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思想的現實意義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W

黨員寫思想彙報這是培養自己的組織觀念、提高思想覺悟的有效途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整理的黨的建設思想的現實意義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黨的建設思想的現實意義

黨的建設思想的現實意義範文一

曾經強調要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爲了鞏固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必須將反腐工作和倡廉結合起來,將廣大黨員的自律和他律相結合,這樣才能形成足夠的反腐合力,形成反腐的威力。自律是充分發揮黨員自身的自覺性和紀律性,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而他律主要是藉助外部的震懾與監督作用,對腐敗現象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自律與他律需要有機地融合,從而形成一定的作用力,最終達到清廉作風的目的。目前,我國開展反腐倡廉建設勢在必行,這也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重大作用

將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融合,有利於促進我國各種體制的深化改革。首先,能夠加強黨和國家的組織領導作用,強化國家的責任機制建設。組織領導可以快速、有效促進思想與制度建設的融合,將建設思想以文件形式下發,發揮出教育、指導與明確的功能。從側面輔助黨員建立制度意識,約束其產生出格思想,對於國家執政基礎的鞏固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能夠促使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工作落實。在黨政工作開展過程中,將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有機融合,能夠促使國家相關部門和人員注重我國各項事業改革的系統性和長遠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共產黨對國家長遠發展做出了長遠的規劃,針對社會需要,出臺系列高瞻遠矚的策略。堅持以政策計劃爲指導,讓各級黨員樹立規矩意識,使用職權時一定要將國家政策落實下去,而不是以權謀私。國家發展需要從細節抓起,而地方黨員很大程度上就是細節踐行者,關係着政策在羣衆建設中的傳播。思想與制度建設,其實質就是協調黨員與羣衆之間的矛盾與誤解,實現整體發展。

再次,加強調查研究,豐富理論建設和實踐工作。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把握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內在規律。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總結推廣基層實踐經驗。以往的黨政建設中,有弊病之處,也有優秀之處,只有深入實踐,加強對各級黨員的工作作風與成就的調查,形成對黨員的客觀評價,才能知道黨員病患思想出於什麼原因,才能完善黨員制度建設。

最後,加強輿論引導。“將權力關在籠裏”,一個強有力的輿論環境就是約束權力濫用的“籠子”,督促黨員權力在陽關下面運行。從宏觀上講,輿論環境對黨員思想與制度可以起到外部淨化作用,在多種意見與評論之下,剔除落後的思想意識與制度弊病,保障國家權力的純潔與威嚴。

將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融合,能夠爲我黨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後盾。黨的制度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要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相融合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它們的融合可以促進黨更好地團結和帶領羣衆齊心協力推進制度的全面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需要黨員之間、黨民之間、民衆之間團結一致,爲了這個共同理想不斷奮鬥,合作處理髮展過程中的經濟、環境等重大影響問題。思想與制度的結合,可以讓黨員認識到眼下發展的危機,樹立警惕意識,主動進入民衆之間。

其次,將一些存在障礙的體制和機制瓦解掉。若要走得更好更快,需要倒掉鞋中之沙。思想與制度上的弊病,就是黨發展道路上的沙,必須徹底根除才能帶領國民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尚的黨的思想與健全的黨的制度,是黨的政治基礎。

最後,它們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眼下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社會,不單單是經濟發展社會,也是思想建設社會;不僅僅是物質社會,也是文化社會。黨員的先鋒意識僅僅體現在經濟與物質上,也應當體現在思想建設上。這是眼下中國的客觀需要。黨的思想與制度應當適應這種需求。

將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融合,有利於進行依法治國。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國共識和力量,弘揚中國精神,共建法治中國,復興中華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於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根本意義。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也證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攻克深層複雜難題,確保改革有序進行,通過良法善政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全體人民最大福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於實現我們黨自身建設的目標—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長期執政具有根本意義。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爲執政之根本遵循,樹立法治思維,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實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

這與黨建工作的目的是相同的,所以我們要堅強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的融合,爲依法治國在全民推進中,做好執政黨應該具有的榜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爲本,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是不斷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迫切要求。

結語

在這個矛盾多發時期,綜合性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對黨建工作非常重要。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以黨在社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互融合,可以對黨的問題進行綜合性預防和治理。黨的領導能力得到加強,才能更好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黨的建設思想的現實意義範文二

在長期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同志堅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黨的制度建設,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黨的制度建設思想。深入學習領會鄧小平黨的制度建設思想,對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

一、鄧小平黨的制度建設思想的豐富內涵

強調從制度上建黨。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黨過去之所以發生各種錯誤,除了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這個因素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制度方面的問題”。他還指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制度問題,歸根結底是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那些不合理的制度。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同志重點強調,從制度上建黨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法制性、自主性、趨利性、要求完善黨的領導制度,規範黨的生活制度,嚴格黨的組織制度。他一貫強調,從制度上建黨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之一,也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強調堅持和貫徹民主集中制。鄧小平同志始終把健全民主集中制作爲黨的制度建設的重要任務,積極倡導黨的生活民主化、科學化。他特別指出:“民主集中制執行得不好,黨是可以變質的,國家也是可以變質的,社會主義也是可以變質的。”他要求,要把民主集中制作爲正確處理黨員與黨員之間、黨員與組織之間、黨的上下級組織之間、黨的各級組織同黨中央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作爲黨內各種制度中最根本的、帶有貫穿性和綱領性的制度。在他的重視和倡導下,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制度在改革開放後得到了恢復和堅持。

強調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是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黨建思想的重要內容。他清醒地認識到,由於改革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主體關係和社會關係的調整,不能離開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突出強調,黨正確和有效地發揮領導作用,必須不斷改革和改進領導體制、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針對我們黨內領導制度中存在權力過分集中、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他提出“黨政要分開,解決黨如何善於領導的問題。這是關鍵,要放在第一位。”他認爲,除了改革現行政治領導體制外,還要改變黨的領導工作狀況,改善黨的領導工作方法。

強調黨章要做到與時俱進。黨章在建立健全黨內製度體系中具有根本性的規範作用。鄧小平同志結合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實際,重點強調黨章應與時俱進,適時做出修改。他要求,修改黨章要解決好三個問題: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於領導?在他的指導下,黨的十二大通過的新黨章對十一大黨章作了很大修改,繼承了七大、八大黨章的優點,清除了1977年十一大黨章中的“左”的錯誤。1987年11月,黨的十三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在鄧小平黨建理論指導下,還制定了與黨章配套的若干重要法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