體的交際情景中進行;在這裏,有個性的張揚、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學生個人獨特的價值判斷。)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並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通過具體事件初步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着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愛是那親切的話語,父母的愛是那熱情的鼓勵,父母的愛是那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表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可是,不論哪種形式,都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父愛之舟》這課,去感受文中那濃濃的父愛吧。

板書:父愛之舟

二、讀文識字。(出示課件3)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3.交流彙報:(出示課件4)

(1)大家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出示本課的生字,糾正讀音,重點記住“蠶、繭、掀、席、廟、屑”等課後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以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4.討論交流(出示課件5)

(1)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說說你感動的理由。

(3)讀一讀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感情。

5.小組活動。

小組成員帶感情朗讀課文,評出朗讀較好的同學推薦給大家。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6)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寫了哪些事。

2.從這些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3.畫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生總結 彙報(出示課件7)

本文先回憶了過去:父親送“我”報考學校和上學,見“我”晚上在旅館被臭蟲咬,父親心疼的樣子。

在廟會中,父親帶“我”去逛廟會,給“我”買豆腐腦,可是自己卻捨不得吃,後來還給“我”做萬花筒。

父親在雨雪天氣背“我”上學。

爲了供“我”讀書,家裏籌錢,爲了節省路費,父親借船送“我”。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出示課件8)

1.課文分了幾個場景進行描述?哪個場景讓你感動?

(夢中出現了父母深夜喂蠶,父親帶“我”住旅店;父親帶“我”去廟會讓“我”吃豆腐腦及爲“我”做萬花筒;父親雨雪天送“我”上學;鵝山高小爲“我”鋪牀;無錫師範送考;無錫師範送“我”去上學的路上爲“我”縫棉被。)

這些場景都顯示出父親對兒子博大的愛。

2.分小組討論,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總結,彙報

第一部分(1)以夢境開始,引入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2~9)以小舟爲線索,寫了父親對“我”滿滿的愛。

第三部分(10)以夢結尾,首尾呼應,表現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愛意。

五、佈置作業(出示課件9)

1.背寫課文的生字。

2.繼續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出示課件11)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

2.回顧上節課內容,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

3.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品讀感悟,體會父愛。

1.課文出現了五個場景,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場景。(出示課件12)

板書:第一個場景

找出描寫父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父親的情感。

生總結、彙報

“心疼極了”體現出父親對“我”的深切的關愛;“父親動心了”說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貧苦的情況下,還打算爲孩子換房間,體現出父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

師:我們只體會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那麼,這段文字裏有沒有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呢?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3)

“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不肯再加錢換房子”表現出“我”對父親艱難的體諒,也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

2.品讀第二個場景。(出示課件14)

(1)作者詳細描寫廟會盛況的目的是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生總結、彙報(出示課件15)

詳細描寫廟會的盛況,尤其詳細描寫各種小吃,表達出當時“我”想吃的願望。“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做萬花筒”更能體現出父親的愛。

(3)從哪些地方看出兒子對父親的愛?(出示課件16)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說明“我”非常體諒父親,也非常愛父親。

板書:第二個場景

3.品讀第三個場景。(出示課件17)

詳細閱讀“雨雪天送我去上學”,從中我們感受到什麼?

生總結,彙報

是父愛給兒子撐起了一片天,是父愛讓惡劣的環境變得溫暖。

板書:第三個場景

4.品讀第四個場景。(出示課件18)

讀“無錫師範送考”這個場景的描寫,體會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書:第四個場景

5.品讀第五個場景。(出示課件19)

哪件小事體現了父愛?

生總結,彙報

送“我”上學的路上爲“我”縫棉被。

板書:第五個場景

三、感受寫法。

對文章的寫法,你有什麼見解?(出示課件20)

總結:這篇文章選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這些瑣碎的小事中,蘊含着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愛,同時也蘊含着兒子對父親的愛和感激。這種寫法叫做以小見大。

板書:以小見大。

四、激情昇華,拓展延伸

從父親身上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深沉的父愛。從兒子身上,我們也感受到了愛和感激。你對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這樣?是否也是互相的?寫下來吧。

五、作業佈置。(出示課件21)

1.找出文中那些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愛的句子。

2.仿照這種寫法,也寫一寫父親對自己的愛。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 從顯眼的詞句中深入:在研讀時對字、詞、句、段上是必須要下功夫細細體會的,不能輕易放過。《父愛之舟》這篇課文中,把握重點詞句,同時對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深入細讀,從句子中落實到重點字上,都是值得推敲和品味的。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詞句,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解讀。

2.從熟知的知識點深入:在初讀,研讀後,從學生能夠熟知的知識點切入課堂教學,那一定能給學生自信心,培養好整堂課的氣氛。在這篇文章的處理中,“父愛”這個主旨是學生最爲熟悉的知識點,以此作爲解剖處,讓學生自我概括文章,並圍繞“父愛”的事件進行梳理就簡單得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對學生激勵性評價不及時,導致一些學生的興致有點低落。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及時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8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中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詞語。

2、技能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養細心體察生活細節的能力。

3、情感目標: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課前嘗試]

1、畫出生字,認識的字用“△”標出,田字格中的生字用“○”圈畫出,每個生字口頭組詞2個以上。

2、認讀生字,分析字形。

盤: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柔: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牽: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俗: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兔: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銀: 結構,偏旁 ,音節 ,組詞 。

3、思考: 題目爲什麼叫做“月跡”?

4、讀熟下列詞語:

洱海 柔和 坑坑窪窪 風俗 沉甸甸 閃閃爍爍

[課堂探究]

學習引導(一)

1、將課文的主要的內容進行敘述。

2、自由讀課文,讀完課文後,你的感受是什麼?

學習引導(二)

1、再讀課文,你覺得課文哪些地方最美?寫一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後檢測]

1、我會朗讀課文。

2、句子大本營。(按要求改寫句子)

(1)這好吃的果子不是掛滿了枝頭嗎?

改成陳述句:

(2)月亮掛在天空。

改成比喻句:

(3)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一直在延續。

縮句:

(4)父子倆看着大魚。

擴句:

2、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3、學完課文後,你最想說什麼?趕快把想法寫在《日積月累》的筆記本上,字數多少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樣子寫詞語:

坑坑窪窪(AABB式):

修一修,補一補(ACA,BCB式):

[作業設計]

抄寫下列描寫月亮的詞語:

皓月高懸 水波映月 月明星稀 新月如鉤 月明千里 月白風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好月圓 月明如晝 月色如華 月光如水 月滿則虧 月黑風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曉風殘月 星月交輝 流星趕月 衆星捧月 月落烏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悲涼悽切、如泣如訴”等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反覆揣摩朱丹的語言、動作、神態等語句,感悟朱丹的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4.體會比喻修辭方法的運用以及環境描寫在文章所起的重要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資料,聯繫上下文等理解朱丹放棄終試又被破格錄取的原因,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南京大屠殺刻骨銘心的痛楚,增強學生不忘歷史的民族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細節描寫,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激發學生不忘國恥的民族責任感。

教學難點:

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聯繫上下文感悟笛聲寄託的哀思,體會朱丹悲慼的情感世界。

三、教學策略

1.品讀與感悟相結合,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在讀中悟,悟後促讀。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質。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學中採用朗讀、聯繫上下文、引入資料、抓重點詞語等教學方法突破重點,採用朗讀、想象等教學方法解決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梳理問題,引入探究

1.導語:木笛,一種中國民族樂器。清音洋溢,圓潤厚實。課文圍繞着一支木笛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快速瀏覽全文,回憶主要內容。

關鍵詞:拒絕,錄取。

2.故事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聽了故事的概貌,你們有什麼問題嗎?

根據學生質疑梳理成一個問題:朱丹在考場上爲什麼放棄終試,後來爲什麼又被破格錄取?

3.就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繼續探究。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引起閱讀期待。

(二)深入探究,品讀體會

1.我們先來看看朱丹什麼樣?找到描寫他外貌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

(1)指名讀語句,提示:雲錦,中國傳統織品,美若雲霞;梅花,冒雪而開,別有風骨。從他的衣着上你感到了什麼?

(2)他一出場,就讓我們看到了他挺秀的英姿,從他的外貌讓人感受到他的獨特氣韻。再指名讀外貌句,齊讀。

2.朱丹一路過關斬將,兩輪賽事後進入終試,讓人對他的演奏充滿了期待。然而考場上他的舉動讓人頗感意外。自讀相關段落,說一說發生了怎樣的一幕?

3.默讀相關段落思考:一場考試,一次拒絕,爲什麼說朱丹的放棄考試讓大師深感惋惜?把你讀懂的內容簡單批註在段落旁邊。

4.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關注重點詞語,從不同角度思考。

角度之一:從考場氛圍的角度感受這場考試非同尋常,在這次考試中主動放棄讓人感到意外。

(1)讓學生從“要求嚴苛、競爭激烈、都是高手”等詞語中體會高手雲集,進入終試不易。

(2)抓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聲名遠揚”等詞語體會考官不同凡響,對藝術水平要求高。

(3)追問:羅丹,的雕塑家,他打量雕塑作品時什麼樣?大師像羅丹打量雕塑作品一樣打量朱丹,你感受到什麼?

小結:看得細緻入微,彷彿要從外表看到他的內心;像欣賞藝術品一樣打量朱丹,初見朱丹,大師對他投去的目光嚴苛而又欣賞。

角度之二:從朱丹的舉動引起反響的角度看,他的放棄考試讓大師惋惜。

(1)隨學生交流適時點撥:“悶雷炸響”,你感受到了什麼?

小結:朱丹的一句話震驚了全場,“轟”的一聲在人們的心頭炸裂,誰都沒想到他會拒絕演奏,讓人詫異。

(2)追問:從大師的話語中你們感受到了什麼?朱丹拒絕演奏歡樂的樂曲,他放棄的是什麼?

放棄了進入樂團的機會,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前途;前途錯過了,再也無法挽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朱丹竟甘願放棄自己美好的藝術前途。

角度之三:從朱丹的語言、動作、神情中體會。

(1)讓學生從“一絲悲慼”和“涌出苦澀的淚水”兩句中感受“男兒有淚不輕彈”,而今到了傷心處,眼中難以抑制淚水,放棄這次機會他心中多麼不捨。

(2)引導學生關注朱丹進入考場和離開考場前取放木笛的語句。從他對木笛的“一取一放”中體會到什麼?

小結:兩個“小心”,看出朱丹珍愛木笛,熱愛音樂,對木笛的視若珍寶表現出對藝術的渴望與追求。

5.這部分作者以對話的方式展開內容,抓住朱丹的動作、神情細緻地進行描寫。朱丹,一個頗有音樂才華的青年,一個把藝術當生命的人,在一場決定他前途命運的考試中,毅然選擇了放棄考試,默然離場,只因爲什麼?

今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6.朱丹是爲了一場紀念。在朱丹的內心深處,對死難同胞的紀念勝過了他個人的前途、命運,甚至他的生命。在前途與紀念中他選擇紀念;他的內心中涌動着怎樣的波瀾,使得他如此義無反顧?讓我們翻開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吧。

(1)出示圖片: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的歷史佐證。

(2)出示課件。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下淪陷。手無寸鐵的中國人被日寇像牲畜一樣虐殺。慘絕人寰的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鐘。遇難同胞超過300000人。古都南京,血流成河,白骨累累,這是祖國曆慘痛的一頁,這一天是中華民族永遠的國殤之日。

(3)學生談感受:看着日寇獸性摧殘中國人的情景,聽着這組血淋淋的數字,你的內心有着怎樣的感受?

小結:痛恨日寇,他們侵略我們的國土,虐殺無辜的百姓;同情死難的同胞,爲他們生命的逝去感到難過、惋惜;心中充滿了悲憤,爲我們的祖國曾遭踐踏而痛苦;我們要記住歷史,要振興中華。

7.南京大屠殺,一段屈辱的歷史。朱丹國恥銘記在心,滿懷哀痛。所以在歡樂與紀念中他選擇了恪守悲傷。考場上他毅然離場,心潮難平,你們體會着此刻朱丹的內心想法,分角色讀一讀對話。

(1)自由找夥伴練讀。

(2)學生展示,大家從他們的讀中感受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文本的體會與資料的引入,使學生心靈受到震撼,從而感悟朱丹當時的心情,理解他做出選擇的原因。

(三)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過渡:朱丹不肯吹歡樂的笛曲,這無聲,勝過千言萬語。這不爲,彰顯了他人格的力量,痛楚而堅決。我們感到了他拒絕背後的錚錚豪氣。

暮色來臨,雪花飛揚,他來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靜靜佇立,深情款款地吹奏了起來。笛曲就是他的心曲,你們能聽懂他的心聲嗎?

自由讀“入夜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1.此刻,你們聽到了怎樣的笛聲?感受到了什麼?

2.請同學們把你感受到的動筆寫一寫,和其他同學說一說。

出示課件:

笛聲悲涼悽切,猶如 ,猶如 ;這如泣如訴的笛聲是在爲 而哭泣,是在訴說 。

【設計意圖】借笛聲引發想象,表達心聲,體會文章主題。

3.這笛聲道盡了朱丹內心的悲痛,他對死難同胞的深深悼念,他對日寇累累暴行的控訴,他不忘國恥的浩然正氣都凝聚在這幽幽的笛聲裏,充塞在天地之間。這是他的生命心曲。反覆朗讀。

4.朱丹不忘國恥,在銘記中砥礪前行。在描寫朱丹的笛聲時,在這部分內容中反覆出現了飄舞的雪花,你們找一找,說一說作者描寫“雪”的意圖。

(1)學生找到語句,讀一讀說一說。(小結:渲染氣氛,烘托人物)

(2)點撥:朱丹在石碑前看到了孩子的方陣,爲什麼描寫雪花?

①自己讀一讀“孩子方陣”這一段,邊讀邊想象畫面。

②指名讀:“曙色萌動,蓓蕾初綻”想象一下是怎樣的畫面,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小結:稚嫩的生命正在成長、綻開,新的一天正在到來,煥發着勃勃的生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生活的希望。

③石碑前看到孩子方陣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小結:孩子們自發地聚集在紀念碑前悼念死去的同胞,他們像朱丹一樣不忘國恥,一樣熱愛我們的中華民族。

是啊,這瑩瑩的雪花烘托出了朱丹純潔高尚的品格,對民族的摯愛之情,也突現了少年兒童心靈的潔白無瑕,這樣的環境描寫起到了襯托的作用。作者說雪中祭奠的孩子們彷彿是“一片幼松林”。你又想到了什麼?

小結:幼松樹,這些孩子是祖國的希望,他們會成長爲堅貞不屈,蒼翠挺拔的參天大樹。

5.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那濃濃墨色浸潤紙張,朱丹一樣的人們不忘國恥,愛國情深,父輩的教育也浸潤孩子們的心田,流淌在他們的心間。這部分作者用鮮活的比喻寫出了朱丹在石碑前看到孩子方陣時的內心感受,他人笛合一,心中厚積的情感都隨一曲笛聲道出。我們再來讀讀語句。

再次指名讀“入夜──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使學生頭腦中出現畫面,體會孩子們愛國的舉動,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四)回讀外貌,感悟形象

一曲終了,我們感受到了朱丹的才華橫溢,我們知道大師改變了主意,破格錄取了朱丹,你們說打動大師的僅僅是朱丹的音樂才華嗎?自己讀一讀,想一想。

1.重點理解:大師緊緊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緊緊握着木笛。

“兩個緊緊相握”意思有什麼不同?

(1)大師緊握朱丹的手,是他理解了朱丹拒絕演奏的深意,他得遇一位有才華而又愛國的青年,分外激動,他爲白天自己的做法深深地致歉。他敬重朱丹,被他具有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情懷打動。

出示課件:

爲了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2)朱丹緊握木笛,爲自己的選擇和舉動感到欣慰。

2.手握木笛的朱丹,佇立在瑩瑩白雪覆蓋的天地之間。讓我們再來看看朱丹的外貌,讓他的形象印在我們的頭腦之中。學文至此,你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再讀外貌的語句,體會:一襲黑衣,是對死難同胞的深切悼念。朱丹就像一株梅樹傲然挺立,感受到了他的民族氣節,愛國深情。愛國情融入他的骨髓,像花開樹枝上一樣,相伴相生。

【設計意圖】在回讀中加深對作者描寫朱丹外貌用意的瞭解,體會比喻修辭方法運用的貼切。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次體會朱丹的不忘國恥,愛國深情。

2.把這個故事講給身邊的人。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爲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師:(出示情境圖)同學們看——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他的家鄉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2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103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什麼是搭石?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剛纔同學們讀課文很認真,你知道了什麼是搭石了嗎?誰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出示課件)

師:強調“間隔”的“間”的讀音。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麼過小溪呢?誰也能用課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挽褲。

暴是本課的生字,伸出手指和老師一起寫一寫這個字,(師板書暴字)

師:暴上下結構,上面是個

生:日

師:要把他寫得

生:扁一點兒

師:下邊的第二橫要比第一橫長,一撇一捺要寫的長一點,最下邊不能寫成水字,注意筆順豎鉤、點、提、撇、點。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寫字本工工整整地寫一遍。不僅要寫正確,還要寫漂亮,有同學寫字姿勢非常得好,坐得非常地端正。寫完以後同桌之間可以互相看看,評價一下,取長補短嘛。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人們出工就必須

生1:脫鞋挽褲

師:人們收工就必須——

生2:脫鞋挽褲

師:人們趕集就必須——

生3:脫鞋挽褲

師:人們訪友就必須——

生4:脫鞋挽褲。

師:一句話,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

生齊:脫鞋挽褲

師:一次又一次的脫鞋挽褲啊,你體會到了什麼?(不方便、麻煩)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那還大多是在夏天啊,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

師: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方便、美)

師:你們說得都不錯,和作家劉章爺爺的心是相通的,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板書)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師:想不想一起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着劉章爺爺,跟隨着家鄉的人們一塊去走走搭石吧。

請大家靜靜地默讀2、3、4自然段,用波浪線劃出家鄉的人們擺搭石,走搭石的相關語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樣的畫面。(生默讀、圈劃,2分鐘左右)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1、師:我看到很多語句上劃上了美麗的波浪線,咱們來交流、交流。

2、學生彙報: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3、(課件出示語段)你找的是這幅畫面. 這有個多音字,一行人,齊讀三遍,強調行字的讀音。這還有幾個詞語,誰來讀一讀?(“協調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生讀詞

4、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

——“協調有序”

(1)怎樣的動作纔是協調有序的呢?

(引導學生聯繫下文理解)

(2)指導朗讀。讓我們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羣中,和老師合作着讀一讀這段話。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

生: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生:緊跟上去

師:踏踏的聲音,像——

生齊:輕快的音樂。

師:讓我們繼續走在搭石上,男同學走前面,女同學走後面。

師:前面的——

男生:擡起腳來

師:後面的——

女生: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引讀三遍)

師:沒人指揮走得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5、體會得好。你們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

師:“綽”是生字,綽在這個詞中是舒緩、柔美的意思,想一想,“人影綽綽”是什麼意思?

師:不錯,人影綽綽就是人很多,影子倒映在水中。那麼“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想一想。

(出示畫面)請學生看圖描述。

師:聽你們這麼一描述,我感受到水光、人影兩相和的美!像畫一樣。

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們看(播放課件)

師:誰來讀?讀出詩一般的韻律美。指生讀。

師: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指板書)——(一道風景)

生:一道風景

6、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誰來讀讀文中的句子?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 生讀段落,師出示語句)

請兩位同學上臺表演。

透過他們的表演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你看出了文字裏蘊含的美。

師:這種謙讓的美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師: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哪個詞語打動了你?

——“理所當然”,“伏”字。

師:現在我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一男生上臺)

師:請你做做“伏”的動作

(男生深深地彎下身子)

師:(手搭生的肩)你真是年輕人的知音,這樣,老人就能輕而易舉地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地過小溪了。

師:(扶起年輕人)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爲什麼?(引導學生講“理所當然”)

師:多好的年輕人,(問另一位同學)老人沒有向年輕人千恩萬謝,年輕人會生氣嗎?爲什麼?(引導學生談“理所當然”)

師: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就在想哪,當這位老人年輕的時候,他一定也曾經——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師:因爲——

生: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師:當這位年輕人老了的時候,也一定會有——年輕人伏下身子揹他

師:因爲——

生: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師:透過這個“伏”字,你看出了什麼?

生:尊老敬老

師:他們的這份美好情感也是構成了(指板書)——

生:家鄉的一道風景

展開想象,試着用“假如________,_______總要_______________,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說一句話。

師:這麼多的假如也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所以作者才由衷的讚歎,齊讀最後一段。

五、總結。

也許有一天,這裏會架上橋、通上路,也許有一天,搭石在家鄉會永遠地消失了,但是家鄉的人們走搭石的美,會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六、課外延伸,佈置小練筆。

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美就蘊藏在我們身邊的每一件平凡小事中。

老師出示收集的美的圖片,美就在身邊,美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美就在身邊,美是_______________。同學們交流身邊的美。

課下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我們身邊的美吧。

七、板書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利用教材註釋以及課前預習所收集到的資料,通過自讀自學,正確理解詩的意思。

2.通過反覆地誦讀、比讀,清晰地感受詩的意象與情境;通過咀嚼和品評重點詞句,深刻地感悟詩人“愁”的意蘊與情懷,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與啓迪。

3.在反覆誦讀、比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愁思與景物交融、契合的寫法,體會詩人複雜的情感,初步領悟做人的哲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解字讀題

1.板書課題

2.題解:(出示課件16)

“泊”: 停泊。

板書:楓橋夜泊

二、初解詩意,讀出韻味。(出示課件17)

1.看能不能讀出詩的節奏與新的感覺來。

2.學生自學自讀。

3.指名生讀。請大家認真聽,聽一聽他的朗讀停頓是否合理,節奏是否恰當。

指導: “到——客——船”,這節奏一放慢,聲調一降低,就有一種餘音嫋嫋的感覺。來,一起來讀後兩句。

學生齊讀全詩。

三、感“眠”悟“愁”,“對”出愁思。

1.抓一“眠”字,進入情景。(出示課件19)

(1)請同學們默讀古詩,想一想:哪些字眼、哪些詞語向我們透露出張繼沒有睡覺的消息?

(2)學生默讀、圈畫。

(3)停。誰來說說你從哪些字眼看出張繼的不眠?

月落。他看到月亮落下去了。

板書:月落

烏啼。他聽到了烏鴉的啼叫。耳聞烏啼,所以未眠。

板書:烏啼

(出示課件20)霜滿天。張繼還看到了霜滿天的景象。滿天的霜有誰看見過?哦,霜滿天其實寫的是作者的什麼感受?對,是詩人感覺到的。詩人身感霜氣的降臨,他怎麼能睡得着呢?

板書:霜滿天。

詩人看到了楓樹和漁火。

板書:江楓、漁火

張繼因爲未眠,所以聽到了寒山寺的鐘聲響起。

板書:半夜鍾。

(4)在這深秋之夜,張繼目睹月落,耳聞烏啼,身感霜氣的降臨,他怎麼睡得着呢?帶着失眠者的心態讀《楓橋夜泊》。

學生齊讀全詩。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出示課件21)

(1)旅途本辛勞,本應該早點歇息,張繼卻久久不眠,爲什麼?

學生回答。

一個字,愁。學生說帶“愁”字的詞語。

板書:愁

(出示課件22)(2)是的。請你看看古詩,到底是什麼勾起了張繼的愁思、愁緒和愁懷?是什麼撥動了詩人的愁心與愁弦呢?

是月落、是烏啼、是江楓…… 抓住這些詞語讀出感覺。

(3)學生自由地讀、圈、想、讀。

(4)交流:月落能帶給人一種失落感,一種孤獨感。帶着這種感覺,來讀讀第一句。

板書:月落----失落感、孤獨感

烏啼---淒涼

霜滿天-----寒冷

學生齊讀《楓橋夜泊》。

3.抓一“對”字,感悟“愁”思(出示課件23)

(1)讀“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思考:這裏的“對”字是什麼意思?

板書:對(出示課件24)

“對”在這裏的意思是“面對、對着、陪伴”的意思,那麼請你們縱觀全詩,想一想:是什麼在陪伴着孤獨的詩人呢?

哦,是冷月、悲鴉與寒霜在和詩人做伴,是江楓、漁火和鐘聲在與詩人作陪,這一對,對出了什麼?

學生回答。

(2)張繼到底在愁什麼?此時此刻他到底在想些什麼呢?

生帶着“愁”來讀。 (出示課件25)

教師範讀。但是,這裏什麼都沒有,這裏有的只是——

學生齊讀《楓橋夜泊》。

板書:愁

四、鐘聲叩心,釋放愁懷 。

1.鐘聲響起,述說情懷(出示課件26)

請問,這午夜的寒山寺的鐘聲似乎在向張繼述說着什麼呢?請拿起筆,寫下你的述說。

2.交流評析,釋放情懷

學生述說着鐘聲的述說。

學生在鐘聲的伴奏下齊讀全詩。

五、總結拓展,人文關照。

推薦《不朽的失眠》給大家閱讀。

六、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板書內容

楓橋夜泊

月落----失落感、孤獨感

烏啼---淒涼

霜滿天-----寒冷

江楓、漁火---半夜鍾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矣、恥”等3個生字,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達的重點。

3.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度,並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所啓發。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朗讀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古人讀書的方法和態度,並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有所啓發。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把握重點字的讀音和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件2)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古人讀書的故事?誰來給我們講一講?(生講述故事,師加以引導和評價)古人喜歡讀書,古人又經常會把自己的讀書方法和學習態度寫下來,供後世參考。今天,我們就學習《古人談讀書》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板書:古人談讀書

2.這課總共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出自《論語》,記錄的孔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國藩。今天,我們就去學習這三篇文章,從中獲取營養。

(出示課件3)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出示課件4)

1.師範讀正音,把握重點詞語的意思。

好學 是知也 識

2.讀第一、二部分,根據註釋,解決生字詞。

3.大聲朗讀課文。

4.指名讀。

5.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地朗讀全文。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出示課件5)

1.小組討論,結合註釋,試着用自己的話解釋這兩部分的意思。

小組彙報討論結果,師指導學生翻譯課文。2.我們首先來看第一部分,齊讀對這三句話的解釋,思考:這三句話分別從哪方面介紹的?

生總結,彙報

板書:(一)1.謙虛 2.求實 3.勤奮

3.讀第二部分,試着根據註釋翻譯課文。

思考:朱熹對讀書有什麼獨特方法?這樣讀書的好處是什麼?

生總結,彙報

板書: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四、拓展。(出示課件6)

學習了這兩部分,你有什麼收穫?

生暢所欲言,師進行指導

五、作業。

1.背誦這兩部分。

2.掌握重點詞語,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文意。

3.學習古人讀書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出示課件8)

1.誰來說說《論語》三則的意思?

2.朱熹的這篇文章想告訴我們什麼?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前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從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兩方面進行了介紹,讓我們受益匪淺。現在,我們學習第三篇文章。這是曾國藩對讀書人的要求。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出示課件9)

1.根據註釋,解決生字詞。

師補充:恆:恆心

自足:自我滿足

2.朗讀課文,劃分節奏。

劃分指導:我們在劃分節奏的時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詞劃分開來,要保持詞語的完整。如: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試着解釋意思。

三、細讀課文,深入把握。(出示課件10)

1.默讀課文,思考:讀書人對讀書有什麼要求:

生讀課文,總結並彙報:

板書:有志 有識 有恆

2.再讀課文,思考:讀書爲什麼要“有志、有識、有恆”?

生總結,彙報

板書:有志----不甘爲下流

有識-----知學問無盡,不滿足

有恆-----恆心,不放棄,能成功

3.作者是怎樣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出示課件11)

師加以引導,生彙報

板書: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論證(出示課件12)

正面:如果我們遵循這三點,那麼會達到高尚、博學、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這三點,則一事無成。最後作者進行總結,告訴我們,讀書的時候這三者缺一不可,點明這三點的重要性。

四、再讀文章,說說你受到什麼啓發?

生暢所欲言

五、拓展延伸。(出示課件14)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讀書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暢所欲言,師加以指導

六、作業。

背誦這三篇文章

用自己的話解釋這三篇文章的意思。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這篇文章是由三篇古文組成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含義,效果較好。

2.在教學中,我還通過抓重點詞句,通過理解重點詞句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同時在拓展環節,我引導學生把視線延伸到課外,收集了一些《論語》的其他幾則名言,讓學生進行積累。

美中不足的是對個別同學的指導不夠詳細,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改進。

國小五年級上冊語文《松鼠》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1、默讀課文,理解朱丹在考場上爲什麼放棄終試,後來又爲什被破格錄取。

2、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知道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祖國的歷史。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瞭解內容,通過朱丹的語言、神態、笛聲體會他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上下文理解難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接着學習9課——木笛,讓我們一起走近朱丹,聆聽他的笛聲,一起走進朱丹的內心,感受他的心聲。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生說主要內容)

二、理解對話,體會真情

1、出示課件:看過卡片,朱丹眼裏閃過一絲悲慼。

師:在終試的考場上,當朱丹看到卡片上的題目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慼。這是爲什麼?默讀1-23節,找到原因,簡單批註。

預設:學生應該很容易能找到“今天是12月13日,悲傷的日子讓他無法演奏;這個考試不是一般的考試,經過兩輪激烈的競爭才進入終試,這是決定人一生命運的關鍵時刻,他不演奏,也許就與夢想失之交臂)

如果學生不能從競爭激烈、決定命運的角度回答,師可以“這是一場怎樣的考試”引導。

12月3日是個令人悲傷的日子,爲什麼?(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

2、師:你知道南京大屠殺嗎?

(兩個同學說說)

(播放課件:南京大屠殺圖片資料)

師解說:12月13日,作爲中國人是永遠不應忘卻的。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陷南京。一場駭人聽聞的大屠殺開始了。日軍對被俘的中國軍人,對成千上萬的難民,對無數的男女老幼用機槍掃射,屍骨堆積如山;侵略軍把我們的同胞綁在木樁上作爲活靶子練習刺殺;爲了掩蓋罪行,殺人後他們放火焚屍,或沉屍江中;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被趕入土坑殘忍的活埋;有兩個日軍居然用中國百姓的頭顱做賭注,展開殺人比賽;就連幾個月的嬰兒也不能倖免,被挑在槍尖扔入火堆活活燒死。南京成了人間地獄。

(大屏幕出示)

師:屠殺持續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約60000分鐘——屠殺300000萬人——大約每1分鐘殺6個人

3、師:這一個個數字是被中國人的鮮血染紅的,這一個個數字背後就是一個個同胞的生命啊,你想說什麼?

預設:學生回答(可能是對日本侵略軍的憤恨,可能認爲是國恥,可能認爲世界需要和平等)

師:在這樣的日子裏,朱丹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南京大屠殺那悲慘的一幕幕,想到那些無辜被害的同胞,他又怎能吹奏歡快的曲目呀!

課件出示:看過卡片,朱丹眼裏閃過一絲悲慼。沉默片刻之後,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後擡起頭,歉疚地說:“請原諒,我可以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

他沉默片刻,只是片刻便快速而冷靜地做出決定——拒絕演奏。(板書:拒絕演奏)

4、師:朱丹的決定猶如悶雷在考場爆裂,這樣重要的考試怎能輕言放棄呢?考官們不理解。他們哪裏知道,一邊關係着自己的命運,一邊是國恥國恨,朱丹做出拒絕演奏的決定內心是多麼的痛苦,但又是多麼的堅定。

請學生讀一讀對話。

師指導朗讀。

分角色朗讀。

三、聆聽笛聲,感受心聲

1、師:聽到大師果斷的拒絕,朱丹眼中涌出苦澀的淚水。他的內心能向誰傾訴呢?黑暗漸漸襲來,老天彷彿也悲傷落淚,紛紛揚揚的雪花從空中飄落,不知不覺他來到了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碑前。自讀24-25節,他看到了什麼呢?

生自讀後回答。

2、課件出示課文片段:一片熒熒光亮,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由孩子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着不一,顯然是自發聚集起來的。他們的頭上、肩上積着一層白雪,彷彿一片幼松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紅燭流淌着紅寶石般的淚。

生齊讀。

3、師:同學們,聽老師讀,你們用心去聽、去看,你彷彿看見了什麼?

師範讀。

預設:學生想象可能會有些難,引導學生理解“曙色”“蓓蕾”“幼松林”都象徵着孩子,象徵着希望,象徵着祖國的未來,師可引導“朱丹爲什麼會想到這些畫面”他被孩子們感動了,愛國的情感就像墨滴在孩子們的心中無聲擴散開來,他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一顆顆火熱的愛國心,看到了祖國的未來)

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教師及時、恰當評價。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師:看到眼前的情景,朱丹內心的情感再也無法抑制。

他想——(學生接)

他要——(學生接)

他只有——(學生接)

師:是啊,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心愛的木笛,抖落了上面的雪花,盡情地吹奏起來。(板書:廣場悲歌)這是一種怎樣的笛聲呀?請找出描寫笛聲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同桌互相說說你彷彿在這笛聲中聽到了什麼?

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笛聲悲涼悽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着這聲音,燭焰溫暖着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託着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孩子們在靜靜地傾聽,他們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生齊讀。

生回答(悲傷、傾訴、憤怒、吶喊等)

師:是的,這笛聲在雪花紛飛的南京夜空中迴旋,這笛聲是在告慰死去的亡靈,這笛聲是中國人不忘國恥的吶喊,這笛聲是對劊子手的控訴,這笛聲更是如朱丹一樣千萬中華兒女的中國魂!

請你再讀這節。

音樂起

師:這就是朱但當時吹奏的曲子,伴着這幽幽咽咽的笛聲,讀一讀這首小詩。

課件出示:笛聲 / 悲涼悽切 / 猶如 / 脈管滴血 / 寒冷凝凍着這聲音 / 燭焰溫暖着這聲音 / 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 / 託着笛聲在天地間翩然迴旋 / 孩子們 / 在靜靜地傾聽 / 他們 / 似乎聽懂了這如泣如訴的笛聲

指名讀這首小詩。

齊讀這首小詩。

四、破格錄取

師:朱丹的笛聲不但感動着我們,感動着孩子們,更讓主考的大師改變了態度,這是爲什麼?默讀最後四節。

生讀後回答。(應該能從愛國來講)

師:是的,大師是被感動了,被朱丹和孩子們胸中跳動的火熱的愛國心感動了。大師僅僅是因爲朱丹的出色演奏鞠躬嗎?在作者的原著中大師還對朱丹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是在向一種精神鞠躬”。這種精神就是我們的中國魂!

(板書:中國魂)

朱丹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他被錄取了。因爲他有一顆滾燙的愛國心,因爲他有不屈不撓的中國魂。遺忘就等於背叛!讓我們記住這段血淚史,讓我們永遠做像朱丹那樣有氣節的中國人!

板書設計:

木 笛拒絕演奏 廣場悲歌

中國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