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發言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2W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

國小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發言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學校熱烈祝賀縣國小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在附小隆重舉行。在此,我真誠地感謝教研室領導對我們學校的看重,把如此重要的活動放在附小來舉行。真誠地感謝教研室的領導能給我們學校的兩位年輕教師提供了鍛鍊的平臺。真誠地感謝各位專家、各位教育同道的指導。

剛纔聽了我們學校的美女教師夏雪和帥哥教師郭磊磊的語文課,用現在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我個人認爲,他們的課堂教學應該屬於有效課堂教學的範疇。但今天,對他們課堂教學的得失我不作評述,“眼前有景道不得”,建華、諸君在後頭。

我是一個教國小數學的人並早已退役,對國小語文真的是外行。今天要我在這麼莊重的國小語文研討會上要發言,我們小飛主任怕我出醜給我寫了一個稿子,我讀了兩遍,真的寫得非常好,我念個開頭和結尾給大家聽,一聽就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人寫的,他是國小語文省級骨幹教師、省名師培養對象,真的是國小語文教學的行家裏手。他是站在專家的角度來談的有效課堂教學。今天,我不用這個稿子,想站在外行的視野來胡侃幾句,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

什麼叫有效課堂?我認爲,(我真的沒有參考任何資料的,完全是自己的臆想,所以我在此加了“我認爲”)簡單地說,就是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的課堂就叫有效課堂。具體地說,就是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鬆,師生收穫大,充滿了激情與生命張力的課堂就叫有效課堂。今天,教研室在此舉行“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爲主題進行研討,這個主題選得非常好,早就應該就這個主題開展研究了,因爲這個主題切中了語文教學多年以來的弊端。我個人認爲,中國多年以來的語文課堂教學嚴重存在“少、慢、差、費”,從國小到大學畢業語文課上了5000餘個課時,大學畢業生不能用母語順暢表達,不能通順地寫文章的人大有人在,一箇中文系的本科生的語文素養能不能與只讀了六七年私塾的人相比?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大學語文教師真正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象樣的文章的人有多少?能夠即興演講的人有多少?(包括象我這樣的當了若干年校長的人在內)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這是語文教師的悲哀!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我個人非常崇尚中國古代傳統語文教學,這是世界上我所知道的最成功的語言類教學。我也沒有讀過古書,但我與一些讀過古書的長者是好朋友,他們常常給我講起他們小時候怎麼國文書的。

一、教材編選,文以載道

中國傳統語文(國文)知識與德育、哲學、歷史等融爲一體,尤其是與德育緊密聯繫,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爲人處事、哲學、歷史、人文等的教育,而且講究音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比如,過去的蒙學教材“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還有“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易經》、《詩經》、《書經》、《禮記》、《春秋》,都是儒家經典。科舉考試主要就是四書,考經要分考一經二經三經四經能夠考過一經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了,能夠考到三四經就很不簡單了,能夠過五經的人就可以說是學富五車,才高北斗了。一個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講《論語》還講得不好就轟動全國,一個臺灣大學的曾仕強教授講《易經》也講得不怎麼好,人們也覺得不得了。

二、識字教學,符合規律

識字教學符合造字規律和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古代識字採用多種方法:指物識字(一個物對一個字教);課本識字(把生字圈出來教);同音識字(音同的字列出來教);對比識字(把形近字列出來集中教)。這樣學生學得又快又好。90年代國中期井研縣教育局鄢文俊局長接鑑中國傳統語文教材編寫的經驗,編寫了一套字族文識字教材,兩年時間學生能輕鬆識字3500個左右。他認爲:有繁衍生育能力的字叫母體字,由此生育出來的字叫子體字。把字族相同的字集中起來編成對子歌、皮筋歌、兒童詩、散文等形式的課文一起教。比如“青”就能生育出“清”、“晴”、“睛”、“情”、“請”等,課文: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天眼睛,守衛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請你保護小青蛙,它是莊稼的衛兵。識字速度快,有趣味,能提前閱讀、提前寫作。國小畢業的語文素養基本上能達到國中生的水平,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帶動了學生其它學科水平的提升,我在松林作校長時一個年級採用了此教材,這屆畢業生可以說是松林國小最好的一屆畢業生。這個教材是xx重點教育科研項目,準備在全國推廣的。可惜鄢局長退居二線後此教材被封殺,中國搞教育多數時候是在搞政治。據說此教材在新加坡、馬來西來、杭州等地很吃香。

三、寫字教學,科學有序

傳統語文教學不僅有專門的寫字教材,還有獨特的寫字方法。寫字一定是從這幾個字開始的“上大人、丘乙已、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24個字,包括了漢字的所字基本筆畫,寫字步驟:把腕、描寫、描影、跳格、臨貼。尤其重視護手潤字,教學生如何寫橫、豎、折、彎鉤,如何執筆,運筆,以及輕重緩急,轉折等基本功。讀古書的人一般三四年功夫就能夠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俗稱鍋盔打得好)這毛筆字不僅僅是漢字的符號,更是一種高雅的藝術。現在的學生、教師有幾個會寫的或寫得好的,包括我在內。一般下午進行的就是習字訓練,既是習字也是學生在修身養性。

四、作文訓練,循序漸進

學生作文往往是在積累了大量的詩文基礎上纔開始,訓練學生從屬對開始,比如《聲律啓蒙》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性、語法、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美妙。“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學生作文往往從屬對訓練開始,從一字對二字對三字對到多字對,再放手讓學生大膽作文,以提高學生作文的興趣和信心,然後再逐步給學生作文提出要求。四五年功夫學生的作文都能引經據典,簡潔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

五、教學方法,以讀爲主

書聲琅琅纔是國小最顯著的特徵,中國傳統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識字、讀書、反覆讀、不斷記憶。提倡多記性、少悟性。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呤”,真的是這個道理。講究多種方式讀,教師領讀,學生跟讀。高聲讀、小聲讀、坐着讀呦過去呦過去地讀、站着讀、走着讀、默讀、可以用普通話讀,也可以用方言讀。普通話是官話是必須讓學生掌握的。方言也要重視(毛澤東、鄧小平說湖南話、四川話才能顯出偉人氣質和魄力,各種語言有不同特點和優勢)有專家提出要拯救方言,<蓮山 課件>我很同意這個觀點。有些詩、詞、歌賦還可以就着不同的曲調唱。“詞”本來就是填來唱的,不同的曲調唱出來有不同的味道,學生會很感興趣的。只有到了高年級教師對課文深奧的地方適當點撥指導,有些東西學生到了一定的年齡他自然就懂了,沒有必要在很小的時候挖苦心思地叫學生理解。國小生我主張先把東西裝進頭腦再說。

教師教法可以各具特色,不必強求一律。語文教學真的要“百花齊放,百字爭鳴”,教師最應當提升的是自己的語言素養,多讀書、多積累,厚積才能薄發。至於教學方法我卻不那麼看重,我認爲,如果教師本人有演講的天賦,你就多講學生也會很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你就多培養幾個演講家;如果你的字寫得很有品位,你就可以多板書、多指導學生寫字,你的學生會模仿你的字體,把字寫得很漂亮,會許能出幾個書法家;如果你的普通話說得好,你就刻意訓練學生普通話,你那富有磁性與感染力的普通話一定會感染學生;如果你什麼都不是特長,你就可以讓學生多讀書多記憶與學生比賽看誰背的東西多,你的學生頭腦中裝的詩文就多,你的學生講話就可以口若懸河,到一定的時候出口成章了;如果你的文筆流暢,你就可以讓學生多練習片斷描寫,多指導其作文,你的學生寫作可能會勝人一籌,也許會出幾個妙筆生花的作家。至於課堂上學生與教師誰是主導與主體的討論,沒必要太在意,因爲這完全是教育哲學研究的範疇,本來就說不清楚,猶如“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是人牽着豬,還是豬趕着人?”經院哲學般的無趣。多媒體、電子白板有條件用就用,沒有條件沒必要刻意追求,因爲語言文字的東西一旦把具體形象完全呈現出來了,就缺少了讓人想象的空間,就象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了。而現在課堂多媒體的運用,搞得人眼花繚亂,讓人產生視覺疲勞,語文課搞成了電影課,這是有違語文教學初衷的。

總之,現在的語文教學可以很好地研究接鑑中國傳統語言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與世俱進地讓學生多讀、多記、多寫這纔是語言教學的本真,這樣的教學纔是真正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熱門標籤