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9W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 篇1

我發現,許多人評價作家其實很粗暴,只看文字優美度,事實上,讀過中文系的都知道,這種無病呻吟又帶一點美感的散文,是最好寫的,堆砌優美的辭藻,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於中文系的人來說,文字遊戲爾。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精選5篇)

對了,我大學的生活費,很多時候就是幫人代寫那種散文體的情書來的,基本上寫一個準一個,沒辦法,小女生吃這套。

這也是許多中文系男生看不起徐志摩的原因——他那套東西,太好模仿了。

你讓中文系的男人模仿一個魯迅試試,怎麼學,都不是那個味,跟魯迅的作品一對比,總覺得自己寫了一大堆廢話。

扯遠了,判斷一個作家是否偉大,其實就看兩點,文字的駕馭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

這兩點,魯迅先生是劃時代的存在。

常用的漢字就那麼幾千個,但有的人,能用它寫出令人頭皮發麻的作品,有的人寫的東西,你扔垃圾箱裏都覺得侮辱了垃圾。

我每次看有人黑魯迅文筆差我就想笑,合着你們就知道“兩顆棗樹”的故事?

你們看看魯迅的幾篇經典小說,對人物的刻畫與描寫,哪個不是簡單幾筆,就讓一個人物立起來甚至栩栩如生?

孔乙己的梗,網友們玩得這麼HIGH,寫過東西的人,看了絕對起一身雞皮疙瘩,描寫迂腐文人的作品很多,但像魯迅先生這樣不到幾百字,把一個人寫活甚至過目不忘的,又有幾個?

這纔是真正的文筆,真正的功底,比那些無病呻吟的文字震撼多了,可以說,入木三分就是爲魯迅先生設計的成語。

至於思想高度,魯迅先生的作品傳下來差不多一百年了,你們看看現實,魯迅先生哪裏有說錯?

一個文字駕馭能力頂尖,同時具備深刻思想深度的作家,怎麼不配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 篇2

對於魯迅受俄國作家影響的情況,後期也與前期有一定的差異。如果說前期評論的基調是魯迅從模仿果戈裏的形成自己的風格,那麼後期則強調魯迅始終受到俄國作家全方位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契訶夫的短篇諷刺小說,其次是果戈裏的怪誕藝術手法,再次纔是高爾基的人民性精神。另外,以《野草》爲代表的抒情性較強的作品則明顯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影響。

以上就是蘇聯對魯迅研究的基本情況。總的來看,斯大林時代的魯迅研究主要是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系統的研究了魯迅作品中革命思想發展和藝術手法的進步,在世界範圍內堪稱獨樹一幟,也對於中國20世紀80年代前魯迅研究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後斯大林時代魯迅研究則強調從“純文學和純藝術”的角度研究魯迅,呈現出了背離馬克思主義與西方接軌的趨勢,獨特的地方主要是強調俄國作家對魯迅影響的方面。就筆者個人來看,認爲斯大林時代的魯迅觀比較全面和客觀。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 篇3

魯迅先生的視角:“我爲什麼要做教員?!……我本就怕這學校,因爲一進門就覺得陰慘慘,不知其所以然,但也常常疑心是自己的錯覺。後來看到楊蔭榆校長《致全體學生公啓》裏的‘須知學校猶家庭,爲尊長者斷無不愛家屬之理,爲幼稚者也當體貼尊長之心’的話,就恍然了,原來我雖然在學校教書,也等於在楊家坐館,而這陰慘慘的氣味,便是從‘冷板凳’裏出來的。可是我有一種毛病,自己也疑心是自討苦吃的根苗,就是偶爾要想想。所以恍然之後,即又有疑問發生,這家族人員——校長和學生——的關係是怎樣的,母女,還是婆媳呢?

“然而又想,結果毫無。幸而這位校長宣言多,竟在她《關於暴烈學生之感言》裏獲得正確的解答了。曰,‘與此曹子勃豀相向”,則其爲婆婆無疑也。

“碰壁,碰壁!我碰了楊家的壁了!

其時再看看學生們,就像一羣童養媳……。

“我於是彷彿看見雪白的桌布已經沾了許多醬油漬,男男女女圍着桌子都吃冰其凌,而許多媳婦兒,就如中國曆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似的,都決定了暗淡的運命。”

這都是很奇特、很可怕的聯想。他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陰慘慘”的感覺?他發現,中國的女子原來受壓制的,現在有了權力、地位之後,反而又壓制“毫無武力的同性”,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之後,婆婆又來壓制新的媳婦。這種婆媳之間的壓迫與被壓迫,奴役與被奴役的關係,在現代教育裏面,重新出現了。他發現了一個歷史的循環:中國的現代婦女終於不能擺脫“歷來的大多數媳婦兒在苦節的婆婆腳下”備受蹂躪的“運命”!——正是這樣的發現如夢魘般壓在魯迅的心上,使他感到恐怖。

他更產生了這樣的幻覺——

“華夏大概並非地獄,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總充塞着重疊的黑雲,其中有故鬼,新鬼,遊鬼,牛首阿旁,畜牲,化生,大叫喚,無叫喚,使我不堪聞見。……

“我吸了兩支菸,眼前也光明起來,幻出飯店裏電燈的光彩,看見教育家在杯酒間謀害學生,看見殺人者於微笑後屠戮百姓,看見死屍在糞土中舞蹈看見污穢灑滿了風籟琴,我想取作畫圖,竟不能畫成一線。我爲什麼要做教員,連自己也侮蔑自己起來。……”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 篇4

這一時期,對於魯迅前期作品的評價大大提升,認爲以《吶喊》和《彷惶》爲代表的前期小說成功塑造了兩大系列形象,一個是農民形象,一個是知識分子的形象。對於農民,魯迅採取了和高爾基類似的既關心又批判的態度,對於知識分子則更爲複雜,肯定其中的勇士,同情其中的可憐人,批判其中的蛻化變質分子。另外,這一時期特別突出《野草》在魯迅創作當中的地位,認爲其充分表達出了魯迅這一時期悲觀與信心交織的複雜感情。其中最有代表性是《死火》,題目就暗示了革命之火僅僅在表面上被撲滅,最終還會衝出冰谷,這個形象很明顯的模仿了高爾基筆下丹柯燃燒的心,儘管兩者的基調很不相同。《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爲代表的篇目中諷刺藝術也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相反,這一時期對魯迅後期作品的評價則每況愈下,特別是對於魯迅後期的雜文評價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幾乎與西方世界接軌。這些專家認爲魯迅的政論文要比文學作品多得多,後期魯迅把政論文也看成是文藝作品,但是其中的大多數很難說有什麼藝術價值可言。不過,這一時期對於《故事新編》的評價和前期比較近似,認爲其開創出了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特別是《非攻》和《理水》在塑造正面人物形象上有了很大的成功。這說明了魯迅的創作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關於魯迅的個人評價具體的有哪些 篇5

先從女師大風潮說起。大家知道,從1920xx年秋天開始女師大就開始鬧學潮了,但魯迅卻是在1920xx年5月,也就是學潮發生了七八個月之後,才作出反應的。這是很符合魯迅特點的,他對任何事情的反應都要慢半拍:他要看一看。大概是1920xx年2月,楊蔭榆從美國留學回來,被任命爲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校長。據說這是第一次由一位女學者擔任女校校長,所以非常引人注目,學生也對她抱有希望。但很快就失望了,因爲楊蔭榆雖然是個洋學生,但她對學生的教育還是相當傳統的。魯迅後來寫過一篇《寡婦主義》,說“在寡婦或擬寡婦所辦的學校裏,正當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應當天真爛漫,非如她們的陰沉,她們卻以爲中邪了;青年應當有朝氣,敢作爲,非如她們那們萎縮,她們卻以爲是不安本分了:都有罪。只有極和她們相宜,——說得冠冕一點罷,就是極其‘婉順’的,以她們爲師法,使眼光呆滯,面肌固定,在學校所化定的陰森的家庭裏屏息而行,這才能敷衍到畢業;……(卻)已經失去青春的本來面目,成爲精神上的‘未字先寡’的人物。”1這話說得自然有些挖苦,但還是說出了一個事實:楊蔭榆是用婆婆管媳婦的辦法來治理學校的,這就必引起正處在五四之後、思想解放熱潮當中的女學生的反感。而引發衝突的,是1920xx年的夏天,南方發大水,部分學生回校耽誤了一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楊蔭榆要整頓校風,就在學生回來以後通過一個校規,說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開除,在具體執行的時候,又沒有完全按照規定辦,關係比較好的學生就輕輕放過,平時不聽話的學生則嚴厲處分。這就引起了女校學生的反抗,發動了一個“驅楊”運動。魯迅和許廣平開始對這件事情是持謹慎態度的。從這一時期許廣平與魯迅的通信中,可以看出,許廣平作爲在校的學生,親眼看見學生運動中的許多弊病,因而很感失望;魯迅則告訴她:“教育界的稱爲清高,本是粉飾之談,其實和別的什麼界都一樣”。2魯迅對學校、教育,以至學生運動的弊端是看透了的,所以他儘管懷有同情卻不會輕易介入。後來楊蔭榆公開站在北洋軍閥政府這一邊,禁止學生悼念孫中山,並揚言要“整頓學風”,在國恥紀念會上與學生髮生衝突以後,又在一家飯店裏召集支持自己的老師、職員開會,用學校評議會的決定,把六個學生自治會的成員開除。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魯迅就不再沉默了。這時候他寫有兩篇文章,說明自己介入的緣由與心情,很值得注意。一篇文章題目叫《忽然想到》,他是這麼說的——

“我還記得中國的女子是怎樣被壓制,有時簡直並羊而不如。現在託了洋鬼子學說的福,似乎有些解放了。但她一得到可以逞威的地位如校長之類,不就僱傭了‘捋袖擦拳’的打手似的男人,來威脅毫無武力的同性的同學們麼?”3

而在《“碰壁”之後》一文中,更寫出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